火是不滅的,審判也是不止的。
“[與神同行],看哭了嗎?”
聽說,這是前段時間韓國人之間,最潮的一句見面問候語。
上映16天,即突破千萬觀影人次(要知道,韓國總?cè)丝谝仓挥?千多萬);票房居于韓國影史第二。
呵,難怪。
佛教文化里有18重地獄說,[與神同行]取其七,說這個凡人死后啊,都要經(jīng)過7重地獄的每場審判。
審判全部通過者,才能投胎轉(zhuǎn)世,否則,將會落入地獄之中受苦。
于是,圍繞著老好人消防員死后的地獄審判,以及為他做辯護的3位地獄使者們發(fā)生的故事。
就成了影片的內(nèi)容。
殺人、懶惰、欺騙、不義、背叛、暴力與天倫,7場地獄審判的設(shè)定,既散發(fā)著濃濃的漫畫中二感;
又雜糅了東方佛教地獄觀,和西方基督教里的七宗罪教義。
算得上,是一個以“地獄”概念為核心的有趣世界觀設(shè)定了。
要說,[與神同行]雖然虛構(gòu)了個7重地獄的死后世界,不過,對我們可一點都不新鮮。
畢竟,“18層地獄”的古老傳說,可是從鄉(xiāng)間笑談到影視劇的化用,哪兒都常見得很。
這當(dāng)然要拜一部“民間奇書”《玉歷寶鈔》所賜。
傳說中,《玉歷寶鈔》是宋朝一名法號“淡癡”的修行者在游歷地府后,從地府帶出的小冊子。
其實呢,這本小冊子大概成書于清雍正時期,是一本雜糅了各方民間傳說的“勸善書”。
假托古人名義寫作,實際上與佛法并無關(guān)系。
雖然,是假;但,它流傳廣啊。
于是,直到現(xiàn)在,坊間所傳的、關(guān)于“18層地獄”的種種景觀,大部分都來自這本《玉歷寶鈔》。
《玉歷寶鈔》完成了一個佛法沒做到的事,將地獄制度化。
它在里面詳細介紹了十殿閻羅的組織和形式流程,以及對生前各種罪行的處罰方法。
其插圖本還有堪稱cult大片的、對各種酷刑的精彩摹畫。
至于邏輯嘛,就是簡單粗暴的“做什么壞事,受什么懲罰?!?/span>
比如,殺生的讓他上刀山地獄,搶劫的讓他下油鍋地獄,造謠的讓他去蒸籠地獄...等等,諸如此類。
至此,“地獄”一詞在民間文化里,就成為死后受刑地的代名詞。
這也幾乎成為了我們文化里(幾乎是整個亞洲文化)的一種基本觀念。
韓國人拍漫改[與神同行],關(guān)于地獄的設(shè)定里,骨子里仍是這一套。
生前殺人者墮入殺人獄,施暴者墮入暴力獄,不孝者墮入天倫獄...
