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創(chuàng)造了我們,Susan說沒有同伴,想要找同伴的時候,不禁想起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殺害。Yeti 女王說,人類,希望和夢想的殺手,探索世界,其實只是尋求戰(zhàn)利品,以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想阻止所有人找到她保護的ShangriLa,在自己的小王國里稱王,稱同類是country neck ,拒絕任何人的接觸,建立一個烏托邦。這部電影探討了何為歸屬,人是群居動物,因為孤獨,所以想要找到歸屬,25歲之后人就會尋找親密感,想在親人,朋友,愛人身上找到歸屬與愛。有的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夢想,或者說一種執(zhí)念,付出了太多沉沒成本,已經(jīng)無法輕易放手,這不是堅守本心,是無法直視自己已經(jīng)變了,那個曾經(jīng)的夢想并不能帶來期待了,或者說帶來太多想要成功完成的期待。人是應該找到自己的歸屬,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歸屬是什么,或者說適合自己的歸屬,鎖定目標之后,就可以執(zhí)行了,如果發(fā)現(xiàn)了驚喜的歸屬,在融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它不在適合自己,就該及時止損,另尋,比如片中,那個探險家俱樂部,最初由一群熱愛探險的偉人組成,他們的足跡遍布世界,為了發(fā)展世界,也證明了自己,Lionel 渴望證明自己,也熱愛探險,渴望加入,最后接受了他早已發(fā)現(xiàn)的事實,俱樂部不歡迎他,不尊重他,信仰這人類文明的烏托邦,他不再強行融入這個圈子。
《遺失的環(huán)節(jié)》中規(guī)中矩,之所以沒有滑倒平均以下,可能因為影片簡單、真實、美,另外還有95%靠Link先生賣萌貢獻笑點。
影片的名字其實來自于主人公Sir Lionel Frost的一個冷笑話。
上一次看的定格動畫《久保與二弦琴》觀感驚艷,Regina Spektor演繹的《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不能再棒,對比一看,《遺失的環(huán)節(jié)》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了。
故事講述了著名的野獸探險者Sir Lionel Frost為了融入探險者俱樂部,找尋大腳怪的故事。簡單在這就是影片講述的全部的故事,幾乎沒有任何反轉和延伸,在探險家第一次遇見大腳怪時,自己還在腦補,故事的后續(xù)大概是這樣發(fā)展的:Sir Lionel Frost順利將大腳怪帶到了探險家俱樂部,但是卻不被待見,或者直接將他和大腳怪關閉起來不讓世人知曉,然后主人公實現(xiàn)心靈升華,成功營救大腳怪并將它放生到屬于自己的環(huán)境中,最后揮淚告別,將自己的故事寫成一本永不出版的書(看來自己被套路害得不淺)。
可誰知,故事就直接過渡到主人公連同大腳怪還有略顯莫名其妙加入的主人公前女友三人組隊探尋香格里拉大腳怪遠親的故事線。中間的蹩腳殺手也是光頭強級別,完全沒有緊張刺激的趕腳。你以為最后俱樂部BOSS趕到現(xiàn)場,肯定會火力全開,直接威脅到香格里拉的秘密以及雪人的安穩(wěn)生活,這時大腳怪就會協(xié)同主人公和女主一同保衛(wèi)香格里拉,取得勝利后,雙方終于冰釋前嫌,大腳怪也得以找到所屬。
可誰知,俱樂部BOSS也沒有將故事推向高潮,怎么會有這么菜而且沒有任何遠見的大佬呢(捂臉),居然沒有雇傭殺手活得久。主人公一行三人跨越整個電影的時間,得到的結果就是,大腳怪并不屬于這里,就像Sir Lionel Frost不屬于俱樂部一樣。
真實在于對于主人公Sir Lionel Frost的刻畫,從頭到尾,他都不是一個「偉大的人」,只是一個在不斷尋找自己位置的擺渡人,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和大腳怪有點相似。他驕傲,高孤,為了進入俱樂部不惜犧牲一切,沒有任何英雄主義的渲染,甚至摻雜著不少個人利己主義。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可能帶給我們的距離感更少,他更像是我們所有人,有自己的小九九和夢想,并為之曾經(jīng)那么一如既往地執(zhí)著和努力。
而說到美,不得不說,好多畫面構圖和色彩都十分出色,分分鐘就是壁紙。
探險時的碧海藍天。
將軍般的遠觀和海鷗background。
湖畔的靜謐村莊(還有兩個高聳的煙囪)。
青青草地上的相見。
黃昏下年輪的背景很好看。
輪船遠行時的和諧色調。
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好大的)孤舟。
明亮的紅色海岸。
溫馨的團聚時光。
山腳下的中國建筑群。
這是艾爾莎女王的城堡么?
