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伴我高飛十萬里
去年夏天看了這部《伴我高飛》,我想不管過去多少年,電影中人和雁群飛行在萬里高空的畫面都會像一幅經(jīng)典名畫存放在記憶深處。
這是一幅充滿溫暖親情的畫卷。影片從頭到尾都表現(xiàn)一種愛的主題,父女之愛,人與動物和環(huán)境的熱愛。那一幕幕感人的溫馨仿佛又重現(xiàn)在眼前。
小雁在女孩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它們把誕生第一眼看到的愛米當(dāng)作了媽媽,奇跡出現(xiàn)了,小雁形影不離地跟定了女孩——女孩奔跑,它們奔跑;女孩起舞,在草叢中,它們就呼喇喇地展出毛葺葺的翅膀,像企鵝一樣列隊翩翩追隨……
小雁們開始學(xué)習(xí)飛翔,一只只騰躍而上,在水面上劃動著,掠出線型的雁陣,初飛的翅膀在風(fēng)中撲楞,動作由笨拙慢慢輕盈。
因為愛的牽引,這群雁子竟跨越了對人對機器對未知命運的恐懼,緊緊地貼向機尾,飛機像有一根無形的線,將雁群從垂直的高空拉向平行,又串出它們生命的位置。
當(dāng)艾米帶著雁群展翅在萬里高空,在藍天上排成一字,穿過海岸線,飛向目的地,金色的陽光灑在羽翼,one thousand miles 音樂緩緩響起時,我的熱淚奪眶而出。
愛的力量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奇跡,女兒在父親愛的注視下飛上了藍天,雁群在“雁媽媽”的帶領(lǐng)下完成遷徒的使命。
伴我高飛十萬里,感謝所有給予愛,給世界帶來溫暖的人們。
2 ) 與雁同行——《Fly Away Home》
最初知道這部片子是2004年,在麋鹿苑的時候,賴蕓帶來放給我們看的。不過由于時間原因,當(dāng)時只看了一半。影片講述的是生活在新西蘭的13歲女孩艾米,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媽媽,于是遠在加拿大的爸爸將她接回了自己的家。艾米的爸爸應(yīng)該是個發(fā)明家,對自己的工作非??駸幔偸菚幸恍┢婀值南敕ê妥龇?,妻子受不了他的作風(fēng)所以帶著艾米離開了他,去到遙遠的新西蘭。因為艾米和爸爸從小就分開了,所以彼此之間總是存在的難言的隔閡,盡管并沒有非常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
一個問題家庭的兒童??吹竭@里,我們就可以猜到這是一部有關(guān)親情和治愈主題的影片,在大自然作為第三者的幫助下,重新修復(fù)家庭的關(guān)系。雖然老套,但還是很有效。
艾米是在一個農(nóng)夫企圖私自開墾沼澤之后,在遭破壞的土地上發(fā)現(xiàn)被雁群遺棄的雁蛋的,她小心地將雁蛋抱回了家,并偷偷拿了爸爸的一個高功率燈泡放在雁蛋的下面。因為這是一個故事,所以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猜到,雁蛋成功地孵出了小雁,也孵出了艾米走出心理陰影的第一步。當(dāng)然第一步成功了,第二步不見得就非常順利。艾米的爸爸出于好心,去請教了野生動物管理局(大概吧,片子中并沒有明說,不過我猜應(yīng)該是類似的機構(gòu))的人。那管理局的家伙盡管反對開發(fā)沼澤,但并沒有真正出于對野生動物的感情,而只是作為一份職業(yè),以管理者的眼光去對待。所以他要求艾米剪掉小雁的翅膀表皮,以使它們無法飛翔,這樣才便于管理。艾米當(dāng)然不會同意,她帶著小雁逃進了衛(wèi)生間,并把自己關(guān)在里面。她覺得是爸爸帶了管理員來剪小雁翅膀的,所以堅決不肯出來。我們說過,艾米的爸爸是一個發(fā)明家,所以他在家里裝了許多奇怪的開關(guān),艾米在衛(wèi)生間洗澡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某個開關(guān),結(jié)果弄傷了自己。艾米在痛哭中,終于把自己對爸爸積累起來的怨忿發(fā)泄了出來。盡管有些不那么美妙,但這發(fā)泄的第二步也是走上新的一步的起點。
