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總體比較沉悶,達蒙的演技沒有太大的發(fā)揮余地,其實三人不是最后因為死亡連在一起,而是達蒙那一角色的出現(xiàn),注定之后的故事是圍繞著死亡??肆痔匾了固匚榈略?0歲拍了部關(guān)于死亡的電影,可能是有很多想法的,當初他的這部片的主題震撼不少影評人,因為誰也沒想到伊斯特伍德在這么大年紀卻拍關(guān)于“死亡”的電影。 我不記得影片哪些地方的過渡有些突兀了。當時覺得影片很慢很長,不過也耐心地看下來了。 我很喜歡影片的結(jié)尾,一如既往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風格。在給你無數(shù)次死亡的打擊后,達蒙與女主角相遇,并且幻想著親吻她,寓意著生的希望,生活還會繼續(xù)。 小小地花癡一下,我覺得達蒙在幻想親吻女主角后的笑容好可愛。
很神奇,我是個??措娪?,卻不常寫影評的人,但Eastwood老爺子的電影總讓我想寫幾句。
他以前的電影躲在故事性極佳的劇本里悄悄講生死,而在hereafter里,他索性將“可看性”放到一邊,像一個歷盡人間事的老靈魂,平鋪直敘地娓娓道來,既無意讓你哭也無意讓你笑。
如果人死后真的會看見自己的一生像電影畫面一樣在眼前跑過,大概也會像這部電影一樣,不需要添油加醋,也不需要煽情和高潮。
Vol.1
電影用極佳的耐心,鋪陳出三個獨立的故事,大段的時間被毫不吝惜地用來描述三位主人公的生活片段。
瑪麗是一名法國記者,經(jīng)歷印度洋海嘯,從死亡邊緣生還后,她開始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畫面,這項能力卻干擾了她原本看似美滿的生活,她失去了工作和男友,原本追在她屁股后面的出版商也對她想要寫的東西不屑一顧。
美國,喬治原本是個可以靠通靈能力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但他現(xiàn)在寧愿窩在工廠搬磚,也不愿接待捧著錢上門的客人。哥哥認為他應(yīng)該善用自己的才能,他卻視其為詛咒。
英國,馬庫斯和雙胞胎哥哥使出渾身解數(shù),躲避兒童保護組織的監(jiān)管,希望能留在吸毒的親生母親身邊,當母親終于有心想要戒毒的那天,哥哥卻出車禍死了,馬庫斯被送到寄宿家庭,開始每天逃學去找各種通靈者,期望從神棍里找到一個人幫助他和哥哥交流。
三條故事線直到最后半小時,才在英國一個書展交匯在一起。喬治對來宣傳新書的瑪麗一見鐘情,馬庫斯認出了喬治,追著他給自己通靈。
Vol.2
這并不是一部靠人物沖突快速推動故事發(fā)展的“好看”的劇情片,有人甚至覺得前五分鐘的海嘯特效是唯一值得看的部分,而中間的鋪陳冗長無味,最后的happy ending更是個毫無新意的敗筆。
現(xiàn)實中的這種反應(yīng),很有趣地呼應(yīng)了劇中瑪麗的遭遇,當她向出版社提議,用講述瀕死體驗的書稿,替換某個政客的丑聞故事時,出版社說,大眾只會為了奪人眼球的標題付錢,沒人想要看一本講述生命的書。
瑪麗說: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我身臨其境地體驗了死后的世界,即使只有幾秒鐘,但這無與倫比的體驗,是你,你們,每一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難道這對你來說不重要嗎?你不想知道嗎?
但人們太忙于活著了,只能捕捉轉(zhuǎn)瞬即逝的東西,而無法關(guān)注永恒。
電視臺很快換了主播,廣告牌很快換了代言人,男朋友很快出柜新歡。只有電影鏡頭愿意陪伴瑪麗逆流而行,讓人生的節(jié)奏慢下來。
Vol.3
喬治喜歡狄更斯,每天他都聽著朗讀狄更斯的有聲讀物睡覺。
他說:人們無法停止訴說莎士比亞,他當然很棒,但狄更斯……他聳了下肩,一副you get it,我已無需多言的表情。
狄更斯是他孤獨寂寞的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他甚至在見到有聲讀物的錄制者的時候,開心地手足無措。
電影反復(fù)出現(xiàn)他一個人坐在狹窄的廚房里進食,煤氣罩壞了他也沒有修理。在被工廠裁員、喜歡的女生再次被通靈能力攪黃,又不愿被哥哥打造成網(wǎng)紅之后,他飛去英國,狄更斯的故鄉(xiāng)。
可憐兮兮的喬治終于在英國找到真愛,正如狄更斯的小說,細而又細地描繪大眾的苦難,但在結(jié)尾處,總是留下一個美好的種子。
Vol.4
通靈的能力是詛咒嗎?他幾次三番跟哥哥說,他絕對不會再給人通靈了。
他說,我感覺像個怪物。
我喜歡他哥哥的回答:不管是不是怪物,那就是你,你不能一輩子逃避你自己。
喬治大概忘了他的偶像狄更斯說過:當我們誤用生命的時候,生命毫無價值。
有些路是為你準備好的,沒有為什么,生命超出人可計較的范疇。有時候你以為的果其實是因。比如喬治堅信自己對親密關(guān)系求而不得是通靈的果,但最終這恰恰成為他能收獲真愛的因。
Vol.5
喬治最后打破自己的承諾,給馬庫斯做了通靈。
電影借哥哥的口描述了死后體驗:你可以在同一時間成為所有東西,也可以在同一時間做所有事。
馬庫斯最后問他:那他去了哪里?
