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基友又屁顛屁顛跑去影院二刷了少年派,在第二遍看時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看首映時忽略的諸多細節(jié)和未曾深入挖掘的內(nèi)涵,現(xiàn)在寫文的時間實在是晚了點兒,暫且顧不上組織語言,權(quán)當(dāng)提供個思路給各路影迷和考究帝們參考吧
再者就是簡單介紹下取這個標題的原因——少年派一經(jīng)上映,影片結(jié)尾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真正發(fā)生的是故事1還是故事2?”,這個爭論就如同當(dāng)年諾蘭的《盜夢空間》片尾陀螺是否最終停下一般各說紛紜。我個人非常希望少年派的結(jié)尾是自由和開放式的,但是目前已確認的是,李安導(dǎo)演對結(jié)尾沒有做超出小說的自由改編
下面是本人二刷后的理解:
首先,根據(jù)種種細節(jié)我斷定真正的漂流經(jīng)歷是故事2,角色分布如同很多友人已經(jīng)提出的那般:
斑馬:摔斷腿的吃肉汁飯的水手
鬣狗:態(tài)度惡劣性格易怒的廚師(此處沒有異議,請仔細回憶在放下救生艇時的人員分布,廚師最先在救生艇上,接著派登上,水手從高空摔下,母親尚未出現(xiàn))
母猩猩:派的母親
老虎:少年派自己
少年派:整個漂流過程中支撐和引導(dǎo)少年派的精神信仰(此觀點為筆者原創(chuàng))
接下來的部分我悉數(shù)羅列一下我個人二刷時抓到的每一條非常關(guān)鍵的細節(jié),順序按照時間先后排列:
0. 開篇的綠色山坡上哥哥讓派下去飲圣水,神父見到派的第一句話,“You must be thirsty”
1. 派在集市偷偷跟隨那位舞女(可以算是派的初戀吧),見面后派詢問她有關(guān)那個不同于其他舞女的姿勢的含義,女子口中的一句“Lotus in the forest”為之后食人島上派的發(fā)現(xiàn)埋下伏筆
2. 年少時期的派和家人共同進餐時提到過自己信奉多種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數(shù)量眾多的印度眾神…… 父親語重心長地教導(dǎo),什么都信其實就等于什么都不信
3. 船上派的父母和廚師鬧不快后,水手調(diào)侃肉汁飯不算肉食的話,相當(dāng)有深意
4. 漂流開始至結(jié)束途中派的幾次痛哭流淚喊出的I'm sorry I'm sorry.
5. 老虎吃老鼠
6. 有規(guī)律的日夜交替節(jié)奏
7. 在巨型熒光座頭鯨之后的另一個晚上俯瞰海面時的大王烏賊戰(zhàn)抹香鯨、各類涌出的動物、以及拼聚而成的母親的臉(注意,是母親,是拼聚)
8. 派在讀救生手冊的時候有一條求生指南:“Telling story is highly recommended.”
9. 訓(xùn)虎與對峙的情節(jié)
10. 請觀察整個過程中派和老虎的健全與安危是完全同步的
11. 食人島上派和老虎的位置關(guān)系,在派晚上發(fā)現(xiàn)驚人秘密的時候老虎是等在救生艇上的,但離島的時候老虎是被派重新喊出來的
12. 仔細品味離島時派大喊的,although the god abandoned me, he's still watching; although the god kept indifferent to my suffering, he's still watching
13. 思考老虎為什么不回頭,該不該回頭
14. 面對日本保險員時派的二次陳述,抓關(guān)鍵詞:cook, disgusting, eat rat; sailor, suffering, lose leg; catch fish(應(yīng)該懂了吧……頭皮發(fā)麻中)
15. 繼續(xù)陳述中抓線索:......slam in the face of cook, ....didn't die
Cook hit me, my mother shout
...Jump into water(應(yīng)該是派跳的,船上剩廚師和母親)
Cook look away, throw a body over board, shark came.
...
I kill him...
he has gone too far.
Evil man, and also bring the evil onto me
...
I have to live like that…… Live alone. And survived.
16. 作家短暫猶豫后選擇the one with the tiger(絕不是信任派,理由下面給出)
17. 派起身開門時作家朗讀出的保險員采訪筆錄:
Mr. Patel’s is an astounding story of courage and endurance unparalleled in the history of shipwrecks.
Very few castaways can claim to have survived so long at sea, and none in the company of an adult Bengal tiger.
18. Happy ending? 派說:Up to you now(此處也許是李安善意的trick,作出一種開放式結(jié)局的姿態(tài)但是最大范圍忠于原著)
*19. 成年派說,他在大學(xué)教卡巴拉,卡巴拉是希伯來語,猶太教神學(xué)術(shù)語,意為to receive,to accept。 而派出海所乘船的名字“TSIMTSUM”(回歸),是卡巴拉學(xué)派的神學(xué)概念之一。
派曾問過神父,上帝為何創(chuàng)造萬物,而TSIMTSUM的意義,包含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的行為。
*20. 派曾說過“歡迎來到派的方舟”,派在海上漂流227天,諾亞方舟故事中,洪水退去的日子就是2月27號。
嗯,所有抓到的線索我都羅列完了,接下來我挑幾個我預(yù)測可能會最頻繁被問到的問題作我自己的解答:
1. Holy water那一幕到底有什么目的和玄機?
:You must be "Thirsty". 仔細看你會在后文中年派對作家的口述中發(fā)現(xiàn),老虎有兩個名字,本來叫Thirsty后來才改成Richard Park的,也就是說,影片開場就確認了即將出現(xiàn)在漂流中的猛虎就是少年派本人無誤,至于兩個名字的這個經(jīng)典用法可以參考《穆赫蘭道》,現(xiàn)實與幻想的人物與身份交替互換
關(guān)于Richard Parker的有關(guān)記載資料普及:(資料援引自網(wǎng)絡(luò))
與派一起在海上流浪的孟加拉虎名叫“理查德·帕克”,這個名字其實大有來歷,“理查德·帕克”原是歷史上真實吃人海難故事的主人公名字。1884年,Mignonette號沉沒,4名船員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員,還有一個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歲男仆。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員殺死了孤兒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還。
然則之前1838年愛倫·坡的小說中,就有一處情節(jié)是,一個叫“理查德·帕克”的人在船難中,因為抽簽而被同船的其他三個人吃了
2. 父親為了懲罰小派獨自喂食老虎帕克,拿了一頭小羊到柵欄面前,帕克是怎么把那么大一只羊拉入鐵柵欄的,很明顯,柵欄沒有損壞啊。羊是怎么被拖進去的?
我覺得有3種解釋:
(1. 關(guān)于鉆柵欄這個問題,只要頭先過去了,身體因為有柔韌性再加上皮毛很容易滑進去,因此羊的頭部可能是老虎發(fā)力強行拖進柵欄(不排除頭骨都碎裂的可能性)
(2. 從這一段小時候父親的教育經(jīng)歷起派就是為了與后面講的漂流故事中如何確立最終信仰呼應(yīng)而自己編出來的場景
(3.印度的動物普遍練過瑜伽,縮骨穿柵欄毫無壓力
3. Lotus in the Forest怎么算是個伏筆?
:祭祀時放的蓮花燈是一個Lotus,食人島上派在晚上從樹上摘下的熒光橘子狀物體打開來是Lotus包裹的一顆巨型牙齒,舞女的這句話是將派從最后一個幻境中徹底喚醒的重要憑據(jù)
4. 如果幾種動物真的是人的指代,那生存狀況如何?當(dāng)時的場景還原是如何?
