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人相信原來真的可以有這樣的關系,即使有猜疑、誤解、還有不同性別間的想象差異,但都可以找到方法(雖然前半部分真的很像科普真正應對少子化的政策廣告片)。
2.男性視角很可貴,請大聲地說出“好辛苦”吧。他們抱在一起互相撫摸著背的時候,音樂響起,一下子有了逃恥的感覺,也是那種微妙的禮貌感,他們不會緊緊抓著對方,而是慢慢撫慰,無論做了多久的夫婦都不要理所當然呀。
3.放假的權利、企業(yè)應對的風險管理,都是新的知識。
4.后半部分已經是真情實感的哭(不像之前漫畫式的哭)、祈禱和死亡數字與人,喜歡日劇現在時對疫情期間普通人生活的呼應(或許也與日劇拍攝的流程有關),可惜中國未必能誕生這樣的作品。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寫的三流記錄,也是珍寶一樣的東西。尤其重要的一點是sp的奇妙作用,我們原本就喜歡的主角,能看到他們從日常跌入憂心的過程。
5.對中國視角的我來說更是一種新的體驗,更直接地感受到“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意思。它也讓我重新帶入那段時光,那時候我們相信要更加珍惜、靠近、理解,人類與人類之間,現在做到了嗎?
6.想買gakki所有衣服!??太美了。熊和機器人。?。∠胭I!
配合《逃恥》SP一起看吧~海野つなみ×野木亞紀子最新對談完整版!
海野:好久沒見啦。
野木:上一次見面還是一年前呢,時間過得太快了。
海野:19年12月一起去看了歌舞伎娜烏西卡,還說了要穿有娜烏西卡風格的衣服去。
野木:結果你真的穿了青色的衣服。
編輯:兩位的推特上也是如此,感覺關系很好。
野木:不過像這樣一起出去玩還是在電視劇結束以后。
海野:沒錯。我想是因為編劇和漫畫家不應該走得太近的緣故。要是吵起來就糟糕了。
野木:啊,確實是這樣。不光是《逃恥》,可能所有作品都是這樣吧。原作者和編劇不會直接對接,就算有遞交劇本原稿的環(huán)節(jié)或者聚餐,中間也一定會有制片人在。和海野見上面也是在電視劇開拍之前的碰頭會上,只是打了招呼而已。
不過,每次交了原稿以后,海野老師絕對會在回信里夸獎我不是嗎?真的很讓我高興,想說這人也太好了吧。
海野:不不不,因為真的很有趣嘛,只能夸了啊。根據場景會切換有趣的點,明明是自己的作品,可是一邊讀一邊卻會想“原來是這樣寫的啊!”漫畫里沒有的情節(jié)也是很自然很有趣地融入其中。想著“這里被省略掉了啊”的部分后面也會很巧妙地接上。真的是手藝人的藝術。
海野:電視劇首播已經是四年前了。
野木:是的呢。
海野:到現在我還記得第一集播出的時候,從一開頭惡搞《情熱大陸》開始我就覺得是“滿分!”了(笑)。
野木:雖然原作用的是《徹子的部屋》,但是那是別的電視臺的節(jié)目,而且假的黑柳徹子也很難準備,所以就在TBS的節(jié)目里選了。原作里也有很多惡搞的場景,其中音樂劇和漫畫之類的作品比較多,所以我是一邊想著要尊重原作的世界觀和海野老師的愛好,一邊把適合電視劇的內容放進去的。EVA的部分也是因為看了海野老師的推特,覺得如果本人喜歡的話不如就加進去吧,而且我自己也喜歡。
海野:說實話,我也是想著如果能有EVA相關的內容就好了才發(fā)的那條推。最后一集的《真田丸》也是如此,帶著“是不是漫畫里有了就能拍出來呢”的期待才畫的。
編輯:電視劇和漫畫的結構走向不一樣,電視劇有電視劇自己的高潮,海野老師也是帶著新鮮感享受其中了吧。
海野:沒錯,完全是作為一個觀眾在看。一邊看一邊覺得“這個情節(jié)走向我知道啊”,然后才察覺到“啊這是我自己寫的啊”。雖然看劇本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不過電視劇是有真人在那里扮演不是嗎。這也產生出了很多和原作不同的魅力和趣味,有種雖然是《逃恥》但又不是《逃恥》的感覺,是很不可思議的體驗。
野木:真人扮演帶來的難題也是存在的。和動畫不同,真人扮演的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和原作一模一樣。所以就要一邊思考如何讓演員去接近原作,一邊尋找把角色的魅力和演員的個性最大化融合的方法。
編輯:有原作的電視劇就是這點很難呢。
野木:因為不想破壞角色,所以就要探索哪里是原作的粉絲能夠接受的底線。比如說百合在原作里是更加颯爽的人物,而石田百合子女士就加入了她軟軟的可愛感。這既是石田本人的魅力,也是由她來扮演百合的意義所在。
海野:碰頭會上跟石田女士打招呼的時候,我對她說“原作的百合很有人氣呢”,雖然我是想告訴她這個角色很好,但她卻回答“是啊,所以我很有壓力?!碑敃r我就想,要去扮演的角色已經是固定的了,這件事對演員來說就意味著要去背負很多東西才行啊。
編輯:有沒有感覺到“這就是電視劇《逃恥》的風格”的集數或者場景呢?
