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鈴芽之旅

動漫日本2022

主演:原菜乃華  松村北斗  深津繪里  染谷將太  伊藤沙莉  花瀨琴音   花澤香菜  松本白鸚  神木隆之介  山根餡  三浦明里  

導演:新海誠

播放地址

 劇照

鈴芽之旅 劇照 NO.1鈴芽之旅 劇照 NO.2鈴芽之旅 劇照 NO.3鈴芽之旅 劇照 NO.4鈴芽之旅 劇照 NO.5鈴芽之旅 劇照 NO.6鈴芽之旅 劇照 NO.13鈴芽之旅 劇照 NO.14鈴芽之旅 劇照 NO.15鈴芽之旅 劇照 NO.16鈴芽之旅 劇照 NO.17鈴芽之旅 劇照 NO.18鈴芽之旅 劇照 NO.19鈴芽之旅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17:26

詳細劇情

  故事講述生活在日本九州田舍的17歲少女?鈴芽遇見了為了尋找“門”而踏上旅途的青年。追隨著青年的腳步,鈴芽來到了山上一片廢墟之地,在這里靜靜佇立著一扇古老的門,仿佛是坍塌中存留的唯一遺跡。鈴芽仿佛被什么吸引了一般,將手伸向了那扇門…  不久之后,日本各地的門開始一扇一扇地打開。據(jù)說,開著的門必須關上,否則災禍將會從門的那一邊降臨于現(xiàn)世。

 長篇影評

 1 ) 把電影的力量用在美好和正確的事上

《白頭吟》中有句詩大家都很熟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調(diào)換一下順序來形容《鈴芽之旅》再合適不過——“人相同,花不同”。

這是一部帶有新海誠烙印的作品,卻也不像新海誠的作品。

創(chuàng)作上“世界系”母題并未改變:“把主人公之間微小關系的命題直接關聯(lián)到世界的危機與終結這樣抽象的宏大命題”,這部也可以和《你的名字》、《天氣之子》共同看作是災難命題三部曲。

但同時也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之前在《你的名字》時便覺得他有突破自己之前作品所謂“限制”的野心,嘗試了更復雜的故事,在《天氣之子》中也進一步迸發(fā)了情緒,戲里戲外展現(xiàn)了奮不顧身的勇氣。

而在這里,在全球當下重建的“廢墟”之上,在電影中鈴芽的旅途中,關上的是戲里的門,打動的是戲外的人。

—— —— ——

我們熟悉的那個執(zhí)著畫面的壁紙系導演也向我們展示了敘事節(jié)奏的魅力。

新海誠被不斷提及的是隨手一截便是桌面的畫面表現(xiàn)力,但所謂“故事情節(jié)”卻被人一直詬病。

但這次很驚喜的是,整個電影被濃縮在5天的旅途內(nèi),公路電影的敘事節(jié)奏保證了觀影的連續(xù)性和趣味性,這個過程可以概括為“預見危機--路途趣事--解決危機”的高速循環(huán)。

公路電影所具備的探索的魅力也與電影的核心設定非常契合,尋找廢墟中的“往門”并關上它來阻止災難。

小鎮(zhèn)少女鈴芽偶遇神秘男生草太,草太是家族傳承的“閉門師”,工作是關上廢墟之上的“往門”。而這扇門連接現(xiàn)世和常世(靈界)兩個世界,如果不關閉,會放出常世中的災厄,造成地震等災害。

鈴芽無意中打開了門,被卷入整個事件,草太也因為詛咒變成了“椅子男友”,鈴芽為了幫助草太,決定和他一同關閉日本各地的往門,阻止災難的發(fā)生。

就這樣,奇幻而又治愈的旅途開始了。

就這樣,視(美麗畫面)與聽(復古歌單)巧妙結合,積極碰撞呈現(xiàn)出類型魅力。

新海誠在采訪中說過,他想借著這部電影展示日本,想要通過公路電影這種形式來審視日本現(xiàn)狀,不管是“廢墟”,還是“廢墟之上生活的人”。

新海誠曾在采訪中表示:“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就給人一種過了青年期,即將步入老年期的感覺。路演宣傳的時候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之前熱鬧非凡的地方如今破敗荒涼,施工時候人們會舉行“地鎮(zhèn)祭”這些祈禱儀式,但這些地方“死亡”之后,人們卻沒有任何動作,人死有葬禮,土地和城市死去卻沒有?!?/span>

這是影片中對于“廢墟之上的門”最開始的設想,也是能關上門的密鑰,和“從前”對話,傾聽“從前”的聲音,這是一種祭奠,只有好好祭奠才能轉(zhuǎn)生,給予廢墟(過去)最大的尊重,回抵人心中最深處的溫柔。

鈴芽和草太的愛情在浪漫逗趣之余還有著更深的羈絆,結尾揭示了失去母親的小鈴芽曾經(jīng)看到的身影便是草太,所以在故事的一開始,鈴芽才會看似奮不顧身地前去廢墟追尋,她當時追的或許不是愛情,更是屬于自己的一個答案。

草太椅子男友的設定除了周邊賣爆(不是)之外,深層其實是日本乃至世界年輕一代共有的一個心理困惑——我們被困住了,寒冰和椅子的指向所在。

在路途上遇到的朋友和困難其實最終都指向著內(nèi)心情緒上的治愈:對姨媽的感恩,對母親的懷念,對自我的肯定。這些在廢墟上生活著的人,大家都努力的生活著。

新海誠從未如此重視并深刻展現(xiàn)過社會議題,電影的背景是那場影響日本一代人的3.11大地震。

“如果電影真的有改變觀眾的力量,那我想把它的力量用在美好和正確的事上?!?/span>這是新海誠想要通過電影達到的效果,就像電影配樂RADWIMPS樂隊每年都會在3月11日舉行活動一樣,大家都想通過創(chuàng)作來紀念過去,加入希望。

主角鈴芽取名的靈感來自于日本神話傳說,天照大神藏于天巖戶中,世界被黑暗籠罩,女神天宇受賣命在石門前跳舞,創(chuàng)造了石門打開的契機。而鈴芽在電影中,也扮演了這樣的一個角色,她堅持并努力著,為了避免再一次大地震的來臨。

結尾處,鈴芽面對著那個幼時無助的自己,溫柔而堅定的對她說:“我是你的明天?!备鼞撟⒁獾氖?,鈴芽把缺了一條腿的椅子送給了幼時的自己,前面說過,這個椅子是困局,但這里也是破局——即使有缺憾,也可以奮力奔跑。

災難會過去,戲里戲外都是,而鈴芽之所以可以走出內(nèi)心創(chuàng)傷,并不是發(fā)生奇跡,她和別人一樣在過普普通通的生活,相信時間會治愈一切,也一定不要隨便放棄自己。

—— —— ——

回歸現(xiàn)實,這部電影的創(chuàng)作初心和當下形成了最好的映照:病痛肆虐下的世界廢墟,我們都是生活在廢墟上重建的人,悲傷止于平淡而普通的生活,往前看吧,春天來了。

希望大家也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尋找到面對生活的力量。

 2 ) 《鈴芽之旅》深度點評&腦洞解密謎團,椅子為何三條腿,白貓的目的

YO!時隔三年多,唯美畫風純愛動畫片大導演新海誠,帶來他的新作《鈴芽之旅》,又名《你的門子》,《你的椅子》,《你的貓子》,今天就來聊聊這部今年我較為期待的動畫片。

在這我需要先說一下的是,雖然《鈴芽之旅》也收獲了很強的人氣和票房,但新海誠依然是一位有著很強作者標簽的創(chuàng)作者。

因此喜歡他的影迷應該會依然熱愛這部《鈴芽之旅》,但諸如新海誠對故事敘事流暢度和節(jié)奏的把握,角色動機和臺詞的控制,那些可以爭議和討論的空間,這一部依舊會有。

所以新海誠也不會在《鈴芽之旅》改變太大,最后喜歡或不喜歡,都希望能理性討論,peace。

本期解析會分為兩個部分,先無劇透點評,然后再劇透深入腦洞片中的疑問。

從預告我們能看到,《鈴芽之旅》是新海誠一貫的奇幻都市浪漫冒險風格,不過這次是以公路片類型來作為敘事框架,公路類型片有個好處,節(jié)奏更快,遇到的新奇事也更能自洽合理化,還可以看到更多風景,當然公路片也有自身難以把控的地方后面會聊到。

