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瓶舊酒我喝不下去
一句話感受:
不喜歡,毛克利最后的行為讓我覺得老虎真是冤死了,包裹在頂尖技術下的故事內(nèi)核感覺糟透了......
貫穿始末的“法則”其實是人類智慧最高嗎......
以及路易王一整個走錯片場即視感......
以下會有劇透,不過這電影透不透其實也沒所謂的分割線-----------------------------------------------------
我抱著極大的期待,為的就是“視覺奇效”。
在這個層面上,的確談不上失望。
由于改編的動畫原作我沒看過,無從比較,就只說說這部電影。
論及對一部電影的喜惡,電影傳達出的價值觀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當然這個東西太見仁見智,去年引發(fā)大討論的《夏洛特煩惱》就是例子。
究竟一部電影要不要輸出正向價值觀引導,這一部在美國分集為PG,宣傳上傾向于合家歡的電影,我覺得還是要稍稍苛求一下。
那么這部電影在這個層面,老舊的可怕。
看電影開頭,多少看出了對自然、對萬物、對生靈的敬畏之心。
再往后看,如果硬挖掘出深層含義,有毛克利對自身定位“我是誰”的迷茫,懵懵懂懂的歷險中,去確認是狼、還是人,是在叢林,還是在村莊。
然后到了大結局,和反派老虎的終極一戰(zhàn),我就懵逼了。
“紅色的花”如果只是作為推動電影敘事的一個道具,那用得真是極其失敗。
如果強附會些深層含義,比如這個東西代表的是毛克利生而為人的本質(zhì),帶來了燎原的災難,也在自然面前臣服。
而且說真的,毛克利根本沒有真正接觸人類,他對狼還是人,森林還是村莊的選擇根本無從談起,這個層面的價值觀探討我覺得沒有意義。
雖然老虎要殺毛克利這個行為,在電影中是邪惡的存在,主角必然要團結其他小伙伴去戰(zhàn)勝他,咱能不能不用這么膈應的方式。
而況老虎的殺心多少是因為復仇,毛克利呢?
他莫名其妙掀起這場火之后,因為把火把扔掉了,所以其他動物伙伴就來幫助他?
為毛啊?。。?br>再說這些幫助他的動物們,熊是因為毛克利的人類智慧幫助他采蜂蜜,大象是因為毛克利的人類智慧幫助小象逃生,黑豹是因為毛克利是他帶回來的人類娃娃,狼這個墻頭草就不多說了。
我真的不能理解了。
這部電影究竟讓我看什么,看他們牛逼哄哄的特效,你看那毛發(fā),你看那動態(tài),你看那眼神。
好,我看得快睡著了。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毛克利前往人類村莊這個設定張力不足,雖然中間也是波瀾不斷,但看得人一點沒緊張感。
要說對這電影吹毛求疵了,我承認。技術標桿的《阿凡達》,故事本質(zhì)被調(diào)侃為釘子戶抗拆遷記,但阿凡達故事講得精彩,中間不會讓人覺得乏味。
更何況,迪士尼也有一部技術牛逼的《瘋狂動物城》就擺在前面,《奇幻森林》就像是從過去某個時間穿越來的。
新瓶裝舊酒,莫過于此了。
而且舊酒還這么難喝。
2 ) 新瓶裝舊酒:童話,是成人講的故事。
【以下,有輕微劇透】<圖片1>
這是一個關于狼孩的故事,改編自經(jīng)典童話《森林王子》,1967年迪斯尼曾把它搬上屏幕,只是當時技術有限,如今借助CG動畫特效,連動物毛發(fā)都逼真呈現(xiàn),不得不說,牛掰的特效是這部片子最大的特色。
