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當下這個大環(huán)境里看,實在心有戚戚
99年就拍出了這樣的電影,可見美國本土恐怖主義問題相當嚴重,不過沒想到2年之后出了911那事兒,CIA的注意力全引中東去了。。。而那之后好萊塢電影里的恐怖分子都成了阿拉伯面孔,當然幾年之后也有了白臉作為反轉(zhuǎn)。。。題外話
都說前50分鐘太慢,但我覺得精華就在那50分鐘里,最點題的莫過于教授在課上對于稅務局爆炸案的“兇手”的觀點,在教授看來他不過是個替罪羔羊,“我們不需要別人,只迫切需要一個名字,因為那能讓我們恢復安全感……他已經(jīng)不在了,他犯案的動機也消失了”可惜教授道理講得超級發(fā)人深省,最后自己反而成了那個“讓人恢復安全感”的名字。。。
恐怖事件后大眾想要的是什么?真相?緣由?nononono,真相太過赤裸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而緣由更是盤根錯節(jié),交織著血淋淋的黑歷史,理清了緣由之后要是發(fā)現(xiàn)誰身上不背著幾筆債,這該如何交代?
所以只要給出幾個名字就行,并且是幾個已經(jīng)“當場擊斃”或現(xiàn)場逮捕送上法庭的人的名字,只要有這幾個名字,交待就有了,新聞就能報了,卷宗就能大手一揮結案密封送機密庫積灰了。
這部電影如果早個幾年看,估計只會對結尾的反轉(zhuǎn)嘖嘖稱奇順便可憐一下教授最后腫么就沒成英雄,可在2014,實在心有戚戚焉。
P.S. 結尾一直擔心教授的兒子會不會被蘭一家收養(yǎng),然后借父母的悲劇發(fā)展成“組織”一員的,還有最后沒有,是我《犯罪心理》看多了。。。
2 ) 反派的恐怖襲擊設計(個人簡析,全程劇透,陰謀論)
大家注意到Faraday的發(fā)音了嗎,同F(xiàn)riday。Friday的英文除了周五,還有得力助手的意思,導演也在暗示,Oliver從開始之前就選擇了Faraday。Faraday從一開始就被動的成為了“得力助手”。
看到中間提到Dean(第一次爆炸案被認定的主謀),以及電影結束時反派Oliver 的房子放了一塊for sale的牌子,我終于反應到,也許,這一開始就是一系列的設計。于是重新瀏覽本片,并稍作分析:
影片一開頭,Oliver 的兒子Brady受傷,男主Faraday救助并送到醫(yī)院,而在稍后Faraday與女朋友Brooke交流的過程中提到Oliver和老婆Cheryl剛搬過來2個月。
如果一開始Oliver就設計好了讓Faraday來背鍋,那就需要先搬到他家附近,然后認識Faraday,并且最重要的是需要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喜歡管閑事的人,以及需要得到Faraday兒子的信任(如果小孩子A與B玩,B過于強勢是不是沒有B受了傷弱于A容易得到A的同情。并且A本身就是弱勢,失去了媽媽,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有個比自己更弱勢的,一條手廢了,同為弱勢,可以一塊玩)。于是設計自己兒子受傷,為何說設計,影片中也提到了Faraday對Oliver說“Oliver父親的死是不是自殺,還是說只是一個開始?”所以,既然可以設計父親,那設計兒子受這樣的傷,徘徊在鄰居家邊上的馬路上,也就說得通了。而所謂的設計,就是用孩子做誘餌,讓炸彈攜帶者收到消息去見孩子,攜帶炸彈過去。
在Oliver和Faraday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準確的叫出了Faraday的名字,并且做了自我介紹。這說明Oliver早已調(diào)查過Faraday,但是Faraday并不知道Oliver,因為Oliver做了自我介紹。
Faraday第一次在Oliver家做客,看到兩個孩子在玩羽毛球拍子,談到了前妻Leah,Oliver正在觀察Faraday的表情,眼珠轉(zhuǎn)了轉(zhuǎn),大概是在思考Faraday是否有變成極端分子的可能,并且后來在餐桌上也問過立場,可惜,教授對于前妻的事件還是保留了理性,但是對于兒子被劫持,終于還是失去了理智。這一段還有一個細節(jié),Oliver讓自己的女兒Hannah去睡覺,卻讓自己受傷的兒子Brady與Faraday的兒子Grant繼續(xù)玩耍,建立友誼。說明Oliver并不希望自己的其他孩子與Faraday一家建立什么感情,而自己兒子Brady只是實施計劃的工具,即使受傷也要和Grant玩耍。Faraday還提醒了Grant不要傷害到Brady,而Oliver 都沒說Brady手斷了不要玩這個。
其后Faraday發(fā)現(xiàn)自己的信件中有一封Oliver的信,其實這就是Oliver在給Faraday暗示。因為如果從一開始沒有鋪墊,你可能會覺得你的鄰居是個善良的人,甚至即使你的孩子出現(xiàn)在對方的白色車廂里,看著自己,也不會聯(lián)想到自己的兒子將會和炸彈一起爆炸,于是也不會心急火燎的開車追趕。