只有道德完美主義者,才能獲得投胎轉(zhuǎn)世的機會。
所以說,其實[與神同行]內(nèi)在宣揚的價值觀,是非常保守穩(wěn)固的那一套,落腳點是最東方式的孝義。
往前回溯近60年。
1960年,日式恐怖片先驅(qū)中川信夫曾拍過一部[地獄],講的雖然也是因果報應(yīng)、循環(huán)往復(fù)的那一套。
但中川信夫明顯高明得多。
一場宴會上,集體中毒而亡,墮入地獄之中,后半場的地獄景觀,各人要面對各自的罪與罰。
有人復(fù)仇謀殺、有人肇事逃逸、有人利欲熏心...但導(dǎo)演直指的,是60年代日本戰(zhàn)后人的異化。
地獄里刺眼的血紅、沸騰的油鍋、倒懸的尸體,將東方文化里對地獄場景的想象悉數(shù)還原。
那一番充滿了異色美感和詭譎狂亂地獄圖景,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民間文化里說“陰間”和“地獄”,大概是等同用的。其實,兩個詞不僅有著微妙的差異。
甚至,在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之前,我們是壓根沒有“地獄”概念的。
在此之前,人死后的世界,有“黃泉”、“幽冥”、“幽都”之說。
《左傳·隱公元年·鄭伯克段于鄢》里有著名的典故“不及黃泉,無相見也?!?/p>
而楚辭《招魂》中說:“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p>
甚或直接用道家的概念“陰間”。
直到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大規(guī)模傳入,天界地獄、六道輪回等概念也隨同佛教,一起進入了我們文化。
地獄,梵語是niraya,音譯是“泥犁”或“泥犁耶”,本意是“無有”,是指沒有喜樂的地方。
其實,在佛教概念里,地獄并非是人死后的唯一歸宿。
地獄道,只是眾生輪回生死的六道之一。
六道分為三善道:天、人、和阿修羅,和三惡道:畜生、餓鬼和地獄。
具體輪轉(zhuǎn)到哪一道,就看個人的修行造業(yè)了。
而民間文化里的“18層地獄”,基本是脫胎于佛教的四大地獄說。
具體分為八大熱地獄、八大寒地獄、近邊地獄及孤獨地獄四大類別。
除孤獨地獄外,其他地獄均為眾生之集體共同業(yè)力所創(chuàng)造的,而造作最重惡業(yè)者,將會投生于地獄道中。
佛教里的地獄道,經(jīng)過《玉歷寶鈔》等民間勸善書的通俗化和重新演繹——
而有了人死后受刑地的“地獄”概念。
但佛教里的地獄道,如果要和民間文化里所說的“地獄”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它并沒有那么強烈的受刑觀念。
佛法講心能造業(yè)、心能轉(zhuǎn)業(yè),和簡單粗暴的“因惡受罰、因善庇佑”觀念并不是一碼事。
而我們民間文化里,將地獄賦予了更多受刑懲戒的觀念,始終是出于一種教化目的。
《玉歷寶鈔》里的地獄,是官層分明,審、判與受刑合一之地。
搬演的是法家刑名法術(shù)的那一套。
而在[與神同行]里,地獄里的審判,不僅僅學(xué)了基督教的七宗罪,還有了西方審判制度里的原、被告。
反正,不管怎么說,這些已經(jīng)與最初佛教里的地獄道相去甚遠了。
畢竟佛教里,是沒有審判一說的。
古代法家講求重刑,輕罪重刑、嚴刑酷罰。
基本上也成為了民間文化里地獄重刑主義的重要來源。
而在基督教里,始終更為強調(diào)的,是神的審判。
最著名的,《啟示錄》里詳細描繪了“末日審判”的景象,凡信仰者上天堂,不被救贖者丟入火湖中。
要知道,基督教里的地獄,就是一片火海的景觀。
火是不滅的,審判也是不止的。
所以,地獄是一個雜糅品。
不論是[與神同行]中,取東西方文化進行的雜糅,還是我們樸素觀念里所熟知的「地獄」——
它脫胎于佛教,又在時光與變遷中,換了另一個模樣。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破詞兒」
真是的,這真是奇爛無比,這是我電影看到一半時的感受,現(xiàn)在看完仍是覺得它就是部爛片,它為什么爛,我就不說了,相信如果這部片子看得人越多,就會有越多人指出它的缺點,因為實在是爛的顯而易見,評論里打一星兩星的大多是具有一定鑒賞力的,評論的一針見血。但是,我實在是不忍心給一星兩星,因為它做到了有些構(gòu)思精巧,表達含蓄的佳片所做不到的,讓我在電影的最后釋放了我自己的感情,我無法去抑制住我的淚水,它的細節(jié)粗糙到了極致,故而它的情感表達也誠懇到了極致。