:從派的二次陳述的零碎短句中已經(jīng)可以還原出當(dāng)時真實的情景—— 沒發(fā)現(xiàn)艙內(nèi)有救生食物時,4個人沒有進食,廚師饑餓難耐下不得已吃了老鼠但是不充饑,然后派與母親眼睜睜目睹了斷腿的水手被廚師殘忍殺害并當(dāng)做食物吃掉(沒錯,就是人吃人,這也是作家和日本人后來不愿相信故事2的重要理由之一)
勉強維持了一段時間后又出現(xiàn)食物短缺,廚師將相對弱小的派母殺害或致殘,拋尸入海中引誘鯊魚,尸體遭瘋狂撕碎后引來數(shù)量驚人的魚群,這是奇幻故事中飛魚海的根本依據(jù)由來
到了這一幕時少年派的血性徹底得到爆發(fā),并且用故事中出現(xiàn)的尖刀殺死了廚師,至此,之后的漂流僅剩派獨自一人,以老虎的形象存在,而故事中的派是自己的信仰和意念的具化產(chǎn)物
豆瓣友人斯內(nèi)普女伯爵提出了新的推測:廚師應(yīng)該沒有吃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船上有食物,他們都知道,只是廚師想借水手釣魚節(jié)約食物,派媽媽死的時候廚師懺悔了似乎也說明他不是一心想殺了大家,水手確實是被犧牲的最好人選。食人島應(yīng)該是廚師的尸體,廚師一開始就說我是燒飯給水手吃的,后來以水手釣魚正如島養(yǎng)育魚,又吃掉魚。沒有什么東西能200天不腐,除了有肉就滋生的蛆蟲,派和廚師就是用蛆蟲做餌,離開島前,派說他準備了足夠的狐蒙意味他把廚師滋生的蛆蟲用魚肉之類東西保存下來,此后廚師就徹底被消耗光了。
5.除了推測船上動物的指代含義之外還有什么證據(jù)能說明少年派并沒有經(jīng)歷奇幻的漂流?
:不要忽略了片名—— Life of Pi,旨在講述“派”的一生,并無刻意強調(diào)海上漂流的意味,中文譯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純粹是一個吸引觀眾進電影院的添頭,表述并不準確,如果一開始就將注意力放在中文片名上,那么對影片的預(yù)期勢必受到影響,潛意識里也會提前先接受故事1的版本,干擾看完影片后觀眾自己的判斷。
6. 為什么不叫少年∑少年Δ或者少年Ω的奇幻漂流而非叫少年π?
:在小說中,Pi是“派西尼·莫利托·帕特爾”的簡稱。這位印度少年被以一座叫“莫利托”的游泳池的名字命名,而“派西尼”在法語中干脆就是游泳池的意思。由于“派西尼”的發(fā)音很像英語中的“小便”,Pi經(jīng)常被同學(xué)取笑,甚感苦惱,自作主張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圓周率π,也就是Pi。
π是一個有趣的數(shù)學(xué)常數(shù),它沒有規(guī)律,無窮無盡,以無限的無規(guī)則形式計量著完美的形狀“圓”,衍生出理性之外的無垠想象力空間。這個看似信手拈來的名字,在印度少年的漂流成長故事中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象征符號。
如果執(zhí)拗的你一定要研究π在本片中的引申含義,那么筆者為你提供以下兩種可能的解釋:
·少年派在學(xué)校黑板上默寫圓周率引來全校師生圍觀的這一步暗含了隨著時代的推移人類科技文明的車輪不斷地向前滾動,與此同時人的欲求也愈發(fā)難以滿足
·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的無理數(shù),象征漂流過程中無數(shù)不可預(yù)計的艱難險阻,以及常人無法理解的派內(nèi)心的思想斗爭
7. 派在爬上救生艇后悲痛地哭喊著 “I'm sorry, I'm sorry”,是否和他看暴風(fēng)雨時沒關(guān)上艙門而導(dǎo)致翻船有關(guān)?如果不是那翻船的原因是什么?
派的哭喊只是因為眼睜睜看著家人被海水吞沒卻無能為力的痛苦與絕望。派在上層甲板看暴風(fēng)雨時確實沒有關(guān)艙門,但是這和后來的沉船沒有任何關(guān)系 —— 兩輪巨浪打在下層甲板上,第二次的巨浪直接拍在下層的甲板上把整個船身都打得傾斜了,然后才因為側(cè)面的負重量太大而慢慢下沉,海水的貫入和那個艙門開不開沒有任何關(guān)系,即使是關(guān)著的,這么水勢千鈞的滔天巨浪也早就把船艙的玻璃全部拍碎然后海水依然會涌入
8. 到底怎么判定漂流過程中的各種奇幻場面是派的想象還是現(xiàn)實?
:關(guān)于這一點我的靈感來自于剛發(fā)第一篇評時豆瓣上友人將少年派與諾蘭的盜夢比高低的爭論
雖然故事結(jié)構(gòu)不同,但我想借用諾蘭盜夢空間的設(shè)計理念來解釋一下這些奇幻場景為什么一定要存在
盜夢空間引入了”夢中夢“的理念,允許多重夢境同時存在平行展開,影響級從最深層向外延伸
同理,少年派中的數(shù)個場景為求便于理解大家可以引用“景中景”或是“story in story”的概念來加以解釋,唯一不同的是,盜夢里面是平行結(jié)構(gòu),而少年派是縱向展開,有前因后果,有先后關(guān)聯(lián)
筆者個人總結(jié)出這幾個幻境或情景或故事:
從派成為唯一幸存者的夜晚之后斷斷續(xù)續(xù)開始一系列幻境——
幻境1:拋出漂流瓶的破曉O(shè)R黃昏
幻境2:看到熒光巨型座頭鯨的夜晚
幻境3:白天的飛魚群大暴走
幻境4:看到遠處的救生船,打了數(shù)發(fā)信號槍后救生船消失
幻境5:夜晚的海面深處看到大王烏賊戰(zhàn)抹香鯨、動物涌出、拼湊成的母親臉龐、沉落海底的游船
(母親的臉龐為什么是“拼湊”起來的,可以認為是熒光魚群拼湊成的,而這些魚就是分食了母親身體的魚)
幻境6:電閃雷鳴狂風(fēng)暴雨不見天日的黎明前
幻境7,最終幻境:日夜共存的食人島極樂凈土(唯一一個存在日/夜雙場景的幻境)
個人的觀點解夢:
幻境1:漂流的初始階段,對得救抱有較大希望,氣候溫和天象壯觀
幻境2:起初的獨自漂流的夜晚迷茫和恐懼占主導(dǎo),未曾來得及勾起派的傷痛回憶和對救生艇上驚悚駭人場景的回顧
幻境3:靠母親尸體引來的大量魚群的真正由來
幻境4:對生還仍抱有希望但是已與存活的預(yù)期漸行漸遠
幻境5:平復(fù)了迷茫和恐懼后剛剛發(fā)生的可怕經(jīng)歷開始如潮水般涌現(xiàn)在眼前
幻境6:環(huán)境的惡劣程度達到最高值,派的求生欲望被燃燒到極限,信仰從未如此堅定
幻境7:出處援引豆瓣友人寫帖子的哲不解日志中所述,“食人島代表著:宗教的看似完美的彼岸世界。
在影片里這個宗教的彼岸世界特指的是印度教。食人島是印度神毗濕奴的化身,在印度神話中,世界早期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海,毗濕奴肚臍中長出了蓮花,蓮花孕育了梵天,梵天創(chuàng)造出世界。片中的小島是浮在海面上的孤島,而小島的形狀是躺在大海上的毗濕奴?!?br>
最終幻境是漂流的最后一程派面臨的究極考驗:
白日極樂景象的呈現(xiàn)是瀕死者通常會發(fā)生的類似回光返照現(xiàn)象,美好的畫面和夢境會在這一刻出現(xiàn),因此少年派獲得了一切需要的食物、淡水、休憩之地、完美氣候等等
夜間派在湖面發(fā)現(xiàn)的驚人秘密是派在即將跨向死亡前潛意識將自己從幻境中猛得來回——潛意識來自于舞女告誡少年派切勿忘記“Lotus in the Forest”的話語,所以,當(dāng)派在幻境中找到舞女口中的蓮花時正式確認了自己處在幻境而非現(xiàn)實,信念和意識大聲呼喊將少年派本體老虎從島中喚出
到上灘靠岸之時,所有幻境完全終結(jié),老虎形態(tài)的少年派回歸人形本體癱倒在淺水處,被眾人發(fā)現(xiàn)后送醫(yī)院搶救
9. 關(guān)于幻境判定的補充
感謝盜夢空間帶來的創(chuàng)意靈感,我個人認為少年派中完美繼承了夢境判定的設(shè)定:
一切違反自然和物理法則的場景出現(xiàn)即標示夢境與現(xiàn)實的區(qū)分,如同盜夢中圖騰不停止不倒下的判定——
沉船時關(guān)押的動物集體涌出作為幻境開始的象征;
母猴的香蕉漂流(這點有爭議,原著黨說書后補充了日本人做了實驗成堆捆綁的香蕉確實能漂浮,此處待定)
熒光巨型座頭鯨與之后的各類海市蜃樓般成像
成年老虎的體重約200公斤,從側(cè)面上船/下海,船居然沒有翻?!短┨鼓峥颂枴防锩?,落水的眾人爭搶救生船而導(dǎo)致小船翻掉的場景很多。
派將撈上的鬼頭魚敲死后魚的變色以及之后的飛魚海(鬼頭魚死后確實會變色,但時間較長)
在救生船上找出的那本《求生手冊》 其實有很多荒誕之處,里面居然提到了“如果幸存者和大型食肉類動物共處一船”,應(yīng)當(dāng)如何如何應(yīng)對。想想也知道,怎么可能有求生手冊也如此奇怪的東西?
