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在想象人的一百種好,卻沒料到人性還有一萬種惡。
很少有從女性視角看待周遭一切的西部片,若說西部世界是對那個逝去的瘋狂年代的一種人為“溫故”,Brimstone則是一種寫實得近乎令人不忍卒視的血腥與暴力。
那還是個被小木屋與淘金者占據(jù)的美國西部,人們的原始欲望在這片土地上肆意蔓延,牧師不再是給予人們信仰與指引的大愛之人,他披著羊皮,一顆惡狼的野心在道貌岸然的軀殼里砰砰作響,泛著幽光的眼神從門縫里盯著年僅十三歲的親生女兒。
禽獸所做的一切都不能以人的價值觀來看待,當母親被戴上如馬套一般的馬具,竭力想護女兒周全卻一次次慘遭毒打之后,最終用死亡發(fā)出最后的抗議。
這是最無奈也是最無用的抗議,女兒從此只能活在魔爪之下。
可她不還是有那位猶如從天而降的義士嗎,他口口聲聲說他喜歡她。
若這是一部現(xiàn)代童話,則結(jié)局定會是義士殺死鬼父,帶著純真少女遠走高飛,溫馨美滿。
可在這樣荒誕的年代,童話都是哄小孩的,更何況這位義士不是王子,他也只是一位殺死自己伙伴想要獨占黃金的淘金狂熱分子,可這位無神論者卻對女孩說:“你想變得和你母親一樣嗎?”
她開始逃亡,魔鬼開始追逐。
一個青春美麗少女的獨身逃亡注定是步入另一個悲劇,只不過是從一個地獄來到了另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地獄。在妓院里,為了保她的少女被處以絞刑,不愿與嫖客接吻的女同伴在眾人面前被活生生地割了舌頭,她只能看著,人生的不幸在此時再多一兩個也不為過。
魔鬼終于還是到來,她在魔鬼面前瑟瑟發(fā)抖,她不愿意回去,不愿意成為第二個自己的母親,不愿意做違背天倫的事,哪怕自己早已不算單純。終于,她親眼看見魔鬼在自己面前倒下,同伴的舍身相救換來了自己不得不使用另一種身份過下去的殘生,而這殘生的代價卻是對自己的又一次自殘。
魔鬼會放棄自己的追逐嗎?從來沒有。少女已成人婦,喪失了言語功能的她看似有了全新的生活,可實際上魔鬼只是在一步步靠近,在某個日子再次摧毀了她的生活。
這次還要繼續(xù)逃亡嗎?最厭惡槍聲的她舉起了槍,當身邊的人一個個被魔鬼帶走,她成為了與自己母親截然不同的人,她選擇反抗,她不能再讓自己的女兒成為自己。
西部世界里的Dolores舉起了槍,開啟了Journey into Night,自己的全新生命才剛剛開始;而等待Joanna的卻只是轉(zhuǎn)瞬即逝的美好,她在這個世界注定難以存在。
但是她所做的一切不是徒勞的,她給了自己女兒一種全新的生活,一種自己期盼的,卻從來沒有完全擁有過的生活。
Brimstone,其實有地獄之火的含義,這個譯法比悍女更貼切,Joanna從來不算兇悍之人,而艱難的現(xiàn)實將她一步步逼上了絕境,她點燃了地獄之火,將毀滅自己的人焚毀至盡,而自己也不能免受波及之苦。
電影里的風景很美,連綿的綠丘,玲瓏的小木屋,仿佛伊甸園。
景色是美麗的,而人卻是丑陋的,這里所有的一切是Joanna經(jīng)歷的煉獄,只能在奔逃的喘息中嗅到一點點幸福的味道,可這里還是地獄。
時光荏苒,歲月沉浮,我們周圍的一切有比Joanna更好一點了嗎?
