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是低徊彌永的郊外。
一石可算得四鳥人。
"如果不認識你。。。",是電影中原詞,那種話能亂說么。但不妨照此胡串,聯(lián)起的故事將是,她從沒見過倜儻的他,后者無從踏得進婆婆的別墅,然后他仍在所有可能將要出現(xiàn)他的地方留情,她每天給婆婆寫的小說敲字。他如果沒踫上她,會有許多情份在路上,等他。她一直等待的感懷,日夜消聲在打字機里,或某刻與手下情節(jié)吻合,她都不知道。她更不知道是哪天磨滅了人之情而將愛固定在了機器上。
這種日子見長,她僅只是疲倦,如果婆婆不苛求過多,與兒子三人的生活如水平淡。
但是這是倒敘。
如果倒過來,正敘。她就在荒寂日子看見他了,欲望、溝壑、妥協(xié)、超脫,都在憐憫、掙扎之上,占有的邪滾到上峰,思想、道義、忍耐、小恩德都不在話下。
這時她犯了人命,再說他臉‘要是不認識你的話。。。’,未免是太幼稚。
看來,所謂倒敘是假裝,正發(fā)生則堪比做夢。是在夢,所以她大膽,不瞻望,辟頭迎擊。錯想的,優(yōu)柔,寡斷皆潛在冰山之下,不是沒有裂痕,南北極亦有太陽照進的時候,此一不過婆婆跟兒子的眼光,在她,那是輻射的線條。灼傷、撕裂、破壞原景的細胞,實際未照射之前啃嚙著。
所以說,還是醒著做夢好。因是不麻木的狀態(tài),此便為真,為常,為強繞轉不過的人生輪回。
如果得不到最愛的人的愛,那就得到他的恨,和他的最愛一起毀滅,簡單的二極管思維在電影里拍得有種凄涼之感。電影并不出色,也沒有太多看點,主要是劇情比較雷,殺掉婆婆,綠掉老公,幫助情人掩蓋罪行,最后還要倒貼一番被罵“賤貨”,沒錯確實很賤。
現(xiàn)代化了的M縣的麥克白夫人。倒還自有風格。
窗外窗內(nèi)
想要幸福就得到幸福,女主真實蠢得可愛又無知。那種得不到就要死亡的愛也是因為水管工把她從那個家庭和婚姻中拯救出來了吧。另外果然水管工是所有已婚婦女的kink之一嗎哈哈哈哈哈,男主的臉真的某些地方讓我看到了林妹妹的影子咋回事,配樂和場景非常棒!
我選擇全身心地由愛支配,這就是平庸而簡單的我。悲哀可憐,這都是愛與欲的一部分。
這個女人像極了自己,毀滅吧。既然得不到,那我不如毀滅自己以及毀滅你的愛。
最后還是放過了背叛者 同意評論的"總是可悲地憎恨錯了對象" 但這也是女性心靈中的柔軟成分吧 還是有點小震撼
俄羅斯電影展
我的俄羅斯電影節(jié)的最后一部。沒有the Lover好,但托多羅夫斯基的鏡頭感真是厲害,每個畫面的構圖依然無可挑剔。本來只想調(diào)調(diào)情的男人卻遇到了認真的女人,于是愈發(fā)不可收成了不歸路。值得一提的是,女人最后同歸于盡殺死的,不是男人,而是男人的舊歡新愛——遇到負心漢,女人總是可悲地恨錯對象。
真的不是特蕾莎·拉甘嗎?
字幕射手上有,用 katia 搜。
整部電影很詩意,沖淡了原作濃郁的民間獵奇故事氛圍,這也不失為一種解讀吧……開頭有幾分《青木瓜之味》的感覺,情欲倒是淡了些。Mashkov當年好青蔥!Alisa阿姨很貼人物!嘮叨一句,列斯科夫的原作相當棒,我個人還比較喜歡老肖的歌劇腳本,偷窺狂老頭兒季莫費簡直了。
四星半是有的。運鏡、構圖好喜歡。結尾很贊。臺詞很耐咀嚼。
這里的夜晚靜悄悄,喜歡這種用平靜的口吻講述兩性雙方在性與愛之間糾結并且陷入其中掙扎的女性故事,性愛場景深得我心,而寫書者將自己的生活和體悟融入作品,才得到女性特有的那份細膩和溫柔。得重看,先給個四星,看某糊綜太耽誤我時間(zqsg不起來了),這部電影的某些場景我是真的喜歡。
看評論理解和同情女主的居多。然這片女主確實是我很不喜歡的類型。非常不喜歡。
3.5;鏡頭多次穿過門窗推拉,仿佛在偷窺中獲得的快感正是情欲的助推力,鏡頭感相當好。打字機是她平庸的符號,也是幻想幸福的來源,在每敲下一個字的間隙,她種下絲絲恨意。提及安娜·卡列尼娜時,可預見結局,然而放過一切事端的肇事者,最終還是成全了她批評編輯的“平庸”——我擁有幸福,便可以書寫幸福,當然還可以斷送幸福。
字幕射手上有,用 katia 搜。
空曠,濕漉漉,原生態(tài)的森林,纖細而瘋狂的女主角,充滿了俄羅斯風味:當這些男男女女都死了,這片大地還會在。
有幾個場景還是印象蠻深的,包括偷情和弒夫,導演古典美術功底厚,構圖打光明暗對比這些都可以,但是看久了會乏味,沒有什么運鏡和剪輯上的亮眼之處
優(yōu)美的蘇聯(lián)歌曲,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