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日本久負(fù)盛名的演員——吉永小百合,出演了澤井信一郎導(dǎo)演的影片《時雨之記》的女主角。
作為日本電影活著的傳奇,53歲的小百合,雖然年逾過百,但姿態(tài)依然嬌雅萬千,諸多孫子輩的后生都禁不住夸耀:她太美了!
《時雨之記》美出了人,也美出了景:鐮倉、京都、奈良這些古都,充滿古韻的歷史建筑,令影片的畫面展現(xiàn)出一種優(yōu)雅寧靜的美感。建筑之美,美的是文化與意境;而影片里的柔風(fēng)甘雨、漫山紅葉、落英繽紛,美的則是大自然與造物者的巧奪天工與精奇之韻。
而在澤井信一郎的鏡頭下,人美、景美,皆為陪襯,男女主角的愛情作為該片至美,才是所要呈現(xiàn)的核心:明和建設(shè)公司的壬生孝之助(渡哲也飾)在偶遇20年前愛慕已久,但如今已喪夫多年的堀川多江(吉永小百合飾)后,執(zhí)意要“活出自我”,重拾丟失了20年的愛情。
此后,壬生頻繁拜訪多江、邀她出去吃飯,與她捧書共讀,甚至在多江家臥榻深寐,儼然,把年輕人的浪漫帶到了他們的天命之年里。
壬生的婚外戀,與他的“新愛情”雖然相互矛盾、相互碰撞,但未碰出什么大亂子。雖然二人在道德上所不恥,但導(dǎo)演卻刻意掩蓋,甚至抹去婚外戀對壬生家庭、妻子帶來的傷害,并輕輕推動著鏡頭,靜水流深地歌頌起二人浪漫的黃昏戀。
抹殺道德,歌頌愛情,導(dǎo)演用厚今薄古的姿態(tài),迷惑了觀眾。至少,我,作為這部影片的觀看者,不但沒有揪起二人的道德衣領(lǐng),對他們大加批判,甚至已經(jīng)忘記壬生是出軌者。
相反,大部分時間,我都在跟隨導(dǎo)演的鏡頭,沉溺在男女主角你儂我儂的感動里,心理學(xué)上的“無意盲視”(unattentional blindness)在我這里發(fā)揮了作用。
物美、景美、人美、愛情美,然而再多與“美”有關(guān)的拼圖,都拼不起一個完美、圓滿的結(jié)局:壬生因心絞痛疾病而去世,與多江陰陽兩隔。
不完美的結(jié)局,像是導(dǎo)演對某些以“出軌者都該死”為信條的道德衛(wèi)士的妥協(xié):好吧,既然我已經(jīng)表達了這份愛情的美,那就再給這份“出軌的愛情”一段懲罰,我用“男主殞命”的遺憾而收尾,算是對你們潔凈心靈的慰藉!
作為觀眾,我同導(dǎo)演一樣,無意批判男女主角的出軌之事,畢竟二者都不再是年輕人,不是為了光線的外表、恣意的荷爾蒙相互為奸。
二人的重逢,以及重燃的愛情,更像是純潔戀人的心靈相通與精神認(rèn)同。正如豆友眠婳所說的那樣:年輕時的出軌連自己都給不了同情,無非是荷爾蒙的外溢,噼里啪啦燃成灰,摔都摔的寡淡。什么樣子的愛情值得等待,必得經(jīng)由時間經(jīng)由思念,經(jīng)由你來我往的繾綣。等到年老了,過明白了半生,才有資格說遇上了soulmate。
是啊!這是一對互為soulmate的人,在柏拉圖式的愛戀中,享受真正的值得等待的愛情。作為旁觀者,我們?nèi)绻粸橹恼?,難道不臉紅嗎?
20年前,你的雨傘勾到了人家的衣袖,也勾到了人家的靈魂,就這樣,20年的念念不忘,換來了一段美好的遲暮之愛。
《時雨之記》里的物哀,在昭和后期戰(zhàn)后經(jīng)濟復(fù)蘇飛速發(fā)展的年代,作為一劑精神良藥,慰藉著傷者初愈的日本社會。彼時,多少人獲取了錢財,卻缺失了愛情?男主角所宣稱的“自己想要的東西,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愛情信條,不知不覺影響著很多人去付出行動、抓住愛情。
倘若,20年后,我未娶,你未嫁,我娶你可好?倘若,我已娶,你已嫁,我們戀愛可好?
