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美,是《新愚公移山》的畫風基調。影片改編自家喻戶曉的古代寓言《愚公移山》,雖然原文精煉,但是短短數(shù)百字卻道出了持之以恒的大道理,鼓勵人們遇到難事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
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天馬行空的再創(chuàng)作,增加了愚公的兒子清風,還有四位山靈,以及兩大山神,同時也強化了愚公和智叟兩個角色,讓整部電影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神話世界。
雖然《愚公移山》誕生的年代是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但文章中傳遞的持之以恒的主題思想是永不過時,人們所面對的各類難題只要用認真和堅持來對待,就會一一克服,時間問題。
《新愚公移山》不是說教式的作品,而是用現(xiàn)代動畫電影的精美畫面,配合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來給觀眾潛移默化的了解愚公精神。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通過這部電影接受到不拋棄、不放棄這個信念。
持之以恒這個道理雖然簡單,說起來也容易,但是做到的人并不多,就好像愚公一樣,挖了十年的王屋山、太行山,僅僅是挖走一小部分,但是他堅信自己可以成功,因為他說過:“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段話也成為千古名句,在電影中也有精彩的體現(xiàn),抱著愚公堅持不懈的信念,即使面對王屋、太行這樣高萬仞的大山,何苦而不平?
《新愚公移山》同時加入了現(xiàn)代理念,延伸出“移心中山難”的主題,愚公和山神都固執(zhí)己見不肯和解,山神認為愚公帶領大家挖山就是侵占了他的領地,愚公認為王屋太行兩座大山阻擋了人們的發(fā)展。在不斷地沖突中,愚公和山神慢慢了解了對方,加上清風和山靈微光的勸說,愚公和山神心中的大山終于搬走了,雙方心中沒有芥蒂隔閡,才能齊心想法移走真實的大山,達到了“心中山消,眼前山移”的境界。
影片的創(chuàng)作采用的是傳統(tǒng)+創(chuàng)新的模式,雖然是一個傳統(tǒng)的寓言故事,在繪畫、制作、配樂、劇本方面都是吸納了最先進的動畫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甚至還與好萊塢動畫電影人合作,讓《新愚公移山》達到老少咸宜的觀賞效果,同時還可以營造出真正的動畫大片的質感,同時還在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時代理念,這些都是影片的創(chuàng)新之處。
這部動畫電影尤為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2D手繪風格,在電腦動畫占據(jù)主流的今天,制作方堅持采用手繪方式設計人物形象和場景,讓動畫具有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意境,同時還制作為2D放映格式,非常適合小觀眾的欣賞。當下大多數(shù)動畫電影都是3D,戴著3D眼鏡看動畫對于小觀眾來說并不舒適,所以,這部2D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值得點贊,也應該值得今后的動畫電影借鑒一下。
崔汀/文
從《哪吒之魔童降世》創(chuàng)造出的票房奇跡開始,國漫的崛起成為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信念。最近,《花木蘭》和《新愚公移山》兩部電影熱映,它們都是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的故事改編。一個由國外團隊出品,一個由國內團隊出品。文化的差異,可能會導致故事內核的不同。不得不說。中國國內的電影動畫制作還是越來越有進步的。畫面和配音都比較自然流暢。
國漫的崛起,是結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文化的的獨特,讓觀眾更易被吸引。《新愚公移山》中愚公與兒子清風同樣倔強,同樣堅韌。電影中的演繹,將每個角色都刻畫得淋漓盡致。十分有創(chuàng)意的嶄新神話故事,添加了新的情節(jié),讓故事有了延續(xù)性。愚公堅持“挖山”:而兒子清風通過 與山中精靈的相處,堅持“移山”。最終,愚公聽取了兒子的建議,與自然達成和解。這一轉變也映射著有話語權的老一輩對新一代意見的吸取接納,是用當代視角拓展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外延。
