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要有記憶點,就要在沒看之前,看的過程,看過之后,都要一下子想起電影的某些情節(jié),某些精彩的畫面,比如本片,中國大媽的加入,就是一大亮點,管你說啥,管你聽不聽得懂我就說我自己的,我就說中文。同時這類密室復仇類電影重點是揭露人性的弱點,揭露法律的漏洞,揭露復仇的無奈,揭露一類人的受創(chuàng)心里,電影最后的大結(jié)局稍微差點,但過程還算可以,另外想說,導演都喜歡九這個數(shù)字,被囚禁的總是九個人,能活下來的也就只有一個人。
老早以前看的片子,今天又在B站重溫了一遍,仍然很有感慨。 看到B站彈幕基本都在刷誰更有罪誰更該死誰有點冤結(jié)局怎么爛尾了的時候,我終于明白這個片子的評分為啥這么低了。于是正義如我為表立場如題給了滿分。 先說結(jié)尾 個人認為,完美的復仇不是一槍結(jié)束掉仇人的命了事,而是讓她嘗到比自己承受的痛苦還要疼十倍百倍的痛苦。對于一個把私生子扔到寄宿學校了事的母親來說,親情什么的是無效的,對于一個不擇手段要爬上去活出個人樣的老表砸來說,沒有什么比她苦心掩飾的黑歷史全部曝曬出來、徹底身敗名裂一無所有來得更有殺傷力了。計劃通的復仇父親最后把解開手銬的鑰匙只給了那個女檢察官是很有深意的,明擺著是誘惑著這個女人在監(jiān)視器下親手殺掉在場的所有人,留下她罪惡的鐵證。女人逃走的同時警察破門而入,一切證據(jù)盡在監(jiān)控錄像之中,等待她的必然是失去所有曾經(jīng)不擇手段掙得的未來,還有比這更大快人心的結(jié)局嗎?“一切都在計劃之中”這可不是老父親垂死的嘴硬,而是兩年來苦心觀察計劃的完美宣言,而計劃中顯然也包括了這位背負人命的復仇老父親自己的死亡。 再說罪孽。 尤其是在重溫之后,越發(fā)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回味思索討論的好電影。 老父親的話非常動人——他無辜的兒子,唯一的罪孽,是他的人生成了這些人人生的一部分,而在他們的人生里,只是把他當做一個loser,一個罪犯,一個玩偶,一個數(shù)字。 沒有誰的生命是不值得尊重的??墒聦嵣希灰c己無關(guān),一個名字只是一個名字,一張面孔與另張面孔毫無區(qū)別,就如匆匆走過的路邊的雜草,沒有人會去想這些雜草是怎樣掙扎在瀝青與水泥的縫隙中頑強活下來的,沒人會去分辨到這一顆與另一顆的不同,沒有人會為碾碎一顆活生生的雜草而內(nèi)疚。 因為,這與己無關(guān)。 何等傲慢。 在我看來,罪就是罪。 中國大媽與偷換證據(jù)也要保住自己前程的檢察官都只是鎖鏈的一環(huán),而恰恰是一個又一個因冷漠而傲慢,因與己無關(guān)而毫不在意的環(huán)節(jié),鏈接起整條沉重的鎖鏈,生生扼死一個無辜的生命。冷漠的傲慢本身,比蓄意的傷害、殺人更可怕。 有意思的是,這9個人其實很多身負人命案的,而最終死因卻沒幾個與自己最難言啟齒的黑歷史有關(guān)。 幾個人物: 事務(wù)繁忙的放貸大佬 從他認真的懺悔自己曾誤殺過一對無辜祖孫,到對著槍口鏗鏘有力地發(fā)出“死不悔改”的宣言,直到笑著掛掉 like a man,我對他的好感節(jié)節(jié)攀升。相信這位大佬若是懂得中文,“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幾個字絕對會被他視若人生格言。用日式說法就是背負自己的罪孽,貫徹自己的修羅之道。