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又一部呼應(yīng)之作。
根據(jù)高爾基名作改編的電影,這部和后來的《電車狂》遙相呼應(yīng),黑澤明似乎很不經(jīng)意間搞了很多類似的對應(yīng)影片。這部電影帶給人們的大悲、絕望與痛苦堪稱黑澤明電影中的一個典型,影片從頭到尾幾乎都在一個破窩棚中完成,以不同的人物身份品行和他們之間的對話關(guān)系,來反映底層人物的心態(tài)和人格,通過這些刻畫了各種卑劣的人性,影片中那種絕望的空氣實在讓人窒息,偶爾的詼諧更加重了這種味道,最后結(jié)尾戛然而止,實在太酷。
2 ) 底下層--認清現(xiàn)實只會剝奪這一類人的生存權(quán)利
老黑又一部悲天憐人的作品,底下層描述了一群生活在垃圾草棚里面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整部影片的表演空間只限于一間破爛不堪、用欄板爛布胡亂拼湊起來,沒有一件家具的屋子,還有門外邊的小路構(gòu)成。改編于高爾基的一部小說。這部片子太殘酷了,將血淋淋的現(xiàn)實剖析,直接擺在人們的眼前。貧窮是一種罪惡,生活在這個階層的人,沒有自尊、沒有話語權(quán)、甚至沒有心,人可以為了錢做任何事,只要能填飽肚子,卑微茍且地活著。
影片的一開始,有兩個人往山崖下面傾倒垃圾,下面是一個用稻草、木頭隨意搭建的乞丐棚,住著小偷、妓女、修補工、演員、囚犯、賭徒、酒鬼等人,每個人只有一張床的私人空間,每個月要交10分錢的房租。這里的每個人整日爭吵著、沒有一刻安寧。修補工整天在磨那只破爛的鐵鍋,對自己病入膏肓、終日呻吟的老婆,熟視無睹,巴不得她能早點死掉,讓自己能脫離掉這個貧窮的苦海,靠著這種幻想,他倔強地活下去。酒鬼幻想著,能找到一家免費戒酒毒的寺廟;妓女整天幻想和嫖客那些愛情故事。小偷玩弄了房東太太的感情之后,又喜歡上她的姐姐,想和房東太太撇清關(guān)系。住在這個太陽永遠照不到的屋檐底下,貧窮就像一個惡毒的魔咒,而魔咒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身上,不斷地輪回墮落。最后的結(jié)局是大家只能靠著夢想艱難度日,認清現(xiàn)實只會剝奪這一類人的生存權(quán)利。
3 ) 聲音設(shè)計好痛苦
It's a good film, only very hard to watch. It's hard to watch not only because the audience would have a difficult time with empathizing any of the characters, but they'd probably also hate the sound design-- the long trivial conversations, with old alcoholics talking non-sense and women screaming. The plot structure is also unconventional. Nobody evolves, which proves to the point that these jobless poor people are living in hell (人間地獄). Even the landlord and the police-like uncle behave vulgarly and disgracefully. They are not any richer than each other. There are diseases, death, greed, gambling, viciousness... The wise old man who embodies Buddism cannot help much.