打棒球的時候,F(xiàn)araday很疑惑Oliver怎么知道Leah的很多細節(jié)。諸如,Leah是因為收到了同僚的錯誤信息,所以犧牲。其實我這時候也挺懷疑,就算Faraday的兒子真的談過自己媽媽的事情,怎么會知道這種細節(jié)。Faraday非常疑惑,Oliver則是回避了,關上了棒球場的門,走了進去。這就和我開頭說的呼應,Oliver是調(diào)查過Faraday的。而Oliver實際上一直想做的是引導Faraday成為極端分子,可以從他的語言中看出來,一直在挑撥與喚醒仇恨。
之后,F(xiàn)araday對自己的鄰居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懷疑,并且進行了調(diào)查。我認為這一系列的調(diào)查,是被監(jiān)聽的,影片后續(xù)也提示了Faraday家里電話是被監(jiān)聽的。所以也可以看出來Oliver對Faraday的內(nèi)心進展有一定的把握。
Oliver的妻子Cheryl在Faraday到自己家之后一會兒就出現(xiàn)了,而且Cheryl的女兒認為Faraday是陌生人,這兩點說明,Oliver夫婦對計劃,以及Faraday行蹤是一直監(jiān)控并且并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與Faraday建立什么感情。
兩個男人在草坪上的交流。說明Oliver找的時機很好,一直監(jiān)控Faraday的他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樣的機會,在別人睡覺的時候靠近并且知道對方在讀什么書。
停車場的遭遇,Cheryl也一直盯著Brooke。其實這一段我并不是非常了解為什么要置Brooke于死地。顯然,謹慎如Oliver,不可能犯下這樣的錯誤讓自己被Brooke發(fā)現(xiàn)交易?;蛟S只是為了提供給Faraday炸彈運輸?shù)牡攸c,讓Faraday后面可以找到運輸車并且跟蹤。
對Dean的父親采訪之后,明白了一切的Faraday嚇尿了,奔向了Oliver的家里??梢钥闯鰜恚谶@一段里面,Oliver的力氣是遠遠大于Faraday的,架住Faraday帶著走,F(xiàn)araday一點反抗的力氣都沒有。同時,Oliver并沒有告訴Faraday具體行動時間,當然,這是秘密不應該告訴,同時這也是因為行動時間其實是看Faraday什么時候能想通Brooke死的地點與炸彈的聯(lián)系。
其后Faraday在掙扎了一下之后還是決定自己解決這一切,這也就啟動了Oliver的計劃的最后一步。
在抓住Faraday之后,Oliver對講機里說話的是Liberty one,此處也暗示了運輸公司Liberty的車輛不只一輛。接著,Oliver說抓到了跟蹤的人,開始行動。這也就是給了Liberty One換炸藥到Faraday車上的指示。然后打過一陣之后,對講機里是Liberty two說話,詢問status, Shadow one說GO.聽到這個Oliver就放松了,他完全可以繼續(xù)控制Faraday,他的力氣大于男主角,但這不是正常的美國大片,不是因為男主被暴打然后突然反擊打過了反派。這只不過是反派想讓男主覺得自己反擊成功,可以一會兒去救Grant。
于是后面Oliver還有力氣摔碎對講機,在Faraday走之后沒事兒一樣的站起來走到自己的車子前拿起另一臺對講機,說了句“Let's get it done”。
顯然Liberty two就是誘餌,慢悠悠的開著,引誘者Faraday跟著,Liberty two上的司機顯然也是極端分子,是Oliver一方唯一的損失者。Shadow One 發(fā)音的時候是女聲,也就是那個在爆炸前監(jiān)視FBI大樓的女人。
Liberty one 裝載著遙控引爆設備,Oliver站在了高處看向FBI大樓。BOOM,計劃圓滿結束。
3 ) 穿越題材的電影,911就是實例
這個如果出現(xiàn)在911之后,一定很火。如果看過這個這部電影,對911后的美國政府給予的解釋,會笑笑吧。政治沒有那么簡單,政府是為了維持平衡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真相。
4 ) 揮之不去的寒意
看著就覺得心痛、苦澀,末了還得說這個劇本“無懈可擊”得可以。
很多朋友聯(lián)系到《肖申克救贖》,我倒不怎么甩那部戲,除了TIM那個角色耍的心機比較叫人佩服外,真是個標準的好萊塢結局。
而Arlington Road這部戲,竟然是好萊塢拍的?!“凡事不可以看表面”的道理在這部戲里繞了幾次最終給觀眾一個無法抗拒的突然打擊。
另外補充一點:D9的花絮里導演有說其實結局掐了一個情節(jié),即JEFF角色的兒子看到TIM在燒毀一些文件,并最終明白誰是真正的恐怖份子。但是導演把它掐了,因其破壞了電影的深意——分散觀眾的注意力,讓他們聯(lián)想,孩子長大后終有機會為父翻案和報仇。。。
5 ) “真相”與“安全感”之間是“和”還是“或者”?