先說下這個電影的特效真的很不錯,我真的沒有看出來任何五毛的感覺,畢竟投資600億韓元(人民幣三億多),能是像《爵跡》那樣的感人畫風(fēng)嗎? 再說豪華的演員陣容:首先是河正宇,第一次看他的電影是《恐怖直播》,瞬間被他的演技和顏值征服,他不是那種小鮮肉般水嫩可愛的誘人,而是成熟男性以及演技炸裂的那種誘人。后來又看過他的《黃?!贰蹲窊粽摺贰端淼馈罚坏貌徽f,河正宇對小人物的駕馭無懈可擊。這次《與神同行》飾演正義的使者江林,果然又沒讓我失望——犀利的表情與哭技讓人贊不絕口;其次是車太賢,一直喜歡看他的喜劇片如《我的野蠻女友》《極速緋聞》《開心家族》等不僅中國觀眾熟知并且不斷翻拍過的作品。而這次一反常態(tài),不再飾演傻憨的中年大叔,而是一個心中只有懺悔為家人嘔心瀝血的悲劇人物,高超的演技不禁讓人一次次流淚;金香起,童星出身,之前沒有看過她的作品,長的極像《小時代》中的唐宛如(謝依霖),笑起來的神情以及發(fā)型等等,當(dāng)然金香起的演技是更勝一籌(飾演月值使者李德春),也更可愛,算是電影的一大看點;朱智勛,在《奸臣》中有過出色的表現(xiàn),拿掉胡子后明顯年輕帥氣了許多,飾演的角色日值使者解怨脈也在電影中占有重要地位;李政宰,也是比較受中國人歡迎的韓星,在電影飾演陰間大佬閻王,雖然是乞丐般的造型出場但仍然掩蓋不了他的魅力;吳達洙,韓國黃金配角,不用多說;芮秀貞,飾演兩兄弟的母親,整個電影只有一句臺詞,但是用表情及動作征服了所有人。其他還能看見諸如金海淑、張光、馬東錫、李璟榮、金秀安等眼熟明星客串。當(dāng)然演技最差的還要數(shù)飾演一等兵的小伙,夸張做作得演技讓我覺得像楊洋附體(那點在舞廳喝酒跳舞讓我想起《左耳》中相似的場景)。飾演金秀鴻的金東旭演技也可圈可點。
再說說電影涉及到的地獄七重審判。說到七重地獄,人們可能容易想到西方圣經(jīng)的七宗罪,但是七宗罪的罪行分別是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淫欲,美國甚至還拍過相關(guān)的驚悚犯罪電影《七宗罪》。而《與神同行》中涉及到的七層地獄分別是殺人、懶惰、欺騙、不義、背叛、暴力、天倫,這其實是改編自中國民間神話“十八層地獄”(拔舌地獄、剪刀地獄、鐵樹地獄、孽鏡地獄、蒸籠地獄、銅柱地獄、刀山地獄、冰山地獄、油鍋地獄、牛坑地獄、春臼地獄、血池地獄、枉死地獄、磔形地獄、火山地獄、石墨地獄、刀鋸地獄),只不過由于劇情需要從中抽出七層并經(jīng)過相應(yīng)修改,也并不是完全相同,如鐵樹地獄在電影中只是作為上一個地獄到下一個地獄的過渡帶,且每一層地獄涉及到的罪行比較單一,只涉及某項(如電影中的殺人地獄只審判是否殺人)。當(dāng)然,從閻王、判官、天倫地獄(審判是否對父母孝敬)等元素可以看出濃濃的中國民間傳說和傳統(tǒng)文化,而七重審判又借鑒了西方的“七宗罪”(電影為水、火、鐵、冰、鏡、空氣、沙七種元素),所以也可以這部電影是中西結(jié)合。關(guān)于地獄和七宗罪具體可以參考//baike.baidu.com/item/%E5%8D%81%E5%85%AB%E5%B1%82%E5%9C%B0%E7%8B%B1/163607?fr=aladdin //www.zhihu.com/question/22448556 //baike.baidu.com/item/%E4%B8%83%E5%AE%97%E7%BD%AA/29700
再說劇情,在某種程度上有些過度煽情,這也是韓國電影的老套路。也有幾處細節(jié)上的問題(或者說是坑):三個使者負責(zé)一個死人的審判,那么每天這么多人死掉,那使者豈不是死者的三倍比死人還多;使者生前也是人,那他們?nèi)绾纬蔀榱耸拐?,并且為什么會沒有之前的記憶,為何河正宇飾演的江林使者又會記得;在這一層關(guān)押數(shù)十年的死者出獄后是否會繼續(xù)進入下層地獄的審判,如果死在地獄中又會怎么樣(看樣子不會死,只會不斷地體驗痛苦);審判如此難通過,那每天這么多人出生又如何解釋;閻羅王為何要考研江林使者,和江林使者又有什么特殊的關(guān)系(下部應(yīng)該會解釋)。最后馬東錫飾演家神的彩蛋應(yīng)該又預(yù)示下一部一種新的陰間職業(yè)(?)