在疫情期間,無數(shù)抗疫英雄如清風與愚公一樣,不畏困難,負重前行。他們每個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平凡而偉大的凡花?!缎掠薰粕健冯娪暗谋憩F(xiàn)是通俗易懂的,非常適合小朋友們觀看。通過動畫電影,可以更深刻了解和理解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孩子對于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喜愛。祝愿國漫能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已經(jīng)于9月10日在影院與廣大觀眾見面的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給筆者的最大觀感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新”?!缎掠薰粕健?,采用了新視角,拍出了新感受,輸送了新能量。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消滅的當下,觀看這部《新愚公移山》,感觸深深,感動多多。
對觀眾而言,“愚公移山”早已經(jīng)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了?!缎掠薰粕健吩诠适虑楣?jié)和主題內核上依舊沿襲了這枚經(jīng)典IP的精髓。不過在講述方式上,影片則采用了全新的視角。影片以一個少年的視角,講述了愚公為什么要移山的故事,從而更有代入感,也更有感染力。畢竟,絕大多數(shù)觀眾在最初知道“愚公移山”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問“愚公為什么要移山?這么大的山,什么時候才能移完?愚公為什么不搬家?”。帶著種種疑問,沉浸于“愚公移山”的過程里,才能更好地了解、體會“愚公移山”的真正內涵。從這個角度看,《新愚公移山》所提供的新視角,讓觀眾有了一次全新的沉浸式觀影體驗,感受自然也有所不同。
以往《愚公移山》的文學文藝影視作品,其落腳點往往是對愚公堅韌不拔精神意志的歌頌和贊揚。《新愚公移山》在宣揚愚公精神的同時,還植入了一些應景于當下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比如少年的成長、代際的矛盾等等。尤其是愚公和清風這對父子通過溝通和交流,將沖突和矛盾一一化解,并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更是為現(xiàn)代社會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提供了足可參照、借鑒的模版。
清風敢于直抒己見,愚公也善于接納異見,有了這樣和諧共通的和諧代際,無論父子之間有著怎樣的溝壑、隔閡,都能被填平。除去愚公和清風這對父子矛盾之外,《新愚公移山》中人類和精靈這組CP的存在感也是非常強的。電影里,人類和精靈最好的共存方式就是求同存異,而這恰恰也是整個人類共存的最佳方式。
如果說孩子們看《新愚公移山》看的是畫面、畫風、造型、服化、臺詞、配樂等等等等,那成年人看《新愚公移山》則更能看出各種問題的解決之道、人際關系的相處之道、人生哲學的踐行之道。所以說,《新愚公移山》并非只是拍給孩子們看的,影片也非常適合全年齡段的觀眾觀看。而這,就是《新愚公移山》帶給筆者的新感受、新體驗。
當然,《新愚公移山》并沒有簡單的說教,影片將“愚公移山”的精神內核有機植入到了有趣的故事之中,讓人接受起來更加容易。作為一枚頗具中國特色的經(jīng)典IP,《新愚公移山》在視聽語言上做到了“將中國特色進行到底”。影片的美術風格既保持了一定的傳統(tǒng)性又不乏得體的創(chuàng)新性。人物造型、服飾妝容、道具置景在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也做到了與時代接軌。尤其是人物造型、色彩的搭配,無論是愚公還是清風,亦或是精靈,個個都靈動、鮮活,可愛、呆萌,讓人看了頗有一眼便是萬年的感覺。
2020年是各行各業(yè)都非常艱難的一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看《新愚公移山》是非常應景的。越是艱難時刻,就越需要愚公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愚公精神就如同一股全新的能量催人奮進、勵人前行。有了愚公精神,山都可移,更何況疫情乎?
