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高陽先生的《慈禧全傳》,你就知道了,李翰祥拍的《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其實就是高陽原著的戲劇化再現(xiàn)。應(yīng)該說主體部分還是忠實于原著的,情節(jié)甚至臺詞都大量直接取自原著,風(fēng)味也較好地提現(xiàn)了原著的古雅。但是,香港電影嘛,李翰祥嘛,總是要摻和進不少他們的流行元素,什么麗妃做成人彘,四大高手要劫殺慈禧,估計都是據(jù)野史和民間傳說而加入的戲說。假如我們把高陽的原著作為“史”,李翰祥自己加入的部分看做“戲”,我覺得這兩個電影史與戲的比例大體在8:2,夠可以啦,不容易啦。尤其那份淳雅的味道,目前沒有一部電影能超越它。
我多么盼望,今天我們的電影人能好好讀讀高陽原著,下功夫拍一部慈禧的電影啊。
咸豐之死作為本片的前奏,導(dǎo)演的態(tài)度也足夠嘲諷中國兩千年的皇位傳承制度了。先是一群大臣到倉庫里面去找萬年吉祥板,然后又說這金絲楠木板,可以保存尸體千年不朽。超夸張的,一下子就省了九千歲。然后就是咸豐在臨死之前一一囑咐他的大臣和妃子們要如何盡心的輔佐他的六歲小兒做新皇帝,在大臣方面已經(jīng)安排了八位顧命大臣,又還想在后宮平衡權(quán)臣勢力所以留下了懿貴妃。這些都是按照史書,或曰禮記留下的那些規(guī)矩辦的,唯有在咸豐最后看到他那一堆妃子才忍不住苦苦冷笑,算是對他三十幾年人生的一點小小自嘲。然而他最可嘲笑的,正是他按照什么祖制要父死子繼的那些東西,一個人活著的時候窮奢極欲,都臨死了,從此都煙消云散了。卻還在念念不忘的安排他的身后事。舍不得放手一切,最主要是財產(chǎn),甚至連尸體都要求個千載保存。當(dāng)然還有咸豐靈柩回宮死后的那個儀仗拍的也挺好。這一切荒謬的點就在于,所有的儀式看似是為了死亡才發(fā)明的,但是能參與這個儀式中的人竟沒有一個去思考死亡的。慈禧和恭親王忙著和肅順搞政治斗爭,肅順還順便帶著小老婆,足以所謂禮法都是拿來做給別人看的東西。
到本片的最后,八位顧命大臣里該死的人一一表演他們的死亡儀式。作為政治斗爭的失敗者給觀眾看到的是一群膽小鬼或者徒有死不反省之勇。北京話很喜歡說王爺。這片子里能看到很不一樣的王爺之死。
而在一代妖后里有一個片段是拍破敗的慈寧宮的,其實破敗的宮殿比那修復(fù)完好的宮殿更好看,還找了幾個老太太在那兒打太極拳或者活動身體。那已經(jīng)是嘉慶和道光留下來的太妃了。真是夠了。
電影前邊基本就是個大女主視角,講慈禧如何一步步往上爬,一步步斗倒八大臣,把慈禧太后描繪的精明睿智有魄力有智謀,反倒是肅順這幫人張揚跋扈卻愚蠢而不自知~~
不敢說導(dǎo)演在褒揚慈禧,但至少立場是站在慈禧這邊的~一般觀眾,肯定把自己帶入到慈禧這個陣列然后希望她能贏!
然而最后突然畫風(fēng)一轉(zhuǎn),搞了個“人彘”事件,慈禧掌權(quán)后把“老同事”麗妃剁手跺腳放到酒缸里腌咸菜一樣腌著,并且百般言語羞辱,折磨的生不能生死不能死,一個刻薄惡毒心理變態(tài)的女人的形象立刻躍然出來!
這童年陰影啊!小時候就不明白慈禧太后您都當(dāng)了圣母皇太后了,干嘛還對一個沒怎么得罪過你的情敵如此仇恨,她又沒孩子和你兒子搶皇位,你又沒那么愛咸豐!
長大了查百度百科,歷史上有這人但根本沒這事,慈禧做了太后之后也對這位“老同事”麗妃(麗皇貴太妃)很好,麗妃和她女兒(榮安固倫公主)尊榮到老善始善終,慈禧首先是個心理健康的女人。而且就算從現(xiàn)實利益講。有慈安在,有滿朝文武在,剛上位的地位不穩(wěn)慈禧太后怎么會干這種崩形象的蠢事,她想做也沒那能力,先帝的妃子(還有個女兒)那也不是說老公一死就成草芥了,皇貴太妃也是很有地位的!
