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你的拳頭,然后轉一圈,這個圈子就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想安穩(wěn)地過完一生,就用你的手拿圈子里面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要更廣闊的世界,你就要用你拳頭去拼,沖出你的圈子。”
這是號稱曾經(jīng)是全日本第七的拳手父親對杉原所講的,杉原不是真正的日本人,他是出生在日本的朝鮮人,是日本社會稱之為“留日韓人”的外國人,日本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杉原也有一個有別于日本的外國名字“李晉浩”?!禛O》是一部非??岬碾娪?,極類似于《猜火車》。在看過對這部影片的贊揚之聲后,我尋找了很久這部影片的碟片,但總是得不到。終于在前天我興奮地在某家店內(nèi)淘到了這部電影的DVD。
影片的開場,非常之酷,像猜火車那段經(jīng)典的開場白一樣,杉原也在一個人默想著一個個詞語。突然開場白被一個籃球打斷,他的手上接到了一個籃球,日本同學上來對他一人一拳。他終于忍無可忍,爆發(fā),從后場將籃球扔出長長的拋物線后咣當入樽。他的拳頭開始發(fā)努,朝著那些歧視他的日本同學大打出手,打得全場的籃球隊員和教練滿場跑,他大聲地吼叫著。在一串銀鈴般的笑聲中影片定格,開始回到三年前的故事。
作為朝鮮人,他從小一直在一所民族學校中學習,他不滿于現(xiàn)狀,常常作出些出格的事情,被同學稱之為“瘋?!?。在這個學校中不充許說日語,只準講朝鮮語,否則必遭老師的斥責和體罰。學校里掛著金日成的畫像,信奉共產(chǎn)主義,痛恨資本主義,這不免讓我想起了我小學時的課堂,何其相似。
這是一部關于青春、成長、困惑、的影片,看上去非常具有可看性和娛樂性,但是它并不僅僅是一部純粹的娛樂片,它涉及到一個日本社會突出的問題:排外。父子、愛情、友情、暴力統(tǒng)統(tǒng)都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
作為“留日韓人”這一問題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杉原的生活,作為出生在日本的他,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心理都早已融入了日本社會,但總不能為日本人所接受。即使當他和深愛的女友櫻井發(fā)生性關系前吐露自己是韓國人這一事實,女友也變得不知如何面對,令兩人一度分手。他對未來豪無方向,打架成為生活中的常事。
杉原想改變自己的圈子,想進入更廣闊的世界,于是他選擇離開民族學校,進入日本學校,被老師痛罵為“叛國者”。在進入日本學校后他受到了來自日本同學的歧視,當受到侵犯,他就用自己的拳頭回擊,他堅信“當受到攻擊后采取的反擊不能稱之為暴力”。他不斷受到來自同學的挑戰(zhàn),都以擊敗他為榮,受過父親嚴格訓練的他,與別人打的24場架中從未輸過一次。盡管如此,仍無法改變他“留日韓人”的身份。
正一是杉原在民族學校的同學,在杉原離開學校時只有他站出來為他說話,因此他很受杉原的敬重。他們兩人一直在經(jīng)常來往,雖然是不同的兩類人,但是彼此都十分喜歡對方。正一經(jīng)常給迷茫的杉原一些指導和幫助。但是某一天,正一在地鐵站被一日本學生所殺,杉原悲痛異常,但是他沒有選擇得復仇,因為他明白正一并不希望他這么去做。
正一的死亡讓他靜下來思考了很多,他最后作出了去考大學的決定,這是正一對他的希望。
影片的結局雖然使杉原的愛情故事重新得到了個圓滿的結果,但實際是在挖掘出日本社會排外這個社會問題后又加以了回避。但也可能是導演的美好愿望也未可知。
對于日本影片,我看得實在不多,除了特別喜歡巖井俊二的作品外,也看過黑澤明、北野武等一些大師的作品。關于本片的導演行定勛確實不是太熟悉,了解了一下方才知道原來他一直是巖井俊二的助理,參與了《情書》、《燕尾蝶》、《四月物語》的攝制。對于《GO》這部電影,我只想說非常不錯,即使作為一部娛樂片來欣賞也是很具可看性的。
主演洼冢洋介是日本影壇的新鮮人,雖說長得也不是很帥,不過目前已成為日本的人氣偶像,酷勁十足。對于他的映象是來自于那部超人氣日劇《GTO》,他在劇中飾演跟反叮隆史斗法的高智商學生。在本片中的表演應該說是很值得肯定的,作為年輕如他的演員。
其他無需多說,喜歡《猜火車》的朋友值得去看一下這部日本電影。
【杉原與櫻井】
[初次見面,在民族小學的操場聊天。]
杉原:我想走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櫻井:我身邊的男孩子都說“我會成名”。
杉原:那是想泡你,搏你的好感。
櫻井:你不想搏我好感嗎?