雖是新瓶裝舊酒,劇情未變,但小時候讀這個故事還是孩子視角,長大了,回過頭來再看,你會發(fā)現(xiàn),童話是成人講的故事,其中蘊含著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諸多解讀。
人孩叫毛克利,由狼群養(yǎng)大。狼群每天背誦森林法則,它們信仰速度和群體的力量,也同樣將這樣的觀念灌輸給毛克利。毛克利跟隨著導師黑豹巴吉拉練習速度,因為狼群知道,要想在森林里生存就必須跑得比你的獵物快,比你的敵人快。這部分總想起高中時期買過的一本教輔資料,封皮背面就是個森林里獅子抑或是獵豹之類動物的雞湯文字,大體意思相近,想要生存就要更快。
森林里的動物遵循著自己的法則,生活看起來還算和諧,它們敬畏大象,因為象群創(chuàng)造了森林。旱季,它們停止獵食,飲水最重,生存為上。有只老虎叫謝利可汗,名字里就透著王者之氣,因為早年在與人孩的父親搏斗時,被火傷了毛發(fā),毀了容,所以容不下這個森林的異類,揚言雨季要大開殺戒,解決人孩。毛克利被老虎威脅,為了不牽累狼群,于是選擇離開,在導師的護送下,尋找同類。踏上了真正意義上離開“家”,遠離庇護的成長之路。一路上經(jīng)歷不少,有艱險,有誘惑,有欺騙,也結實了朋友,完成了對自我的認同。
美女蛇(就是那只巨蟒,“黑寡婦”配音,就姑且稱之蟒中美女吧)就像是生命里的許多誘惑,她上來就和你攀近,好像熟知你的過往,洞悉你的想法,用她極具蠱惑力的聲音和令人陶醉的眼神引誘你,同時將你緊緊纏繞,意在吞你入腹。作為一只天生害怕軟體類動物的少女,這段基本瞇縫著眼睛。
人們常說誘惑來時肯拉你一把的通常是朋友。故事里也這么一個,是只棕熊,叫巴魯,愛好唱歌,撓肚皮,吃蜂蜜,口才不錯,忽悠人的能力挺強,但是恐高。它救毛克利時,只是想利用他人類孩子的能力,爬高取蜂蜜,這時候的圓圓滾滾的熊先生挺像個成功學講師,心理雞湯熬制者,“別怕那些蜜蜂,不會蜇你的”“再加油,你一定行的”,諸如此類。圍觀群眾表示,嘿,大熊,才騙只猴子,又忽悠來個孩子,你可真行!不過巴魯雖然貪吃了些,但也是只靈活的大胖子,心也不壞,為了這個人類孩子,爬了絕壁,斗了老虎,面對猩猩山大王時,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在忽悠領域的特殊才能。
毛克利在與棕熊的相處過程中,逐漸找回了自己,在狼群里,他被教育要少用些小伎倆,在這里則被鼓勵開動大腦,運用更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成長過程中,其實也經(jīng)常被長輩教導“你該怎么做”“你能做什么”“你不要做什么”,權威之下,反感常有卻也不得不聽從,要不要遵循內(nèi)心做自己呢?相信,誰都思考過許多次。
山大王猩猩路易基本上是負責搞笑的,志向倒是挺遠大,威逼利誘毛克利交出紅花,也就是火,夜里美亮,卻能毀滅一切,它說有了火就能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似能傲視眾生,可是啊,是否擁有制造和駕馭工具的能力這就是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呀。所以,路易,你還是好好當你的山大王,修修被你折騰塌了的廟宇,好好享用你的哺啪瓜吧。要知道,志向是理想,不是妄想嘛。
3 ) 有點懵的評分無語
懷著非常大的期待,進到影院看《奇幻森林》,看完了以后,有點懵。然后打開豆瓣,8.2,然后我無語了。
接著我是有點懷疑自己的,我問自己:難道……難道我錯了?這是一個好片?于是我再次進入了沉思,一邊回憶一邊仔細分析。這個片好在哪里呢?