傳說中的香格里拉。
下面這個鏡頭很喜歡,看著冰面反射出的無數(shù)個自己,更加體會到孤獨和冷清。
影片傳達出一種「新事物最終會取代舊事物」的澎湃感,無論你想還是不想。
在看了《OUR PLANET》之后,更加意識到我們以后會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遺失的環(huán)節(jié)》,直到有一天我們自己也可能會成為這其中的一環(huán)。但是,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就是如此。想到這一點,也就覺得這部電影沒有那么簡單和普通了。
最后,找到歸宿,堅定自我。
下面是表情包及賣萌時刻。
給你一個會心的微笑。
如有所思的你。
蹺蹺板。
小岳岳同款。
你是來搞笑的么?
看我糾結的表情。
瀟灑如我。
死亡眨眼。
影評第391話《遺失的環(huán)節(jié)》——大腳怪和它的大表哥
影片《遺失的環(huán)節(jié)》于4月12日在美首映。
“遺失的環(huán)節(jié)”的是指猿人與人類之間的連接。
人類學家認為雪人有可能是猿人與人類之間所“遺失的環(huán)節(jié)”。
有關雪人的傳說在19世紀30年代至上個世紀50年代之間比較流行。
因為沒有雪人的真實標本,雪人之說已經(jīng)無從考究。
本部3D動畫之所以采用定格動畫,
是為了增強復古感,
畢竟雪人的傳說曾在上個世紀風靡一時。
本片所面向的觀眾主要為五至十歲的小朋友。
本片意在激發(fā)小朋友熱愛大自然,
敢于冒險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由休·杰克曼配音的男一號幫助大腳怪林克先生去尋找它的大表哥“雪人”。
金剛狼雖已老矣,上一部《羅根》也成了金剛狼的絕唱;
但休叔那性感的聲音再一次在本片中回蕩。
影片節(jié)奏輕快,又不失幽默。
探險之余又有動作驚險。
適合家長攜帶小朋友一同觀看。
如果你喜歡本部影片,
教授向你推薦《無敵原始人》(《Early man》),
后者更具有教育意義。
祝大家周一工作愉快。
中規(guī)中矩的模式電影,講想成為冒險俱樂部一員的大叔為了得到認可踏上了尋求證明的冒險之路,一路結實小伙伴,打敗路上的壞蛋,挑戰(zhàn)大Boss,最后發(fā)現(xiàn)他人的認可不如小伙伴之間的友情珍貴。故事簡單不深不淺恰到好處。動畫感不錯,戲劇感幽默感都有,詼諧的風格把握的非常好。制作精良。作為兒童少年向冒險片值5星。豆瓣的裝逼犯就別拿這個動畫跟你們心中的大作對比了。值得家長帶孩子們一看。
萊卡工作室終于出新片了。
自2016年《久保與二弦琴》上映以來,萊卡工作室就銷聲匿跡了,到這部《遺失的環(huán)節(jié)》為止,中間沒有誕生過一部長片,估計大家也都快忘了這家工作室了,畢竟如果不是耐克公子特拉維斯·奈特的加入,我們可能很難去想起來還有這么一家以定格動畫為主要輸出風格的小工作室。
定格動畫的出現(xiàn)堪比國寶級別的存在,尤其現(xiàn)在堅持定格動畫輸出的小公司少得可憐,我之前寫過一篇講特拉維斯·奈特和萊卡工作室的文章,提到其實這家工作室最初是屬于威爾·文頓的,不過后來實在做不下去了,主動轉給特拉維斯·奈特,中間的一些細節(jié)不必多說其實就已經(jīng)很明白了——如果沒有不菲的資金和時間投入,破產(chǎn)是早晚的事。
黏土動畫也是定格動畫的一種,阿德曼動畫工作室所制作的《小羊肖恩》就是一個例子,它為前者帶來了不錯的收益,前段時間《小羊肖恩2》也上映了,期待它也能有一個好票房,來稍微挽救一下這個瀕危的動畫藝術。
定格動畫所面臨的未來是災難性的,因此,在看這類電影的時候,你就無法不把制作電影時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與電影故事本身相聯(lián)系,但這種聯(lián)系一旦建立,你對電影的評論就很難客觀了。就好像為了可憐某人或某物而投出的同情分一樣,無意間讓電影的影響提升,甚至拿到某些榮譽,取得一些成績,但我們知道,有時候,一些作品并沒有達到獲得這種榮譽的高度,只是因為我們給予了它們適當?shù)膶捜?,才造就了這樣的結果。
但這樣公平嗎?