巋然不動屹立于電閃雷鳴和狂風(fēng)暴雨之中
突然出現(xiàn)和莫名失蹤的救生船
食人島上的熒光蓮花,幻境的最終標記物,徹底喚醒派的自我意識分辨出現(xiàn)實
……
10. 食人島上派發(fā)現(xiàn)了什么驚人的秘密?
這點派是親自口述的,晚上夢幻般的熒光其實是Chemical, acid, 會消融島上的生物體,那顆發(fā)現(xiàn)的牙齒實際是某個不存在的先人流連忘返于這個眼前的極樂世界結(jié)果被全部腐蝕吃掉只留下沒有消解掉的牙齒
這個秘密讓派趕緊驚醒并在白天呼喚出了那個差點沒出來的猛虎自己
11. 為什么老虎最終沒有回頭?是不是設(shè)置的催淚點?
個人認為,漂流結(jié)束,身體和信仰、意念回歸一體,以少年派唯一存在著,老虎失蹤不見不回頭是理所當(dāng)然
12. 可否詳細分析一下老虎到底指代的是人、是物、還是其他?它是否有深層的象征含義?
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縱觀全片李安導(dǎo)演留給觀眾最自由也最意味深遠的一個思考點,老虎的象征意是多元的、立體的,絕非簡單的一句話能概括全:
·可以像豆瓣友人寫帖子的哲不解所說,將老虎看為人性中的“惡”,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的理論加以分析,援引她的精彩分析——這一個故事可以有多種哲學(xué)解讀,比方說Pi代表著人的理性,老虎代表著欲望與惡;我們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理論,Pi代表理性與常識的自我,老虎代表無道德無理性的本我,當(dāng)人類惡的化身豺狗廚子吃掉斑馬水手,殺死Pi的猩猩母親后,Pi心中的惡被無限激發(fā),他殺死廚子也吃了廚子。在此之前,Pi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類個體,影片中曾講到過他小時候曾伸手喂老虎吃肉。而這之后,Pi的獸性以絕對優(yōu)勢地壓倒了人性。但當(dāng)Pi踏上陸地終于獲救的那一刻,老虎頭也不回的跑進了山林,這寓意著回到正常的人類社會,Pi心中的獸性也隨之消失,他的理性回歸,本我再次復(fù)活。
·根據(jù)老虎在起初從未露面但當(dāng)豺狗殺死母猴的瞬間從艙內(nèi)猛撲而出擊殺豺狗的情節(jié)可以將老虎視為少年派內(nèi)心深處未曾被激發(fā)出的血性、斗志、悲憤等
·當(dāng)然,你也可以像筆者一樣認為老虎就是少年派在漂流過程中的“本尊”,而對立的“少年派”則是派的信念、意識、以及各類精神引導(dǎo)
13. 少年派的母親是否也像水手一樣被殺死后吃掉?是被廚師吃了還是少年派為了生存自己吃了?
我發(fā)現(xiàn)其實問這個問題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嗯如果仔細看的話上文已經(jīng)解答過了:吃掉水手后廚師將相對弱小的派母殺害,拋尸入海中引誘鯊魚,尸體遭瘋狂撕碎后引來數(shù)量驚人的魚群,這是奇幻故事中飛魚海的根本依據(jù)由來
也就是說,廚師拋尸的動機是為尋求能維持更久的食物,因為光靠吃人已經(jīng)無法滿足生存需求
而少年派更不可能將自己的母親尸體吃掉,因為尸體被撕碎后引來了魚群,這既是“飛魚?!被镁车挠蓙硪彩乾F(xiàn)實世界中少年派之后的食物來源(筆者觀點)
還有一種相似的觀點這樣表述:廚子用水手的碎肉作為魚餌,這引發(fā)Pi母親看不下去廚子的做法,因為母性天性比較感性,仁慈,同時也可能這樣處理人的尸體冒犯了Pi母親信仰中不可侵犯的一部分,認為這太殘忍了,從而兩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但是爭執(zhí)中,不幸被廚子誤傷到,而且較為嚴重,最終導(dǎo)致了Pi母親的死亡;而這時,由于母親被重創(chuàng),“老虎”出來了,Pi心中的憤怒占據(jù)了上風(fēng),殺死了廚子,為母報仇(此處我記得一點是在故事2中,廚子被殺之前也在懺悔自己的作為,因為他如果殺死水手是為了減少累贅,尚且可以祈求上帝的原諒,而誤殺Pi母親則是實實在在的罪惡,所以他最后時刻懺悔了,也充分證明當(dāng)時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在做著人性的抉擇。)而剩下Pi孤身一人時,我認為他并沒有吃自己的母親,而是選擇了海葬自己的母親,因為Pi當(dāng)時信很多宗教,所以并不排除海葬的儀式(也許有人說這和他母親的信仰背道而馳,但是一方面Pi可以借此祭奠自己的母親,另一方面,也就是說可以再次引來魚群。這也是在故事2中Pi調(diào)侃的至少廚子教會了他釣魚的原因。)
*目前也有一種論調(diào)認為:神奇魔幻的島嶼在一個遠鏡頭中顯示出是一個躺著的人,而上面密密麻麻的靈猴(狐猴),之前看起來很唯美,其實那都是蛆。是死人身上的蛆蟲。所以當(dāng)靈猴爬到PI的在樹上鋪的褥子上的時候,PI是很嫌惡心的把他們趕走的。老虎吃靈猴,其實就是PI自己吃蛆。那個所謂的島就是她的母親。他之前吃了其他人,但是一直沒有吃她自己的母親。直到他餓到神志昏迷的時候,終于開始吃母親,這也救了他一命。所謂島嶼每晚會漲潮酸液會腐蝕魚兒,其實就是她母親的尸體也在一天天的腐爛
(這個論點很好地給出了食人島上“丁滿”群的可能象征意義以及腐蝕的概念由來,這個我交給大家自己去考慮,我是出于最后一絲人道主義不愿意相信派吃掉了母親的尸體,僅此而已)
請注意?。。。。∧壳斑€有一種推測指向了更加殘酷的現(xiàn)實:派既吃掉了自己殺死的廚師,又吃掉了被廚師殺死的母親。下面我慢慢將這種觀點加以論述:首先,派在漂流過程中吃過人肉這是無可爭議了的,但大家似乎都認定吃的是廚師,只有極小部分人覺得食人島的遠景像母親而認為派在漂流最后階段為了求生吃掉了母親。
然而細心的觀眾和讀者一定會發(fā)現(xiàn),飛魚海也是用母親的尸體引來的,那就產(chǎn)生了一個非常大的矛盾 —— 尸體最終到底歸于何方?要么被魚群撕碎要么就是被派自己吃了,但無論如何兩種可能性不會同時存在。
但是?。?!讀過原著的友鄰指出了實際上豺狗是咬掉了母猩猩的頭顱,也就是說廚子是砍掉了母親的整個頭,然后承接派自己所說的“Throw a body aboard,shark came”可以推測,廚子是將母親的頭拋入海中,引來了大量的魚群。而支持這一觀點的鐵證就是第二個看到海洋生物的夜晚,魚群拼湊成的只是母親的臉部(頭),而不是完整的身體
這樣一來的話,關(guān)于人形島的寓意到底是不是宗教信仰宣傳的極樂凈土或是印度神話中的神,還是派的母親,這個爭論就得到了完美的回答:人形島就是母親被砍頭后的身體(雖然島還是完整的),丁滿群是尸體上的蛆蟲(蛆從肉里面直接滋生出來,不用考慮什么海上有沒有蒼蠅生不出蛆的問題),派上島后啃食的海草、瓜之類的是母親的各種血管和組織,夜晚看到的腐蝕湖可能是吃到胃部時碰到的酸液以及潰爛的傷口,而那顆蓮花包裹的牙齒之所以喚醒了派,這才猛然像噩夢般驚醒。(至于晚上那個熒光酸液湖中的露出白骨的死魚也許是母親胃里面尚未消化干凈的魚的殘渣,這些魚是廚師用水手被截止的那條腿剁碎后制成誘餌釣上來的。而那顆牙齒,可能是派的母親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也參與了分食水手的尸體,狼吞虎咽中將水手的牙齒一并吞下。)
14. 食人島是否象征了宗教中提出的極樂世界?如果是,那么派的離島行為是對這一論調(diào)的否定與批判么?少年派在經(jīng)歷了漂流之后究竟還有沒有自己的信仰?
