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少年人的江湖
少年人的江湖,是快意恩仇的。
我們青春年少,所以我們是打不死的小強。
我們沒有恐懼,因為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想打就打,打不過了我們去少林寺學功夫后再打,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
想愛就愛,不喜歡了我們就扔掉,反而我們有的是時間可以經歷更好的。
我們眼睛清亮,嘴唇含笑,心懷期望,走得風風火火。
不怕等待,不會后悔,不會惋惜錯過的每一次機會。
因為我們還年少。
2 ) 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它承載了一段記憶。
2014.12.07
張衛(wèi)健版的《少年英雄方世玉》是我上初一的時候看過,也是因為這部劇喜歡上張衛(wèi)健的,那個時候要上學要功課電視臺也只在晚上播放還沒有重播,所以沒能連續(xù)看,劇情知道的也不是很連貫,但當初對這部劇卻是處于癡迷狀態(tài),尤其是世玉和小小這一對。在后來的14年里,對這部劇的印象也很深,畢竟那個年代的電視劇比較喜歡且印象深的并不多。如今當完整的看完這部14年前很喜愛的電視劇后,突然有一點點傷感,接著就無法控制的哭了。我知道不是因為劇情哭的,只是感慨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再拾起過往喜愛的東西和回憶,居然是種說不出的憂傷感,就好像丟失的那件喜愛的東西被完整的找回來了一樣。時光如梭,14年前看得懵懵懂懂卻一副癡迷的樣子,14年后依舊喜愛卻還能淡定的對待劇情人物,真的是物是人非??!消失的舊時光!
3 ) 重新評論
是的,我就是這么閑,又重新看了一遍。小時候的神作,若放在現在上映、首演,恐怕又會招致非議。每次感嘆還是從前的電視劇好看的時候,無非都是情不自禁地帶著對逝去的浪漫化追憶,以及,雙標。
99年,我還在讀小學,剛看完還珠格格和老房有喜,沉浸在趙薇蘇有朋cp的浪潮中不能自拔。方世玉的出現,將我從一個漩渦帶到另一個漩渦。后來買VCD,放假時趁父母不在家,無數遍重溫,那時覺得張衛(wèi)健簡直帥到上天遁地,被影響到也想學功夫。后來再后來,這部劇,包括《還》和《老》,一直并列我心目中的巔峰之劇。
是呀,不喜歡便不會在16年之后再度重溫。這次再看才發(fā)現,原來是亞視的劇作,而現在的亞視,吊銷牌照關門大吉幾乎已成定局。想想亞視曾經的輝煌,鄧萃雯、張衛(wèi)健、一眾亞姐。而現在,曾經的亞姐顏子菲竟然要靠直播抽脂隆胸來搏版面。這些都是題外話。
上面說到,非議,以及雙標。
首先,這非議便來自我本人,曾經的方世玉狂熱粉兒,現在也喜歡,但更多是情懷。
戲里面,情節(jié)的推動,幾乎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尋仇。從雷人王(好名字啊。。。)、雷老虎、李小環(huán)、李巴山、仇萬千、馮道德到最終一關白眉老道,方世玉和他的朋友們一路開掛,結仇報仇,最終把敵人全部消滅。似乎他們的存在除了基本的生存欲望,剩下的都是堅定的尋仇信念。可能是我武俠一類看得太少吧,事實也的確是沒有矛盾就沒有那天的方世玉,又怎么拿框裱起來呢,可這仇恨來的也太猛烈了,劇中人個個都是火藥包。甚至乎,方世玉與朋友們的惺惺相惜都始于誤解和打架,除了他家花姐,你看洪熙官、嚴詠春、三德、至能、童千斤,以及他老婆小小。個個都與方世玉經歷過不打不相識,方少爺脾氣咋就這么爆?真是就怕沒架打的方世玉啊。
其次,關于雙標。
