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代巨星誕生記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一代國際巨星成龍,的父母,房道龍和陳月榮。
故事的開始,陳月榮因為戰(zhàn)亂死了老公,為了生計她回到鄉(xiāng)下安徽干起了販毒的行當,卻不幸被海關房道龍抓個正著,關進了小黑屋,難道一代國際巨星會這里誕生嗎?(等等,有小孩子在啦!)房道龍見月榮身世可憐,便放走了她。
你們別看房道龍是個外表霸道內心善良的海關人員,其實他的真正身份是一名國民黨特工。在一次秘密行動中,他被日本鬼子抓走了,差點人頭落地。
雖然撿了條命,但他回到家里卻發(fā)現老婆病死了。在葬禮上陳月榮居然神奇地出現,原來她早就認識房道龍老婆了,現在一個沒了老公,一個沒了老婆,看來我們的國際巨星應該要誕生了吧?(發(fā)展也太快了好嗎?。?br>道龍和月榮在短暫的安逸生活中日久生情,直到一天晚上道龍被同黨刺殺,死里逃生的他只好跑到上海躲藏起來。后來月榮在村里被富豪搶親,錯手傷人的她也被迫逃到了上海。兩人再次相會,卻很快又遭到了不幸,房道龍被追殺到上海的同黨打傷了頭昏迷不醒,月榮便日以繼夜地照顧他,終于有一天道龍醒來了,這苦盡甘來的時刻總該有人誕生了吧!(并沒有?。?br>兩人過上了小康生活,在新年的晚上到屋頂上飲酒共舞,但命運總是如此弄人,此時他們偏偏遇上國民黨在上海清理門戶,也就是說房道龍不能在這個城市待下去了。
于是他們決定逃到香港,因為成龍在那里出生的嘛(這不是原因好嗎!)。在他們將要通過關口,將要結束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時,月榮卻臨時改變主意,要留下來照顧她媽去了,并答應過一段日子便會與道龍相聚。
后來月榮履行諾言偷渡到香港,但在即將到達彼岸的時候被扔了下水,岸上的道龍見狀也跳了下去,兩人在污濁的水中拍起了唯美的慢鏡頭,你說如此美妙的時刻是不是該有人要誕生了呢?(總得先救上岸吧?。?br>經過歲月的蹉跎,命運總是交錯的兩人不再分離,在香港過上了穩(wěn)定的生活。幾年以后,我們的一代巨星誕生了,這個故事也終于可以結束了。
2 ) 《三城記》:歷史夾縫中的個體命運
上網一搜,關于本片的原型背景都很清楚,講的就是成龍父母的故事,據說還原度高達90%,拍出過《秋天的童話》《宋家王朝》《玻璃之城》等片的導演張婉婷,12年前曾拍攝過一部講述成龍家庭史的紀錄片《龍的深處—失落的拼圖》,后來她就萌生了將家族史故事改編成劇情大電影的想法,其實一開始張婉婷打算拍自己母親的故事,但遺憾的是直到母親去世,她都沒能好好聽老人家講述當時的事。母親去世后,張婉婷能想到的最熟悉那個年代的人就是成龍的父親,所以這個故事也是向整整一代人致敬。
劉青云和湯唯分別飾演了成龍的父母,命運曲線,性格做派,一望即知。不過《三城記》除了龍父龍母之外,還有“收買華”和“仇大姐”這一對人物,雖然是配角,但這兩人也在顛沛流離中從安徽到上海再到香港,沖破身份年齡文化層次等多重限制,同樣成就了一段曠世奇緣。
家族史如今在歷史記述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尤其是《三城記》所反映的現當代史,當事人年事已高,但還健在,于是乎,對這些過來人的采訪整理爬梳,就累積成重要的第一手史料;特別是當我們對大而無當的社會史、民族史敘述頗感厭倦之時,家族史這種細小單位的歷史建構就更加彌足珍貴,“馬丁·蓋爾歸來”之后,微觀史學與年鑒學派同輝,宏大敘事泛濫成災,現在反而需要微觀角度的家族史切口來撥亂反正。
