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生在世,只為一瞬,一瞬即永恒
華麗麗的馬戲團,歡聲笑語背后的辛酸孤獨。在旅途中的表演,有多少真情流露,本我自然?換君貽笑大方,驚險震撼,足矣。為馬戲團而生的人,是你永遠套不住的野馬,是你難以練就的自在灑脫。世界上總有那么一群人,幸運的找準自己的位置,扮演自己喜歡的自己。
電影《戲王之王》在華麗明艷色彩下用鏡頭講述了一群社會邊緣的小人物,一種傳統(tǒng)娛樂方式在新文明和經(jīng)濟社會排擠之下的固執(zhí)掙扎。
馬戲團里有以命相搏的空中飛人,有整日以小丑之顏阻隔世界的好人巴頓,有為了馬戲團生意操勞的大老板,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形形色色,眼花繚亂。大象獅子犀牛長頸鹿,在這里人可以像動物一樣矯健,動物可以像人一樣智慧,無階級性,是馬戲團最可愛的地方。這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的任務(wù)就是在表演中發(fā)揮自己所長,日子安逸快樂卻也常常伴隨驚心動魄。
馬戲團老板的形象是具有一定悲情色彩的,他清楚商人們對行情發(fā)展的敏銳嗅覺,但他也知道那些為馬戲團而生之人的信念與夢想。金錢盈利與掌聲歡呼并不沖突,可時代的改變讓娛樂方式豐富多樣,馬戲團不再是讓觀眾開懷大笑的必經(jīng)之所,因此達到過全盛時期的馬戲團必然會走向下坡之路,必然會縮減規(guī)模,這是不可逆轉(zhuǎn)的。而男主,作為一個馬戲團老板,他不愿承認這一切,他想用盈利證明一切,證明他的馬戲團風華正茂,盈利滾滾。
“世界顛倒了,我們不能冒險。”馬戲團里的空中飛人們分分鐘在打這些商人的嘴臉。在利益至上的年代,老板為了馬戲團的將來,同意引進馬戲團明星級人物——席維斯特。席維斯特的加入激發(fā)了中環(huán)之爭的矛盾,同時也形成了同哈莉、老板之間的三角關(guān)系。
一場關(guān)于空中冒險精神和地上真情關(guān)懷的對抗,差點丟了這個空中飛人的性命,但這就是他的使命,不斷冒險,不斷超越,空中的王者不知畏懼。這也是他表達愛情的方式,火一般熱情猛烈,飛蛾撲火,不聞生死。他是浪漫主義者,為愛,不計后果。
老板和席維斯特形成了鮮明對比。老板保守嚴謹,不茍言笑。他把所有事情都預計在一個合理的框架內(nèi),不會為任何事情冒險越界,這些沉穩(wěn)都符合他的身份,一個經(jīng)營大馬戲團的老板,疏忽一點都會影響上百人的生計命運。他不可能像席維斯特那樣敢愛敢恨,他的愛像苦茶,入口苦澀,卻祛火潤肺,他把溫柔都放在結(jié)果,過程簡單粗暴,讓人猜不透他的擔心焦慮。他愛他的馬戲團,愛他的馬戲團里有他愛的女人。他并不在乎女主技藝多高超,能贏得多少掌聲,他只希望她平安健康。
最平淡直白的愛,往往讓人視而不見。
女主哈莉,一個天生為馬戲團而生的空中飛人。她享受演出時刻的上空,享受掌聲澎湃,歡呼如潮。她不甘心只做地上的小貓小狗,她想做空中的白天鵝,光芒四射。這是她的少女心,璀璨透明,清晰動人。她渴望明快感十足的戀愛,就像她在空中縱身一躍一樣,恣意灑脫不含糊。
影片中最有哲學意味的角色莫過于小丑巴頓了,他是一名醫(yī)術(shù)精湛的醫(yī)生,他殺死了自己的妻子,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藏匿于馬戲團,終日以小丑妝容示人。他漸漸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自己就是小丑,博人一樂的小丑。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雖然影片沒有明說他的殺人動機,但他在馬戲團里的一切都能讓觀眾相信他不是麻木不仁的殺人狂,或許是苦衷把人逼入絕望。戲劇的是,最后他用殺人的手救活了馬戲團老板,他的身份也最終被曝光,原來,小丑不能當一輩子,你還得做回原來的那個自己。
故事的高潮絕對是后半段的火車事故,人仰馬翻的場面讓人唏噓不已。但馬戲團里的每個人都有種浪人精神,反正一無所有,那就接受苦難再尋解藥。最后,他們奉獻了至今為止最讓人感動鼓舞的一場演出。