這對其他競爭的影片公平嗎?
大家都是在遵循著同樣的標準角逐一個獎項,但唯獨你或他,憑借著電影中部分敏感元素或特殊題材,或幕后的種種制作困境來博取官方的同情加分,最終獲得了這個獎項。那么,我想說,這場競爭的意義在哪呢?如果每部電影都可以從某個特殊的角度出發(fā),去做一些符合同情標準和題材的風格或細節(jié),那么最終,電影將迎來不可避免的同質化時代。因為標準無法被遵守,那么鉆空子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一旦獎項標準丟失了它的權威性,那么這個獎項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這是每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當年《久保與二弦琴》剛出來的時候,我對它充滿了期待,因此一直都很喜歡萊卡的作品,那些帶著暗黑色彩和驚悚風格的故事一直是我為之著迷的東西,比如早期的《鬼媽媽》和《盒子怪》,以獨特的故事設定見長,鬼媽媽的紐扣眼睛和盒子怪的嗜蟲愛好,都是小時候的夢魘,但同時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一些奇特的設定加上一個豐滿的故事,就是萊卡帶給觀眾最有趣的禮物,在驚悚暗黑之余,也能傳遞深沉而又濃郁的溫情。
這一點在蒂姆伯頓的動畫電影中也常會看到,《科學怪狗》和《僵尸新娘》哥特風的背后,隱藏的是友情和愛情,這些情感被放置在電影角落里,或許還附上了一層灰,但總有觀眾會發(fā)現(xiàn)它們,撣開上面的灰,來為角色的情感添加注釋。
蒂姆伯頓是外表冰冷,內(nèi)里溫柔的創(chuàng)作者,萊卡工作室也是,在我心里,他像個不會表達情愫的孩子,用古怪的方式,笨拙的敘說著那些故事,他不會告訴你故事里有什么,只會提醒你會看那些故事,看那些被定格動畫賦予了靈魂的角色,你才會懂他想要告訴你的一些東西。
但后來,大概是從《久保與二弦琴》開始,我就發(fā)覺到萊卡的故事變了。
變得平庸,啰嗦和生硬了。
以前看萊卡,喜歡故事的浸入感,就比如《鬼媽媽》里小女孩爬進洞穴,來到另一個世界里,那種體驗是全方位的,是像皮克斯、迪士尼的動畫所給予不了的,暗黑和驚悚是《鬼媽媽》的特色,也是萊卡的特色,讓他直接和其他動畫工作室(公司)區(qū)別開來,或許它并不如皮克斯的動畫新奇好玩,但他有自己的風格,創(chuàng)造的故事自然也是獨一無二的。
但到了《久保與二弦琴》,我就覺得他變得“皮克斯化”了,這部電影講的是男孩歷經(jīng)千難萬阻,尋找母親的故事,故事設定很稀松平常,沒有太大的波瀾,為了讓電影變得有趣些,故事的細節(jié)有了很多加工。一些搞笑的小橋段被放置到了電影里,進一步打破了電影的整體感。
同時為了突出這些搞笑的小橋段,空間上也被局限,往往你在電影中看到的搞笑細節(jié),場景都很小,就是為了突出角色的動作細節(jié),意圖強化這些笑點——這是皮克斯慣用的套路,讓電影片段展現(xiàn)出一種舞臺風格來,一個個搞笑的片段,就是場場舞臺劇,巧妙、幽默,但很奏效,就是為了活躍氣氛的。