其實《一九四二》《太平輪》都可以這么被解讀,電影改編,家族史的微觀視角更符合編劇需求。當然家族也不是孤立的,總要枝蔓出去,譬如前面說的,《三城記》里的龍爸龍媽,也需要收買華和仇大姐的襯托,才能支撐起一張故事網絡。相較于兩位主角,我個人對兩位配角的感觸可能更深。尤其井柏然飾演的收買華,這人一副小商販打扮,于龍爸危難之時出現,雖是萍水相逢,但收買華古道熱腸,替龍爸青云治病療傷,在亂世之中,更是幫扶著暴躁粗獷的龍爸一同找尋龍媽。
四人之中,收買華最年輕,也最促狹——眼鏡、帽子、胡須,一打眼還真沒認出是井柏然。收買華在四人中算是個文化人,還懂些醫(yī)術,看來是個小知識分子的模樣。對這位“不速之客”,電影也沒有完整交代其背景,亂世之中,看來真可能是狹路相遇——《龍的深處》我沒看過,不知房道龍老先生有沒有講過這個人。
四人之中,收買華的命運最為完整,他同情共產黨為其托運物資而不幸犧牲,也給這位年輕人的生命拉上了壯懷激烈的大幕。仇大姐頗有風塵氣息,又沒啥文化,但“從良”的媽媽桑遇上了知書達禮、年輕俊朗的收買華,由一枚雞蛋肇始,便徹底墮入了情網,而收買華對仇大姐的情愫陡升,也是亂世中難得的相依相偎。
收買華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應該不是大知識分子,做些小販營生,與五大三粗的龍爸為伍,也能干些粗活,不過在苦力堆中,收買華一副眼鏡總有些格格不入。收買華這樣一個底層的讀書人,或曰那個時代的小鎮(zhèn)文藝青年,并不屬于任何一個組織,也沒有公權機關直接倚靠,倒是頗有當下“北漂”的風采?!度怯洝分械氖召I華,一來在亂世中收獲了愛情,二來也在思想體認上越來越傾向共產黨,為其冒死偷運,甚至可以說是用實際行動“入了黨”,終在亂世中丟掉了性命。1949前后知識分子們的心路轉圜,是個很值得考量的論題,所謂“忍不住的關懷”,收買華也沒忍住,個中緣由,一言難盡。
在劉青云、湯唯、秦海璐等幾位老牌帝后的環(huán)伺下,井柏然的表演倒是不落下風。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捉妖記》成功,背后還少不了《失孤》《三城記》這樣的歷練。
收買華已死,秦海璐最后拿著一枚雞蛋,那一刻,《三城記》動人心魄。
3 ) 如果這是一部純愛情片可以打4,如果是歷史題材片只想給片頭1星
歷史背景、劉青云和湯唯,于是就去看了,總覺得歷史背景的片子,最不濟也就跟《太平輪》一樣吧,還能看。
但是,真的覺得被坑了,覺得劉青云和湯唯也被導演坑了,還不如《太平輪》,《太平輪》起碼故事看起來還算邏輯,《三城記》完全是借了歷史題材的外衣和仿大牌《雙城記》的名字的拙劣的嘩眾取寵。整部片子各種不邏輯,2個小時完全如不了戲。
而且湯女神這次的演技,也讓我完全大跌眼鏡,總以為她還在《北京遇到西雅圖》的戲里。從一開始發(fā)型就讓人完全出戲,那歌配的更是不倫不類,一開始她在村里唱的時候,我以為“畢竟在上海洋人家里干過,可能曲調有點洋是正常的”,后來發(fā)現去上海是在村里之后。
除了片頭有點歷史感,以為是1942風,平淡的真實,然而越看越不靠譜,后來都想開始玩手機了。這種歷史背景的片子,不是純愛情片,不是搞笑片,不是科幻片,如果情節(jié)不邏輯,其他就什么都是白搭。
下面說一些我的理解不了,能理解的了的同學來給說說:
1 飛機轟炸,湯唯抱著一個孩子,找到另一個孩子,完全看不出對孩子的擔心和找到后的激動,而是讓那么小的孩子又在亂七八糟的街上找爹,而劇情是說她對她男人沒啥感情
2 男人死了回老家村里,劇情的意思是她們家特窮,窮到要去倒黑土販毒了,而畫面上她媽穿的像個地主婆站在村口,回到家各種大吃大喝,看家里擺設布置完全屬于小康。 劉青云去他家提親,她媽各種嫌棄,理由是不識字沒文化,她家要是全家都吃不上飯了,還能嫌棄一個當小官的?
