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依舊來自新浪微博 @U--JIA由葭
http://weibo.com/p/1001603707351717821597 人和城,其實與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很像。
在我看來,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它由悠長的年月構(gòu)架出骨骼,由迥異的歷史孕育出容貌,由濃厚的人文熏陶出氣質(zhì)。沒有親自接觸就無法掌握其脈搏。
你也許能將那些名城的特色風情娓娓道來,因為你曾聽說。但那始終是別人眼里的風景,絕不是你的體會。這就像那些神仙人物或是風云俠客的傳奇故事,你可能在茶余飯后的侃談中爛熟于心, 但真正的想要結(jié)交他們,必須有機緣。
比如一場深冬時節(jié)的偶遇。
你恰好有酒,他恰好有琴,才能一人在雪里醉心,一人在雪中知音。
可能是這種機緣可遇難求,實是薄淺的緣故,世上才有那么多行者,流浪在不同的城,畢竟城始終比人包容,無論你能否與它相知,它都在那里,不離不去;而你想遇見的某某,可能一座不大的城,就足夠彼此不相逢。
因此對于很多智者來說,知己一生難覓,能遇到一座脈搏相同的城,相屬一生已經(jīng)不易了,但你不可否認的是,這世上總有一些令人艷羨的幸運兒,能在相知的城,結(jié)識交心的人。
一
很多人描述羅馬:偉大,宏偉,厚重,繁華,歐洲的典范,無以言喻的氣勢等。但是始終逃不出中正的意思。
就像我之前聽過的一個笑談,說歐洲的建筑令人贊嘆,雕塑,宮殿,城堡,相機隨意一拍,就能留下獨一無二的畫。但是你如果一路上咔嚓咔嚓照個不停,導游會調(diào)笑著告訴你,你還沒到過羅馬吧,得去那里,那里才是源頭。
羅馬的尊貴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因此當我知道《花兒與少年》節(jié)目組將旅行的第一站選在了這里,心里就明白,這是在用歐洲的“正室”,要給七姐弟以及觀眾一個下馬威呢。
果不其然,當他們踏上羅馬斗獸場的高臺時,飛行的白鴿,古老而美麗的塔樓,立即捕獲了凱麗二姐的復生的少女心,順帶著慫恿了一把張導游,就此讓他定下了要在這里成婚的承諾。
浪漫和經(jīng)典往往產(chǎn)生于沖動,而羅馬,的確有很多像斗獸場這樣讓人魂不守舍,失去理智的美人。
不止是翰哥和凱麗姐,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甘心臣服于它們,它們又誘拐了多少人癡癡地將誓言留在這里。
不過這位美人似乎也有失手的時候。
鏡頭切換,感人的背景音樂驟停。就在翰哥和麗姐為彼此的承諾深情相擁時,美麗的斗獸場正眼睜睜看著兩個坐在自己面前的黑發(fā)男女,極其享受般看著大街上的路人吃完了一堆食物,過后,興致勃勃地對著他們自己的剪影比起了愛心……
喂,你們稍微注意一下我好嗎!給我點面子好嗎!我這么美!來瞻仰我的人加起來都可繞地球一圈了你們居然甘心看著大街上的路人也不看我一眼!
——總覺得此時斗獸場心中正有千萬匹某種神獸飛奔而過。
渾然不覺自己行為有多么出畫的華晨宇,卻正對著鏡頭說:“這不是談戀愛,這是……”
嗶——被消音的同時,他比出一個蠢蠢的剪刀手。
你看,電視節(jié)目的鏡頭剪輯就是這么神奇,所有的素材堆疊著,剪輯師選擇不同的人物時間地點,就能編排出不同的開始高潮結(jié)局。
而在花少里,如果說,第一集的故事沖突在于翰先生初當導游造成的種種矛盾,那么這次的第二集,顯然導演組想要凸顯的主線,是華先生和眾人因為節(jié)奏不同導致的高潮迭起。
二
故事的開端,翰先生經(jīng)過一晚的休整,帥氣逼人地早起,裹著白色浴袍從浴室里走出時簡直連周身的空氣都在閃著光;另一頭的臥室里,華先生還在混沌當中和睡魔掙扎。
迷糊的會計弟弟,理性的導游哥哥,這樣的第一印象一旦打造完畢,接下去的哥哥操心,弟弟瘋玩的情節(jié),展開來便顯得格外自然。
操心的哥哥餓了一天的肚子。
從早餐開始只舍得點了一杯美式咖啡,蹭了弟弟的半塊披薩,還是餓得頭昏腦漲,到放棄偶像身份,用不太利索的英語向老外請求資助一個漢堡。
從為了省錢只買一個講解器擔當起人工翻譯員的角色,到晚餐后水果只能買六個人的份,自己喝水就好。
忙碌了一天回到旅館,依舊做著旅行攻略到凌晨兩點的翰先生,在這一集里,可以說表現(xiàn)得成熟了許多,也是因此,許多觀眾紛紛對他改觀,“雖然有缺點,但是有用心在付出呢,點贊!”