分析故事一般應該從主題開始?那就來吧。
故事開始是講狼群決定要不要保護主角,主題呢,是說愛和利益之間的對立,愛對應保護,利益對應主角的人類身份,將來是潛在的威脅。
但接著呢?這個主題就被放棄了,隨著主角開始使用各種智力外掛,主題轉(zhuǎn)到了進步與傳統(tǒng)的對立上。進步對應主角的小伎倆,傳統(tǒng)則是森林守則和狼群的規(guī)定。這里強調(diào)主角的小伎倆是好的。
但是后來呢?又變了。就在主角可以用紅花戰(zhàn)勝敵人的時候,突然大徹大悟,放棄了紅花,開始肉搏。好吧,那么主角要奔向傳統(tǒng)那邊了。主角要依靠森林法則的精神而勝利了……好,我接受了,但結果……
什么?肉搏還是打不過,主角又開始用技術,這次不用紅花,用滕蔓,那不也是他之前用的小伎倆嗎?厄……我想想……這是什么意思,又要轉(zhuǎn)到進步比傳統(tǒng)更重要了?
我懵了,還是說,過分的技術(紅花)是不可取的,但是一般性的技術(藤蔓)是可以?主題到底是什么呢?
愛?利益?技術進步?傳統(tǒng)?高級進步?一般性的進步?只見主題在幾種價值來回切換,不見落腳。恕我眼拙,看不出故事的主題。
從角色分析一下,蛇女王戲份挺多,但出現(xiàn)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閃回主角和父親的身世。我仔細思考是不是有其他的目的,發(fā)現(xiàn)真的沒有。大猩猩王戲份也多,出現(xiàn)的目的,應該是給故事增加一些曲折,順便幫助進展黑豹和熊的友誼。然后我仔細思考了下是不是有其他的用處,發(fā)現(xiàn)并沒有。只見大猩猩王登場了,然后被打敗了,然后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我其實還是很懵……
想想好的地方,好的地方有沒有呢?也是有,比如讓人稱道的技術,可以說以假亂真,各種動物神態(tài)、體態(tài)、細節(jié)無出其右。片子開場幾分鐘一直到念出森林守則那段,還是很像一個神作。配樂加上漂亮的鏡頭和剪輯,讓人有種3D幽靈公主的感覺??蛇@感覺呢,很快隨著奇怪的故事講述逝去了……
看著豆瓣評分,我不止一次懷疑自己,可能是我眼拙,思路不清。因為就算是打情懷牌的《星球大戰(zhàn)7》,至少講了一個完整的,清晰的故事。但這《奇幻森林》真的非?;靵y,似乎有許多種想法,但都沒講清。像是有好幾個編劇,一個編劇提一個想法,幾個想法揉一起,然后拼著變成了這個片子。后來和看過原著的朋友聊過,發(fā)現(xiàn)對于原著改動也很大。唉,情懷也沒有了。8.2嗎?真的無語。
木魚的完全主觀評分
導演 6.5
編劇 4
主題 4
技術進步很好,但是沒有融入故事 8
總評:5.6
可以不看
實在找不出除了技術以外的優(yōu)點……
不理解這個片怎么獲得一片影評人的交口稱贊的……
<圖片1>
4 ) 極致精美的畫面特效后全是矛盾,奇幻森林你到底想說什么
不得不承認如今的CG動畫特效令人贊嘆,動物毛發(fā)纖毫必現(xiàn),神秘的原始森林,壯觀的平原,逼真的大干旱和山洪爆發(fā),簡直挑不出毛病。不過看完整個片子,腦子里只留下一個個問號,這次迪斯尼到底想說些什么?