這段就是導(dǎo)演潑個臟水,把呂后和戚夫人那點事嫁接過來了!
然后最后幾分鐘旁白開始罵人,什么慈禧禍國殃民喪權(quán)辱國驕奢淫逸,死后被刨棺戮尸就是活該等等,言語激昂而刻??!你還沒演到驕奢淫逸那段呢,她剛上位還來不及禍國殃民呢,怎么都罵出來了!當(dāng)時覺得導(dǎo)演好像精神分裂一樣,本來全片好好演那拉氏的奮斗史,突然最后撕破臉開始罵人!
現(xiàn)在看來,李翰祥也是匠心良苦,前半段應(yīng)該是給觀眾看的,后面畫風(fēng)一轉(zhuǎn),那是給主流意識形態(tài)看的,慈禧在新中國政治輿論氛圍下那就只能是個壞符號,而八十年代是改開初期,wg的氛圍才剛剛過去,那慈禧就更要是個壞符號,壞女人,只能是個禍國殃民的歷史形象!所以前面怎么演無所謂,后面旁白一定要定性,前面沒罵的,后面得罵回來!
記得2000年初的那部《走向共和》(李冰和呂中兩位老戲骨主演的),其實大事件還是比較寫實的,也算那個娛樂古裝劇泛濫的年代出現(xiàn)的一部比較嚴(yán)肅的歷史??!但是全劇的氛圍對慈禧有些“過度的理解之同情”,對李鴻章那簡直就是個高大全的背鍋俠形象的刻畫。為人民殫精竭慮為大清鞠躬盡瘁!結(jié)果就禁播了!感覺李翰祥導(dǎo)演還是很聰明的!
看來奇積都發(fā)生在梁家輝身上,"垂簾聽政"里主演半場戲,就能拿下最佳男主角, 不得不說是對梁家輝演技的極大肯定。 看這片名"垂簾聽政",要我來想就會重在咸豐帝去世后,慈安、慈禧和恭親王三人聯(lián)手斗倒肅順等顧命大臣的故事,沒想這電影里居然只用旁白帶過,只有幾個抓人加上顧命大臣的下場的鏡頭,與我想象大異其趣。
歷史也好,后世評論也罷似乎對歷代女性政治家說好話的不多,但是像垂簾聽政這種歷史題材的影片,可以夸張,但是沒必要用與事實完全相悖的事兒來妖魔化一個人,慈禧對麗妃很好,對麗妃的女兒也很好,慈禧能執(zhí)政四十幾年別的不說,至少她不會難為對自己不構(gòu)成威脅的人,麗妃,也就是莊靜皇貴妃,他是在咸豐死后兩宮太后賜封的貴妃,光緒十六年才死,葬于妃陵c位,可見慈禧待她不薄,慈禧和麗妃是唯一給咸豐生過孩子的,麗妃的女兒是榮安固倫公主,是嫡出公主才能夠享有的封號,也是慈禧賜予的,許配的是一等雄勇公,婚后授散秩大臣,可以說無以復(fù)加了。導(dǎo)演李翰祥拍了三部講慈禧的電影,垂簾聽政,一代妖后,火燒圓明園,杜撰扭曲了一些事實,其實從公正的角度去拍一個人會比較好,比如末代皇帝,歷史還原度就比較高,電影是一種人們更容易接受的傳播媒介,看的人也多,妖魔化一個人也更容易,凸顯女性執(zhí)政的無能,狠辣無情或者塑造像妲己這樣的紅顏禍水以此充當(dāng)一個朝代衰亡的背鍋俠似乎已經(jīng)成歷代留下的習(xí)慣,人們也更好接受,這一點挺可怕的,其實沒有慈禧當(dāng)時的清朝也離亡國差不遠了,咸豐明知她野心大能力強還沒有選擇留子去母,把這個任務(wù)交給了軟弱昏聵的慈安,沒人罵咸豐,慈安就是個和稀泥沒人罵慈安,有幾個功高蓋主心里一堆小九九的顧命大臣能善終,沒人講肅順?biāo)麄儭呛呛牵笡]有太多尚無辨別能力的人看到,這種并不公正的歷史題材電影盡量少拍
小時候看過 現(xiàn)在還記得慈禧把慈安做成了人彘??梢愿痘馃龍A明園》分個上下部。覺得一般 不如上一部緊湊。還記得中學(xué)心狠手辣的歷史老師讓我們把辛酉政變從頭至尾背下來 光是八輔臣的名字就煩躁得我恨不得再捅咸豐幾刀。
6/10。角色思想的展現(xiàn)和繁復(fù)的服飾設(shè)計留下了許多好印象,咸豐攜帶麗妃打獵的開場鏡頭中,兩人穿有華麗厚重的甲胄騎馬,射中“哨鹿”人的樣子被洋人大臣臨摹下來,表現(xiàn)了清王朝的驕橫殘暴,從而引出他死后王朝內(nèi)部一場激烈的權(quán)力斗爭。咸豐臨死安排后事一場確切地反映他內(nèi)心的矛盾,既將太子托付給八大臣,也托付給東、西宮,此后整個斗爭的過程,情節(jié)注重表現(xiàn)每個人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不同心理,譬如八大臣與慈禧唇槍舌戰(zhàn)、香妃在大佛寺為皇上祈禱延壽等。服飾設(shè)計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富有光彩,當(dāng)慈禧進入深宮見麗妃,帶有金鳳彩花的綠色常服顯示出不可一世的狂妄態(tài)度,祝壽聽?wèi)驎r全身金閃閃印有繡花的吉服,氣派中帶著剛強的性格,與慈安的柔情似水形成強烈對比,登基大典結(jié)束當(dāng)晚,慈禧將砍掉四肢、塞入酒壇的麗妃送到面前,一番明夸暗損的對話十足精彩。