海野:第8集吧。富田靖子女士飾演的實栗的母親有一句臺詞我特別喜歡,“雖然人們常說什么命中注定的對象,但我認為那根本不存在。是要我們自己去把對方變成命中注定的對象的?!笨吹竭@里的時候我心想“啊!為啥想出這個的不是我??!”別人跟我說“那個場景很棒呢”的時候,我也是一邊回答“我也這么覺得!”一邊內心很是懊悔。
野木:這句臺詞雖然原作里沒有,但也是我看了實栗在思考愛的場景的時候想到的,所以也是因為有原作才能寫出的臺詞。這不僅是和原作價值觀的共鳴,也是為了在電視劇里給配角們展示的空間。這里就是把聚光燈照在了富田女士身上。
海野:原作里的父母們很容易變成走過場的人物。但電視劇的話每個人物都是由很優(yōu)秀的演員來扮演,不給他們特寫也是不行的,這也是電視劇獨有的樂趣呢?!短訍u》不僅是戀愛喜劇或者職業(yè)劇,還描寫了家庭的愛,所以才能有這么廣的收視人群吧。
編輯:說到漫畫里沒有的臺詞,“這是喜歡的榨??!”也是其中之一。
野木:是的。不過“榨取”這個詞是原作里就用到的,而且也描寫了對于做家務來說“加班費為0”的價值觀,所以這也是從原作里來的臺詞。對于影像作品來說,比起對一件事物做很長的說明,還是用一個強有力的詞來表現會更好。而且那里已經是接近最后一集的部分了,也有想讓觀眾內心一震的意圖。
海野:說到這個場景的話,原作也是被說“實栗太貪心了”。很難辦吧。如果無視這里的話,作為戀愛喜劇也許更能讓人興奮,但是作為職業(yè)劇來說,就會有種“啊,那里被當做什么也沒發(fā)生了啊”的消化不良感。
野木:是呢。這部劇不僅僅是戀愛喜劇,我也很想把原作中描寫的做家務的價值等內容好好地表現出來,所以不想無視這部分。而且讀漫畫的時候我也覺得這里很有趣。
海野:不過構想大結局還是挺難的吧,因為當時原作還沒有完結。
野木:嗯……大結局其實沒怎么困擾我。平匡將實栗從詛咒中解救出來的場景我特別喜歡,所以一直是想把那里放在結局的。
海野:最難的地方是哪里呢?
野木:讓我各種糾結的是第6集,兩個人去旅行的那一集。雖然結尾的部分想按照原作來寫,但是完全按原作走的話大概是20分鐘就結束的內容,所以就很苦惱到底該往哪個方向擴充。最終是決定要創(chuàng)造一個兩個人決定性的錯過,于是就有了實栗的前男友和壯yang藥。
海野:那個熱搜詞!確實那一集兩個人的心意看似相通了又好像沒有相通,所以很難呢。是溝通障礙的故事。
野木:也有一個想法帶來的連鎖。比如說想著原作里說的“只bo起了一半”要怎么表現呢的時候,就可用上zhuang陽藥的話題了(笑)。
海野:《逃恥》里有很多不好改編成電視劇的部分呢。
野木:意外的有很多。電視劇熱度升溫,連小學生也在看,還想說這可咋辦。實栗弄飛橡皮筋的鏡頭也是,做了只讓大人看懂的處理。
海野:很是巧妙。只有大人會會心一笑。我覺得是野木下了很多工夫,才能讓這部作品變得在各個方面老少咸宜。
編輯:海野老師在聊16年電視劇的時候曾經說,1到9卷的惡搞很多,所以很期待電視劇要怎樣再現。而續(xù)篇的10卷和11卷惡搞就變少了。
海野:是的。本來惡搞的部分也是為了填補頁面空白而使用的手段。
野木:哎?是這樣嗎?