而老板,在經(jīng)歷生死后也放下了執(zhí)念,他大膽說愛,享受此刻真情。畢竟,人生在世,只為一瞬,一瞬即永恒。
End
文中圖片取自豆瓣該電影條目
更多評論與觀點請加 公眾號:月升的象牙塔(ID:yueshengathome) 歡迎關(guān)注,互動交流。
2 ) 戲王之王
塞西爾.B.戴米爾執(zhí)導的這部影片,獲得第二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電影故事兩項大獎。面對電視界的蓬勃發(fā)展,飽受威協(xié)的電影界,在這屆選擇了一部足以壓倒電視氣勢的超級豪華大制作,作為這一屆的最佳影片得主。故事描述一個在財政上出現(xiàn)問題的馬戲團,為了讓團員繼續(xù)作一整季的表演,簽下了有著名空中飛人圣巴斯蒂安加盟的演出。這使一心想在新一季成名的女空中飛人哈莉大為不滿,另外經(jīng)理布萊特為了事業(yè)一直刻意冷落暗戀他的哈莉。蒂安卻因一次表演危險性高的動作發(fā)生意外,跌斷了一只手而斷送了表演前途。同時一名十年前失手殺妻的醫(yī)生以小丑身份在馬戲團里表演,后因火車翻覆而救布萊特,被警察發(fā)現(xiàn)。哈莉因此而被感動,于是對布萊特重燃愛火,并負起整頓馬戲團表演的工作。查爾頓.赫斯登和康奈爾.威爾德的表演相當不錯。
3 ) 馬戲團的世界
戲王之王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1952)—第2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我把這部電影界定為馬戲團的紀錄片,影片大部分時間都是雜技表演,穿插了一個四角戀關(guān)系和小丑的故事。馬戲團的表演特別精彩,拍攝應(yīng)該花費了相當多的精力??赐觌娪巴蝗缓芟氍F(xiàn)場看一下,只是現(xiàn)在不清楚哪里還有馬戲演出。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本書《大象的眼淚》,背景也是一個馬戲團。馬戲團像是一個小世界,大帳篷、火車上的點點滴滴,一個移動的家,這里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在電影中,演員、動物的賣力表演,觀眾各式各樣的表情,這不單單是馬戲演出,也包涵著人性至美至愚的一面。很用心的電影~
4 ) 為馬戲團而生
聽說馬戲團可以表演一整個季,馬戲團中所有人都歡呼,全場沸騰,為能夠繼續(xù)表演而興奮開心。于是馬戲團開始走上演出之路。因為馬戲團有經(jīng)濟困難,面臨演出危機,在團長布雷利的努力和堅持下爭取到了可以演整季的機會,但是要保證收入。所以這一次演出來之不易。
馬戲團是個王國,是個軍隊,是個巨人。獨白這樣介紹到,以前以為馬戲團是固定不變的,像游樂場一樣開在那里,不走,你便來就是了。原來真的馬戲團不是這樣,它要到處跑四處演出,為即將要去的城市留下印章,留下美好的回憶。
馬戲團所到一處,便帶去了快樂和熱鬧。想起小學中學學的課本中很多美國作家都會提到馬戲團,那個時候能夠進去看表演是那么幸福開心的事,即使生活拮據(jù),也會買門票進去看表演,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一個回憶,錯過這次就不知道馬戲團什么時候會再來了,所有在小孩和大人眼中馬戲團的表演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珍貴。
而馬戲團的表演中最驚險刺激的要數(shù)空中表演,空中女王哈莉和新來的空中王子兩人的較勁和競賽,一次一次挑戰(zhàn)難度,好不刺激,讓人想看又不敢看,心也和在場的觀眾一樣,緊張又激動著。
馬戲團不僅有表演,還有各種玩樂,小吃攤、娛樂區(qū)、各處都可見小丑,他變出戲法出來,有時是一個氣球有時是零食,逗得小孩非常開心。
表演結(jié)束,夜幕落下,而馬戲團中的人還在工作,“當燈光熄滅,壯闊的王國,充滿玉米花,夜間的奮戰(zhàn),是時間和紀律,拆解是辛苦的工作”,把龐大的馬戲團帳篷收拾好,再出發(fā),而到了新的地方,大家有開始忙碌的工作,搭建工作帳篷,為下一場表演做準備,白天訓練,晚上表演。