但這種奏效,需要與影片風格相契合,我覺得,像是《久保與二弦琴》這樣帶有傷感色彩的冒險故事,實在是不適合安插這樣一些片段。
與其安插搞笑橋段,不如去完善故事,讓對抗更強烈,沖突更明顯,這樣,至少在故事上,我們盡力了,但可惜的是,在故事上,本片只能算得上差強人意。
《遺失的環(huán)節(jié)》遭遇的問題,也是如此。
年初金球獎名單一出,《遺失的環(huán)節(jié)》榮獲了最佳動畫長片獎項,就讓我頗感興趣,即使上一部《久保與二弦琴》表現(xiàn)不好,我還是覺得萊卡能在新片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定格動畫這種藝術形式,有它獨特的魅力在里面,只要創(chuàng)作者能用心對待,那么作品的質量就一定不會差。
不過在看完《遺失的環(huán)節(jié)》之后,我覺得我的期待值還是太高了,這片子給我的感受不好不壞,但如果按照一個獲獎長片的標準來看待它,我覺得,它遠遠沒有那么好,相反,它的獲獎,我覺得是一種不幸。
和上一部作品一樣,萊卡在《遺失的環(huán)節(jié)》里,講述的,也是一個冒險故事,故事中萊昂內(nèi)爾·弗羅斯特爵士想要探尋類人猿的秘密,卻陰差陽錯的成為了幫助類人猿尋找遠親的朋友,于是冒險之路正式開始...全片的結構很簡單,用這一句話就幾乎涵蓋了故事的全部,而且該片還加上了一條似有似無的愛情線路,不過這條支線到最后也沒能修成正果,讓人莫名其妙。
喜歡萊卡的朋友仍然可以觀看本片,畢竟片子無論怎么差,在成片質量上,仍然保持著萊卡工作室的水準,只不過這次,在故事上栽了跟頭,一些情節(jié)的邏輯也處理的不太好,整體偏低幼化,沒了黑暗系的成人質感,挺可惜的,我倒是知道他想要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但是情感表達不到位,就總覺得這故事缺了點什么。
就像吃燒烤總得放點孜然,沒孜然的燒烤,還是燒烤,但吃起來就不香了。
《遺失的環(huán)節(jié)》最終獲獎,我覺得還是配不上,至少在我看來,它還沒到那種高度,甚至和以往的作品相比,它也有很大的下滑,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果現(xiàn)在就賦予它了這份榮譽,那么很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讓其發(fā)展軌跡走向畸形——真正的成長,是由內(nèi)而外的,我們不應該去揠苗助長,將有價值的獎項頒發(fā)給好的作品,是市場良態(tài)發(fā)展的基礎,不能因為一兩部特殊的作品,而去破壞這種價值。
獎項是大家的,不該你一人所有。
一直以來,本該如此。
未來,更該如此。
奔著獲獎去看的,看完一口老血,請問,它好在哪里?
劇情平鋪直敘,毫無波瀾,除了在一開始就暴露出來的怪獸和它會說話會寫信的不同之處來,到后來……
我倒是一直在想之前看過的一個中國女孩送雪怪回喜馬拉雅的電影,相比之下,那個在情節(jié)和畫面上都更勝一籌了。
僅僅是因為定格動畫?比鬼媽媽和僵尸新娘也差多了,當然,低幼也趕不上小羊肖恩的情節(jié),所以,我不明白為什么有的動畫做得那么好,有的動畫就倒退這么多呢?