海野:因為作品是想描繪契約結婚之后的故事,所以第1話就想發(fā)展到結婚??墒侨绻窃敿氄f明走到結婚這一步的過程的話,第1話就放不下了。所以當時是交雜著惡搞讓讀者們覺得自己搞清了劇情而已。本以為會被罵,結果也沒有,所以后來就用惡搞來填頁面了。
不過看了電視劇以后就會發(fā)現,嚴肅的場景中放進惡搞的話就能讓人更看得進去。特別是后半關于社會的話題增多以后,如果只是光說臺詞的話觀眾應該會很難受吧,這時加入惡搞就很巧妙了。所以是惡搞發(fā)揮了很意外的功效。
野木:確實是這樣的。說到惡搞的話,我很喜歡采訪VIP選手的場景。
海野:那是邊在油管上看羽生選手比賽后的采訪邊畫的。
野木: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野木:漫畫里我有很多喜歡的場景,不過最喜歡的果然還是平匡把實栗從“自作聰明的詛咒”中解救出來的部分。在電視劇的制作過程中原作里出現了這個場景,我覺得真的是發(fā)展到這里做出了一個好棒的東西啊。電視劇的工作人員們也都很喜歡,劇本寫到第8、9集的時候大家老是問我“不拍那個場景嗎?”我是想著要把那里放到最后一集的,所以就跟他們說“等著看吧,別急別急?!保ㄐΓ?/p>
海野:作為我來說,那其實是因為有電視劇才能畫出的部分。最開始碰頭的時候,工作人員們嘴里常說“雖然自作聰明,但會好好加油的”,可我不是帶著這種想法畫的啊,感到有點吃驚。當時感覺到的違和感就在漫畫里通過這種方式表現出來了。
這次的SP也是如此,我畫的時候并沒有帶什么深意的部分,在電視劇中卻成了很大的主題了。我還想這是為什么呢?后來去拍攝現場參觀了以后才發(fā)現,是制片人很看重那個關鍵詞。
野木:哎,這是說哪里呢?
海野:“鹽對應”的部分。平匡在得知實栗懷孕的時候反應很弱那里。在跟制片人聊的時候,他們說自己在妻子懷孕的時候也不小心“鹽對應”了。可能一直在被妻子懷恨在心也說不定,可是現在再提這件事又好像畫蛇添足。感覺自己是不小心碰到他們的痛處了。
野木:啊,原來如此。導演和制片人中的男性們都有孩子了,開會討論的時候問他們“你們當時是怎樣的?”,他們都開始在那兒反省。所以才說希望能夠好好拍一下那里。
編輯:聽了這些內容以后,再次感到電視劇的制作者們在作為創(chuàng)作者之前首先是一位讀者。他們自身如何去理解主題,會對電視劇的方向性產生很大影響。
海野:是的,我也是實際感受到了電視劇是由很多人一起創(chuàng)作完成的。最開始各個電視臺都向出版社發(fā)出了電視劇化的offer,不同電視臺所看重的主題也不同,我聽說選擇TBS是因為他們最珍惜原作。
野木:是說如何理解這部作品吧。我是想如果能通過這部作品描寫“多樣性”就好了,所以在碰頭會上當著工作人員和海野老師的面這么說了。但還有很多別的工作人員,導演就說“我想做一個揪心又心動的電視劇!”