3兩人林子里玩兒槍,“這把送給你吧。”“那你呢?”“我還有一把”,啪,就又拿舉起來一把,這是劉謙變魔術呢??不是手槍哦,是長桿子槍。大樹林子里的,那么大個槍背進去,湯唯都沒看見,是瞎啊?然后還肉麻吧唧的說,你看,他倆是一對兒的。大爺的,沒聽過長桿子槍還有一對兒的。
4村里的來搶親,湯唯舉著槍說了句“我的槍比誰都快”還是什么的,這都哪跟哪啊,劇本是小學生寫的嗎?再說了,她以寡婦如果沒地位到都能被隨便搶親了,那她媽怎么可能還嫌棄劉青云這那的,更不邏輯了。
5 湯唯整部戲就那個長發(fā)飄飄的發(fā)型,村里是,上海也是,以為是在北京還是在西雅圖呢?
5劉被追殺逃走前,跟他爸說,如果我死了別找我。。。讓湯唯等著我。。。 這這,我好凌亂。
6 劉青云流落到上海,一直找湯唯,到處貼尋人啟事,都被人追殺了,還有閑錢那么高調的貼小廣告?后來去碼頭扛大包,然后變成做公車找湯唯。那會兒扛大包坐得起汽車嗎??后來找到湯唯的同時被人追殺,響了一槍然后他腦袋流血,我想知道他是腦袋中槍了嗎?還能跑幾條街?別人在追殺你,你還找湯唯,就不怕連累她嗎?那種動蕩年代生存是首要的,還能高調的跑了幾條街,最后喊打死我吧??
7 最慘的是那個裁縫哥哥,從洋人家出來后,看似是幾個人一起過活了,裁縫哥哥,井柏然都送過水,后來演著演著就給裁縫演沒了....
7偷了當鋪之后,幾個人穿著大衣在天臺,湯唯又披散個頭發(fā)問劉,
8 井柏然我就更不想說了,好像是隱藏了好久的我黨同志,不過這同志好像一直混著沒干什么正事,最后搶了當鋪成了暴發(fā)戶居然還買了輛車,拉著一車手表的走私販,居然還和我黨扯上關系了,片頭演的是國民黨特務都缺手表,這是嘛意思呢?而手表的聲音在那么吵的碼頭還被人聽到了,這是西游記呢?軍官讓大家安靜居然開槍,那種場面開槍只能更亂好不
槽點太多,看完真是有種義憤填膺的趕腳,真好奇這樣的電影怎么就上映了
4 ) 從宋家皇朝到三城記,實力落差,感覺像是換了個導演
喜歡張婉婷完全是因為她拍過宋家皇朝和秋天的童話,前者是一部非常認真的歷史片,后者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愛情片,兩本都非常好,但是這次的三城記,題材包含了兩者,倒敘+自述的形式描述與記錄了在三個城市顛簸流轉的苦難戀情,劇情銜接基本靠自發(fā)式的情感升華與代表地點轉移的城市風景照,而這些鏡頭百分之90都不指向人物內心,生硬的銜接造成了一種畫面與劇情完全脫節(jié)的觀感,十分糟糕的體驗,同樣是景的運用,聶隱娘的層次就是十分豐富,景越美鏡頭越慢越體現了聶隱娘自身對世界的認知與現實強加給她的概念沖突,越是突出聶隱娘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從而映射出聶隱娘這個被完全邊緣化的角色在大環(huán)境下的孤獨的疏離感,這樣的對比強烈而又干脆,侯導確實牛逼。感覺再說下去要變成聶隱娘窗口了,總之三城記我最多打兩星,總結一下我的觀感:畫風不統一,配樂跟不上,作為歷史片只刻畫苦難賺眼淚,作為愛情片認為刻意做作場景太多不自然,湯唯一開口還讓我分分鐘出戲,簡直爛透了,分分種讓我變毒舌得節(jié)奏。
p.s. 推薦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
5 ) 雖然它是2015年最失敗的電影,可我仍然懷念那一波流光