有的時候人們只希望得到他們想要的所謂真相,這樣才會感覺到安全,但真相究竟是什么,恐怕只是個傳說了……
電影中描述的恐怖襲擊是一個有組織的活動,而其中的民眾所得知的卻是一場個人報復,如果反觀之,所謂的有組織恐怖襲擊是否也有可能僅僅是個人報復呢?關于這其中的究竟,我們無從知曉,但或許有的時候,或許當事不關己的時候,人們真正需要的本就不是真相本身,而僅僅是其所能帶給來的某種暫時的安全感……
6 ) 虛假的真相——評《Arlington Road》
虛假的真相——評《Arlington Road》
首發(fā)于《網(wǎng)上讀書園地》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485284.html 一個1999年的老片,今晚翻出來,沒想竟看得如此壓抑而震撼。蒂姆?羅賓斯主演的《Arlington Road》,直譯《阿靈頓公路》,又譯《無懈可擊》。一個看似平凡的“家有惡鄰”的故事,看后卻如此令人震撼。華盛頓大學的歷史教授 Faraday 在與鄰居 Oliver 相處過程中,逐漸對鄰居產(chǎn)生了懷疑,并揭開了 Oliver 恐怖分子的陰謀,但最后卻中了 Oliver 的計,追擊 Oliver 所派的裝有炸彈及 Faraday 之子的“自由快遞”貨車直入 FBI 總部地下車場,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汽車已被 Oliver 裝上炸彈,并最終被認定為這起傷亡慘重的爆炸案唯一的作案人員。
對 Faraday 教授而言,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悲劇;而對 Oliver 而言,這又是一個完美而“無懈可擊”的恐怖襲擊和借刀殺人策劃。令我窒息的不是這個悲劇,而是這個悲劇中揮之不去的“虛假的真相”。與影片中十幾年前的稅務大樓爆炸案一樣,無辜的 Faraday 被警方認定為恐怖爆炸案“也是出于一個人所為”。這是警方向世人公布的“真相”,并且這個“真相”在邏輯上毫無破綻:痛失妻子的歷史學教授、長期的恐怖主義研究經(jīng)歷、合乎推理的假想敵FBI探員、同事學生提供的有力旁證,分明告訴我們這就是確鑿無誤的事實,這就是毫無疑問的真相。然而真相在哪里?
正如 Faraday 教授在上課時所說的:我們感到安全,是因為知道他的名字。亦正如他問學生時所講的,你覺得安全嗎?當我們對一個鄰居、朋友自認為熟悉不過的時候,我們以為掌握了他們的全部信息,因此我們感到安全。人之所以恐懼,是因為對他人和未來的無知及不可預期性。但表面的有知其實等同于無知,虛假的真相帶給我們的僅僅是一個虛假的安全感。人們甚至不知道,影片結束時,“好鄰居” Oliver 又將走向何處,作何策劃,又有多少人將喪身其炸彈之下。當我在影片中看到 Oliver 夫婦意味深長地轉(zhuǎn)身之際,分明感到后脊梁一股寒意正在升起。
對“虛假的真相”之思考是致命的,它甚至讓我們走向不可知論和懷疑論的死胡同。我們每天也同樣在電視上收看到類似的報道,新聞主播們不厭其煩地向我們講述各種案件的真相,事發(fā)的經(jīng)過,作案的動機,破案的過程,嚴絲密封,無懈可擊。但真相往往可能因某一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如 Faraday 的死無對證——最后被拋棄于歷史之外,取而代之的,便是那個“虛假的真相”,一如片中 Fenimore 對 Oliver 的取代。更為致命的是,有了這個邏輯,不管是哪個“真相”,你都可能不再相信。
你相信嗎?這就是真相。
看到一半就大概猜到結局了,對比《萬能鑰匙》還是差了一截|||蒂姆-羅賓斯老了好多啊
前面希式懸疑,結局反轉(zhuǎn)有力。敘事有些松散,情節(jié)不夠緊湊。
拍得讓人暈頭轉(zhuǎn)向的……就這么被扯進去了……莫名其妙的就當了個替死鬼。