印象比較深的,首先是李小環(huán)一家,方世玉先后料理了小環(huán)的侄兒、老公、老子,一家三代全毀在方世玉手上,照理說,她來尋仇完全值得理解,那為啥方少爺和他的朋友們就說人家不肯放過呢,這事兒要是調過來發(fā)生,他們就能那么豁達地放下仇恨,愿賭服輸么。當然也是,沒有一路追殺,就沒有一路開掛,又何來把我迷瘋了的方世玉。第二是,李巴山同方世玉決一死戰(zhàn),李巴山曾經是至善方丈的師弟啊,認識那么多年了,咋看起來交情還不如方世玉和至善方丈。他死了,這幫人這家伙開心勁兒,啥也不說了。李小環(huán)命可真夠苦的,臨了臨了,還被方世玉小情人兒給洗腦了,小小若是去做安利指定能發(fā)財。
另外,不關非議與雙標,就是單純吐槽下:這劇組是有多窮?至能被困、小小被困、洪熙官和嚴詠春爸爸被困三個密室是同一個,而且?guī)缀跏且粯右粯拥牟贾?,當然至能那場多了點背景圖。而演員呢,少林寺某位高僧在開始幾集里面,曾飾演被方世玉救下的老伯,而李巴山在第8集飾演過和苗顯過招的街頭小騙子。方世玉的衣服最多,其他人衣服就沒超過三套的,少林寺一眾自不必說,小小幾乎沒換過衣服。。。窮啊。。。
最后,方世玉的神奇大腦如果去參加跑男,估計能留到最后,哈哈哈哈哈。
in conclusion,我還是很愛這部劇的。么么噠。
4 ) 若入凡塵,隨性何妨
又重溫了一遍少年英雄方世玉,回想起了很多小時候看劇的情形。
小時候就覺得好搞笑,很好看,長大了,再回顧時,總會有別一番的滋味,除了幽默詼諧,更有溫馨感人的成分。這讓我總會想起另一部自己很喜歡的劇《我和僵尸有個約會》,或許是因為編劇都是同一人的緣故吧。
這是一部聚集了親情、友情、愛情的劇集,沒有俗套的三角、四角關系,總在輕松之余,讓劇情來一點跌宕起伏,感人溫馨。
先說親情。一開始的幽默,讓人忍俊不禁,又繼續(xù)往下看的沖動,讓人的眼光會不自覺的聚焦于這個可愛、調皮、瀟灑、頑劣又懂事的少年,和花姐、德哥的家庭生活,讓人感覺溫馨,同時也為德哥對方世玉母子的無奈深表同情,哈哈。
世玉、花姐、德哥,這樣的稱呼讓還在1999年或者2000年看劇的人覺得很新鮮,我也覺得挺好玩的,雖然當時有點于禮不符,但至少從另外一個層面反應了這個劇體現家庭的氛圍輕松幽默。開始就是世玉與花姐的各種幽默搞笑,后來德哥為了世玉操碎了心,決心送世玉去杭州念書、去通天書院被拒而自責的神情,那種父親情結,長大了才覺得深刻。世玉幾次比武前的氣氛和比武后的死里逃生,德哥和花姐殫精竭慮、緊張害怕、眼含熱淚的樣子,還有世玉大難臨頭前那些對父母說的真話,讓我看了直哭,小時候可沒有那么多體會。
再說友情。其實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不喜歡洪熙官,為了一個心儀的女孩,老是懷疑世玉,后來長大了,轉念一想,畢竟,人都有私心,況且那時候世玉洪熙官還沒有經歷那么多,兄弟情也不是那么真切。一直不挑喜歡胡惠乾,但后來發(fā)現,其實,回遷有這樣的性格,和他的成長環(huán)境有很大關聯,如果我們處于他那樣的環(huán)境,還不一定做得比他好。從瓊花書院建立的友情,到共同陪著世玉經歷了雷老虎、李小環(huán)的擂臺,三個小孩子的友誼也愈加堅固,一起上少林、出少林、滅白眉,這三個就是一個整體。世玉為了熙官父親的遺書,拿著書到處找字,為了掩護惠乾遲到而獻丑,不計較惠乾出賣自己,(當時世玉還是小孩子,且剛認識二人,頑劣之余看出世玉還是善良的孩子),而洪熙官、胡惠乾為了世玉可以不當武貢生(武貢生這對胡惠乾和洪熙官很重要),世玉、洪熙官可以為了救胡惠乾放棄入少林的機會,等等等等。這之間有過嫌隙,有過誤會,但終究還是包容和付出,將友誼保存下來,直到最后的出生入死,人生得一摯友知己,足以,回想自己,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最后就說愛情吧。有世玉和小小的轟轟烈烈,也有熙官和詠春的平平凡凡。
