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點回憶
關于《雙城故事》,雖然后來又看過很多遍,但每次想起這部電影,回憶里還是很多年前的感覺,那時候我特別小,回憶只是一段一段的片斷,記得笑卻記不住淚,更看不懂他們的愛情。當然這片子也不就是說愛情,這樣一部舊舊的電影,帶著十多二十年前老香港獨特的氣味,一點懷舊,一點傷感,幾點情真意切。那個時期的港片,有兩部我最鐘愛,《新不了情》和《雙城故事》,唔,還有《甜蜜蜜》,當年陳可辛一遍又一遍描述著永恒的樂觀與愛,內心是怎樣一種情懷。而《雙城故事》夾雜著友愛跟回憶,是綿長真摯的感情,忽一下時光流轉,叫人眷念。
是看過多遍的電影,爛熟于心的情節(jié)。Olive、志偉、阿倫,三個人的結識與分別,牽牽絆絆,枝枝節(jié)節(jié),在安靜的時光里面糅雜再凝結,感情去偽存真。
我常常想,是不是一定要挨過那些時光,我才能知道我真的愛你。
除去情節(jié),有些畫面一直印象深刻,它們并沒有透露出什么嚴肅的道理,就是單純的打動了我。
兩個鏡頭:
張曼玉第一次出來,連身的長裙,大大的寬檐草帽,笑起來鼻子皺得像只嫵媚的小貓,海邊的陽光映襯著她年輕飽滿的身體,是要瞇起眼睛來看,才能對抗一種活力。她和志偉相識后大笑著再見,那時大家都那么年輕,歲月輕滑著沒有陰影,一切都是愛和美好。
Olive和阿倫在海邊的小屋,兩個人從白天玩到日落,夕陽很美,海邊的房子很美,潮汐的聲音在耳邊起伏,太陽落山的時候,他們靠坐在地板上看落地窗外的風景,夕陽斜斜的打進來,Olive偎在阿倫懷里,那一刻溫情,直接擊中了我心底的美夢。
兩句話:
志偉病重,Olive找到他,三個人再度重逢后他對阿倫說:我其實也怕死,也不想死,但不是不講就可以不死。有時候我不明白你們這些活生生的人,可以擁有的你們不去爭取,那個傻女孩,逃避你逃避了十年,自己又放不下,而你又來問一個快死了的,沒有時間的人,要不要,簡直荒謬。
志偉臨死,阿倫帶他出海,他靠著阿倫回憶道:我一生最失敗的就是愛上大海,它令我不可以腳踏實地。
它令我不可以腳踏實地。
2 ) 2010年末 不愿再無感的活著----一生中最愛之《雙城故事》
寫在前面
已經有四年時間再也沒有寫過影評,準確的說是靜下心來表達身邊的人或事對我內心最強烈的觸碰。每次看完電影后,總是會習慣在豆瓣或時光網上看看別人寫的影評??赡芸偸怯X得別人的思考與想法是對的,理解與領悟也會比我高上幾倍。自己也不用動腦思考,又換得來與別人思考的共鳴,真是一舉兩得。
碰巧的是,在看《雙城故事》的兩天前,無聊的我看了“天天向上”張信哲來的這期,小時候受表姐的影響聽了阿哲不少的經典歌曲,自然對他來的這期很感興趣。臨近畢業(yè)才發(fā)現自己最近總是不斷的回憶過往,真是不想長大,不想工作。。。就像《雙城故事》中的一句臺詞中說的“雖然時間不斷地在往前走,但我卻一直留在過去的記憶里.”還是說“天天向上”,這期的主題是電臺DJ與打動你我的老情歌。阿哲的聲音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心疼與沉醉,開場一曲《信仰》似乎把我拉回了十年前對愛懵懂無知的小女生初聽情歌時的情景,只是單純的覺得好聽,但歌詞里的含義卻無法捉摸。這期的嘉賓還有伍思凱和林志炫,對他們并沒有多大興趣,本來只想把阿哲的部分看過就行,后來懷著尊重藝人的心態(tài)把其他二人的表演看完。算是歌壇流行樂領軍級人物的伍思凱一出場并沒有大哥級的架子,反而和主持人與阿哲談笑風生甚歡。