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真羨慕美國海軍在1952年朝鮮戰(zhàn)爭的時候就那么強大、富有、奢華。戰(zhàn)斗機可以毫不吝惜的墜海,可是飛行員非常寶貝,直升機營救飛行員,也就前后十幾分鐘就從海里撈上來,直接送到航母上及時得到救治。想想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成建制的活活的凍死在長津湖,心理不是滋味,因此一直沒有敢去看今年這部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lián)合執(zhí)導,票房破紀錄的大片《長津湖》。一場戰(zhàn)斗下來,美國大兵可以去日本度假消遣,這哪里是打仗,簡直就是在玩戰(zhàn)爭游戲,也難怪美國兵普遍沒有戰(zhàn)斗意志,能有才怪。所以更加敬佩我們的先輩把一個破爛不堪落后的中國發(fā)展到今天可以和美國乃至整個西方抗衡,打心里由衷的佩服。
美國海軍像度假一樣悠閑自在的漫步在朝鮮海岸線,海面和天空幾乎無敵手,悠閑的實施搶救任務,為了航母停泊的安全,不惜冒著燒壞飛機引擎的風險讓甲板上全部飛機不停的發(fā)動和空轉,這得多有錢才能干出這種敗家的事來呀。假如那個時候斯大林按照承諾早早的派出強大的蘇聯(lián)空軍參戰(zhàn),美國海軍恐怕就沒有那么愜意了,戰(zhàn)爭的態(tài)勢也就不會一邊倒,讓我們的志愿軍以陸軍一己之力單挑美國陸??杖姷牧α俊?/p>
這是一部戰(zhàn)爭片,但是人文和生活氣息濃厚,尤其是對人物和情感的刻畫豐滿細膩,這方面堪比情感生活片。看著投降后的日本人卑躬屈膝畢恭畢敬的為美國大兵服務很酸爽,也就是日本這個民族,天皇一聲令下,全體國民趴下臣服,不帶一絲反抗,溫順的像一條狗。美國大兵的待遇雖然比我們的志愿軍不知道好多少倍,但是面對死亡的危險是一樣的,美國兵甚至更恐懼。所以“這些美國兵很多是朝戰(zhàn)英雄,到了東京他們都是怪物”,大概率的是得了戰(zhàn)爭恐懼癥,其實就是嚇的。美軍憲兵對這些違法亂紀行為也是“睜只眼閉只眼”,為了爭奪女人“搗亂了半個東京”的美國水兵交了八十元賠償費就了了官司。
男女同池洗澡是日本這個民族奇特的傳統(tǒng)民俗,初次經歷連開放的西方人都駭?shù)搅?,大呼辣眼不適應。雖然哈利上尉一家和另一個日本家庭是分開的兩個池子各洗各的澡,但是畢竟中間沒有任何隔閡遮擋視線,日本人寬衣解帶時,哈利一家集體憋氣潛入水中,不過很快就適應了,從孩子開始,兩家大人也彼此交流起來,成了歡快的兩家人,順帶著飽了眼福,只不過還是各洗各的。
美國水兵喜歡打群架,一個人動手,看見的同伙不問青紅皂白沖上來幫忙,往往打完還不知緣由,這方面倒是充分體現(xiàn)了美國水兵的哥們義氣和團結一心。美國的將軍也有極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手,塔蘭特將軍的現(xiàn)身說教讓哈利夫人南茜放下思想包袱,和哈利上尉度過了一個短暫而愉快的假期,相聚總是短暫的,又到了分別的時刻,哈利上尉精神飽滿的投入到更艱巨的任務中去。
哈利和隊長去獨孤里橋拍照九死一生,差點沒安全降落,攻擊轟炸戒備森嚴的獨孤里橋無異于執(zhí)行一次自殺式任務。決戰(zhàn)前夜,巨大的壓力讓哈利心情煩躁,夜不能寐,站在船頭,迎著海風,海水濺到他的臉上,終于使他冷靜下來。
兩輪轟炸過后,兩座橋盡毀,美國飛機全部完好無損。第二個目標油庫,能夠低空飛行的哈利飛機被擊中冒煙漏油,迫降后遭到志愿軍的圍捕,哈利戰(zhàn)友飛機對地面掃射,哈利在地面上感受了一把美國飛機的威力,可是飛機再厲害,最后解決戰(zhàn)斗還得靠步兵,救援的直升機趕到,不幸中彈損壞,哈利和第二次救援他的福尼和內斯塔均中彈身亡。
正像塔蘭特將軍關于朝鮮戰(zhàn)爭所言“錯誤的戰(zhàn)爭,錯誤的地點,使我困在這,少數(shù)幾個挑中的堅守陣地,你打仗只是因為你在這里”。哈利用生命的代價為他參加的朝鮮戰(zhàn)爭畫上了句號。
結尾挺喜歡這樣現(xiàn)實主義的結尾有種莫名的黑色幽默感。。。其實凱利這個角色就像是硬塞進去的,完全游離在整部影片之外。。。男演員方面還是魯尼比較搶戲霍爾登除了一場戲以外其他都像是走過場。。。PS對軍人戰(zhàn)時生活的描繪還是沃爾什導演的戰(zhàn)爭的呼喚更加細膩一些,只可惜那片子除了這點以外也一無是處
穿鞋的就是害怕光腳的,糾結太多了。影片中的航母,使用起來可不簡單,每次飛行都是生死之戰(zhàn)哪,想起來了我們的新航母,還是用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把!