2020/7/2
4 ) 一場鑿鑿實實的人像展覽式四幕話劇
我沒有讀過高爾基《在底層》的劇本,但黑澤明的電影可真的是一場鑿鑿實實的四幕話劇:自然主義的江戶時代、日本《龍須溝》、奧尼爾《送冰的人來了》、還有一點兒契訶夫…
開場即通過寺僧倒垃圾的動作給出了主人公——底層人的集體身份,以及故事場景:一個身處寺院山腳,被當(dāng)作垃圾場的貧民窟里(被佛拋棄的角落)。
小販、手藝人、失聲演員、妓女、怕老婆的削職警察、出獄犯、無業(yè)武士、賊和等死的婦人等,她們過著赤貧的生活,有一點零錢都用來買醉,并不相信生活有希望這件事情。
第一幕,陌生人。一位身穿白色超度浴衣的老人的到來給予了底層人們安靜,又打破了這里的“安靜”;
第二幕,軟化。老人溫柔地(優(yōu)しい)對待每一件垃圾,以宗教般的悲憫說著希望的“謊言”。“佛對相信他的人來說就是存在的?!崩鴤儼褰Y(jié)的殼開始剝落;
第三幕,希望與人間獄。不只一場的情人反目,令曾經(jīng)喚起新生活希望的那些抱負、愛情,被粉粉撕碎又歸幻滅。而人間煉獄真的到來時,老人也悄然消失。精神無力,生活無情;
第四幕,原本混沌一片的底層人分了派別,分界點就在于他/她們是否相信老人的謊言。這其實就是《少年派》的表達。
最終,有信者再入迷途(不再戒酒早睡而再入酒癮狂歡);有堅定的不信者(《七武士》的冷面劍客宮口精二);有因為他們的不信而嘶喊尋死而到底沒有死的風(fēng)塵女子;有為了幻滅真的自盡卻還要借最后一口酒力壯膽的失聲演員。也就是他終日念叨著到**去治嗓子,卻終日裹足不前。他在獲得了老人的鼓舞后終于想起并念出了流離美麗的詩歌,那個十足契訶夫的場景若是在舞臺上,該是令許多人銘記的動人場面。
因為是人像展覽式的群場戲,情節(jié)弱,演員的表演狀態(tài)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起來。1957年,黑澤明帶領(lǐng)劇組排練四十天后開始拍攝,一二四是三幕壓抑的窩棚室內(nèi)戲,第三幕最有希望感的愛情戲則放在了有陽光的露天天井,也就在這一景,稍后就是人物關(guān)系早就注定的人間獄發(fā)生。雷雨聲土風(fēng)歌舞歡樂娛人,幾乎是全片除愛情戲外最“活色生香”的場景,就在此時悲劇突至,一個人死了也不過就是打擾了一場正在興頭上的“酒宴”。影片戛然而止、干脆利索。
戲不好看,但是,我喜歡。
5 ) 一加一大于二
黑澤明的《低下層》改編自高爾基1902年完成的劇本《底層》,該劇本一經(jīng)問世便已經(jīng)站在了一個戲劇新的至高點上,作為一種嶄新的話劇形式,直接影響了后來的中國話劇的發(fā)展,如老舍的《茶館》便深受其影響。
以《底層》為代表的話劇結(jié)構(gòu),線索多而松散,與過去講究動作沖突的古典純戲劇可謂是大相徑庭,此類話劇,有一個學(xué)名叫做散文式結(jié)構(gòu)話劇。它沒有大開大闔的矛盾和沖突,也沒有扣人心弦的懸念設(shè)置,有的只是和日常生活差不多的瑣碎和片段的組合,這樣的話劇常常需要大師級的思想作為戲劇核心的靈魂支撐,否則很容易像一盤散沙落入平淡乏味之中,最后可能落得完全不像一部戲。
《低下層》本身的散文式結(jié)構(gòu)早已注定了它是一部小眾電影,甚至對于熟悉黑澤明的人來說,也可能并沒有聽說過它,但它的拍攝難度卻絕不會小于《七武士》這樣大場面的電影。
選擇這種群像剪影似的劇本作為電影的拍攝,對任何一個導(dǎo)演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對整個場面的調(diào)度,節(jié)奏的把控,以及語言和動作延展之外的情景展現(xiàn),都是對導(dǎo)演藝術(shù)涵養(yǎng)的絕佳考驗。
一加一大于二