食人島=極樂世界的理論有可行性,但是并不全面。如上所述,筆者認為除了有略微影射宗教的意味之外,食人島仙境&夢魘的存在是因為少年派在漂流的最后旅程中處于瀕死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食人島是少年派在那個狂風(fēng)暴雨幻境6中喊出“爸爸媽媽,哥哥,我馬上就能到另一個世界見到你們了”之后,并且,對于食人島遠景所展示出的形象,可以認為是少年派的母親,(當(dāng)然,不是也不影響對影片的理解)如果是,那么給這個鏡頭的原因就是為了和上面這句話呼應(yīng),掙扎于死亡線上的派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出現(xiàn)強烈幻覺,首當(dāng)其沖看到的是覺得最虧欠的母親
派是一定有信仰并且是敬畏著上帝的,因為派在離島的時候說:although the god abandoned me, he's still watching; although the god kept indifferent to my suffering, he's still watching
15. 幻境5中海底的魚群拼湊成的人臉到底是派的母親還是初戀舞女?證據(jù)是什么?
是母親無誤 —— 影片的開頭,派的母親在地面上用白粉筆畫出一朵六瓣花的圖案,而在之后魚群拼聚成人臉前,先拼出的就是這朵六瓣花。
16. 為什么水手和廚子居然不知道救生艇上有食物呢?!這不科學(xué)
至于為什么水手和廚子沒去動救生艇上的食物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可以參考官方給出為什么老虎為什么起初幾天沒有碰派的原因——暈船+還未從海難中反應(yīng)過來適應(yīng)新的漂流環(huán)境,同理,水手和廚子即使作為船上工作人員,即使知道有食物和救生物資的存在,他們只是虛弱得無力去尋找和使用罷了,經(jīng)歷海難后精神的錯亂和內(nèi)心的恐慌完全可以讓人忘記這一切的存在;
第二種解釋,廚子和水手確實知道船艙內(nèi)有口糧,水手因為斷腿沒有辦法去將口糧取出(但為什么他不告訴大家?可能在開口前已經(jīng)被廚子殺了吧)而廚子則是出于私心,知道口糧的數(shù)量有限,不告訴其他人的話等到他將救生艇上的人都挨個殺死吃完后依然還有可以度日的食物,因此他在一開始不決定去消耗這一批物資;
第三種解釋,他們在船上的地位太卑微根本就沒資格了解救生艇的構(gòu)造也不曾得知食物的儲藏。
第四種解釋,救生艇上根本,根本沒有任何救援用的物資,而是派在之后講述漂流故事的時候為了增加可信度編造出來的,同時也是因為派在生還后內(nèi)心不可抗拒地想要否認自己竟然也破戒吃了人的這一殘酷事實,他幻想出來這么一批口糧來減輕自己心中的罪惡感。
17. 某豆瓣友鄰:暴風(fēng)雨來的時候,派叫理查德出來看閃電,并說是神明,但理查德很驚恐,派就對著天呼喊 :你為什么要嚇它 我倒覺得是對信仰的不堅定了
暴風(fēng)雨來臨前夕,烏云密布的天空中照射下一束巨大的金色曙光,是為派口中的“神跡”,然而當(dāng)派喚理查德來看時,周圍已經(jīng)山呼海嘯翻江倒海,狂風(fēng)暴雨夾雜著猛烈的閃電像是大自然對人類意志的終極審問,派之所以會這么反問,也許是對神明的旨意產(chǎn)生了疑惑,不能理解為什么一會兒看似給他帶來了光明和生的希望,一會兒又翻云覆雨將他重新置于最極端的惡劣生存環(huán)境中。
雷電交加的那時候派已經(jīng)無所畏懼因為他對天怒吼上帝你還能從我這里奪走什么我已經(jīng)一無所有!我之所以說信仰從未如此堅定是因為我覺得這一幕和少年派爸爸曾經(jīng)告誡他信仰貴精不貴多很貼合,這時候一無所有的派完全拋棄了諸多無用的雜念與信仰,包括上帝,(離開食人島時恢復(fù)對上帝的敬畏)這個時候,生存下去就是派的唯一信仰。
18. 某某豆瓣友鄰:在食人島上夜晚時,少年留在島上,而老虎卻跑到船上這又隱喻了什么呢?老虎怎么知道這個島在夜晚是有危險的呢?
當(dāng)派晚上進入森林的時候,這時候是奄奄一息的派的意識在四處確認這個島是否可以安頓,而自己的肉身則是老虎,停留在艇上起不來,這個設(shè)定類似靈魂出竅。等意識態(tài)的派放心的解下手繩睡在樹枝上的時候,精神向肉體傳達了這個地點可靠的訊息,雖然沒有給鏡頭,但可以推測,老虎派已經(jīng)上岸進入了森林。
19. 中年的派是神經(jīng)病么自己編了老虎版本的漂流故事欺世盜名?他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參考上文求生指南中所說:“Telling story is highly recommended.”
并且我認為,老虎版本的故事1不是漂流結(jié)束后的派重新回憶總結(jié)編織出來方便和友人交流的,而是在漂流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開始講述——現(xiàn)實中自己確實經(jīng)歷了海難并且在救生艇上漂流,然后為了給自己信念、勇氣、動力,少年派選擇了幻想、意淫、以及給自己講故事,每一個幻境和各種不可思議的場景都是現(xiàn)實中漂流的同時派在給自己所講的故事,以幫助自己分散注意力,減少疼痛,減少絕望,不讓自己那么孤獨,因為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陪伴,派相信,等到故事講完了,自己的漂流也將圓滿靠岸
20. 作家和日本保險公司相信故事1的終極原因?