于是漫長的第三步開始了,這是伴隨著雁群的成長和未來而一起成長、休戚與共的過程。雁是候鳥,遷徙是雁的本性,為了能夠讓雁群順利遷徙到南方越冬,爸爸和他的朋友們開始試驗將自己的滑翔機改造成簡單的雙翼飛行器,并且說服了艾米幫助實現(xiàn)這個計劃。因為我們知道,雁鴨類的禽鳥有一種叫印隨行為的習(xí)性,雛鳥會將第一個看見的會動的物體當(dāng)作媽媽,跟隨其行動。試驗當(dāng)然也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但憑借著艾米和父親的堅持,困難一個個克服,艾米也學(xué)會了自己駕駛飛行器。旅行終于要開始了。不過好事的導(dǎo)演還沒忘在此之前再設(shè)置一個障礙,開始的時候想剪小雁翅膀的管理局警員,在一個夜黑風(fēng)高的夜晚,潛入雁房,偷走了所有的大雁。當(dāng)然這是難不住“雁基地”的成員們的,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出大快人心的營救行動……
真正的飛行開始了,計劃是四天飛抵目的地(當(dāng)然真正的野雁是不可能只飛行四天就到達目的地的)。途中他們誤闖過美國的空軍基地,遭遇過偷獵者,遇到過大霧彌漫……在最后一小時的航程中,爸爸的飛行器機翼的折斷了,他的一只胳膊脫臼了,在爸爸的鼓勵下,艾米獨自帶著雁群走完了這最后一小時的路程,這也象征著艾米最終的獨立以及與父親最終的和解。
第二年,艾米的16只雁獨自完成了北歸的航程,回到了艾米家的陽臺。影片最后以這樣的字幕結(jié)束。
美麗的美洲北部風(fēng)光,壯麗的與雁同行的景象以及溫馨的治愈型風(fēng)格是該片的看點,尤其是與雁同行,對于喜歡浪漫與想象的人來說,是多棒的題材啊。而最后艾米和爸爸與大雁一同飛行之后,美國媒體的連篇報道的鏡頭,則讓我感覺到了久違的美國式的幽默。在此之前,由于故事發(fā)生地是在加拿大,我還沒覺得是部美國片呢,直到最后美國式幽默泛濫的時候才開始懷疑,哎呀這該不是美國的吧 :p
另:片子里的大雁,應(yīng)該是加拿大黑雁吧?
3 ) 感動,并非起源于奇跡
如果讓我給別人推薦多數(shù)人都能接受的、好看的、感人的、讓人感覺愉悅的、大人小孩都能看的津津有味的片子的話,那么Fly Away Home是首選之一。
故事敘述非常流暢:“13歲的埃米在病床上醒來,看到已經(jīng)與母親離異多年的父親。她被告之母親已在車禍中喪生。不情愿的她跟著父親來到沃太華的農(nóng)場,不知如何與陌生的父親相處的她大部分時間都在農(nóng)場周圍閑逛。一次,她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窩野雁蛋,在確信沒有大雁照顧它們之后,她把這些蛋帶回家,自制了孵化設(shè)備。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蛋變成了小雁,小雁又變成了大雁,埃米的心也越來越熱,真想與它們永遠相伴,可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官員告訴她,除非野生雁沒有翅膀,否則飼養(yǎng)它們是違法行為。埃米同意讓它們南歸,可問題是它們從未飛過。怎么辦,當(dāng)過飛行員的父親想出了辦法....”(