我信教,但我不認為上帝可以聽到我的聲音,也不認為有任何人可以代表上帝,上帝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是那些讓我們相信自我無比堅定的信條,而不是被虛假的神父所控制利用的盲目信仰,可惜無論歷史如何發(fā)展,悲劇總是不會消逝,不是教會的不作為,而是這就是信仰存在的必然部分,沒有罪,就沒有懺悔……
這部影片最大的轉(zhuǎn)折點在于妓院的那一夜風波,只能說范寧還是如此天真以及無知,如果當時她知道老板已經(jīng)死了,那就完全是不一樣的布置,可以是啞女殺了老板,然后被客人發(fā)現(xiàn),割了客人喉,然后是范寧插了啞女心臟一刀,這樣范寧就趟過這一劫,不用搞什么改頭換面替換身份了,自割舌頭,我看得大腿內(nèi)側(cè)陣陣痛楚……
至于last的一章報應(yīng),真的是老爹坑你二十年沒商量,這種人渣死了更害人…可能命運不一定天注定,但卻讓你不斷擺脫中錯誤掙扎……
最后,這部片很多細節(jié)比較粗劣,既然都露肉,就不要搞得虎頭蛇尾,可能性感方面,范寧姐還是不如范寧妹放得開吧
首先攝影光線,色調(diào)我覺得是完美契合本影片的。絕大部分畫面整體感覺非常柔和,散發(fā)出一種古典的氣息,映襯了本片講述的時期正是男權(quán)為上的舊時期。但是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處理,比如兩個女孩在草地上暢想自由時的明媚,女主女兒最后寓意希望的陽光感,還有牛仔推門解救女主時候的短暫曝光……等等細節(jié)的處理都值得點贊。
然后劇情安排,采用了一種分節(jié)倒敘穿插的方式,讓人對悲劇發(fā)生的緣由有一次思考和探索的過程,印象和思考更深刻。
影片立意還是在女權(quán)的支持吧。畢竟畸形的宗教信念醞釀了太多的悲劇,不僅迫害了女性,更壓抑了人性。信仰與自由是平等的。
范家姐姐的新作,去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獲得金獅提名,影片口碑兩極分化褒貶不一。鯉魚個人非常喜歡,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女權(quán)主義電影。鯉魚給8分,去年戛納于佩爾大出風頭的《她》在此類題材的影片中同屬佼佼者,鯉魚給7.5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部大氣硬朗的風格。
男女主角的演技這部里都非常出色。蓋·皮爾斯作為老戲骨本來就是鯉魚喜歡的一位演員,無需多說。倒是范家大姐讓人刮目相看,之前看過幾部范家姐妹的電影,少年成名,天生麗質(zhì),至于演技好像真的沒有。這部達科塔·范寧扮演的是一位啞女,出場的三分之二的時間里沒有對白,而且角色情緒波動是很大的,范寧完全用肢體語言和表情成功的演繹了這一角色。一臉木然卻透過雙眼,將驚慌,恐懼,堅韌,永不屈服的性格特點表現(xiàn)的一覽無余。
十九世紀荒涼野蠻的美國西部小鎮(zhèn),啞女莉姿(達科塔·范寧飾)和丈夫伊萊(威廉·休斯頓飾)辛苦養(yǎng)育一子一女,生活清貧卻安詳寧靜。莉姿雖然身有殘疾,卻是一位善良勇敢的助產(chǎn)士,不辭辛勞的幫助小鎮(zhèn)上的孕婦度過分娩的難關(guān)。 伊萊作為虔誠的基督徒,每個禮拜全家都會前往小鎮(zhèn)簡陋的教堂聽牧師布道。當新來的牧師(蓋·皮爾斯飾)的話語響起時,并未失聰?shù)睦蜃舜篌@失色,用驚恐的目光望向了牧師,而牧師則一臉木然冷酷的回望著莉姿。禮拜之后莉姿為一位難產(chǎn)的孕婦接生,面臨母子只能保住一人的抉擇,莉姿選擇了母親。而這一選擇使莉姿全家陷入了困境。 就在莉姿全家進退維谷之時,牧師施以援手使莉姿一家得以脫困??赡翈熀屠蜃酥g好像有著血海深仇,牧師更威脅要用殘忍的手段迫害莉姿的小女兒,懲罰莉姿。之后莉姿家所有懷孕的母羊,全被刨開了肚子,羊胎鮮血淋漓的散落一地。當晚牧師更用極其變態(tài)的手段殺害了伊萊,謀劃已久的血腥復仇徐徐拉開帷幕。