這樣的漢子值得敬重,即使他的死因在他自己來講更像是個極具諷刺的笑話——不是因為他一直負疚的兩條親手殺害的無辜生命,而是他早淡忘了的5000刀天經(jīng)地義的放貸。 堅持道義的神父 這年頭穿點有制式服裝的職業(yè)都難免與某些限制元素產(chǎn)生聯(lián)想,剛抓進來時神父被幾次三番地懷疑是不是孌童癖的情節(jié)真是讓我感到了這個世界的惡意23333333還好神父以犧牲自己證明了對神的堅持。但是,他的信仰沒有拯救搶劫的基督徒自首洗心革面,恰恰間接害死了另一個無辜的青年,這未嘗不是諷刺。 已經(jīng)被提了無數(shù)遍的檢察官 個人對這個女人態(tài)度的轉(zhuǎn)折源于她對自己黑歷史的回憶。 “我的大腦選擇性的過濾了疼痛,我只是一直一直在想,我要怎樣對付這個男人,怎樣處理這件事。我要讓他后半生都在監(jiān)獄里度過,我一直在想象,我怎樣站在法庭上,我怎樣直視他的雙眼,對他說:‘我就是那個親手毀了你生活的人!’但我慢慢意識到我并不是在法庭上,“ ” there's no judge,no jury." "It was just me and this shit head " "Who the fuck was this guy to involent me,to take my life!" 這位檢察官在被侵犯時,深切地意識罪惡可以毫無緣由的降臨,而她每天接觸的所謂法律正義在這一刻是多么無能為力,能夠保護自己的,只有她自己。她的第一次殺人更像是覺醒,暴雨一般的棒擊更像是對自己命運的反抗,自此以后,這個弱者以她自己的方式掙扎自己的生活,直至無所不用其極。 “I promise you,I promise you! I will live through this, and I will survive at all costs!” 個人對發(fā)出這樣狠話的女人總是莫名抱著敬意。 一周目的時候不明真相,開始只是感覺這女人神煩,看似鎮(zhèn)定卻總神經(jīng)地打著別人的岔。二周目回顧才明白原來這個女人早就猜到了事情真相,她拼命地打岔是為了隱瞞,總在說服別人逃出去也是為了隱瞞,禁得起推敲的細節(jié)。 電影ED太棒了
我覺得大家對這部電影最大的誤解,就是兇手亂殺一氣,根本沒有實施完美的犯罪,實際上我替大家梳理一下九個人就因為什么原因被殺,然后案犯又是怎樣做到完美犯罪的。
先把這九個人被抓的原因說一下:
一個叫 韋德·格里利 的未成年人,因為剛巧出現(xiàn)在煙酒店搶劫附近,被誤當作兇手抓了起來,而由于這個年輕人拿不出證據(jù),加上受害人指認,他最終被判入獄。
在獄中,他被變態(tài)男騷擾染上艾滋病,而出獄后,他的父親想為他申請最新的治療方案,但卻因他有前科,遭到了保險公司的拒絕。
沒過多久,這個年輕人便因病情惡化離世,而他的父親也在兩年后,籌備了一場揭穿所有人罪惡的“游戲”。
1.脫衣舞俱樂部老板——蘇利。為人刻薄,心狠手辣。
在他混黑道放貸的多年間,曾與一個當鋪老板發(fā)生了沖突。為了殺雞儆猴樹立威信,蘇利便計劃炸了當鋪老板的店鋪,但他沒想到爆炸發(fā)生的當夜,住在樓上的當鋪老板爺孫倆也因此斃命。
線索一:借了 一個名叫克里斯蒂安·科林斯沃斯的年輕人三萬塊,而在成為好萊塢演員+酒保之前,克里斯蒂安曾因販賣醫(yī)用毒品被判入獄三年。
2.好萊塢演員+酒?!死锼沟侔病?/span>
借了蘇利三萬塊,買進毒品,本想通過販毒大賺一筆,結(jié)果被抓入獄三年,出獄后,沒錢還債,買了把槍,搶劫了陳夫人的煙酒店。
