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這樣的絕癥電影,最終討論的話題都會趨于統(tǒng)一:我們該如何渡過這一生。
《遺愿清單》里說,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朵小紅花》里說,愛自己想愛的人;《云上情歌》里說,追自己想追的夢。
看起來幾部電影似乎都差不多,但在內(nèi)核上卻又有根本的不同,這個不同在于,前兩部關(guān)注點多在主角身上,主角的喜怒哀樂,只和自己有關(guān);而《云上情歌》當(dāng)中,多了許多旁觀者,關(guān)注點在于男主對其他人的影響。無論是男主的家人、愛人、還是許許多多的歌迷,他們都受到了男主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來自于男主面對絕癥時候的選擇,就像他面對大學(xué)申請表時候的選擇:就這樣放棄,然后安靜死去;還是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綻放出自己所有的光芒。
男主的這個選擇,也是將《云上情歌》和其他絕癥電影區(qū)別開的分界線。捫心自問,如果我是男主,我會如何選擇?可能還是標(biāo)準(zhǔn)答案,安靜守在家人旁邊,吃吃喝喝渡過余生。因為夢想太遠(yuǎn),余生太短,以尺寸之余生,追趕萬里之夢想,“理性人”不會那么去選擇。可能因為是經(jīng)濟(jì)學(xué)出身,生活中考慮了太多的“性價比”,當(dāng)了太久的“理性人”。其實經(jīng)濟(jì)學(xué)中也說,理性人只是一種假設(shè),世界上這樣的人根本不存在,所以做一個“理性人”到底對不對,也許“感性人”才是人生的正確答案。
感性人,不計算,不計較,按著自己的感覺,堅持到底。男主最終選擇了音樂夢想,用音樂去愉悅自己,用音樂去寬慰他人。音樂是他所喜歡的,也是能夠讓他綻放光芒的東西,也是他生命的價值所在。是的,人的價值在于綻放,無論是哪種形式,音樂也好,繪畫也好,藝術(shù)也好,理工也好,每個人的生命都可以綻放,都應(yīng)當(dāng)綻放,所謂生如夏花,正是這個道理。夏花用自己的綻放,美麗了整個夏天,人類用自己的綻放,美麗了整個世界。
男主站在舞臺上,用音樂綻放自己,在音樂中綻放了自己,他的音樂豐富了自己的生命,也鼓舞了無數(shù)人。就像一顆糖,不僅僅自己是甜的,吃到這顆糖的人,也感受到了甜,哪怕只是看到了這顆糖的人,也能夠感受到甜。
so,所有的悲傷都是能用一輛Gtr所能解決的嗎?并且還是租來的。拜托,也給我搞一輛。
言歸正傳,扒電影從來不看簡介,一直覺得節(jié)奏太慢,甚至一度認(rèn)為是一部平淡無奇的美式青春溫情片。當(dāng)看到一小時二十分的時候才能看進(jìn)去。直到最后才知道原來是根據(jù)真實人物改編。其實,生命就是這樣平平淡淡,哪有多少酣暢淋漓。最樸實的溫情就是生活的本身了。down down down up up up歌曲很好聽,它永遠(yuǎn)掛在云端也永遠(yuǎn)記在一些人的心間。
本片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不僅僅是在片頭上加這幾個字,整個故事真的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包括主要故事情節(jié)。
我其實是以看爆米花青春愛情片的心態(tài)開始的,但越看越覺得,好看,真實的人物、真實的事件、真實的情節(jié),本身具有的力量足以感動人,不管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而且總體而言,導(dǎo)演比較克制,并沒有刻意煽情,也沒有刻意拔高主角,使得真實感更強(qiáng)。這種片子我國也有,拍得也不錯,《滾蛋吧,腫瘤君》,可見人類是有共情的。
不曉得導(dǎo)演是否拔高了歐美對絕癥患者的關(guān)愛程度和方法,如果沒有,那確實太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媽媽的角色在中國也有,但是中國媽媽可能不會和兒子坦誠地談?wù)撍劳觯貏e是兒子真的會面臨比自己更先死亡的殘酷事實面前;中國媽媽很難做到清晨推門看到兒子和女同學(xué)相擁而眠時,只是默默地關(guān)上房門。
關(guān)于父親,就更難做到了,為患絕癥的兒子借來GT-R,還打電話讓兒子的女朋友出來,叮囑他們晚點回來。
不是說歐美的就好我們的就不好,但父母與子女(包括片中老師與學(xué)生)之間這種基于人性的平等交流確實是我們所欠缺的。正是大人的這種平等觀,從某種意義上才造就了ZACH這種樂觀的人性得以自由地釋放,他不必說假話、大話、面子話,于是才會有<CLOUD>這首歌。
當(dāng)媽媽得知Zach的歌正在收音機(jī)播放,喜極而泣地在大街上手舞足蹈“my son is on the radio”…害我大哭。
party演唱會也是好感動。那么多親朋好友被Zach鼓舞,也讓Zach看到,雖然自己生命短暫,但是開了花也是值得來人間一趟的。
Zach是不幸又是幸運(yùn)的,有Sammy這么好的朋友愛著,有主動告白的Amy愛著,有像友人可以談心一樣的爸媽愛著,有叫他dork的手足愛著……
因為有愛包圍著溫暖著,才能如此從容淡然地填寫遺愿問答。如果能這樣離開世界,也是好著呢!
