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靈動、很俏麗也很有意思的電影,它自稱是一篇“電影隨筆”,感覺更像一首散文詩,充滿夏日的馨香。影片的導演是《八月處子》的女主角伊薩索·阿拉納,這是她的處女作,她在片中飾演了女孩中的作家。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寧靜的夏天,五個女孩子為了排練一部戲劇,到鄉(xiāng)間木屋居住了7天。對于她們來說,短短幾天的鄉(xiāng)間生活更像是一次度假之旅,她們穿上古典的長裙念誦劇本,練習和音,傾吐心聲,分享著自己的秘密……這是一場“qirltalking”,她們在戲里戲外交流自己對世事的看法,關(guān)于生命、死亡、戀愛、夢境、表白·…·…或許這些話題并不深刻,但都來自她們的經(jīng)歷,很私人,親密、坦率、真誠。夏日的晚風、清澈的湖水、縱情的舞會、邂逅的男孩以及總是想成為豌豆公主的小姑娘,是她們鄉(xiāng)間生活的浪漫點綴。而那些多巴胺的絢麗色彩,月光下心跳的等待,河邊勇敢的告白,都是青春的迷人的姿態(tài)。這影片的色調(diào)、節(jié)奏和各種巧思,如古典的油畫幕布、片名信箋等,都讓我找到熟悉的法式記憶。尤其是那些漫不經(jīng)心地閑談,看似隨意實則精心的衣服配色,很侯麥。 最后一幕,鄉(xiāng)村男孩跟隨看汽車奔跑,他的身影逐漸遠去,令人有點小傷感。可是生命就是這樣,女孩們都是敏感和善良的,她們魔法般的存在,對痛苦視而不見,就如同芭芭拉所說的“狂野而誘人的火的邏輯”——解放她們,又點燃了自由……男孩有點像甜茶。總之,我喜歡這部電影,很清新,是一次輕松舒服的觀影體驗。
放在片單里很久,前兩天被一位朋友提示才想起這部全女性的電影。劇中劇的設定,5個女孩演繹的創(chuàng)作故事,散漫的鄉(xiāng)村生活碎片,與親情與愛情與自己對話,排練的日常也是對話的日常,同時也在玩耍,每句話既是戲劇里的角色說的,也是電影里的人說的,既是對彼此說的也是對屏幕外的人說的,簡直是一段對觀眾的精彩連接。我在油畫般的光影里和女孩們的對話里看到了女性更多的細膩和魅力。
故事的片頭導演的筆下就講了影片的內(nèi)容:5個女孩,7天,一棟房子,聊天,夏天,活動;討論都關(guān)于女孩,愛情,連衣裙,蟾蜍;芭芭拉是大姐,伊琳娜是公主,伊齊亞是圣女,海琳娜是瘋女人,而自己是作家;既是戲劇排練也是電影隨筆,所以戲劇的結(jié)尾也是電影的結(jié)尾,臺詞是可以對著攝影機說的。故事的中段每個人有一段對著其他人的介紹,說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大家給予她們很多標簽和形容,這些都可以是她們代表的女性,同時也是對女性的諸多標簽,大家面對著只從名字和外貌而來的標簽去表達感受,這一段我非常喜歡。每個角色也都擁有著不同的討論,大姐芭芭拉在對話還未出世的孩子,公主伊琳娜在勇敢追愛,圣女伊齊亞連接了死亡和過世的母親,瘋女人海琳娜則收獲了瘋狂和男人再不帶愛的離開。每個人都有它的意義,劇里的角色也映襯著電影的角色,這種沖破一層又一層鏡頭的感覺非常好。
電影的風格就更加的美好細膩溫柔,夏日陽光鄉(xiāng)下的美好和幾個女孩子的細膩心情,會怕自己太表現(xiàn),又怕自己太內(nèi)心,彼此稱贊美貌和身體,接納彼此的個性和內(nèi)心的柔軟,這些都是女性特有的能量。而她們?nèi)缟⑽囊话愕牧奶靸?nèi)容就更加美好,關(guān)于作為演員的思考,對愛情的糾結(jié),享受快樂的生活和自然,每個部分都打動著我。女性不應該有框架,她們特有的是柔軟的力量,這些力量蘊藏在豐富的思想和情感里,彼此表達彼此理解,也打動著屏幕外的我,在這樣的光影里我感覺我被她們的笑容融化了。小女孩和最后的男孩子的出現(xiàn)也非??蓯酆腕@喜,豌豆公主的故事也如針線穿在整個故事里,公主是在找豌豆啊讓我恍然大悟,女孩子最該愛的和關(guān)注的就是自己。
一個非常美好溫柔的小故事,散漫但不散裝,很舒服的感受到了美麗的流動,被滋潤的感覺。