“馬戲團是個巨大的動力,不停地轉(zhuǎn)動,它是無止境的肌肉,在一夜的旅途后,準備在掌握一個新城市。一群工作的軍隊,觀眾從未見過的軍隊,一個由城市移至城市的軍隊,一股動力,如同精密的機械轉(zhuǎn)動,為了一個目的,使節(jié)目進行,重要的支柱,安置位置……”旁白這樣說到,鏡頭帶到在工作的人們,看著這樣的畫面,聽著獨白,覺得心酸,每一個偉大的事業(yè)背后都有無數(shù)人的共同努力,舞臺上每一刻的快樂時光,背后都要花上更多倍的時間準備和收場。
馬戲團對于團長布雷利來說不僅僅是他的事業(yè)是他的責任,更把馬戲團看成自己的孩子,時時刻刻照料。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他就是為馬戲團而生的。
馬戲團麻煩不斷,布雷利說麻煩是馬戲團的一部分。上千個表演者和工作人員,上百只不同類型的動物,各種各樣的工具用于不同的表演,各式各樣的服裝道具,每一個地方都需要悉心照料,任何一處都會出亂子。他一個個解決,把馬戲團放在第一位,把個人感情放在一邊,在馬戲團出事后,深受重傷的他還在擔心馬戲團的每一個元素,人、動物、服裝、工具、燈等,運籌帷幄馬戲團的之后的活動。而他到最后才明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想珍惜自己愛的人??墒撬麗鄣呐?,也和他一樣,對馬戲團充滿了感情,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馬戲團的繼續(xù)表演上,將馬戲團的精神繼續(xù)發(fā)揚下去,不會因為挫折和困難而輕言放棄。馬戲團中的每個人也是這樣的,他們團結(jié)一心。
馬戲團將精彩繼續(xù)。
其實馬戲團也是一個小人生的體現(xiàn),各色各種人一起構(gòu)成了這個馬戲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負責自己的工作。每天看似重復一樣的工作,卻和真實的人生一樣,充滿變化和驚喜,上演著不一樣的人生。
這部電影將更多的視角放在馬戲團的身上,放在馬戲團中的人身上。
他們因馬戲團而存在,為馬戲團而生。
5 ) 為什么評分會這么低?
B站太有意思了,在川普兒子15S新冠痊愈之后緊接著推送了這部影片,神奇的網(wǎng)站,愛了愛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這部片子這么冷門,評分這么低,我自己超喜歡,但是剛打開的時候看到時長有150min想放棄來著(沒想看這么長的片子),后來懶得退出就繼續(xù)看了???♀?豆瓣簡介有問題啊 ,在開頭先講了這是一部和電視劇相抗衡的影片?我感覺如果這部影片失敗,敗點就是時長,大家沒有這么多時間精力看這么長一部片子,畢竟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馬戲而且故事講的很精彩,環(huán)環(huán)相扣,沒有一句多余的廢話。
開頭的旁白就講了“這里死亡如影隨形”的觀點,而后的故事中不斷的利用這一點制造興奮點,同時情節(jié)也強化了這一觀點。在開頭出發(fā)時做了慢慢的鋪墊——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線(馬戲團老板之間的利益糾紛,布雷登和霍莉之間的情誼,蒂安對霍莉的感情,訓象人和表演者的關(guān)系,小丑和布雷登之間的情誼...);人物的性格(霍利的要強,布雷登的的大局觀,蒂安的執(zhí)跨沖動...)這些都為后面故事發(fā)展的矛盾沖突做了有利的鋪墊。
