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時間沒看邵氏cult片了,最近看了一部1982年藍乃才導演,高飛、錢小豪主演的邵氏cult片《城寨出來者》,這里的城寨是指1984年之前的香港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九龍城寨是不少香港導演熱愛的取景地,周星馳、王晶、成龍都拍攝過城寨題材或在九龍城寨取景過,藍乃才雖然不如前兩位出名,但是他鏡頭下的九龍城寨,絕對不比王晶、成龍的鏡頭差。
《城寨出來者》從劇情而言是一部題材相當嚴肅正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電影,但是邵氏的電影嘛,邵老板不管電影正統(tǒng)不正統(tǒng),賺錢第一位啦,于是乎貧民窟常見的黃賭毒就成為了本片吸引人眼球的第一大法寶了,錢小豪演的弟弟最后就敗在了黃和毒上,不過對于貧民窟出生的兩兄弟而言,黃賭毒只是人生走向絕望的表面原因罷了,看似宿命,實則不是絕望宿命的根本原因。話說回來,受九龍城寨的賭檔、毒品、色情業(yè)耳濡目染長大的兩兄弟在成長中表現(xiàn)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電影的第一段,兄弟目睹了開賭場的父親被城寨中的癮君子殺死的場面,這一段簡直是此片中完成度最高的一段,晃動的手持鏡頭,有限的技術(shù)和道具,但憑借著導演出色的拍攝、剪輯及九龍城寨狹隘局促的取景,這一段簡直一反邵氏的攝影棚風格,為電影奠定了現(xiàn)實且灰暗的基調(diào)。
父親死后,哥哥至少還有想要離開城寨的想法,但估計是沒受過什么正經(jīng)教育,只能跟著父親的老路,管理娛樂場所,對黑白兩道的八面玲瓏混口飯吃。哥哥希望讓弟弟受到好的教育,可惜這個出生城寨的家庭沒有言傳身教是非觀的環(huán)境,父母雙亡的哥哥也無暇教育弟弟念書的原因或是方法,弟弟不愛念書,在一個充滿了荷爾蒙的年紀,到處惹是生非。
1982年的錢小豪還嫩得掐得出水,演高中生小阿飛簡直再合適不過了,至于他得罪的反派,則是大口青飾演的城寨黑道和王龍威飾演的警察,弟弟惹是生非這一段拍的也非常好看,真是服了編劇了居然能想出如此多的惡作劇情節(jié),小阿飛各種壞點子惹大口青,雙方幾個回合下來,雞毛蒜皮的小事被弟弟惹成了人命關(guān)天的大事,黑白兩道都想著弟弟死,那可不是,哥哥再怎么小心做事,努力擺平各方勢力,也攔不住了。
哥哥鋃鐺入獄,弟弟被大口青拘禁染上毒癮,哥哥出獄后,找到弟弟的時候,弟弟在大口青的店做色情表演,身染毒癮,弟弟的人生已經(jīng)徹底毀了,出不去了。
弟弟從惹禍到沉淪,并沒有覺得自己做錯過什么,他一直覺得從小相依為命的大哥可以給他擺平一切,給他兜底,可他哪里知道,這才是他們兄弟倆無法逃脫這宿命的根本原因,今天哥哥幫他擺平了這里,他如果不停止自己的胡鬧,明天還是會被別人搞死的。權(quán)貴世家往往不會敗于平庸的后代,而會被敗家子敗光,這就是因為平庸的人雖然不會有所成就,但也不會無端惹事生非,而敗家子,一方面是錢會被黃賭毒騙光,一方面是會得罪人;畢竟,富家子弟的吃吃喝喝買跑車的開銷和賭性上頭的開銷一比根本不算啥。城寨長大的弟弟目睹了各種聲色犬馬和犯罪,對他哥哥和父親向往的所謂“正經(jīng)”社會估計也沒什么概念,只覺得存在即合理,不報什么走出城寨的想法了。
我看的版本估計是所謂的和諧版本,此片在香港公映后上了年度十大港片的名單,港版的片尾有一段打斗段相當牛逼,我估計我看的這個版本是沒有的,據(jù)說七八十年代的犯罪電影有來自港英政府的教化要求,不能為所欲為,所以才有兩個版本。我非常期待看到港版的片尾,以下是網(wǎng)上看到關(guān)于兩個版本的說法:
第一個版本:大弟在異形的辦公室內(nèi),與異形跟張興祥大打出手,三人在辦公室內(nèi)展開浴血困獸斗,大弟最終把異形和張興祥親手殺死,大弟最終亦倒臥血泊之中,傷重身亡。
第二個版本:大弟在異形的辦公室內(nèi),與異形大打出手,埋伏的張興祥突然出現(xiàn)要拘捕大弟,此時突然出現(xiàn)大批井 查,張興祥因為貪贓枉法而被捕,大弟和異形亦一同被拘捕帶走。
如果有第一個版本的資源的求告知,謝謝
社會問題片。新浪潮風。陳果也受過影響吧?
