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艱辛的米》男人為情癡狂,女人因情弱智
題記:
意大利人也種水稻,就像中國、印度的人們一樣,水稻長在帕維和諾瓦爾的平原上
勞動,當勞動的全景出現(xiàn)銀幕上,它是壯觀的。
對于二戰(zhàn)后的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都被各種電影史捧上了天,巴贊是以“藝術上的“寫實主義”無不首先具有深刻的“審美性””大加贊譽,然60年過去,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證據(jù)從它的歷史背景審視這個問題。
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的誕生更大的程度是因為戰(zhàn)后意大利滿目瘡痍的環(huán)境決定的。物資和人員的匱乏讓導演們不得不借助真實的場景就地取材,它更像是囊中羞澀的結果,而不是美學上的顛覆。
導演記錄著戰(zhàn)后艱難的日子,從腿部鏡頭開始搖到稻田里女孩們的勞動,一個男性敘述者的特寫到站臺上熙熙攘攘的人流,緩慢的鏡頭讓我們從一種期待過渡到另一種期待。這樣的讓我們一下子感悟戰(zhàn)后民眾生活的狀態(tài)。
竊賊沃爾特的出現(xiàn)和這些打零工的女孩子產生了大的反差,它代表者另一種生活方式,警察的追捕和竊賊的狡猾導演利用了人群和機車做足了戲,大場景里的群眾演員也表現(xiàn)得十分自然,火車車廂里晨起人們的各樣姿態(tài)真實、自然,車廂里橫七豎八等著工作的人群。搖鏡頭平靜的記錄著日常生活的發(fā)生,農場墻上士兵的標語點出了抱怨和無奈,甚至是點出了對導演內心對人物的看法,這是意大利式的風情畫。就如那個表演舞蹈的女孩希爾瓦娜讓我想到了費里尼的影像,電影是失竊的珠寶為線索的,為了逃避警察的視線來到了農場混跡在打工的人中間,導演通過水田的勞動反應了黑市勞工的境遇一種來自底層的掙扎,為了生存的人們是值得同情的。歌聲里的辛酸和稻田的全景,其實世界各地的左翼電影人都是這樣表現(xiàn)和同情平民的,除了膚色她們和我們的農人是一樣的。他們對法律和人情的理解也有著自己的觀念,這種觀點來自人生而平等的概念
非法勞工和合同工在水稻田里的混戰(zhàn)是令人難過的,這是每個國家都有的過去。為了生計人的底線會降到很低。在這樣的狀況里,人的心靈是依舊向往愛情和歡愉的,樂觀主義的情緒在導演表現(xiàn)女工們和當?shù)匦』镒永寺慕煌械靡泽w現(xiàn)。敘述性的平移鏡頭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觀眾仿佛身在期間,體驗著他們的悲喜
三人一出戲,電影和戲劇其實有著差不多的人性視點,弗朗西絲卡幾段跳舞總是讓我和《英雄虎膽》的倫巴牽扯到了一起,從視覺語言而言,美女是比較容易讓人記住的。
在貧困的境遇里,或許男歡女愛是消解疲憊的方式,那段夜半約會的平移場面,每個人物都有著特色,平移的長鏡頭是處理敘事比較有效的方法。
希爾瓦娜是片中一個非常豐滿的角色,風騷但不下賤,在卑微的生活里尋找自己的歡樂,在一個無法自我掌握的世界里這樣尋求歡樂的方式是生活境遇造就的。
雨中播種的時加布里拉流產和弗朗西絲卡對比性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出導演對女性給予的極大同情。導演甚至通過演員之口發(fā)出了我受夠了這樣的生活的吶喊。
責任感不是一句空話,它往往不經意在有著自己思想的導演的畫面里流露,就像冰涼的雨打在這些處境艱難的農工身上,也沉沉砸在了我們心上,現(xiàn)實主義的力量就在于他的真實,他對于弱勢的關注,這就是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的最大內涵所在。
同情、憐憫和愛是世界走向光明的可能,弗朗西絲卡最后的覺悟讓這個利欲熏心的世界有了雨后的彩虹,電影可以是悲情的,但他更應該有著積極的教化,中國影片《天下無賊》也是這個道理。
只有人民的,才是世界的。
終于到了高潮,儲藏室的善惡爭斗里雖然過于戲劇化,有著導演的情緒取向,然在這個場面里我看到了《一年十三個月(法斯賓德)》的場景選擇,其實,影片看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曾經頂禮膜拜的60年代后的大師們,在黑白的影像里已經學完了全部,余下的就是自我的加法。
女孩希爾瓦娜最后的抉擇我覺著過于沉重,上帝應該赦免于她的,而她的縱身一躍,我聽到了《紅色沙漠》里的回響!