由95年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改編而來。反派最終得手的反傳統(tǒng)結局,有提醒民眾關注恐怖襲擊真相的社會意義。其實它布局看上去比較粗疏,布里吉斯作為研究恐怖主義的歷史教授,他作為FBI亡故的前妻,在20分鐘時點出鄰居羅賓斯精于建筑的可疑身份之后,本片恐怖爆炸案的底牌就已經(jīng)亮出來了,雙男主斗智的過程看上去大致平衡,但既然羅賓斯一伙能輕松干掉布里吉斯女友,卻為何不殺了布里吉斯?謎底最后才揭曉是把布里吉斯作為運炸彈進FBI總部的棋子,反派達成目標的過程未免充滿巧合,但本片最大的問題不在這里,而是布里吉斯演的太差了。你在布里吉斯身上看不到學者的嚴謹冷靜、也沒有勘破真相的絕望悲愴,這個角色從頭到尾忙忙叨叨、到處吼叫、語無倫次,雖然正因角色的愚蠢才會上套,但觀眾看著實在煎熬。除了一場雙男主對話也沒更深探討恐怖主義
刺激1999 之 少管閑事
安迪·杜弗倫從肖申克監(jiān)獄逃走后跑到墨西哥的小海灣隱姓埋名,突然有一天覺得救贖不夠到位于又回到美利堅合眾國以奧利弗·朗的化名展開復仇。布下驚天詭計、策劃驚人爆炸案,并成功陷害鄰居督爺炸了一幢FBI政府大樓,死傷無數(shù)順利逃脫。這劇情簡直就是肖申克的救贖的續(xù)集啊。
驚駭結局,情節(jié)有點兒拖…………
前半部分非常沉悶無趣,如果沒堅持下去就很難抵達后面的精彩,所以完全可以快進,集中注意力看看最后一小時就夠了…結尾的意外設置還是挺牛逼的,計中計,無懈可擊。前面2星、后面4星,綜合3星。
7.9分,《電鋸驚魂2》《電鋸驚魂4》《電鋸驚魂5》的主要詭計來自這部電影,利用敵人的懷疑設下陷阱??戳松鲜鋈科鋵嵅⒉幻靼拙巹槭裁匆@么設定,總感覺為反轉(zhuǎn)而反轉(zhuǎn),但這部電影則給我一種諷刺個人英雄主義的感覺。前期輔墊沒必要那么長。
入戲太慢啊
“……一個人,即使他是專業(yè)的陰謀策劃者,怎么能預判到一場車禍的結果?他們怎能預先知道一個男人將要在特定時間去打特定的付費電話,以至于他能看到需要他看到的那倆特定的卡車?將整個風險建立在指望警察市區(qū)不會攔停一輛瘋狂超速的汽車?在這里,電影完全崩潰了!是,沒錯!的確存在著諷刺性回饋,影片也的確具有促你思考的隱含洞悉力。但問題是,就不能尋找一種方式去將這些洞悉力盡量與刻畫表演出色的角色整合到一部不會讓觀眾糾結懷疑的電影中嗎?”
A terrific plot and a terrific cast. 8 out of 10
精妙的結尾拯救了整部電影。
除掉一個象征性的罪犯,你是否會舒服些?我們總以為找到關鍵人物便可以解決問題,認為只要把這個“異類”剔除出我們的社會就成功了。但事實卻是,這個“異類”并非獨立于我們的社會而存在,而是包容在我們的社會當中,換句話說是我們的社會的產(chǎn)品之一,不解決一些更深層次的麻煩,這條生產(chǎn)線也就不會被關停......
JeffBridges演什么都如此賣力咩~TimRobbins是不是莫有演過正常角色哈哈
我感情用事地給5星,因為男主人公是GW的歷史系教授 (雖然我都不確定我們學校有沒有這個專業(yè)),而他的女朋友是GW的研究生,同時是男主的助教。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真相,僅僅一個理由就夠了,真相過于遼闊,常常超出心靈承受的范疇,而一個入情入理的理由則讓我們感覺到安全,舒適,溫暖,擠得下一顆顆核桃大小的腦殼。 ----摘自關于本片的某條影評,我覺得這句話才是道破了真相。
還以為什么驚天結局呢,還是猜到了,完全利用了主角看了評論,感慨,什么是真相,我們知道嗎?
tim長得好陰謀。。。那小眼神。。。傻大叔就這么被犧牲了。。。總感覺那個第一個犧牲者的父親有能力翻案的
非常有力度的電影,與主流價值觀相悖的結果。殘酷的現(xiàn)實往往這樣,被人賣了還在協(xié)助點錢,關于真相,我們知道的往往是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