作家相信故事1不是因為對派的信任或是出于浪漫主義對于奇幻故事的偏愛,而是他不敢相信故事2中人吃人的殘酷現(xiàn)實
采訪派的兩位日本保險業(yè)務(wù)員起初提出抗議,要求派為他們講述一個without surprises, animals and island的故事版本,他們當(dāng)時是認為派在一廂情愿的意淫,被漂流沖昏了頭腦說胡話
當(dāng)派訴說完故事2后,他們"No more questions and wish me good health and leave away"
當(dāng)中年派起身為妻子開門時李安導(dǎo)演非常壞地讓作家在這個節(jié)點念調(diào)查報告的筆錄,“none of the people in company blank out the story with tiger” 嗯,相信故事1的原因是連喪尸的日本人都被人吃人的版本震驚到了無法直視無法相信,被迫無奈選擇故事1
題外話,關(guān)于人吃人,美國歷史上有一支登山隊確實發(fā)生過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似乎叫“唐氏登山隊人吃人慘案”? 我已經(jīng)記不太清楚,希望考據(jù)帝們提供最終的細節(jié)
21.即使我們承認故事2才是真正的結(jié)局,那為什么李安導(dǎo)演要這么殘忍地加入這么一個人吃人的故事?單純地用奇幻華麗的故事1作結(jié)不好嗎?
援引豆瓣友人[柏拉狐]在我回復(fù)區(qū)的留言:
現(xiàn)實是殘酷的,但就是因為相信第一個故事,我們苦難人生才值得我們活下去,對不對?
再進一步分析的話,筆者認為可以借鑒今年口碑同樣超群的韓國導(dǎo)演金基德威尼斯金獅獎影片:《圣殤》——
金基德導(dǎo)演不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絕對的真善美,因此他設(shè)置了“母親”繼續(xù)實行復(fù)仇;但他又并不對這個世界完全絕望,江道用自殺的方式完成了對舊我的終極救贖,這是金基德導(dǎo)演認為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理由有機會得到救贖超脫自我的體現(xiàn)。這樣悲劇式的結(jié)尾實則更加充滿了深沉的同情與憐憫,金基德導(dǎo)演殘酷的手法背后藏著淚水朦朧的悲憫雙眼。
—— 以上這個是我對影片《圣殤》的理解,我覺得同樣適用于李安導(dǎo)演的這部少年派:殺戮和犧牲不是為了讓我們質(zhì)疑人性的陰暗,而是讓我們在苦痛經(jīng)歷后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堅定對信仰的追求。
這次李安導(dǎo)演確實設(shè)置了觀眾門檻:單純的觀眾就讓他們沉浸在故事1中,享受不可思議的奇幻,看到世間的真善美和上帝的仁愛。對于剩下的喜歡深入挖掘的觀眾,則用浪漫的手法向你展現(xiàn)出一個血淋淋的真實海上漂流人吃人事件。選擇哪一個,取決于觀眾的信仰和心理承受能力。
22. pi在第一和第二個故事中間那句經(jīng)典臺詞意味著什么,“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但最痛苦的是,我沒有能好好和他們道別?!??
我覺得對于這句話如果把理解限定在不回頭的理查德·帕克上的話,就容易造成理解誤差 —— 我認為,最淺顯的解讀是,人這一生,會遇到各種抉擇的困境和難以兩全的難局,總會得到些什么又失去些什么,所以你必須學(xué)會堅強,學(xué)會從容,學(xué)會拿起和放下。 這次海難中派失去了所有的家人,但他沒有輕生沒有絕望堅強地活了下去,他選擇把家人葬身大海在他心中留下的揮之不去的陰影放下,他選擇面對現(xiàn)實,選擇拾起對生活的勇氣。但最痛苦的是,在他們和自己生離死別的一瞬間,派都沒有能和他們好好道別。
23. 李安為啥找這么糾結(jié)難拍的故事還有挑了這么個業(yè)余阿三當(dāng)主演?
李安式的執(zhí)拗、溫柔與自由,體現(xiàn)在他在開拍前就早早做好了不為所有人接受和肯定的準備。無關(guān)風(fēng)月,只談信仰
援引豆瓣友人armtotooth關(guān)于李導(dǎo)生平的補充:
李安那時候在美國日子過得挺凄惶,估計他帶孩子應(yīng)該還不錯,其他幾乎一事無成。
唯一的愿望是想當(dāng)演員,而這在當(dāng)時的亞洲文化中,是不被社會鼓勵的事情。他學(xué)電影,自傳中說,自己畢業(yè)快六年,一事無成,在家待孩子做飯。剛開始還能談點理想,三四年后,人往四十歲走,依舊如此,也不好意思再說什么理想,于是開始有些自閉。這期間,我偶爾幫別人拍片子,看看器材,幫剪接師做點事,當(dāng)劇務(wù)等等,但都不靈光。后來我只好去做一些出苦力的事情,拿沙袋,扛東西,其他機靈的事,由別人去做,他說那時的自己,唯一能和絕望抗衡的,就是對電影的幻想
——我想,這一段話足以詮釋李安導(dǎo)演這部少年派的來之不易和深遠的人文層面的情懷與含義,至少,對于李安,這部少年派是他全部過往苦難、挫折、堅持、夢想、信仰、理想凝結(jié)之成的心血。你可以不欣賞這部少年派,但這樣對電影自由的究極追求容不得半點詆毀和誹謗
如同豆瓣一句話影評所寫,李安導(dǎo)演的作品越來越有得道升仙的感覺,這一部來之不易的集大成者少年派,凝聚了李安的心血,涵蓋了李安的信仰與理想,注定會與對這個殘酷的世界抱有愛與希望的人一起共同見證李安的名字被載入史冊,成為傳奇。
關(guān)于飾演少年派的青年演員,我來普及一下他到底是如何完成一系列的拍攝:
(圖請見日志版)
我個人不知道噴這位演員的屌絲們都什么心態(tài),人家確實是業(yè)余沒有什么拍片經(jīng)歷,但是實際上李安導(dǎo)演提前了4年讓這位少年派練習(xí)單人表演,在沒有對位角色的情況下演對手戲,電影中的所有動物都是后期制作而成。