完全沒有打動我的地方,說到香格里拉,我倒是又想到了消失的地平線,也算是電影帶給我的懷舊感吧。
這個假期看到的最差的電影。
從失落的黃金城到消失的地平線,《遺失的環(huán)節(jié)》有著所有冒險故事的探索未知的精神,但是本片重點并不是帶你探尋未知的生物,而是探尋人類未知的內(nèi)心,遺失不僅僅是人類進化歷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遺失的也是對包容多元與時俱進精神的探求。為了實現(xiàn)這一母題,影片將冒險片喜劇片西部片相互融合,同時還包含了大量的迷影致敬,《奪寶奇兵》《淘金記》《正午》《泰坦尼克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盜夢空間》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非常勇敢具有冒險精神的一部影片。
和《Kubo》一樣,說好聽點是制作精美的畫面大于故事本身,說難聽點是中看不中用。還少了 Kubo 的神秘東方氣質與定格結合的美感加成,整個片子看下來也太平淡了。不過最近刮的什么風,連著兩部雪人的片子上映。
大腳怪、雪人的故事在動畫界還挺多視角的,這一部雖有新元素,但老套的底子更廣大。論蠢萌趣怪,偶有亮點的大腳怪還比不過片中幾只禽類。雖然不知道在金球拿到最佳動畫長片的緣由,但是希望奧斯卡別再烏龍了。
Laika 的卡司越來越大牌但是故事沒有什么大的變化。音樂畫面還是那么優(yōu)秀
尼斯湖怪水下滑行,西部文明禮貌bar fight,失重翻轉渡輪,香格里拉懸崖秋千;故事質量太平庸,紳士冒險情懷還可以
現(xiàn)在的市場大潮就是所有的動畫廠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這樣的劇本,很不像萊卡過去會拍的東西,反而更像照明娛樂或是藍天會接的,金球獎其實更多的是對萊卡十幾年如一日的技術追求進行了表彰,也挺有一番意義的,不過還是不知道現(xiàn)在要商業(yè)沒商業(yè)要藝術不藝術的萊卡還能走多遠。
原來片名是這意思啊,制作仍然很棒,其他就對對付付吧
一個人一個怪物,都想融入自己的團體,可惜發(fā)現(xiàn)團體不被接受,就自立門戶,劇本簡單粗暴,很多地方的劇情推動都太快了一點,人物塑造的也很一般,只有幾個地方還有一些有意思的笑點,畫面不如萊卡工作室之前的魔弦傳說,更加的商業(yè)化,低齡化,有幾個動作戲設計的有點意思。
萊卡工作室的動畫,劇情一直似乎是短板,這次的劇情又是很一般,這種主角迷失自我,又找回自我的故事,真的不知道看了多少部多少遍,這樣的劇情實在缺乏讓人再次感動的力量!萊卡擅長的美術風格和定格動畫這些方面終歸只是技術,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這不會是要拍第二部的節(jié)奏吧,幸虧富二代他老爹買下萊卡,不然定格動畫可能早從電影界消失了。。。
Laika的美術風格贊到爆!在影院只想瘋狂截圖。這部的視覺效果不輸《久保》,故事完成度比久保要高,配樂和片尾曲都是我喜歡的風格!最喜歡Laika的一點是,他們把定格動畫和3D特效完美結合,就像是把現(xiàn)實和想象完美結合。永遠感謝電影這個造夢的行業(yè)
「Is there anything wrong with staying exactly where we are? Man, killer of life, of hope, of dreams. Man talks of the magic of the world, but it is a prize, something to be claimed as proof of his worth.」
這一次的Laika融合了大量的老電影元素拍攝了一部阿德曼英式風格的冒險故事,聚焦著文明之間的碰撞,時代車輪滾動下的矛盾,何為野蠻,何又為文明,而到最后,一切都離不開兩個創(chuàng)作的核心,“我們在世界之中的位置是什么?”以及“我們的自我價值到底是什么?”很喜歡影片那些具有深意的臺詞:“我以前以為我們塑造了這個世界,現(xiàn)在我知道是世界塑造了我們。”Laika真不愧是最偉大動畫制作公司!
喜歡畫風. 但故事不吸引人.........
2.5 主角雖然是一堆成年人,然而卻不演成人故事,幼稚園級別的“認同與友誼”主題。第三幕徹底崩壞。
金球獎最佳動畫。輕松有趣的兒童片,回到了久違的環(huán)保主題。在常規(guī)套路中做了幾處巧妙的反套路設置,是本片少有的亮點之一。
這個拿金球獎最佳動畫,有點太說不過去了吧
勉強三星,Mr. Link實在是…丑到影響觀感…
laika就這么不聲不響又拍了一部啊……比kubo和boxtrolls差遠了。
Laika工作室的作品都獨樹一幟。真的愛慘定格動畫了!從尋找大腳怪開始到公路大冒險,這場尋找自我認同之旅本來是想找到同伴不至于孤獨,但其實,Link的伙伴一直就在身邊吖!不及鬼媽媽、久保與二玄琴來的驚艷,但故事完整流暢,還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