有佳句。比《火燒圓明園》好,因為李翰祥始終還是一個“說書”式的導(dǎo)演,尤其是他對于野史和秘事的趣味,一旦與歷史的嚴(yán)肅性結(jié)合,那么便顯得四不像(《垂簾聽政》沒有《火燒》那樣端著,苦大仇深)。也因此,拍宮闈秘事類的他最擅長,同時觀眾也愛看,再加之李對于美術(shù)道具上的考究,享受這一出便不成問題。但看到后面,依舊要嘆息一句,不扣題,完全略過怎么智斗八大臣,怎么奪權(quán),而是將目光移向了他們的結(jié)局。片名叫《垂簾聽政》,過程你是一筆帶過,直達結(jié)局啊。慈禧對咸豐,咸豐對慈禧,感情都有點難言的復(fù)雜,這點復(fù)雜中和了那點臉譜化,雖然還是有臉譜化。ps李養(yǎng)活了不少后來的清宮片啊,《慈禧秘密生活》里,邱淑貞的慈禧,完全就是劉曉慶的慈禧故事的濃縮和仿版啊,而且本片里的梁家輝演咸豐,到了邱淑貞那部,他演上了奕訢。
假期在家連著重看老電影,在《末代皇帝》后再看這個,藝術(shù)手法差太遠了,頻繁播音腔畫外音講歷史簡直科教片。不過比起現(xiàn)在的清宮戲,已經(jīng)算嚴(yán)肅考究的了吧。
我媽說她年輕時候覺得劉曉慶演技很差,我看電影版紅樓夢劉演的王熙鳳也看出來她演技沒到家。但以前的花瓶演員都是有血有肉的,哭戲哭得真情實感。陳燁很美,而且我對慈安太后這個人物有迷之好感
初看時只認識劉曉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手上套的指甲套劃傷了宮女的臉。再有就是她設(shè)計讓慈安撕掉了咸豐皇帝留給她的決定慈禧命運的遺詔。知道梁家輝多年以后才知道咸豐皇帝是他演的,據(jù)說他因為參演此片被封殺,雖然被封為影帝還是被迫淪落到在街頭擺地攤,令人心酸啊。再看此片居然見到了張鐵林。
慈禧把持朝政的辛酉政變始末?!痘馃龍A明園》原班人馬的續(xù)集,雖然李翰祥導(dǎo)演的情色片很知名,但是對于大型歷史題材也十分擅長。從歷史角度來看,雖然就算慈禧在政變中被消滅,也并不能阻止清朝走向沒落,但是在電影中,非常細致地刻畫了慈禧在宮中心路成長歷程,讓觀眾看到慈禧如何靠手段和心機一步一步成為國家的禍害,令人倍感憤懣與惋惜。周潔的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是的確令人驚艷。另外,影片涉及多個宮廷生活場景,如皇帝議政、狩獵、后宮風(fēng)月等,清代末期的真實皇家宮廷生活一覽無余,堪稱經(jīng)典。
當(dāng)年看《火燒圓明園》并未細看,去過北京后,才看清片中紫禁城內(nèi)宮苑全部實地取景,清帝王們的園子、起居、住宿,包括那些文物,其場景還原已是絕唱,這是李瀚祥地道的考究。此片野史橋段遠多于正史,所以其實倒是個懸疑宮斗政變??v觀其慈禧三部曲和清宮戲,排場極佳,場設(shè)極其講究,但總是把歷史的潰敗歸因于女人,且看里面把慈禧刻畫的陰暗奸惡如此便知。有些中國文人總喜歡拿女人誤國說事,其實當(dāng)時病怏怏、遲早藥丸的大清帝國,又僅是一個女人誤國算的?換作肅清等不死難道就能救國了?那些個英法聯(lián)軍來了帶路、菜市場看大臣砍頭起哄看熱鬧的老百姓,又何等愛郭?7.7
http://www.m1905.com/vod/85523.shtml制作精良;那時節(jié)的女性角色無論大小都是唇紅齒白吹彈可破,不似如今影視劇除了個別主角剩下的都是從二手市場打包批發(fā)過來的.......應(yīng)該給曉慶個獎的,雖然當(dāng)年提名了也。PS:古代的雞蛋究竟有多廉價,為什么對行刑的犯人大家都那么慷慨的投擲雞蛋呢???
