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過納尼亞的電影,才知道C.S.路易斯是一名基督教神學(xué)家。
當時覺得既然如此,看不懂很正常,就沒有深究。端午節(jié)一口氣重看了三部曲,對整個納尼亞的設(shè)定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納尼亞是一個只有孩子才能進入的異世界,正如原作小說是寫給孩子們看的。世界的奧秘往往會展現(xiàn)給內(nèi)心純潔的孩子看。所以不出意外,納尼亞是被四兄妹中最小的Lucy發(fā)現(xiàn)的。
Lucy與納尼亞的連結(jié),除了美好的景觀就是半羊人給她的溫暖。兩個靈魂彼此觸碰后,便開啟了一場宏大的冒險。冒險終結(jié)之后,四個孩子穿過衣柜回到現(xiàn)實世界,發(fā)現(xiàn)世界并沒有經(jīng)過一分一秒。神的世界超越了線性的時間,所謂“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獅子、女巫和魔法柜》是納尼亞系列出版的第一本小說,是進入納尼亞秘密的鑰匙。就讓我們通過每一個人物,來解開這個世界的秘密。
Lucy:
Lucy是四兄妹當中最單純也最順服的一個。她在踏入這個魔法世界后,沒有驚慌和恐懼,而是順其自然地接受了這個不合“邏輯”和“常理”的世界設(shè)定、因為她單純地相信她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
這種尚未明了便已相信的信心,就是她進入這個世界的鑰匙。
Edmund:
Edmund是悄悄尾隨Lucy進入納尼亞的第二個人。說他是運氣不好也好,命定如此也罷,他一來就撞上了白女巫。
白女巫竊取了納尼亞的王權(quán),將納尼亞百年間封鎖在冰天雪地中。但她一直畏懼一個預(yù)言:當亞當?shù)膬蓚€兒子和夏娃的兩個女兒來到納尼亞,就是她的權(quán)力壽終正寢的時候。因此當她看到Edmund這個人類的時候,很警覺地問他一共幾個人。
Edmund因為生命受到威脅,一口氣把所有知道的事情都交代了:Lucy如何來過,見過誰,自己又有幾個兄弟姐妹……女巫給他糖吃,讓他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帶到她面前,她就給他吃不盡的糖果,并且讓他作王,并且無視年幼次序,讓他的哥哥給他做仆人。
這就是魔鬼的詭計。先給你一點甜頭,誘惑你(先是土耳其糖果、后是讓他作王),讓你把自己賣給他,可殊不知你得到的不過是一個枷鎖,最終捆綁的是自己,最終要獻上的是自己的鮮血和生命。
切記不可與魔鬼做交易,為了一個Iphone換掉一個腎,為了幾顆糖果出賣掉信任。
但對此毫不知情的Edmund開心地答應(yīng)后回去了,直到從Lucy那里聽說了白女巫的事情,才意識到自己犯了滔天大錯。
但犯了罪的他,出于本能,不是出來認罪悔改,而是一再逃避,用一個又一個謊言去掩飾。在撒謊的過程中,他傷害了Lucy,讓半羊人下監(jiān)最終丟掉性命……
而當四個孩子全部穿過魔法衣柜,另外三個孩子享受納尼亞的美好與驚奇時,Edmund卻在時時驚慌、時時擔憂,無法享受當下,擔憂自己被拆穿,便不自覺地與所有人對抗。當我們心里做了虧欠人、虧欠神的事情,心里就會如此煎熬,喜樂便不常在我們心中。
Susan:
Susan與Lucy相反,做事勸退不勸進,從不憑直覺行事。