http://www.topmv.com/movie/834.shtml)
女孩和父親以及父親的女友、朋友們都是非常善良可親的人,猶如你相處多年的好鄰居。于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掛著你的心。你為他們的困難擔(dān)憂,為他們的成功高興,和他們一起經(jīng)歷,經(jīng)歷著一場奇跡。
感動的是父親對女兒的無邊無際的愛,女兒對大雁和大雁對女兒的無限依戀,父親女友對女孩慈母般的憐憫和關(guān)愛,父親朋友們的深厚友情.....。
喜歡攝影的我,尤其欣賞攝影的光影和色彩的處理,無論是室內(nèi)、室外、微距、廣角、人物、場景、白天、夜景...幾乎沒有什么缺點,色彩處理也非常到位,你可以按下暫停鍵,仔細琢磨。
記住,買D9的片子,質(zhì)量很重要。
4 ) 無為的《鳥的遷徙》與有為的《伴你高飛》
如何構(gòu)建某種驚心動魄?平緩的音樂、抒情的鏡頭,再加一點點不可預(yù)料的命運,并將這一切前置在故事的開始。也正是源于這種布置,使得這部電影明顯存在敘事風(fēng)格的突變:前半段的是悲劇性的,后半段是喜劇性的。
簡直像是《鳥的遷徙》的姊妹篇。但《鳥的遷徙》是無為的,如一顆內(nèi)藏湖泊的冰藍色晶體;《伴你高飛》是有為的,像一顆從他人眼里看見的美麗靈魂。前者幾乎是沒有人的日常,后者幾乎全是人的傳奇。前者關(guān)注非人性的自然,后者關(guān)注野性的教育(非人性≠野性,后者是前者的人性化理解)。前者對權(quán)力漠視且絕不妥協(xié),后者強調(diào)權(quán)力運作中的妥協(xié)。
一開始迎接Amy的,是悲喜劇命運的交匯:遇見父親-失去母親;回到舊家-離開家園。對于Amy而言,這正是她的遷徙。在這陌生的舊家里,四處都充滿侵略性,無論是Thomas設(shè)計的各類機關(guān)(魔幻冰箱盤、刺激沐浴露),還是他那巨大的呼嚕聲,抑或是某個清晨被窗外殺戮自然的機器吵醒。她旁觀著叔叔看格斗節(jié)目,感到無限的無趣——這群熱愛自然的機械狂人,真的是自然的嗎?她沒有一刻不在想念母親,但在特殊的一瞬間,她回憶起童年時母親的溫暖(就在此時,就在此地),于是她決心撫育一群與自己境地如此相似的小雁——她與它們,撫育者與被撫育者,都失去過自己的母親與家園。對于Amy而言,當(dāng)她撫育小雁時,她既能像媽媽一樣去照顧(“對鏡裝扮”的暗示),又能像孩子一樣被照顧(她與雁是一體的)。
“伴你高飛”,卻是誰在“伴”誰高飛呢?在“Thomas-Amy-小雁”中,這種陪伴(教育)不僅從左向右發(fā)生,同時也在從右向左發(fā)生。因此片名中的“你”具有多重指向:伴Amy高飛的并非世界上最輕便的飛機,而是這群小雁;伴Thomas高飛的并非他曾心心念念的月球登陸艇,而是她的女兒。不僅如此,這一結(jié)構(gòu)仍能繼續(xù)作出簡化——在“人類-動物(自然)”中,并不只是人類陪伴著(教育/征服)動物(自然),同時亦是動物(自然)陪伴著(撫育/責(zé)備)人類?!案摺?,并不再指向“月球”或者“2000尺”,而是指向勇氣與和解(亦即愛)?!帮w”,在電影中,飛行本是特屬Thomas的專長,Amy對此羨慕并不屑。但當(dāng)Amy決心照顧小雁以后以后,她與Thomas的和解便具備了可能——亦即將飛行與成長(教育)結(jié)合在一起。“候鳥跟著我,我跟著你,我們一起往南飛,太好了!”從而構(gòu)成了飛行的傳遞、成長的傳遞、教育的傳遞。從譯名的指向來看,這四個字起得極好。