這樣的表演,我認為即使拿2013年的奧斯卡影帝也毫不為過
*****24. 原著黨來指出一下電影和小說的出入?哪些部分有增添哪些部分又有刪減?這樣的改動造成了哪些情節(jié)的理解偏差?
首先,在此特別感謝@我看到那條長微博的豆瓣友人Wa醬以及微博主,鳳凰周刊的鴻帆,你在發(fā)表的那條從原著視角對比解讀Life of Pi的長微博對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再認識和理解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知道了和原著的出入點之后,許多存在爭議的情節(jié)不再有疑惑,如同醍醐灌頂般一語將我驚醒。以下引用博主的精彩評論對本影評加以補充和解釋:(以下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列舉刪減和增添的點)
·大幅刪減第一部分關(guān)于宗教教義的解釋,以及少年派與三位宗師的交往過程
·增添了少年派在黑板上默寫圓周率和去禮堂喝圣水被告知“You must be Thirsty”的情節(jié)
·創(chuàng)造出了少年派在舞蹈課上認識的舞女,亦是派的初戀情人,女孩的手繩已經(jīng)象征蓮花的舞蹈收尾動作是為了給之后的食人島做鋪墊。與女孩分離時,中年派在訴說時說道,“我記得那一天的一切細節(jié),但奇怪的是,我卻不記得我們是怎么樣告別的”。
·原著中,老虎活下來是無奈的現(xiàn)實;電影中,老虎得以存活是少年派的主動選擇
·書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少年派漫長的馴虎過程 —— 通過喂食、吹哨、制造暈船、玩弄老虎糞便等諸多方式確立了自己的權(quán)威,成功在救生艇上搶得了一塊地盤
而在影片中,馴服更像是一個大型的笑點,三個Steps被老虎的一泡熱尿直接澆滅,狼狽不堪的派從此放棄了馴服的打算;絕大多數(shù)的漂流時間里,都是呆在自己造的小筏子上,將救生艇讓給老虎。
·關(guān)于原書中最有畫面感最為讀者津津樂道的獵食片段,李安導(dǎo)演大刀闊斧地斬掉大部分,并沒有刻意想去展現(xiàn)的意思(所以啊?。。〗o個導(dǎo)演剪輯版吧哭求?。。。?比如怎么捕撈殺死和吃掉一只海龜,比如老虎與鯊魚的殊死搏斗……這些都該是濃墨重彩的視覺奇觀的部分壓根都沒有拍出來
·弱化了所有血腥、暴力、殘忍的內(nèi)容,如父親對Pi從小殘忍的教育,如豺狗對斑馬的攻擊和被咬掉頭的猩猩(學(xué)姐亂入←_←)也沒有展現(xiàn)Pi是如何從一個善良少年迅速轉(zhuǎn)變?yōu)橐粋€嫻熟的獵殺者。第二個故事的敘述極盡簡練,以至于許多觀眾對于Pi的母親究竟是被廚師吃掉、被Pi自己吃掉,還是被鯊魚吃掉爭論不休
·關(guān)于“我記得那一天的一切細節(jié),但奇怪的是,我卻不記得我們是怎么樣告別的”的原因在于,那些殘酷的真相,那些暴戾的場景和血腥的畫面,都被主人公派選擇性地排除在記憶,至少在表述之外
·對于原著還有一處極為重要的刪節(jié):原書中,在少年P(guān)i漂流日久、體力不支的時候,他失明了,也絕望了。在末日的黑暗中,他卻在茫茫海面上、奇跡般地遇到了另一個也在救生艇上漂浮的人,與之展開了一段語意不清、邏輯混亂的對話。當(dāng)兩艘救生艇越靠越近,猛虎躍進那艘船,吃掉了那個人,“他給了我一條命,我自己的命,但代價是取走另一條命?!?“就在那一刻,我心里的某些東西死了,再也沒有復(fù)活?!?,這段內(nèi)容在全書占了足足20頁,卻被李安導(dǎo)演毫不留情全部砍掉
·李安導(dǎo)演對于上述段落的刪除,最終造成了問題:原書中,無論是在第一個故事(Pi吃了些被老虎咬死的人的肉)還是第二個故事(Pi吃了他殺死的廚師)中,Pi都吃了人;而在影片中,Pi是否是食人者這一點是語焉不詳?shù)摹_@就引發(fā)了觀眾的強烈反響和激烈爭論
·最后,以原著角度出發(fā)理解片中的“老虎” —— 那是一種生存的原始動力,一種有生命之物為了繼續(xù)生存而竭盡全力的欲望和力量。被教化、社會化的人,往往已經(jīng)體會不到生的原動力;但是,在殘酷的叢林法則中,在死亡的汪洋大海中,生,作為一種渺小、脆弱而有限的存在,卻能爆發(fā)出強大、堅韌、絕對性的力量。為了生,可以不顧道德,可以拋棄人性,哪怕生不如死,哪怕萬劫不復(fù)。這種原始的動力,最親密的朋友不是別的,正是恐懼 —— 對于死的恐懼,對于自己將不能繼續(xù)活著的恐懼,以及對于宗教的恐懼 —— 這就是為什么,當(dāng)Pi作為“人性”的存在于暴風(fēng)雨中高呼見證神跡的時候,那只老虎卻瑟瑟發(fā)抖,徹底化身為“恐懼”本身;這也是為什么,當(dāng)Pi最終回歸人世間 —— 那個由法律、道德、宗教、文化建筑起的世界,那只老虎頭也不回地走了 —— 但它知識深入森林,而沒有徹底消失。
這一條的詳盡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到所有對本片還存在困惑和爭議的各路友人和影迷們。
再次衷心致謝博主提供的原著視角解讀和精辟論點。
*25.救生船上四個人正好是他們一家四口的論斷有沒有可信度?為什么相比其他推論這個相對最不合理?
·如果此說法成立,那么影片設(shè)定的最精致的配角角色,廚子、還有水手隨喜,將全部淪為沒有存在感的醬油,也就枉費了小說,以及李安導(dǎo)演那么精心的不留痕跡的安排
·如果是一家人的漂流并且派吃了所有人,然后派再最后還撒這么大的謊造出故事2,那么整個故事、整個電影在傳達一種信仰的理念和人在經(jīng)歷苦難后頑強重生的立意將被徹底打碎 —— 連自己都不誠實面對,談何人生信仰談何面對生活?
·如果是一家人互相廝殺,那么那一只由派分裂出的孟加拉虎就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26.在影片最后中年派向作家介紹自己的孩子時,其中一個沿用了他哥哥拉維的名字,這個有什么說法嗎?
這個很多人也有提到,我個人還是傾向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去理解這個設(shè)定:
還記得母猴漂流過來的時候Pi問了她你的孩子呢?母猴落寞的神情吧。這個情節(jié)就是預(yù)示著Lavi已經(jīng)遇難
而之后母親也沒能活下來,也許Pi給孩子取哥哥Lavi的名字是為了對逝去的家人的紀念和不舍吧,生的時候沒有能好好陪他們,他們在海難中喪身之后幸存Pi希望把家人的名字沿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讓自己的孩子帶著自己對家人未竟的那份愛和愧疚更加堅強勇敢地活下去(參考泰坦尼克號中Rose幸存后的改名)
27. 大皮哥預(yù)測一下少年派的沖奧前景唄~?
最佳影片、最佳導(dǎo)演、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五個大獎中至少拿下一項
如果少年派摘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dǎo)演的殊榮,那么李安導(dǎo)演將真正意義上改寫奧斯卡學(xué)院派的評獎準則,擺脫科幻片、視效片、商業(yè)片和口碑片被排擠在最佳影片行列之外的尷尬局面(少年派的分類實在很tricky,和劇情片文藝片拼視覺效果和科幻設(shè)定,和科幻片特效片拼人文情懷拼劇本強度拼道德信仰普世價值觀)
如果少年派沒能如眾望所歸拿下最佳電影這個最具含金量的獎項,我只想說一句,奧斯卡欠李安一尊最佳影片的金人。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盛宴之后,淚流滿面
影評發(fā)表幾日來,收到了很多反饋,在這里特別想對所有留過言的友人道聲謝,感謝你們的支持或是批判,無論哪一種聲音都是在讓這一篇評論變得更加完善和全面,其中很多精妙的論點并不是我第一稿的時候就寫出的,歸功于所有人的集思廣益。
這幾天收到最多的回復(fù)和郵件就是說,“大皮哥,雖然不完全接受你的分析,但看得出來你真的很愛安叔?!?br>
只想說…我怎么能不愛李安導(dǎo)演,看到留言的時候我腦海中閃過的唯一一句話就是,“所有活得擰巴的人都值得被理解”,安叔是個特別擰巴和固執(zhí)的人,一個無論何時都對電影用生命來熱愛與追求的倔強導(dǎo)演,只拍攝屬于自己的浪漫和情懷,至于外界的褒貶,就全像少年派中的那個漂流瓶一樣留在夕陽下的海面上吧;我自己本人也是個擰巴的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抱有近乎偏執(zhí)的狂熱,可以一股腦鉆進去啥也不管就想把這事兒做到極致做到無可挑剔,每次做這樣的嘗試同樣遭到過各種打擊和否定,但我從安叔身上學(xué)到了一種品質(zhì),對于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的堅持,作出再多的努力、犧牲,付出再多的汗水遇到再多的挫折,都是值得驕傲的,這種活法往往會很累,但是特別純粹和自我。
故事向來是說給有經(jīng)歷的人聽的,對于至今仍樂此不疲噴少年派這部電影的黑子們我亦不想矯枉過正,畢竟那也是你們對待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旁人沒有權(quán)利加以干涉。安叔的這部誠意之作,所有影迷或是電影人在看過之后都會淚流滿面吧,殊不知,李安這個名字,早已經(jīng)成為所有后輩電影人做電影的信仰。
這篇長評,獻給精彩絕倫的少年派,獻給敬愛的李安導(dǎo)演,獻給我同校的榮譽校友,也獻給對電影態(tài)度同樣執(zhí)拗糾結(jié)的我自己。
對于少年派的解讀我認為想說的就是以上這些,歡迎觀影歸來的各路同好積極與筆者互動交流,提出你們的見解
本影評詳盡圖文版?zhèn)魉烷T:
http://www.douban.com/note/249122029/一刷娛樂圖文評傳送門: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63354/大皮哥教你如何看毀一部Life of Pi:
http://www.douban.com/note/250328721/三刷后發(fā)現(xiàn)的新研究方向:
http://www.douban.com/note/250355258/ 另外筆者有個不情之請,人人上日志直接搬運和盜用的現(xiàn)象較為猖獗,如果有任何同學(xué)在網(wǎng)上看到有其他用戶不署名直接盜用筆者日志和言論的話希望能私信我或者留言告訴我,謝謝~
人人網(wǎng)外唯一授權(quán)發(fā)布地址是我的豆瓣,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68494/ 2012.11.25 凌晨
(不要再往下翻了沒東西了↓_ ↓)
(都告訴你沒東西還翻→_→)
(如果細心而又耐心的你看到了這里,那么樓主要恭喜你找到了本篇影評的隱藏彩蛋)
