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來到電影資料館,看了現場配樂雜耍班,分外高興。也許是第一次體驗這種感覺,也許是第一次用大熒幕看默片,總之出來后神清氣爽,飄飄欲仙。
雜耍場這個故事,簡要概括就是:男人遇到綠茶婊,拋下妻兒跟著跑,不幸殺出程咬金,一刀下去警局老。簡單,有力,隔近一百年前那絕對神作,可以引起眾多兩性關系的探討。
本片的攝影也頗有意思,開場的游樂園那場戲,鏡頭活動自如,在那么一瞬間還有在看現代電影的錯覺。其中主角的主觀鏡頭用的很好,在迷幻中凸現人物內心的彷徨于不安。至于更細的,鑒于本人見識短淺,也不多分析。
最后想說一句:你看德國上世紀就拍出綠茶婊的故事了,中國導演們有必要再把這個故事不厭其煩地搬上大熒幕嗎?
終于看了一次現場配樂版,雖然從現在看這個故事有點老套,不過92年前的演員們貢獻了教科書版的演技。不知道雜耍部分是怎么拍攝的,感覺功夫了得!還有中國元素哦!配樂越到后邊越與劇情融合,細節(jié)的把握也很好,比如滴水的聲音,提琴的聲音等等。默片的情緒全靠演員的表演和配樂,感覺演員的毛孔都是戲!那時候還不是以瘦唯美呢,女主很豐滿,但看到豆瓣上的演員介紹令人唏噓。男配角實在太瀟灑,太勾人了!人壽保險是全場笑點!非常滿意!
中國電影資料館,樂隊現場配樂,相當厲害,才發(fā)現真正的好電影,其實并不需要太多的對話。只能說這個悲劇的愛情故事很動人,男主演出了對一個可愛的女人向往時候的小心,深愛時的寵溺,被背叛時的無助痛心到憤怒,連背影都有戲,女主在最后的癱軟,太牛了,太會說故事了。把婚姻和愛情里的那一些小九九描繪得惟妙惟肖。補襪子,動情的吻,動機。愛賭。雜耍班,空中劇院的盛況。交叉剪輯。太棒了,40塊錢真的很值很值啊。
3.5。出軌偷情,故事如今看來有點沒意思,但電影花了大量的筆墨在人物矛盾焦灼的內心過程,可見那個時代德國人在道德感上普遍的惶恐心理。還是很教科書式的“表現主義”電影,從“想象”到“雜技現場”那段很讓人捏一把汗。另外第一次聽BFI的現場配樂。
德國街頭電影,大量移動攝影、主觀鏡頭,平行蒙太奇,攝影角度。不看到最后20分鐘不知道電影的好,字幕卡跟室內劇一樣少,配樂解說但多少有點二。無字幕卡不一定好。最后20min有許多驚險片要素,末尾28號疊印出來時才完美。戲劇性吧。
雖不想鼓吹默片、歐洲先鋒電影、視覺蒙太奇等原教旨主義,但有意思的東西就是有意思。在杜邦這里,電影擺脫了對現實再現的陳腐目的,那些高度濃縮的幾何圖形與局部特寫形成著它們自身的韻律與節(jié)奏。歇斯底里的表演不僅只是出于戲劇性,而是人類普世的愛恨情仇似乎只有通過痙攣(似乎沒有更好的詞)的身體才能達到形而上的無限升華。
看到大家都在罵修復版配樂我就放心了= =視聽語言好,尤其空中飛人表演段落
“上帝的手一直沉重的壓在你的肩膀上 但他的仁慈更甚于他的審判?!?925年的拍攝角度和場面調度就已經這么前衛(wèi)了 中間馬戲團表演的匹配剪輯現在來看也很厲害 劇作很完整扎實 還有一星給吹萬樂隊的現場配樂!