女權(quán)主義電影作為當今電影的一種重要題材,產(chǎn)量不小,精品卻不多。尤其是以復仇為主線的電影,一不小心就會淪為血肉橫飛的B級血漿片。例如《我唾棄你的墳?zāi)埂泛蛢?nèi)地人氣很高的《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鯉魚曾經(jīng)在微博粘貼了一條關(guān)于《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評論。
影片一半是對城鄉(xiāng)差距的波瀾不驚的描寫,一半是瘋狂殘忍的復仇奇幻劇,影片在不同類型中間搖擺不定。該片對于韓國恐怖愛好者來說過于文藝,對于喜好外國電影的真正影迷又太用力和愚蠢,導演營造了很濃的氣氛,但他并不知道該把暴力帶向哪里,最終只留下了四不像的半成品。(網(wǎng)易娛樂)
雖然鯉魚很小心的特意留下了網(wǎng)易娛樂的字樣,可惜很多女同學還是恨屋及烏的,把鯉魚罵了個狗血噴頭。正好這部和《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橫向比較的地方很多,鯉魚來聊聊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權(quán)主義,男權(quán)社會對于女性壓迫體現(xiàn)在哪?走向男女平等的出路在哪里?
雖然說新社會婦女翻身成了半邊天,可當今社會性別歧視還是無處不在隨處可見。這是這部電影的另一版海報,一部女權(quán)色彩如此嚴重的電影還能搞成這樣,想起來都好笑諷刺意味很濃。范寧的角色在這部里戲份遠遠大于蓋爾斯,而海報中和打醬油差不多的雪諾躲在了蓋·皮爾斯的身后,商業(yè)宣傳把吸引觀眾的賣點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無可厚非,這就是現(xiàn)實。天王和天后區(qū)別很大,同一級別的幾位天后片酬加起來才能趕上一位天王,在女權(quán)運動轟烈烈的搞了一百多年的歐洲和美國還是如此,更別說我們這種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了。
鯉魚給《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評分勉強7分,中肯點也就6.5分。在我心中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女權(quán)主義電影。就電影技巧來說,人物性格的爆發(fā)太過突兀,逆來順受的受氣包,瞬間小宇宙爆發(fā),半程開掛變成勢不可擋的奧塔曼之母大殺四方,這種劇情太過漫畫風格。激情殺人砍死一個兩個,還是有可能的,招式凌厲的虐殺一群仇人,沒有殺人狂的本質(zhì)絕對做不到。
作為一部優(yōu)秀女權(quán)主義電影,很重要的特點是要深刻反映這個社會對女性的壓迫。《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前半段好像在說這些,可惜交代的混混沌沌不清不楚。偏遠,封閉,愚昧的環(huán)境設(shè)定,已經(jīng)使電影不具有社會的代表性,而一對懵懵懂懂精蟲上腦的兄弟也不具有男性形象的代表性。相比之下《她》就非常出色,社會各個層面對于女性的壓力都清晰的反映了出來。這部在這點上更為優(yōu)秀。