喬治說:我也不知道。
但你能跟他說話。
抱歉,我還是不知道。
Vol.6
后人本主義、超驗心理學、東方宗教和哲學,都有相似的結(jié)論:所謂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終極體驗,只能體驗,而無法言說,因為超越語言的二元對立與人類意識能力的局限。
人類研究真的有一天能夠理解死后的世界嗎?
不知道。
因為“知道”本身就是阻礙。
Vol.7
神父在馬庫斯哥哥的葬禮上,對馬庫斯說:死亡不是結(jié)束,是開始。
這個神父說得漫不經(jīng)心,只想送走馬庫斯后趕赴下一場葬禮主持。
但誰知道呢,這種老生常談,沒準是真的。
還可以,打發(fā)時間看的
開場的災(zāi)難場面終于解釋通了本片為什么會提名奧斯卡的視覺效果,確實很震撼。三條線并沒有構(gòu)成神奇的化學效應(yīng),反而對劇情和情感有削弱。已年過八十的東木頭,在這部電影,與其說是講人性與情感,倒不如說是對自己未來人生的一種探討。
這大概是最不具伊斯特伍德風格的伊式電影了,對情感的把握竟出奇的收斂,雖然敘事上稍嫌不夠精煉,但很意外老爺子竟然越拍越從容了。
還可以
題材我還蠻喜歡的,達蒙也很帥,小孩演的還不錯,就是劇情沒講好
這個故事宣揚了門當戶對的觀念:神漢一定要找個神婆
與死亡擦肩的神秘、對未知世界的迷茫、痛失至親的悲傷、尋找答案的迫切,在冥冥中將這三個本來毫無關(guān)系的人連在了一起,進而顛覆了他們未來的一切……
本來可以對hereafter有更深的理解,但止步于流水般的敘述。
為了最后不到30分鐘的相遇,全片3/4的篇幅都用來鋪墊了,真是冗長繁雜,而且三條線之間也幾乎沒給什么關(guān)于人物間關(guān)系的線索和暗示,讓人看的確實很是抑郁,還是懷念當初那個扎扎實實講故事的東木頭;不過像他這樣功成名就不再為名聲所累的老家伙在自己的暮年偶爾鼓搗點別的對影迷而言也是種樂事
劇情有點冗長
整體故事不錯,就是情節(jié)敘述稍顯薄弱。里面那個小孩好眼熟
老牛仔的電影總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無需任何花銷的包裝,只用簡單的手法、樸素的技巧和平淡的故事就能輕而易舉的打動人心。盡管影片結(jié)尾的愛情戲份讓人詬病,但對于這個一個時刻透露著絕望氣息的故事,Happy Ending又有什么不好呢?至少這部電影的前半部分是完美的?!铩铩铩?/p>
視覺效果震撼 但有點將劇情削弱
開頭太震撼了
開頭引人入勝,過程平平淡淡,結(jié)尾則高潮迭起,很棒的故事,于人已思考,反省
剛坐下十分鐘就流淚了,二十分鐘后眼淚又下來了,不過依然擋不住這是個爛片,挺好一題材,故事卻很扯。唯一喜歡雙胞胎兄弟那條線。
劇情挺有深意 視覺效果非常震撼
愛這種影片 很喜歡
東木爺爺講故事越來越慢,這次更是三條發(fā)展緩慢的平行故事線,觀眾等了兩小時的故事高潮竟如此乏味甚至可笑,唯有小男孩的眼淚能觸動觀眾。倒是影片第一部分非常給力,災(zāi)難戲驚心動魄卻不喧賓奪主,悲傷孤獨情緒的烘托更是出色,可惜隨著劇情發(fā)展情感越來越淡,到結(jié)局時已所剩無幾。只怪劇本差強人意。
不愧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ps昨天晚上剛看完這個,今天日本就真的海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