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能聚齊四大港星的片子一定是有大目標的,只是萬萬沒想到香港這么多優(yōu)秀的導演一個沒用,鬼使神差的用了臺灣的朱延平,拍出一部有失水準的四不像影片。按理說有成龍洪金寶是往動作片方面拍,可是加入了梁家輝劉德華后導演明顯是野心爆棚了,想給影片拔高加些深度,又摻雜了懸疑及人物的愛恨情仇。摻入的元素越多影片就越是考驗編劇和導演的水平,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導演編劇的才華支撐不起這樣明星陣容的影片,可惜了巔峰時期的四大巨星精彩表演。因為本片預定要進入北美市場,可以看得出來四大巨星及配角演員都在努力把戲演好彌補劇本的漏洞,演技都在良以上。劇本和導演是影片決定性得光靠演員想扭轉是不可能的,如果當初換一位香港大導演來,我想這部影片還是有可能在影史上留名的。
火燒島、肝膽相照、至尊無上、監(jiān)獄風云這都是90年代初霸占錄像廳的經(jīng)典之作,就是當你還是一個小屁孩時路過那個烏煙瘴氣擠滿了流氓地痞的是非之地,回蕩在天空的是從二樓外放喇叭處傳出的槍聲和尖叫聲,偶然還夾雜著“砍死他”和不可描述的語氣詞,回想起來怎一個魔幻現(xiàn)實主義可以形容。一個不足六十平米的閣樓里擠滿了上百號人,作為一個小毛孩想留下來只得識趣的在走廊過道撿煙屁股頭抽,偶爾還得順帶幫大人跑腿買煙,一個絕對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鏡頭在20寸不到的彩電里晃動,伴隨著街頭大哥在前排放肆的笑聲。根本記不住情節(jié),只依稀記得成龍用墨鏡做反光鏡然后干掉了兩個敵人,現(xiàn)在重新看到這個鏡頭就格外親切。情啊,義啊,哪有士不可不弘毅,唯有士為知己者死。試將王宇的“老天讓人尊敬,你們讓人害怕”植入我不是藥神,所有的煽情就都成立了……我也算成龍的影迷了??
1991的臺灣電影《火燒島》并不是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但因其“全明星陣容”至今仍被不少影迷津津樂道。
《火燒島》的明星陣容堪比《無間道3:終極無間》(2003),《無間道3:終極無間》號稱有“五大影帝”,該片也有“五大影帝”:成龍、劉德華、梁家輝、洪金寶、柯俊雄。這“五大影帝”的分量比之《無間道3》的“五大影帝”,毫不遜色?!拔宕笥暗邸敝?,《火燒島》還有王羽、庹宗華、高捷、葉全真等當年港臺影壇的重量級人物。
不過,“影帝”太多也是一個問題,戲分的分配就很考導演?!拔宕笥暗邸敝?,以當年論,成龍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都是最大的,但成龍的戲分在“五大影帝”中并不算多,梁家輝、洪金寶的戲分都比他多。據(jù)導演朱延平說,成龍只給他四、五個工作日。四、五個工作日能夠拍這么多的戲,對成龍,對朱延平,都是超負荷的工作了。成龍的戲分少,從工作時間上來說,是在情理之中的,而從工作量上來說,是遠遠超出情理之外的。朱延平是一個很聰明很會算計的導演,他知道成龍忙,也貴,所以他請成龍拍戲,都是以最短的檔期拍最多的戲。這一招他在1982年的《迷你特工隊》已經(jīng)用過,成龍在影片中并不是男一號,但卻被朱延平用來做最大的“賣點”?!痘馃龒u》請來成龍,朱延平其實只是如法炮制將近10年前的“手段”,將明星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說,《火燒島》中的戲分分配不存在誰比誰更大牌的問題,而是幾位影帝在時間上是否能夠配合的問題。