——第一集里被黑得面目全非的翰哥這回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而另一頭,弟弟的一天都做了些什么呢?
好像一直在迷路。
——“花花!你怎么又走丟了!”
好像一直在吃。
——“我想吃個酷一點的!”
額,我說弟弟,你這樣會被黑的你造不?
——“沒關(guān)系,隨意一點!”
……好吧你贏了。
那就讓我們來仔細看看他到底都是怎么走丟的。
第一回在大街上,前往斗獸場的途中,翰哥說,菲兒,我把弟弟交給你了啊。
而就在他認真和菲兒妹子交待這件事的過程里,走在隊伍最后頭的花極其順溜地走進了路旁邊的某個建筑里……
極其順溜。
明目張膽。
光明正大。
理所應當。
就好像那里就是他本來的目的地一樣,沒有絲毫的猶豫停頓。
——說實話看到那里真的很想說你個熊孩子看你把菲兒妹子嚇成什么樣了……
第二次在斗獸場前的廣場,他被街頭穿著中世紀盔甲的藝人吸引,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難保他不會像去年夏天扒掉玩具熊的衣服一樣,把盔甲給自己戴上。
第三次,好容易到了圣彼得教堂,一個他們既定要去的景點,他在里面居然又丟了一次。這回之后,他開口談判,終于獲得自由行的允許。
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獲得自由之后的華先生,并沒有按著大教堂里面的游覽景點在游玩,他一個人,聽不懂外語,估計也不太清楚這個教堂里,哪個是米開朗琪羅的作品,哪個是被評為世上最棒的雕塑,哪的壁畫又有什么樣的故事。他只是一路被什么吸引,就走到哪去,累了,就回到集合的地點,靜靜坐在教堂的長椅上,然后,睡了一覺。
我不知道這個教堂里有多少人來過,但我想,一定有絕大多數(shù)的以游客身份到此的人,都在來之前做好攻略,布好路線,欸,我要記得去那去哪,我要記得看看那什么什么的名跡。然后真到了這,就十分利索地按著計劃參觀了所有的(點),最后滿意地離開。
而千里迢迢跨海而來,卻選擇花時間在這里的長椅上睡著的,不說只有,但一定不多。
我沒權(quán)利說這兩種游覽哪種更正確,只能說我喜歡后一種。追求不同,方式就不同,得到的就不同,計劃好的路線里的游覽,就像把果實提前標記,按時采摘,但總有囫圇吞棗的感覺;隨心的游覽則是黑夜里狩獵,一切獲得都要靠自己捕捉,但捕捉到的一定都是會發(fā)光的東西。
前者的滿足在于收獲滿滿,后者的快意來于探索的征服感。
華先生是貫徹著后者的人,我特別理解他。
而這種旅游方式的不同,就是這期節(jié)目里花弟招來的最大的非議點。
他們拿他的的年齡說事。說他都24歲了還沒有團隊精神,說他總是拿隨意來逃避責任,不替導游分擔。吃東西也只想著自己點好的。
然后他的粉絲們開始一個一個地維護。
晨宇是第一次旅游,晨宇點的早餐分給姐姐和翰哥所以才吃不飽,晨宇有幫濤姐背更重的包,甚至有傳言說,對話都被剪輯過,只用來表現(xiàn)他好像沒心沒肺的所謂呆萌。
你吃飽了嗎?
(沒有。)
(這里還有錢你再去買一點吧。)
(不用了,你呢?)