老片 典型50年代戰(zhàn)爭片風格,故事還是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Military life earn much less $, away from family. That bloody war is fighting at wrong place. Everything is fucked up, but he put his step on to his faith anyway. There is nothing about anti-war by whatever means.
教科書般的航母艦載機起降,信號指示,地勤,消防……以上這些20世紀50年代。70年過去了,如今的美軍是什么景象?揭露戰(zhàn)爭殘酷從不裝13,5星致敬讓我可以看到如此真實、高清的那個年代??……還有格雷斯凱麗??
看點在于真刀實槍的飛機大炮航空母艦,不同的人對戰(zhàn)爭的微妙態(tài)度及反省,戰(zhàn)爭對個人傷害,肉體的,心靈的,現(xiàn)實的,深遠的。不是膚淺浮夸地表現(xiàn)披著各種主義外衣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英雄和超人。
根據James Michener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電影The Bridges at Toko-Ri(獨孤里橋之役,1954),從美軍飛行員視角描寫朝鮮戰(zhàn)爭(也有人說也許《金剛川》參考了此片,包括所謂“反戰(zhàn)”情結,盡管片中只說“錯誤地點的錯誤戰(zhàn)爭“,這可能是好萊塢“反思”的極限了),不厭其煩描寫航母上飛機起降技術細節(jié)也頗有軍事宣傳片味道。志愿軍未出現(xiàn),北朝鮮軍人自然被丑化成螞蟻。將日本拍成殖民地,對日本人(“勞軍”的吧女、仆人、日本家庭)描述也頗有新殖民主義色彩。關于日本人的屈辱與憤怒,也可參考今村昌平電影《豬與軍艦》(1962)。
居然是韓戰(zhàn)片,美國鬼子威廉·霍爾登慘遭我軍擊斃,格蕾絲·凱利成了寡婦
其實是一部美軍的擁軍電影,居然請得動格蕾絲·凱利!與后來的《壯志凌云》相似,都是拍航母拍海軍航空兵,出動真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和真實的艦載噴氣機,拍得又真實又帥氣。但最為稱道的是,本片并沒有為了歌頌而歌頌,沉重而宿命般的結局反而贊揚了海軍飛行員的忠勇和剛毅,簡單而不煽情。
整體不錯,航拍畫面、航母起降這些在當年看一定非常厲害,更難得的是結尾不是孤膽英雄勇闖生死線,而是比較真實的結尾,當然更真實的是去戰(zhàn)俘營學習改造最后被志愿軍以德服人
3.5 前一小時都是美宣片的節(jié)奏,竟然是這樣一個結尾,難過了。Holden其實也不都是演高大全角色,挺好。戰(zhàn)爭就是讓好好的活人去送死,啥也不能justify. 中間有點亂,打哈哈的地方太多了,拍得比較潦草。米基·魯尼大可愛!【王妃這個醬油打得
toko-ri,這就是獨孤里橋而滿山遍野都是高射炮陣地,這似乎過于夸張了。
跟《血??聱棥沸U像,都是看似戰(zhàn)績赫赫其實內心反戰(zhàn)情緒嚴重的“英雄”,只不過時間從一戰(zhàn)到了朝鮮戰(zhàn)爭,昔日王牌March現(xiàn)在成了將軍,他的小迷弟Holden成了那位輾轉反側的“英雄”
宣傳片……怎么團滅了人家就是來看威廉霍爾登的!!戰(zhàn)爭場面還挺搞笑的,沒多大感覺……
穿鞋的打不過光腳的,不要因此而自傲,那只是穿鞋的不想真的大打一場而已。遼寧號有怎樣,就是一年下一艘,也要10年以上才能在臺上開始走秀?!⌒?,不要做第二次廣場協(xié)定。
第一次(?)看美國拍的朝鮮戰(zhàn)爭。在美軍眼里,只有美軍自己是人,其他國家(日、中、朝)都不是
【B-】嘻嘻,補完凱利的電影。總體比較粗糙,但我覺得還行。戰(zhàn)功累累卻有反戰(zhàn)思想,當時能做出臨場感不錯的空戰(zhàn)場面也不容易,最后主角被擊斃好評。
54年呀,我老爸剛出生,吃不飽有木有,美帝就這么科幻了,差距不是幾百年呀
50年代的特技片,前面一個小時全是哆嗦的鋪墊,王妃戲份有限,有澡堂半裸出鏡。
貴陽看過。本來是要和其他兩片配成韓戰(zhàn)三部曲來看。爽感的一點在于英雄主角霍爾頓最后被我軍擊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