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看了十分鐘,當(dāng)看到凱拉演的那個女的去難民營接那個難民小孩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部為了圣母婊而圣母婊的爛片。如今的德國已經(jīng)被難民禍害折騰的精疲力竭,德國人,法國人前方就是深淵!可偏偏有的人還活在夢里,諸如近些年歐洲的各大電影節(jié)以及美國奧斯卡,只要能美化難民移民問題,美化同性戀,美化黑白人種問題,就能在領(lǐng)獎之路上所向披靡。反之則什么都得不到,故而這些年如《月光男孩》《綠皮書》這樣的三觀不正的爛片能成為各大電影節(jié)的座上賓,寵兒。反之大表姐主演的《母親》這樣嚴(yán)肅正面探討難民涌入給歐洲各國帶來災(zāi)難的電影,卻連各大電影節(jié)的門都進(jìn)不去,且還被圣母婊們罵的一無是處。這不奇怪,如果《肖申克的救贖》放到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則連奧斯卡的門也進(jìn)不去,且還會被罵,因為《肖申克的救贖》里的同性戀“姐妹幫”是反派!是惡棍,是變態(tài)!老歐洲如此撮死下去,估計在我有生之年或許能看到歐洲出現(xiàn)德意志斯坦,法蘭西斯坦,瑞士斯坦,各種斯坦.......最終歐羅巴斯坦!
柏林
你是我的心,也是我永恒的罪
在我的靈魂深處
我會一直愛你
柏林
你舞動的模樣
就是我們開始的方式
我學(xué)會了說
我會美夢成真
柏林
我會一直
愛你
這就是柏林
心臟帶著一股分裂的力量不停跳動著
因害怕徹底毀滅而長大
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了這座墻
將它粉碎并化為灰燼
之后柏林像鳳凰一樣 浴火重生
像只金色的天使
人們來到柏林追求夢想 來跳舞
還有墜入愛河
在他們當(dāng)中有些人
是為了遠(yuǎn)走高飛
-01-
曾經(jīng)計劃和女友來柏林度蜜月的男人
這次來柏林是為了尋死
因為女友愛上了自己的哥哥
頹廢的他
經(jīng)常對樓上的女鄰居發(fā)出咆哮
因為她家時常傳出怪聲音
他買了一輛二手車
但沒想到內(nèi)置的人工智能還能和他聊天
一天,女友告訴他,
她要和他哥哥結(jié)婚了
于是他決定開車去附近的橋上跳下去
但人工智能阻止了他
隨后,人工智能帶他去看了夜色中的柏林
他發(fā)現(xiàn),原來柏林如此之美
他被高科技治愈了
但人工智能在一個雨夜失靈
不過他已經(jīng)從頹廢中走了出來
重新振作的他
看什么都是美的
包括發(fā)出怪叫的女鄰居
原來她是配音演員
他們后來相愛了
-02-
女社工把無處可去的小男孩帶回了家
她媽媽起初不高興
女社工不想和媽媽吵架
于是先出去走走
媽媽和小男孩一起吃晚飯
小男孩把一只雞腿拿出來打包
說是要留給弟弟
媽媽被小男孩的善良感動
終于認(rèn)識到女兒工作的價值
最后擁抱了女兒
-03-
美女剛走進(jìn)酒吧
一個大叔就跟她搭訕
接著,他們開始調(diào)情
大叔開始講述自己的情史
他曾經(jīng)勾搭上了一個女孩
女孩后來帶著他們的女兒跑了
他很自責(zé)
也很想他的女兒
美女聽了很感動
問他接下來要干嘛
他說他在423號房
美女說等一會去找他
過了一會
美女敲開了房門
大叔已經(jīng)脫了褲子
他們開始接吻
但美女說不想繼續(xù)了
于是他們相擁而眠
第二天早上
大叔醒來后發(fā)現(xiàn)美女已經(jīng)走了
他走到衛(wèi)生間
看見鏡子上寫著
I FORGIVE YOU DADDY
大叔坐在地上痛哭流涕
原來美女就是他的女兒
-04-
又是一個美女
拖著行李走在柏林的大街上
只是她迷路了
天色向晚
她聞著音樂聲意外闖入了一個舞會
她想離開時被一位型男攔住
然后兩個人開始起舞
美女和各位型男舞了一輪
燈熄滅了
原來舞會只是美女和男友的幻想
-05-