歌德學院供片,樂隊配樂,神一般的攝影,每一幀都像泛黃的明信片。
上帝之手壓得你喘不過氣來,空中飛人在屋頂華燈和地上觀眾間交替繚亂。空洞之眼、迷離之眼和怒視之眼,面無表情的東方演員,寬厚沉重的28號背影。恰到好處的配樂,集體標桿式靜默表現。資料館吹萬樂隊配樂
原本是慣常來資料館消磨時光的,沒想到買的這場默片竟然有樂隊現場配樂,真是驚喜啊。簡單的三段式敘事,但劇本非常扎實,門窗、臺階等意象的使用很成熟。男主角的人物形象很豐滿,復雜的心理活動全部通過表情和肢體傳達了出來,加上樂隊的渲染,并不新奇的故事竟也跌宕起伏了。非常棒的觀影體驗。
6.22 默片的動作真的好講究,眼神簡直不能更精準了!
當然了,所有不好的故事開頭都有一個女人。
武大郎和西門慶的故事,埃米爾·強寧斯龐大的背影全是戲
6。雖然畫質很渣,我還是一眼就看出了女主角沒穿衣服
9/24/2016 大銀幕重溫,2K修復版放映,增添的段落很多,修復畫質也驚艷無比,差點以為之前沒看過,角色間的三角關系是貫穿全片的重要特征,因此其在剪輯上也喜歡在角色間創(chuàng)造三角關系,前半段是男人、妻子與情人之間的鏡頭與反應鏡頭來回切,后半段這種剪輯方式則發(fā)生在男人、情人與搭檔三個角色之間
3.5星,劇情太過老套了,即便是在1925年依然是個老掉牙的故事,不過話雖如此可如今這樣類似劇情的情節(jié)劇依然比比皆是。擁有極強表現力和沖擊力的攝影構圖是最大的看點,當然還有連后背都會演戲的偉大的埃米爾.強寧斯。PS新版配樂太扯淡了,里邊的人聲大概是想充當辯士吧,畫蛇添足極其多余。
每次看古老的片兒都要贊嘆,劇本扎實,攝影非常前衛(wèi)
65berlinale Day1 2k修復,現代配樂,唱詞基本把所有默片的留白意境都破壞了,原本留給觀眾的揣測和權衡都變成了帶有主觀視角的劇透。拒絕一切試圖篡改默片性格的嘗試!對于身體和性的刻畫,算是默片中的大尺度。
攝影嘆為觀止印象比較深的還有在男主得知真相后在吊桿上的那段蒙太奇 總覺得他會“失手”
表現主義杰作!Ufa大場制作。剪輯這么凌厲,乍一看還以為走到蘇聯(lián)去了哈哈。運動鏡頭很有趣,特別注意到里面有一個搖鏡,不一般啊。取景有縱深,不過仍然是以半身和特寫為主。整個片子時間不長,但全都是被拉長的心理時間,演員演技驚人。
4.5,攝影機和鏡內元素的運動幾乎代替蒙太奇,所以《雜耍班》大部分時間的情愫不位于剪切的斷點而是稍長的鏡頭內部。這意味著攝影機及觀眾本身也參與進"雜耍"之中,但與法國印象主義有別的是影片中的主觀化來源于個體的運動及其抽象形式而非移情,此外,"情愫"的所有者與他者的界限被劃清
默片時代的德國電影未免也太驚人了些//移動攝影機早就可以超越、追趕、放縱和捕捉人物了。早在表現主義中,動態(tài)攝影機就已經從人物背后捕捉或追趕他們(茂瑙的《偽君子》,杜邦的《綜藝節(jié)目》)。//讓·米特里提出半主觀影像的概念,并已普遍用來確定“存-伴”(être-avec)現象:它不等同于人物,也不外在于人物,而是和人物相伴。這是一種純電影的共在形式。p117//人們在讓這個參照中心(主觀影像)本身運動起來時,也把局部的運動帶給了集合,把相對性帶給了絕對性,把連續(xù)帶給了共時主義。//吉爾·德勒茲.電影1:影像-運動.[M].p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