朱延平堪稱臺灣No.1商業(yè)片導演。和侯孝賢、楊德昌等人苦心經(jīng)營藝術電影不同,朱延平幾乎閉口不談藝術,專心于商業(yè)電影,并為此感到自豪——朱延平曾經(jīng)炮轟侯、楊等人,認為他們的電影拖垮了臺灣的電影業(yè)。朱延平也許是可以感到自豪的,因為在臺灣導演集體罔顧臺灣電影工業(yè)的時候,他堅持拍攝商業(yè)片來支撐臺灣電影工業(yè)。朱延平大概拍了100部電影,都是商業(yè)片,但不少是不為人知之作。但這些不為人知的電影并不是“賠錢貨”,而是因為題材、發(fā)行渠道等原因并沒有直接進入大眾的視野。說白了,朱延平拍過不少低預算B級片,這些低預算B級片擁有相當不錯的“隱性市場”,但并不廣為人知。當然,朱延平拍的一般性娛樂片也數(shù)量可觀,比較有名的有《笑林小子》(1994)系列、《祖孫情》(1994)、《中國龍》(1995)等。應該說,朱延平不是一個有才華的導演,他只是一個電影匠人。但是,他很安分,他努力做好一個電影匠人。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朱延平是一個好導演,對得起老板,對得起觀眾,也對得起自己。
朱延平拍過一部“悲愴之作”《異域》(1990),講述潰敗的“國軍”流落“異域”的遭遇。影片在制作上不算精良,但卻很難得地拍出了“國軍”在困守“末路”中的“悲愴之感”,是朱延平電影生涯中最用心之作。據(jù)說,朱延平當年是用答應為“黑道大哥”拍“賣座片”(《大頭兵》續(xù)集?)換來的拍攝該片的機會。不過,《異域》取得了巨大的商業(yè)成功,比他答應為“黑道大哥”拍攝的“賣座片”更加賣座。這是臺灣頭號商業(yè)片導演朱延平的電影生涯的一次“例外”,但也不算“例外”——他只是用情懷拍出了一部見血見肉的商業(yè)大片。
《火燒島》的出品人是臺灣老牌影星柯俊雄,而監(jiān)制是曾經(jīng)主演《獨臂刀》(1967)的王羽。兩人又非常賣力地在影片中擔綱主演,看來,兩位老牌影星是打算聯(lián)手打造一部全明星陣容的“大片”的?!痘馃龒u》的班底如此“雄厚”,本可以“搞”出一部經(jīng)典之作來的,但朱延平并沒有抓住機遇,也沒有費心思在精益求精上面,以致該片徒具其形(“大片”之形)。可以說,《火燒島》成也朱延平,敗也朱延平。朱延平有能力籠絡這么多明星同時出現(xiàn)在影片中,也能安排好他們的檔期,但他只是一個出色的“協(xié)調者”,他并沒有好好利用這些資源,在創(chuàng)作上做出更高的追求?!痘馃龒u》雖有最好的陣容,但初衷也許只是為了賣座,朱延平在劇本打磨、現(xiàn)場拍攝都不夠用心,最后只拿出來這么一部急就章之作。
《火燒島》的主題曲響起的時候,我就知道那是崔健。崔健為電影獻聲的時候不多,除這部《火燒島》外,我看過的電影中只有兩部:《北京雜種》(1993)和《我的兄弟姐妹》(2001)。他自己導演的《藍色骨頭》(2013)則另當別論。崔健為《我的兄弟姐妹》和《北京雜種》獻聲我不覺得奇怪,但崔健為一部“商業(yè)大片”獻聲確實出乎我的意料。崔健再片中演唱的主題曲叫《最后一槍》。這首歌是不是崔健先唱了,朱延平再拿來做主題曲的?如果是這樣,“出乎我的意料”的程度要小一些。不過,就算《最后一槍》是崔健專為《火燒島》寫的,我也不認為是一件壞事,因為我覺得“嚴肅”的歌手參與商業(yè)電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也許可以提高商業(yè)電影的藝術品質。
不知道為什么,每次聽說,《新少林寺》的宣傳,我就想起本片。。。
其實這種水滸傳式的結構相當不錯,所有好漢分別出來亮個相,闡述一下逼上梁山的原因,最后再熱熱鬧鬧一通打,可謂是非常中式的江湖故事。這片也是拍得太糙,做得細致點或許也能成為一代經(jīng)典。
有種說法是,當年在與羅維的合同糾紛中,王羽從中調解過,算是幫了成龍一把,作為回報,成龍必須出演兩部王羽的臺灣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都是朱延平導演,一部為82年迷你特攻隊,堪稱奇爛無比。另一部便是小十年后的火燒島,別管口碑如何,大牌云集到令人咂舌!難道說洪金寶劉德華梁家輝也欠王羽一份人情?
