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火炎焱的辣》
??食物:烤餅羊肉串
??店名:尕馬子烤羊肉·清真(總店)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舊大路與麥積山路交叉口東南100米
??食物:炒撥拉
??店名:山丹老張記炒撥拉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杏林南街154號(民族嘉苑斜對面)
第2集:《水果遇到辣》
??食物:百香果辣辣魚
??店名:魚小院
??地址: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邁龍村
??食物:叻沙海鮮粉
??店名:娘惹僑味館
??地址:海南省萬寧市興生中路2號家和園a1棟
第3集:《最辣有多辣》
??食物:紅燒小甲魚
??店名:鐵頭燒菜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立新路12號
??食物:牛肉撒撇
??店名:伍哥食坊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平原鎮(zhèn)目瑙縱歌路10號和熙小區(qū)11號
第4集:《辣味變形記》
??食物:剁辣椒
??店名:南門口湘軍剁辣椒老店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上碧湘街2號(南門口地鐵站2號口步行120米)
??食物:剁椒蒸臘板鴨
??店名:兄弟蒸菜館
??地址:湖南省瀏陽市復(fù)興安置區(qū)30棟8號門面
??食物:辣味蹄花鍋、息烽辣子雞
??店名:逮心蹄花火鍋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太平路8號美食院壩右邊2樓(原歐亞男科對面)
第5集:《雜碎也愛辣》
??食物:火爆腰花
??店名:石溝大飯店
??地址: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qū)北環(huán)路石溝村3組
??食物:蘸水肥腸
??店名:李記無名蘸水肥腸店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城北中街31號
第6集:《綠芥末與黃芥末》
??食物:壽司Omakase
??店名:壽司青
??地址:上海市南京東路恒基名人購物中心5樓513號
??食物:鹵汁涼粉
??店名:老何家鹵汁涼粉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小學(xué)習(xí)東巷28號
第7集:《麻辣麻辣》
??食物:麻辣燙
??店名:兒時回憶麻辣燙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觀音橋街146號
??食物:麻辣羊蹄
??店名:白氏香辣羊蹄
??地址: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qū)航宇路1號
第8集:《黑白胡椒》
??食物:黑胡椒牛排
??店名:THE ROOTS 甜家·手工西餐
??地址:北京市興海路龍湖北京亦莊天街4層13號
第9集:《“油”然而生》
??食物:缽缽雞
??店名:紀老四缽缽雞
??地址: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qū)柏楊東路123號
我是《無辣不歡》的導(dǎo)演姚鋒,這集名叫《辣味變形記》,是一個關(guān)于辣椒變形的故事。
在這集影片中,我們從小眾的白辣椒開始,再到風(fēng)靡中國乃至世界的剁椒,最后在貴州,我們會見識到各種各樣的辣椒以及做法。關(guān)于辣椒的故事,影片中以及講了很多了,這里我想聊聊這些制作辣椒的人。
居住在湖南瀏陽大圍山鎮(zhèn)的王秋平是一位很樸實的農(nóng)村婦女。16歲的她就離家去廣東務(wù)工。工作的宿舍基本上都是湖南人,她從家里帶來的白辣椒也就格外受歡迎。結(jié)束了廣東的打工生活后,王秋平回到了湖南,開始在自家做農(nóng)家土特產(chǎn)。顏色,也是變形的一種。初見白辣椒,我們的編導(dǎo)就喜歡上了這種有些透明的辣椒。我們跟隨王秋平拍攝了幾天,從辣椒的采收到晾曬,肉眼可見的神奇轉(zhuǎn)變。味道也是一流!
遠在貴州的鄭朝君,是一個愛玩的人。喜歡潮流,愛騎摩托。但因為小兒子“來自星星”,他放棄掉自己很多愛好,努力通過辣椒掙錢。
他們都依靠自己的手藝,為家里帶來了額外的收入,也為子女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現(xiàn)在王秋平有兩個女兒,一個13歲,一個11歲。兩個人學(xué)畫畫已經(jīng)好幾年了,對于女兒的培養(yǎng),王秋平也是花了心思的。她說因為自己沒有讀書,沒文化,一輩子都只能待在鄉(xiāng)下。所以她還是希望女兒可以多讀點書,學(xué)一些特長,長大了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鄭朝君的理想也很簡單,那就是掙更多的錢,讓兒子可以這一輩子無憂無慮。
在結(jié)束完拍攝時,我們看到了辣椒的變化帶來更多的風(fēng)味,這些辣椒背后的人,也讓我們肅然起敬,日復(fù)一日重復(fù)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兒,容易讓人感到疲憊,但身負家人幸福的使命感,讓他們從不懈怠。借用小寬老師的最后一句文案:人活一世,辣椒也活一生。我們在味道中變形辣椒,辣椒何嘗不是在人世間,變化我們。
只要我們還有心思不斷折騰辣椒的滋味,日子總能過得下去。
辣味,愛好者眾多,統(tǒng)計表明,七成國人能吃辣,半數(shù)國人愛吃辣。這個不是“味覺”的味道實在太過獨特了,它火熱又張揚,炫目又神迷,讓人欲罷不能。它有多美麗,就有多麻煩;它有多保守,就有多放縱;它是配角,又是主角;它既是孤單的,也是喧鬧的;有人愛它,有人恨它……到目前為止看到了第七集,影片給我的總體感受是中等偏上,額外加顆星星給做叻沙的姐妹花,嘻嘻。相比于網(wǎng)絡(luò)上泛濫的探店短視頻,美食紀錄片還是能把每個食物講述的更清楚,能曉得為什么好吃。但可能是篇幅限制,每集個主題之下,只有兩到三個食物,并不能夠很好的詮釋出什么是麻辣、為什么火辣、或者辣味是如何變形的,或者雜碎與辣結(jié)合的必然宿命。這一點上,這部《無辣不歡》又低了舌尖一、風(fēng)味人間之流一個層次??偠灾?,攝影、美食、策劃都在水準線之上,配音中規(guī)中矩,可惜篇幅太短、主題略顯單薄,辣味講述不夠全面,推薦一看!