忘記是在哪里看到的推薦的。周六晚上開啟,又是因為太困而擱淺[捂臉]一個片段來回回放了三四次,最后放棄了,終于在周一看完??赐曛髸X得好神奇,居然看了這樣似看懂似看不懂的影片,很隨性,都不知道怎么來表達。 四個女演員和一個劇作家一起度過的一周(看完也沒記住角色的名字,沒記住扮演的角色,還好每一個角色臉都不相似,認臉還可以分清),像是一個圓桌,一個女子會,一起討論死亡、愛情、痛苦、孤單、八卦。一邊覺得實在太感性了,一邊覺得有的臺詞又很哲學,聽一遍還消化不了。但絕對是一個女導演的表達,一下子就能分辨出來的。 第一個能get到的點:因為沒有回復不是那么熟的友人A白天的一句“很高興能來這里”,睡前還要想著還要回復,一定要告訴她“我也”,并且還能再反思討論個一兩分鐘,i人同感?。?! 好像在短評還是哪里看到說這部電影像《海鷗食堂》。就像我朋友覺得《海鷗食堂》好好看,而我看了還是沒get到。這個比《海鷗食堂》還不能言說,好像很日常,但是又感性到不知道怎么來接收,好像沒有劇本一樣。 都不曉得自己說了些啥,有些點能get到,但可能大多數(shù)時間還不是太喜歡這一類太感性隨性的片子吧。
5/300 太美好的一部關(guān)于女孩子們的電影,像一首短小精悍的詩。伊薩索.阿拉納的首部長篇《女孩們都很好》,五個女孩,來到一處遠離塵囂的鄉(xiāng)野,在半個夏天里排演一部戲劇的故事。雖然有大量臺詞,但完全不枯燥,處處都是女孩們對亡者、生命、愛情、新生、夢、自由還有痛苦的詮釋。沒有女孩兒們聚集在一起難免會出現(xiàn)的排擠、嫉妒的劇情,只有坦蕩的愛和接納。
畫面很美好,臺詞也很美好。透明襯裙在河流下的背影,像一朵生機勃勃的孢子;鄉(xiāng)村集會中滑落的肩帶,偶遇的愛情也可以淡然歡快地再見;月光下的煎熬,彼此共生呼吸的友誼;女孩們互相幫忙穿襯裙的雙手,滿目都是生動、美麗的脊梁與頸脖;對亡者母親的獨白,對愛慕男生的告別……女孩子們真的是太美好了。就像劇中說的一樣:“既可以溫柔,也可以脆弱”。
豌豆公主的童話貫穿著整部劇,鄉(xiāng)村男孩帶著捉住的蟾蜍消失在汽車后視窗中,女孩們歡快的笑聲響起:這樣就是結(jié)局了吧?嗯,就這樣結(jié)局吧。
沒有愛情的愛情,也很美好,我們相互擁抱,深深愛著彼此的欲念和光亮,就很好。
很喜歡,適合看第二遍的電影。
是我不喜歡的影展電影類型,啥事不做的放空型聊天旅游電影,總是難以get這種隨性,或許隨性也是一種影展式設計
看完才知道是八月處子女主導的,臺詞寫得太好了。滿分。真正的女性電影。
美麗、透明又易碎,讓人想到侯麥,充滿巧思和愛的對話,如詩一般散落在田園主義的風光之中。她們討論愛,討論死亡,討論勇敢的表達與宿命的重逢。女孩們都很好,她們擁抱所有可能,王子不過是童話中的虛構(gòu)。一切失重的、輕盈的、優(yōu)雅的故事都發(fā)生在夏天,而夏天還是那么短,思念卻很長。
太好看了。臺詞好硬。西班牙鄉(xiāng)村風景太美、姑娘們太美。女人們像哲學家一樣思考愛情與死亡。我表示大贊,必須二刷。
沒有人應該承受痛苦,但是痛苦無處不在。既可以勇敢,也可以脆弱。
不是…… 你們仔細看看到底是哪國的片行不行?被封面和名字吸引的,看了37分鐘,看不下去了…… 畫面也沒特別好看吧,還不如IG一些博主的vlog會拍,臺詞好為什么不看書呢
非??蓯?,是女孩子們都會幻想的一次度假之旅。把拍戲排練和現(xiàn)實生活巧妙聯(lián)系,輕巧地剪輯,對話也可見編劇功底。只是最后的幾段獨白太刻意了點。再多提一嘴同為講創(chuàng)作,《永安鎮(zhèn)》充滿了普丑男懷才不遇的哀嚎,本片卻自信自由快樂。
3.5
3.5,想了很久應該怎么形容。應該是像早餐一樣健康的電影。我們最需要的,但往往沒什么人拍。
溫柔得不能再溫柔了
B/用輕捷的跳躍的剪輯就構(gòu)造出了姿態(tài)的中斷與連綿,而語言在被發(fā)出前總有著蓄力的距離和猶豫的分叉。鄉(xiāng)野空間在生成舞臺的過程中凝定為布景,生命與物件則在成為道具時保持著鮮活。不過仍覺得整體太過精巧了點,最后揭示的概念盡管很好猜但卻并沒有得到感知層面更深度的挖掘。以及導演讓演員致敬《八月處子》里的自己也太可愛了吧!