*****28. 對于重口味的觀眾即使有故事2還是不夠過癮,有沒有更加掉節(jié)操毀三觀的故事3版本?
我們從頭到尾都忽略掉了一個在開場就留給我們極其深刻印象的派的叔叔,喜歡“收集”游泳池(游過了就當(dāng)成自己的收藏品吧)的“媽媽紀”。
個中玄妙容我慢慢道來:
當(dāng)日本的保險公司來找PI,不僅是想知道船是怎樣沉的。
簡單說。貨物在海運前,大多都需要投保航運險(比如片中很可能就是日本保險,所以才派人來)。如果貨物滅失,是需要按約定的保值賠償?shù)?。假如,整船動物因沉船淹死的賠償遠大于售出價值(甚至有可能根本就賣不出去,或者壓根就沒有買家)。那么。你應(yīng)該明白會發(fā)生什么了。
在暴風(fēng)雨來之前派和爸爸曾到關(guān)著動物的倉庫里面巡視并喂食動物,注意,當(dāng)時派的爸爸將喂食的香蕉一根根掰開后在里面塞了白色的安定藥(Tranquilizer)。喂安定藥的目的再簡單不過 —— 等到海難如期而至,即使當(dāng)時周圍有營救的船,也只會搭救活蹦亂跳的人,誰會在那么危機的時刻去管暈得迷迷糊糊的猩猩鬣狗呢?
事故地方曾提到馬里亞納。
地球上最深的地方,就算事后起疑,都無法去探查殘骸獲得證據(jù)。記得派在艦橋上,聽見暴雨中的人大喊,船底漏水了。。。有航行經(jīng)驗的人會明白,除非觸礁或者自沉,船是不可能因為艙內(nèi)進水沉沒的。至于PI沒關(guān)門導(dǎo)致沉船說,只能說,除非是潛艇,否則就算上層建筑再開幾個門,船里水齊小腿,也不可能有什么影響的。
所以事故的痕跡就越來越清晰。別忘了。在恒河邊上,派的爸爸說,別被眼前光亮迷惑,真正的社會,黑暗得無法想象。
到這里,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出派的一家 —— 準確的說,至少派和他的父親有密謀發(fā)海難財?shù)膭訖C:與船上的個別高層達成合作協(xié)議,瓜分沉船后的巨額船險和貨物保險金,以犧牲大部分無辜乘客為代價(這一陰謀論請參考泰坦尼克號失事的真正原因調(diào)查)
但這顯然有說不通的地方:參與者之一的派的父親同樣葬身大海,他不可能不知道那個暴風(fēng)雨的晚上會發(fā)生船難才對。也正因為這樣,這個故事又被推到了更有趣的一面 —— 派的父親確實事先和相關(guān)的船上工作人員達成了一致,但他沒有想到海難的時間被人為提前了,蒙在鼓里的他連醒來的機會都沒有就這樣和大船一起沉落海底。
照理來說派的父親也沒有得罪什么船上的人(除了廚子),為什么會遭到背叛?沒錯,就是內(nèi)部出了問題。大家是否還記得,從小開始派父在家中就是絕對的父系強權(quán)的獨裁式統(tǒng)治,并且一直都用極端的手段,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等強行灌輸給派,可能也是從目睹小羊被帕克血腥地咬死并吃掉后,派心中天真善良的一面徹底死亡,他對父親的情感只剩下仇恨。
那這一切的幕后大黑手究竟是誰?是的,就是那個被我們忽略了一整部電影的叔叔,媽媽紀。
媽媽紀和派的感情深厚縱觀全片隨處可尋:
·派的哥哥同樣不會游泳,為什么媽媽紀只教派而不教他哥哥?
·媽媽紀在那個改變他人生的法式豪華泳池游過泳后對派的爸爸說 “派西尼·莫利托·帕特爾” 這個名字有獨特的含義,要讓派一直記住。而后來,派的爸爸就索性直接把這個用作了派的名字。這樣名字其實都是叔叔取得,相比之下派更像誰的兒子?
·那個上門尋求故事的作家也是媽媽紀推薦過來的,作家自己也說,媽媽紀告訴我派有一個神奇的故事,可以讓我相信上帝的存在。派聽到這句話會心地笑了。
·其實除了媽媽紀和母親之外,派和家里人的關(guān)系都不怎么好,因此他們?nèi)齻€人還有船員瓜分了巨額的賠款是絕對有可能的
推理到這里又出現(xiàn)矛盾了:母親又是怎么參與到陰謀里來的?母親和父親并無過節(jié)為什么能眼睜睜看著派和叔叔把派的爸爸和哥哥害死?
這個問題很簡單 —— 母親和哥哥本來就是不知情者,出于對母親的感情,派在海難發(fā)生的第一時間去救出了母親(對應(yīng)了后來只有母猩猩乘坐香蕉堆漂流找到了派,上了救生艇后記不記得派和她說了什么明明自己知道答案話?)而父親是直接遭到了派、媽媽紀、以及相關(guān)船員的背叛。
而為什么媽媽紀允許派節(jié)外生枝把母親給救出來大家想過嗎?
這也是整個故事3最掉節(jié)操毀三觀的一點所在:派很有可能是媽媽紀和母親的私生子。
*****29. 影評第二十稿修改特別奉獻文末大彩蛋之貨船+救生艇的官方詳細參數(shù)&物資清單:
(感謝《看電影》雜志友情提供)
· 日本貨船“齊姆楚姆”號
基本參數(shù):船只壽命29年,馬爾摩的厄蘭森和斯坎克造船廠在1948年制造,1970年整修。船上的高級船員是日本人,普通船員是臺灣人。
出發(fā)日期:1977.06.21
出發(fā)地:印度馬德拉斯
沉船日期:1977.07.02
沉船原因:天氣惡劣加上船只結(jié)構(gòu)疲勞可能共同造成了這次事故,但只是猜測。
·救生艇
基本參數(shù):寬8英尺,長26英尺,深3.5英尺,最多容納32人。形狀對稱,兩端是圓的,鋁制的船殼漆成白色,船的內(nèi)部、油布、救生衣、救生圈、船槳和船上其他大多數(shù)重要物品都是橘黃色的。船內(nèi)部有舷邊坐板和浮箱。舷邊坐板寬1.5英尺,末端坐板高3英尺,因此,救生艇敞開的空間長20英尺,寬5英尺,面積達到100平方英尺。
艙內(nèi)物品:
192片抗暈船藥片
124錫罐淡水,每罐500毫升,共62升
32只嘔吐用塑料袋
31盒緊急情況下食用的口糧,每盒500克,共15.5千克
16條羊毛毯
12臺太陽能蒸餾器
10件橘黃色救生衣,每件都有一只用細繩掛著的橘黃色無珠哨子
6只嗎啡注射器
6枚手動照明彈
5支能浮水的船槳
4枚火箭式照明彈
4枚火箭傘投照明彈
3只粗質(zhì)透明塑料袋,每只的容量是50升
3只開罐器
2只標有刻度的喝水用的玻璃燒杯
2盒防水火柴
2只橘黃色煙霧信號
2只中等大小橘黃色塑料桶
2只能浮水的橘黃色漏斗
2只帶密封蓋的多功能塑料容器
2塊長方形黃色海綿
2根能浮水的合成纜繩,每根長度50米
2根不浮水的合成纜繩,長度不確定,每根至少30米長
2套捕魚工具,有魚鉤,魚線和墜子
2支魚叉,上面有非常尖利的帶刺的鉤子
2支海錨
2把斧子
2只接雨器
2支黑墨水圓珠筆
1張尼龍貨網(wǎng)
1只結(jié)實的救生圈,內(nèi)徑40厘米,外徑80厘米,上面拴著繩子
1把大獵刀,刀把結(jié)實,刀尖尖銳,一邊是鋒利的刀刃,一邊是鋸齒狀刀刃;一根長長的線把刀栓在鎖柜的一只環(huán)上
1個針線盒,里面有直的和彎的針和很牢的白線
1套裝在防水塑料袋里的急救用品
1面信號鏡
1包中國制造的過濾嘴香煙
1大塊黑巧克力
1本求生指南
1只指南針
1本98頁的畫線筆記本
(全影評到此完結(jié),感謝每一位堅持到最后的讀者 :))
祈福奧斯卡,天佑少年派,壯哉我大安叔!??!