我吃得超飽的。
聽說括號里的被刪去了。
當然以上這一段是否屬實還有待考量,但是芒果的神剪輯啊,就連許晴和華晨宇比劃個愛心,都能被剪成兩段配上十分鐘之后這樣的神字幕,還有什么不可能?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懂他的歌迷們很替他委屈,導致這些天來圈子里的氛圍一直都不太好,大家的心里壓著一塊石頭,就算之后有各種人塞了各種糖來彌補,也只能暫時掩蓋那塊石頭的冰冷,笑過鬧過之后,該膈應的還是膈應。
能不膈應嗎?
我崽子把早飯分給別人,沒吃飽都一聲不吭,被晴姐問起來還傻笑著說減肥;
錢包被人藏起來找不到了,換你你能不心慌?但還是冷靜下來靠自己聰明才智找到了,最后也只說“我運氣好。”
我看得真想上去呼應他一個腦殼:“你傻不傻??!”
可是下一秒,你看著他笑得那么開心,又覺得自己計較這么多真是太LOW逼。
這樣的一個低調(diào)又溫和的男孩子,懷著“沒必要每個人都要很出色,大家是去旅游,不是玩大冒險,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會幫忙,”這樣想法的男孩子,到底哪里招惹與你?
如果你要拿他走丟來說事,我只能說,旅游的方式從來和年紀,游覽的次數(shù)沒關(guān)系,懂得人自然能懂,比如經(jīng)常隨意搭乘公交滿城瞎逛的我。
——反正在我看來,沒因為美景而忘我駐足過的旅行,和接吻時還能睜著眼睛一樣。勸你走吧,不是真愛何必浪費時間?
好吧,我承認我有點過于激動。
我就是看著挺憋屈,不禁為華晨宇,為他的粉絲,也為了羅馬。
在羅馬這樣的藝術(shù)之都里旅行,呈現(xiàn)出來的節(jié)目效果,卻讓觀眾的注意里全放在計較旅行者個人表現(xiàn)的好壞上,對于羅馬,真的是一份不尊敬。
而且,還用剪輯誤導了觀眾的評價,更是對觀眾的不尊敬。
說實話我有點失望,這和我在第一期里提過的希望和我看到的節(jié)目相差越來越遠了。
當羅馬都淪為背景,我不禁想,難道你們遠赴這里,僅僅因為這里的象牙白適合入鏡嗎?
你們應該慶幸還好有一個華晨宇,他散發(fā)的自由氣息太濃重,在刻意壓縮后,仍在節(jié)目里富余出了最輕松清新的橋段;也還好,我們看到的只是節(jié)目效果,真實的他和他們是在羅馬玩得盡興的。
而最讓我能寬慰自己,一切非議都不是事兒的是,那時的花弟,這只被拴住沒能徹底飛起來的小鴿子,也還能有一個晴姐來陪他一起,靜靜看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三
人生難得是知己。就像許晴說的,靈魂是有血脈關(guān)系的,一旦遇見就會彼此相認。而當她說這話時,華晨宇坐在她身旁,替她舉著麥克風,不住點頭。
我一直認為,任何被定義為友情,親情,愛情等,能叫的上名字的情感都有缺憾,當你真正遇見一個靈魂上的伙伴,是不能用名稱來劃定這種感覺的。
所以,當華晨宇說,我不想把它定義成愛情親情還是友情,那樣就沒意思了,的時候,我知道,是的,他找到一位這樣的人了。
靈魂上的事,只能羨慕,遠觀,用筆或是話語來剖析是沒有意義的,只會俗氣了這件事情,于是擱筆,敬賞不提。
只多一句,他們真是太幸運,因為他們相認的地點,還能是一座他們能相知的城。
四
前面說過,這個城市,似乎擺脫不了中正,它歷經(jīng)過最輝煌的王朝,創(chuàng)造過最璀璨的時代,守護過最英勇的君主和軍隊。 政治上的輝煌讓它的脊梁帶上了正統(tǒng)的烙印。羅馬的藝術(shù),也帶著典雅端莊的氣質(zhì)。
時至今日,即使它的大部分軀殼已經(jīng)失去實用的價值,但作為一個供后人 敬仰朝拜的英雄,它的光臨者也是帶著朝拜的心情來到此處。
但是,總有什么變了。當戰(zhàn)場變成游覽區(qū),當信仰的天使像成為拍照景點,羅馬,其實怎么都會覺得別扭吧。
但是能有什么辦法呢?王朝時代已經(jīng)不再回來,它身上的正統(tǒng)血脈已然失去權(quán)威,久而久之,它就適應了這樣的氛圍。