線索二:找黑人里昂買的槍,與韋德身形類似,是煙酒店的實際搶劫者。實施犯罪后,因為信仰問題,找到神父懺悔,但卻逃過審判。
3.黑幫混混——里昂。以綁架為生,并且因利益問題殺了同伙。
讓蘇利踢斷手腕逃跑,但卻中彈受傷,最終悔過,安詳離去。
線索三:兜售槍支
4.神父—— 弗朗西斯。善惡不分的衛(wèi)道者
明知道韋德被冤枉,克里斯蒂安才是真正的兇手,但卻因教義規(guī)定,對真相閉口不談,最終導致了韋德含冤入獄。
為了贖罪,替保險員擋下了一槍。
5.煙酒店老板——陳夫人。沒什么是非觀,而且為了生存毫無底線。
因為年紀大,不會說英文,明明被槍托敲暈的剎那,沒看清兇手的長相。但卻在檢察官的慫恿下,堅定地指認了無罪的韋德,導致韋德含冤入獄。
6.警察——杰克遜。偽善,愚蠢
在他工作的第一年,曾查到一個吸毒的年輕人,而他的搭檔因為情緒問題,在遭到對方反抗后暴力相向。由于剛剛參加工作,不愿得罪同事的杰克遜也出手打了男孩兒,結(jié)果導致那個男孩兒瞎了一只眼。( 目睹并參與暴力執(zhí)法,且未將此事通報上級 )
跟妻子一直沒有孩子后無奈離婚,隨后與檢察官凱莉走到了一起,但并不知道凱莉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的,并認為凱莉為了上位劈腿了法官。
因為他在警局的原因,凱莉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偷換了證據(jù),最終導致了韋德定罪。
7.強奸犯——庫根。孌童癖,變態(tài),同性戀。
、在獄中強奸了韋德,導致韋德感染了艾滋病。
8.保險業(yè)務(wù)員——埃迪
說他公正吧,卻給自己小舅子修改過申請表,使得原本不符合要求的領(lǐng)到了保險金。
結(jié)果面對韋德這種可能危及生命的申請,卻因不符合規(guī)定拒絕了韋德父親的申請,最終導致了未成年的韋德死于艾滋病并發(fā)癥。
9.檢察官——凱莉。九人中最大惡人
原本只是個小地方出身的法學生,一生要強。
年輕時曾被強奸犯侮辱,但在絕境之下拼死反殺,而身為受害者的她也因當年刑偵技術(shù)有限,在殺人后逃過警方追捕。
成為律師后,戰(zhàn)績不佳的她希望能通過韋德案咸魚翻身,而當初為了讓韋德的證據(jù)做實,偷偷在杰克遜的幫助下調(diào)換了證據(jù)。因為當初陳在掙扎時曾拽掉了幾根克里斯蒂安的頭發(fā),但想到全程沒有辯訴的韋德,懶得再尋找證據(jù)的凱莉便利用韋德梳子上幾根頭發(fā),直接作為證據(jù)為韋德定罪。
在她的一番操作下,韋德含冤入獄,而她也借此一路高升,成為了地方小有名氣的檢察官。
隨著真相大白,幸存的三人,凱莉埃迪和杰克遜也終于意識到,當年因為這九個人的不作為,甚至是惡意作為,最終導致了未成年的韋德受盡了人世間的折磨。
這正是老人如此制定規(guī)則的目的,因為這些真相將會成為最可怕的詛咒,折磨著剩下的幸存者,而他隨即兌現(xiàn)了承諾,并主動為凱莉松了綁。但讓杰克遜和埃迪意外的是,凱莉竟為了隱瞞自己的所作作為,趁機撲倒老人并奪下了對方的武器。面對老人的勸阻,凱莉毫不留情地開槍射擊,而其余兩個已知曉了她惡行的幸存者,也最終被她一一擊斃。
只是凱莉很快發(fā)現(xiàn),身著防彈衣的老人并沒有死去,但她也沒有因此停手,于是在老人釋然的微笑中,凱莉開槍擊中了他的額頭。
順利逃脫的凱莉沒有意識到,這一切其實都在老者的計劃之中,因為自他們被關(guān)進牢房,老人便開始全程錄像。