他們的談話表面上很無聊,但也蠻有意思的,讓我感到了藝人的真實與鮮活的生命力。最后他用串燒的形式精心挑選了他所創(chuàng)作的膾炙人口的幾首歌,由我最熟悉的《啟程》開場,到歐弟反復提及的最愛《情網》壓軸結束。但最讓我驚艷的確是倒數第二首粵語歌《一生中最愛》:“如果癡癡的等某日終于可等到一生中最愛,”第一句就把我瞬間秒到了,當他繼續(xù)唱到“何曾愿意 我心中所愛 每天要孤單看?!?,冥冥之中擊中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每天都要孤 單 看 海,雖然成長的地方在內陸,看似與海無緣,但我卻莫名地對大海有種無形的向往與眷戀。
接著,今天在看完電影《我們倆》后,習慣性的在豆瓣搜其影評,是為了加深對影片的印象。無意中看到某人提及“如今除了《雙城故事》,再也不愿意看其他的電影”,在這種好奇心之下用風行搜到了它,下載。。。掃了幾眼畫面,看了豆瓣評分,才7.9?;蛟S是怕失望,早就將眾人的標準視為一切的我還是決定將它刪除,不知怎么,不一會我就后悔了,可能是怕錯過一部可以真正打動我的電影于是迅速在回收站將其還原,然后安靜地觀看。。。
第一次讓我眼眶濕潤是在當老板唱砸之后,阿倫忐忑地接著唱的那首英文歌,特意去百度搜了叫“Morning Has Broken”,真正會唱歌的人會在只唱了寥寥幾句的情況下依然能唱到聽眾心里去的。譚校長的實力果然名符其實,如今我才真正領悟到香港樂壇神話的魅力。
第一次落淚是當《一生中最愛》在影片中響起:阿倫進錄音棚試音,導演很聰明地用這首歌將故事今后的發(fā)展自然而完整得串了起來。阿倫終于迎來了人生的高峰,事業(yè)有成,與OLIVIA的感情看似也十分美好。夕陽下,在沙灘與愛人繾綣,相互依偎、嬉戲。若時光能在這一刻停駐,與一生中最愛白頭偕老的走下去該有多好呢?
電影節(jié)奏的起伏不多,基本上沒什么轟轟烈烈的情節(jié)。即使是在那個令三人關系變得尷尬而無奈的圣誕節(jié)夜晚,OLI終于知道了志偉原來一直默默愛著他,當她有些歉疚而憐愛地望著眼前深情的志偉時,志偉痛苦地將臉轉到一胖,不想在這時面對她。因為他不敢愛她—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女朋友。可深愛的人近在咫尺,當他將眼光慢慢移到OLI臉上,再也克制不了那份對愛的悸動,他鼓起勇氣吻了她。但這一切卻不湊巧的被窗外的阿倫看到了。誤會就此產生,友情和愛情似乎單純不再。阿倫看在眼里,從表情能感覺到他內心的失望 痛苦與掙扎。沒有情緒的崩潰,只是平靜的接受這一切。我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簡單平淡卻極其有張力。
這部電影里講述了三個人的故事,關乎與友情 愛情 以及文藝片一貫的三角戀。平淡的情節(jié)勾起了平凡的我內心對友情與愛情的純真的憧憬。二十年前, MAGGIE迷人 美麗 可愛,印象最深的是她第一次來志偉的雞場與他告別后,俏皮的做了一個“OK”的手勢。而現在的她優(yōu)雅的老去了,時光沒有將其青春停駐,但她在每個年齡階段都留住了最美的容顏,我愛她的一切。 志偉就更不必說,如果一生可以遇上這樣的知己夫復何求呢? 勇敢 堅強 善良 樂觀 而隱忍。到最后臨走時說的那句“我一生中最大的失敗就是愛上大海,它讓我不能腳踏實地”,這說的不就是我嗎?總是在人生關鍵的時候畏畏縮縮 舉棋不定,以至于不敢走好下一步。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怕什么,把時間浪費在看八卦新聞上,難道一生就這樣滿足了?我不懂。。阿倫無疑是幸運的,雖然在十年之后才明白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但好在他找回來了,不算太晚。最后能和自己愛的人終成眷屬,這才是最幸福的事吧。