影片從一長串被我們津津樂道的喘氣聲開始(不是)……

影片從一位居住在九周宮崎縣港口小鎮(zhèn)的17歲少女巖戶鈴芽開始,在某日上學途中,她偶遇了一位從《哈爾移動城堡》過來的長發(fā)花美男草太,鈴芽這情竇初開的年紀,怎么抵擋得了一個帶著流浪氣質(zhì),留著長發(fā)不拘小節(jié)但又干凈英俊的少年,看一眼就滿臉通紅一見鐘情。

緣分妙不可言,草太還叫住了犯花癡的鈴芽,詢問這地方有沒有廢墟,他在找一扇門,這不是一般的門,草太就是負責關閉這種門的關門師。

某種被動原因,男女主就因為這扇神奇的門聯(lián)結在一起,由此展開橫跨大半個日本的公路冒險奇幻旅程。

相信不少動畫影迷早早就從《云之彼端》,《秒速五厘米》等早期作品,就認識新海誠。

但其實新海誠更被大眾認識并熟知的,應該是在2016年《你的名字》爆火那陣子,似乎在熱映那段時間,大家都在聊《你的名字》新穎神奇的腦洞設定,還有唯美畫風,雖然男女互換身體不是新鮮事,但加上純愛總會顯得更多了幾分神秘和浪漫。

一晃眼3年多又有了《天氣之子》,然后到現(xiàn)在的《鈴芽之旅》,六年多的時間里,新海誠完成了大家給他冠名的災難三部曲,不知道之后還會不會變成四部曲。

所謂災難系列,因為《你的名字》是彗星撞地球,《天氣之子》是極端天氣淹東京,到了《鈴芽之旅》,就是地震。

這也是我認為《鈴芽之旅》相較于前面兩部影片,來得更為靠近現(xiàn)實,更有討論和思考的方向。

彗星或隕石撞地球,或許那是在恐龍時期和其他災難電影上的情節(jié),而極端天氣雖然有,但都是季節(jié)性不至于下雨幾十年要滅城。

而地震,對于人類來說應該就沒有那么陌生了,尤其是對于日本來說,更是家常便飯,新海誠這次玩得更大膽,直接把日本有史以來最強地震作為故事中的一個重要背景,去由此來作為觀眾和影片聯(lián)結真實情緒的橋梁。

在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發(fā)生強烈9.0級地震,這是日本歷史已知最強地震,地震引發(fā)巨大海嘯和余震。

這次地震史稱311大地震,而這次地震留下了的傷亡,還有更嚴重的社會問題,全球問題,以及在地震中幸存的人們心理的創(chuàng)傷,都成為現(xiàn)今還在隱隱作痛暗藏在日本土壤里生根的恐懼和傷痛。

而對于全世界來說,地震也并非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災害,其實地震每天都有發(fā)生,只是有些地震很小或發(fā)生在無人居住的地方,但如果震中人密度高或震級大,會導致嚴重的災難后果。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15年的尼泊爾大地震,還有最近的土耳其大地震等等。

我上中學的時候,就經(jīng)歷過一場小的地震,由于地震不像天氣,是發(fā)生在地表下面的板塊運動,很難預測,突發(fā)性未知性很強,給人帶來的恐懼和壓迫感是相當強烈的。

這是比飛機遇到亂流胡思亂想來得更強烈的內(nèi)種。

在看影片中地震來到的時候,看影片時我真的都有點坐不住了,從未有過的慌張感很真實也很讓人不適,所以千萬別選什么4D廳記住,不然到時影片地震時你椅子震動,那是很恐怖的一件事,起碼對我來說,這種刺激感我情愿不要。

新海誠也在訪談中提到,《鈴芽之旅》上映前他是非常擔憂的,因為影片中的一些畫面,可以說側(cè)面還原了311地震時的一些觸命驚心但又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新海誠擔憂這些戲份,會重新揭開人們尤其是親生經(jīng)歷過311幸存者的傷疤。

比如在多支預告都有出現(xiàn)一艘船在屋頂上的場景,這就是311地震引起海嘯,把一艘觀光船沖到了住宅房子上。

影片像這樣的畫面還有很多類似的刻畫,雖然新海誠以細膩真實還原著稱,但對于真實發(fā)生過的災難,新海誠還是把這些災難現(xiàn)場做了修改,用較為溫軟的筆觸去輕輕提及點到為止。

鈴芽所去往的每個城市,也是曾經(jīng)遭受過較為嚴重地震災害的,等于是一路在介紹日本游玩路線的同時,也向這些經(jīng)歷過較大地震的城市給予關注和安慰。

《鈴芽之旅》雖然依舊能看到新海誠所有的個人標簽,比如唯美的日出日落,延時攝影場景,純愛的城鎮(zhèn)學生愛戀情節(jié),還有洗腦好聽的歌曲。

不過也能看到這次影片因為更為現(xiàn)實層面題材的引入,新海誠嘗試改變了不少。

首先就是節(jié)奏快到飛起,開場第一幕很快結束,進入到打怪模式,然后事件和地點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根本不會讓你有喘息機會,甚至在某些重要時刻,我都覺得節(jié)奏有點過快了,以至于造成角色之間情感建立的小缺失。

就是那種我以為自己去上了個廁所回來,少看了一場戲的錯覺。

然后因為節(jié)奏的加快,MV式的運鏡消失了,想在影片中欣賞MV的影迷估計會有些小失望了。

影片雖然有不少歌曲,但不會像以前的影片一樣,有類似于MV式的過畫面模式,而是真的成為配音甚至是音效,取而代之的要么就是哼兩句就結束,或者有對白置入。

說到對白,影片這次有大量對白戲份,飽和式的攻擊讓我不??醋帜?,能看出新海誠這次很有表達欲,想要把自己對日本和地震的特殊聯(lián)系,以及日本人對于地震那種天然的敬畏和壓抑,都在這個影片中傳達出來。

而且新海誠還是不想放棄一直秉持著的純愛題材,然后還是公路類型,因此影片看下來是相當豐富的,有相當多的細節(jié)可以一看再看。

聊到公路類型,前面說到該類型難以把握的就是節(jié)奏和戲份占比,公路類型片的特點就是去往不同地方,而且不能折返,所以每到一個地方的戲份,需要都好看,因為每到一個場景和角色,只會出現(xiàn)一次,途中鈴芽經(jīng)歷的事件,又必須和主線有關聯(lián)并且有趣,然后這些戲份,還需要對塑造鈴芽角色弧線起到作用,角色成長層層遞進,這是很考驗編劇和導演執(zhí)行力的。

還好新海誠算是能順利完成,雖然影片有一場帶小孩幫人打工的戲份個人感覺稍微有點長,但途中那些和鈴芽互動的配角塑造,就沒有前幾部來得那么豐富,而且其實可以讓草太的好友芹澤早點登場,他才是影片活躍氣氛的大寶貝,他出現(xiàn)之后,影片整個有了公路電影那種行走舒適的調(diào)性,幽默放松,但又帶著目的出行,非常自然和舒服。

還有貫穿一整部鈴芽的阿姨,雖然很早就出現(xiàn),但真正講述她的故事也是比較后面。

因為整部電影是強調(diào)地震給日本帶來的大災難,需要男女主去拯救,所以影片主調(diào)依然還是沉重的,較為深刻的,以及有著悲傷思緒所圍繞的。

說了這么多,大家是否能感受到《鈴芽之旅》所要承載的重量,這次新海誠不僅僅想要利用一個新穎的設定去貫穿男女主角的純愛成就,而是更想讓觀眾感受到,自然災害地震給人們帶來的集體創(chuàng)傷,影片要素非常多。

所以這就不得不聊到影片中的“老毛病”了,就是敘事節(jié)奏雖然加快,但男女主的情愫沒能很好鋪墊并延展開來,雖然影片有2個小時,但這次很明顯新海誠把更多時間放在了女主身上,而男主長時間作為...你看了影片就知道了,就很難把兩人的交往時刻更細膩的傳達出來,缺失了必要的浪漫感,反而我覺得鈴芽阿姨和芹澤更來電。

小結一下,《鈴芽之旅》我還是很喜歡的,延續(xù)了新穎可看性很強的設定,并且事件任務刺激緊張,幽默成分在新海誠影片中占比很高,但同時現(xiàn)實層面的探討也更為直接大膽,是一部很有誠意和表達欲和討論度的影片。