杉原:我只想做尚格云吞。
櫻井:不是云吞,是云頓。
杉原:(笑笑)對不起。
杉原:你叫什么名字?
櫻井:名字根本不重要。
杉原:嗯啊。
櫻井:我姓櫻井。我不喜歡我的名字,不告訴你。
杉原:櫻井小姐,我是杉原。
櫻井:我知道,我早就占卜到了。但是名字呢,我測不出來。
杉原:不告訴你,因為不喜歡。
櫻井:(笑笑)算了。
[周六在動物園約會。]
櫻井:1,2,3,4,5,6,7,8,9。
杉原:做什么?
櫻井:知道嗎?白熊每行九步便回頭。
杉原:胡說~
櫻井:1,2,3,4,5,6…
杉原:7,8,9。(白熊回頭了) 真的嗎?為什么?
櫻井:為了保持頭腦冷靜,不想在禁閉的壞境下失去自我。
[正一死后,二人去酒店開房。]
櫻井:我的名字是椿。椿姬的椿。全名櫻井椿。太傳統(tǒng)的日本名字,不敢告訴你。
杉原:我的名字是李民浩。李小龍的李。太外國人名字了??!所以不敢告訴你!!
[平安夜,杉原的咆哮]
杉原:我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我是誰???回答啊,我是誰??
櫻井:留日韓人。
杉原:為什么毫無猶疑地用“留日”這個詞?
“留日”的意思,解作“外國人”,總要離開,你明白嗎?
我有時也會,殺死你們?nèi)毡救恕?br> 你們很害怕我吧?
你們不替我取個名字不罷休!是嗎?
就叫我獅子吧!但獅子并不認為自己是獅子,只是你們一廂情愿替他取的名字!以為很好玩走近前來,冷不防我會咬著你的頸動脈!
名字叫什么不要緊!毒蛇也好,蝎子也好,外星人也好,我自己并不認為是什么。我是留日也好,其他的也好。我只是我!
我甚至連我這個概念也應該舍棄。我是個問號!我是不明物體!
怎樣?很可怕吧?為何不出聲?說話呀!這是什么意思?!我很麻煩吧!這是什么意思?畜生!你的眼神!
櫻井:我喜歡你現(xiàn)在的眼神。當天的眼神。
對不起我不是用超能力知道的,只是被你的眼神觸及,讓我感到不寒而栗。
杉原是什么人都沒關系,我終于發(fā)現(xiàn),我也許頭一次見面,便喜歡上了你。
杉原:(伸出左手畫出圓的直徑)在圓圈外面有很多強勁對手,要把他們逐一擊敗。(抱住櫻井)
【杉原與喪狗】
喪狗:你明天別去學校了。
杉原:為什么?
喪狗:那還用說?當然是為正一報仇。
杉原:報仇又能怎樣?
喪狗:我再問你,來還是不來?
杉原:正一不會贊成的。
喪狗:瘋牛,正一已經(jīng)死了。他留下的問題由在生的我們解決。正一最想由你替他報仇。
杉原:你又怎會了解正一?你跟他說了幾句話?你只想用暴力發(fā)泄,對吧???如果是想找犧牲品就坦白說,不要裝模作樣扮偉大。
喪狗:你去了日本學校便出賣了靈魂。
杉原:如果我有北韓人的靈魂,二十元賣給你又如何?你買不買?