洗衣店老板娘
被家暴的女生
被攝影師性騷擾的女模
準(zhǔn)備參加PARTY的婦人
一起羞辱了一個喜歡潛規(guī)則的導(dǎo)演
然后一起開心的跳起了舞
凳子上還有一個睡著了的男人
在這個小故事里
男人要么睡著
要么都在干壞事
-06-
不了解這個故事的政治背景
只覺得沉重
-07-
一個跨性別者走累了
坐在河邊休息
TA剛和男友吵完架
不遠(yuǎn)處的小帥哥
和TA打招呼
然后他們開始喝酒
小帥哥對自己的性向很迷茫
于是說想和TA接吻
他們親了一下
親完后,小帥哥翩然離去
-08-
一個名導(dǎo)瀕臨崩潰
他焦躁不安地走在柏林的大街上
直到遇到一個流動的木偶劇場
他和小朋友們一起
享受著木偶戲帶給他的片刻恬淡
和木偶藝人聊過天之后
他被她簡單純粹的心境所感染
相信美好的一切都將要發(fā)生
-09-
應(yīng)付完催婚電話的她
發(fā)現(xiàn)自行車被偷了
趕到公司后又遲到了
上司警告她
再遲到一次就開除她
更糟的是
上司安排她今天開一輛很臟的車
不過她還是幸運的載到了第一位客人
她開始碟碟不休
男客一開始有些不耐煩
但后來兩人開始聊天
她是土耳其移民,
目前是小記者
他是學(xué)哲學(xué)的
為了賺錢做了IT工程師
男客被一些人追趕
她載著他瘋狂逃竄
但最終男客還是被抓走了
她發(fā)現(xiàn)他留在車上的文件后
把鑰匙扔給上司
然后揚長離去
-10-
女歌手和男天使的故事貫穿始終
一開始斗嘴
后來一起在柏林城里閑逛
然后慢慢相愛
最后一起到了人潮聚集的廣場
女歌手站在舞臺中央開始唱歌
前面九個故事中的主角們
都出現(xiàn)在了觀眾席上
他們在女歌手的歌聲中
一起感受著
柏林和身邊人給予的
深深的愛
PS:第九個故事需要一些背景資料才能理解
男客為什么被抓?
留下來的文件是什么?
前兩天落幕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jié),王小帥的《地久天長》給華語電影長臉,男主王景春和女主詠梅齊齊登上銀熊獎影帝影后寶座。
自此,在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柏林、戛納、威尼斯)里,中國影人在柏林應(yīng)該是成績最好的吧。
表演類獎項,此前張曼玉、蕭芳芳拿過影后,廖凡拿過影帝。最高獎方面,張藝謀、謝飛、李安(2次)、王全安、刁亦男拿過金熊獎。另外嚴(yán)浩、林正盛拿過最佳導(dǎo)演,王小帥、張藝謀、顧長衛(wèi)拿過評審團大獎,鞏俐擔(dān)任過評委會主席。
180分鐘的《地久天長》會不會在國內(nèi)上映目前不得而知,網(wǎng)上也沒流出資源,暫時無緣得見。
不過有部關(guān)于柏林的電影《柏林,我愛你》倒是可以看了。
本片與2006年的《巴黎,我愛你》、2009年的《紐約,我愛你》、2014年的《里約,我愛你》同為“愛情城市”系列電影。同樣由一系列短片混剪構(gòu)成,多名導(dǎo)演拍攝,全明星陣容。
《紐約,我愛你》國內(nèi)觀眾應(yīng)該最熟悉,因為加盟導(dǎo)演中有巖井俊二和姜文,演員中有舒淇。
華語電影中也有這種拼盤式愛情城市電影,例如2005年的《戀愛地圖》、2011年的《全球熱戀》、2015年的《戀愛中的城市》、2016年的《奔愛》。
《柏林,我愛你》2月8日在美國上映了,在外網(wǎng)的口碑全線崩塌啊。
爛番茄網(wǎng)站只有19%的新鮮度,在IMDb上4.4分,MTC只給了34分。
有人批評這部電影感覺漫無目的,毫無靈感;有人吐槽它很少有片段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將我們與柏林的居民和游客聯(lián)系起來;也有人說它沒有建立在政治環(huán)境或文化的基礎(chǔ)上,而是試圖用半生不熟的概念來吸引觀眾的心弦,柏林不過是背景風(fēng)景而已;還有人指責(zé)它充滿了令人厭煩的政治信息,是被好萊塢鉗制著氣質(zhì)走向,故事顯然只是次要的,更像是政治的“填充物”。