歲月靜好的白女生活 我實在是代入不了
看哭。一種非常輕盈的聯(lián)結(jié),是專屬于女性間的、有時甚至不需要被指清道明的情感流動。很喜歡片子里對女人們身體相親的呈現(xiàn),無關(guān)性,只關(guān)乎同性間天然的親密與依賴?!皨寢?,她們告訴我這個片名的時候我想起了你。我想到了別人問你,我和姊妹們過得怎么樣——’她們怎么樣?’你會說:‘女孩們都很好?!堑模瑡寢?,我們都很好,我們在這里很有意義,你把我們帶到這里,很有意義。”
問,“電影里有沒有男性角色”,答,“沒有,只有一個王子以及一個農(nóng)夫會出現(xiàn)在對話中?!睔W洲電影總會走在第一列,向這個男性社會表達抗議:要有更多女性電影,或者全是女性的電影,男人并不是有必要的。女性當然可以將男人拋棄、或視為愛的驛站、或成為求愛的主動方,她深知“狂野而誘人的火的邏輯”,亦明白“很長一段時間,我更喜歡文學而不是生活,現(xiàn)在我想和你擁有一段真實的愛情”,無論是否獲得“詩意的許可”和“月亮的暗示”,女性一定是一部女性電影中的話題的核心。同樣的,哪怕是一則童話,依舊可以轉(zhuǎn)換視角,“豌豆公主的故事中,公主并沒有要找王子,公主一直在找的是那顆豌豆”。女性擁有愛情,目的不是被愛所束縛,而是重獲新生,“看到一個男人死去是必要的,學校應該教這個,死者就像一幅畫,看到它會讓你想起我們看過和沒看過的畫。
+
1,我不想依賴于你的目光,我希望我愛你這件事,是完完全全的我的事,這份愛既因你而起也會流向我,它不是對你目光的回應,而是我生活中產(chǎn)生的感受之一。2,對媽媽死亡最大的遺憾,是無法讓媽媽了解現(xiàn)在的我。3,在創(chuàng)作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女孩又在討論些什么呢,在鏡頭外的那些夜里她們又會進行怎樣的對話呢。4,因為旅行、工作而與陌生的女孩們同住在一間房,那間房里總能產(chǎn)生神奇的氣場,讓兩個失眠的人開始講述一些對著好朋友都很難講出的話,不論是童年的記憶、對未來的展望,還是當下的彷徨和雀躍,那個夜晚我會是很真實的自己。5,從開頭到結(jié)尾,從劇情到臺詞,從色調(diào)到配樂,都很好。唯一有一點點遺憾的就是沒有西語字幕。
電影是寫給未來的信,私人表達的法式情調(diào)極盡溫柔。暗亮與柔光,純色調(diào)帶來多巴胺,有躁動的夏日氣息,也有浸入冰河的生命嘆息。一間屋子,五個女孩,一出戲劇,七天生活,這樣一段日子是在告訴自己的內(nèi)心:我們和解吧。不經(jīng)意聊起戲劇與現(xiàn)實,所有想法都想呈現(xiàn),轉(zhuǎn)而之進入了反思與重建。虛構(gòu),幻想,文字,以一種迷人的力量朝著與現(xiàn)實相反的方向奔跑,而每一個沉迷于其中的卻也會在某一刻扭頭奔向現(xiàn)實,真實的情感,就這么簡單。燦爛版《紅色天空》。
沒有人給一星,看來我是粗俗了
五個女孩的鄉(xiāng)間夏日游——關(guān)于話劇排戲,有戲中戲,自由自在地討論職業(yè)困惑、死亡、親情和愛情等話題。劇作有點弱,偏紀實風。夏日的鄉(xiāng)間真美,女孩子們自在生活在一起多好呀~
臺詞寫的也太好了,法國電影真的是萬物哲學,空氣里都點綴著哲理詞匯,那些愛情,死亡,痛苦,重逢,文學,生活,完整的愛。想看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