的登場。 為了更好的理解電影,我甚至去看了漫畫原著(韓國漫畫家周浩旻所繪,畫風(fēng)簡樸,但在韓國極受歡迎),發(fā)現(xiàn)基本和電影不同,比如三位使者只負責(zé)護送死者靈魂去往地獄,到達地獄后又去前往其他死者的死亡地點“勾魂”,而死者靈魂要在地獄中由分配的相應(yīng)律師(根據(jù)生前所為,行善越多律師越強)為其辯護,通過七重審判,轉(zhuǎn)世投胎。在陰間的“現(xiàn)代化”方面,漫畫中展現(xiàn)的更多(如通往陰間的交通工具為地鐵,電影中則為時空洞),隨處可見的小販、律師事務(wù)所、汽車、ETC專用通道、電腦、賓館、游輪、拖拉機等現(xiàn)代元素層出不窮,而電影也只有刷卡通道、電子儀器、纜車等幾處現(xiàn)代化元素展現(xiàn),總體更偏向傳說中的地獄;甚至主人公的身份也不同(電影中是無私奉獻的消防員,漫畫中只是一個普通善良、死于過度應(yīng)酬飲酒的企業(yè)職工);并且漫畫喜劇元素較多,電影更偏煽情;漫畫諷刺性更強,電影相對比較少(敷衍的判官、為自己私欲的使者們和樸中尉、不明事理便下達判決的大王等等比較明顯的幾處);再然后就是漫畫中需通過審判的地獄順序一定,并且更忠于民間傳說中的十八層地獄(漫畫中七層地獄為刀山地獄、?湯地獄、寒冰地獄、劍樹地獄、拔舌地獄、毒舌地獄、刀鋸地獄)。最后,漫畫中也提到了地獄十王,如果在49天內(nèi)沒有通過七位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的審判,那么接下來還要花三年時間去與剩下三位王(平等王、都市王、轉(zhuǎn)輪王)進行周旋,但電影中似乎并沒有提到剩下的三個王。當(dāng)然閻羅王依然是十王之首(也是第一個到達陰間的人),但真正掌管陰間的是皇帝的大兒子大別王(弟弟小別王統(tǒng)領(lǐng)陽間)。詳細的對比可參照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106205401609.html
總之,這絕對算得上一部有誠意值得一看的電影。期待第二部。
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非常之多,幾乎快要成為當(dāng)今商業(yè)片的標(biāo)配,甚至恐怖片都要聚焦家庭。這樣的電影太多了,所以不同電影之間差距也非常之大,有的直擊心靈,有的索然無味。
《與神同行》就屬于前者,透過母親希望兒子回家看看的愿望,傳達“一家人團聚才是最重要的”的理念,引發(fā)無數(shù)觀眾淚目,堪稱最適合一家人觀看的電影之一。
電影由河正宇、車太賢、朱智勛、李政宰、吳達洙、都暻秀、金荷娜等人主演,可以說是全明星陣容。
電影不僅陣容強大,而且視聽效果驚艷,同時劇情感人肺腑,不少觀眾看得泣不成聲,堪稱催淚瓦斯。
剛開始你只是覺得特效好,看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劇情比特效更好。
當(dāng)我們的奇幻片還停留在裝瘋賣傻、嘩眾取寵、連最基本的故事都講不好的時候,甚至都沒幾部拿得出手的奇幻片,反觀韓國的奇幻片已經(jīng)開始了對人性的探討,其差距可見一斑。
單說電影這一領(lǐng)域,我們還真沒有稱呼他們?yōu)椤鞍糇印钡馁Y格。
《與神同行》憑借極佳的口碑,上映16天觀影人次就突破了1000萬,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韓國影史票房第二名,僅次于2014年的《鳴梁海戰(zhàn)》。
這些年來,韓國電影的質(zhì)量是越來越好,佳作層出不窮:《辯護人》《熔爐》《素媛》《恐怖直播》《7號房的禮物》《新世界》……
而且韓國電影對情感的把控爐火純青,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能讓你熱淚盈眶。
《與神同行》雖然是奇幻片,但內(nèi)核還是家庭、親情。
電影通過對金自鴻進行殺人、懶惰、謊言、不義、背叛、暴力、天倫的七重審判,成功塑造金自鴻的人物形象。
他善良,他在一次火災(zāi)中冒著生命危險整整救了八人,被人們稱為英雄,而他舍己救人的事跡還有許多。
他勤勞,他身兼數(shù)職,白天當(dāng)消防員,晚上在餐廳工作,還要清洗澡堂、熬夜當(dāng)代駕……他生前沒有休息過一天,直到死后才終于解脫。