《低下層》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家破爛的貧民客棧,客棧里住著社會的邊緣人物,有做白日愛情夢的妓女,落魄的貴族,酗酒的知識分子、戲子、小偷、帽匠,垂死的女人和她焊工丈夫……三教九流,全都出沒在這一間逼仄狹窄的客棧里,他們之間并沒有太緊密的聯(lián)系,而是各有各的故事,大都以剪影和片段的形式一一羅列而出,零碎而不銜接,偶爾交匯在一起,使電影顯得錯綜復(fù)雜,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應(yīng)接不暇,不刻意去看和分辨,甚至可能分不清角色與故事。
在這一連串瑣碎的故事中,小偷真由美和房東老婆大衫,以及大衫妹妹歐卡由之間的三角戀故事,算得上是人物關(guān)系最緊密,故事最清晰連貫的一條線索,但它依然是作為與其他故事平行交叉的故事線而已,并最終淹沒在其他人有頭無尾的爭吵和對話中,難以單獨成為故事線。
面對這樣雜亂的情景和人物,特別需要演員的演技和導(dǎo)演的場面調(diào)控。
演員需要靠自己獨有的魅力去吸引觀眾,讓觀眾能夠記得而不至于忘了他,所以以三船敏郎為首的黑澤明的御用演員,在《低下層》的表演中,確實可圈可點,演技爆棚,每個人賦予了角色生命,完全是一場視覺盛宴。
而導(dǎo)演則需要在所有人都出現(xiàn)在同一場景的情況下,流暢的完成故事的敘述和角色對話的轉(zhuǎn)換,然后又讓零碎的故事緊密的結(jié)合在一起,給看似雜亂的故事安排一個合理的節(jié)奏,賦予故事深處的靈魂,從而完成由一個個單獨人物小刻畫到反映一場綜合的有關(guān)于社會大刻畫的轉(zhuǎn)變,即高爾基自己所說的散文式戲劇的“第三個力量”。
以上便是散文式戲劇結(jié)構(gòu)運用到電影中的難處,人物眾多,關(guān)系閑散,但只要拍攝到位,散文式戲劇結(jié)構(gòu)的優(yōu)點也就呼之欲出,那便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優(yōu)點。
《低下層》的故事里,所有的人都是被這個社會拋棄的邊緣人,將他們的故事一一的羅列在鏡頭前,我們看見的便不只是一個焊工沒錢給他的老婆治病,一個戲子追求藝術(shù)無望,一個落魄貴族的可憐……我們看到的是一整個社會底層人物的生存狀態(tài),他們沒有未來,安于現(xiàn)狀,日復(fù)一日重復(fù)著沒有變化的生活,男人靠酗酒醉生夢死,女人靠做做白日夢聊以度日,比如妓女做著愛情的夢,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無力也不想付出努力改變現(xiàn)實的殘酷和貧困,這些低下層潦倒的生活,便都使得一個社會的絕望乘以數(shù)倍形式在電影中被擴大表現(xiàn)出來,達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散文效果。
不是空想主義者,是造夢者
《低下層》作為散文式的結(jié)構(gòu)的電影,能到達到形散而神不散,是黑澤明在高爾基劇創(chuàng)的基礎(chǔ)之上,再次賦予了它靈魂,使電影本身又多了一層哲思,而少了散沙似的平淡。
老頭魯卡是突然而然的闖入者,歐卡由一帶他進客棧,他便開始扮演起布道者的角色,在與客棧里的人進行閑散零碎的對話的時候,不斷傳輸自己的價值觀,他告訴垂死的焊工老婆,死亡可以解決一切現(xiàn)世的痛苦,他告訴戲子,遠處有一個可以戒掉酒癮的寺廟,他助長著妓女關(guān)于愛情的幻想,他也給了歐卡由改變現(xiàn)狀的勇氣……
魯卡在極力游說著客棧的人,讓他們有勇氣去改變現(xiàn)狀,哪怕只是小小的嘗試,“你何不自己去看看呢?”魯卡鼓勵客棧里的人說道,卻并不是所有人都買他的帳,警察島園說不認識他,沙金和真由美干脆說他是最會講故事的撒謊者,客棧老板也一再的趕他走。