電影中值得玩味的結(jié)構(gòu)還有許多,如既定事實與規(guī)則之間的互動很有趣:既定事實往往能挑戰(zhàn)規(guī)則,但最終亦會被規(guī)則收編——那些目光、贊譽、激勵,使得個人偶發(fā)行為變?yōu)槿澜绲闹c。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鳥的遷徙》,當(dāng)知道目光是一種武器時,我們至少能謹慎使用我們的目光。而在《伴你高飛》中,肆意的目光只被強調(diào)了褒義的、有力的一面。這種對世界的理解是不誠實的。另有一處剪輯頗趣,并非設(shè)問,卻構(gòu)成了設(shè)問結(jié)構(gòu):女聲播報的新聞道:“小雁取名伊果、臭臭、大約翰、小呆,誰會獵食這些可愛的動物?”緊接著男聲播報的新聞道:“野雁要配濃湯汁,里頭塞飯,烤成金黃色?!贝送?,遷徙路途所經(jīng)歷的阻礙與解決亦可作比喻:警察、軍隊、打獵者。至于打獵者是中年男性,同樣持槍的動物守衛(wèi)者是老年女性,幾乎是一種明喻了(既好,又不太好)。以及這句話——“我曾養(yǎng)過一只火雞,它從不跟著我”,體現(xiàn)著某種無意識中的二分法:(被人類撫育的)野獸是順從的-(失去野性的)寵物是反抗的。
全片有兩點處理地稍顯不當(dāng):第一是風(fēng)格的驟變,使得故事的可能性從圓錐型驟變?yōu)闃O狹的線型;第二是對Susan的角色設(shè)定較為駁雜,她至少身備五個身份:母親、朋友、觀眾、后勤、關(guān)鍵情節(jié)的無效推動者。試分說之:1. Susan是義理上的母親,對于Amy而言,如果你想扮演我的母親,無異于成為我童年的侵入者。但在Susan看向Thomas,期待他同意Amy養(yǎng)小雁的請求時,Susan便與Amy在這一共識中達成靈魂的和解——“想成為媽媽”;2. 口頭放棄成為母親后,Susan成為Amy的朋友,但由于體現(xiàn)她倆友情的鏡頭太少(反而有體現(xiàn)Susan作為約束者的鏡頭),使得這種“口頭放棄”說服力較弱;3. Susan象征著觀眾,在Amy駕駛飛機前,所表現(xiàn)的是消極反應(yīng)(震驚、生氣并擔(dān)心),在Amy駕駛飛機成功后,所表現(xiàn)的是積極反應(yīng)(振奮、支持與勇敢);4. Susan是后勤,但很難說清她具體負責(zé)的是什么,在最具象征性的代號中,Amy是“雁媽媽”,Thomas是“雁爸爸”,助手是“水雁”,Susan什么也不是;5. 在Amy尚未抵達、場面難以收拾的關(guān)鍵情節(jié)中,Susan是怒吼者,她一咆哮,世界不僅安靜了,時間亦停滯了(激烈交鋒的雙方的時間忽然停滯,陷入對Amy的被動等待)。這五種身份混亂地交織在同一個角色中,不僅沒有體現(xiàn)出這個人物的內(nèi)在沖突,反而在試圖抬高Susan時貶低了Susan。這同時反映著,正是由于全片的風(fēng)格失當(dāng)導(dǎo)致的敘事失格,使得不得不出現(xiàn)一個Susan,承接一切鏡頭間的裂縫——盡管這些鏡頭本能更有詩意。
這部電影雖像《鳥的遷徙》,其實卻是人的遷徙——遷徙回那曾與世界和解的故鄉(xiāng)。這大概是導(dǎo)演的用意吧。
另:Amy初見(雖然其實是重逢,但簡直如初見)Thomas時的飛翔段落,最是感動我心,將會被我深記。
5 ) 和諧之美,心曠神怡
有些電影,感染你的就是一種情緒,一種意境,比如《伴你高飛》,它幾乎集結(jié)了人生中所有美好的情緒和意境,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波折,就憑著一種單純與美好,一種和諧與自然,讓我沉浸其中。伴大雁而飛,感悟自然,保護自然,融入自然,更讓人們通過融入自然,彼此相連,此情此景實在讓人心曠神怡。