海野:是這么說了!我也是嚇了一跳,因為畫的時候根本沒想這些。
野木:之后“揪心心動”(ムズキュン)就成了宣傳語了。感覺大家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其實當時我和海野老師從來沒有在推特上用過這個詞,有點羞恥(笑)。
海野:沒錯沒錯,為了表示這可不是我們兩個造的詞哦(笑)。
編輯:聽說續(xù)篇是因為野木老師的推動才開始的。
野木:這件事其中有些誤解。本來是電視劇化后的作品常出現的話題,就是續(xù)篇要如何發(fā)展。海野老師在為這件事煩惱的時候,我們兩個人一起去喝了茶。她說要不后續(xù)寫成小說吧,我就回答說那可不行,讀者們期待的可是海野老師的漫畫。
海野:電視劇迎來了電視劇的結局,我有點不安,怕搞成了接不上的故事。當時野木對我說“沒關系,不管什么樣,到下一次電視劇化的時候我都會給你接上的?!边@樣一來我就想,那就普通地作為漫畫的后續(xù)畫就好了呀,于是很安心地創(chuàng)作了。
野木:雖然我推了她一把,但我明白原作完結以后再開始新的故事是很難的,她一定是費了很大心力才畫出續(xù)作的。真的是辛苦了。
海野:謝謝。最開始確實是很苦惱。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家庭,我一開始是想把懷胎生子這件事交給別的角色,平匡和實栗就繼續(xù)嘗試其他形式的婚姻。但當時預想的篇幅是一年的連載,所以還是把生子作為終點,朝那里發(fā)展的內容更容易畫。我可以把自己想要描繪的東西放入到從懷孕到孩子出生的過程之中。
野木:讀了10和11卷,第一感想是“原來是這樣發(fā)展了啊”。原作和電視劇沒能提到的部分被很好地描寫了出來,其中有著當下很必要的東西。比如說“對男性的詛咒”里就提到了同性社交的話題。
海野:關于這個我進行了大量的采訪,傾聽了各種各樣的人的故事。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大家都很不自知。我說“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吧”的時候他們才第一次意識到。如果為了讓他們能夠自知使用很過激的表現方式,很可能會被認為是別人的事、覺得“這種男人太過分了”而被無視掉。其中的力度很難拿捏。
不過在采訪中也發(fā)現,各個年代的人理所當然會有各自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聽了年輕人們說的話以后能夠感受到希望,這點真的是太好了。
野木:希望嗎?
海野:比如說年長者會說“年輕人跟我們不一樣,做這種事會被討厭的”。如果能就這樣一點一點開始自覺自知,通過互相接近而慢慢改變就好了。
編輯:年輕人的話北見先生的存在讓人印象深刻。一方面他很不喜歡同性社交式的起哄,另一方面又能看出他其實對作為男性的職責很是固執(zhí),是很真實的角色。
海野:對續(xù)篇的感想里很有趣的是“發(fā)展順利的情侶們與我無關,最讓我關心的是北見?!币驗槲沂窍M苡|動所有人的心,不管是對戀愛有興趣還是沒興趣,所以在這個層面北見也許承擔了很重要的位置。
野木:電視劇的話實在是沒有能夠完全討論同性社交的時間了,連這個詞都沒有出現,更沒有北見這個人物。所以才希望大家能去讀讀原作。
海野:電視劇也有電視劇獨有的對當下的探討,希望大家能兩者一起欣賞。
野木:說到當下這個時代,果然還是“選擇性夫妻別姓(夫妻可以使用不同的姓氏)”啊。
海野:啊,是呢。
野木:大概一個月以前,我還覺得事情在朝好的方向發(fā)展了,電視劇播的時候剛好很有時效性,搞不好還會過時呢。沒想到國家來了個大后退。
海野:確實是這樣。我父親會說“要是夫妻別姓的話孩子的姓氏該怎么辦呢。”對于持這種看法的人,如果能仔細向他們說明本來也有選擇不改姓的人、孩子隨任意一方的姓氏都可以的話,是不是就能獲得理解了呢。因為很多人都是憑著印象在反對的。所以這次的電視劇如果能成為一個提出問題的契機,在作為娛樂的同時也能帶來一些思考的機會就好了。
編輯:說起來《逃恥》真的是帶來了各種影響的一部作品。最后還是想問一下《逃恥》對于兩位來說是怎樣的存在呢?
海野:自己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每一個都是很重要的,但《逃恥》果然還是……寶物吧。不光是我的漫畫,還像這樣被很珍惜地做成電視劇,而且被那么多的觀眾所喜愛,我真的很感激。
野木:啊,我要把這些話告訴電視劇的工作人員們!大家會很高興的!我的話,是覺得“變成龐然大物了呢”。當然原作非常精彩,也遇到了最棒的工作人員和演員,但是并不是好的作品都能爆發(fā)的。所以果然還是一部很厲害的作品吧。
原文鏈接:
//gendai.ismedia.jp/articles/-/78862?imp=0
//gendai.ismedia.jp/articles/-/78863?imp=0
(也請大家期待我們的播客吃掉系列之《逃恥》篇?。。。?/p>
(微博:@一溜兒小跑_Radio)
現在很多電視劇都喜歡強行灌輸大道理,有一種“快看快看,我們的價值觀多么超前!”的感覺,用美栗的話來說就是太狂妄了!
這部劇難得的是沒有通過主角的臺詞向觀眾灌輸什么大道理,而是通過美栗和平匡遇到的問題和他們之間的交流,讓觀眾自己體會和反思生活中的問題以及自己應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我覺得這部劇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向觀眾提供了這種思考,思考面對問題如何與伴侶相處和如何與伴侶一起解決問題。
正劇更多的是討論個人如何面對家庭,面對伴侶。新春篇討論的更多的是家庭的兩個人如何面對社會,表達出了婚姻中的兩個人不僅要面對彼此還要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問題。一下子就有這不是“我”和“你”,而是“我們”的感覺了。讓觀眾看到不僅是法律,還有生活中的責任把兩個人連接到了一起,一下子體會到了婚姻這種奇妙的羈絆!