在一個天主教的國家導演以所有人的脫帽完成了神對誤入歧途的子民的赦免。
這是1948年的意大利,這是廢墟上等待曙色的意大利。
雖然,同其他的新現(xiàn)實主義影片相比這部影片過于戲劇化,可是,在人類的情感里,一切都是戲劇的。
據(jù)說女主角西爾瓦娜·曼諾迦是1946年的羅馬小姐,現(xiàn)在想必已經不敢相認了。
只有大地,春風又生,而歲月滄桑,美女老去。
那揚灑的米,帶著友人的珠淚,帶著同處的記憶,帶著所有女性的酸楚歸返生之育之的土地。
歸返我們兒時未曾沾污的心靈
沒有人是不可救贖的,監(jiān)獄只能造就更加兇殘的罪犯,而自悟讓人通向彼岸!
愿心靈的光耀永遠不被避遮!
【附錄:影片資料】
《艱辛的米Bitter Rice(根據(jù)薩杜爾的《世界電影史》)》1949意大利
又名:粒粒皆辛苦(臺)、粒粒皆辛苦(港)
導演:吉斯帕·德·桑蒂斯(Giuseppe De Santis)
主演:維托里奧·加斯曼Vittorio Gassman、 多麗絲·道林Doris Dowling、 西爾瓦娜·曼諾迦Silvana Mangano
片長:104分鐘
花絮:影片編劇carlo lizzani訪談
IMDB評分:7.4/10 (187 票)
個人評價:藝術性5,欣賞性6(有美女養(yǎng)眼)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2005年10月1日 星期六 13時48分
版權所有,請勿私自轉載
聯(lián)絡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原來過去意大利的稻田都是靠四面八方的季節(jié)工來耕收的。妥妥的新現(xiàn)實,不過跟單車賊和大路等純經典相比,還是有差距,犯罪線和稻田工人社群有些割裂,美國美人演的女一號也有點違和,說到底還是商業(yè)價值和社會價值沒完美結合。
非常厚重但又帶有濃烈得讓人不適的男性凝視,像新現(xiàn)實主義與黑色電影的結合,在看似純樸的波河流域產稻區(qū)的春耕時節(jié)兩男兩女上演了一場情欲大戲。農民與職業(yè)演員同場高亮了臉蛋與誠實的主題。這種詭異感在大胸女明星插秧唱勞動號子的場景里達到了高潮。片子一個神奇之處是它揭示了戰(zhàn)后貧窮的意大利卻遠比那些發(fā)達的國家開放,晚上休工后男女青年們欲望滿溢的翻墻娛樂、舞蹈的場景要到60年代的英美法才會出現(xiàn),更別提SM式的虐戀了。被小偷男二用樹枝抽打到倒下痛哭的農村少女徹底淪陷在了這種物欲與情欲的雙重征服之中。 女主與其是因為單純被欺騙不如說是因為她的面容將她從農民中隔絕了出來,而農民反而是缺席的。這種矛盾在意大利北部工業(yè)化富有之后更是成為常態(tài),男女主是否轉身就加入了勞動人民的隊伍?還是如他們的明星身份一般永遠脫離人民?
辛勤勞動讓艱辛的生活變得充實,然貪婪愚蠢的愛卻將這美好一切葬送。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貫穿始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她們最美!
