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在前面】 這電影引起很多爭議性的討論,挺好,大家去影院觀看并討論其實已經很有意義。我得為這篇破文說明幾個問題,或者說在跟豆友來回討論的時候思考比較多的幾個點。 說【市場】的從三個角度來講: 1、許多人感動于導演為這部片子堅持了八年。但是大部分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堅持小半輩子,這句話讓人感動的真正原因應該是:在市場不看好的情況下,面臨賠死的風險導演為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堅持了八年,沒有完全妥協(xié)于市場。 所以問題來了,你一邊感動于導演的不妥協(xié)和堅持,一邊感嘆市場害了你并勸小輩們屈服于市場(乃至一篇破評論都忍不下)——這內心得多糾結。典型當婊子還想立牌坊并且對世人宣稱生活不易。仿佛世上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一樣。 2、市場的局限誰都知道,電影從誕生到現(xiàn)在每一個導演都一定會在市場需要跟自己的藝術追求之間找一個平衡點。這時候就會引申出一個底線的問題,“電影”的藝術底線在哪里,對市場妥協(xié)的底線在哪里? 3、評論跟市場在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下是如何發(fā)生關系并互相影響的的?兩者的獨立性的界限在哪里? 這仨問題沒有思考過就別來侃大山。 說【態(tài)度】的: 1、影評,不是人評,所有拋開電影說別的的都是耍流氓。 2、豆瓣影評不必是專業(yè)影評,寫下來的是我的偏好和風格,沒有非得讓你看。你不喜歡這文章,就說文章垃圾;那我不喜歡你,我可不可以說你是垃圾?(這句話抄襲自豆友)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是別人的垃圾,世界變成垃圾場。配樂何勇《垃圾場》。 3、文風刻薄并不是態(tài)度刻薄。很多人所謂的“態(tài)度”只是修辭上的情緒而已,沒有看到真正的判斷。 4、評論預設的對象首先是所評論之物,而不是觀眾。所以不要把自己代入覺得傷害了你,生活這么累,管什么別人的態(tài)度。 5、說裝逼的,并不覺得作者厲害的是腦子有病,誰特么想讓你覺得厲害了。有本事你也裝逼,大家逼上見功夫。 愛聊聊,不聊滾才是正道。 【評分】 豆瓣的評分并不是分值,它官方的解釋是兩顆星代表較差,三顆星代表還行,四顆星代表推薦。所以兩顆星除了我覺得它較差之外不代表別的什么。 看評論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反對這篇文章的人,尤其是噴子們特別愛抱團,版聊。自己思考過的人大部分都不會抱團,這個其實蠻有意思。 在大多數(shù)喜歡電影的人眼里,這部電影并不值得這么多的討論,所以不回了。正文很多偏頗的地方也不改了。不過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蹦出來罵一罵傻逼,那就不是評論的事兒了。 ————————————————————正文 很久前看到預告片室友勸我不要去看,預告片就這么爛就不要再去被虐了。巧的是微信發(fā)我二十塊紅包,這樣去看一場就18塊就夠了??墒聦嵶C明這18塊不如買肉吃。 坐下來,我們來談談國產動畫的一些小問題。 【國產動畫的希望】 1.技術 這幾天鋪天蓋地的“純凈水”出現(xiàn)在所有能看到的社交媒體上,聚焦在一點:《大圣歸來》技術過關,是國產動畫的希望 “國產動畫的希望”這個提法三不五時會出現(xiàn)以下,似乎表明大家都很關注國產動畫電影的現(xiàn)狀,并且對現(xiàn)狀很失望。