有一段阿倫的獨白讓我印象很深“雖然現在又幾千人擁戴我,可我最珍惜的兩個人卻不在我身邊陪伴”,正如阿sa的成名作《下一站天后》中的那句“即使有天開個唱,誰又要唱,他不可到現場,仍然仿似,白活一場,不戀愛,叫我怎樣唱”。。。。。
也希望今后的我可以好好珍惜自己,珍惜身邊的一切。遇到我一生中最愛,因為愛永遠值得人追求。
P.S.文筆已經退到不行,呵呵。但總算是個開始。因為我開始懂得表達了,以后我會持之以恒,寫說我最想說的話。有幸來實踐走一遭,留個回憶,總是好的。
謝謝老天讓我看到這部我心儀的作品,它讓我體會到了電影人的美好與幸運。無論是作者與觀者~~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的看陳可辛的作品,導演的才華不是蓋的!原諒我的詞窮~~還是用我摯愛的音樂作為結束吧:
一生中最愛--譚詠麟
曲:伍思凱 詞:向雪懷
如果癡癡的等某日終于可等到一生中最愛
誰介意你我這段情每每碰上了意外不清楚未來
何曾愿意 我心中所愛
每天要孤單看海
寧愿一生中都不說話都不想講假話欺騙你
留意到你我這段情你會發(fā)覺間隔著一點點距離
無言地愛 我偏不敢說
說一句想跟你一起
如真 如假 如可分身飾演自己
會將心中的溫柔獻出給你唯有的知已
如癡 如醉 還盼你懂珍惜自己
有天即使分離我都想你我 真的想你
3 ) 質樸的情懷
沒想到第一個長影評給了它,可能太喜歡校長吧,哈哈。
上班手機敲的,隨便寫點,以后得閑再去電腦補充吧。
雙城故事,其實算半傳記半真實,很多料需要對他們有些了解,才有感觸。
首先這部片子卡司其實很強大,堪稱兩王一后,鰻魚影后,曾志偉憑此片封帝,譚詠麟亦是81年臺灣《假如我是真的》金馬獎影帝。
曾和譚從小確實玩到大,一生死黨,同為香港明星足球隊元老。阿倫八幾年的演唱會經常喊日華,志偉這些隊員去當嘉賓玩。
片頭曾和老爸逃難,為何?他老豆曾啟榮是香港華探長,當時的‘咩渣’,是當時警署編制中級別最高的探長。
當時警匪聯(lián)合貪污,1977年香港廉政公署正式對曾啟榮發(fā)出通緝令,至今有效。曾啟榮隨后逃到與香港沒有引渡條例的臺灣定居,曾志偉因此也一度到臺灣發(fā)展演藝事業(yè)。他與老長官呂樂一起在臺灣終老,終身未返香港。
呂樂是誰?雷洛你知道吧?五億探長啊,詳見91年劉德華五億探長雷洛傳,2017年追龍,哈哈。不過現實中他們只逃難,并未自殺。
接著阿倫的戲份,代班啊成名啊,基本像他的半傳記。
其中《愛你到發(fā)狂》,來自譚詠麟80年第二張個人專輯《愛你到發(fā)狂》,填詞來自作詞大師黃霑。我具體沒數,但是阿倫有次說這歌全部就9個中文字,錄音室直接把他錄吐了,因為歌詞最尾的音全是帶ou,ong,類似這種,一直唱喉嚨癢想吐。
片中演唱會阿倫唱現場的片段,完全直接錄制于寶麗金15周年演唱會。
而另一首《一生中最愛》,犀利了。伍思凱作曲,就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那位。作詞是向雪懷,和校長合作非常多,推薦可以聽聽《遲來的春天》《雨夜的浪漫》《午夜麗人》。