而他之所以這么辛苦,是因為他有患病需要治療的老母親,以及還在上學(xué)的弟弟。如果不他努力賺錢,他的家人就無法活到現(xiàn)在。
他溫暖,在消防員同事犧牲后,他為了不讓同事的孩子智妍傷心,他常常會假裝成同事給智妍寫信:爸爸會一直守護在你的身邊。不要生病,要好好生活……
盡管智妍知道金自鴻是騙她的,但她卻非常受到鼓舞,重新點燃了希望,不僅聽從老師的話,也和同學(xué)相處得很好,即便父親犧牲,她也相信父親一直陪伴在她身邊。
金自鴻甚至給母親寫謊言信,比如他被野豬咬傷,謊稱是跟兒子玩鬧導(dǎo)致的;比如為了讓生病的母親堅持活下去,單身的他在信中告訴母親,他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生活得非常幸福。
正因為這些謊言,他的母親才能擊退病魔,幸福的生活。
假如金自鴻對母親說出實話,說他為了母親的醫(yī)藥費身兼數(shù)職、日夜操勞,說不定他母親的病痛就不會痊愈。
但他小時候和弟弟打架,甚至試圖用枕頭捂死母親的行為,讓判官怒火攻心,誓要狠狠地懲罰他;而屢次幫助金自鴻的差使,也忍無可忍,認為他打弟弟、企圖殺害母親的做法沒有任何被原諒的可能。
包括我作為觀眾也是這么認為的,這兩項舉動,直接給金自鴻判了第二次死刑。
然而事情的真相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充滿感動和淚點,引發(fā)無數(shù)觀眾痛哭流涕,淚流不止。
看完電影,觀眾不僅沒有責(zé)怪金自鴻,反而感同身受,涕泗橫流,紛紛給出好評,還有的觀眾表示自己哭了七八次。
《與神同行》仿佛是一部懸疑片,充滿反轉(zhuǎn)和意外,你能猜到開頭,但猜不到結(jié)局;你能猜到結(jié)局,也猜不到過程,扣人心弦,高潮迭起。
同時,電影也非常貼近生活,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為了家人,金自鴻心甘情愿地辛苦工作、吃苦耐勞,只要家人過得幸福,他就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甚至他直到臨死前也拼命抱著火災(zāi)中的孩子,然后從高空跌落,背部落地,犧牲自己挽救了孩子的性命。
他善良、正直、勤勞、無私,他晝夜不停地工作,幾乎沒有休息,但他這么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母親和弟弟。
電影中金自鴻的經(jīng)歷直擊心靈,是無數(shù)人的真實寫照。
多少時候,我們寧愿自己辛苦一點,也要讓家人過得更好;又有多少時候,父母努力打拼,是為了給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金自鴻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具有接近完美的人格,這樣十足的好人在現(xiàn)實中是沒有的,畢竟電影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盡管他試圖殺害母親,但對于病入膏肓的母親而言,死亡反而是一種解脫。金自鴻覺得一家三口失去了希望,只能在陰間再做家人。這樣的邏輯看似不可理喻,但如果你能用心感受金自鴻一家的貧窮、卑微、困難、痛苦,你就能理解金自鴻的做法。
不僅如此,金自鴻一家三口都是有血有肉、重情重義的好人。
金自鴻的弟弟也會維護母親,在母親受到傷害的時候怒火攻心,睚眥必報,絕不容忍別人對母親有半點不好。
母親同樣讓人感動,她為了孩子含辛茹苦,不求回報,十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
她從不責(zé)怪孩子,反而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認為是自己沒有能力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你們兩個什么錯的都沒有,所有的一切都是我這個媽媽的錯。
其實,她哪有什么錯,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正如世間所有的母親一樣,奉獻、辛苦、無私、偉大!