要我來給災難三部曲去排個名詞,《你的名字》因為是第一部,而且確實在畫面更有觀賞性,角色更為立體多樣,《你的名字》依然是第一。

《鈴芽之旅》是第二,《天氣之子》第三。

對于我來說,《你的名字》可以能把更多時間分給男女主的心境,讓他們產(chǎn)生更多的情愫和互動,校園時期的他們,也更能體會青春純愛的氛圍。

而《鈴芽之旅》則更多被一個重大事件推著男女主往前走,嚴格來說是推著鈴芽走,由于草太的特殊性,兩人互動也過于少,以至于最后要表達愛情時,會顯得稍顯力量偏弱。

這里僅僅只是提到純愛部分上,《鈴芽之旅》在現(xiàn)實和撫慰集體創(chuàng)傷這一塊,還是做得很有突破性和感人的。


好!那接下來,劇透開始!如果怕劇透影響觀影,還請點贊關注+收藏,到時再回來不迷路。

《鈴芽之旅》的鈴芽作為大女主,聊的是鈴芽成長蛻變和自我救贖的故事,從中收獲了親情友情和愛情。

這也是有不少人說,愛情的戲份相對新海誠其他作品,明顯少了很多的原因,畢竟影片很大的戲份,是鈴芽和一張...椅子對戲。

在影片開頭鈴芽和草太邂逅,鈴芽早已心神不寧,于是鈴芽跑去廢墟想去直接找草太,殊不知先看到了那扇通往常世的門,意外中鈴芽拔掉了要石,要石變成了白貓大臣,從而引發(fā)常世里的巨形蚯蚓出逃,如不及時阻止,將會引發(fā)超級大地震。

好在草太和鈴芽兩人合力關上了門,阻止了這次地震,但由于要石被拔掉,蚯蚓會從任何廢墟之門穿出,首要任務就是找到白貓大臣,讓它變回要石鎮(zhèn)住蚯蚓。

但沒想到大臣先發(fā)制人,把草太變成了一張三腳椅子后逃跑,于是一場鈴芽和椅子一邊追逐大臣,一邊阻止蚯蚓關門,游歷大半個日本的冒險展開。

之后影片的劇情,在接下來解析細節(jié)和腦洞謎團中展開。

#1,要石

片中提到的要石,在日本是真實存在的,人們相信這些石頭能鎮(zhèn)住地下活動的”鯰魚”,以此來獲得平安。

巨型蚯蚓的設計應該也是從這個神話設定來的,而且蚯蚓就有松動土壤的作用。

影片把地震和神明奇幻等元素結合在一起,蚯蚓在影片中充當了一個反派的角色設定,但仔細想來這些自然災害現(xiàn)象,針對于人類,就是災難,但對于大自然來說,并沒有好壞的存在。

影片中有兩個要石,分別鎮(zhèn)住蚯蚓的頭和尾,一只黑貓左大臣和一只小白貓大臣。

#2,門和常世

廢墟中的門,可以進入常世,常世通俗來說就是往生的逝者去的地方,在那里沒有時間概念,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可以同時存在。

而進入常世的門,就可以理解成鬼門關。

這種門在廢墟中進行陰陽聯(lián)結,在影片中也被解釋為是人們不珍惜神明給予的土地,把土地用過就當垃圾一樣廢棄,神明就要收回,重新孕育新的土壤。

因此對于蚯蚓來說,它其實也是神明,只不過對于人類來說它并非好神明。

#3,鈴芽為何能看到蚯蚓

影片正常人是看不到蚯蚓的,而鈴芽卻能看到,還能把要石拔出,之后還能從特定的門進入常世。

這里影片暗示已經(jīng)很明顯了。

鈴芽和家人其實就是311地震的受害者,鈴芽母親是在311地震時遇害的,而鈴芽當時應該也是在生死一線間,所以在鬼門關走過一遭。

在影片中廢棄游樂場那段,鈴芽有看到常世景象,還看到了遠處她小時候和“媽媽”見面。

但影片最后我們能知曉,那個站在小鈴芽前面的,是長大后的鈴芽。

長大后的鈴芽開導拯救了小鈴芽,算是完整閉環(huán)了。雖然這種輪回穿越設定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也算鋪墊得很不錯了。

然后再加上游樂場鈴芽看到這一景象,等于是當時是三鈴同框。

#4,白貓大臣的目的

不少人覺得大臣就是不愿意變回要石,是不是有什么陰謀,是不是想讓通過地震來滅掉人類,表面可愛但其實是最大反派。

我并沒有這么覺得,白貓大臣的遭遇我更多關聯(lián)到鈴芽。

首先白貓的心智就像是未健全,渴求被愛的孩子,這種性格其實和鈴芽很像,尤其是鈴芽小時候。

當鈴芽看到瘦弱大臣并給東西它吃時,大臣瞬間變得肥美起來,大臣也在那一刻認定了鈴芽為親人,大臣為了得到鈴芽的愛,決定不去做要石。

所以大臣并沒有決定要引發(fā)大地震去毀滅人類,而是更想得到鈴芽的愛不想繼續(xù)做要石,而且大臣有想辦法解決要石的問題,那就是讓草太去做要石,所以把草太變成了椅子。

當然你依然可以理解為大臣過于自私,把人類存亡風險提升,而且鈴芽清楚真相后,也讓大臣變回要石,但畢竟大臣是孩子心態(tài),所以也就堅持自己的想法。

不過我們也有看到大臣真的清楚鈴芽不愿意接受它時,大臣又變回了瘦弱的樣子,而且影片后面,大臣也有幫助鈴芽去解救已經(jīng)成為要石的草太,最后為了成全鈴芽和草太,大臣也心甘情愿再次做回要石。

這一條邏輯線捋清楚,就明白大臣也沒什么可怕的動機,這些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相關線索,只是你懂的,新海誠一向?qū)@些敘事手法處理特別不在意,甚至有些關聯(lián)中間會斷掉。

而且細細想來,白貓大臣其實結局還是很令人傷感的。

我們能看到黑貓左大臣體型更大,心智也更像成年人,但白貓大臣就是個小孩子,他們是怎么成為要石的呢,影片沒有交代,但可以腦部一下,如果白貓最初其實并不想做要石呢,它其實更想被他人抱在懷里,享受著他人的愛和周游世界呢?

站在大臣的角度,它小小年紀就被封禁成要石,就是為了保護不愛它的人類,是一件很無奈和傷感的事。

#5,兒童椅子為何三只腳

鈴芽的兒童椅作為奇幻之旅重要的設定,承載了不小的作用,而這個椅子311地震后去了哪里,影片玩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閉環(huán)。

小時候的鈴芽拿到這把椅子,是因為長大后的鈴芽把它送給了小鈴芽,小鈴芽就一直留在身上,然后再等到長大后送給小鈴芽,這就真成了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bug之謎了。

這個兒童椅是鈴芽母親手工做給小鈴芽的生日禮物,也等于是寄托了鈴芽對母親愛的依靠。

那么為何椅子會少了一只腳,這里我覺得有兩層暗示。

第一層是椅子在311地震時被損毀,這是311地震的見證物件,暗示了那場地震的幸存者,都有著不同心理和生理上的創(chuàng)傷。

第二層則是椅子作為鈴芽對于母愛的缺失無法完整。

當然還有第三個設定含義,就是三條腿椅子更讓人印象深刻,看起來更有趣,還有就是不知道在繪畫上,少一條腿是不是能減少不小工作量呢。

另外我還有一個過度解讀,影片開頭結尾都出現(xiàn)了黃色的蝴蝶,而椅子也是黃色的,或許黃色蝴蝶就暗示了是鈴芽母親,鈴芽母親已經(jīng)從椅子的一部分,化作了蝴蝶,默默關注著鈴芽。

#6,致敬吉卜力

或許會有不少新海誠影迷要說了,新海誠就是新海誠,他不需要致敬也不需要模仿誰。

我同意!我非常同意!