這句話的前綴總會加上一句“技術”,仿佛所有技術過關的動畫都能成為國產動畫的新希望?!犊巍返募夹g當然不過關,當年號稱國產動畫的希望被破滅了。 技術與動畫之間關系密切,但這個技術是指3D技術嗎? 近年來我們看到的優(yōu)秀動畫片來數(shù)一數(shù),《海洋之歌》、《輝夜姬物語》、《起風了》、《無敵破壞王》、《瘋狂原始人》、《冰雪奇緣》、《卑鄙的我》等等吧。前面三部與3D無關,后面幾部是3D大片,但如果把3D換成2D,他們還是不是不一部優(yōu)秀的動畫電影呢,當然是。 這個問題換到國產動畫上是一樣的,3D效果拿掉,《魁拔》是不是一部優(yōu)秀動畫電影呢,勉強算?!洞笫w來》呢? 這時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大圣歸來》是一部視覺刺激的工業(yè)垃圾。而且它的3D并不出色,只能是勉強達到標準水平。這是第一個3D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3D效果應該怎樣配合電影。上面提到的最依賴效果的應該算《冰雪奇緣》,它的3D出現(xiàn)在所有場景的層次感上,并不只是縱深感;也出現(xiàn)在魔法上?!洞笫w來》的3D效果是轟炸式的,各種追逐打斗和魔法,而在場景上,它比較多的是縱深,很少有鏡頭來表現(xiàn)層次。這種縱深感其實無需3D來呈現(xiàn),電影的本質就是二維平面的三維效果。 這就展現(xiàn)出一個問題,導演的思維是把3D拿來拿來當噱頭用的,并不是服務于電影來用的??梢哉f整部電影是為了服務3D效果的。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 換句話說,《小時代》如果全換成3D,3000D,它依然是部爛片。 2.希望 那話說回來,國產動畫的希望在哪里呢?這可以寫個論文了。 我畢業(yè)論文寫的是《魁拔》,是理論批判型的文章,表達了很多對它的不滿。但平心而論,《魁拔》不失為一部較好的國產動畫。對它有很多恨鐵不成鋼的意思在。 我覺得起碼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動畫,一個是故事,一個是制作。 拿《魁拔》為例來講故事,魁拔的故事非常宏大,非常復雜。這是它引以為豪的,某種程度上也是它的敗筆。但當它做到第三部《海問香》的時候,它故事框架已經完全構建起來了,看起來已不費力,開始走向好的方向??上]錢了,玩完了。 反觀《大圣歸來》,是毫無故事可言的,不顧一切的各種追逐打斗來體現(xiàn)3D。這在下面【導演的惡趣味】里一定要罵一罵。 從制作的層面來講,上面說了好多3D跟動畫好不好關系不大。好萊塢的動畫當然需要場面和一個嚴謹俗套的故事。而動畫電影的另外一個世界當然要算日本。我們來看《輝夜姬物語》。 《輝》故事也并不復雜,延續(xù)了日本動畫一貫的風格,它的畫風卻是有意思的。日本動畫有它自己的傳承,從手冢治蟲到今天一直在延續(xù),而《輝》向日本傳統(tǒng)的浮世繪借鑒了許多,同時整部影片有種水墨感。這是它的傳統(tǒng),也是它的特色。一派清新。 但水墨這個東西不應該是中國的嗎? 【本土傳統(tǒng)】 上世紀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憑借著水墨動畫為中國動畫打出了大好江山,在國際上水準也遙遙領先。而后影響手冢治蟲,才有了如今的日本動畫。固然,水墨可能不適合如今的時代,制作也費力氣。但是《輝夜姬物語》就是對國產動畫赤裸裸的一巴掌。它不用毛筆墨水就表現(xiàn)了了水墨的質感和精髓。我們的動畫導演們卻還在模仿日本模仿好萊塢,對自己的動畫傳統(tǒng)視而不見。 水墨的意義是代表了我們的美學觀念,代表了一種有別于西方的散點透視。胡金銓在這方面做的努力也后繼無人。