某幾場戲的美術(shù)、構(gòu)圖和剪輯讓人叫絕,可是整部戲?qū)嵲谑翘⒘?。另外旁白的使用是典型的時代烙印,既偷懶還頗有蓋棺定論之意味。損害了劇情連貫性的同時還很跳tone??墒且黄毖輪T真是不錯,劉曉慶實在是太驚艷了!
梁家輝年輕時候真是演沒落皇帝的第一人選。
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女演員嗎?現(xiàn)在只有楊冪!
梁家輝沒有拍末代皇帝真的可惜了。
李翰祥拍這個慈禧三部曲可是過足了癮,故宮雍和宮避暑山莊拍不夠,他是真愛這些。但本片表演和劇本問題挺明顯了,垂簾聽政故事是個大題目,主干取的是辛酉政變,限于電影片長可以理解,但雙方交手其實僅兩回合,第二回合的刺殺事件還被畫外音淡淡帶過了,本片可以說是沒什么劇情。兩邊人物的面目也模糊不明,慈禧基本是只有對權(quán)柄的渴望,這看上去有點變態(tài),但劇情沒解釋,尤其配上劉曉慶一味發(fā)狠的演繹,是個臉譜化的呈現(xiàn),八大臣那邊呢,也沒描畫他們在行政甚至是宮斗上的籌劃,看這么兩撥人相斗,跟看斗蟋蟀差不多,李翰祥顯然沒想讓觀眾站隊,他是市民趣味加市民立場,是個純粹看戲說古的角度,他寧愿講坊間的宮闈傳聞也不愿細說深宮人物的心路,不過他的考據(jù)老實厲害,場面營造的也氣派、嚴(yán)謹(jǐn)(咸豐慶生、出殯),就這個層面來說彌足珍貴
收尾與原作大不同。慈禧的權(quán)勢愈發(fā)壯大,但她接連居處的空間卻是越來越窄。圓明園、避暑山莊、軍機處...每遷一次就小一格,到了結(jié)局前夕,慈禧即將掌權(quán),她在銀幕前能支配的空間竟只剩一張長桌。為什麼?因權(quán)力成就但也制肘了慈禧,權(quán)局人際的密網(wǎng)收束了她一切的私人空間,最終狹隘。
比那些瞎編瞎鬧騰的清宮電視劇強百倍。劉曉慶所演繹的慈禧到目前為止,無人能敵。
多年以后重看,發(fā)現(xiàn)對有些段落百看不厭,比如18分鐘附近咸豐慶生聽?wèi)?,伴隨畫外音的昆曲開場曲牌演奏,文武官員和妃嬪著禮服列兩隊魚貫而入,剪輯的節(jié)奏與人物動作神態(tài)、音樂配合得天衣無縫。沒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真不會有這樣的神來之筆。
李翰祥評說垂簾聽政。不過誰贏誰輸,都是場政治斗爭。ps:妃子們都是古裝美女啊。人彘幽怨的在唱“艷陽天,艷陽天,桃花如火、柳如煙···”
張鐵林年輕的不行啊,我記得他還說嘎嘣利落脆,小時候CCAV6
人彘壇子太恐怖 以后看見壇子都不敢靠近了 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