其實看完我覺得不至于這么差,雖然我沒去過柏林也能看出這部電影沒有拍出柏林的真面目。
拍的是發(fā)生在柏林的故事,但主演陣容大多是英美演員,主要語言是英語,配樂也幾乎都是英文歌,最主打的明星是凱拉·奈特莉和海倫·米倫,另外著名影星還有米基·洛克和盧克·威爾遜等,德國演員當(dāng)然也有,只是我們不太熟知。
在豆瓣列的演職人員中,導(dǎo)演里有艾未未,演員里有中國女演員李坤玨、蕾妮·齊薇格、奧蘭多·布魯姆、杰瑞德·萊托等,但其實這些人都并沒出現(xiàn)在《柏林,我愛你》,豆瓣也不靠譜啊。
每個盛名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質(zhì),如果說巴黎是浪漫、紐約是熱情,那么柏林則是清峻吧。
因為二戰(zhàn)、柏林墻等歷史,德國相較日本體現(xiàn)出很強的反思和贖罪意識,德國的經(jīng)濟和文化也很發(fā)達(dá),當(dāng)歐洲在債務(wù)危機中求生存時,德國旅游業(yè)卻一枝獨秀,中外游客都喜歡去德國游玩,而且難民也偏愛去德國,德國也愿意接納難民,可是歐洲難民危機也如同一劑試紙,測出了德國社會越發(fā)激烈的政治矛盾。
在《柏林,我愛你》里也充盈著政治氛圍,可能這是不討喜的原因。
說起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從誕生之初起,政治就是壓倒性的主題,它是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chuàng)立的。
后來政治氣候發(fā)生了變化,柏林電影節(jié)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chǎn)的一面鏡子,也開始在東西方匯合與調(diào)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柏林電影節(jié)原在6-7月間舉行,后來為與戛納電影節(jié)競爭才提前至2月舉行。
2小時片長的《柏林,我愛你》上演了10個故事,《Transitions》、《Berlin Ride》、《Love is in the air》、《Under your feet》、《Berlin Dance》、《Hidden》、《Me Three》、《Sunday Morning》、《Lucinda in Berlin》、《Embassy》。
有的詳,有的略,但角色有交叉出現(xiàn),企圖說明眾生的生活皆有勾連。
影片一開頭就借角色畫外音說了,“So this is Berlin,a pounding heartbeat of a divided muscle. Grown out of fear of complete destruction.Crushed and reduced to ashes and it rose from its ashes like a phoenix,like a golden angel.People come to Berlin to dream,to dance,and to fall in love.And some of them to fly away.”
我最喜歡《Berlin Ride》這一段,男主角說:“I came to Berlin to die.”
他原本要和未婚妻來柏林度蜜月,結(jié)果被綠了,未婚妻愛上了他哥哥,所以他獨自來了柏林。
消沉得想死,覺得自己是柏林的一個游魂。
他在柏林有個女鄰居,常深更半夜練唱。
他買了一輛二手車,車載人工智能(類似Siri)常和他對話,阻止他自殺,勸他走出情傷,“I am a Berliner,we are not konwn for soft langyage.She is a bitch.You will forget her in time”.