無論票房數字(1200多萬),還是口碑(豆瓣評分只有6.1),《三城記》都是2015年最尷尬的一部電影,8000萬的投資(據片方公布的數據)賠得血本無歸不說,張婉婷羅啟瑞和湯唯也背上了不少罵名。這也就算了,連一部大制作該有的關注度都沒有,靜悄悄地離去正如它悄悄的來,帶不走一個話題。這樣的結局簡直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但你可以說它失敗,卻不能把它簡單地歸到爛片的行業(yè),只為那滿屏浮動的照影流光,這部電影依然可以喚起我們對電影人匠心的敬意。
《三城記》沒拍好,這點華誼老板王中磊自己也認了。影片最大的失誤就在于劇本,在這屆奧斯卡上,頒獎嘉賓查理茲·塞隆在臺上說編劇是電影行業(yè)的支柱。事實的確如此,劇本沒準備好,電影從根兒上就敗了;當然,靠賣生鮮肉的粉絲電影除外。只可惜湯唯不是楊冪劉詩詩,劉青云不是長腿歐巴,再加上秦海璐井柏然黃覺這一文藝得不能再文藝的組合,一出本來可以細品斟酌清雅小品,卻因為故事和角色的分崩離析而成了墻上一套裱畫精致的民國掛歷,變成可惜的浪費。
簡單來說,《三城記》講的就是在上個世紀中國最亂也最騷情的時代里,兩個男女在安徽(具體城市影片并沒有交代清楚)、上海、香港三個城市的流離愛情故事。大時代加上跨地域的背景設定增加了導演和編劇的難度。曾經寫出過《宋家皇朝》、《歲月神偷》的羅啟瑞這次有點急了,故事嚴重不完整(香港的故事被壓縮成了一支五分鐘的引子),連最基本的情節(jié)點設定都不過關(竟然沒有故事高潮和大轉折點),以至于劇情牽強附會毫無代入感(這兩人到底要干嘛);有時代,沒情懷——歷史背景和人物性格命運完全割裂開來,不僅沒有互相成就,反而兩敗俱傷,時代失去了對人物的驅動,被架空濃縮成了畫框里的道具;人物也變得矯揉造作莫名奇妙,尤其是湯唯小姐還為該片奉獻了其演藝生涯中最爛的演出,票房慘敗也在情理之中。
但失敗歸失敗,這部電影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驚艷的美(和爛片有本質區(qū)別)。在安徽水邊祠堂一場戲中,湯唯飾演的陳月榮深情地注視著劉青云飾演的房道龍淺吟低唱,閃動的波光映在月榮光潔的臉上,恍若夢境。盡管空襲飛機的轟鳴還在耳畔,但此刻世界竟然如此的安靜美好。
張婉婷的作品向來是浪漫主義者的最愛,她擅長用光來表達敘事,無論是黃昏的余暉,煙頭上的星火,落葉的孔隙,還是檐下的雨滴,張婉婷都能在鏡頭中讓它們成為光的載體,在不斷的折射和映影中完成敘事和情緒的表達。且不說《秋天的童話》和《玻璃之城》,即使是《宋家皇朝》這樣的電影,也無處不流淌著張婉婷唯美浪漫的標簽?!度怯洝纷畲蟮某删停ɑ蛟S是唯一的)就是將張婉婷的風格進一步放大,演繹出那個亂世中社會底層生活中“心酸的浪漫”。就連紗廠包身工做苦力的鏡頭,有一種18世紀的油畫作品的傷感和美麗。
即便這世道如何讓人絕望,張婉婷鏡頭也容不下一絲臟亂。再窮困寥落的場景,畫面的構圖都精致講究,一絲不茍。劉青云飾演的房道龍原型是成龍的父親,兼具市井潑皮的浪蕩不羈和亂世游俠的古道柔腸,是片中最容易出彩的角色。人民藝術家秦海璐又一次用演技證明了無需再證明的自己,只是這個角色和《太平輪》也太像了。
命運收買了我,我收買破舊——井柏然飾演的貨郎阿華的這句自嘲式臺詞最能代表進步文藝青年的窘迫。但細節(jié)的精妙難以挽救整體的頹敗,張婉婷和羅啟瑞在畫面和臺詞上的雕琢在觀眾看來沒有太多意義。影片在2015年遭遇的尷尬,也正如片中阿華和仇大姐(秦海璐飾)拿著一座乾隆年間的鐘要換四個雞蛋時,遭到小販的奚落:
——這不是一座鐘,這可是歷史!
——有什么用???