知道自己還剩多少日子是件很恐懼的事,但是能讓你知道去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總是理所當(dāng)然地覺得明天還會再來。真的,不一定??!
時日不多,像"not long now"一樣活著,活在當(dāng)下。這種心態(tài)能讓自己把每一年都過得有365天,而不是只重復(fù)了一天。
電影里很多人生哲學(xué):
Life is short.it's up to you to make it sweet.
You don't have to find out you are dying to start living.
想想自己,沒有買任何保險,是不怕生病嗎?是就算了病了也有很多錢治嗎?不是,我怕呀。可是我更不愿意靠熬夜、靠承受工作高強(qiáng)度精神壓力或透支身體,或靠欲望帶來的焦慮,為了賺好多好多錢把自己整垮,然后花在醫(yī)院。為了賺錢向健康的身體貸款,到時又連本帶利花錢去買健康?這比買賣,哦~ 如果能像Zach那樣離世,可以設(shè)想自己的葬禮,捐所有能用的器官,讓親朋好友和很多人都記住陽光樂觀的自己,可以安靜地躺在家里沙發(fā)上,家人愛人坐旁邊陪著,讓心跳……幸福的按下暫停鍵,然后換一種方式出現(xiàn)在親朋好友生活中(故事的結(jié)尾,天空云朵組成一個Z出現(xiàn)在朋友們合影里),也美好!
人生苦短,但它甜不甜取決于決定.
—— 莎蒂.德蘭尼
不要等到逝去才懂得珍惜和享受
這是一個18歲的美國男生Zach在人生命中最后時刻找到生命真諦的故事(由真實故事改編)
如果有一個天你突然得知自己只剩下3個月,你會做什么?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Life is limited
但是我們都覺得我們會擁有明天,明天一定會到來
Zach 不是,他的生命是短暫的,因此他的時間顯得格外珍貴
人們總是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 失去后才后悔
時間在不經(jīng)意間中逝去,當(dāng)它所剩無幾時人們才開始懂得珍惜.
正是這個道理,這個小小的切入點被放大
所以我要如何度過這狂熱而珍貴的一生呢?
“其實很簡單,我只是想讓大家開心”
Zach做到了且不留遺憾
在僅有的三個月里,邀請到喜歡的女孩去了畢業(yè)舞會,發(fā)行了自己的專輯,最后他創(chuàng)作《云》這首歌來感謝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以及自己所經(jīng)歷的一切。
活在當(dāng)下 life is now.
享受身邊的一切 不留遺憾
人生苦短,誰也不知道意外和驚喜誰先到達(dá),記得享受好每一天 enjoying your day. keeping moving or getting change. Despite getting change is exhausting. But I enjoy. Figure out what you want and do it.
就如《云》 的歌詞:we’ll go up, up, up
And everything will be just fine
盡管生活很苦很累,也要記得享受每一天 不留遺憾
生活會一直往前走 人也要往前看??
To:Clouds 云上情歌
2020.11.14
人常說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恰恰有的事就是關(guān)于生死,面對死亡 ,真的還能強(qiáng)顏歡笑嗎?當(dāng)一個人得了什么絕癥,總有無數(shù)人在耳邊念叨:心態(tài)要好心態(tài)要好,缺什么才說什么,這不正是說明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卑微而渺小。
當(dāng)一個人不再畏懼死亡,準(zhǔn)備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富有意義的事情時,這個人就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平凡人了。關(guān)于殘奧會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說奧運(yùn)會比拼的是人類最巔峰的身體,那么殘奧會選拔的就是人類最不屈的靈魂。
電影開始我們看到了一個歡樂不羈的化療小伙,但是我們知道如果他最終活下來了,那么故事也就沒什么精彩的了,我們也知道他必死無疑,只是或早或晚。
寫不下去了,但是這個電影確實在一個下雨的凌晨治愈了我,希望所有的人健康,希望世界溫柔對待所有美好的靈魂。
為什么我覺得劇情很一般呢?是我沒看進(jìn)去嗎?背景音樂倒是不錯
???就這???