【杉原與警察篇】警察真的好可愛^^
杉原:我有時真希望皮膚是綠色的,就可以忘記自己是韓國人,也沒有人敢說我可怕。
警察:我有時候也希望制服“肉酸”點,譬如水手服之類,于是誰也不會走來問路了。
【杉原爸】
杉原爸:國籍是可以用錢買的,美籍也行,俄羅斯籍都行……這海能夠再漂亮點就好了。你去見識這廣闊的世界,然后,由自己去決定。
杉原爸:左手伸直點,就這樣轉一圈。你拳頭畫的這一圈,就是你自己的大小。你生命圈的正中,伸手能及的東西你才去碰的話,你便能平穩(wěn)過一生,你覺得這種人生怎么樣?
杉原:悶蛋。
杉原爸:那打拳是怎么一回事?就是用自己的拳,打出自己的圈,奪取外界的東西。外面也有很多勇猛的對手,他們也要打入你的圈搶奪。被打當然痛,打人其實也痛。還是要打下去嗎?留在圓圈里是最安全的。
杉原:我要打下去。
杉原爸:也許你說的有道理,已經(jīng)不是我們的時代了。所謂留日韓人或日本人,正如你所說,老套了。你們應該將眼光放遠點。
杉原:我心目中沒有國界這回事。
杉原爸:(一本正經(jīng)地)但你要記住,我們家是從李朝開始的名門望族。
杉原:(笑...)
杉原爸:這雨好像聯(lián)系到天國,天國是個好國度嗎?
【杉原】:
海洋在看著我,我也看著海洋。然后我認真思考,在將來的每日認真思考。
我是民族學校創(chuàng)校以來第一蠢材。就這樣,努力考上大學,再找份工作。也不過是如此這般。再努力就能做律師和醫(yī)生嗎?反正我的綽號是瘋牛。
我最憎恨集體游戲和古典音樂。
我總算有些選擇權利了——南韓籍還是北韓籍,雖然選擇范圍比較狹窄,但我仍首次感到被當做人看待。
瑪麗露曾經(jīng)說過一句很正的話——為了自衛(wèi)的暴力不應稱之為暴力,應稱為理智。說得很有道理。
我也很討厭暴力,有時卻迫于無奈。不喜歡打人,但更不喜歡被打。
就這么簡單。
為什么要在大門處放這些老土相片?
為什么當時那么急于轉換國籍?
不是為了去夏威夷,而是為了我。
爸爸為了幫我解開枷鎖。
我不是韓國人,也不是日本人,我只是無根草。
我只是無根草。
【正一】:
我們根本沒有國家!
名字算什么?玫瑰即使改了名字,香味依然如舊?!勘葋?/div>
6 ) 筆記
名字的故事,簡單干凈有底子的青春片,而且(難得!)沒有很男性化,拍到我心坎里(當然也因為洼冢長到我心坎兒里)。
如果說“用自己的拳打出自己的圈”、平安夜、流星這部分是典型青春愛情片,那么兩人互報姓名(不敢告訴你)、外國人身份證、北韓南韓、留日韓國人的法條等反復確認自己的行為、敏感的心態(tài)則是徹頭徹尾的、直白的身份認同探討了。老爸的“百分百馬克思主義者”、“國籍是可以買的”、對過去的懷舊和對未來的掛念(對兒子的期待和教育)也交織著代際和身份問題。青春、代際和身份融合,處理得恰到好處,直白但不用力過猛,也沒有搞成成長小說。
同時這種身份認同的脆弱性使得主角與別的青春片那種過度男性化視角不一樣,就算是壞小子,也絲毫沒有常見青春片里那種很雄很俗套很莫名其妙的荷爾蒙式的好勇斗狠和拉幫結派(這種類型近年來太多了),而是有很柔軟的內(nèi)核在,讀很多書,總是流眼淚,唯一的好朋友正一的性格也是外柔內(nèi)剛,里子很深厚,他們倆曾毫不畏懼地、很有尊嚴、很有道理地共同面對承擔了民族主義老師的暴力。將男主和別的青春片主角區(qū)分出來的最典型的情節(jié)是,失去好友后,對往昔狐朋狗友復仇邀請的拒絕。他很清醒,知道對方只是打著報仇的幌子發(fā)泄荷爾蒙式的暴力,這種利用好友之死的行為是不恥的。接著就獨自一人,對著書上的句子流下眼淚。