這部雖然將時間點定在一百多年之前,可是這些壓迫到如今有所減輕卻沒有根除。這部脈絡(luò)清晰的將,宗教,父權(quán),社會對于女性的壓迫反映了出來。
蓋·皮爾斯牧師的身份代表宗教壓迫,他在毆打妻女,和女兒亂倫時都能引經(jīng)據(jù)典的背誦大段經(jīng)文,鯉 魚不是教徒不知道他背的真假,但是導演的用意我可以體會。這里沒有宗教歧視的意思,鯉魚雖然沒有信仰,可是生活有很多有宗教信仰的朋友,鯉魚覺得他們在精神層面上是高于自己的。可是不要忘了現(xiàn)在還有很多的極端宗教存在,一夫多妻制,榮譽殺人在很多教義里是推崇的。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國人,把三從四德視為美德的大有人在,三從四德究竟說些什么可能倒是沒幾人認真想過。
蓋·皮爾斯的形象同時又是父權(quán)壓迫的象征。順便說一句電影的敘事結(jié)構(gòu),電影分為四章,非常工整3214的格局,開始和結(jié)尾敘述人旁白的完全銜接,精細的像看上個世紀的歐洲小說。父權(quán)對于子女視為自己可以任意支配的財物,而忽視子女精神意志的獨立性。這個說實話現(xiàn)在是非常嚴重的,我肯定不是一位保守僵化的父親,可我在管教兒子時經(jīng)常會犯這樣的錯誤。事后雖然有所反省可從來沒對孩子表露過,而且不能避免下次不犯。以點帶面,我是爹,我管你是為你好,不聽我就揍你。可能是很多父親潛意識的想法,可是當?shù)腻e了呢?當?shù)陀肋h正確?這個概念已經(jīng)荒唐的可怕了,電影里蓋·皮爾斯也是當?shù)摹?/p>
社會壓迫,電影中有兩段因為妓女傷害嫖客而被懲罰的戲,一個被吊死了,一個被割去了舌頭。最后莉姿的結(jié)局也是關(guān)于社會壓迫,嫖客和男人的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個當然有時代性,現(xiàn)在不存在了可是在電影的背景中,這種壓迫感卻是鋪天蓋地全方位的。有評論說這是部荷蘭西部片,通心粉西部片,壽喜燒西部片也好,都要有西部片的價值觀在里面。說這是郁金香西部片定義搞錯了,電影唯一的一次決斗,要為女性伸張正義的老人槍還沒拔,就被妓院老板的同伙用步槍干掉了。莉姿的男性家族成員無一例外的被她的變態(tài)老爸用千奇百怪的方式掛掉了,導演清晰的告訴觀眾面對惡魔女人不會因為男人的保護得到救贖,這個不是西部片的價值觀。即使電影有西部的風光,布景,服裝可這不是一部西部片。
所有的女權(quán)主義電影都會試圖為性別歧視找尋出路,這個課題蠻大的,恐怕最權(quán)威的的社會學專家也給不出準確答案。還是先說說《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關(guān)于這點我一直懷疑導演是想拍一部關(guān)注女性的電影,還是壓根就想拍一部血漿濃厚的商業(yè)片。以暴制暴絕對不是女權(quán)主義的初衷,這個壓根女性就在生理上處于弱勢地位。沒有熱兵器的支撐,女性對男性如果不是偷襲,女性成為被害的幾率遠遠高于對手。我不是和平主義者,有些仇恨要手刃仇人,而不是依法嚴懲我從潛意識是認可的,可我的價值觀里是完全否定仇恨無限度擴大化的。我被人侮辱壓迫忍無可忍,就放把火點了仇人房子,燒死仇人老婆孩子制造滅門慘案,這在我這絕對不是復仇,這就是變態(tài)殺人狂。豆瓣評論有女權(quán)主義大爆發(fā)男人都該死的論調(diào),點贊的還不少,這話是女人說的嗎?殺光之后女主注定的結(jié)局該是如何,女權(quán)主義就是一起毀滅嗎?女權(quán)還是法西斯?