之前一直聽不太懂一生中最愛,為什么送給唯一的知己,為啥分身飾演自己??赐甏似庞懈铑I悟。
一邊是友情一邊是真愛,譚詠麟想要顧全兩端,全總是誤解錯過,以至他片中說‘不知哪一天起,我發(fā)現我們三人產生了不能修補的隔閡,我想我們再也回不到那天真開朗的從前了……’大概意思這樣,我自己補了補,唉,實在傷感。
《一生中最愛》是譚詠麟每次唱,曾志偉說他都想哭的歌,倒不是污,或者取向問題。而是片中的糖尿病,曾志偉傳聞當年是得了癌癥,去美國治病的這段被拍進了電影。
因此兩個知己以為從此陰陽相隔,再多的友情再真的愛,卻再沒有時間去感知,徒留懷念于人間,怎叫人悲傷?因此阿倫后半段無論是與鰻魚重逢還是與曾志偉的相見,都可以說是把真實演進了戲里,基調都相當感傷,眼中淚花閃爍,看得我更是潸潸淚下。
鰻魚不了解,但不代表不喜歡,挺漂亮的!
這是陳可辛的處女作??梢哉f對于處女作來說,非常優(yōu)秀。你可能會感嘆電影設備那么的簡陋,場景那么簡單,道具服飾通通顯得很過時,但是這樣是實實在在的電影無時無地不充斥著質樸,真情二字,這些真實的東西你覺得是需要修飾的嗎?是大巧不工,真情之所以動人,便是因為純粹。只可惜那個年代,那樣的情懷,現在我們再難回去,只剩懷緬。
就像校長片中的旁白‘時間是會向前的,但我的心卻分秒地想念著過去…’
片中最佳臺詞來自曾志偉‘我這一生,最后悔的事,便是愛上了海,令到我終生不能腳踏實地……’嗚呼,字字錐心,霎時淚目。
你又為何會愛上了海?還不是為了犧牲,成全他人?我想說,其實你身并未孤懸,而是深深地扎在眾人心頭,辛酸慨然,動人淚下!
最后來幾張阿倫美照,哈哈。
4 ) 如真,如假
譚詠麟父親的退役球員,曾志偉的父親是紀律部隊。當年譚詠麟的父親曾經陪紀律部隊踢球,譚詠麟和曾志偉就在球場邊玩耍,當時兩個人都不到10歲。
曾志偉家很有錢,曾志偉的父親看譚詠麟和曾志偉玩的要好,有時候就給譚詠麟一些零花錢,就夠譚家?guī)讉€月的生活費。
后來兩個人分開,再后來,曾志偉的父親落魄。長大后的曾志偉做電影武行,長大后的譚詠麟在酒吧彈琴賣唱。
后來他們在臺灣又遇見,一起回香港打拼。也是一個雙城故事。
曾志偉足球踢得很好,曾經是半個職業(yè)球員。譚詠麟因為球星老爸的原因也喜歡踢足球,但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被父親禁止踢球。1986年,成為天皇巨星的譚詠麟終于可以實現夢想組建自己的球隊,當然還有曾志偉。
后來的那些年,他們總是在一起,譚詠麟不介意曾志偉利用他的名氣去賺錢,搞生意,哪怕是賠錢。
1990年,曾志偉提議拍一個電影紀念二人的友情,因為譚詠麟40歲了,怕再過幾年演不了十幾歲的年輕人。
于是有了雙城故事。
電影里,二人從小相識又分開,后來曾志偉的父親破產,兩人重逢,現實也是差不多。
電影里,兩個人開了一家養(yǎng)雞場名字叫“老友記”,英文名叫“Alan &Eric”。現實中,他倆開了一家好朋友電影公司,英文名叫“Alan&Eric”。
電影里,志偉破產,阿倫借了三萬塊給他?,F實中,陳百祥破產,譚詠麟也是借了三萬塊,他幾乎所有的積蓄。
電影里,阿倫給自己的老板討價還價,現實中,所有講錢的事都是譚詠麟上。
電影里,張曼玉飾演的阿倫的女朋友因為他總是太忙而寂寞空虛,現實中也是一樣,所以才有了情憑誰來定錯對。
電影里,志偉喜歡漂泊闖蕩,阿倫永遠都是喜歡唱歌?,F實也是一樣。
電影里,阿倫在開演唱會前看到志偉也喜歡張曼玉,他雖然很難過,但是一上舞臺就是開心的,活力四射的。現實中也是一樣。