《新愚公移山》正在熱映中,讓我們在影院不見不散,一起來體驗影片所帶來的新視角,新感受,新能量吧。
一篇小小的課本文章,被改編成一部83分鐘的動畫電影。這其中有多少的困難,既要在尊重文化的背景前提下,又需要做出符合大眾口味,幕后者們需要花費多少的心力。動畫的誕生從有了劇本,創(chuàng)作人物角色,背景,臺詞;在到有了原畫繪制成圖畫,分鏡,以及劇情的走勢;在到配音剪輯,按照鏡頭順序拼接和配音。之間有種種的困難,但就像愚公精神一樣,在困難中不斷完善,做出屬于我們自己文化的作品。感謝那些為中國動畫事業(yè)的幕后者。
我覺得畫風真的很不錯,看好多人說審美不行,我真沒覺得。現(xiàn)在的人們被西方的動畫審美入侵。中國本土的人物形象特征越來越西方化。我覺得這種畫風真的很不錯。這樣的畫風獨屬于中國特有的,真的很棒,不信的話可以看一下《媽媽咪鴨》這部動畫,這個動畫是中國人拍的,但是畫面風格,塑造的任務特點都很像國外的。甚至電影風格,腳本配音都是按照國外的來,看得我很難受
至于劇情,動畫細節(jié)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在愚公移山的原本基礎上,添加了兒子這個人物形象。兒子的人物形象是一種綜合吧,兒子的靈活變通和愚公的一成不變形成反差對比。還有清風對于小愚公的這個稱謂不僅無所謂的還很喜歡的態(tài)度。這個成為是對自己爸爸精神的認可。讓我想起來大家都叫我“黑妹”的時候,我是感覺羞恥的,可是現(xiàn)在的我認為我的黑是自己的特點,黑不羞恥,我會像清風一樣認可自己的特點。還有百姓和神仙的斗爭,每個人都沒有錯,神仙也沒有錯,愚公也沒有錯,愚公為了可以生存,神仙為了遵守承諾。沒有真正意義的壞人。愚公清風有與上位者斗爭的心,不畏懼任何強權,尊重且不盲從,每個人物的特征都有與之相對應人物特征,比如愚公的不畏強權和智叟的盲目信神,愚公的死板和清風的變通。對比交錯中將人物的形象不斷豐富。電影中真的很多細節(jié)都很打動我。
誠然有很多地方不足(可能需要多一點經(jīng)費吧,把畫面質量提升一下,不是審美需要提升?。沁@不部動畫的劇情很值得考究。
看完了!看完了!看完了!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總得來說,片子還是做的很用心的,無論是畫風,音樂,還是編劇,都可以看的出制作方的用心良苦。在不更改故事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的前提下,增添了新的元素與劇情。在傳統(tǒng)的愚公的不畏艱辛與困難表刻畫的淋漓盡致,也將愚公一家的親情,清風與微光的友情也給予大家深刻印象。大家一起來看吧!
一開始山來了就崇拜,應該是因為還在狩獵采集時代,后來搞農耕了山就不適合了,是生產力的發(fā)展導致原本適應的生產關系變成了阻礙,所以需要變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蠻好看的呀,故事講的好就算是雞湯也好看哈哈哈。喜歡這個畫風!
國漫越來越厲害了,適合小朋友們,堅持不懈,方法總比困難多。
畫風不錯, 彈幕有人說會動的語文課本確實很形象。能把愚公移山那么簡單的故事拍一個多小時666。劇情不算很精彩也沒什么明顯bug 作為子供向還挺有意思。
凱爾特風山靈~
姑且不論故事和制作,首先審美就不行啊……
在去三亞回來的飛機上看的。當時看了兩個,一個《少年岳飛》看了一點,被畫風和劇情雷到了。后來看到這個,覺得畫風還可以,流暢,劇情也很勵志,反復在說堅持不懈的意義。
跨物種愛戀?
老故事要講好確實很難。最近拿著連環(huán)畫給小朋友講也發(fā)現(xiàn)很難講下去,比如焦俊卿真是渾身槽點,甚至挖掘不出一點優(yōu)點。
人設挺不錯的,改編思路也很合理,但是這制作質量即使作為動畫劇集都只能算是勉強能看,更何況是動畫電影了。不過這部本身就是把原本電視上放的10集動畫給剪成了電影,所以質量差一點倒也正常,希望這個系列的下一作《女媧補天錄》能夠真正達到動畫電影的質量吧。
樣板戲,很無聊,但不像某些大吼大叫的動漫那樣辣眼睛。
成人向的畫風,幼稚園向的故事,鬧不明白的服裝造型,劇本和是硬傷,審美一般。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這劇情,不適合大人看
然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推翻三座大山的話語環(huán)境了。。。這屬于小孩大人都不太感興趣的動畫片吧。。。
偉大夢想精神!做一塊石頭,不做一灘爛泥。
把中國的神話故事拍成這樣挺不錯的,不至于這么低分
兩分給精神
比姜子牙強,推薦爸媽們帶著孩子一起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從看這種動畫片開始~哈哈
兒童向 略簡陋 不太像電影
就是給小兒童看的片子,成年觀眾看肯定會覺得沒意思的。把原故事給改了,移山你自己方便了,住在山里的小動物怎么辦?最后找了個折中方案皆大歡喜,倒是與時俱進,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2D手繪畫風,絕不是粗制濫造,只不過場景有點簡陋了,連環(huán)畫一樣,不像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