但不得不說,《鈴芽之旅》的一些奇幻設定,真的和《哈爾移動城堡》,《魔女宅急便》,《側(cè)耳傾聽》,《千與千尋》等這些影片能找到相似感。

而且!新海誠公開承認確實一些靈感,來自《魔女宅急便》,影片也放有《魔女宅急便》的歌曲來致敬。

總的來說,新海誠沒有讓我失望,3年多的等待,又給我們帶來了一部新奇浪漫大膽的《鈴芽之旅》,這次影片對白覆蓋率很多,看完電影后,相信你也會被鈴芽的“我出門了”,“歡迎回來”這些對白所感動。

好!《鈴芽之旅》點評腦洞解析旅程,今天就先到這里,歡迎大伙伴們留言與我分享你的觀感!

 3 ) 回不去了

《すずめの戸締り》????(2/5)

(純純抒發(fā)個人情緒,極其不客觀,非專業(yè)影評人,酌情觀看)

看小紅書給我推噴它和贊它的帖子好多天,心癢癢就來看了,果不其然是好爛的片子。為了防止被罵說我沒認真看,我還得把他寫的又臭又長的冊子給逐字閱讀之,新海誠我為了噴你真是鞠躬盡瘁啊。

我覺得吧,這部電影依舊是新海誠在《你的名字》之后,繼《天氣之子》又一次失敗的嘗試。他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具體如何我不清楚,但我感覺到他真的很想要把災難題材做好。即使《你的名字》前后無數(shù)部作品已經(jīng)自證了他做不好災難片,只擅長做小情小愛的個人題材。

設定亂七八糟,戀愛線莫名其妙這種被大家詬病的我就不說了。整部電影就是想一出是一出,設定全部在劇情高潮中硬挖空間來找補,從頭到尾女主就在誒誒啊啊中被拉來扯去,觀眾也跟著被拉來扯去,被動的要命。一會兒吃個飯一會兒演點公路片,到頭來女主一直在蹭吃蹭喝蹭車蹭衣服,危險來了物理關個門往地上扎個洞就萬事大吉了,真的給我看出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新海誠近年來越活越像他自己片里的主人公。叛逆期,像個小孩,在世界的動蕩中迷茫又搖擺。這些特質(zhì)能讓他筆下的角色栩栩如生,但是也顯現(xiàn)出他對于災難的感受:空虛,膚淺。在片外現(xiàn)實生活中他看到災難發(fā)生時還是只會張大嘴巴驚嘆,真糟糕。

他在冊子里說,“311的十天后,我注意到東京的櫻花開了?!?/p>

這就是他的人生觀,改不了的,他的心向著的不是眾生的悲傷和苦痛,他看到的就是虛無縹緲的生活中的碎。新海誠為什么做災難題材一直做一直拉,就因為他還是個看著亮晶晶的東西就移不開目光的小孩。

就好像小孩也知道什么是美,小孩也知道繪本中簡單的故事里蘊含著大道理一樣,整部電影就像會動的繪本,新海誠就是那個很會畫畫的小孩。但讓小孩清晰地理解/說明繪本中到底蘊含著什么大道理,我相信新海誠就和小孩一樣,支支吾吾說不明白。

which means,畫面是美的,世界系大手新海誠依舊特別清楚怎么把自然描繪得淋漓盡致,很賞心悅目的,但也就到此為止了。

說實話吧新海誠,你是不是把宮老的電影給盤爛了?這個到處都是幽靈公主和哈爾的移動城堡即視感的片子讓我覺得你好可愛,和追逐繁星的孩子階段的你一樣可愛。承認吧新海誠,你想不出分鏡的時候是不是也來來回回把宮老的電影翻來覆去地看?哎,我懂你啊。

他自己也說,49歲的自己已經(jīng)做不出當年那樣的《你的名字》。能感覺到疫情把他傷春悲秋的心給震碎了,所以做出來的影片也是碎不拉幾的。我能在場景刻畫中感受到悲痛的力量,很震撼。但一旦人物開始說話,整個劇情就變得無病呻吟起來。我說話比較直接,我覺得這是新海誠的思想沒有深度的見證。畢竟怎么會有一個人快中老了還在畫嘰嘰喳喳的叛逆女高中生嘛…

但我還是很敬佩他更新的速度,你的名字之后明明可以坐享其成,但是他依舊在不停寫新的企劃,做新的作品,挑戰(zhàn)他不會的東西。唯一讓我覺得不舒服的是,他何德何能請得動那么多業(yè)界精英陪他這個小孩一起玩???真是酸死我了。

他的作品里,我還是最喜歡《言葉之庭》,《言葉之庭》出的時候我就在喜歡《言葉之庭》,誰曾想2022年他做了那么多部電影,我還是最喜歡《言葉之庭》。不知道他現(xiàn)在這樣算不算執(zhí)迷不悟,也或許我期待他回到過去其實才是執(zhí)迷不悟。

 4 ) 從《鈴芽之旅》出發(fā),全面解析作為科幻迷的新海誠

憑借《你的名字?!贰短鞖庵印返於ㄗ约涸谌毡緞赢嫿绲匚坏男潞U\,如今再赴“三年之約”,帶著自己的“災難三部曲”第三部《鈴芽之旅》來到中國。

《鈴芽之旅》的國內(nèi)票房在預售期間就已經(jīng)驚人破億,目前電影的口碑也相當良好,普遍被譽為是新海誠的生涯集大成之作。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新海誠除了是動畫導演之外,他還是一名資深的硬科幻小說愛好者。

新海誠第一部公映的動畫作品《星之聲》就致敬了黃金時代的硬科幻巨頭阿瑟·克拉克;他也讀劉慈欣的《三體》和《鄉(xiāng)村教師》;而讓他徹底破圈的《你的名字?!罚瑒?chuàng)作靈感正是來自于當代的硬科幻之王格雷格·伊根……

下面本文就為你全面解析這位大導演的“幻迷”心路——

01|直球表白科幻偶像格雷格·伊根:“我永遠期待您的下一部作品!”

新海誠是澳大利亞科幻作家格雷格·伊根的頭號迷弟。他在采訪中直言不諱:在自己目前最為知名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分校?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身份互換”這個核心概念的靈感來源,就是出自伊根的科幻小說。

格雷格·伊根以擅長生物科幻、數(shù)學科幻和物理科幻聞名。出道三十余年來,伊根斬獲雨果獎、星云獎、軌跡獎、坎貝爾紀念獎等科幻大獎無數(shù)。伊根在日本也有著非同尋常的人氣,不僅多次拿到過日本科幻星云賞的提名及大獎,更是有大量的日本動畫埋梗致敬伊根的小說。

《你的名字?!返淖畛鯓嬒霂缀蹙褪且勒找粮男≌f設定

然而伊根是一位非常神秘的作家,從未在網(wǎng)上公開過任何一張照片,讀者能見到的只有一個相當具有“理科范”的個人網(wǎng)站,和日常轉(zhuǎn)發(fā)著數(shù)學新聞的社交媒體賬號。伊根在得知新海誠致敬自己的消息后,也去看了《你的名字?!凡⒈硎举澰S。

新海誠看到伊根賬號的發(fā)言,就和每一個被偶像作家翻牌的科幻迷一樣興奮不已。當時的他連忙用英語與伊根進行互動與表白:“如同您全世界的諸多粉絲一般,您的書極大地改變了我的想法。我永遠期待您的下一部作品!”