電影里,十年后重逢,志偉轉身看見阿倫,想起一生中最愛?,F實中,志偉自己給自己配音,看到這個畫面,哭得配不了音。
幾十年后,志偉聽到《一生中最愛》還是會哭。
志偉說,無論香港發(fā)生什么,我永遠不會在社交網站上刪除你。譚詠麟說,無論志偉發(fā)生什么,來找我,我照顧你一輩子。
志偉說,他甚至想百年后和譚詠麟合葬。電影里那一刻他抱著阿倫,突然明白了為什么當年那么多女孩愿意為阿倫死。
誰能想到,那首感動了無數人的《一生中最愛》,原本是唱給曾志偉的。
5 ) 隨機穿越
電視電影頻道的好處是隨機的讓你在家寫作業(yè)的你可以穿越,港產片的好處是讓在喝可樂的你隨機的跟隨泛黃的膠片感動,第一次看這部戲是還是用錄影帶,不認識導演,認識3位大明星。當是覺得香港好了不起,好近,現在覺得香港好遠,三藩好像更有意義。
6 ) 最愛的電影
兩個丑男人,一個傻女孩,三個人相依相愛,寫出一段感人的故事。生命如一場狂歡,我們只能盡情享受,也注定要忍受狂歡后的悲涼。因為故事好,兩個丑男人顯得不那么丑了,傻女孩也從這部電影開始脫去傻氣,變得光彩奪目。這種三角題材是電影中最常見的情節(jié),拍得最好的,一部是《雙城故事》,另一部就是特呂弗的《朱爾和吉姆》。
7 ) 原創(chuàng)影評《雙城故事》:海盜與仙巴
海盜天生喜歡冒險,他每次都能獲得藏寶圖,但是每次的寶藏,海盜都會讓給仙巴,因為海盜只有這樣才能開始新的冒險。然而是海盜的心只屬于冒險,還是海盜一直希望仙巴獲得的更多。當結尾海盜號的出發(fā),我們看到的是生命與夢想的回歸。
志偉與海倫是從小生活在一起的小伙伴,在很小的時候,志偉就像守護神一樣保護著海倫,自從志偉的父親為躲避賭債,逃亡美國之后,通訊基本靠信。故事就是借助海倫成名之后的回憶開始的,從一開始的回憶片段,與對志偉這個角色的刻畫,我們大體已經能夠估出志偉將作為一個悲劇的角色推動故事,他就像甘做綠葉的幕后主角。承托著海倫這一角色的成長。
當我想到,曾志偉的以往作品中,他那沙啞的笑聲,與短矮的身材,很難描繪悲劇的特點。故事的基調也是一種輕松愉快的發(fā)展,劇情背景是在香港七八十年代時的市井當中,那種淳樸、愜意的心情充斥著整部影片,就連小本經營的汽水都可以先賒賬,而對于友情、親情與沒有地位的貴賤,在這里不但未被低俗的東西淹沒,反而尤顯珍貴。從中我們看到了海倫的生活環(huán)境與他個人的情況,一位失意的天才歌手,淪落到做一個侍應生,然而與老板的沒大沒小,也讓我們多少有些安慰,海倫生活的很快樂,這一點很重要。
故事的開頭分別以海倫與志偉的分離展開兩條線路描述,只是對于志偉的描述不是很多,僅粗略交代了他與父親去往美國的原因,逃避賭債,然而在沙漠上的那一段父子對手戲,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樂觀、堅強。從這一點上多少可以為志偉做一下性格定位了,他感性、樂觀、堅強。這里也有父親的影響,也與他的人生經歷有著關系。
似乎,任何電影與故事,都不能離開女人一樣,當數年的相別,志偉與海倫再度重逢之時,歐雅的出現讓整部故事陷入了一個怪圈之中,劇情的發(fā)展出現了第一次轉折。一邊是兄弟情深的堅固難摧,一邊又是愛情陣線的頻繁失守,志偉卻最終選擇了退出,當紙牌決定命運時,志偉已經將幸福讓給了海倫。上天總是會垂青一部分人的,志偉就如同上天安排的守護神,幫助海倫成功,通過他對海倫的了解,志偉與歐雅終于鼓勵海倫成為了知名的歌星,完成了海倫的夢想。然而在我們抱怨老天的同時,實際上老天也是公平的。他垂青的人往往要交換一些代價。當時間與命運捶打著三個不同夢想的人時,海倫被名利遮住了最真實的自己,歐雅的付出換來的僅是兩個男人的不同方式的放手,志偉最終拾起兒時夢想,開始了海上的冒險。