以及作為女性,看完之后從男性的視角理解了他們在生活和職場中的壓力和不容易,我相信男性看完之后也能夠從女性的視角出發(fā)來理解女性生活中的辛苦。
最后希望以后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三年前看了《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下稱“逃恥”)這部劇,也由此粉上了gakki。眾所周知,gakki屬于“山頂洞人”一類女明星,不玩fb不玩ins,平時鮮能聽到她的消息,近幾年維持著一年一部電影和電視劇的節(jié)奏(順帶說一句,我喜歡的另一個女星全智賢似乎也是這種類型,無語)。疫情期間gakki女士全年只在喜劇《寵女青春白皮書》里客串了一個母親的角色。
雖然疫情在日本并不算樂觀,但是媒體照例還是進行了每年的“某某世代最受歡迎女藝人”的排行榜,點開來看,幾乎一年多沒營業(yè)的gakki女士,依舊穩(wěn)居各大排名的前三。這不禁讓我甚感恐慌:萬一gakki女士發(fā)現自己不營業(yè)也能維持人氣,那豈不直接半退隱了?這當然是開玩笑了。2021年伊始,新垣結衣女士帶著她的“船新作品”:《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新春特別篇》回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正在備考期末的我直呼“爺青回”。雖然內心很想看而且我也沒有復習的心思(與聽到這個消息無關),但是我覺得在面對考試壓力的時候不是品劇的好時機,因此拖到了考完試才終于在考后氣氛無比輕松的宿舍里點開了塵封在百度網盤近一個月的“逃恥新春特別篇”。這是繼幾天前看了《拆彈專家2》之后,我看的又一部讓我直呼“爺青回”的片子。
片頭一打開,末廣健一郎輕松活潑的配音響起,接下來實栗和平匡討論改姓的時候再次出現森山熟悉的腦洞環(huán)節(jié),我覺得時間仿佛一下倒回了三年前第一次點開《逃恥》的那個晚上?,F在回想起來整個故事其實不是特別復雜,只是兩個主角平匡和實栗秉持著“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理念,像溫吞水一樣的發(fā)展了十一集,但是在看完“逃恥”劇版推出四年后播出的這部特別版我們其實會發(fā)現:這劇已經名不副實了。兩位主角在面對生育時的種種問題時,已經沒有再選擇逃避了。在經歷了第一季的磨練之后,平匡除了一如既往的穩(wěn)重之外更加強勢,實栗延續(xù)第一季的體貼活潑之外收斂了一些偏執(zhí),而且兩人都不再逃避(也可能是因為兩個小時的sp不允許兩人再像劇里一樣拖拖拉拉吧,再拖孩子就要出生了……)。
看劇的時候有一點出戲的地方就是gakki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個孕婦,因為她真的太可愛了。片子中呈現出的實栗懷孕時的狼狽態(tài)不多,比較克制,更多的是表現一種喜劇效果。我們在看到實栗忍受妊娠反應時的各種狀態(tài)時,只會覺得實栗很可愛,加之平匡的溫柔和忍耐,這個十月懷胎的過程顯然被大大美化了。片子不表現的話,我很難想象一個腆著大肚子的gakki。不過話說回來,萬一gakki懷孕了,那絕對是震驚全日本的大事(當然現在說這個太遠了,畢竟你gakki女士還沒脫單呢)。
2019年,日本全年新生兒的出生數達到了120年的最低值。少子化的問題日益嚴重,而我的一個朋友在看完片子后就表示“太甜了”“已經想結婚了”,由此可見,這個片子本質上其實就是日本的生子宣傳片。這個片子展示是實栗和平匡從夫妻轉變到父母角色的轉變過程,但也是通過這種喜劇的形勢讓日本年輕人好好地面對生育這個問題。站在日本年輕人的角度思考的話,借著這部劇,其實也是在反思自己:我們一直不想生孩子,但是我們有沒有認真想過生孩子到底是怎么樣的呢?了解一下生孩子的過程,也未嘗不可吧?如果想生孩子的話,我們也應該知道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以及政府和社會可以提供給我們的幫助。
我們會看到片子并未刻意展現“夫妻-父母”這種轉變過程中好的一面,比如一開篇就是實栗和同事們抱怨“懷孕也要排隊”的現象,后面還會提到女性懷孕期間工作工資的縮減、男性請產假困難的問題。我們也會看到兩位主角面對這些困難時的應對策略、周邊親友對他們的援助,從這個角度上說,這個片子其實也個是生子預演片??傮w來看影片展示的生育過程是美好的,對生育的態(tài)度是樂觀的。看著片子將故事娓娓道來很容易降低人們對生育這件事的恐慌,在影片兩人的孩子小亞江終于誕生的時刻,看著親友對著寶寶的照片喜極而泣的瞬間,我們也會為一個小生命的誕生而喜悅,之前和主人公共同感受的焦慮、不安、憤怒、無奈都值得了,都轉化成為了小亞江心甘情愿的付出。雖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這部片子的目的是絞盡腦汁鼓勵年輕人生育,但是在看到平匡、實栗、小亞江的合照時,我們誰又沒有在屏幕前展露出長輩般欣慰的笑容呢?