新海誠為伊根在日本出版的小說集《祈禱之海》撰寫了腰封推薦,伊根小說里那種“跨越平行世界的想象力”深深影響著新海誠的創(chuàng)作。從《你的名字?!贰短鞖庵印返阶钚伦鳌垛徰恐谩罚覀兌伎梢钥吹揭粮≌f中平行世界、身份互換、地緣政治和民俗信仰等主題,與這些電影中的設定、情感遙相呼應。

格雷格·伊根經(jīng)典科幻三重奏I:《祈禱之海》

新海誠動畫作品的一大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僅是在空間上、在時間上,還包括心靈之間的“距離”。而伊根恰恰在小說《游離之境》里設定了一個人與人之間已經(jīng)沒有思想“距離”的“災后世界”。雖然新海誠自己也經(jīng)常抱怨伊根的作品晦澀難懂,但這篇作品就是他們之間在創(chuàng)作上所產(chǎn)生的共鳴。

02|可能是日本最懂劉慈欣的動畫導演:“真是美麗的科幻,美麗的故事?!?/span>

在格雷格·伊根的小說《學習成為我》中,人類可以利用“寶石”技術制造自己的“第二大腦”。除了是非常經(jīng)典的關于探討自我意識的科幻作品外,這篇小說也反映出伊根對于人類技術發(fā)展的憂思。這種憂思也是同時代硬科幻作家共通的創(chuàng)作母題,就比如我們最熟悉的科幻作家劉慈欣。

在創(chuàng)作《鈴芽之旅》期間,閑暇之余的新海誠就孜孜不倦地讀著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從《三體》三部曲到日本編選的短篇集《圓》,新海誠都是搶在第一時間閱讀,并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感想,表示強烈推薦。

“不斷克服困難,方法是技術的,戰(zhàn)略是理智的……真是美麗的科幻,美麗的故事?!?/span>從新海誠評價《三體Ⅱ·黑暗森林》的這句話我們就能看出他的“硬科幻”愛好程度不低。新海誠和我們一樣都非常佩服劉慈欣作品里的格局和想象力。

新海誠“在線追更”《三體》,而且都發(fā)表了極高的評價

實際上,新海誠還在另一篇談創(chuàng)作《鈴芽之旅》的采訪中提到,近期愛不釋手的小說也是劉慈欣的短篇集,尤其喜歡《地火》《鄉(xiāng)村教師》和《圓圓的肥皂泡》這三篇。劉慈欣小說里的人物,通過對某種事物的熱情,最終直接影響和改變歷史的故事,總是讓他感動不已。

新海誠說,他從劉慈欣身上學到了一個非常寶貴的方法論,就是通過制造“強烈的視覺印象”,來讓“硬科幻”作品更容易被一般讀者所接受。這其實也點出了為什么新海誠執(zhí)著于要當所謂的“壁紙狂魔”,以及為什么要以“巨大的天災”作為如今作品的核心設定。這就是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相互理解。

《鈴芽之旅》具有沖擊力的主視覺海報

《鈴芽之旅》中的“常世”設定,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高維度”空間。日本神話中的“常世”就是一個沒有時間概念的地方。硬科幻作家包括格雷格·伊根、劉慈欣都寫過這樣的概念。當然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科幻的黃金時代,因為這些作品的源頭,其實都是來自于一位硬科幻巨頭——阿瑟·克拉克。

03|從小看著阿瑟·克拉克的小說長大:“我就是那個要出發(fā)前往別處的孩子?!?/span>

新海誠毫無疑問是一個看著八九十年代日本科幻動畫長大的“老二次元”,進而自己也一步步走上了成為動畫導演的道路。新海誠對科幻的熱衷是貫穿始終的,而阿瑟·克拉克就是那位帶領他進入科幻大門的作家。

新海誠2002年第一部在影院公映的短篇動畫《星之聲》(The Voices of a Distant Star),英文標題來自克拉克《遙遠的地球之歌》(The Songs of Distant Earth)。新海誠在2016年的采訪中說,他最喜歡的三部克拉克小說是《童年的終結》《城市與群星》《2001太空漫游》。

阿瑟·克拉克《城市與群星》

在新海誠的每一部動畫作品中,我們確實都能看到克拉克《城市與群星》的影子?!冻鞘信c群星》講述的是主角阿爾文想要離開“烏托邦”前往外部世界的故事。對新海誠來說,這個“外部世界”就是東京。每一個主角比如宮水三葉、森島帆高、巖戶鈴芽,甚至包括新海誠導演自己,都是在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后前往東京。

“‘從現(xiàn)今所在的地方出發(fā)前往別處的孩子’的主題,與當時還身處長野的我抱有的‘想去東京’的心情相重疊了……我過去的作品都有著相同的主題,看來自己所喜愛的東西與自己創(chuàng)作的東西是緊密聯(lián)系的。”新海誠如是說。

《天氣之子》里總在下雨的東京反映著“外來者”的心境

細心的朋友還會發(fā)現(xiàn),《鈴芽之旅》以及新海誠之前的所有動畫電影,其實都嚴格遵循著克拉克的“三大定律(Clarke's Laws)”。以《鈴芽之旅》為例,草太的爺爺說鈴芽幫不了草太,這是第一定律;鈴芽能不能幫到草太,只有幫了才能知道,這是第二定律;而“關門”的設定看起來就是一種不科學的魔法,這是第三定律。

新海誠完全明白克拉克作品的情緒,那是一種堅信在科學技術的引導下,人類會通往光明未來的積極世界觀。而無論是新海誠、劉慈欣還是格雷格·伊根,他們都對阿瑟·克拉克的這種科幻精神進行了繼承、改造與發(fā)揚。

《鈴芽之旅》中要阻止災禍的兩位主角:巖戶鈴芽與宗像草太

正如劉慈欣在《三體》中致敬阿瑟·克拉克《天堂的噴泉》里的太空電梯,《天堂的噴泉》里的異域風俗又呼應著新海誠“災難三部曲”里的鄉(xiāng)土信仰;克拉克在澳大利亞寫完了“離鄉(xiāng)”的《城市與群星》,而那里卻也是格雷格·伊根的故鄉(xiāng),《2001太空漫游》中的“擺脫物質(zhì)束縛”化為了伊根小說里的那片“祈禱之海”。

無論是黃金時代的克拉克,還是我們熟悉的劉慈欣,抑或是當代的格雷格·伊根,新海誠正好喜歡這幾位硬科幻作家絕非巧合。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總是善于從他人的作品中發(fā)現(xiàn)共性并加以學習。所以如果既喜歡科幻小說,又喜歡新海誠的動畫電影,那么閱讀這些作品一定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些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

《鈴芽之旅》的宣傳標語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臺詞:我出發(fā)了。阿爾文出發(fā)了,“主”出發(fā)了,要逃離奇異吸引子的人也出發(fā)了。

 5 ) 新海誠突破自我的大進階!解析《鈴芽之旅》的社會議題與關鍵細節(jié)

先擺出結論:二刷完后,個人認為在《鈴芽之旅》里,新海誠拿出了目前最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

電影的宣傳一直在說,這是新海誠“集大成之作”。首映看完后,我才理解到,這并不是說《鈴芽之旅》像是集拼盤一樣,集齊新海誠所有過往的優(yōu)點;而是新海誠真的向前邁開了好幾步。這是另一種“集大成”。

在《鈴芽》里,他敢于打開自己,敢于丟棄固有的一些特質(zhì),向社會關懷維度的藝術創(chuàng)作去轉(zhuǎn)型。這讓片中的情感內(nèi)核與表達深度,都跨向了更遼闊深遠的格局。

與此同時,這也讓它在全球的國際影壇上發(fā)出了重要的聲音。畢竟上一次入圍柏林主競賽、收獲大量好評的日本動畫,還是很久以前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新海誠在《鈴芽》里究竟做到了什么,讓它成為一部突破自我之作?

在“災難三部曲”的前兩部(《你的名字?!贰短鞖庵印罚┲?,新海誠展現(xiàn)了他對“世界系”青春物語一以貫之的堅持。但《鈴芽之旅》就不太一樣了,它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點“反世界系”的。

女主角鈴芽的人設,是遭遇童年創(chuàng)傷的311大地震幸存者。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仙臺發(fā)生9.0級大地震,引發(fā)了空前的大海嘯和核泄露,致使22118人死亡或從此失蹤。鈴芽家位于震源地,她的母親也成了遇難者。失去至親的鈴芽,只好與姨媽搬到日本南部的鄉(xiāng)下九州,塵封起相關的記憶。

時至今日,鈴芽已是一名高中女生。因在上學途中偶遇了長相帥氣的神秘男子,她意外來到一處廢墟,移走了矗立其中的“要石”,因此打開了“往門”。打開這扇門,人就會在剎那間進入到“常世”。這里躲著“蚓厄”,這是一種會對地表進行巨大傷害的地震源巨獸。鈴芽打開了這扇門,“蚓厄”就此被放了出來。

由此,鈴芽要從南到北踏足全日本去關門,她的旅途就此開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數(shù)以萬計的生命不會突然消逝。

經(jīng)過以上對電影開篇的描述,大家肯定能對《鈴芽之旅》產(chǎn)生初步印象。這是一個以災難過后的痛楚與治愈為主題的青春物語,也是新海誠首度嘗試公路片類型。行至最后,勢必指向鈴芽要如何對受傷的心靈進行自我修復。