看到第一集中那個烤串兒老板給滋滋冒油的肉串撒上大把辣椒時,感覺味蕾和靈魂被狠狠擊中了!愛吃辣的吃貨們,一定不能錯過這部紀錄片!最喜歡這部片子對美食的拍攝呈現(xiàn)~高清,光影,運鏡,特寫!就這么看著,感覺分分鐘流口水??!雖然也會聚焦地域,但不是只聚焦當?shù)氐睦蔽短厣朗场6菑牟煌倍?、辣味出發(fā),在辣椒、芥末、花椒、胡椒與不同特色絕配食材的靈魂碰撞中,講述一段段具有地域特色的人間煙火。“無辣不歡”,不僅是熱辣美食的紀錄片,也是一部關(guān)于辣椒的科普片,還更像是為辣味愛好者特制的美食路書。中國這么多地方都能吃辣,也愛吃辣,有幸去到當?shù)氐脑?,一定會找找片子里的小餐廳嘗一嘗,尤其是那個石溝大飯店,咩~~~~~~~~~
非常喜歡第二集,辣椒和水果的組合很有心意。幾個小朋友吃楊梅的表情拍的特別好,非常有感染力。我看到這里的確會忍不住,產(chǎn)生流口水的感覺,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隔著屏幕”感受美食吧。 這集得兩個故事真的很歡樂,很夏天。早年有幸去到過西雙版納,當?shù)氐乃豪苯贩鄣拇_看起來很新奇,各種夜市都有賣,不過作為北方人的我還是有些吃不慣。后面咖喱的那個故事里的兩個小姐姐也給人特別想親近的感覺,可愛的人經(jīng)營的餐廳也理所應(yīng)當是可愛的,期待去萬寧旅游時嘗嘗她們家的味道。 另外這一集的文案寫的也很棒,“椰漿,帶著海島的清新,身著白衣融進了辛辣的紅”非常有意境,感覺比那些亂用網(wǎng)絡(luò)流行語,自以為很有意思的美食紀錄片強上不少,有那么一點點當年看《舌尖》時候的感覺了,可惜配音不是李立宏老師。
豆瓣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無辣不歡》導(dǎo)演祝燁臨。這一集叫《火炎焱的辣》,講述火烹與辣椒碰撞出的美味。
相比古老的火烹,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僅有400多年,卻強勢地改變了人們的飲食口味。調(diào)研期間,我一直希望能找到這樣的美食樣本:在它身上,火與辣強強聯(lián)手,既有源于傳統(tǒng)的底氣,又有為辣創(chuàng)新的膽量。
直到我來到蘭州。在這里,我發(fā)現(xiàn)了烤羊肉和炒撥拉。西北城市的不羈氣質(zhì),讓烹飪中“烈火”的存在毫不突兀。而肆意潑灑的辣椒,或粗或細,紅艷逼人;它們在火中進化,最終成為食客口中欲罷不能的味道。
蘭州人對烤肉總是精通。但在這個最有資本變著花樣吃肉的地方,人們反而追求返璞歸真的原味。堅持“明火干烤”的馬俊,便在蘭州烤肉江湖脫穎而出。馬哥人實在,不善言辭,沉默中總帶著一股深沉的力量。站在爐邊的馬哥,就成了玩火的詩人。
拍攝時正是六月??緺t邊是非常熱的,熊熊火焰燃起,皮肉馬上會有灼痛感;再加上30多度的天氣,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水分正快速從身體里被逼出來。每天站在烤爐邊八九個小時的馬哥,卻從不戴護袖和手套:他說干烤太難,得靠“人肉”找手感。馬哥個兒不高,人精瘦,一雙小臂極為強健:幾十串羊肉加上鐵釬,沉重得光是舉起來都吃力,馬哥卻能讓它們“上下翻飛”;拍攝間隙,興致上來的他還表演了“雙拳撐地俯臥撐”——攝制組的小伙伴不甘示弱,紛紛下場嘗試,紛紛敗下陣來。
干熱,是我對蘭州的第一印象。但熬過白天的烈日,夜晚的蘭州顯露出一種截然不同的清新氣質(zhì)。本集的第二種食物,炒撥拉,就藏在涼爽的露天夜市里。攤主老王,有著神乎其神的電動車技。第一次見面,他載著我游蛇般穿梭于老城區(qū)的菜場之間,然后大方地分享了自己“波瀾起伏”的前半生。老王說,自己這輩子就是愛折騰,直到遇見炒撥拉——“自從看到那團火,我就知道這是我后半生的飯了?!?/p>