是啊,有什么用呢?還不如仇大姐的一個媚眼兒好使。
6 ) 留下來,至少你知道孩子們活著還是死了
較好的從國軍殘兵的角度反映了當年的歷史,從電影角度說這個電影比較失敗,劇本沒有什么張力,大概故事本身沒有太大的戲劇沖突,沒有壞人,只有主角幾個人,但是這樣的劇情能上映就是一個奇跡了,在TG的面前用成龍老爸----一個殺了好幾個地下黨的軍統行動組特務的故事來做電影,能廣電總局審批過,奇跡!
電影本身我就不分析了,其實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爺爺奶奶這代人在民國末年的生活狀態(tài),現在看上去他們都和和美美養(yǎng)了一大家子叔叔伯伯姑姑阿姨舅舅之類的,也許我們能在大小屏幕和紙片上看到的就是解放后文革、土改、反右、三年自然災害之類,以我們父母視角來看待的TG解放后歷史,而抗日、內戰(zhàn)基本都被一邊倒的宣傳成TG萬歲,蔣國軍混蛋加笨蛋的類型,要么就是南京大屠殺那種慘絕人寰的人類悲劇,要么就是黃河大決堤餓死數百萬人吃人的慘劇,過于震撼,已經讓我們忽視了當年最主流的老百姓過的日子。而當年實際的故事都被忽視了,這個劇倒是很好的還原了一個三教九流的爺爺輩生活,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認為這個劇值得一看,雖然有些乏味。
但是從成龍的爹媽這號人物的人性來說:我鄙視!至少是不喜歡,對于男的來說可能要養(yǎng)家糊口,而且他是軍統特務,殺過TG,留在大陸只有死路與一條,但是對成龍老媽來說:拋棄兩個包辦婚姻的女兒決絕的奔向新世界新自由,對我個人來說不可接受。
我認識一個老太,年輕在上海時是一枝花,家境談不上大富大貴但是也很優(yōu)越,老公是開小工廠的,也加入了黨國,老太年輕時經常自己拿著可樂一個人看英文電影,自己下下館子吃點喝點。但是49年時家境急轉直下,工廠被剝了,家里2個小孩,3個弟弟妹妹靠她一個人養(yǎng),因為她老公帶著金條去了香港。過了兩年,他老公在香港憑借一身出色的技工本領又另起爐灶小有氣候,要讓留守上海的老婆去香港,當時這個還風姿綽約的老太就說了一個理由拒絕了“我還有這么多孩子和弟妹,你能保證帶他們過去嗎?難道讓他們一輩子在這里受苦我們不管嗎?”,結果是他老公為了她又只身回了大陸,后面大家應該也能想到收財產,收房子,收工廠,反右,文革批斗,抄家,坐牢什么的該上的都上了,到今時今日他們從20多歲有兩套別墅住成了一室戶連馬桶都沒有小破房子,老太的老伴也沒了好多年,從當年喝著可樂看英文電影變成了在家里收破爛給第四代買小金鎖。老太無怨無悔,就那么一句話”難道我要在香港想著他們吃苦,他們拿什么生活”。
對比之下,成龍的父母是怎樣的,大家評判,是我我絕對做不出拋棄親子一個人跑到外面逍遙快活的事兒,那個時候確實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未來會有這樣那樣的風險,也許跑出去了,你或者你(新的)子女后代有這樣那樣的成就(成龍啊,不是他廣電總局也不會給面子過審),但是請記?。毫粼诖箨懞秃⒆釉谝黄?,至少他們活著還是死了你是知道的。
這個老太是我奶奶。
2.5。什么都沒拍出來。湯唯臺詞功力太差了。分分鐘跳戲到太平輪
看完好想捐塊表。
看的提前場?,F在好好拍愛情電影拍的不浮夸那么認真的已經少有了,所以還是很極力推薦進電影院看的。張婉婷和羅啟銳這對夫妻檔還是有質量保障的,永遠拍得有情懷。取材自成龍父母故事,可生活比戲劇更精彩導致有些情節(jié)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其實竟是真實的。井柏然很出挑,劉青云非常非常適合這個角色。
太亂了,過度很突兀,看得很困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敘事沉靜而又沉悶。主題探討了戰(zhàn)爭年代的親情和愛情。結構雖是散文體,卻形散神也散。還是矯情了些。劇作上斷層的敘事加上湯唯分分鐘的出戲依舊難以入戲,劉青云、秦海璐表演沉穩(wěn)中帶著驚喜,湯唯似乎只有李安能發(fā)掘出她的潛力。井柏然發(fā)揮隨性而自然,但他魔性笑聲依舊是最大亮點!