對比逃恥電視劇和這次的特別版,我們會發(fā)現情節(jié)中加入了更多主角與父母的交流。實栗發(fā)現平匡對生孩子的態(tài)度有點平淡,于是向母親提問。聽著母親聊起以前她懷孕時實栗父親的表現,實栗自己的心也變得平靜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時候,如果一籌莫展,我們不妨想想我們的父母,因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部分人的父母就曾經走過我們將要走的人生軌跡:與伴侶的相識、相戀、結婚、生子、撫養(yǎng),以至于最后的終點。父母永遠是子女人生的探路者,但是子女也不完全只是一個跟從的角色,子女也應該做父母在這個時代的引導者。譬如現在的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去進行一系列超出他們認知能力的操作,作為子女的成年人即便不能將他們完全教會,也應當在他們陌生與熟悉的方法之間想方設法建立一座橋梁,確保他們不被時代拋棄。單身時生活簡樸的平匡在實栗懷孕后開始逐步掌握做飯的技能,還為父母做了好喝的味增湯,這樣的進步對一向古板的父親也造成了沖擊。在這個特別版中,我們看到了在撫養(yǎng)孩子過程中成長、與父母達成和解的成年人,也看到了隨著已成年的孩子成長而再次成長的父母。
劇里西田尚美飾演的角色和石田百合子飾演的土屋百合之間竟然還有一條感情線是我沒想到的。面對病魔,土屋百合雖然缺少一個伴侶,但是說她孤獨也不盡然,畢竟實栗、她的姐姐、平匡,甚至是風間都是可以陪伴她的人,但是也正是因為她對他們的在意,她無法讓他們?yōu)樽约哼^分擔心;正是因為太過親近,她無法向他們傾訴一些內心最深處的東西。
曾經看過童話作家李志偉寫過的一篇小說,叫《半路上有你》,故事中的父親用張學友的歌《一路上有你》來告訴了女兒一個道理: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人,哪怕是父母,也能陪你走一半的路,只能是“半路上有你”,諸如死亡這樣的事情,哪怕有人一直站在你身邊,也終究只能是你一個人去面對。人的復雜性決定了人類個體除了自己就沒有人再能了解自己。人就是這樣一種注定孤獨的動物。實栗也在特別版中和百合探討了這個問題,有的時候哪怕身邊都是人也無法消解內心的孤獨感。
在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我想人們需要得到的是可以不負責任的關心。法國作家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寫過這么一句話: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確信有人愛你(我并沒有看過《悲慘世界》。我是在高中校道旁一根柱子上讀到這句話的。)。西田尚美所飾演的角色是一道意外的光,在土屋百合的生命萬念俱灰的時候照了進來。她和土屋百合的關系不算太親密。她對于百合的關心百合可以表示感動,但不需要像面對家人那樣產生愧疚的心理。這樣說雖然有些殘忍,但這也是我在觀察兩人關系得到的結論。
特別版中沒有繞開2020年爆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為害怕感染家人,平匡決定讓實栗和小亞江回老家躲避疫情。在分開之前,平匡本想抱抱小亞江,但是因為害怕感染寶寶還是放棄了。結果疫情愈演愈烈,相見之日遙遙無期,這時平匡開始后悔:如果當時能再多看看小亞江的臉就好了。實栗也很后悔:如果當時讓平匡抱抱小亞江就好了,明明當時那么近,為什么不讓他抱呢?