相比之前的創(chuàng)作,新海誠這次最大的不一樣,就在于社會議題的挖掘。如果說《你的名字?!贰短鞖庵印分械碾E石、暴雨,還需要觀眾用聯(lián)想力,將它們作為現(xiàn)實災害的一種銀幕隱喻;那么《鈴芽》則是一篇直接與災害對話的“敘事詩”。片中所有的奇幻設定,都能在現(xiàn)實中得到對應。

以下是大家看完《鈴芽》后,應該都會有所關心的一些議題與細節(jié)。我羅列出來,并逐個進行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往門”的寓意

每處廢墟里的“往門”,都是近代日本曾經(jīng)發(fā)生過7級以上大規(guī)模地震的源頭。全片的主線,可以被概括成是一場少女回溯“日本地震史”的旅程。鈴芽每次關門,都是一次紀念與禱告。

鈴芽的行進路線:九州(現(xiàn)居地)→四國愛媛縣→神戶→東京→巖手縣(老家)。這條路線分別對應著:2016年的九州熊本大地震,2014年的伊予灘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一百年前1923年超過14萬人罹難的關東大地震,以及2011年的311大地震。

“往門”其實還對應著一道道“家門”與“心門”。門里藏的,是過往的悲慟。而門外等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善意,也是我們必須收拾好自己、努力活下去的信念。

·草太的咒語

草太呼喚日不見神和土地神出來鎮(zhèn)壓“蚓厄”,這是一段與神明溝通的咒語?!叭詹灰姟敝干钤诘叵碌镊?,它們以蚯蚓為食,對“蚓厄”有震懾力。此外,草太也需要向土地神強調(diào):人是百代之過客。

廢墟不只存在于現(xiàn)實,也存在于許多人的心中。廢墟里包含了受災幸存者的掛念,以及罹難者的記憶。新海誠以此咒語,表達對土地的敬意、對罹難者的緬懷。

·“要石”的犧牲:貓咪大臣的身份

從片中宗像羊朗爺爺與鈴芽的對話、與左大臣的對話,左大臣被鎮(zhèn)在東京“往門”(關東大地震后被鎮(zhèn)下)這幾處細節(jié),我們可以綜合推測出:左大臣與大臣的前世,有可能是一對閉門師親子,只是他們作為人類的意識已經(jīng)消散了。大臣也許在化為“要石”之前,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天真孩子,就這樣停滯了意識。

爺爺曾對鈴芽說,她親手把草太變成“要石”是榮耀,并要鈴芽把他忘了,通過他的犧牲換得幾十萬人的安寧。能看出來,這是個流傳下來的慣例,每個“蚓厄”的輪回世代(每隔百年),都會有閉門師家族的人,要做出類似的犧牲?!耙辈⒎鞘菑奶於档纳耢`,而是人被物化后,成為的鎮(zhèn)壓地震的神物。

·大臣一路上的目的

如果把大臣理解成是一個孩童天性的人,而不是一個反派,他的動機就變得非常簡單。鈴芽不小心把他放到人世,他重見天日,幻想能和鈴芽成為家人。新一輪的“蚓厄”來襲,大臣本想讓草太替自己完成使命,最終卻牽引著命定之人(鈴芽)到達了“常世”。

一路上大臣看似邪惡,但他的目的卻很單純。比如那句“從現(xiàn)在起會有很多人死掉”,以陰險的心理和天真無邪的心理說出來,完全是兩種意思。片中其實是后者。而在鈴芽表達對大臣的不理解乃至恨意后,大臣的神力與形象都瞬間瘦小了下去,這也很符合小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

最后鈴芽想讓自己成為新的“要石”,此時大臣為了舍命保護她,才說出“我當不了鈴芽的小孩了”,并主動化為“要石”。鈴芽才猛然醒悟,原來大臣一路都是引導著自己去找“往門”。大臣雖然是全片最萌的吉祥物,但也是個悲劇性角色。

·三條腿的椅子

這把椅子是鈴芽媽媽親手給她做的,家被海嘯沖毀時缺了一條腿。它象征著地震給一些受災者造成的身體上的創(chuàng)傷,同時也象征鈴芽失母后的心理創(chuàng)傷。草太變成椅子后,就算只有三條腿也照跑不誤,表達的是地震受災者們的堅強與堅持。

新海誠也提到,關于椅子的另一個隱喻是:最近幾年,很多年輕一代都感到被困住、被束縛。他想把人們的困頓感,投射到草太被封印進椅子里這個設定上。

·姨媽爆發(fā)出心底的陰暗面

左大臣通過心靈控制的方式,讓姨媽透露出心底的苦惱。在這12年的生活中,姨媽與鈴芽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沒法把自己的真心話說出來,久而久之,反而導致了鈴芽成長路上的心理障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左大臣才插手此事。這樣做雖會傷害彼此,但這些傷人的話被直白地說出來,反而促使鈴芽能夠向前再邁開一步。

此外,姨媽追著鈴芽奔走,恰好對應了左大臣追著大臣想要彌補錯失。兩組角色都陷入了代際問題當中。

·廢墟的創(chuàng)作來源

近幾年,新海誠發(fā)現(xiàn)街道愈發(fā)冷清,不少地方人跡罕至,逐漸成為廢墟。觀察廢墟,會感到奇異的浪漫與悲傷,也會感到獨特的美感與情感?,F(xiàn)代廢墟正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世界各地,他因而想創(chuàng)作出一個悼念土地的故事。

在看《鈴芽》最后幾場戲時,我在腦子里聯(lián)想到了濱口龍介的《駕駛我的車》。兩者都是回到災后廢墟,與過往的人生達成精神上的和解。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不是毫無邏輯的聯(lián)想?!恶{駛我的車》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而新海誠也表示,《鈴芽》的一些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神的孩子全跳舞》。

·鈴芽在“常世”里見到幼時的自己

這是我看《鈴芽》時最大的一個淚點,原來鈴芽就是她自己的“命定之人”。因果循壞,命運的齒輪前后咬合。如同《哈利波特》里,哈利用時間轉(zhuǎn)換器拯救自己一樣,本片擁有相似的時空與情感邏輯?!俺J馈崩锼械挠洃浥c時間都匯聚在一起,跨越并折疊著所有時空的維度。

鈴芽之所以踏上這趟旅程,是因為那個救贖幼時自己的人就是她本人。只有自己了解自己的痛苦與歡樂,也只有自己能做出真正的選擇。當她說出“未來并不可怕,我是鈴芽的明天”時,那一刻我才理解到,鈴芽逐漸走出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并非是因為發(fā)生了什么奇跡,而是因為她在這12年間,平凡、普通,而又努力地活著。

·“我出發(fā)了?!?/span>

這是《鈴芽》里最常出現(xiàn)的臺詞,也是日本文化語境里最常用的話。短短四個字,卻包含了很多層意思。地震當日,每個說出這句話的人,可能都再也無法重新見到家人。這句話成了他們之間的最后一句話。

所謂災難,就是說出“我出發(fā)了”之后,再也無法說出“我回來了”的時刻。逝者的親人不僅要承受這份失去的痛苦,還要承受回憶的重壓。所以每當關門時,鈴芽都會聽到當?shù)厝藗冊醋陨畹穆曇簦ば母惺荛T里那些日常生活的記憶與情感。

而這也是新海誠透過電影想讓我們銘記的——日常的一個個紀念性瞬間、那些珍貴的情感瞬間,它們不會輕易消失。即使離世,也仍會給世界留下印記。還活著的人,不會忘記他們,不會忘記那些記憶,會一直溫柔地記住,并不斷出發(fā),去驅(qū)散陰霾。


正如草太所言,“我知道命如蜉蝣,死亡如影隨形,但我依舊祈禱,哪怕只是再多一年、再多一天、再多一時,我們也想要活下去?!?/p>

每個靠自己的意志走出至暗時刻的人,每個努力做自我修復的人,應該都會對《鈴芽之旅》產(chǎn)生很深很深的共鳴。

 6 ) 長評 | 類型邏輯與和解敘事

文 / Annihilator

全文約3000字 閱讀需要8分鐘

P.S. 作者在異見者發(fā)布的另一篇12000字長文《長評 | 為《天氣之子》一辯》中梳理了新海誠的創(chuàng)作生涯并談及了對其作品的更多看法,可配合本文一同閱讀。