驚鴻一瞥,從此情根深種,二十年無法忘懷。世間人所有的不如意,恐怕都來自心底深處最遙不可及的錯過與遺憾。 孝之助和妻子肯定也曾經(jīng)愛過,但明顯二人在精神世界并不合拍,為了責(zé)任他一如既往地扮演好家庭角色。再次偶遇多江后,他迫不及待地表露心跡,充滿了夢想成真的欣喜。孝之助的本性被喚醒,他偷吻了多江的臉頰,像情竇初開的年輕人,想做就做。但在多江的心中仍有世俗的紅線,即便二人立下君子之約,她仍然猶豫不決,萌生退意。 在這之前,多江可能只是不好意思拒絕他的好意,但隨著兩人交往的深入,她被打動了。他們的心越走越近,孝之助是熱烈的,多江是溫婉的,截然相反卻充滿了心有靈犀的幸福。孝之助知道自己隨時可能倒下,選擇了追隨本心,決意要與多江廝守在自己親自建造的野庵中,不耽誤不辜負(fù)不虛度人生剩余的時光。在大雨中,時雨之古跡,多江抱住了放棄一切來愛她的孝之助,終于徹底放下心防。時雨就是潤物細無聲的好雨,多江早已干涸的心田被滋潤,愛不斷茁壯生長。 然而,人世間得償所愿者卻是廖廖,孝之助突然死在多江的懷中,廝守終成泡影。道間青枝橫,尋來花不見。這種求之不得的遺憾,或許才是世間最真實的殘缺之美。劇終,多江孤身穿行在燦爛盈野的春櫻中,或許意味著,她已覓得了意中之花。 此刻的北方,也在下著雨。
看了電影后,明白了,男人至死是少年的說法,呵呵,羨慕女主,誰不想有這樣的男人愛呀!可嘆男人原配老婆,自家男人死在了別的女人懷里,長久的陪伴終究抵不過那一束白月光,摔碎了花瓶,卻難以撫平內(nèi)心那道血淋淋的傷,余生將伴隨著這傷痛,難以追憶!
男人終究是自私的,知道自己會隨時死去,卻還去招惹多江,只是因為自己喜歡,要圓自己年輕時候的夢,想過以后的多江怎么辦呢?
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的小百合和渡哲也清醒呀!選擇各自成家,各自都有美好的事業(yè),美好的愛情只放在電影中,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現(xiàn)在天人永隔,音容笑貌逐漸模糊,只剩渡哲也的《梔子花》的歌曲在時空中回響………
原配妻子砸了壬生送給多江的繪志野,
那是我覺得壬生留給多江的,最有意義的念想。
多江坐在那里一動不動,臉上是無聲的難過,天知道那個瓶子對她有什么意義,但她無法起身阻止,更無法在心里反抗。
因為她知道自己對不起原配妻子。
而我也當(dāng)然理解原配妻子,那是跟她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丈夫啊。
這瓶,不砸,她過不去心里的那個怨恨。
所以,出軌,不管感情到底歸誰,終究是要有一方受傷的,電影探究的不是出軌,出軌這個行為,也不足以讓這一部電影就洗白。
但純粹的感情,真的是人世間非常珍貴的東西呀。
昭和時代之末,88年的秋天。時雨之記中的人、物、景,都美出了一個境界。著重于色調(diào)氛圍帶有膠片質(zhì)感的昭和風(fēng),很耐人尋味,京都、鐮倉、奈良,古韻盎然,寧靜悠遠,如此蒼蒼的斑駁往事,影片之后24年我才得見。
《時雨之記》里流露出來的真心,溫柔,勇氣,幸福,及猶豫,沉思,迷茫,哀傷,都是真真切切的。朋友說,一個人喜歡上另一個人,是人性中最最本真的,誰也無法阻止。是了,雖然有家室,幸福美滿,但是從事建筑行業(yè)的理事壬生一生歷經(jīng)許多,為他的國家努力搞了半個世紀(jì)的建設(shè),高樓大廈,新干線,機場,但是回頭卻找不到自我。有時想想也很可悲,當(dāng)今我們何嘗不是,父母輩也一樣,為生活,為家庭,遍體鱗傷,光鮮亮麗。而深夜獨自彷徨,又不知今夕何夕,良人何方,明月究竟在何方?拋妻棄子的人誰不怨,可就像一個李叔同,眼界大千皆淚海,為誰惆悵為誰顰?電影中的男人愛上另一個女人,從傳統(tǒng)意義上來講是精神出軌,實質(zhì)上那可能才是真的愛情。因為激情太短暫了,誰都可能瞬間起意,特別是年輕人,愛就愛得癡纏,不管不顧,一往無前,我們欣喜的以為這才是真切的愛,人生不枉了。愛一個人,不計得失不求回報,可是當(dāng)激情和熱烈把生活的本質(zhì)遮蔽起來,終有一天這些消散了,生活就只剩下那些永無盡頭的瑣碎與苦悶。傳統(tǒng)婚姻里哪有多少愛情,有的大多是義氣恩情和責(zé)任,年復(fù)一年。每個人在圍城里作困獸之斗,沒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可以選,只有平庸的生活將之圍困,苦海無邊,檻外長江空自流。