習慣了斗獸場前的長隊,習慣了教堂里的攝像機和地圖,習慣了圣天使廣場上的留影紀念到此一游的笑容。
但,偶爾還是會回想吧,例如當它發(fā)現(xiàn)那些和平鴿飛過,還是如當年一般潔白的時候。
它就像一個不得不睡著的老巨人,只能看著子孫兜售著它畢生的瑰寶。
但是,在今天,麻木排隊的人流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道逆光。
穿著人字拖的黑發(fā)少年穿行在夜色里,好奇的眼光看見??柯放缘陌咨囕v。
背著雙肩包的黑發(fā)少年流浪在游人如織的圣彼得大教堂里,在喧鬧的背景音里,認真地說,這里讓我覺得心里很安靜。
還是這個少年,坐在路旁,嘆,我好喜歡這樣坐在大街上,回到國內(nèi)就不能這樣了。
能看到別人不能看到的風景的人,本身就是一道風景。
如果羅馬有一雙手,一定會擁抱這個孩子,因為他帶來的,是這個年代最難得的本真。
這種對于美好事物的本真追求,應該說是超過了對羅馬的正統(tǒng)的朝拜的,這是當年創(chuàng)造羅馬的那些偉大藝術(shù)家的相似情感,他憐愛羅馬,又尊敬羅馬,他懂得它,但不捆綁它。
而羅馬,也因為這樣的游客的存在,才不至于混沌度日,才不至于因為現(xiàn)在的眾多簇擁,迷失地太徹底。
這樣的旅人的到來,讓這個歐洲的正室,總算是能依舊保持著少女時期的一份天真。
或許,我們現(xiàn)在可以重新審視弟弟這一天的生活了。
一直在好奇地和羅馬打招呼的他。
——那里面超級酷。
——這里的街道真的很窄。
一直在虔誠地面對藝術(shù)的他。
——我覺得我的身體已經(jīng)跟不上我的思想了。
——太牛了能保存得這么好。
一直情不自禁打開自己的世界,和羅馬共享而忘記了周遭的他。
“其實,我是想多待一會兒。”
可是華先生,你這么做,可能會被黑哦。
——沒關(guān)系,隨意一點!
好吧,你要是在乎這個,就不是你了。
于是每一次看到他“走丟”,我都在心里想著,別那么快發(fā)現(xiàn)他,別那么快找回他,讓他飛得更遠更高一點吧,為什么不能對世間的特別存在多一份寬容呢?為什么一定要讓所有的旅途都按部就班呢?
試著縱容一下吧。
畢竟,這個敏感而輕盈的靈魂的每一次走丟,都讓古老的羅馬多拾回了一份藝術(shù)。
END
最喜歡的還是第一季,大家相處和諧自在,真誠相待,像家人一樣,剪輯也沒有特別帶節(jié)奏,雖然是有點,但和后面一季相比良心多了。當時張翰被噴,可是我卻覺得他性格很不錯啊,節(jié)目里也沒有討厭哪個人的行為性格之類的,大家相處平平淡淡但也真真實實。
張翰沒那么差吧,覺得他也挺不容易的,小男孩沒經(jīng)驗又要照顧這么多姐姐…許晴不咋地是真的,不干活不擔責任還要抱怨別人,神煩…
其實題材很好,人沒選好,姓華的簡直是自私到極致的腦殘屌絲選他為冠軍的審美觀都是哪國的?許晴的做作和皇后病真心惡到我。從來不是張翰粉絲,但真心越看越可憐啊,那么懂事的男孩每集都被眾人訓是怎樣。。為了景點還是看下去吧
濤姐好女人,娶了要拜神!但是女強人都是跑腿的命,享福的讓人抬行李的都是嬌嬌口甜妞吧!佩姐的嚴格也讓人難堪了,菲兒會做人,話少還送禮。凱麗外語差都羞哭了,怎么還吐槽別人呢?但她自動下來推車那就原諒她吧!許晴啊,其實從小到大我們身邊真的好多這種女生,讓你恨但她一哭你就軟了。
大家都在吐槽誰誰誰難伺候,我覺得最難伺候的是網(wǎng)友……
張翰情商低,玻璃心,王子病。 華晨宇沒教養(yǎng),沒素質(zhì),沒禮貌。鄭佩佩68歲沒喊過苦和累,寬容大度的奶奶。劉濤成熟睿智,情商高。凱麗挺真實的,也沒給組織添亂,許晴就是那樣真實率性嬌滴滴的性格,沒感覺不妥。總體就是:兩個不能算是男人的,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和長輩們出游。
佩佩姐御姐范十足,李菲兒無感,濤姐能力好強,花花呆萌討喜,張翰自黑成功,王子病足足的,許晴矯情。巴特對于芒果臺又買棒子的版權(quán),我只能說咱有點創(chuàng)新成么
劉濤這種女人不嫁入豪門真的說不過去?。。?!簡直太贊了?。?!