當他們過冰河的時候,危在旦夕,需要迅速采取行動時,Susan提出要停下來思考。Peter說了一句話一針見血:“我們沒有時間了,而你不過是想顯得自己聰明?!?/p>
聰明的人總是思慮太多,但理智有其局限性。有時候打開心靈,擁抱未知的可能,未嘗不會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
Peter:
Peter的命定是成為一名領(lǐng)導(dǎo)者,但他來到這個世界時還遠沒有足夠的勇氣。直到Aslan離開后,所有人都歸向他:“你自己不相信你能做到,但Aslan相信你能做到。”這時他才真正變得剛強壯膽。
除此之外,他始終對弟弟Edmund極其嚴苛。父親的缺席讓他有意識地擔負起為父的責任,但他卻選錯了方式。在引導(dǎo)弟弟的路上,他用嚴詞和訓(xùn)斥去規(guī)誡,而不是用愛去感化。這在Edmund的心中種下了對斥責的懼怕,成了白女巫控制Edmund有機可乘的破口之一。經(jīng)上說:“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里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p>
這份愛,后來在Edmund迷途知返,被所有人完全地接納和饒恕后,才得以完全。
Aslan:
Aslan代表的顯而易見,就是耶穌基督。
就像耶穌上十字架,為人類付了贖價,Aslan為Edmund走上白女巫的刑臺。
上刑前的百般羞辱,電影已拍得十分溫和,畢竟是給小朋友們看的。但作為觀眾,我看得依然十分心痛。尊美的獅子,被扯掉了所有榮耀的鬃毛,他落下眼淚,卻一言不發(fā)。
他死后妖魔鬼怪們欣喜若狂,卻不曾想他能死而復(fù)活,這一反轉(zhuǎn)毫不掩飾地復(fù)制了圣經(jīng)故事的描述。Aslan在復(fù)活后說了一句話意味深長:“如果白女巫知道犧牲的真正含義,她就會重新理解高深魔典了”。
犧牲到底是什么?不是簡單的血債血償。而是當“義者情愿替背叛者受死,石臺就會崩裂,死者也將得以復(fù)活。”Aslan是正義的,他心甘情愿為心愛的孩子付出代價,毫無保留,甚至將生命都獻上。
結(jié)語
這部電影,讓我們透過一名神學(xué)家的眼睛,看他如何理解耶穌基督的救恩。據(jù)說C.S.路易斯和寫《魔戒》的托爾金本是好朋友,也是同一個研經(jīng)小組的資深成員。但托爾金并不喜歡納尼亞傳奇,認為它寫得太過直白,路易斯下筆太快。而托爾金本人更喜歡慢工出細活兒。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兩名的作者也遇到了不同的導(dǎo)演?!赌Ы洹啡壳碾娪艾F(xiàn)已封神,而《納尼亞傳奇》系列電影卻不幸啞火。
但無論如何,我個人還是很喜愛這部電影的。那種溫暖的色調(diào),美好的童真,喚起我對納尼亞的向往,而這個神境其實我們每天都可以經(jīng)歷,因為Aslan此時此刻就與我們同在。
應(yīng)該是三刷了,記得第一次看是在高中英語課,英語老師利用晚課時間給我們放了這部電影,可惜只看到一半,由于校長巡視之類的原因,英語老師就不給看了,那個時候家里還沒有買電腦,沒有辦法自己在網(wǎng)上看完,給我急的啊,后來好像是語文晚課,我們求著哪個老師,給我們看完了,弄的英語老師特別生氣??然后就在那個冬天,沈陽下雪了,然后早上出門上學(xué)的時候,天還沒亮,小區(qū)的路燈亮著,就那么一刻,我感覺身處在納尼亞的那個世界里,特別神奇!那片雪,那個路燈,特別有感覺!