來盤點盤點片中各個矛盾重重的角色:
黑豹在片中是一個善良但因循守舊的導師形象,他似乎對人類社會頗有些了解,對毛克利 的成長性格和創(chuàng)造力也是極為熟悉的,他一直禁止男孩在叢林中使用人類技巧,近乎于執(zhí)著地認為那只屬于人類的村莊,卻在最后一刻奇跡般地180度大轉(zhuǎn)變鼓勵毛克利使用人類的技巧與老虎對抗。
狼群是一個集體利益至上的群體,在毛克利被老虎發(fā)現(xiàn)狼群受到威脅的時候果斷作出了放逐男孩的決定,甚至于在首領被無端偷襲而慘死的時候選擇了沉默屈服以保全種群。這樣一個群體在最后與老虎決斗而且是己方最強有力的熊都被打敗之后突然集體轉(zhuǎn)性幾乎是送死一樣拼上了整個種群給毛克利爭取到跑進森林火場的短暫時間。
最不可思議的是,這兩個堅定的保守派代表并不是因為對男孩能力的信任做出的決定,而是在毛克利貿(mào)然引來火種點燃叢林這種不靠譜的行為之后發(fā)生!而且如果說他們是感動于毛克利放棄了唯一對于自己有利的火種而選擇回歸自然和狼群一起集體作戰(zhàn),他們馬上又勸說毛克利放棄了自然的回歸而掉頭去選擇人類的方式。蒼天啊大地啊,我被這神奇的邏輯驚得無言以對了。毛克利小朋友,我能理解你為啥一直處于迷茫搖擺和自我矛盾的狀態(tài)了,因為你的導師和族群的本身真是很難理解好不好。
還有各種矛盾的配角們,傳說中創(chuàng)造了森林的神圣的大象,對于一個小小土坑無能為力,在自家孩子被救恩毛克利各種處于危難的時候不見蹤影;卻在問題幾近解決的最后充當了一次男孩指揮下的工程隊,還不知道是為了體現(xiàn)他們強壯的體魄抑或男孩爆發(fā)的人類智慧。神秘的大蛇,你本來武力已經(jīng)很強大了還會催眠這種魔法,一口吞下眼前無助的小男孩很難嗎?所以你的那么多廢話和催眠秀其實只是為了配合介紹背景劇情來打個醬油?還有猴子王先生,你那么多靈巧聽話的手下,去人類村莊偷個火種很困難嗎?如果說是因為你自己不會用,那看看后面毛克利對火的認識體現(xiàn)在點燃了叢林和扔掉火把來面對猛虎的時候,你對他的神奇的期望值是從哪里來的請告訴我。
片中始終如一的大概就是我們毛茸茸懶洋洋愛吃蜂蜜打盹當冬眠的熊大哥了,有點小狡猾小自私,卻善良心軟,樂天知命 ,順從本心,會教唱歌會灌心靈雞湯,關鍵時刻能攀巖能爬樹還能對抗猛虎。毛克利能得一摯友如此,無憾!
5 ) 沖著特效來的,也被故事感動了。。。
其實并非全新的故事,但是以全新的技術配以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導演,片子就非常引人注目了。
基本上,迪士尼三個字,就代表了老少皆宜,當然,3D特效加上音效,某些瞬間還是著實嚇了一跳。
和之前的“瘋狂動物城”相比,此片寫實度高到幾乎不敢想像都是電腦制作 的,除了主人公。
如果在電影院看,注意動物的皮毛和肌肉運動的細節(jié),我只能用嘆為觀止四個字來形容。
可以對比著狼圖騰里的真狼和此片中的CG狼,因為狼圖騰里全是實拍,而這里面的動物全是電腦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樣的視覺沖擊,也只有電影這種形式,讓人心甘情愿看假的也津津有味吧!
劇透不透都沒有關系啦,反正故事都是熟悉的。故事結構也還是挺簡單的,畢意是迪士尼的電影,照顧到孩子們是重點,但黑豹的那句,你是人類,用人類的方法去戰(zhàn)斗!不得不說還是有分量的點睛之句。
值得而且必須去電影院看!
6 ) 一場難忘的視覺盛宴
《奇幻森林》,光看影片就比較好奇,森林本身對于長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群來說就有一種神秘感。奇幻,森林中除了植物就是動物,既然奇幻,一定是與動物相關了。動物園里的動物憨態(tài)可鞠,但更多的動物在觀賞者的眼中并無太多好的形象,毛發(fā)灰黑,雜亂不堪,生活的園子即使經(jīng)常打掃也是散發(fā)著動物的騷味,對他們,人類是觀賞,游玩但不親近之。這部影片給人們展現(xiàn)的完全是一場視覺盛宴,特效制作,虛擬場景,光影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動畫制作,真人實景拍攝,在幽靜深邃的自然叢林里,加上先進的魔幻效果,影片的視覺效果非常強烈,似真似幻,逼真細致,不由觀影者贊嘆不已!