這部影片的開局帶著憂傷,讓我以為將是部治愈系的沉重電影,一個女孩愛米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了母親,來到了久未謀面的父親家中。兩人的關(guān)系帶著一種詭異的反差,才13歲的愛米顯得有些小大人一般的憂郁和早熟,而她的父親倒是顯出一個大男孩般的率性,甚至一絲古怪。生疏的父女間,必定以隔閡與沖突開場,倔強的愛米不時讓父親感到不知所措,這個男人顯然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醉心的仍是駕著他的小型滑翔機在天際翱翔。成長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愛米漸漸從父親身上感受到了他的關(guān)愛,父親也漸漸體會到了父親的責(zé)任,一切看上去似乎將以傳統(tǒng)的父女親情大爆發(fā)的走向延續(xù),直到一群雛雁的出現(xiàn)。
愛米意外的發(fā)現(xiàn)雛雁是本片升華的開始,這群小雁出殼后,將首先看到的愛米當(dāng)作了媽媽,一路尾隨。愛米在與小雁子的生活中找尋到了久違的快樂,而父親雖然因為這些小雁子有些焦頭爛額,但是也以堅決的排除各方干擾,與愛米一同與小雁同樂,達成了與女兒更深的溝通。這群小雁成為了人與人感情的黏合劑,我們的溝通常常需要一個橋接的載體,有時候是利益關(guān)系,有時候是共同的喜好,而來著大自然的小雁就如同這樣的一個使者,讓父女倆打破隔閡,真正體會到了一份親情。接下來的故事,可以看作他們將這份大自然的和諧之力帶向更多人的旅程,駕著滑翔機,他們帶著大雁重新在天際飛翔,飛往即將被地產(chǎn)商占據(jù)的過冬的地方。一路上,他們走走停停,經(jīng)受了不大不小的困難,但是卻得到了更多人的幫助,哪怕誤入空軍基地,看似面容冷峻的士兵們也與雁群打成一片。一路上,隨著父女倆,你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從空中俯瞰遼闊壯美的大地,人、雁、自然,和諧的融合成一個整體,共長天一色,給人以愉悅的感受。
我們常常聽到太多圍繞自然的斗爭性的新聞,爭奪水源,爭奪土地,爭奪森林,可能是人與動物之間的,也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仿佛自然永遠是斗爭關(guān)系的犧牲品。而這部電影表現(xiàn)出了一種美好的冀望,大自然成為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融合劑,而那群小雁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正是它們,讓一個因為喪母而性格可能失衡的女孩重展笑顏,讓一對父女的親情走上正軌,更讓他們用率真的心靈引導(dǎo)雁群穿越大地。伴隨著這次飛躍,我們看到的是男女老少,高低貴賤,不分彼此的都為他們祝福,直到這場遷徙順利的完成。我喜歡這一路上的風(fēng)光,一路上的友善,一路上的熱忱,一路上的堅定,整部電影展現(xiàn)著寬闊的視野和胸襟,和諧之景讓觀眾對自然心生的不是征服,也不是敬畏,而是渴望親近的感情。我想,這正是這部電影試圖傳達的,我知道,現(xiàn)實中,并不是每個人都如片中的人們那么溫和友善,利欲熏心的商人也不會如片中那樣輕易的善罷甘休,如同片中父女一樣愿為雁引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是,直面現(xiàn)實常常需要的就是這樣溫暖的情緒滋潤,讓那么多人可以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種種路徑下,擺脫一次又一次挫折后的沮喪,因為,哪怕看到一只大雁能在棲息地安然的度過一個冬天,也是令人欣慰的收獲。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理想主義滋潤,沒有美化的景愿,又何來向前的動力?