遲暮之年,有生之愛,讓人慈悲。他對溫柔嫻靜的多江卻只有愛慕尊重,并無一絲褻瀆。我能到想到的浪漫是來找你,叫著你的名字,看著你的笑容,內(nèi)心喜悅安然,想到未來的人生有你,便心生盼望和熱情。孀居多年的多江肯定也沒有想過,有一天她也會是某人翹首以盼的驚喜。從他孩子氣的笑談和言行,克制的情感和傾訴,無不是敲打在女人心房的一記晨鐘。他們夜里挑燈念俳句,俯首寫舊詞,一筆一劃,如同京都嵯峨野的枝條,道間青枝橫,尋來花不見。
他們并肩走過京都的常寂光寺,祗王寺,化野念佛寺,古道悠悠,青苔幽幽,紅葉如云霞般耀眼,仿佛人心的怦然和璀璨。樸實無華的牌匾淺淺的將寺內(nèi)的景色和外面的世界隔開,他們坐在紅葉下,討論和歌,說著前塵舊夢,盼著歸隱后的生活。那一刻世間無數(shù)美好都不及。那一刻我也無比向往日本的京都。那一刻我也回憶我有沒有這樣幸福的時光,是不是也心存感激和愛人攜手花下,看它開落一季,無關(guān)風(fēng)月。
片名是時雨之記。除了京都的時雨亭外,三番兩次的雨,不知是否為烘托氛圍有意為之。第一場雨,是在東京參加社長葬禮兩人的初遇,壬生望著多江姣好的面容驚呆了,不小心用雨傘勾住她的手臂,在她摔倒時摟住了她,二十年前如昨日。第二場雨是在鐮倉多江的家里,屋子漏雨,多江手忙腳亂地找餐具盛雨,壬生幫忙后就翻看多江家的書,窗外雨聲滴答,屋里靜謐美好。第三場雨是在京都的時雨亭,壬生迫不及待想見多江,卻因心絞痛發(fā)作,忍痛守候,直至大雨滂沱,多江冒雨尋了整個寺廟,便是僧人都躲起來拉下了擋雨簾,此時多江臉上的淚水竟比雨水還流淌得快。
結(jié)局不是完美的。壬生死于病痛,但最后一刻,能握著女人的手,死在她懷中是一種莫大的安慰??墒俏肄D(zhuǎn)頭一想,對多江而言太殘忍了,她多年前已經(jīng)送走她的丈夫,如今親眼看另一個男人離開這個世界。雨紛紛人事合而又分,舊故里一樣的草木深。
暮年又思登高處,許是壯心未已時。
飛雪停櫻枝,今年花開遲。
道間…
當(dāng)她夜半獨自讀詩時,讀到這一句驀然停住,然后緩緩從抽屜里拿出那時壬生手寫的一幅字,潦草而認(rèn)真,上面寫著:“道間青枝橫,尋來花不見?!?/p>
眼淚再次也止不住了。
多江說,和壬生交往的時間,現(xiàn)在想來,只有短短的五個月。他打心底來愛我,真的是用一顆溫柔美麗的心包圍著我。與他相比,我卻總是在歡喜中迷茫又猶豫。
但自從他離開以后,我的心意是如此淺薄。他留下了的東西,是如此廣闊和純粹。
我終于意識到了。留下我一個人,對那個人的思念、對那個人的死再次思考。如果我在此時能有更多的勇氣,那么我肯定會度過這一關(guān)的。
今天我來到了京都。
我所能做的,恐怕只有帶著對那個人的思念一直走下去吧。
我們都要勇敢走下去啊,你遇到的人,恰好一起走過一段歲月,因為各種原因而分開的人,請珍惜并且懷念,這一路的繁花,即使無人共賞,也請保重地走向自己生命深處。
你擱吉永小百合你也麻,但是你可以先離婚。
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很溫暖,雖然說是婚外情但沒有讓人想到道德層面上去,反而有一種想要支持男女主角的感覺,他們的愛情似乎很純潔,最后一場戲也很美。吉永小百合也很美。
由始至終透出質(zhì)樸無華、卻典雅清明的美麗。多江溫潤古典又平緩的風(fēng)姿,吸引著壬生還有我…… 京都的山,常寂光寺之靜謐,那歸隱的樂土。
最打動我的兩幕。1.壬生沒來,多江拿起灶臺上的煎的魚,“堀川のお客さん、來ないわ?!?.二人在山頭,多江面對壬生給出的承諾,“いいわ、期待しないてっ待っています?!?/p>