人工智能還自動駕駛,帶他去認(rèn)識柏林,他逐漸走出陰郁。
但在一次下雨天他忘記關(guān)車窗,人工智能受損,已經(jīng)不認(rèn)識他,也不能和他暢談人生了。
女鄰居因為他的抱怨被退租,于是來找他鬧。他卻被她的眼淚撩動了心弦,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同居了。他想起了人工智能的話,在現(xiàn)實里開始一段新的情感關(guān)系。
男主角是英國型男吉姆·斯特吉斯,他和安妮·海瑟薇主演過經(jīng)典愛情片《One Day》。
《Sunday Morning》的故事很短,一個異裝癖的男同志和男友吵架后,在河堤遇到一個過16歲生日的少年,少年被父親放了鴿子,兩人一起喝啤酒聊性取向。
少年想知道自己喜歡和男人親吻還是和女人,于是索吻,作為生日禮物。他們親了,少年翩然離去。
《Hidden》講的是一個阿拉伯難民殺死了一個企圖放火燒他家的少年,難民逃進(jìn)了一個脫衣舞按摩俱樂部,一個蕾絲邊舞女救了他,但他為了老婆孩子還是去了警局。
《Embassy》的故事更政治色彩明顯了,一個32的大齡剩女被媽媽催婚、被男同事戲謔,她是個出租車司機,一次遇到一個美國人男乘客,女子滔滔不絕,男子只想安靜。
女子是土耳其移民,有個記者夢,關(guān)心時事。男子喜歡攝影,但為了更好賺錢營生當(dāng)了IT工程師。
男子被壞人追,女子帶著他逃亡。男人被抓住了,在出租車上留下一些政治文件,而女子辭職了,帶著文件準(zhǔn)備去實現(xiàn)記者夢了。
凱拉·奈特莉和海倫·米倫確實演技卓然,她倆主演的《Under your feet》很動人,故事也是跟難民有關(guān)的。
海倫和凱拉是演母女,她們從倫敦來到柏林,凱拉一身的人道主義,而海倫只希望女兒能生活得開心,凱拉從難民營接了一個阿拉伯男孩回家暫住,海倫大為惱火。
但海倫還是在凱拉外出的時候,承擔(dān)起了照看小男孩的責(zé)任。海倫和他語言不通,吃飯的時候小男孩專門留出一些來,想打包帶回去給他因肺炎住院的弟弟吃,此舉觸動了海倫,母女倆也順勢達(dá)成了合解。
貫穿始終篇幅最長的故事是《Transitions》,一個從以色列特拉維夫來柏林尋根的女歌手(她祖母曾在柏林居住,德國迫害過猶太人),遇到一個裝扮有天使翅膀的街頭男藝人,從斗嘴爭地盤開始,然后一路緣分不斷相遇,然后他們做愛了,他們相愛了。
最后影片也是在女主角在公園里高歌一曲“can't get enough of your love”,串聯(lián)起所有主要角色再次出場,曲終,劇也終。
片中柏林的景色還是挺美的。
柏林街上也是有優(yōu)衣庫和無印良品的呢,呵呵。
德國果然汽車業(yè)發(fā)達(dá),《Berlin Ride》里失意男子買的車是寶馬;《Transitions》里的男主雖然超市買東西都需女主墊付,但他開的車是保時捷;《Embassy》里女主開的出租車是奔馳。
雖然愛情的滋味在《柏林,我愛你》中相比其他“愛情城市”電影來說稀釋了很多,但一封致城市的情書應(yīng)該是使你想挪動腳步,使你想去那里,而這部影片還是為我們想去柏林提出了恰當(dāng)?shù)睦碛伞?/p>
柏林,地久天長。
《柏林,我愛你》,發(fā)生在48小時時段里的故事,看上去不經(jīng)意的一些人物,與類似的城市風(fēng)情電影相比,這部電影讓人感到沉重、深厚。這當(dāng)然與柏林這座城市有關(guān),從這個角度看,電影拍出了柏林的特點。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到柏林是座充滿創(chuàng)傷的城市,哪怕一點蛛絲馬跡,也會讓人聯(lián)想到那段瘋狂又悲情的歲月。但柏林人并不刻意對那個年代國家的悲劇,對其它民族造成的災(zāi)害而表述什么,其實兩三代人過去了,也犯不上讓現(xiàn)在的柏林人為以往的國家背包袱,能從思想層面認(rèn)識到歷史問題就行了。柏林人也不宣揚悲情,可以看出他們通過幾代人默默的療傷,讓這座城市煥發(fā)生機。