這本是一種很高級的審美,表現(xiàn)在電影上完全可以是另一種美學。 這難道不應該是最本土的希望所在嗎? 拋去制作風格上的“本土”,我們本土文化里應該出現(xiàn)什么樣的妖怪,什么樣的動畫形象呢? 答案盡在《大魚·海棠》?,F(xiàn)在還不敢說它究竟是怎樣一部動畫。但憑著它的十分鐘的預告片,我們看到了建筑是用心畫出來的“土樓”,機關是橋邊的石獅子,妖怪是《山海經》里的怪魚。這些都是本土動畫令人欣喜的元素。這么有意思的事情為什么沒有人拍呢?為什么拍孫悟空就一定要日系,一定要迎合西方的想象呢?當然,能被“迎合”所滿足的想象也稱不上有見地的想象。 有很多人談《大圣歸來》是本土動畫的希望。他們大概想表達的是國內能做出與國外一樣的動畫,而不是“本土”。 《大圣歸來》里有多少元素是本土的呢?怕是比《魁拔》還要少。 人物形象是木偶動畫的元素,木偶的動作相對僵硬也不需要復雜多變的表情,這樣既可以規(guī)避我們畫師水平的低下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特色”,但很遺憾《大圣》的形象并不夠特色。 孫悟空的紅頭發(fā)一定是買的七龍珠的假發(fā);豬八戒耍武功是活脫脫的《功夫熊貓》;山神難道不是寵物小精靈里的大巖石嘛;山妖跟蹦蹦跳跳的土地爺像是從《百鬼夜行圖》里走出來的;莫名其妙的那條鬧場龍不是《千與千尋》的小白龍嘛;而最令我詫異的是【【【最后的大BOSS是無臉男】】】,而他人的造型與變身后的造型都是長大版的無臉男,還擅長用各種龜派氣功。我了個草! 看到《大圣歸來》里的千尋代表隊的出場讓我莫名激動,不由得期待續(xù)集,童年的小畫書終于重見天日,《孫悟空大戰(zhàn)葫蘆娃》,《孫悟空大戰(zhàn)皮卡丘》、《孫悟空大戰(zhàn)黑貓警長》都不再是夢。 按理說,這些東西大部分還是來源自我國,可是這些妖怪的形象設計卻是日本人來做并且殺出一條市場的血路。我們當然可以借鑒,但照抄就不要臉了。前幾年在人人不知道哪個美院的孩子畫了一套《山海經妖怪集》還有《西游記妖怪集》,很棒。所以說,不是么有人才,而是有錢的看不到人才。 對動畫電影來說,世界觀的構建尤其重要。以《西游》為題材有個很完善的世界觀,但同時也會對創(chuàng)新有一定牽制?!洞笫w來》顯然是要創(chuàng)新的,但它的世界觀卻并不完整。 舉個小例子,地理構建上這部片子漏洞百出。長安城在哪里,大海在哪里,懸空寺在哪里,五指山在哪里,懸崖們都在哪里?這些地方江流兒可以僅憑腳力不費多大功夫就走到,那么導演對于《大圣》的地理世界是怎樣搭建的呢?西天到底有多遠呢? 這可以無傷大雅,也可以是致命傷,都可以規(guī)避。但通過這一部作品還遠遠看不出這個系列的世界觀。 【導演的惡趣味】 導演對喜劇的理解是什么呢?連棍棒都談不上。 漫長的山妖小孩追逐賽里,二十年前成龍就親身示范過的場景一一閃過,我都快看哭了,時光時光你慢點走。這是典型的棍棒喜劇的套路。 在這部追逐賽里,不完全統(tǒng)計,江流兒背著小姑娘摔下了8次懸崖,撞碎了7塊大石頭,被扔來扔去了數(shù)十個回合,連皮都沒有劃破。 它們在山里走著走著就發(fā)現(xiàn)了豬八戒,于是開始了各種人物的花樣挖鼻孔大賽,導演意猶未盡,在孫悟空挖豬八戒鼻孔的時候竟然把鏡頭放在了豬八戒的鼻子里,天了嚕!第一次見挖鼻孔挖高潮的導演也算開了眼。 這是細節(jié)上的惡趣味。這些惡趣味是靠著“追逐”“驚險”“賣丑”來制造喜劇效果,這在美學上歸到“滑稽”與“丑”上,我們無法說它是一種高級的喜劇形態(tài)。 人物呢,江流兒是少年版《大話西游》的嘮叨唐僧;如果沒有江流兒,孫悟空就只知道在森林里散步;豬八戒就只知道在森林里的破廟里cos彌勒佛吃果子;山妖就只能在山外的世界找到一個小女孩。 也就是所有的人物都沒有目的性,行尸走肉一樣打石頭,打山妖,看大龍嬉水,打無臉男,跳懸崖。 