可以說在一個已然定型的社會底層中,在一個得過且過沒有夢想只奢望著“天能下錢雨”的不作為的環(huán)境中,魯卡顯得好笑又突兀,他如此的格格不入,在高爾基的原著中,魯卡作為一個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者,他說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并不能改變現(xiàn)實絲毫半分,是一個并不太正面的角色。
在黑澤明的《低下層》中,魯卡依然不能改變現(xiàn)實,他描述的夢想依然沒有具體的形狀,卻在與客棧死水般的人物對話中,卻仿佛指明了一個方向,他成了造夢者,戲子為了他去死,焊工的老婆為了他死的何其安詳,妓女因為他內(nèi)心的空虛得以排遣。
電影的結(jié)尾沙金說:如此盛會就叫他給毀了。這是夢想和現(xiàn)實在電影中最大的碰撞,戲子用自己的死將魯卡的夢想丟進了這攤吹不起漣漪的死水中,也許,在這客棧里,生活依然日復(fù)一日,也許他們依然滿足現(xiàn)狀,但至少,這一刻,有人付出了生命,讓他們終于在盲目的碌碌無為中,有了短暫的停留,去驚訝,去思考,有一個人他為此失去了生命。
6 ) 大家都是紅塵謀生
全部影片象舞臺劇,小舞臺濃縮了大人生。尤其那位丘代送來的老人,安詳?shù)奈⑿?、和顏悅色的語氣,對所有人的迎合,感覺有太多故事。當(dāng)看到后背印著字,突然感覺,這就是佛祖安排的人生“臨終關(guān)懷”。那個到死都抱怨從來沒吃飽過的病妻,畢竟在人生最后時刻有人陪伴。而那個“演員,類似幻覺的掙扎后,以上吊自殺方式 終結(jié)自己生命的同時,也終結(jié)了全劇。理想的幻滅,改變的徒勞,生活的無望,在深深的絕望之中,選擇無奈的結(jié)束生命。
融合日本國情的復(fù)雜亂倫關(guān)系基礎(chǔ)上(尾
跟《電車狂》一樣展現(xiàn)了底層人民的群像,整體還是傳遞出了一種苦中作樂的感覺,有限空間內(nèi)的調(diào)度是看點,表演方面還是太夸張。
基本是縱向布局的舞臺劇形式,有上場門和下場門,分為五幕戲,第三幕戲在屋外開始時的長鏡頭長達6分鐘,其它時間里更多的還是用場面調(diào)度和無縫剪輯在觀看封閉環(huán)境。劇情方面,由于人物多達十幾個角色穿插來回,看一遍的話很難全理解明白。這恐怕是唯一一部只有三船沒有志橋村的黑澤明電影。
片尾舞蹈源自這里,想起了北野武的座頭市。香川京子, 役者.........藤原釜足 , おせん(夜鷹)........根岸明美,嘉平(巡禮).........左卜全;DVD花絮介紹演員非常好看
總算將把捨吉翻成真由美,加代翻成歐卡由的渣翻改順了。。多人第一句臺詞我還標上了名字和職業(yè),不謝- - /s/1GdfLtoXmCl_EPhP5O2yN7g 碼: akmv (tlf底子差,只改硬傷,嫌棄的話請去騰訊視頻- -
舞臺劇式的單一場景幾乎做到了極致,靠角色的進進出出來進行室內(nèi)調(diào)度,也成為其好看的一部分。絕望到無法言說,一切你想要相信的,不過是“白色小謊言”而已。衣服后面的“靈場”字真是妙。演員們都很好,很奇妙的正兒八經(jīng)在演舞臺劇但是又有電影感的演出。只是香川京子太歇斯底里了,看完她那場爆發(fā)戲感覺要聾了?!镜鬲z不就該充斥著尖叫與哭聲嗎【三船の腿
黑澤明補完。旬報第十名。改編自高爾基作品,由于成本預(yù)算問題,黑澤明用舞臺劇方式拍攝,但角色塑造不偏離黑澤明中心思想,相對其他電影 ,是另一個緯度的底層貧民。片頭鏡頭很不錯,似乎有《砂之女》感覺,很明顯本片在結(jié)構(gòu)上并沒有充分利用片頭上升到更高層次,略顯遺憾。以后必補香川京子片單!