從電影可以看出,現(xiàn)代的柏林是座包容的城市,無論年長年青,無論貧富,無論藝術(shù)家還是俗民,也無論是德國人還是難民,好像都能在這個城市找到一席之地。這要歸功于現(xiàn)代柏林充滿希望,他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這要歸功于現(xiàn)代柏林充滿友善,柏林人相當(dāng)拘謹(jǐn)?shù)皇坌?,尤其對于那些強?quán)、獨裁勢力深惡痛絕,對其受害者能自覺地出手相助。正是由于柏林夕日的經(jīng)歷,才有今天這種賓至如歸,自然到位,來者也能盡情發(fā)揮。由此可見一個經(jīng)歷滄桑后終于成熟的民族,他追求的不是夕日的輝煌,而是更好地讓國民平安地過日子,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而是要成為這個世界的一元,共同維護好這個世界的公道。由這部電影更可以體會到,希望與真誠,哪怕就那么一瞬間,也值得花費大代價去爭取,更要去好好的享受。
我相信導(dǎo)演是想告訴我們這樣的故事:這個輕佻的女子走進(jìn)酒吧、挑逗調(diào)情,是為了了解她未曾萌面的爸爸。
所以在這個dirty酒吧里,米基洛克也上來就用很straight的手法調(diào)情搭訕。
美女一般都不太會好說話,所以極盡刻薄,但浪子是見過世面的,這個時候絕不能認(rèn)輸生氣,反而是見招拆招,以期占得主動。
在半真半假的玩笑中,在彼此互猜的試探中,美女被浪子流露的深情一刻所打動,此時她已悄悄認(rèn)輸。而我們,并不知道,到底是浪子撩撥的高招;還是他心底深處真實的秘密?
水到渠成,美女進(jìn)入米基洛克的房間,但突然沒情緒,此刻浪子展示出風(fēng)度,并不強行要求發(fā)生什么,哪怕只是依偎在一起。這是基本禮貌、也是尊重異性,我看著,很觸動。
那最后,美女給浪子一個驚喜,潛臺詞是作為女兒,你被原諒了。
浪子克制的悲傷,讓劇情達(dá)到高潮。
作為觀眾的我們,也不知道,美女真的是他女兒;還是為了安慰他?但這不重要了。西方精神世界的宗旨,就是自我寬恕、自我救贖。
They Both get that!
很美好的一晚。
米基洛克毀容之前的片子沒怎么看,但毀容之后,【盜火線】、【敢死隊】、加上這部剛發(fā)現(xiàn)的【柏林我愛你】,越來越喜歡。
在這個世界上,帥哥可以很多,難得一見的是不帥了僅憑一張飽經(jīng)滄桑的臉,還能如此生動有內(nèi)容的展現(xiàn)細(xì)膩情愫!還有一個Danny Trejo,都是糙漢代表、浪潮王子!
導(dǎo)演Til Schweiger很棒,在【無良雜軍】里也很有看點,才華卓越!
電影有很多個故事穿插而成,總的來說色彩有質(zhì)感,對于喜歡攝影的朋友來說有很多值得欣賞和地方。但是由于導(dǎo)演想表達(dá)的東西太多,比如移民和難民問題、現(xiàn)實與理想、城市歷史記憶、女權(quán)、同性戀、國際政治等…,反而讓觀眾覺得失去了主線,倒不如專注于邂逅的美麗愛情,簡單些也許會讓故事更感人。細(xì)心的觀眾也許能感覺到電影中的行為藝術(shù),正如很多歐洲電影總是有一定的思想性一樣。個人比較喜歡影片中關(guān)于愛情的部分,是愛情讓那些失去方向的人重獲新生。
沒有一個單獨的故事能散發(fā)遺留的味道,劇情張力不夠不夠吸引人。女出租車司機這個故事的調(diào)度就可見一斑。
沒有巴黎感人,也沒有紐約精彩,父女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最后個故事莫名其妙,總體一般
各種I love you已經(jīng)不太行了,其中也就隱射斯諾登那段稍微有點意思
感覺還行啊。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xué),去德國的一般是去巴伐利亞或者北萊威法,對柏林的印象都是窮yi亂shu,這片子整得挺溫馨哈,大使館那個不是被爆頭感覺很不軍曹。都是一水兒的英文也比紐約幾個小故事看得困死要好啊。小盆友的德語又含糊又萌~
I'm a berliner myself. This shit sucks.