想起另一部豆瓣評分非常高的韓國電影《恐怖直播》,看過一遍記不準確,大意是社會體制對一群螻蟻殘酷壓迫和剝削,其中一只比較血性的螻蟻不斷殘殺身邊的其他螻蟻報復社會,可能也殺了幾只螳螂,蝙蝠之類比螻蟻大點的,但是大部分還是螻蟻。報復也談不上要一個說法,暴力版秋菊打官司,韓國媒體非常有良心的對此進行了直播,我們沒有這種直播,我們有腫菊,于是我們這些螻蟻就跺著腳為韓國吶喊助威,于是一部熱血的偉大電影產(chǎn)生了。
《悍女》在復仇這點上和《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完全是背道而馳,這部其實就沒有復仇,莉姿一直就是在逃亡,壓根就沒有能力去想要復仇,莉姿的抗爭,是堅韌的,無聲的,從未屈服的。蓋·皮爾斯的所作所為更跟復仇沒有一絲關(guān)系,他只不過是變本加厲用更加變態(tài)的手段來迫害莉姿。雖然有莉姿爆發(fā)的一槍,可是電影的結(jié)局還是壓抑的。這是一部討論社會問題的電影,負責任的安排,男女平等今日仍然沒有實現(xiàn),革命尚未成功,姐姐妹妹仍需努力。壓抑的氛圍貫穿整部電影注定這部在豆瓣的評分不會太高,能夠勉強爬到七分已屬幸運。因為更多的人喜歡在意淫的層面上得到情感宣泄后的快感,而不愿直面殘酷的現(xiàn)實。
一部女權(quán)主義電影不是只有女性觀眾,不是討伐男權(quán)社會的檄文。而當男性觀眾看過之后也同樣感到壓抑的時候意義更大。讓男人體會女人的痛苦遠比跟男人宣戰(zhàn)更加有用。生活里像蓋·皮爾斯這種變態(tài)很少見,每個男人都有自己需要關(guān)愛的女人,母親,姐妹,愛人,女兒,當看過一部女權(quán)主義電影之后的男人,會反省自己在潛意識的大男子主義會傷害到自己愛的女人時,這部電影的意義更大。
一部讓我看過后能夠思考的電影我就認為是一部好電影,這部看過后我一直在思考男女平等的可能性。我覺得男尊女卑是因為幾千年人類文明的社會化生產(chǎn)中體力勞動占有決定性的地位,而生理條件讓男性自然而然的處于絕對優(yōu)勢,所以男權(quán)社會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了??墒请S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不再依賴體力優(yōu)勢的推動,男性的優(yōu)越性也就會越來越弱化,最終男女平等會實現(xiàn)的。只是時間可能會久一點,作為男權(quán)社會的既得利益者,這個我不是很著急。這不是我無節(jié)操,這就是絕大多數(shù)男人的想法,既不是男權(quán)主義者,也不會為了女權(quán)主義吶喊疾呼。
鯉魚的微信公眾號:lydysc2017
悍女?經(jīng)歷那么多劫難,仍然是蠢女!劇情如果采用正向線性敘事顯然不出彩,所以不得已玩了個倒敘,但就像剝?nèi)ケ┝ρ嚷懵锻鈿?,?nèi)里仍是濫俗一樣,導演玩得越花,越外溢出一股心虛的平庸之氣。
一支結(jié)構(gòu)工整、節(jié)奏暢快、旋律動人又情感飽滿的四樂章交響曲,篤定的主部主題,應(yīng)該有個從宗教意義上對片名更為恰當?shù)姆g——地獄燃火
《獵人之夜》的ultra Violent版變體,最后一章,連構(gòu)圖都直接扒了,又有點《殺死比爾》的意思??上а莶拍苡邢蓿暗摹稇?zhàn)時冬天》比,劇本已經(jīng)超水平發(fā)揮,視聽語言趕不上趟,音樂鋪的那叫一個惡俗。
風格沉穩(wěn)的硬核西部片,四個篇章,是閃回,也是輪回。對于披著宗教外衣的父權(quán)的抗爭。
被嫌棄的約翰娜的一生
尸體橫野,一言不合就丟命,割舌頭、上絞架、被分尸喂豬……電影刻畫了一個以父、上帝、法律之名行暴力之實的荒蠻世界。一部女性處于絕對絕對絕對失語、絕望地位的電影。導演似乎并不想節(jié)制篇幅,也不想克制這種對男權(quán)的鞭撻,只有少數(shù)幾絲如風中燭火般的希望。蓋-皮爾斯能競爭影帝?