江流兒要保護這個小女孩,在他的角度是合理的,在妖怪的角度或可斟酌,城里只剩下著一個小女孩了嘛,費勁巴舍的去追,不過這是小事兒。孫悟空出來后想擺脫江流兒,并沒有像傳統(tǒng)的西游記那樣有“報恩”的想法,也就是他跟江流兒上路是沒有目的性的,這很多人說到過,場面上只有再加一兩組江流兒始終會出現(xiàn)在他身邊的鏡頭就可以了,這也帶來節(jié)奏的小問題。 孫悟空擺脫不了他,只好上路。這兒一般會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在路上兩人很歡樂,孫悟空不知不覺喜歡跟他在一起了;一是孫悟空有機會離開,他自己想了想卻沒有這樣做。這兩種方法都要有一個必要場面,就是孫悟空發(fā)現(xiàn)離不開他。這樣才會產生人物關系的轉折。電影的處理是猴子聽到江流兒要想佛祖求情受到震動,思路上挺好,但畫面跟細節(jié)上是不夠的。對上級的“求情”也不應該是一個叛逆的猴子的痛點,這又涉及到人物性格的問題。 配樂也有意思,有各種各樣的戲曲音樂。 【功夫八戒出場時一段鼓點快板的節(jié)奏,八戒跟著走臺步?!窟@個段落標出來是因為從沒有這么傻的導演。早在上世紀20年代,蒙太奇學派就提出過聲音跟畫面應該是相互配合的蒙太奇式的關系,而不是解釋說明的關系。田曉鵬不知道。 當戲曲音樂出場時,銀幕上人物一定不是跟著節(jié)奏在舞臺上轉起來。《少女哪吒》用的那么刻意了竟然還敗給了《大圣》的蠢。 還有一組打斗過程中,好好地音樂跟著,孫悟空忽然翻了個跟斗,音樂就變成了京劇。 孫悟空要變身的時候,音樂變成了《大話西游》孫悟空出場的經典音樂《小刀會序曲》。 通觀整部影片,配樂是分裂散亂的。汪峰的配樂被人詬病很多,那一段畫面很美,也是必要的過渡場面,歌詞卻太搶戲。 “惡趣味”如果廣泛一點的話,還應該加上劇情。 江流兒父母被山妖弄死這一段落毫無意義,這段展現(xiàn)出的山妖不愛吃人,不愛抓人,就愛看江流兒。 白龍出場毫無意義,嚇唬了一下孫悟空,吃了一個小山妖。就灰走了。 豬八戒也沒有意義,吃了好多果子,挨了幾下打。唯一一次出手沒碰到人家就變成小乳豬惹。 江流兒師傅沒有意義,師傅起初比江流兒啰嗦,后來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被騙了。 電影里到底什么是有意義的必要場面呢? 問倒我了。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yǎng)。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尤其是搞影視的人,要點碧蓮是一件比長生不老都難的事情。 面對這么一個東拼西湊毫無劇情毫無人物毫無新意的,技術剛剛及格的作品,竟然有那么多“純凈水”號召大家去看??梢姡袑幫景央娪八囆g作為意識形態(tài)宣傳武器的論點是完全正確的。在這部電影的影響下,就真有那么多人不要碧蓮的號召大家買票去看。回頭該玩命玩命。 好了,我不吐槽了。 我真的是懷著滿滿的好心去看這部電影的。奈何明月照溝渠。 向這部電影以及推薦這部電影的人致以我最誠摯的鄙視,并友盡。 PS: 這篇寫的最亂,竟然有這么多人看,豆瓣本來給匿了又放出來,也是醉。里面有一些偏頗武斷的地方,不過大差不差。 對我來說,這一百多年來所有的中外電影都是在同一坐標系中的。不能因為他是國產,或者是什么剛果產,就對他放松要求?,F(xiàn)在都在講跟國際接軌,評價體系應該首先一視同仁。也只有這樣才能看到它跟其他優(yōu)秀的電影相比差在哪里,好在哪里。 作為電影,我并不覺得它比《魁拔》好。 硬要說優(yōu)點的話,也是有的。江流兒跟孫悟空這對人物關系是最大的亮點,也搭建的蠻有意思,按照導演以后幾集的思路來看江流兒還會經歷一個叛逆期,那時候就可以用理論來解讀了。 但在這部電影里,最大的缺點我上面也沒寫,是節(jié)奏的問題。大多數(shù)人都感覺到了。