本片末尾有一個細節(jié)值得玩味,在演職人員字幕顯示完畢后,后面特別提到,本片參與拍攝的大雁沒有受到非人道的對待。而在前不久新版《三國》導(dǎo)演高希希接受采訪時,對拍攝過程中的戰(zhàn)馬六死八瘋,倒是顯得更愿意以此表現(xiàn)拍攝的戰(zhàn)爭場面效果的努力,而非馬的痛苦。倍受指責(zé)后,他的狡辯卻顯得更蒼白“我們一匹馬30萬,死不起?!?,關(guān)心的是馬還是成本?其實,這就是點滴理念的差異,自然界一些不必要的付出和損失本是可以避免的。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0bab82d453bc890ca08bb7e2.html 6 ) 飛飛飛
對描寫親情的片子一直很喜歡,估摸著是因為容易產(chǎn)生戲劇沖突,套句流行話是:靈魂附體,入戲易深!
《返家十萬里》(Fly Away Home)就是一部簡簡單單就能打動你的佳片,嚴謹卻不失趣味,撲面而來的真情,對不起,我還是不大會說這么嚴肅的話……
失去母親的小艾米,來到十幾年未曾謀面的父親處,郁郁寡歡的她遇到了一群可愛的小野鴨后,生活發(fā)生了變化……對不起,我也很少自己寫劇情簡介……
影片把親情和環(huán)保結(jié)合在了一起,兩個主題充分補充,并沒有偏頗之感。再加上漂亮舒坦到極點的攝影,埃米駕飛機翱翔在空中,尾隨著一群展翅鳥兒,掠過山川,飛過夕陽。
結(jié)局有流俗的苗頭,似乎在刻意描高“大美國”式的人文關(guān)懷,但這樣的片子如果沒有happy ending,就變成黑色電影了……
★★★★☆【如畫一般的田園風(fēng)光,如詩一般的情感意境。起初會讓人以為影片是以修補父女關(guān)系為主要內(nèi)容,其實這只是一個部分,導(dǎo)演不落俗套,用輕快明朗的語調(diào),娓娓道來。果然生命中的那些陣痛在廣袤天地間只能化作淡淡一笑??吹浇Y(jié)尾,想起Aleixandre的詩句:飛升吧,別再回到大地】
一個親情、夢想、環(huán)保交織的動人故事,拍得很美,溫暖得叫人熱淚盈眶,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電影!
勉強及格。動物片專家巴拉德作品,他的片子經(jīng)常半劇情半紀錄,這部雖然融合的好一些了,但是劇情編配還是不行,安娜死了母親后被父親接走,她整個人都是犯別扭的狀態(tài),為何會對一堆鵝蛋、小鵝突然有了那么大的興趣,這塊兒缺乏鋪墊,她經(jīng)常神經(jīng)質(zhì)尖叫和氣哼哼的狀態(tài)加重了這份割裂。至于父親、繼母等親朋,在電影里就是拋下一切陪她訓(xùn)鵝南飛,這人物單薄的也是夠可以,其實這片子的看點就押在“滑翔機帶野鵝孤兒們飛翔”這個由頭上,這種操作雖然今日常在動物紀錄片里看到,但對96年的觀眾應(yīng)該還是新鮮的,而且本片的航拍呈現(xiàn)的足夠大氣順滑,對孱弱的劇情多少是個彌補。野鵝的遷徙路線當(dāng)然不會管你什么美加國界,劇情里也對人類社會做了揶揄(加拿大的警察和美國的軍事基地),最后還搞成了社會事件,引入了環(huán)保主義的觀點,也是這類電影常規(guī)操作
太贊的電影。兩個晚上看完,前四十分鐘不溫不火,凈看的是美景美色,今天繼續(xù)看,沒想到感情升華得這么洶涌這么極致,幾度感動落淚,如水墨畫一般的秋日環(huán)境,天人合一的生命,純凈美好的人性,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融化濃稠的親情,還有靈動澎湃的音樂,甚至能感覺到身體內(nèi)流動的血脈。很久沒有的感覺!