童黨。童黨和飛女題材如今都不見港產(chǎn)片拍了,想不久前就有童黨在公園輪暴殺人事件。
臺灣指壓。
龍?zhí)焐?,王青在多部片“同場”過。
這種一條溝渠橫過的公共廁所還有不少地方有。當年大一的舊宿舍,每一層就是這樣的廁所。
九龍城寨已經(jīng)成為歷史,新一代的問題青少年卻被冠以廢青之名,但他們卻從宅男宅女走上了街頭。這是一個幻變的年代。多年以后,再去看這一代的年輕人又會是怎樣的評判?
十年間那些青少年被利用去文攻與武斗,現(xiàn)在都說壞人變老了。
1993年6月,“九龍城寨”被基本拆除。此時離中英兩國共同決定拆除“九龍城寨”已經(jīng)過去6年多(1987年1月)了。
“九龍城寨”的面積約有2.67萬平方米,不及廣州、深圳的很多城中村大。1987年1月14日,香港房屋署三百六十名工作人員“突襲”“九龍城寨”,封鎖城寨八十三個入口,利用兩天時間對城寨內(nèi)的人口進行清查,統(tǒng)計出城寨內(nèi)居住人口三萬三千多人。以這個數(shù)據(jù)算,“九龍城寨”的人口密度約為124萬人/平分公里,絕對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貧民窟之一。
“九龍城寨”被拆除已經(jīng)過去27年,但它作為香港城建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不管”地帶,至今仍然是一個不死的都市傳說。2017年,在王晶和關(guān)智耀聯(lián)合導演的黑幫片《追龍》中,兩位導演還嘗試在影片中重現(xiàn)“九龍城寨”的獨特風景。
在影視作品中,在都市傳說中,“九龍城寨”都是不折不扣的“罪惡之城”??墒牵熬琵埑钦闭娴挠心敲椿靵y、恐怖嗎?