《鈴芽之旅》不一定是新海誠最差的作品,但一定是他迄今為止最急功近利的作品。一方面,這部新作入圍了今年的柏林主競賽,算是新海誠的藝術地位受到國際認可的明證;另一方面,無論是動畫中罕見的寬銀幕畫幅,還是演出層面對諸多實拍電影式場面調(diào)度的精良模仿,又或者是由陣內(nèi)一真參與制作的一系列在配器和旋律上都明顯比RADWIMPS此前風格更加“宏偉”的音樂,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事實——作為“后311”災難三部曲的最新一環(huán),《鈴芽之旅》比前二作要更接近一部純粹的商業(yè)娛樂動畫,其故事和表現(xiàn)方式也要更加遵循類型邏輯而展開。

如這個不恰當翻譯的中文片名所提示的,《鈴芽之旅》是一部關于旅途的電影。但公路片式的劇作架構并未帶來對等的享受旅途的悠閑心情,其敘事的牽引力反而比新海誠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要單一、明確且強烈:主人公們必須抓緊時間追趕一個逃亡的神秘生物,將后者在日本各地打開的一扇扇“往門”重新封印,否則災難就會從門中蔓延出來。

在這個意義上,《鈴芽之旅》并非一部公路動畫,而是一部步履匆匆的“游客電影”,它像所有那些在全球各地進行觀光、但最終卻又粗心地忽略一切風景的好萊塢大片一樣,自開場起就快馬加鞭地驅(qū)趕起節(jié)奏的腳步,只用短短一個序幕——也即標題和主題曲出現(xiàn)前的十二分鐘——就完成了一次“閉門”的高潮;與之相較,前作《天氣之子》以接近一半的篇幅對東京的生活常態(tài)和城市紋理進行深入描繪,然后才開始給出更為緊迫的情境。

在類型的既定軌道中,《鈴芽之旅》的整個前半段不斷重演著其序幕:地點不斷遷移,規(guī)模步步擴大,但橋段的內(nèi)核卻大致相似。盡管新海誠頗有趣味地將場景設置在各種廢墟空間,并且在劇作和演出層面都精心安排了種種變奏,但東京一段作為轉(zhuǎn)折前最關鍵的高潮部分,仍然被前三次關門的重復性消解了一部分震撼力。

更能體現(xiàn)其類型化模式的,則是在高潮與高潮之間必然會存在一些短暫的休憩時段,我們跟隨主人公遇見了一些角色,進入一些溫馨的人物互動橋段,這些橋段中包含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現(xiàn)實主義”指涉,但也不乏其過往作品中的熟悉元素,例如一些招牌意象,對貓科動物的喜愛,以及食物——但這次不再有做飯過程的細致還原,而只保留了吃飯段落,可見其匆忙程度。內(nèi)地的宣傳詞是成立的,這的確是新海誠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但是其集大成性只體現(xiàn)其作為一部商業(yè)電影的意義上,或者說,是在以更娛樂化的方式兜售自己的風格的意義上。

在這些類型化段落對篇幅的擠占下,留給人物的情感發(fā)展空間自然越發(fā)狹窄起來;更糟糕的是,男主角草太在電影剛開場不久就變成了一把椅子,其身份與其說是鈴芽的愛情對象,不如說更像是在迪士尼式商業(yè)動畫中常常隨著主人公行動的那類承擔逗趣功能的寵物式角色。沒有了男性的身體和人設作為中介,二人之間的愛情甚至連從刻板印象的意義上都無法為觀眾所體察,而僅僅稀薄地寄托在對青蛙王子故事的惡趣味戲仿中。

這在一般的類型電影中也許并不構成問題,但是在一部新海誠式的愛情電影中卻成為了致命的缺陷:之于前者,愛情不過是大敘事中一點必要的調(diào)味劑;之于后者,愛情卻需要成為文本的核心動力,它至少要強大到足以支撐起電影后半段在情節(jié)和情感上的雙重扭轉(zhuǎn)——草太化作要石之后,鈴芽再一次踏上了拯救之旅,便是被愛的信念所驅(qū)動的;然而,因為此前部分對于二人愛情的刻畫完全不足以引發(fā)對拯救之旅的情感共鳴,導致觀眾只能機械地理解鈴芽的決心,進而影響了其后整個情緒遞進直至高潮的全過程。在這里,新海誠嘗試重現(xiàn)《你的名字?!泛汀短鞖庵印返那榫w感染力,但最終只是重蹈了同為女性主角公路題材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無效煽情的覆轍。

此外,不妨細究《鈴芽之旅》的設定:將地震災害具象化為“蚯蚓”,乍一看和前作《天氣之子》一樣,是要為無形之物賦予有形的身體;但是我們不應忘記,地震本就是大地的身體的震動,而震動本就是最可感、最能揭示某種物質(zhì)性的運動(《天氣之子》中的杯盤晃動甚至是一種《潛行者》式的物質(zhì)性細節(jié)),因此《鈴芽之旅》的這種處理方式不過是多此一舉,它進一步地顯示出新海誠在演出層面對類型邏輯的屈從——正如蚯蚓每次都首先作為紅光反映在鈴芽的瞳孔中一樣,這種類型邏輯即是一種視覺至上的邏輯,它必須要將危機轉(zhuǎn)換成最可見的、最能讓觀眾識別的奇觀,而這種奇觀恰恰是扁平的、不存在身體維度的。

正是在這種前提下,當鈴芽在東京一段中真的爬上了蚯蚓的身體時,CG制作的蚯蚓身體和手繪的人物身體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錯位的割裂感,不經(jīng)令人想念《天氣之子》中少男少女在天空中飛舞、與天氣融為一體的震撼的演出。

作為一部粗心的類型片,《鈴芽之旅》在各方面都是相對《天氣之子》的一次退步;而作為一部講述災難與拯救的后311動畫,《鈴芽之旅》更表現(xiàn)為對《天氣之子》的一次背叛。在這一次的設定中,“要拯救愛人還是拯救世界?”的兩難抉擇同樣存在:為了將災難封印,草太被迫承擔起化為要石的責任;而要拯救草太,則不得不面臨災難重新降臨的風險。盡管與草太的爺爺?shù)膶υ捯呀?jīng)充分說明了問題的尖銳性,但鈴芽在踏上拯救之旅時卻對此全無考慮;直到她已經(jīng)闖入“常世”,試圖將草太變成的要石拔出時,才在身為前要石的“大臣”貓咪的提醒下想起這個此前一直被自己忽視的問題,于是說:“那就讓我變成要石吧!”但是在一部商業(yè)娛樂動畫里,這又怎么可能發(fā)生呢?不過只是說說而已。

于是,大臣最后還是必須重新變回要石,用自己的犧牲換來電影對兩難抉擇的規(guī)避,讓草太和鈴芽既可以團聚、又不用承擔引發(fā)災難的責任。特別是,如果我們無視電影為了掩蓋矛盾而刻意對大臣動機層面的矮化和行為層面的幼稚化,那么它拒絕成為要石、任由災難落入世間的行為與《天氣之子》中帆高的選擇又是何其相似!為何前作中可以為了愛而勇敢棄絕的拯救世界之責任,在本作中又以一種更加無法掙脫的方式重新綁定在了個體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大臣并非被迫成為了要石,而是被鈴芽對草太的愛所感動,因而“主動”決定幫助他們——正是這一處理上,《鈴芽之旅》的邪惡性顯露無疑。我們發(fā)現(xiàn)構成其文本核心動力的并不是愛,而正是這樣一種“和解敘事”,它驅(qū)動著整個影片后半段的拯救之旅:鈴芽的討厭讓大臣變得瘦小,但當二者作為戰(zhàn)斗伙伴并肩踏入往門時,和解發(fā)生了,大臣又重新煥發(fā)了生機;同樣,鈴芽的姨媽騎自行車載著鈴芽和貓咪們尋找往門,同樣也是對之前的爭吵的一種和解;當鈴芽在常世中遇到小時候的自己時,整個拯救之旅的隱喻也在此刻被揭露為鈴芽對自己的拯救——與童年的創(chuàng)傷性記憶完成和解。不僅如此,鈴芽此前途徑的每一個地點都對應著日本歷史上的一次震災,而每一次關門都是一次和解、一次對災難記憶的贖回。

但是,這樣的和解敘事非但沒有通向?qū)ψ晕业慕夥?,反而讓每個人物都更加心甘情愿地陷入原有的秩序的束縛之中:大臣不再向往自由,而是重新?lián)撈鹆顺蔀橐呢熑危灰虌屟氏铝吮г?,不再對照顧鈴芽之外的生活抱有希望;而在鈴芽的“小時候看見的一個看起來很像媽媽的人其實是未來的自己”這種諾蘭主義的因果循環(huán)式救贖中,我們難道不能嗅出一點宿命論式的、對自己的可能性的約束嗎?