人物形象的轉(zhuǎn)變,不僅僅是在影片里的,包括在觀眾心中。在看影片之前,我一直都對馬戲很抵觸會看的很糾心,不明白為什么非要拿自己的命來謀生,雖然各行各業(yè)都是“吃人”的職業(yè),但是這樣一群用生命博人一笑的職業(yè)確實讓我難以接受,每次看到他們在用命表演只為讓觀眾開心的時候,心里會打他們產(chǎn)生慢慢的尊重,然后斥責自己為什么會這么狠心??赐昶又蟀l(fā)現(xiàn)他們比我要理性,是真的把馬戲看做一份職業(yè),并且會很認真的訓練,為自己贏得榮譽,他們和動物也會有美好的感情(有美化成分),但是我接受了。片子里人物的轉(zhuǎn)變也很精彩,心里都是馬戲團的布雷登在最后表明愛意時卻被此時一心撲在馬戲團上的愛人置之腦后,戀愛經(jīng)歷豐富的蒂安和表演者在為自己的心動努力之后學會了安穩(wěn),曾經(jīng)為愛殺妻的醫(yī)生不惜冒著被捕的風險醫(yī)治好了布雷登。在火車相撞之后野獸逃出了籠子,每個人心里的欲望浮出水面。雖然沒有正面表明小偷的下場,但是后面穿黑衣服的人拋錢可以看出,他并沒有拿到錢。
生活總是痛并快樂著,就像每只動物身體都有著不致命卻疼痛難忍傷,每個人的精神上也是經(jīng)受著折磨,雖然影片在圓滿處結(jié)尾,但是在馬戲團的這次“重傷”之后,命運會何去何從無法知曉了。
6 ) 《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戲里戲外【第2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6/greatest-show-on-earth-25.html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1952)
本片獲得第2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電影講述一個馬戲團里的故事。電影故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馬戲表演,一部分是馬戲團演員之間的“愛恨情仇”。馬戲團為了吸引觀眾,請來有名的“空中飛人”,替代了團內(nèi)原來“空中飛女”的位置,使得她極其不高興。于是,兩人在場上表演各種危險動作以吸引觀眾。但是在場下,空中飛人卻屢屢向空中飛女獻殷勤,想贏得她的芳心。對于此事,空中飛女的男朋友馬戲團老板不以為然。隨后,在一場演出中,空中飛人因為表演危險動作,從空中摔了下來變成了殘疾,再也不能表演了。這使得空中飛女拋棄老板,投入了空中飛人的懷抱??吹娇罩酗w女離開馬戲團老板,暗戀馬戲團老板很久的另一個女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與老板在一起。看到女友離開,這個女人的男朋友一怒之下伙同馬戲團的死對頭一起搶劫了馬戲團的運鈔車。搶劫引發(fā)出一場火車事故,馬戲團傷亡慘重。在事故中重傷的老板馬上就要死去,空中飛女只好請潛伏在馬戲團中的逃犯醫(yī)生來救他。逃犯醫(yī)生為了救老板,暴露了身份,被警察抓住了。最后,馬戲團在空中飛女的帶領(lǐng)下,將觀眾們領(lǐng)到事故地點,開始了新的演出。
這部電影很空洞,片長152分鐘的時間內(nèi),只講述了兩個簡單的故事:一個三角戀,一個好“殺人犯”,余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馬戲表演。這一切,讓我實在沒什么可寫的。與說本片是一部電影,不如說它是一部馬戲團現(xiàn)場表演的紀錄片。
在這部馬戲團表演的現(xiàn)場記錄中,有規(guī)模盛大的群舞、不同風格的異域風情,稀奇古怪的小丑表演,讓人驚嘆的各種雜技,以及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空中飛人表演。可以說,本片將馬戲團表演的精華全部收入在畫面中,讓我們這些無緣觀看現(xiàn)場表演的觀眾們大飽眼福。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隨著時代進步以及社會變遷,馬戲表演必然會衰落,本片恰好給世界留下了豐富的影像資料,讓馬戲表演永遠留在觀眾們的眼中與心中。
除了精彩的馬戲表演外,本片劇情可以說是相當?shù)臒o聊。一個三角戀和一個好“殺人犯”的故事,完全是為了填充劇情而硬塞入影片中的,這樣的情節(jié)是好萊塢電影中最爛俗的!俗得我都不想多寫一個字!對于本片故事,我只想問問當年的奧斯卡獎評委們,這么糟糕的劇情都能得“最佳影片”,你們腦子是不是有問題?