當年在電影院看的,很震撼。納尼亞傳奇的開篇也是巔峰。
說不好看的人都沒看懂,以為只是童話,其實這是福音的寓言。為了融化世界的冰雪,贖回犯錯的人類,獅子流盡鮮血承受死亡,還有叫做彼得的小男孩,但凡看過圣經(jīng)就知道這都是再明顯不過的象征,別忘了故事的作者可是C.S.Lewis~
真比哈利波特好看
這個故事小時候看過,童話永遠是那么的美好。
三大魔幻巨著。魔戒/納尼亞/地海傳奇。地海已經(jīng)被宮崎駿那不肖子徹底毀了,此番看完納尼亞,才知道巨著已然變成了有那么幾個已經(jīng)不相信童話的故作成熟性格討厭長相丑陋的小孩的兒童電影~!ps,J.R.R.托爾金和C.S.劉易斯是牛津的同窗摯友,托爾金的“第二世界構(gòu)想”和兩人相約要寫奇幻故事,才促成了魔戒和納尼亞的誕生。在納尼亞中出現(xiàn)的設(shè)定和7卷的長度都影響了J.K羅琳。我最感興趣的還是C.S.劉易斯的身份——牛津和劍橋大學(xué)文學(xué)學(xué)者和批評家/奇幻、科幻小說和兒童文學(xué)作家/基督教神學(xué)作家和宣道家……夢想啊……
我六歲的表弟說很好看
勉強兩分。導(dǎo)演是怪物史萊克那位,還是維持了丑演員加爛CG的個人特色。全片的摳像都太囧了,大量不必要的暗景看的眼累。納尼亞故事童年時看過,只看完了四個,這套書寫的簡單粗暴,可供解讀的地方也少,總得來說是挺隨便的七個故事集
適合孩子們看。我老是看著看著就跳出故事,想來真的是老了。亞斯蘭做得真的沒話說了,虛擬和現(xiàn)實已經(jīng)無法分清。可是故事太簡單,孩子們的表演也太模式化,沒有靈魂。戰(zhàn)爭場面太幼稚。對了,人頭馬身這種東西應(yīng)該在戰(zhàn)爭中被淘汰。跟陳棍看的。
“當一個沒有犯過背叛之罪的人自愿犧牲自己,代替一個叛徒死去的時候,石臺將會崩裂,甚至連死去的也會復(fù)活”。精美福澤寓言,阿斯蘭舍身成仁幻化耶穌的意象深厚。盡管如此劇情還是太幼齒了,四位小主角的心路成長歷程刻畫的一般,Tilda Swinton真?女王氣場。
亞斯蘭是我見過最溫柔的獅子了,愛德華就為了幾個糖果居然就背叛了大家真的太可惡了。但是后來他變好了他的兄弟姐妹們也真誠的接納他了,結(jié)局挺美好的!
看到亞斯蘭被劈死在石桌上的鏡頭,我猜恍然明白小時候看過的那個忘記名字的童話是什么。仔細思量這個情節(jié),我覺得讓禽獸來當新基督這種梗還是挺微妙的。
一美的半羊人戳中了萌點。。
尤為精彩的一部奇幻色彩的神話佳作 由四位孩子通過一個衣櫥發(fā)現(xiàn)的魔幻世界和發(fā)生的故事 四位還是成了拯救這個納尼亞世界的英雄 他們通過團結(jié)互助成為了一個集體 以前在家里的種種不合也通過納尼亞的探險而煙消云散 當然這只是第一部 下面還會繼續(xù)看第二、三部 感覺露西這個小演員演的很可愛
小學(xué)四年級的最愛 詹美羊!
不該這么低分的,即使演技差、場面幼稚,都是無所謂的。因為它擁有著哈利波特所沒有的信念、靈魂,以及,滿滿的童真之心。
看半羊人來的 萌哪~~ 豬腳小孩們太不討喜了 浮塵感咋那重呢 毀了童話世界
“20世紀30年代,牛津大學(xué)附近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館里,常有兩位老教授聚會聊天,分享對方的種種古怪想法,并相約各寫一部奇幻史詩。很多年后,這家酒館成為無數(shù)讀者心中的圣地,因為那里孕育了兩部關(guān)于信仰與想象的偉大著作:《納尼亞傳奇》和《魔戒》。”
拍得太簡單幼稚~~
英美童話實行雙軌教育:征伐之王vs仁愛之王。勇氣、真誠,是成長的必備素質(zhì),然而許多成人失去了年輕時最寶貴的東西。我就奇了怪了,指環(huán)王系列都能打滿分的人,為什只給這部打三星?就憑借這豪華的特效和基本無任何尿點的故事,最差也值4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