最讓人感動的是母子夢中相見。
母親認為自己是家庭的累贅,只有自己死去才能讓孩子更加輕松。她心里像被釘了一顆大釘子,內(nèi)心煎熬地生活至今,把那天的記憶深深埋在心底,一直在等那個只因罪惡感而離家再也不回的兒子。
事實上母親不都是如此嗎,她要的不是你早出晚歸、披星戴月,而是團團圓圓、共享天倫之樂;她要的不是你離家出走十五年,而是你在身邊陪伴、同甘共苦。畢竟,家人團聚才是最重要的。
正因為她不能說話,她只能默默承擔(dān)所有的苦難,把所有的傷痛藏在心里,從不將負能量傳遞給孩子;而正是在夢中,她才終于把平時不愿吐露的心聲表達出來。
如果不是托夢,可能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她的內(nèi)心想法。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可能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天下母親為孩子做了多大犧牲。
盡管整部電影都是地獄、鬼神的描寫,但本質(zhì)上是無處不在的對親情、家庭的刻畫,處處透著無疆的大愛和濃厚的人情味,讓人看得聲淚俱下同時又感到非常治愈。
天下母親都像電影中那樣,表面上戲份不多,絲毫不起眼,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為她就是低調(diào)做事,默默無聞。
她身體羸弱,卻是孩子最穩(wěn)固的后盾;
她骨瘦如柴,卻是孩子最堅實的壁壘。
她行將就木,卻是孩子最明亮的燈塔,正如燈塔始終幫助迷路的小船照亮前程;
她病入膏肓,卻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正如港灣一直等待漂泊的小船靠岸回家。
表面上她只是電影里的配角,但看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她才是真正的主角;看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她才是電影里的“神”。
“神”不是李德春、解怨脈、江林,也不是判官、大王、閻王,而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為所有母親都是與孩子一路同行、一生相伴的女神。
每一審都讓人有很深的省思尤其是最後一段希望我們都能把握人生的每一刻不要讓死後留下遺憾和悔恨
9.3/10 整片的人物刻畫問題和Bug有,開場的審判也易黑人問號;但整片漸入佳境,最終鑄就年度電影。超優(yōu)質(zhì)節(jié)奏感加刺激的動作場面完全入戲,再加上完美揉入的本土特色,感動與眼福并享,成功蓋掉缺點。在完美結(jié)局的情況下,再用轉(zhuǎn)折與彩蛋將對第二部的期待值拉到最高,國內(nèi)同類型又被甩了。
這個人已經(jīng)死了,為什么還是一副想死的表情?天倫之情的煽情大招,強烈奏效(包括對我本人),但本質(zhì)上,對這一家三口人,真的太殘酷了。消防員與士兵的角色,是現(xiàn)實中,束縛在體制與救人的囚困之中,于是乎,活得不像自己了,也找不到自己。電影是另一個世界的使者,真的。
原本以為會是俗套的歌功頌德消防員的劇情,結(jié)果卻是探討人性本善與惡,憤怒與絕望。最后媽媽原來什么都知道將劇情推向了最高潮,電影院啜泣聲一片。壞人也沒有得到嚴懲,但是媽媽失去了兩個兒子,空留一個電飯煲又有什么用呢,真的是殘忍至極。