拍得中規(guī)中矩,平庸得有點可怕。三座城市兩個人一段情,顛沛流離亂世浮生,以成品來看,做成電視劇會更好。首次深刻感受到,湯唯的演技不怎么樣。有多少人看到片尾字幕的“陳港生”會想到他是成龍?5/10
女&文藝導演真是讓人受不了!
比《黃金時代》好一點....
一部偽文藝愛情故事片。故事無聊,演員不入戲。沉悶俗套于一身。
《歲月神偷》與《太平輪》的結合體,亂世浮生的小人物與時代的波浪抗爭,這樣的題材和故事其實都大同小異,也沒啥新意,但本片不是什么的悲天憫人的傳奇故事,羅張二人組的細膩鏡頭拍得就是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三座城池,兩對戀人,一個時代
3.4星。因為是成龍父母的愛情故事所以對人物命運少了牽掛感(因為知道最后都沒死嘛)。故事不算冗長,有動蕩的情節(jié)卻沒有百分百讓觀眾感同身受,氛圍營造問題。讓我最意外的是,湯唯念臺詞的功力甚至不如井柏然自然。。演員光靠氣質和味道是無法成為頂尖演員的。
最后一個秦海璐透過光看雞蛋的鏡頭鏡頭,個人覺得是影片最有味道的鏡頭,湯唯的角色塑造很容易想到章子怡的太平輪,但是演員拿捏上少了一份動情之處。
張婉婷做為女性導演,鏡頭下亂世、戰(zhàn)爭、苦難也細膩的讓人動情。娓娓道來的故事整體很平穩(wěn),沒有什么高潮戲份,貫穿始終的冷色調渲染了大時代變遷的無奈、有情人顛沛流離的辛酸;結尾色調回暖重燃希望。湯唯的造型和表演會讓人不自覺想到黃金時代,最喜歡兩個人河邊彈奏一場戲。@傳奇時代影城
3.5,張婉婷對細節(jié)的堅持還在,對殘酷時局的反映不錯。劉青云的表演能不能給湯脫星留點面子?
如今的電影市場正處于最排斥亂世浮生題材的時候,這個講述成龍爹媽舊事的片子也緊隨太平輪一起沉了。制作雖精致,但總體比較平庸,沒什么吸引人的亮點。臉盲癥犯,黃覺井柏然突然傻傻分不清,湯唯繼續(xù)糟爛演技+票房毒藥,秦海璐怎么老演民國風塵閨蜜...頭尾那人人字幕組般的藍邊字體也太low了
三星半。這部片子給我的感覺像《黃金時代》或者《太平輪》,但是沒有《黃金》那么傳奇以及有厚重感。說實話每次看這種民國時期的戲,感受那個年代的動蕩和感動,我就特別幸運生活在和平時代。 你在深秋,給我春光。片中演技最讓人驚喜的是井柏然,和影帝影后對戲依然很出彩。
湯唯仍然在演著蕭紅,一副天然清高,一點不像安徽農家女,一念臺詞便出戲,出彩的反而是秦海璐。劉青云演了個不討人喜歡的好男人,井柏然其實還好,只是試映會來了一幫他的女粉絲,實在太吵所以我討厭井柏然。
又一組老導演的倒掉,看到湯唯戲還是那么差,也是放心。電影冗長的呦,以及這個項目有什么可拍的?
湯唯沒演技!湯唯沒演技!湯唯沒演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正題:可以給到三星半。女導演拍抗日勝利與內戰(zhàn)物價飛漲有很多細節(jié)可以玩味。愛情線水的意象與亂世線火的意象交織得也尚可。湯唯與劉青云兩人的離合,目的就是生下13磅的巨嬰。秦海璐片尾挑雞蛋一幕貢獻了整部電影演技的最高峰。
成龍父母的真實改編,顯得不夠精彩,既是局限,也是讓影片中巧合的部分合理。兒女情長太流水,湯唯在搭檔廖凡之后,又來一個大叔,糙漢子劉青云還是有點意思??不過更喜歡秦海璐和井柏然的姐弟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