結尾是一艘海盜船,船上有著三個人,不同經歷、不同命運、不同的夢想,但是他們確是最要好的朋友。盡管心其實靠的很遠。但如同海盜與仙巴的故事最終回歸一樣,主角海倫與志偉也是在需找著失去的東西。是愛情也罷,是友情也罷,或是那些最真最濃的東西也罷,總之這是一個關于失去與重拾的故事,關于沒有后悔與淚水的故事。志偉閉眼的那一刻,我明明看到了這樣一句話:“此生無憾”。
8 ) 年少時愛慕過的容顏
他從加長的轎車里走下來。步履輕快地步進一間高級的酒店。這是一個沒有閃光燈和鮮花的異國城市。但這個城市讓他覺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棄下在年青時久久盼望著的名利。他恢復成一個純粹的人。不再是聚光燈下的明星。前臺服務生告訴他。有一個中國的張小姐留給他簡訊。在大堂的咖啡座那邊等著他。他心里隱隱地覺得有一些事情要發(fā)生。他急急地走過去。跟熟識的人極簡短地寒喧。
她坐在那個靠窗的位置。凝神看窗外的街市。落地玻璃窗印著她的臉。她的披肩長發(fā)被挽起盤在腦后。但面容仍似當年。他沒有走過去。只是傻傻地立在原地。當年的一幕一幕像電影里支離破碎的片斷在腦海里面閃現。她在不經意間回頭一眼便看見她。四目交織。然后回避。這是一個沒有問候、沒有擁抱、沒有眼淚的重逢。但我卻在這無聲的場景里落下了眼淚。整部電影近三份之二的篇幅是關于友情和愛情的敘述和鋪墊。所有的情緒一直涌到眼前。模糊掉世界。
事隔多年之后的重逢。這是過于老套的片斷。但每每到這一場景。卻總是覺得異常的感動。或許是因為我們過于緲小。這個世界太大。亦或者是因為我們無法面對當年情。刻意地抹去機緣。所以在心底里面總覺得一旦錯過。便再無重逢的可能。
在年少時愛慕過的容顏。經過數十年時光的洗禮。在重逢的那一秒鐘。是否還能夠找到當年的模樣。會說什么話。會做什么事。亦或許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樣。默不作聲。只是在心底里面緬懷。
老的港片《雙城故事》。不僅僅劇中人用了譚校長的名字。還把曾志偉前半段的人生搬了進來。香港與舊金山。雙城之間。一對朋友都愛慕著的張曼玉。其間有名利。友情。愛情。承諾。童年夢想。編劇把幾個人的精彩人生都寫在里面。曾志偉得了當年的香港金像獎的影帝。
關于重逢的故事或許并沒有講完。那些曾經經過我的生命里面的人。或許就隔著一轉身的距離?;蛟S并不會繼續(xù)往前走。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一樣過得心態(tài)坦然。
最好的時光,與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哪怕最終天各一方,生死兩別。「成全」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也是90年代社會真誠的信仰,希望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能夠從心里保護這份純真。
我這輩子最失敗的地方,就是選擇了出海,這樣就不用腳踏實地了。7.9
影片緊湊的情節(jié)里不乏幽默,老套平凡的故事灌注了真性情,使得眾人的表演自然舒服。
年輕時的張曼玉真是美啊!