電影拍攝上很平庸。因為對于本片情節(jié)這樣簡單的電影,不需要特別出色的畫面,也不需要太嫻熟的導演技巧,只需忠實記錄就可以了。額外說一句,這是前幾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中,第三部彩色電影,看起來還不是很習慣,前兩部分別是《亂世佳人》和《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本片演員的表現(xiàn)同樣非常普通,只有兩人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即空中飛人Jefferson Pascal和空中飛女Betty Hutton。他們在片中的驚險表演讓人嘆為觀止,即使在雜技非常普遍的今天來看,也讓我看得心驚肉跳。他們兩人敢拍攝如此危險的電影,實在讓人傾佩。只是,不知道片中的空中表演是不是他們本人做的,如果有替身的話,我就白夸他們了。其他演員都是龍?zhí)?,Charlton Heston是如此,James Stewart也一樣。尤其是James Stewart,竟然連本面目都沒有露出,他犧牲真夠大的!如果不是他獨特的嗓音,還真認不出他來。
總結(jié)一下。這是一部記錄馬戲表演的電影,除了馬戲表演之外,劇情空洞無物,實在稱不上“最佳”。難道那一年沒有比它更好的電影了?
Betty Hutton
Betty Hutton
序列:0858
The.Greatest.Show.On.Earth.1952.D9.MiniSD-TLF
2012-06-30
非常成熟的娛樂化大片模式,就像是看了一場馬戲大秀,但同時也會有人情冷暖夾雜其中,空中飛人的C位之爭提供了前半段的趣味度,后半段則是馬戲團的重振旗鼓來體現(xiàn)集體的力量,驚喜之處是吉米扮演的小丑,作為明星能飾演這種不露臉的人物需要很大勇氣。
基本是記錄片,想起了兒時在村頭觀看的為數(shù)不多的難忘的馬戲,陣容遠遜于片中的豪華,被奧斯卡青眼或正是這種記實性與豪華吧,故事很弱,結(jié)尾很牽強,但有些場面過目難忘,比如各種驚險表演,比如列車翻覆,1952年制作,頗為大氣磅礴。
直譯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秀”——是Ringling的期slogan,也是馬戲團里的人生,愛情,貪婪,暴力,高尚,雖然人物形象都不算立體,但群像豐富生動。情節(jié)進行與馬戲團的表演融為一體。在當年這就算巨大的“植入廣告”了吧。也是記錄馬戲團表演/生活的重要資料
笑靨后的辛酸與紛擾,當做看一場別開生面的馬戲表演,缺乏真正到肉的劇情,亦是一部意外奪魁的片子
既然我給了《太陽馬戲團:遙遠的世界》4星,那就沒什么道理不給這部相同的分數(shù)。另外還挺有趣的,看到馬戲團表演中穿行與其他演員隨意互動的小丑,我想到的是今敏電影里出現(xiàn)的“哼哈二將”,不知道電影界有沒有給這種角色一個特定的名稱。既然我并沒有學過任何電影知識,我就將其自命名為“場內(nèi)小丑”吧。哈哈哈、
如何在馬戲表演里穿插情節(jié)劇= =人物關(guān)系寫得真是好差啊,一會兒愛這個一會兒愛那個的,也就史都華那條線有點意思。倒是很好地展示了大馬戲團的運作模式和文化來源。CB有點沉迷用綠幕了吧,好多能直接實拍的全成綠幕摳圖了,看著那一圈熒光輪廓是真別扭= =
【派拉蒙(4)】馬戲精彩絕倫,勾起兒時的回憶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演到一半我才找著史都華...