你們自己想想,7個人如果個個都像劉濤一樣全能性格好,這個節(jié)目的看點在哪里,如果個個都像花花一樣呆萌,節(jié)目還要不要進行下去,就是要有不同個性的在一起碰撞火花,節(jié)目才好看,要不然還怎么吸引觀眾呢。有話題節(jié)目才能越火!
芒果臺腦殘粉,其實看完全部8集,覺得還不錯。拍攝、剪輯水平不遜于《爸爸去哪兒》,嘉賓最喜歡排名:許晴 > 鄭佩佩 > 李菲兒 > 劉濤 > 張凱麗> 張翰 > 華晨宇。期待第二季?。?!
最喜歡的還是第一季,沒那么多幺蛾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yōu)點和棱角,有矛盾但也能相互理解和包容,從剛開始的生疏到最后慢慢敞開心扉相互信任理解像家人一樣,也是很暖心真實的。凱麗姐,佩佩姐 ,濤姐也有很好表率作用,小迷糊菲兒和花花也很可愛,塘主很帥就是偶像包袱太重,不過張翰人還是挺好的
可以不用再罵了。第六集開始喜歡這節(jié)目了。不論公主病許晴,少爺病張翰,癡呆華晨宇,大媽凱麗姐,都在第六集開始真實的讓我觸動。他們不是明星,就是你跟我。(我猜,越討厭誰,自己某方面卻跟這人很像。我檢討我就是。)
三季花少,個人覺得第一季最有人情味兒
李菲兒華晨宇這種帶出來干嘛?又沒點又沒噱頭。張凱麗不愧是演員,第一場哭戲真不錯。最真實的還是佩佩姐。許晴只會抱怨不做事。劉濤以前做過保姆吧?張翰直接和他爸爸參加《爸爸去哪》算了。不過許晴機場抱怨張翰那段太真實太贊了,我心想,你為什么不罵死他呢?
節(jié)目文案 視頻剪輯都還不錯, 而且第一集中他們剛剛抵達羅馬的情況相信大家在出境游的時候也會碰到, 人多的時候七嘴八舌, 累了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情緒, 遇到棘手麻煩事情的時候意見不一等等這些, 我覺得在節(jié)目里都體現(xiàn)得很真實!! 只是某翰真心尼瑪腦殘+我擦.............
許晴真心美。驚為天人,已經(jīng)四十多了還那么美麗。雖然很多人罵她,可我覺得她很真實,裝表面和氣誰還不會。為真性情點贊。對于我這種出國恐懼癥的人來說,這個秀很不錯。各種突發(fā)狀況處理。。。哎呀我媽,時隔一年來看,真是瞎了眼
愛上劉濤
個人覺得女生20歲之前要像李菲兒,20~30歲要像許晴,30~50要像劉濤,50歲之后要像鄭佩佩,,,男生千萬不能像張翰和華晨宇!??!#花兒與少年#
劉濤太美了,太美了,又獨立機智,會照顧人,要做個像劉濤一樣的女人啊
很差勁的節(jié)目,比韓版差遠了,羅PD甩芒果臺導演幾條街不說,就演員看就很不接地氣兒??纯础痘訝敔敗罚瑺敔攤兡昙o這么大都擠地鐵爬樓梯,在臺灣更是在36度高溫下暴走,但是都沒怨言,可是中國明星呢,下了飛機坐個大巴就唧唧歪歪了。爺爺們在酒店旅店好幾次都是打地鋪睡得,中國明星看見床小就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