一部美妙的昭和風(fēng)情片。電影中的情緒、美意識、出版物、即將死去的天皇、泡沫經(jīng)濟的尾聲、還在職場工作的女性,在平成年代也將結(jié)束的今天看來,感慨尤深。不過故事實在單薄,好在吉永小百合美如畫。鐮倉、京都、奈良也美極了。導(dǎo)演是靜岡人,所以才會那樣深情地拍西國風(fēng)光。
“我所能做的,恐怕只有永遠的記著這份心?!?/p>
霸道萌大叔和軟綿美阿姨之間的愛情。人一輩子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京都的櫻花開好了。那人已不在了?;钪娜耸亲钔纯嗟?。人生總是不如意的多。
能死在自己喜歡的人懷里,這也是一種幸福了吧。
(豆瓣真空期補標(biāo)9月末-12月)摔碎一個瓶子,很多人會驚呼地嚇一跳,但是一個人的心摔碎了,可能周遭什么聲響都不會出現(xiàn)。
中年的不倫,要的是精神的契合。昭和末年,人們追趕快,不再慢工細活。二人還做著逝去時代的事情,一起訪古跡、讀古書,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代相互依偎,女主的感情也是慢慢地推進。二人同游京都那段宛如山水小品。最后的鏡頭就是“道間青枝橫,尋來花不見“。
敘事空洞,三觀不正。但制作是真舍得花錢,很多莫名其妙存在的場景比如說spain那一部分的存在就是為了炫耀劇組有錢...
為何壬生愛上的婦人居于滿溢古樸氣質(zhì)的鐮倉,為何他們又相約同樣性質(zhì)的京都城市?從壬生的身份來看,他是肩負(fù)著戰(zhàn)后重建、經(jīng)濟騰飛的一代,昭和末年平成年初的婚外戀成了逃避戰(zhàn)后家國敘事的一種可能性,或說以不倫的方式實現(xiàn)了精神上的返鄉(xiāng),中年危機的隱喻也不言自明。在浪漫業(yè)已消亡的現(xiàn)代社會,如此中年不倫之戀被賦予著古老歷史的、文明的沉積。
風(fēng)景建筑太迷人了,古和歌更增添了戀情的飄渺無著。道間青枝橫,尋來花不見。
202106出軌的人們想去的都是京都。一個人愛另一個人,是人性中最本真的東西。我想追隨自己的心、和你一起走下去。人一輩子太短了,心愛的美好的東西要守護住呀。
完全不塞克的一片,由強戲劇的情節(jié)轉(zhuǎn)向強敘述的情節(jié)。對尺度的把控也非凡,比及晚年東陽一拍《酒醒就回家》。
年輕時的出軌連自己都給不了同情,無非是荷爾蒙的外溢,噼里啪啦燃成灰,摔都摔的寡淡。什么樣子的愛情值得等待,必得經(jīng)由時間經(jīng)由思念,經(jīng)由你來我往的繾綣。等到年老了,過明白了半生,才有資格說遇上了soulmate。小百合太美了,昭和時代的京都也美。眼淚啊,吧嗒吧嗒的就止不住了。
哎呦喂,雖然是出軌黃昏戀,不過吉永小百合真是美啊美啊美啊,拍的時候都五十幾了,還是美啊美啊美啊
前兩天剛剛看了<不忠>,主角背叛家庭,忠于內(nèi)心的欲望,更多的人人性的矛盾與掙扎。時雨的主角沖破道德的枷鎖,忠于了內(nèi)心的情感。女主多江作為一名花道老師,非常的溫柔優(yōu)雅,且富有情趣,有很好的文學(xué)品味,住在鐮倉,日式傳統(tǒng)的生活也是看點。男主是一位很好的先生與父親,工業(yè)和家庭都很好。正如講述者所說,都是非常正派的人。日本本有的內(nèi)斂含蓄和這樣純粹的情感結(jié)合,故事劇情并不沖突,男女主交往時間也不長,但是能真的面對自己,活出自己讓人感動。吉永小百合真的很適合這樣的角色,首先也是被劇照里早秋去西定庵看楓葉吸引的,后來男主再晚秋獨自一人前往的落寞,最后女主一人的繁花盛開,也是孤身。場景的的變化很人的內(nèi)心的情感融為一體。碎了的有緣石,最后兩人最終沒能在一起。送繪志野很浪漫。相遇在葬禮,分別在葬禮,向死而生。
在這部電影里,“美”大于一切。景美(驚人地美),人美,點到為止的姿態(tài)也很美。對于吉永小百合這樣溫婉又順從的女性,雖然時常會感到微妙的違和,但這些也都屬于一去不返的昭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