這團火,也成了正式拍攝時最大的挑戰(zhàn)。為了拍到更豐富的畫面,攝影師必須離火足夠近;但由于很難判斷火焰的走勢、高度,幾乎時刻要面臨被火燎燙的風(fēng)險。不僅如此,起火時不可控的白煙也很容易影響拍攝效果。慶幸的是,在充分的溝通、試驗,以及攝制組伙伴們的努力下,我們終于拍到了鍋中飄逸的火舌,和老王駕馭烈火的英姿。
本集的兩位主人公都有孩子。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也許表達不同、但內(nèi)里共通的父愛。通過食物,我們觸碰到的是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在感受火辣之味的同時,也回想起生命中與食物相連的那些幸福瞬間。
拍的是好的 我也愿意給五星 有幾句話印象比較深刻 這一刻什么都能放下,唯一放不下的是筷子;我有一個女兒,她回家后喊我一聲爸爸,這樣算不算解辣。最后一集 何以解辣,有點夾帶私貨吧。一杯檸檬茶轉(zhuǎn)場,從重慶到了深圳,這座我也在生活的移民城市。介紹的殷發(fā)宵夜公司 煲治百病已經(jīng)停業(yè),希望只是換了鋪頭,有更好的發(fā)展了吧。
必須五星,把我一個不怎么吃辣的人都看得心花怒放躍躍欲試??
人物比較有意思,可惜內(nèi)容抓不住要點,擺拍和特效過多??傮w算能看。
還可以,不算油膩,這兩年已經(jīng)算是難得的能看的美食片了。
下飯劇
水果搭辣椒我很難想象
紀錄片
標記一下,下次去各地有的吃
蘭州你等我,第一集就是這樣的感覺。
非常好的美食紀錄片,特別有食欲
回到了看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的感覺
饞,就一個字
1蘭州干烤羊肉串-線辣椒-甜板椒-辣板椒,甘肅高臺辣椒高油脂-炒撥拉,2傣家水果辣椒蘸-西番蓮(百香果)辣燉羅非魚-糊辣椒蘸魚,海南Laksa海鮮粉面-娘惹咖喱(椰汁-小種黃姜etc)3%^江西八兩小米辣紅燒小甲魚,云南涮涮辣-牛肉撒撇-苦水蘸料-碳烤牛肝,4湖南瀏陽大圍山鎮(zhèn)晾曬白辣椒-剁辣椒蒸臘板鴨,息烽辣子雞-前蹄蹄花鍋-糍粑辣椒(遵義lj-燈籠j-大方皺皮lj-小米l-花溪lj)-魚腥草糊辣椒5自貢7秒小炒火爆腰花-泡椒+干七星椒+紅綠鮮椒,成都蘸水肥腸腸頭蹄花-牧馬山二荊條海椒+貴州燈籠椒籽+芝麻6云南保山山葵-煉乳冰激凌-噴槍北寄貝-藍鰭金槍魚前腹大腩-比目魚裙邊-醋咨青花魚卷,西安鹵汁涼粉-蒜水-芝麻醬-蒜水-油潑辣子-烤饃-豌豆涼粉-松花蛋雞蛋-蛋花鹵汁-黃芥末-香油
喜歡這種人間煙火氣,里面的每個人都笑得好開心,吃的也好誘人啊,辣椒真是一種神奇調(diào)味料~口水都要出來了
涮涮辣竟然是催淚瓦斯的材料之一
一般吧,拍美食的多了,看的也多了,就發(fā)現(xiàn)重復(fù)性的東西太多了,沒什么新意了。但因為講的是美食還是能看下去的。
一部關(guān)于“辣椒”,“辣味”,“吃辣”的紀錄片。
以辣???為主線的南北西東美食索引,種草好幾家店,美食吸引人,美食背后是生動的掌勺人的生活和故事,也很動人。“最撫凡人心”的“人間煙火氣”里,必須有“辣???”這一味!和《這貨哪來的》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生活類紀錄片“短視頻”化的體驗還不錯。美中不足,文案和高速攝影的“舌尖”味兒還是有點沖,美食類紀錄片需要追求新突破和個性化啊~
題材很誘人,旁白和文案有點拉胯
這個花里胡哨的旁白確實沒必要,不過美食片拍出來很好吃就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