又是蘇聯(lián)名作改編,黑澤明很喜歡蘇聯(lián)文學(xué)啊。單一場景的眾生相,很話劇的感覺。類似主題的電影,還是喜歡他之前的《美好的星期天》。
善行人生終有報,遍撒希望恐更糟。完成度一如既往的高水準。只是太過話劇風(fēng)格人格符號哲理說教情緒壓抑,缺少個人偏好的那類黑片的空間變化節(jié)奏張馳與情緒起伏。三星半。……一度沒有認出房東是中村雁治郎。就像二度沒認出惡漢甜夢那位是森雅之。將小津成瀨作品經(jīng)典形象作顛覆改造也算是黑片迷影一景。
最后恣意狂歡的人們似乎扇了美好生活一記有力的耳光,沒有希望,沒有動力,生活在底層將更加糜爛,宗教這根底層自我救贖的稻草也被人丟棄了,最后陰郁的心情也因最后一幕而徹底沉了下去,這種生活的質(zhì)感與理想分道揚鑣,劇中的人何去何從其實已成定局。
7.2/10劇情鋪的太悶了,看的版本翻譯也不及格。以后重看可能會有不同觀感
根據(jù)高爾基名作改編的電影,這部和后來的《電車狂》遙相呼應(yīng),黑澤明似乎很不經(jīng)意間搞了很多類似的對應(yīng)影片。這部電影帶給人們的大悲、絕望與痛苦堪稱黑澤明電影中的一個典型,影片從頭到尾幾乎都在一個破窩棚中完成,以不同的人物身份品行和他們之間的對話關(guān)系,來反映底層人物的心態(tài)和人格,通過這些刻畫了各種卑劣的人性,影片中那種絕望的空氣實在讓人窒息,偶爾的詼諧更加重了這種味道,最后結(jié)尾戛然而止,實在太酷。
1. 這是話劇,舞臺劇。2.人物出場及場景角度非常講究。獨戲,雙人戲,群戲都很精彩,戲劇張力非常強。3.怎么就走不出去呢?在這里疾病,死亡,爭執(zhí),賭錢,酗酒,賣身,就沒有好事情發(fā)生?要相信有佛主,有一個天堂,有另一個世界,但要你自己尋找,自己走出那一步。
俄國人的本子,那必然是大寫的lourd——連黑澤式輕快的載歌載舞裝瘋賣傻都中和不了的沈且悶。演員一個個扯著嗓子講話全部用吼聽得人耳膜破損(不過我本來就只是因為女主名叫osugi而被蠱看完的,吃代餐吃到如此不拘一格不擇手段,按說也不該有怨言
hard life...both truth and lies are unacceptable...maybe teasing is also a way of understanding people,while showing mercy not...
【北京電影節(jié)展映】剛開始覺得混亂,逐漸便被各人物的表演和故事所吸引,越看越投入??偣仓挥惺覂?nèi)外兩個場景四場戲。卻把貧民窟各底層流浪者的性格經(jīng)歷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黑澤天皇了不起!三船敏郎演技鶴立雞群。如佛祖下凡的善良老爺爺也很出彩。喜歡歡樂的說唱段落,不喜歡女性角色過分歇斯底里的瘋癲
可以與《電車狂》對照起來看,此時的黑澤還沒有失去希望,白衣游方僧象征救贖的力量。兩場打擊樂歌舞,特別是最后的狂舞點睛。在有限空間中利用多機攝影和景別來控制節(jié)奏,無比流暢。眾人對自身處境的嘮嘮叨叨過于直白,動不動撕心裂肺的慘叫很不日本。不過這些正是屬于黑澤的標簽啊。
原著是高爾基的《在底層》,大師很喜歡把俄國文學(xué)著作進行本土化改編啊。場景比較單一,舞臺劇群戲,臺詞太多,比較考驗觀眾耐心
字幕翻得有問題,理解劇情比較難,但是刨除劇情這部低下層勞苦大眾群像也拍得有點呆滯,黑澤天皇的兩部改編俄國文學(xué)都拍得比較糟糕。這種題材還得數(shù)張之亮的《籠民》。
如舞臺劇般單一的場景,各式角色入畫出畫,但就是逃不出這陰暗骯臟逼仄的“人間最底層”。唯一穿白衣的老人,有如他自己口中“佛祖”和“希望”的化身,來點化這些找不到出路的人??伤f的到底是真是假?——“對相信他的人來說他就是存在的。”黑澤明把這個最低階層的生活慘劇上升到信仰和哲學(xué)高度。
逼仄。過強的舞臺痕跡。出色的剪輯。沒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