其實,剛開始看劇,我一直想著詠春和世玉會是一對,兩人在一起的畫面太和諧、太可愛了,像兩個小孩子,應該說,演員演技太好,真的在劇中他們就是小孩子。即使熙官的出現,我也一直覺得他和詠春不太般配,看著熙官拿著傘傻傻等待詠春的時候,覺得這孩子還是不錯的,回頭一想世玉和詠春在一起那畫面,覺得還是和世玉更配,長大了再看,總有一種世玉適合做男朋友,熙官適合做夫君的既視感,詠春和熙官,正如花姐和德哥,互補的,也許才是合適的。熙官和詠春沒有經歷太大的波折,其間出現問題也是熙官自己所致,最終能順利走在一起,羨煞旁人,對比世玉和小小,他們要幸福不少。
重點還是說世玉和小小吧。世玉火燒小小屁股那一幕,現在看了還是會覺得蠻好笑的,誰又會料到后來的那些艱辛苦難呢??辞逍⌒∪蓊伳且豢蹋掖_實覺得這姑娘好美好美。二人從誤會、斗嘴,發(fā)展成朋友,好朋友,再到互相愛慕的過程,世玉鮮有的懵懂、害羞表情,很順理成章,畢竟,一對不諳世事的好兒女,看的人都覺得幸福。但最讓我感動的,是李小環(huán)抓住小小,讓世玉了斷自己的時候,那句很大聲很氣憤的“那你到底要怎么樣”讓人可以感受到他的著急和憤怒,除此之外,世玉沒有說什么話,只是說了不許任何人阻止他救小小簡單的幾句話,然后立刻很決絕的拿起棍子要自我了斷,不像一些劇,打算犧牲前要有令人肉麻的告白,冗長的眼淚,世玉沒有,因為只要有小小,他變得更加沖動,不會如平時那般機靈和理性,他想的只有立刻救出凌小小,不許任何人傷害她,越快越好。這一幕,看的我眼淚直流,不渝的愛,不是表白來的,而是相互犧牲、實際行動,才會長久、深刻。雖然只有不到一分鐘的畫面,卻在我的腦海里徘徊了很多年,世間若有此好男兒,便是紅顏一生之幸。
那驚鴻一瞥的深情一吻,吻碎了多少人的心——命運就是這么捉弄世玉的,小小第二次被抓,世玉看上去更加擔心了,又遇到所謂的“鬼或神”,讓我初次看時都為他捏了一般汗。后來上武當,找白眉,先是白眉用刀刺裝著動人的袋子的時候,世玉知道那不是小小,可是,他還是忍不住,害怕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幾率,若是小小該怎么辦,他緊張地去打開袋子的,很多人都覺得他傻吧,可是,若是你,你又會怎樣呢。接著小小出現了,白眉說要世玉的命的時候,世玉的態(tài)度就如當初面對李小環(huán)的時候一樣,堅毅、決絕。白眉允許二人交換,很多人都說,為什么小小和世玉走得那么慢,擔心了對方那么久,終于見面,不應該是飛奔擁抱嗎,為什么如此慢。因為,世玉和小小都知道,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后一次相遇了,這是生離死別,不是久別重逢,何來分奔擁抱?;蛟S,他們緩慢一點,只是希望時間再慢一點,他們就能多看對方一眼,其間二人只說了幾個字:小小眼含熱淚問了句“你這樣做,值得嗎?”,世玉回了“值得”,之后,世玉摟著小小那深情的一吻,時間仿佛停止了,吻碎了多少人的心,融化了多少人的情,此時無聲勝有聲,便是最好的詮釋,反正我是哭著看著一幕的。最后小小知道世玉死了,剃度出家,看得人好心疼,后來知道世玉沒死,小小很開心,但是卻沒有還俗之意,很多人不解,長大了才明白,那是因為小小不想再失去世玉,還因為覺得這經歷的一切都是自己違背諾言幾乎害死了世玉,這是上天的安排,哪怕不在一起,也希望保全世玉一世周全,那份內心的苦,或許只有小小自己知道吧。
后來,世玉想起來了,回到庵堂,阻止小小落發(fā),小小不肯,自己又削發(fā)明志,二人那眼里的淚水,讓人覺得心疼、不忍。
或許,真正的愛,不是得到,而是付出。如果說,歷經劫難走在一起需要的是緣分和運氣,那么,至死不渝勞燕分飛則是緣分和勇氣。相濡以沫世人羨,相忘江湖未必悲。這份愛,愛得深沉,愛得轟轟烈烈,愛得無怨無悔。一生一世一雙人,或許就是這樣吧。
若吾一生,得此情,夫復何求?