洼洼在里面呈現(xiàn)出來的形象是敏感柔弱溫和的,說話輕言細語,只有在受到傷害時才會怒吼和反擊,但又不是懦弱的,除了必要的自衛(wèi)也有一些(但很少)意氣之爭。他在規(guī)訓中說著宣言似的自白:在沒有將來的日子里認真思考。我是民族學校第一蠢材,我最恨集體主義和古典音樂。我終于有選擇了,北韓籍和南韓籍,盡管選擇范圍有些窄,我仍感到被當作人對待。
雖然對身份的討論有簡單化約的問題,看上去也很理想化,但是從年輕人的視角來看,在男主的青春期,內(nèi)心的愿望就是很世界主義很無國界的,是反本質主義的反單一身份標簽的。這樣理想化的表現(xiàn)方式實際上按照男主視角來看是契合內(nèi)心的(他身上有一種殘酷的樂觀在),很現(xiàn)實主義的。而對男主父親的刻畫證明是有復雜化能力的,典型情節(jié)是父親心中仍留存過去的陳舊觀念,要去夏威夷,卻害怕被認作間諜,反復對人強調自己是百分百馬克思主義者,而別人輕飄飄一句,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擔心這些了。擺在玄關的夏威夷和西班牙旅游照片,是喜劇的也是戲劇的,父親那一代心中懼怕的顯性層面的禁令消失了,而隱形的潛在的歧視卻在兒子身邊無處不在。
最經(jīng)典的身份宣言倒是吼出來的,是被女朋友(成長于民族主義家庭教育)傷害后的反擊:我會殺掉你們?nèi)毡救?,你們很害怕我吧?不給我取個名字不罷休是吧?接著說了一通獅子之類的比喻。像松獅狗一樣地反擊,通過對被命名(被言說和表述)的他者化身份的拒絕消解了身份的界限。
洼洼在片中總是瘋狗一樣在奔跑、跳躍、踢打,但在做這些行為的時候很安靜,不吼叫(打破了看青春片耳朵都會聾的魔咒),柔韌地抵抗著。他跑起來實在是太年輕太好看了。
最酷到我心坎兒里去的一段是他對老爸說:我要上大學,這是正一的遺愿。然后用老爸喜歡的西班牙語說:我不是韓國人,也不是日本人,我只是無根草。父子之間的默契搭建起來,他拽拽地笑著走開了。
行定勛有在努力試圖擺脫陳腐的煽情描寫,比如對流星和白色圣誕夜的吐槽,還有出租車上父親感傷懷舊時的bgm隨著兒子的開口諷刺戛然而止等。但是他自己最后也不得不陷入這一圈套,以一種看似新穎實則老套的青春、熱血、純愛、浪漫的形式貫徹始終。關于在日朝鮮人題材的表象,行定勛用力過猛的隱喻直白到甚至讓我覺得有點可愛,“想到你進入我身體這件事,就突然覺得很害怕”,一個過于日本的名字和一個過于朝鮮的名字,包括最后那番赤裸裸的說教,拋開日本人韓國人朝鮮人之類的身份單純作為一個人這種不是屁話么,就算你這么想,社會也不會這么想,各種標簽最后還是會飛回你身上,這就是為什么這世上會有“歧視”這種東西啊,連這種道理都想不明白的話還是不要拍類似題材了吧?思想的膚淺讓最后男女主角的醒悟和結合有多美好就有多虛假……
洼冢阿!!!!!!!!!!!!!!!!!!!!!!!!!!!!!地鐵前的奔跑阿!!!!!!!!!!!!!!!!!!