由于事先通知的警方剛巧趕到,忙于逃跑的凱莉便忽視了機房內(nèi)的電腦,但隨著警方介入,那些被凱莉所隱瞞的真相,終將會大白于天下,屆時無法一死了之的凱莉?qū)е鵁o盡的悔恨和痛苦,在獄中過完她那悲慘的余生。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說什么,這劇情看到最后直接無語了。說說罪行吧! 一種分法,那就是主觀和客觀。 主觀上,就是角色主動去害韋德的,有女律師,還有一個就是陳老太,不是她第一次認出,而是知道了真相后受誘導和逼迫繼續(xù)作偽證。這是第一個層級,罪惡最大的。 當然還有一個,就是那個艾滋病源,這個和女律師同罪。 半主觀,則是警察和神父。 警察雖然不知道害了韋德,但是,無論如何,調(diào)換證物,必然會導致有人逃脫法網(wǎng)或者有人蒙冤,所以做那件事的時候他必然知道后果。 第二就是神父,他知情不報,和警察一樣,不知道會害了誰,但是依然去做一件錯事。(別說職業(yè)道德,包庇懺悔的人前提條件是這個人沒有犯重罪,如果搶劫不是重罪,那也行?。?最后就是客觀有罪。 搶劫的真兇,高利貸,黑人。 他們的罪惡來源于他們“職業(yè)”的原罪。他們的職業(yè),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有傷害的,并不是針對某一個人。但有罪就是有罪。不過罪惡之所以低,因為他們都是“間接”的導致韋德死亡。
最無辜的,當屬于賣保險的。首先主觀上,他沒有要害一個人,其次客觀上,他也沒有什么罪。因為審核就是這樣,我看到有睿智說,要去調(diào)查清楚韋德是否無辜再拒絕。我想問問,一個國家司法部門定性的事,一個私企小員工有什么能力去調(diào)查?就算有能力去調(diào)查,成千上萬的人他還工作不工作了?他如果那么牛逼還賣什么保險?直接進司法部門當神探,當法官不好嘛?
可惜爛尾了……
2010的片子,陳老太太出來的時候,我笑了;哪個殺千刀的翻譯的字幕,中文字幕一塌糊涂,勉勉強強看了英文才懂;這個電影就是對白了~
爛尾
結(jié)尾有點沒完的感覺 到底怎么著了
結(jié)局是個什么玩意
開始不錯、后面有點兒爛
開放式的結(jié)局真不錯!
九死嘛~老頭子還會寫中文……
不難看 但是結(jié)局太狗血了吧orz 很想打3星 勉強4星
我好像看過
狡猾的人,基本上都屬于不顯山不露水的,人心隔肚皮啊!
陽痿片,扣一星
沒有評論的那么差,有些地方還是不錯的,唯一被BS的就是結(jié)局,搞的像拍到最后沒錢了,匆匆結(jié)尾以應(yīng)付觀眾
在劇本殺時代重溫這類密室電影,真的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這部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有一個華人老太太,沒有人聽得懂她在說什么,她也沒說什么有價值的話。
小成本電影,還算可以了。
看《致命ID》,里面演員之口說了一個思路,然后這部電影就給演出來了。突然想起這部電影,大學前兩年看的,當時感覺還不錯,沒想到分數(shù)這么低,等過幾天重溫下,看看是不是當年水平差。
和豎鋸沒得比啊
人性思考的電影。
I don't know why but I just like such kind of suspense movies. A few strangers are captured in an isolated space.
爛尾了啊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