有些人不是讓你笑 就是讓你哭。。。三個人 一生的愛情友情 是不是最珍貴的東西 都留不住呢?
難得看到曾志偉演悲情角色,雖然憑此拿了影帝,但不幸的是香港觀眾在影院看見曾志偉死去如同我們看見葛優(yōu)演悲劇都笑趴了
劇情雖仍有套路 但仍令人感動
剛看了香港老電影《雙城故事》,真看不出是陳可辛的導演處女作,各方面都很成熟,用一種清新淡雅的手法講述友情和愛情,這一風格在電影《甜蜜蜜》更好的延續(xù),整部電影看起來讓人很舒服,張曼玉表演很細膩,之前只知道這部電影讓曾志偉拿了影帝,表演很不錯,好電影推薦給大家。
后來阿倫如愿以償成為當紅歌星,同志偉與Olive相處時間日益減少,令他們于“被冷落”中生出共患難的心情。一場臺風摧毀養(yǎng)雞場,志偉黯然離去,Olive也在了解到志偉出走真相后,悄然與阿倫分手。但三人的緣分并沒到此終止
欲說還休??!曾志偉你敢不敢不那么治愈!我覺得志偉那個角色最有故事了;醫(yī)院重逢那場譚詠麟好贊。(攝影馬楚成;故事黃炳耀(酒吧老板)李志毅(防止虐畜會職員)陳可辛趙良駿
如果這個故事拍成臺灣偶像劇,肯定特別多的內心獨白...但香港電影的敘述就是樸實無華,所有的情感跟在現實基礎上的。最后的“巫婆”那句你們的靈魂是相互依托的是點睛之筆,可惜結局俗了點,屌絲死了,高富帥和七分女在一起了
平凡質樸又感人的電影 友誼是多么的讓人珍貴,很真實,年輕的張曼玉好美
唯是結局令人遺憾 我總覺得 犧牲的人是施予了 那么他到最后 是應該得到一些回報的 然而…… 可能我天生中意缺憾美
想不到陳可辛的處女作竟然如此驚艷!舊金山和香港,兩座城,三個人,原來陳可辛常用的三角套路從處女作中就已經出現了。現在回過頭來看中國合伙人,發(fā)現原來就是陳導自我的回歸,都是遠離家鄉(xiāng),漂洋過海,只是這一部更純粹。曾志偉更憑此片拿下了唯一一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陳導真是調教演員的一把好手
一個感人的故事,一段友情與愛情交叉的三角戀愛。一開始很不喜歡eric這個角色,覺得他搶了志偉的女友,明明是志偉帶來的女友,雖然沒說明,但腳趾頭想想也知道啊。后來看著看著也就釋懷了,畢竟,olive也是喜歡eric的,愛情是擋不住的,尤其是你情我愿的時候,世界就只有2個人了。。。
電影很好,但能不能別再喂狗吃巧克力了???
回頭看看,別有一番風味
愛情的世界,三個人都嫌多,可友情不一樣,它的世界很寬廣。
有些東西,有些感情,并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或者因為誤會而變質。分離數十載,再回首,再見那人,心里涌起的也只有那些曾經共同擁有的美好,再無其他。另外,回頭看那個時代的明星,真是說不出的好看呀!
也許再回過頭去看,他們已不記得。埋藏的,觀望的,炙熱的至真的。不過他城里的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