音樂+絕癥+青春高中生,耳朵和淚腺的沖擊,再加上令人憧憬的自由,無憂無慮的美式高中生活,音樂不算很悅耳,但貴在真實,真人真事改編更有說服力,活著最起碼還有很多可能性(雖然很微)
去做腸鏡前的上午看完,“不要等到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才開始生活”
8.1/10超出預(yù)期,高分奉上前半段有點疲軟,感情線部分也略有草率,劇情等等也盡然格式化。但著著實實打動到我了,二流電影渲染技巧,一流電影調(diào)動情感莫過如此。Zach這樣一個樂觀又掙扎的角色不可謂不立體,而他本身也被注入了很強(qiáng)的對生死的探討。除此之外電影對于家庭與友情的描繪也可圈可點,喜歡對Zach與Sammy的感情描繪,發(fā)乎情而止乎禮的微妙,再向前一步便成狗血敗筆。影片本身就值至少七分,但出于情感,我愿意給它打上至少四顆星。我才不在乎它是否是老調(diào)重彈或套路滿滿,我只知道,只有一個Zach,他的人生只有一次。一個在謝幕前寫下“It won't be long now”的人,他的生命不會雷同。
射程之外。。。除了是真人改編真的就沒什麼賣點了,不是說音樂片嗎,不是迪士尼嗎,就這?也不說編劇演技節(jié)奏什麼的了。
是那種工工整整該有都有的片,和同類型比如me earl girl一比還是能看出來流水線痕跡,madison一直都要high school sweet girl了嘛,sabrina真的和專輯封面里一樣美我好喜歡她頭發(fā),其實最有意思的點還是幕后制作,一部華納和獨(dú)立制片廠合作制作出品的片最終ended up幾乎沒有任何華納痕跡,上線迪士尼+,成片無華納logo,原聲專輯walt disney records發(fā)行,interesting
我沒有那種才華,我也很健康。所以要更加積極樂觀的活著 做有意義的事
如此迪士尼的片子居然是華納做的,本打算走院線結(jié)果因為疫情才上了Disney+
“人生苦短,但甜不甜取決于你”,有被感動到,尤其是曾經(jīng)拌嘴不停的妹妹坐到扎克旁邊,陪伴他最后的時光......3.8
歌是偶然聽到的,電影也是碰巧看到的。當(dāng)前奏一出來,原來是一體的。歌很好聽,電影也很不錯。有兩個地方印象深刻。扎克去找女朋友的時候,有個小女孩問他:“Are you gonna die?”,然后說“my cat was died, but it comes back as a tree.”還有最后“You don't find out you're dying to start living”
相比《五尺天涯》,本片在更大程度還原真實的人和事的基礎(chǔ)上,刻意煽情和戲劇化煽情都要少很多很多,情感流露的很流暢,也很貼切,看得出導(dǎo)演在同類型題材上有了一個明顯的進(jìn)步。小清新風(fēng)格很令人放松,扎克的故事也很感人,加上超級好聽的配樂和歌曲的填充運(yùn)用,整體質(zhì)量在同類型電影里也算得上是上等品??茨缓?,才得知導(dǎo)演在扎克·索比赫生前居然就已經(jīng)和他結(jié)交成了朋友;在片場,扎克仍以奇妙的方式為劇組提供幫助,比如詞曲創(chuàng)作;結(jié)尾的Z字云也非常令人動容,不知是電影的藝術(shù)處理,還是真的發(fā)生過,總之這一切都變得特別奇妙而美好。
有些人想要離開這個世界,有些人卻拼命的抓住在這里的每一天。
相比五尺天涯和星運(yùn)里的錯還是差了一段距離。而且主題曲真的有點耳熟… 不覺得像Bruno Mars的《Count On Me》嘛
星運(yùn)里的錯之后,同類型作品都看著無聊
想到科研找到cure。主人公的那句關(guān)于invincible的話振聾發(fā)聵。真實的力量~
And maybe someday I’ll see you again,We’ll float up in the clouds and we’ll never see the end
You are not special but we all love you so much. 音樂太治愈了
你一定就是那片Z字型的云吧
1.去年因為字幕問題一時放棄觀影,結(jié)果愣是拖到今年才來終于看片;2.沒注意到一開始 INSPiRed by a TRue SToRY 的云字幕,看到他們?nèi)ヂ牭?Jason Mraz 演唱會是 TOUR IS A FOUR LETTER WORD 就猜想電影應(yīng)該是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吧?果真是如此;3.《星運(yùn)里的錯》→《五尺天涯》→《云上情歌》→《送你一朵小紅花》;4. Zach Sobiech : 我想讓每個人都知道,你不必等到發(fā)現(xiàn)自己快死了 才開始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