簡單、純粹的故事最打動人。
看著絨絨的一群小雁慢慢長大,學(xué)飛,遷徙,心都化了~~ 真實故事改編,非??蓯酆透腥?。
初認為是講父女情的,其實更重點講環(huán)保動物方面,很容易想到記錄片[遷徙的鳥],候鳥真是神奇的生物,盡管要費掉不少精力也會失去生命依然不停地往前飛,作為人類應(yīng)該是學(xué)習(xí)它幫助它而不是要去改變它。對于里面要立個典型的壞人這一點比較不滿,不過總的還是被感動了,4.5分
父親想出了奇妙的主意幫助艾米,他動手為她制作了一架滑翔機,讓她帶著小雁學(xué)會飛翔,然后在遷徙季節(jié)一路護送“雁媽媽”艾米帶領(lǐng)小雁們飛向安大略湖,在這個過程中,一對父女的心也開始緊緊連在一起……
不是人人都有飛機玩的
溫情美式大片。自然保護、父女之情、自我超越。在那地廣人稀的北美,他們自娛自樂著。
有些電影非常質(zhì)樸,質(zhì)樸到接近平庸。但是不要忘了,不是每部電影非都要超高的技巧,有一些電影直走人心,給予觀眾心靈上的慰藉...
動物電影里的佳作,《大象的眼淚》看看人家在96年就拍出來這么傳神輕松可愛的電影了,慚愧不?
超級棒的電影??!看得人心潮澎湃,僅僅是飛翔這事本身就讓人感動不已。
有一些電影無數(shù)次讓我嚎啕大哭。這是其中之一。
遠超期待的電影,讓人“眼淚不值錢”的電影,絕不僅僅是描寫人與自然的電影(更何況講好人與自然的故事已經(jīng)不容易)——親情友情愛情,自然人生勇氣,電影在歡快愉悅的節(jié)奏下,簡單明了的故事中,卻把這所有東西清晰感人的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即使媽媽在開頭就車禍去世,我依然可以在每一個女兒和父親的互動中,看到這對夫妻曾經(jīng)的愛情,看到這對母女過去的自由。媽媽帶女兒小小年紀就環(huán)游世界,爸爸則護送女兒勇敢的飛上天空,夫妻也許無法長久,但這一對彼時的神仙眷侶,那份冒險精神,擁抱未知探索世界的靈魂,早已刻在了女兒骨子里。而女兒和這群大雁純真美好的關(guān)系,無法不令人動容,小小年紀經(jīng)歷坎坷,卻能一直保持善良,想來也是人與自然的互相救贖吧。其實“后媽”也是一個偉大的人呢——我知道我永遠無法取代你的母親,但我們可以做朋友啊。真美。
天冷了 看部溫暖的電影吧
記得小時候和幾個親戚去一個偏遠地區(qū)旅行,主人招待我們非法捕獲的遷徙的大雁吃。我當(dāng)時哭了,看都不敢看那個盆,我說你們要帶著愧疚吃。如今我姐姐還用這件事嘲笑我
雖然是一眼可以看到結(jié)尾的劇情,但是看著毛茸茸的小雁們一天天長大,撲棱著翅膀騰空而起,看著它們飛過顏色漸變的樹林,飛過金黃的田野,飛過鏡面一樣的湖水,飛過迷霧下的城市……整顆心一不小心就融化了
父親 女兒 大雁 當(dāng)然還有媽媽 有過世媽媽 還有這位雁媽媽 情感充斥整部影片美麗的生態(tài)風(fēng)光 怎能不讓人心感憐憫 回歸自然 找回人類最原始最生態(tài)的情感訴求
一曠無垠的草坪上,金色的陽光灑下來,所有的物體都勾勒出一條閃閃發(fā)亮的輪廓,一個人在蔓延的綠色中奔跑,身后緊緊奔跑著一群羽翼未豐的“小鴨”;湛藍無際的天空中,一只碩大的雁型滑翔機,邊上一隊成熟健壯的大雁一字排開……這場景真是感動的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