同樣身處一個“后災難”的世界,《天氣之子》承認世界的撕裂已經(jīng)不可挽回,但仍要在失常的世界中繼續(xù)生存下去;《鈴芽之旅》卻宣稱一切撕裂都可以被和解所拯救,一切失落的記憶都可被贖回,一切傷痛都能以一種幻想的方式得到“補完”——從這個角度看,作為新海誠第一部直接引用了311事件(而非前兩作那樣隱喻式的引用)的作品,《鈴芽之旅》可被視為新海誠自己的《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終》;這兩部作品的共同之處就在于,它們看似從幻想走入了現(xiàn)實,但只是以現(xiàn)實為借口逃避了此前作品的撕裂性,從而沉入了更無藥可救的幻想之中。


評分表

*四星制評分,最高★★★★,×代表零分。

相關文章

長評 | 為《天氣之子》一辯

往期推薦

長評 | 聲音筆觸

長評 | 漫威之癌

長評 | 夜的多重性


 短評

和天氣之子一樣完全無法理解男女主之間突然的深情,但其他部分都優(yōu)于前作。一直都更喜歡偏向表達自我的作者,但新海誠的內(nèi)在世界總讓我覺得幼稚和蒼白,這次選擇社會化一點的中心議題反而比較好。一如既往的精致作畫下掩蓋不住噴薄而出的惡趣味。

8分鐘前
  • Cenko
  • 推薦

大臣我啊,不能去鈴芽的家啦。暴風哭泣。

10分鐘前
  • 安吉
  • 力薦

絕望了,非要用貓置換你那小男友是嗎

14分鐘前
  • 豆友163515610
  • 較差

請給我芹澤車上的歌單,我下次出門聽!

18分鐘前
  • 22
  • 推薦

兩只貓咪,原本是怎樣的兩個人呢,有些可憐捏,很在意,能不能出個番外交代一下??赐晏氐洚媰园l(fā)現(xiàn)大臣原始形態(tài)就是在往門里面那只大貓,那無緣無故讓閉門師來頂替它自己的使命,就有點太過簡單了,就是寂寞了想出來玩就犧牲掉一個閉門師的生生世世嗎,真是有點……

22分鐘前
  • Sanjade
  • 推薦

《你的椅子》

24分鐘前
  • 吃檸檬的熊貓
  • 還行

我在意的是,你們真的把兩只貓貓給扔在那了??

26分鐘前
  • 磕學家??
  • 力薦

女主的角色性格也太不討喜了吧,看得全程迷惑臉。為了一個上學路上萍水相逢的陌生男子,就學也不上了,家也不回了,撫養(yǎng)自己十年的姨媽也不要了,一門心思追求真愛去了。這種浪漫愛的情節(jié)真是讓人受不了啊。另外,我一直想問女主的爸爸在哪里?二娃酒館老板娘的丈夫又在哪里?如果日本社會普遍都是喪偶式家庭的話,女主到底又為什么會莫名其妙對一個異性產(chǎn)生愛情???這樣的異性根本就不可靠啊,不是嗎!

28分鐘前
  • 一個橘子
  • 還行

11.7提前點映。簡要的感想大概有這么幾點。1、雖然涉及了記憶不可能性的問題,但是對災害的專名(例如3.11)過于固執(zhí)。2、戀愛線展開過程中情感互動太蒼白,以至于不得不將男主設定成大帥比來彌補墜入愛河的動機。3、在設定上災害之門只在人口減少的寂寥場所才會出現(xiàn),但是人山人海的東京也成為了其中之一,為什么東京是一個寂寥的場所,處理方式過于曖昧。整個電影都在散發(fā)著一種“就算是充滿災害的列島之國,我們也要、也能夠繼續(xù)活下去”這樣的強有力的鼓勵,但是因為以上幾點的拉胯,導致這個鼓勵的感動至少減少了一半。

31分鐘前
  • 紅茶泡海苔
  • 推薦

新海誠所有作品以來的超越之作,誰說你電影沒內(nèi)核,這次咱不就飛升了嗎!這次他將作品獻給了所有人,你是否也在等待著為你打開門撞破桎梏的人呢。和解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步,痛苦才能讓我們學會成熟,一笑了之,你現(xiàn)在經(jīng)歷著的正是最美麗的人生??!

36分鐘前
  • Infante
  • 力薦

旅途和廢墟 所有情感中只有愛情最無聊

41分鐘前
  • 巧克力當煙抽
  • 推薦

結局若是男女主都變成要石,貓咪依偎看風景就更妙了

43分鐘前
  • Y eats
  • 推薦

鈴芽和她的椅子,從狹長日本的西南九州,一直跑到東北宮崎,橫穿了整個島國。途中乘新干線,經(jīng)過名古屋到東京站,再到御茶水,這種我曾經(jīng)也走過的路、見過的風景和建筑出現(xiàn)在動畫電影中的興奮心情,大概是只有在這里實際生活過的人才能體會到的,更不用提它可能帶給觀影者飽含代入感的災后反思了。以前一直對新海誠無感,大部分是因為拒斥莫名其妙的愛情展開,憑啥這就愛起來了?但我現(xiàn)在覺得“想要接近”只是愛的必要條件,“害怕遠離”才是其充分條件,即鈴芽所說的“沒有草太的世界才讓我恐懼”,或《雀斑公主》那句“我不愿想象沒有你的未來”所表達的不可或缺性?;蛟S只要當事人清楚感受到這一點,愛就可以成立。至于這種不可或缺是從哪來的,則全無所謂。正因如此,人才愿意打破以往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去追逐夢想,否則和咸魚有什么區(qū)別?

45分鐘前
  • Y.S.
  • 力薦

相較于之前相對私人化的作品,《鈴芽戶締》包含了之前新海誠作品中不怎么出現(xiàn)的社會性元素。正面描寫311東日本大地震對社會,對家,對人的深層次摧毀性的同時,也正好映襯著當下的疫情世界,以及疫情背后閉塞的日本社會。此外,或許這些年去過太多日本的鄉(xiāng)村,泡沫經(jīng)濟后留下的廢墟,以及311的受災小鎮(zhèn),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場景以動畫的形式出現(xiàn)在影片中時,感觸很深。世界雖然越來越混亂,還是希望能夠守護,珍惜世間美好。新海誠或開啟屬于自己的新篇章!

46分鐘前
  • xxhhcc
  • 推薦

新海誠比較適合拍言葉之庭和秒五那種劇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的,一旦有起伏就不太行了

49分鐘前
  • 0號脆脆鯊
  • 較差

下屆奧運會沒女主我不看。

53分鐘前
  • 還行

愛貓人士看不得這個,小貓為什么要成為男女主愛情的犧牲品,小貓那么可愛,那么無辜,那么喜歡女主,女主怎么可以兇小貓,到最后也沒給小貓道歉!你也知道當要石多么痛苦艱難,不想讓你男人當,為啥就讓小貓當,小貓對人類仁至義盡了!自私丑惡的人類就應該滅絕?。?!小貓統(tǒng)治天下!!

54分鐘前
  • 支愣(已起來
  • 還行

像在網(wǎng)紅餐廳吃了一頓飯。

59分鐘前
  • Unicron
  • 較差

真是,拍了八百年還是那味兒,不了解愛也不會講故事,只會一味地鋪華而不實的浪漫愛神話。從女主為了男主死活不跟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姨媽好好解釋為什么自己不著家,我就知道這一看就是幼稚沒吃過苦的男寶編的看似工業(yè)糖精實際把女的智商碾在腳底的文化大糟粕

1小時前
  • kaku
  • 很差

期待拍續(xù)集,講述鈴芽去四川封印地震的故事。第一部鈴芽體驗了神戶小酒館夜生活,第二部可以拍鈴芽去四川旅游,發(fā)現(xiàn)地震的時候四川人還坐在河里打麻將。

1小時前
  • 朝暮雪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