即使有民族歧視異鄉(xiāng)漂泊等社會背景,這依然是一部單純到像西瓜一樣的青春片,而所有的青春片都說著成長的故事。日本第七的拳擊手父親對兒子說,伸直手臂轉一圈,這就是你自己的范圍。打架,朋友被殺,女友退縮,身份是問號,世界在飛速旋轉,男子漢慢慢成熟。洋介的雀斑和殺死人眼神最高,柴崎幸真丑。
靠!看到后來是政治片!天,多虧了洼冢洋介有張韓少的臉。不然叫我如何看得下去日本人的自以為是和胡亂揣測其他國家的人民!真狗血。
yosuke好萌.宮藤君很腐...里邊兒曖昧很多..比如yosuke和內(nèi)個老大的兒子...看到老大的兒子擁抱著yosuke的時候簡直只想說.喂..到底在干什么啊...女主蠻雷的其實.以及.我實在不太明白對方是什么國籍的很重要么...
咦,都跟你說了這個是我的戀愛故事了啊。
異鄉(xiāng)客的歸屬感,男人與男孩的界限
沒什么感覺 看到純情的柴崎幸 我一時有點無法接受
誰說這不是愛情片啊~洼冢洋介帥到爆!
他在軌道上拼命的奔跑,鮮血染紅了他的喉嚨和胸前的白襯衫,他臨死前想說的話究竟是什么呢?“你去了日本學校以后就出賣了靈魂!”“如果我有北韓人之魂的話20塊錢賣給你你買不買?”
宮藤官九郎的劇本很現(xiàn)實很深刻。窪冢洋介的表演很到位。兩位都是我很喜歡的電影人。愛情故事外表下,講的是民族問題帶來的故事。窪冢洋介很適合這樣的角色??创似恢弊屛蚁肫稹冻卮骺诠珗@》也是宮藤官九郎的劇本。此片反應的現(xiàn)實更殘酷些。
政治片,主要內(nèi)容是民族歧視問題。。慎選。
少來明明就是青春片!官藤風格好明顯,喜歡!就又是受傷又是去傷害別人,聽著爸爸醉酒后講述人生一邊流淚一邊癟癟嘴吐槽老土,和喜歡的女生做愛失戀再在平安夜的下雪天擁抱,經(jīng)歷生死離別兩肋插刀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名叫青春的東西混賬到只能讓人拼命點頭哭著表示理解。開頭獨白太棒!洼冢帥到爆炸!
這種民族的人不純,那個地區(qū)的人壞心眼比較多,這種腔調充斥于我成長的所有階段,回頭想想這種事多么荒唐,往深里說民族認同這種東西得是一群多么孤獨的人琢磨出來的點子,面對這種先天的,斷然無法改變的事實,唯有電影開頭時的暴打令人酣暢淋漓
對我來說是沒有國界的。你說我沒有靈魂,我20塊賣給你一個##國的靈魂,你買嗎?名字又算什么,給一朵漂亮的花換一個名字,它還是一朵漂亮的花……太多經(jīng)典橋段了,正適合我現(xiàn)在看,但是一聽到洼冢說“都說了這是我的戀愛故事”就想砍人啊。
為什么那些有才又BT的青少年,最后總是被生活碾過一遍又一遍= =
移民問題,異族融入與本土接納的問題是背后的核心,外加青春暴走的畸形與理性的交叉感染。有暴力的噴發(fā),如家庭父輩的拳腳,亦有博弈,內(nèi)心的,行動的。第三幕有對父親和女友的進一步描寫,升華。
正一死掉的時候出現(xiàn)了杉原跑步的幻覺內(nèi)里很感人 | 洼冢洋介在這部里特別有愛
柴崎幸怎么越長越難看了。與其余描寫移民文化的電影不同的是,本片沒有著力于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帶來的隔閡和不適,而還是描繪了一個青春期少年似曾相識的內(nèi)心世界,而加了一層外來民族的外衣,這段青春更加孤獨和不羈,對愛的向往也更加狂熱和赤誠。日本拍青春片總有一種傷感但溫馨的調調
那些日本的鄭大世們,身份的問題令他們暴躁,好像《血與骨》。不過拋開這些,這確實是一部愛情電影。開頭比較漫畫風,動作戲如今看比較假,也缺乏動感,不過仍然是一部可以一看的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