2015年,香港中華書局出版了由格雷格·吉拉德、林保賢聯(lián)合“出品”(攝影作品為主)、黃培烽、陳閑閑聯(lián)合主編的圖文集《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這本厚重的大書用照片與文字講述了“九龍城寨”的前世今生。
通過格雷格·吉拉德、林保賢等人的實地探訪、考察,我們知道,至少從八十年代中后期起,“九龍城寨”早就不是都市傳說中的“三不管”地帶了。
據(jù)考證,“九龍城寨”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段時間內(nèi),確實出現(xiàn)過法律、制度意義上“三不管”狀態(tài)。港英政府一直努力將其納入管治范圍,雖然困難重重,但還是逐步推進的,城寨的“三不管”狀態(tài)在五十年代之后是逐漸“破功”的。比如,對于逃入城寨內(nèi)的刑事重犯,香港警方還是會想盡辦法入“城”搜捕的。
不可否認,“九龍城寨”內(nèi)一直是黃、賭、毒匯聚之所,某個時期,潛藏城寨內(nèi)的逃犯也確實數(shù)量可觀。但隨著港英政府加強對城寨的管治,加上廉政公署在香港治理體系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城寨內(nèi)的治安形勢大為改善,犯罪活動也不再猖獗。
在《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一書中,“九龍城寨”的多位居民講述了他們的城寨歲月,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生活在城寨內(nèi)并不比生活在“外面”更危險。城寨內(nèi)的居民,窮人居多,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只是努力謀生的普通人,與城寨內(nèi)的“黑暗世界”甚少有交集。三合會成員在城寨內(nèi)經(jīng)營著自己的“生意”,目標客戶外,他們也不會對一般的居民有太多的“打擾”。有數(shù)據(jù)顯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城寨內(nèi)的犯罪率,并不見得比城寨外更高。
因此,在大多數(shù)的歷史時期,“九龍城寨”都算不上所謂的“罪惡之城”。但因為歷史成因及群體的偏見,“九龍城寨”可能永遠無法洗脫“罪惡之城”的污名。
“九龍城寨”雖然并非“罪惡之城”,但絕對是“黑暗之城”。
因為港英政府長期無法在“九龍城寨”內(nèi)行使管治權(quán)——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九龍城寨”名義上不屬于殖民地,城寨內(nèi)的建筑一直是以“野蠻生長”的方式建造并更新的。因為“開發(fā)商”或居民逐利的天性,城寨內(nèi)的建筑物極其密集,較之廣州、深圳等地的城中村的“握手樓”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度密集的建筑導致了城寨內(nèi)采光嚴重不足,所謂“黑暗之城”由此而來。在城寨內(nèi)送信的郵差被稱為“天臺郵差”,因為他送信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在地面上行走,在天臺上行走送信更為便利。由此可見城寨內(nèi)的建筑之密集,幾乎所有的建筑都可經(jīng)天臺跨越。
“黑暗之城”還帶來了配套設(shè)施難以完善的問題。比如城寨內(nèi)通電、通自來水都比香港的其他區(qū)域晚得多。而城寨內(nèi)也缺乏排污系統(tǒng),垃圾處理也往往不夠及時,城寨內(nèi)的衛(wèi)生問題非常嚴重。長期在城寨內(nèi)生活的居民可能渾然不覺,外來者進入城寨明顯會感覺到臟、亂、差以及臭氣熏天。
在某種意義上,“九龍城寨”很接近廣州、深圳等地的城中村,都承載了都市里低收入群體的居住和生活需求,但其整體狀況應該比城中村更為糟糕。
“九龍城寨”被清拆的時候,城寨內(nèi)的居民和經(jīng)營者也大多得到了港英政府補償,他們所得到的補償也許不像廣州、深圳等地的城中村村民那樣可以一夜暴富,但補償金額也還算合理,也曾惹得城寨之外的香港居民“眼紅”。在補償談判的過程中,中國政府曾出面斡旋,為居民和經(jīng)營者爭取更高的補償金額。
雖然我試圖為“九龍城寨”正名,但在影視作品中,“九龍城寨”只能是“罪惡之城”——若非如此,影片也沒有必要以“九龍城寨”為背景了。
在與“九龍城寨”相關(guān)的影片中,除了上文提及的《追龍》外,還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那就是成龍、黃志強聯(lián)合導演、成龍主演的《重案組》(1993)。該片在“九龍城寨”拆除前,獲準在城寨內(nèi)取景拍攝。該片雖然趕上了城寨拆除前的“末班車”,但影片對城寨的表現(xiàn)并不是很充分,有點浪費了為城寨立傳的機會。
若論展現(xiàn)“九龍城寨”的最佳電影,無疑是藍乃才導演的《城寨出來者》(1982)!
《城寨出來者》被譽為不能重拍的經(jīng)典,不是因為影片的故事多么精彩,也不是因為人物塑造得如何出色,而是因為它是在“九龍城寨”實景拍攝的!