有很多人從劇作的角度來寫它的節(jié)奏,有人用“金羊毛”來套,都寫挺好。 大家怎么來理解“誠意”呢,細節(jié)上的盡善盡美是誠意,內容上的盡善盡美是誠意,有沒有充滿誠意的到處模仿這一說呢?電影作品的誠意跟這個導演努力了十年二十年三個月有必然聯(lián)系嗎?法斯賓德一年好幾部電影,少年時代拍了十來年,誰沒有誠意呢? 對了,說到龍,有點兒小悲哀。很多人說千與千尋的龍本來也是抄襲中國的龍,說去看故宮的九龍壁。 跟九龍壁也沒啥關系,我們國產的龍的形象從來沒有像過九龍壁,也沒有像過千尋的小白龍?!洞笫ァ芬参幢爻u小白龍。 只是龍的形象設計應該是個很狹窄的面向,在設計的時候很難規(guī)避開既有的形象的影響,所以我們才說萬氏兄弟的《大鬧天宮》到現(xiàn)在依然優(yōu)秀。小白龍打出了自己的知名度,代表了一種設計風格,再類似這個風格的看著都能想到小白龍。這就是日本電影文化的成功唄,能怪誰呢。文化上成熟的晚只能陷入被動的境地,要么你另辟蹊徑。要么你賦予它一種完全不同的性格,讓它豐滿到足以抗衡其他的龍形象。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在我剛開始學會思考的年歲里,我讀了《悟空傳》。那個用五百年時光卻依舊逃不過命運的孤獨的小猴子讓我心碎,至此那個威風凜凜的孫悟空形象在我心中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細細品味齊天大圣孫悟空這個角色。 86版《西游記》中他無往而不勝,叛逆不羈卻被緊箍咒套牢走上了西天取經的漫漫長路,盡管最終取得真經,卻蹉跎了歲月,傷透了情懷。而他要的只是在花果山跟那些猴孩兒們吃喝玩樂自由自在逍遙天地間而已啊。 99年的《西游記后傳》這部神作中,悟空作為最后一顆舍利子,最終殺身成仁,悲劇色彩更加濃重。這里說這部劇是神作并非諷刺,除去它不斷重復的特效動作,拋棄六小齡童版西游記的觀點去看,這部劇非常顛覆非常驚艷,善惡一念之間,編劇功力深厚,整部劇具有極其完整的世界觀,在這里順便推薦給大家很值得再看一遍,重新體會那個更加放肆顛覆的西游世界。 然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游》了。天生的宿命讓人無法抗拒,他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蓋世英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可是最后...... “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喲,像一條狗?!?對啊,最后,就是僅僅像一條狗而已。 縱觀國內這么多孫悟空形象,縱然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悲劇色彩卻也總是他逃不開的符號。各種放棄各種掙扎,最后總是逃不過宿命兩個字。 而即將在7月10日上映的《大圣歸來》里,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形象變得更趣了起來。他沒了法術,他不會飛,他不再火眼金睛,不再身如玄鐵,而是變成了一個八百年沒洗過澡的沒用的臭猴子,他被擊倒他無能為力,他羞憤他痛苦,當他沉入壓抑黑暗的海底深處,江流兒像一道光把他喚醒。 還沒有變成唐僧的江流兒順流而下,天真勇敢,對世事好奇 不肯好好念經。他沒有唐僧的無能懦弱,也沒有唐僧的迂腐偽善,唯一的相似之處可能就是電影致敬《大話西游》里的絮絮叨叨沒完沒了。 江流兒與孫悟空的搭檔像是沒頭腦和不高興,變成奶爸的孫悟空更加趣味橫生。孫悟空的形象被設計得和我們印象中的美猴王非常不同,電影中孫悟空剛一亮相,身邊的人就驚呼:“天啊,這孫悟空是馬變的嗎?這臉長得跟李詠似的?!