因為《追夢之家》特地來看了這片。。。無比歡鬧冒險的瞬間是幕后多少井井有條的標準操作和細節(jié)準備,原來所有演員都是親身上陣,并且狠練了那些stunts... 有趣的是表演空中飛人的Cornel Wilde是有恐高癥的演員~而那個全程沒露真容的小丑竟然是James Stewart,我說怎么找不到他呢。吉尼斯紀錄記載本片是美加地區(qū)年度最掙錢的影片。評:3.8星。
場面夠宏大,還很詳盡地講了大馬戲團的運營模式。故事相對單薄一些,不過人物性格還是刻畫到位了。James Stewart全程帶妝,只用照片露了一下臉,很喜歡Buttons在觀眾席借表演和自己母親對話那段。三星半
試圖用大電影+大馬戲兩大攬客法寶對抗當時搶客來勢洶洶的電視機,奧斯卡也跟著一起天真過。
除了馬戲表演以外,馬戲團里的愛恨情仇很一般。帶著圣母光環(huán)的二X女主尤其討人厭。。。三個男人毫無理由的圍著她!Charlton和Jimmy深深的打了場醬油,Jimmy小丑的背景故事好多竟然沒有多挖掘一下故事就結(jié)束了!沒辦法。。。客串嘛!戲份實在太少!!蹦蹦床那場戲應(yīng)該是全片最溫馨的段落了!三星半。
原本以為只是一部靠場面取勝的一部大制作,看來我錯了
世界上最偉大的馬戲秀。眾人樂觀而堅強。觀眾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喜怒哀樂全都有了。小丑巴頓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奧斯卡最佳電影,大場面大制作。描述浮華背后的心酸,可謂是馬戲團版的《日以作夜》。詹姆斯斯圖爾特雖然一開始戴著一個小丑面具,但我還是一眼就看出他來。故事講得有些冗長,更像是給馬戲團的廣告片,直到故事的最后半小時,才體現(xiàn)出些許人文關(guān)懷和生活溫情。
表面上借用了馬戲團的外殼,內(nèi)里卻講述著《It's a Wonderful Life》的故事,傳達著好人自有好報的千古良訓。一個偉光正不諳女色的團長,一個爭強好勝芳心未定的女主,一個風流浪漫的空中飛人,都不及一個小丑面具下亡命的醫(yī)生復雜深刻。大段的馬戲表演,雖有新鮮感,卻拖沓節(jié)奏,后段高潮不足倉促收場
看這個片子真是一波三折:第一次下載打開看到詹瑞文,第二次下載打開看到呂頌賢,第三次才終于下對了版本。電影很棒,半紀錄片的拍法比費里尼的《小丑》《訪談錄》還早了2、30年,然而放在“好萊塢”、“奧斯卡”的標簽下觀眾立馬就換了套標準不買賬了,也是無奈。以前一直不覺得小丑有什么可怕的,沒成想看到一個1米9的小丑蹦蹦跳跳瞬間恐懼癥大爆發(fā)。殺過人的醫(yī)生偽裝成馬戲團小丑——這明明是恐怖片劇本??!
第25屆Oscar best picture,James Stewart as joker,比例失衡,后半不錯。
3.5 救命叭,DeMille又帶著他的2hr+ 大片來了!場面足以稱得上extravaganza, 角色塑造也都還不錯,值得稱贊的是展示了馬戲團幕后如同機械般的運轉(zhuǎn)。題材本來就大又是設(shè)置在人多的場合,這里群戲也就不顯得塞太滿,但是女主的switch sides真的有點惡心= =||| 吉米扮演的小丑全程躲在妝容下,原來是角色背景的關(guān)鍵需要,也是影片最大的亮點,演得太棒,幾段小丑numbers和跳蹦床簡直太可愛了。Get到了Heston?? 在吸引觀眾、獎勵技術(shù)層面和粉飾太平方面此片拿BP是合適的選擇,but...那年有High Noon耶...輸給這種實在是...
又收獲一部感覺不錯的「馬戲團」電影,不同于卓別林幽默搞笑的《馬戲團》、夢工廠絢麗多彩的《馬達加斯加3》、休·杰克曼勁歌熱舞的《馬戲之王》,這部《戲王之王》頗有些「紀錄片+劇情片」結(jié)合的感覺,展示馬戲團表演的部分讓人透過影像了解20世紀50年代馬戲的風采,而穿插其中的劇情則將其串聯(lián)成章,后面的火車事故略抓馬挺意想不到,但龐大人群亂中有序的場面調(diào)度還蠻棒,不過結(jié)尾感覺收得有些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