不得不承認,跟要講的漂流故事一樣,電影有個挺吸引人的3D開頭。中間開始乏力,大段大段重復(fù)的明信片場景,呼喚神靈喊媽媽。至于所謂的黑暗版,這種流于表面、直接扔給傾聽者(觀眾)去選擇的方法,真的很獨到嗎?信哪個會提升你的人生感悟么??
確實不是《生命之樹》....雖然故事講的有點“紡錘形”,不過對于一個人一只虎在海上漂了將近兩個小時來說,全程沒尿點除了無與倫比的3D之外,人虎間的化學(xué)反應(yīng)也吸引人!3D絢麗又不炫耀都是為劇情服務(wù),一個片頭就把觀眾震的一片驚呼。中段更是驚的我心里陣陣的“我操”,而且看的我都有點“深海恐懼”
“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審視我的心靈吧,親愛的朋友,你應(yīng)戰(zhàn)栗,因為那里才是你本來的面目。”——西格夫里·薩松
語言匱乏。就想搬個板凳坐電影院門口跟行人說:來嘛~
我以為它會回頭,但它只是朝著森林深處望去,然后永遠消失了。也許父親說得對,它根本沒有把我當(dāng)成朋友,但我非常確定,我在它眼中看到的,絕對不只是我自己目光投射的倒影。它就那么頭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內(nèi)心深處,它永遠與我同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瑰麗壯觀、無人能及的冒險之旅。李安用最豪華的視效和最細摯的情感打造了2012年海上漂流版的《荒野生存》,看完電影,我寧愿相信它是一場夢,長醉不醒?!救松筋^來就是不停地放下,可最痛心的是,我都沒能跟他好好道別……】
震撼人心的鏡頭不少,隨便數(shù)幾個:鏡面海、水母夜、飛魚來襲……3D效果最強的場景之一是奄奄一息的老虎躺在少年腿上的那個夜里,整個影院就像在滴雨,我真的有抬頭看是否是電影院天花板漏水了……
整座島上都是丁滿!?。?/p>
李安的片子越來越有得道升仙的感覺。。。把奇幻的世界也拍的太美了/見證上帝的說辭是真是讓人羨慕有信仰真好/男主角π說人生雖然要放開一些事物,但是放開的時候還是要好好的道別呀。然后我就哭了。。。
3D是一項惡心的發(fā)明。世界信仰大團結(jié),人與動物一家親,歡迎李安來導(dǎo)演中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謝謝。
1884年,“木犀草”號沉沒,4名船員被困在南大西洋。被困20天后,船員A、B表示,以17歲男仆理查德·帕克的的死換取其他人的生存才是明智的選擇,而船員C反對。最終A殺死了理查德·帕克,事后三人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還。后來法庭依法判處A和B死刑,但英國女王將刑期減至6個月監(jiān)禁,因為她認為A和B是吃了理查德·帕克的尸體才活下來,如果把他們判處死刑,那么理查德·帕克就白死了。英國女王最終確立了一個普通法的先例——危急狀態(tài)無法構(gòu)成對謀殺指控的合理抗辯?!渡倌昱伞肪褪且源藶樵?,派吃掉了其它三個人得以存活,并對人們說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是老虎(老虎的名字正是理查德·帕克)吃了斑馬、狗、猩猩。其實老虎就是派分裂出去的人格,派就是老虎?,F(xiàn)實中是理查德·帕克被三位船員吃掉了,李安則是讓理查德·帕克吃了三位船員。
不知道為什么有觀眾看完電影看到了信仰,或者又相信上帝了。而原著是讓人寧愿相信有上帝,實際上故事的真相血淋淋的告訴你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上帝。在清醒者眼里,你清楚事實的真相,你知道上帝沒用;在善良者眼里,你寧愿相信稍微不太殘忍的海上馴獸,你寧愿自我選擇去相信美好和信仰而已?!铩铩铩?/p>
深邃闊海,浩緲星空,絕境諭旨接踵而來,漩流深處響起彌撒之音。李安從來都不會縱情,他只是個溫柔的人,靦腆著講述內(nèi)心的哲學(xué)。
五星獻給自己看到的最好的3D電影。李安自己也說,拍這電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但他自己辛苦努力四年終究做到了。第一次如此感受到3D是一部電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變換的畫幅比例、層層交替的剪輯,一切都是為了故事本身。故事從冒險到有些奇幻,PI其實沒有很多內(nèi)心表達的鏡頭,但我可以感受到它
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渴望美好的事物,卻總是無力改變現(xiàn)實的殘酷,唯有調(diào)整自身的態(tài)度,方能為生活尋得一條出路。派將穿透漫天烏云的一線曙光視為神跡,我們又何嘗不是因為對光明的憧憬而找到前行的勇氣。人生就是不斷放下的過程,終有一天能夠坦然面對生命中那些遺憾的如影隨形。
我隱約中感覺,老虎沒有回頭是我對這片子最大的認可;第二個故事被講述后,這片子到達了另一個高度。人生是在不斷放下,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妥善告別。
基督在曠野修煉,魔鬼要求他展示奇跡將石頭變成面包。但基督拒絕了,因為奇跡就是魔鬼的誘惑。故事出現(xiàn)第二個版本正是印證了這一點。它讓電影主旨反轉(zhuǎn):不再是關(guān)于信仰的確立,而是它的缺失——信仰不能建立在奇跡之上,但假如你面對一個奇跡,卻選擇拒絕去相信,這就是沒有信仰的悲哀了。
在紐約電影節(jié)開幕上看了首映,唯一的感覺就是畫面真的太!屌?!了!?。?!情節(jié)非常緊湊,高潮疊起,3D的效果也不是蓋的?。?!再說一遍,真的太屌了?。。?/p>
【狐獴】,藝名丁滿,出道時因自身面部表情傻不被業(yè)內(nèi)看好,一直無名,早期作品有《狐獴大宅門》、《狐獴國度》。94年因參演《獅子王》名聲大噪,后與疣豬彭彭發(fā)行單曲《哈庫拉·馬塔塔》,并出演電視劇《彭彭丁滿歷險記》,全球熱播。近期,它又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著出色表演被更多觀眾熟知。
「我的父母 我的兄弟 理查帕克最後都離我而去了到頭來我相信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都沒能好好的與他們道別」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李安今天到達現(xiàn)場 驚喜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