講的同樣是人性的覺醒和神性的困境,<The VVitch>比起本片就像是個紙糊的學生作品。321式倒敘段落看似繁復卻干凈歷練,4章茫茫雪景血漿遍地令人摒息,高潮完全可以在此處達成,無奈來了個畫蛇添足的結(jié)局。全體卡司演技吊打范寧,尤其是Guy Pearce的表現(xiàn)簡直完美到和他配戲的演員感到汗顏。
一則反射歷史波動的寓言,《雙面格蕾絲》的西部再現(xiàn),女人在父權(quán)凝視下的惶惶奔跑和抗爭——被噤聲,被代罪,被奴役,幾乎觸目驚心。但所有被侮辱與損害的都不僅僅是消滅一個惡魔可以結(jié)束的事,如同結(jié)尾那個不安的窺伺視角,讓恐懼悄然潛入每個人心里。
故弄玄虛的玩四段倒敘,講了一個堅持不懈的死不了的性侵犯牧師父親,用生命追著毀自己女兒的故事。。。PS:沒有男人靠得住的社會,女人是被逼著自己強悍起來【囧雪這貨怎么又演死了。。】
看過已刪。這么個破事居然能扯淡兩個半小時。
在任何時代,認清、警醒和接受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都是一個很難的過程。
導演用四個章節(jié)闡述了一段在宗教及父權(quán)壓迫下崛起反抗的女性史詩。結(jié)構(gòu)工整,節(jié)奏沉穩(wěn)。蓋皮爾斯飾演的神父披著宗教的外衣,實則男權(quán)社會的惡魔,氣場強大令人不寒而栗。相比之下,范寧對這位歷經(jīng)磨難遭受各種悲慘境遇的女主人公詮釋的還欠缺些火候~
反宗教加一分 小演員們的演技真的贊
啞女象征著女性絕對失去的話語權(quán),宗教與父權(quán)至上的可怕社會
太他媽狗血刷三觀了,148分鐘都看得倍兒精神,全場觀眾也時而倒吸冷氣時而哭笑鼓掌。3214四段式,講有個魔鬼般極端宗教分子父親的大范寧從小目睹周圍人不斷慘死,培養(yǎng)出一臉淡定見死不救殺人不眨眼冷血性格。成長路上出逃賣身再出逃,見證所有女性被花式貶低與欺壓,割舌頭戴馬嚼絞刑各種極刑輪番上...
囧snow:I know.我和我的小伙伴:You know nothing.
看熱評說范寧演這個角色難以入戲,我恰恰覺得只有她能讓我感到其身上的脆弱堅忍破碎又凄涼的感覺。誰懂啊,還是喬安娜的她站在欄桿后往下看的一幕:細細的鎖骨襯起零亂的碎發(fā),她還不知道之后的生活有多不忍,她還以為生活仍有希望。(宗教?父權(quán)?煉銅簡直hell三件套)
四集短劇,蓋皮爾斯氣場炸人,故事很好只是有人不愿意看,但女性應(yīng)該會看得觸目驚心,囧Snow是超大彩蛋。Emilia沒長殘真是太好了啊~另外這部電影的攝影是頂級水準
人物塑造還不太夠,范寧的表演和電影氣質(zhì)產(chǎn)生游離。故事結(jié)構(gòu)處理將觀眾喝電影和觀眾越分越開,這種藝術(shù)處理沒有效果。而導演的不克制,最終耗盡了電影里與電影外所有人的熱情。
血腥重口,各種慘虐,陰森之氣看得非常壓抑;美術(shù)攝影出彩,契合蠻荒氣質(zhì),結(jié)構(gòu)小驚喜,不過與宗教強行搭邊比較失敗,格局終究是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