#792 意語里riso也有笑的意思,苦米亦苦笑。新現(xiàn)實主義,Noir,黑白長鏡頭下的耕田女工,一群意呆妹子泥漿摔跤,勞作之余的爵士舞曲,畸形的四角戀,田野SM,屠宰場的槍戰(zhàn)。渣男毀一世,一對女主一個像褒曼一個像費雯麗,百合最王道。
盡管結局一早就已被臉譜出賣,妝容服飾細致的農場女工時常令人出戲,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的群戲實在壯美。太強調表演,因此包括杰出的調度在內,始終在提醒觀眾,這是場精彩的表演。
陌陌水田群美圖,淅淅雨淋摧花手,獨留米冢葬紅顏,粒粒皆憫儂
將女性的勤勞、性感、勇敢、善良、團結與篤愛在銀幕上呈現(xiàn)得繪聲繪色,是一部真·女性作品。其中61-79分鐘之間的幾場雨中戲,五星奉上,影片的華彩樂章。
年少輕狂的漂亮姑娘很容易就恃寵而驕 小孩子才喜歡壞男孩 女人們愛體恤人靠譜的 成幫兇的女人在得知項鏈是假的為自己的清白高興 鏡頭跟著人移動轉換拍攝對象 大全景兩人進化站在前景變成中近景 兩人夾著中間的構圖 180度的正反切
厲害了,是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和黑色電影的結合,還是用一個通俗故事的外殼(四角撕逼)講勞工問題的內里。就是這個最終效果見仁見智吧哈哈,兩個女主一個像褒曼,一個像現(xiàn)在流行的東歐超模,總之都不像意大利人,看她倆擼著袖子露著大腿在田里插秧實在太養(yǎng)眼了,但難免對劇情分神不是
4.0。大制作新現(xiàn)實電影。桑蒂斯想譴責戰(zhàn)后大眾傳媒對意大利勞動階級的腐朽,表現(xiàn)風格上卻呈現(xiàn)出一種折中或混合。比如其價值觀是馬克思的,但對女性身體帶有情色意味的展示也成為票房噱頭,又如其旨在批判對美國流行文化的迷戀,卻又處處可見西部片警匪片的典型情節(jié)。
如《魔戒》一樣,因表面被「巫師」鍍上價值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內在被「巫師」刻上歸屬感、安全感、責任感而光彩奪目,生來便帶著「創(chuàng)造、裝飾、迷惑」特性的項鏈與生來便帶著「被收割、被消耗、被揚棄」訴求,樸素又《艱辛的米》是什么關系?桑蒂斯借著小資產階級「兩面性、搖擺性和革命不徹底性」的性格特點給出了極為深刻的分析。隱藏在人民群眾隊伍當中,帶有強烈的「自我實現(xiàn)」欲望和明顯的「小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傾向的「黑市/第五縱隊」勞工的自我暴露,既有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偶然性推助,也有內在心理因素的必然性鋪路。我們注意到,作為一名像《小武》那樣被「警察/人民群眾」發(fā)現(xiàn)、拿捏住并公開處刑的小偷,沃爾特以及他的情婦一方面正在被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主義」愛情觀離間,一方面也在被「人民」藝術家所領導的「自由平等」價值觀吸引。
新現(xiàn)實主義中關心鄉(xiāng)村生活問題的影片,德·桑蒂斯自然是借鑒了涌入意大利的美國黑色電影風格。那既然有以羅西里尼式新現(xiàn)實影片為首的,那種時常將混雜的調子整合在一個片段之中的特質,那德·桑蒂斯選擇將混雜的方式延展至整部影片的形式與風格上就不可以了?大可不必。只不過影片過于強調矛盾情節(jié)與戲劇效果而顯得有些脫離了新現(xiàn)實運動。
大師的功力實在是非凡,很難不成為一部杰作,黑色電影與新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秀融合。不給五星是因為做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還不夠凄慘。
用長鏡頭展示現(xiàn)實的連續(xù)性,用環(huán)境音響展示現(xiàn)實的真實性。女農的全景幾乎完全是俯拍,暗示她們處于社會底層。而監(jiān)工全部是仰拍,并且用襠下的三角構圖暗示著他們對于女農的剝削。而男人們也是在高墻之上,女人要靠男人才能爬上去。草帽是農民身份的象征,但影片中的黑工卻連這個身份都無法獲得。雨中帶病插秧的片段展現(xiàn)出女農耕種的艱辛。但這種對于底層人民艱辛的刻畫卻成為了這段四角戀的背景,完全偏離了片名的主題。兩個男主一個是秩序的守護者,為了集體利益可以犧牲個人利益;另一個是危險的冒險者,為了個人利益侵犯集體利益。兩個女主選擇的變化也是在這種艱苦的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心態(tài)的變化。一個被同伴的樂觀感動,一個被耕種的艱辛擊潰。而最終冒險者被擊殺,掛在了肉架上,暗示著為了個人利益侵犯集體利益的都是畜生,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自我毀滅。
每個女人都有各自的命運;他擁抱女人,只不過是需要一個偽裝,就像舞會上戴面具一樣;想看兩個妹子百合
朱塞佩·德·桑蒂斯《粒粒皆辛苦》(又譯作《艱辛的米》)一向被認為是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的標志性作品之一。影片所著重表現(xiàn)的并非人們的貧苦生活,而是人們在這種生存狀態(tài)下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读!酚昧溯^多的筆墨去關注人物的內心世界,已經具備了一些表現(xiàn)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特征。
風格挺有意思,佯裝新現(xiàn)實主義,卻以好萊塢式的黑色電影為主軸,從歷史維度回溯又有點女性剝削元素和小妞電影的雛形,充斥著心猿意馬、衣著都市的女性農民群像,有這倆大美女領銜的娛樂元素,誰還關心大米的事啊
數(shù)不清的大腿和大奶,野合&SM,還有史上最壯觀的girl fight
9.2;德桑蒂斯,他的天才已經超越了那個時代
你見過那么白白嫩嫩、漂漂亮亮的姑娘----耕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