藍乃才是攝影師出身,置身“九龍城寨”,他的攝影機似乎更善于捕捉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城寨內(nèi)的黑暗、混亂、骯臟,得以在影像中永久留存。而城寨中的邊緣人物,他們的暴戾、瘋狂與悲涼,也在藍乃才的手持攝影中逼視著每一位觀眾。
《城寨出來者》雖然不免“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港片底色,但其剝開城市的黑暗之心的獨到視角以及相對寫實的拍攝手法,使得影片可以歸入當時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社會問題片”。程剛導演的《天網(wǎng)》(1974)、《八萬罪人》(1979)等,桂治洪導演的《成記茶樓》(1974)、《大哥成》(1975)等都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社會問題片”。程剛以其直接取材自罪案的方式展開了對香港社會的“真實”的模仿——《天網(wǎng)》取材自轟動全港的“三狼綁架案”,《八萬罪人》取材自50年代香港的“黑暗時期”,而“真實”的“社會問題”觸目驚心!桂治洪則以赤裸裸的暴力與殘忍的“儀式”透視了香港社會最黑暗的角落。藍乃才的這部《城寨出來者》可謂承前啟后之作,前承程剛、桂治洪,后啟麥當雄——他導演或監(jiān)制的“社會問題片”更加“過火”。
總而言之,藍乃才在《城寨出來者》中展示的香港社會的“真實”不是來自于故事——它符合“本片故事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它來自于環(huán)境(廣闊的“片場”),來自于人物(“大弟”和“小弟”是如此的親切),來自于拍攝手法(大量的手持拍攝以及紀錄片視角的機位)。
《城寨出來者》公映的次年,藍乃才又導演了題材類似的《暗渠》(1983)。影片不失為警匪片佳作,但少了“九龍城寨”的“加持”,影片難以在香港電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藍乃才的導演生涯算不上輝煌,最高成就就是這部《城寨出來者》和cult片經(jīng)典之作《力王》(1992)了——《力王》也是他迄今為止導演的最后一部電影。
藍乃才淡出香港影壇后,曾在內(nèi)地從事慈善工作,并鐘情于旅行與攝影。
錢小豪武打、長相都很不錯,這是一個不作就不會死的故事,雖然也是帶有一些教育性質(zhì)的,但是其對當時城寨風貌的記錄,底層人物心理狀態(tài)、追求描寫刻畫都很到位,即使是處于犯罪邊緣的人物也有不可跨越的邊界,中國人注重的家庭、親人等因素具備,同時也在其中孕育了矛盾,自然而然,十分深刻,武打流暢
人工呼吸太感人了。。
3.5cult片起家的藍乃才做的最好的竟是部社會寫實片這也是錢小豪在邵氏時期最認可自己的一部
雖然結(jié)尾被和諧掉了。但是劇情片子對九龍城寨迷筆墨鏡頭實在少之又少。
結(jié)尾太河蟹了。。原來是閹割版。。。
只找到天映修復86分鐘的,三級片都有,偏偏這片完整版就絕跡江湖了?!尤其是傳說中的最后一場困獸斗
雖說是九龍寨城實景,感覺卻沒拍出寨城內(nèi)那種混亂又生機勃勃的印象。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到未刪減的粵語版!??!
爸爸在麻將館那段不錯火燒廁所,無腦又無義的弟弟吸毒毀終身
后段失衡
九龍城寨的戲其實沒多少。。。
閹后產(chǎn)物
盒鞋版?。。?/p>
7.9;媽了個逼的閹割版,藍乃才就是個杯具
面部特寫太棒了
還以為結(jié)局爛尾了,沒想到是被和諧了,超期待最后那場困獸斗...
額
各種打滾求完整版
80年代的邵氏影片,年少的錢小豪。故事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哥倆小時候。高飛演的大弟真的是好愛弟弟,可惜小弟不懂哥哥的用心。感人的兄弟情。遺憾看的不是完整版。錢小豪如果后期也能接到這種影片,在影壇會有更大的發(fā)展,他演戲需要別人帶。比起生性頑劣的小弟,心胸狹隘偽善的警察更令人作嘔。
想了解城寨,只看前半段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