從標(biāo)題是英文不是德語的地方我就應(yīng)該料到這個已經(jīng)從一個當(dāng)?shù)厝烁嬖V你這是個發(fā)生過很多神奇故事的地方變成了我們所有說英文的人在這里談戀愛的故事。我覺得很不行。
沒有拍出柏林百分之一的魅力我真的很沮喪 而且誰跟誰都沒火花 故事也莫名其妙的 大家就隨便演演反正也沒人看的感覺
少了紐約的鏡頭的粗略質(zhì)感,可是劇情和故事放任何一個城市都沒毛病吧,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政治意識,感覺這個系列已死。
個人即政治,這是今年柏林電影的大字標(biāo)語。所以《柏林,我愛你》即在個人與經(jīng)濟斷裂又與歷史和解交織的《柏林蒼穹下》揭幕。然而問題在于,愛情是無政治色彩的存在。天使降臨的街頭,上演著千奇百怪的故事。有老生常談的前任糾葛也有各式各樣難解的家庭矛盾,但唯獨少了不可缺失的夫妻生活。因為最具政治性的婚姻關(guān)系才是探討所有政治性議題的前提,對這一重點毫無洞察和理解的作者們想當(dāng)然地將煉獄里的人間描述成彌散著福音與圣歌的天堂。最終觀眾發(fā)現(xiàn)自己跑錯了片場,眼下的愛情原來是天使與天使在戀愛。
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新方向 -- 柏林。。。愛情會有的,希望會有的,夢想會有的,未來會有的。
歐洲人為了展示其多元包容性也是費勁了心思,不過真的不太好看。午夜party和gig現(xiàn)場還蠻吸引人的。寶馬車女是中了黑鏡的毒,父女調(diào)情太狗血,移民議題太美化,少年與Trans那個也是感覺怪怪的,最后一個是。。。斯諾登么?
年少時不懂事,囫圇吞棗地看完了城市愛情系列。長大了看柏林這集,東西德的歷史,Vanessa的AI,les和transgender,各種雖然有點迷但是很歐洲的調(diào)調(diào),充滿了世界級融合都市的魅力。喜歡洗衣店,Vanessa,兔子洞,愛上了一個有翅膀的angel,Sunday morning,和的士司機。第三次去德國希望有機會去柏林
智能汽車和洗衣房兩段還算有些許驚喜,其他段落中規(guī)中矩。
為何找了一群不了解或者自以為了解柏林的導(dǎo)演拍這個片子?這幾個故事無外乎柏林旅游宣傳短片和可能發(fā)生在任何其他地方的城市小品。真是絕了,這么多個導(dǎo)演,沒有一個抓到柏林的精髓和氣質(zhì)。說實話看片的兩小時,你用來在柏林白天晚上各花一小時暴走,都能體會到更多的精彩。當(dāng)然如果覺得畫面好看演員討喜的那另當(dāng)別論,你可能會覺得這是高分好片。
9102年還能拍出這么俗氣的短片集,并且像是汽車廣告。
離《巴黎,我愛你》差了十幾個《紐約,我愛你》吧。
等了十年,你就給我看這么一坨大便?
應(yīng)該叫《幾個外國導(dǎo)演眼中的一群外國人在柏林的生活》。
我相信真正的柏林不是這片這種可以放在任何城市的俗氣drama 但作為去過柏林兩次的游客來說 也算是拍出了柏林的樣貌 為Jim 海倫 米基洛克 Til加一星吧
誰不愛柏林!?在柏林住一星期,就足以安慰自己一生!說不愛柏林的,都沒去過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