5 ) 哼我真討厭平庸
上周拖延癥發(fā)作,在電視上選來選去,居然鬼使神差看到了這版方世玉,又故事神差點了進去。
方世玉是很多我這個年紀的人小屁孩時候的偶像。鬼靈精怪又情深切切。但最難能可貴的,是有一個開明開朗的“花姐”,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武功高不高強有什么所謂呢,正義感、智慧、夢想、同伴,好像少年漫畫一般,都是大家羨慕得不行的東西。
我回顧自己這一兩年的生活,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以前珍惜的東西一點一點在缺失,以前不屑的東西一點一點在周圍聚集起來。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我說要努力啊,以前會有人告訴你,那加油啊我們一起吧,但現在會有人告訴你,這些都是然并卵啊。我還真是討厭平庸。
這么一想,方世玉這種故事簡直是一種奢侈。
6 ) 搞笑
方世玉在那個時候我感覺也算是個IP劇了,感覺看過好多方世玉,要不然就是張衛(wèi)健的存在感太強了所以哈哈哈哈哈哈。這版少年英雄方世玉感覺跟以往同類題材的電影電視作品也是差不多的,都是舊瓶新酒的感覺。雖然講的故事還是老的故事,但是土洋結合吧,里面設計的對話都是新式的對話,尤其是我還記得方世玉叫她媽是花姐。。。
蕭芳芳,葉德嫻,恬妞..兩個演技一個真性情的三個都能當媽媽苗翠花~想不到別人了~
當年覺得很火爆,后來發(fā)現張衛(wèi)健演戲都是一個套路的。
= = 小時候一心想嫁給張衛(wèi)?。。。。。。。。。。。。?!
武打拳拳到肉太好看了,以前的電視劇節(jié)奏、演技和配樂真是無敵,過去一集的情節(jié)量頂現在三集,關鍵是現在的演員說臺詞都跟詩朗誦一個節(jié)奏,2倍速跟正常說話一個速度,情節(jié)根本起不來。
方世玉的終極變身,竟然是一輛黑色的跑車……
當初張衛(wèi)健同學的電視都挺好看的,一個模式的多了就膩了
這個電視劇是我大學時候放的,當時張衛(wèi)健的表演風格還算讓人耳目一新。而現在,十年過去了,他還是那樣——剩飯炒久了,于是飯粒都炒干了。
電視上看的,從此方世玉對于我來說就是張衛(wèi)健,洪熙官對于我來說就是樊少皇
看過這個劇對劇中的方世玉真的是影響深刻,真的特別喜歡他的性格!
我不是很喜歡張衛(wèi)健 覺得他有點過頭了 但是這部里面的李小環(huán)讓我印象很深刻 不知道為啥
童年回憶嘻嘻嘻嘻,何美鈿好可愛,很多地方令人忍俊不禁,世玉和小小好甜耶
喜歡方媽苗翠花~~
小時候看最多的就是張衛(wèi)健的搞笑劇了。
絕對被苗翠花圈粉,真是太逗了。方世玉的塑造應該是成功的,但張衛(wèi)健的表演太過臉譜化,感覺有些油頭滑腦。
如果這部劇沒看過我只能說你不是80后,沒有童年了,張衛(wèi)健當時很火我依然記得
天啊……我看過好多電視劇,哈哈哈哈!
那時候的張衛(wèi)健,還沒有像后來那么討厭,那么嘮嘮叨叨個沒玩沒了
感覺世玉和花姐的相處真是一股清流 那么和諧合拍 我是真的好喜歡恬妞 她的那口粵語 就算不標準但也很認真說的勁兒就特有誠意 我想張衛(wèi)健和恬妞戲外肯定也是很好的朋友 不然真的很難演出那么親密的感覺!還有嚴詠春和何美鈿真的好漂亮啊!
據說張衛(wèi)健和恬妞有一腿的。俄狄浦斯神吶~
看過很多遍,就特喜歡張衛(wèi)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