《奇幻森林》是《叢林之書》最為成功的改編,對原著的尊崇與CG特效的完美結合,令電影將吉卜林這位文學巨匠昔日天馬行空的筆觸在光影世界中得以真切的呈現(xiàn),而那極為逼真的叢林和擬人化的動物,奉獻出了一個讓人驚嘆的動物世界。
這么好聽的theme竟然只用了兩次。第一次看中國巨幕感覺像看了遍槍版
視覺非常出色,幾可亂真
本來是為了蛇去看的,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會喜歡上熊~【不是說那種熊
小阿三在自然奇觀與萬物生靈間穿梭出的童心奧德賽一曲。象神、猿尊、蛇隱、虎戾、熊頑、豹恪、狼慈,一言不合,便載歌載舞,打開叢林之書,都是最美的幻。
歡迎收看動物世界,人與自然,探索與發(fā)現(xiàn)。故事又會想到《獅子王》,老虎一追小男孩,我滿腦子急支糖漿,這一定是??!迪斯尼近期的政治性太正確了,該表彰!
居然沒有獅子????。。?/p>
特效令人發(fā)指,故事極其幼齒……
媽呀 這特效太棒了!迪斯尼這是要統(tǒng)治(收購)全世界??!
seriously,男主被老虎追殺的時候跑去割樹藤,我第一反應居然是:臥槽他居然想到了馬上做一根逗貓棒!這也太聰明了吧!well,非常失望。
迪斯尼今年的電影讓人驚喜,瘋狂動物城已經(jīng)口碑爆棚,這又將是一部迪斯尼經(jīng)典之作。令人震驚的視覺效果讓人感覺身臨其境,生氣蓬勃的環(huán)境和逼真的動物,會讓你忘記自己是在看電影。剪輯流暢 , 新鮮有趣,老少咸宜。
故事很弱,奇幻冒險,正邪較量,英雄情懷,單看劇情只給3星。然而特效強大,細節(jié)逼真,片尾Jungle Book做得用心。主題曲洗腦又魔性,聽了兩遍竟然記住了。路易王大概屬于《猩球黎明》毛里斯的黑化版。嚙齒動物都已經(jīng)開口了,猴子和大象不會說話到底是怎么想的?人類掌握了工具,科技果然是第一生產(chǎn)力!
全世界都看迪士尼,這樣戰(zhàn)亂、腐敗、革命、恐怖主義……都會少很多吧。
本片情節(jié)比動物城略簡單,但也挺感人。沿襲了迪士尼動畫的風格,每個動物都栩栩如生,視覺效果無可挑剔。小男孩的表現(xiàn)令人驚喜。適合合家歡的片子。
很震撼,國外的CG技術居然做到這種程度了,動物如此逼真,毛發(fā)、表情栩栩如生。小朋友演得很好,明日之星。
視效驚人,故事白開水,人虎對抗比少年派low了好幾個層次。當動物都開始說人話了,你能想象這個森林有多呱噪嗎~
新瓶裝舊酒。流弊的CG動畫讓動物栩栩如生,毛發(fā)分明。劇情雖老,觀感卻與小時候單純看童話不同,如今是多了些思考,關于成長,自我認同和敬畏自然吧。
【C+】火種代表的是人類對自然的入侵,毛利克為了劃清界線丟掉火種,最后卻靠火殺死反派=_=,主題繞了一圈等于白講。表現(xiàn)形式也很古怪,畫面追求真實而劇作卻是動畫式的簡單,結果是二者互相削弱,歌舞場面尷尬無比
每天一杯迪士尼,上班有勁了,加班不怕了,一口氣都能做出10個PPT....
迪斯尼傳統(tǒng)奇幻片!動物細節(jié)太真實,CG特效太棒,老少皆宜還吸引了60年代的那批粉絲,歌曲The Bare Necessities/I Wanna Be Like You懷舊經(jīng)典到哭,就是被斯嘉麗的??嚇到了??。缺點可能是劇情太老派低幼(拜托原書著于1894年),已經(jīng)難入某些人挑剔的法眼了吧!樓上說特效爛(發(fā)指是貶義詞)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