曾經看過知乎上的一個回答,答主是一個大學生,他因為自己有點懶,所以推遲一天回家,結果就在那天爺爺就去世了,那頓晚飯也成為了他終生的遺憾。故事很短,但是很讓人唏噓,我想大部分人對于那些理所當然擁有的東西都是如此敷衍,不管是家人還是健康,又或是青春等等。因為認為家人可以包容所以向家人發(fā)脾氣;因為認為自己身體還不錯所以經常熬夜;因為覺得自己年輕所以揮霍光陰;因為覺得以后還有機會所以一拖再拖……直到某個重要的人去世、某個器官開始病變、某天領到畢業(yè)證書。誰又能說自己不會時不時會這么想呢?我們能做的,也只是盡可能去珍惜罷了。
時隔四年的逃恥特別版沒有讓我失望,劇情探討的東西多而不擁擠,討論的氛圍點到為止,輕松和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觸動點。
文化有限,夸得詞窮了,最后就是希望gakki能再多多營業(yè)吧……
Truly this movie is very sweet like you basically smile all the time because like the Japanese movie has this kind of peaceful flow and rhythm that make you calm down and make you enjoy life make you think a lot and different from the typical type of Japanese movie so this movie contains loads of aspects in terms of LGBT gender equality like the coronavirus like follow the specific protocols in terms of the quarantine and especially when the baby was born I kind of expected to have my marriage life right hope to see one day that I become a father like especially going through the transition period when you have to just do with your work pressure you Domastic word like the Parenteau status simultaneously that’s gonna be astonishing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居然有sp啦! 講述了新垣結衣和星野源共同養(yǎng)育人類幼崽的故事。 說說我有感觸的幾個擁抱?(?^o^?)? 無形的擁抱 百合子的老同學在很多年后的重逢時說自己曾經很喜歡她 ,而此時百合子正對自己可能患病感到忐忑 。單身的百合子在聽醫(yī)囑時需要有家屬陪伴,其他人都不能去,于是只有這位女同學了,在散步時百合子說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當時女同學說的“喜歡”對她來說是一種救贖,聽到這里同學也感動哭了。這就是人間的互相溫暖吧,是一個無形的擁抱。 生命的擁抱 實栗戰(zhàn)勝了孕吐后看望百合子,說自己沒能在百合子最無助的時候幫上忙,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感覺百合子的鎧甲瞬間融化了,此時實栗第一次感受到了胎動,百合子也感到欣慰和感動,也許是她們的真情觸動到了小生命。 遠距離空氣擁抱 當實栗因為星野源工作可能把病毒感染給寶寶不得不回老家的時候,他們想擁抱告別卻擔心傳染病毒,于是放下了想要擁抱的手,再一次擁抱時已經隔了很久。雖然有信念能再見到,但兩人都后悔當時沒能好好擁抱。
還記得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在歐美,有人在街上擁抱亞洲人,想告訴人們不要歧視,多一點善意和溫柔。 一個擁抱能治愈一切嗎 雖然不一定會治愈一切,但我覺得真的會多一點溫柔和理解。所以多擁抱一下身邊愛你的和你愛的人吧!
日語懂得不多,頂著生肉看完了。其中有一個場景記得很清楚,新冠肺炎爆發(fā)后,實栗擔心病毒傳染給寶寶,于是就回到了鄉(xiāng)下娘家住,在臨別前都沒能擁抱彼此。??平匡買了東西想要送到娘家,路上看到了帶孩子遛彎的實栗,然后一直看著他們的背影沒敢打招呼,悄悄地把東西放到娘家門口。實栗發(fā)現后,跑出去找平匡,最終在橋上,隔著很遠,認出了對方。????
雖然有點硬拗,但是最后經過了流行病中被迫的數月分離后,平匡說:想回到剛剛得知你可能懷孕了的一刻、重來一次全情投入地感受那種喜悅,這個立意還是挺喜歡的。如果知道會有這樣的一年,回到過去一定更盡情享受當下吧
瘋狂淚目 贊同東亞臭直男真心學習下本劇里的觀念
相比正片少了很多無謂的誤會,坦誠的交流讓故事線緊湊了不少。在疫情之下所有的小人物都還要生活,沒有所謂的壞人,只有共同的目標。對于傳統(tǒng)觀念的挑戰(zhàn),對于志村健的致敬,對于未來的美好愿望,這部劇的人文關懷來的潤物無聲。
這個新春特別篇對我們剛剛過去艱難的2020實在太有意義了,很難得一部正劇的SP會一次過把諸如女性職場和生育權、男性哺乳假、同性伴侶等社會問題全都擺到熒幕前的,給TBS點個贊。再有就是片尾實栗隔江對平匡哭著喊道:只要活著,就一定會再見面的。聽得我也一下子哭了出來,因為屏幕里的劇情大多也是我們2020剛剛經歷過的呀:疫情—隔離—分別—重聚,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加珍惜身邊愛的人啊,加油2021!