把子洪和兵長設(shè)定成兄弟,放大親情算是改編的亮點。雖然遺憾沒有了律師,但使者戲份多了也是件好事。韓國少見的大制作奇幻電影,算是個里程碑了。
結(jié)尾太催淚了,所以原諒之前的狗血和各種任性設(shè)定吧
左邊右邊的觀眾,都淚流成河。我在流淚的間隙里,望著光速飛行的河正宇滿眼星星。
真好!有笑有淚有思考。人們自古就對after life有著各種想象,此生未盡的心愿想要在來世實現(xiàn)。地獄的審判,善惡的界限。。。在這部電影里將死后的世界描繪得既嚴酷又溫情。河正宇一如既往的有型,朱智勛長腿逆天搞笑呆萌。特效和表演都非常棒,真正值得高票房的好作品,希望能順利過審?。?/p>
兩星半。這片要是國產(chǎn)鐵定會被罵到渣也不剩吧,什么牛鬼蛇神、都市打斗、堆積特效之類的,再時不時冒出幾句冷笑話(尤其前半段),根本就是國產(chǎn)爛片標(biāo)配嘛,唯一值得一提的只有親情這個萬金油,不過也實在太濫用了。
不是說好的死了就可以解脫了嗎
其實應(yīng)該算是很誠意了,快兩個半小時的片長裡面塞了很足的特效、動作、情節(jié)、人物、場景、世界觀,然後還能穩(wěn)妥妥的把故事交代清楚,尤其冤死鬼一段的動作戲,華麗與節(jié)奏感超英趕美了。但是男主角的表現(xiàn)實在乏味,他的個性基本是缺失的,所以當(dāng)謎底揭開時,他的表現(xiàn)反而沒有弟弟來得說服人。
陰陽兩界如此之大的場景設(shè)定,加上如此閃亮的卡司團隊,卻依然沒有逃出韓影套路式催淚的窠臼。但是,在最終母子夢中相見這樣的戲碼的轟炸下,我還是沒出息的忽略了它所有的缺點,自己終究還是哭成SB...也許,這就是韓國電影吧,無論規(guī)模多大,始終不會遠離“人情味”這個主題。
用韓國影史最貴的成本和最多的特效來安利最東方的親情,沖著里面的孝道我給四星,至于七重審判、原告被告這些不倫不類cos西方的玩意兒就算了吧。車太賢rio慘,戲份快被河正宇和金東旭搶光了。都暻秀的角色我好像get到了...基情?。?/p>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yè)隨身;世間留不住,獨有情不死。
天下母親都像電影中那樣,戲份不多,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為她就是低調(diào)做事,默默無聞。身體羸弱,卻是孩子最堅韌的后盾;骨瘦如柴,卻是孩子最堅實的壁壘。表面上母親只是電影里的配角,但看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她才是真正的主角,她才是電影里的“神”。因為所有母親都是與孩子一路同行、一生相伴的女神。
只想看穿禁欲系陰間制服的河正宇與雷點萌點齊飛的閻王李政宰的故事線?。?!
比影片本身更需要深究的,是它作為韓國影史票房第二背后的國民心態(tài)。
殺人、懶惰、欺騙、不義、背判、暴力、天倫,通過這七次審判宣告無罪的亡者,可以轉(zhuǎn)世。哈,按照這要求... 那些口念阿彌陀佛的盆友們可以斷了轉(zhuǎn)世的念頭了
韓國人怎么老這樣,鬼怪是搞一個能毀天滅地的神出來跟18歲少女談戀愛,這部又是用地球爆炸級的特效來講三口之家溫情小故事……
劇情碎了一地啊,導(dǎo)演完全推不動這個設(shè)定,地獄線剛開始還挺新鮮,后面就太無聊了,好幾處說略過就略過了,跟鬧著玩似的?,F(xiàn)實這條線就更傻缺了,這媽投胎之前肯定沒想到地獄生活更美好,死受罪總比活受罪強啊!總之很難看,完全無法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