前戲太長,高潮太短,人物太多,喧賓奪主。三星半吧。記得以前說這是成龍第一部被打死的片子。
剛開始覺得挺爛的,最后那段太精彩了
《火燒島》的主題曲響起的時候,我就知道那是崔健。崔健為電影獻聲的時候不多,除這部《火燒島》外,我看過的電影中只有兩部:《北京雜種》(1993)和《我的兄弟姐妹》(2001)。他自己導演的《藍色骨頭》(2013)則另當別論。
似乎有點影射美麗島事件.懷疑肖申克的救贖有部分抄襲
里面的大牌真多,當時香港電影市場火爆的時候,港星被黑社會拿槍指著頭去接戲。這就是傳說中被黑社會逼著拍的戲。
不管是火燒島還是水淹島,只要能達到目的,就是冒險島。
風光無限的刺殺四人組,屬于記憶中的90年代。
故事碎成一段段最后一個都沒講清楚。這么個陣容太浪費了。
難得一見的劉德華和成龍的對打。全明星陣容,果然是土豪版《監(jiān)獄風云》,故事太雜亂,4條支線人物最后嘗試匯聚成一條打boss,可以說是雜糅了當時的各種商業(yè)片元素,但是還是太單薄。1990年的港臺合拍大商業(yè)片,導演朱延平。
火燒島、肝膽相照、至尊無上、監(jiān)獄風云這都是90年代初霸占錄像廳的經(jīng)典之作,就是當你還是一個小屁孩時路過那個烏煙瘴氣擠滿了流氓地痞的是非之地,回蕩在天空的是從二樓外放喇叭處傳出的槍聲和尖叫聲,偶然還夾雜著“砍死他”和不可描述的語氣詞,回想起來怎一個魔幻現(xiàn)實主義可以形容。一個不足六十平米的閣樓里擠滿了上百號人,作為一個小毛孩想留下來只得識趣的在走廊過道撿煙屁股頭抽,偶爾還得順帶幫大人跑腿買煙,一個絕對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鏡頭在20寸不到的彩電里晃動,伴隨著街頭大哥在前排放肆的笑聲。根本記不住情節(jié),只依稀記得成龍用墨鏡做反光鏡然后干掉了兩個敵人,現(xiàn)在重新看到這個鏡頭就格外親切。情啊,義啊,哪有士不可不弘毅,唯有士為知己者死。試將王宇的“老天讓人尊敬,你們讓人害怕”植入我不是藥神,所有的煽情就都成立了
鑒于拍攝背景,我原諒了這部電影所有的不科學= =
2h7min14s,瀟湘子合成完成版。整體來看馬馬虎虎,其實主線占影片情節(jié)很少,因為快到結尾了,所以就回到主線。科長為什么殺黃偉,不得而知,但他肯定有很多種可以殺死黃偉,而不是去找個人殺。
臺灣班子,主演全是香港演員。華仔打醬油,據(jù)說是槍指著腦袋逼來的;成龍掛了的第一部片吧;老崔演唱的主題曲;洪金寶搶車搶衣服的橋段被《你丫閉嘴》和《怪物史萊克》山寨了
中規(guī)中矩的商業(yè)片,可惜了那么多大牌明星,成龍和劉德華的對打,挺不錯的。金寶大哥喜歡開警車... ...主題曲是崔健的歌,這個電影拍于1990年。
這就是那種說書式的劇本結構吧,一個人物引出另一個,支線較多,整個故事主線很散亂,人物行動也不是很有邏輯。不過就單個場景來說其實還挺有意思的,是很蠻荒狀態(tài)的殘酷和義氣。據(jù)說成龍是為了還人情、劉德華是被槍指著頭逼來的,拼湊起來的大牌陣容,劇本也像是拼湊的。不過雖說如此,花絮里這倆倒是看起來很開心吶,也可能放這些正為了要破除流言吧哈哈
大伙都是腕兒,排隊出場了哈,莫擠莫搡時間均分,搖滾教父高歌壓陣!【6】
大牌被槍指著頭拍的片子,想當年我看這片少說也不下七八遍,還看的津津有味,要不怎么說當年我也是徹徹底底的成龍腦殘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