這兩個人…真的會…做愛嗎?
果然不管誰生孩子的劇我都不太行??不過正常世界的作品對自身問題的討論還是挺厲害的:產假、生育、女性、性取向、性別身份、職場騷擾、夫妻別姓、病毒造成的排他歧視、自肅期間的心理健康,一個不落都要講到,我覺得很好啊,不用給出答案但要讓大家有意識到問題,跟之前正片一樣sp里打動我的依然是百合姐哎,“人都是孤獨的啊一定的,認清這個事實之后,就珍惜與人相處的時光吧”小源說;后半段有點強行為了日式治愈而設定的劇情我其實是不太行的,明明這劇很是好笑的啊怎么生完孩子都在哭(咦?),但是看到自肅和疫情確實也是感同身受的有被感動到,看到最后說大家一定會再相見我滿腦子都是小源那句“校園相見”(喂。平匡真是一如既往的可愛又靠譜,我請假我有理那一段笑死我,連我都想抱一抱傻爸爸了。
逃恥sp結束一個小時了我還沒緩過來,感覺又回到了逃恥lose.的電子失戀中,關于新垣結衣過于可愛這件事??????
感覺好像重新經歷了這一年,還是有得到小小的治愈!其實我最喜歡的地方是給孩子取名時,他們想取個男女通用的名字,平匡說,將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性別”也會變!逃避可恥最好的一點是里面各種平權的意識,不是男權也不是女權,而是理想性的平權,是對每一個人的個體尊重!2021,希望一切都好起來吧!
職場霸凌、冠姓權、夫妻同休產假、孕期雙方磨合、平權理念、LGBT、新冠疫情,野木在新春sp里探討植入的元素過多,導致故事情節(jié)倒顯得乏善可陳了。不過依舊是非常堅定且溫柔的野木,在辭舊迎新之際為我們獻上了一碗濃郁醇厚的熱雞湯。遺憾的是新垣結衣單薄的人生閱歷和粗淺的演技并沒能撐得起森山實栗初為人母后的艱辛狀態(tài),看了非常出戲(生產那段尤甚)。
這個真的非??蓯哿?。是非常理想的美好小型社會形態(tài),健康得不得了的社交互動和正常得令人吃驚的價值觀念,無論是互幫互助、共同平等還是尊重愛護,都美好得既不現實,又會覺得現實哪有那么難的。找到同伴吧
有點無腦打五星純粹是因為我嘎;/至于劇情里一些社會問題的引出與探討,倒是在時隔幾年后的今天觀之見怪不怪心情平靜了——誠然我們仍需要更多為此發(fā)聲的文藝作品,但也不要幻想改變會在一夜之間革命似的轟轟烈烈;/演繹真實日常中的溫暖細節(jié)會更打動我,在陰霾天氣里看到gakki的笑容會無比治愈我,這才是平淡生活里的幸福實感啊!
總感覺這個SP的播放能夠促進日本夫婦別姓制度的改進和男性拿產休育休的正當化。
コロナ的那一段太真實了,忍不住就哭了…沒想到導演把這一段也編進去了!
長紅十幾年,新垣結衣從行走的JK美少女演到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日本人一路看著她成長,難怪她的國民好感度極高,昨天劇的熱度也非常高,世界趨勢第一,新垣結衣熱度全劇最高,吊打其他人,推特實時被各種好評刷屏,她值得。
前面非常好??!但是寶寶出生之后就有點點假了……但是前面真的非常棒!女性、姓名、性別、生育、育休,TBS都走在了時代的先鋒。
富于洞察且關照現實,夫婦感絲毫未減。
TBS選擇在2021的新春假期播出次劇不知道是早有預謀還是歪打正著,帶領日本人民回顧了一把上半年自肅應對疫情的緊張。這部劇一直有著針砭時弊的企圖心,從夫婦別姓制度,男性產休制度,同性伴侶制度,包含單身貴族在內的家庭的形式,再到疫情期間的嚴格防範,居家辦公,所有議題都旗幟鮮明?,F實裡的日本抗疫依然任重道遠,但特別篇的最後,みくり和平匡脫下口罩緊緊相擁的場景將是很多人咬緊牙關看到的遠方那一束光。
教科書級別w2020年的普世價值觀全照顧到了簡直就是一首熱點串燒pops
你ga演技看得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貶義)什么熱點都想涉及到也太貪心了,不如把一個點認真講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