必i八戒呢,還是那副模樣,好吃懶做的那一點小出息。打醬油的土地公公也渾身是戲,呆萌可愛。傻丫頭的角色只負責賣萌,略顯單調。和尚師傅莫名其妙得消失,最后又莫名其妙得出現(xiàn)。人物設定存在一定缺憾。反派角色里,山妖們依舊是又笨運氣又差的設定;那個反派大BOSS剛出場時酷似化了妝的無臉男。 電影3D效果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好,不知道是不是我觀看的影院的問題。情感推進速度過快,導致劇情略顯單薄,最后在劇情高潮處戛然而止,沒能讓情緒發(fā)酵到頂點就沉寂黑暗實在有點讓人失望。但從電影精致的美術,契合的配音,驚艷的配樂絕對能看出片方的良心之處。 個人感覺電影最后可能是為了照顧低齡群體在創(chuàng)作思路上做出了一些不必要的妥協(xié),畢竟對于孩子們來說,這個齊天大圣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可為什么呢?卻唯獨守護不了這個聲聲喊著“大圣”的小人兒呢? 這樣的故事對于孩子們來說太殘忍了。 可我寧愿是這個殘忍的結局。 這樣我就可以執(zhí)著得相信,這是一個關于來世今生的故事。 這樣那個放棄了把酒言歡逍遙天地的毛頭潑猴,這樣那些被壓在五指山下的五百年蹉跎時光,這樣那西天取經無奈苦痛的漫漫長路,亦或者那些被傷害被誤解的委屈惱恨,是不是就顯得不那么悲傷了呢? 所有的無怨無悔,所有的犧牲付出都有了來路與歸途。 因為一切都是他所愿啊。 我齊天大圣孫悟空,法力無邊,說了要護著你的! 今生沒能護你周全,來世只為你鞍前馬后。 “別跟著我,小屁孩!” “別趕我走,師父!”
真是良心之作,3D效果是我目前看過國內電影最好的,沒有之一,劇情雖然簡單,但是并無尿點,畫面太美了,國漫崛起啊,不說了,回去練畫了!
真的超出預期了,作為一個學動畫專業(yè)的,知道一部這樣的動畫片作出來有多費勁,國漫是在慢慢進步的。當然缺點還是不少,劇情單薄了,勝在效果確實不錯,值回票價。還是可以更好的,多些自己的特色,汪峰bgm真是有點違和。小刀會好燃?。?!好好沉下心做續(xù)集吧!也請出點周邊哈哈
正因為不容易,所以才不要捧殺。是什么樣就什么樣。
八年的制作下,當代國產動畫終于有了3D景深、畫面構圖、色彩調配的新典范,還強化了幾段傳統(tǒng)配樂,稱得上當代國漫分水嶺。不過部分造型有點cos,劇情某種程度上和《西游降魔》等一樣,只是一個主流化的變奏形式,原創(chuàng)力匱乏。期待后作能有突破。
鼓勵性五星。雖然能明顯感覺到導演需要一個好編劇幫他寫故事,以及有錢和沒錢交替如余弦函數(shù)一樣波動的畫面質量,但整體而言還是太感動了,就是那種,終于有個國產導演愿意把我當人看的感動。今天周一,朝悅七點滿場,坐第一排看完的,你們感受一下
是很燃,有笑果有淚點。劇情對我來說,說服力不夠;對低齡觀眾可能又略復雜,江流兒疑似死掉的時候有小孩沒搞清情況大笑。當然這是求全責備,好的地方毋庸置疑,尤其很多細節(jié)我非常喜歡。配樂不夠精準,能感受到創(chuàng)作意圖,但音樂與場面的配合有點問題,影響效果。
場景、動態(tài)乃至3D效果都算近年國產頂尖,開場鬧天宮尤其驚艷,配音有大Boss童自榮,配樂黃英華;只是故事、角色都偏低幼,情感鋪墊不足,而且一集沒講完就挖坑略嫌不踏實;最囧一段是猴子講完勵志金句,汪峰嗷地一聲就來了;現(xiàn)場小朋友反應熱烈,散場時有個蘿莉表示“太感動走不了”。
口碑營銷過了點,很討厭這種你批評這電影粉絲就過來罵你這樣的方式。技術層面是挺優(yōu)秀的,畫面,場景和動作,幾段打戲也漂亮,最后大圣歸來也威風。但是故事真的太薄弱了,前一個小時幾乎沒啥信息量。立意,內核都配不上這么高的分。
這是我第一次特別自豪地沒有用「國產電影」的標準給這部動畫片打了4星。除了結尾明顯的劇作缺陷外(我懷疑是缺錢制作沒完成,因為以前半部分的劇作水平而言沒可能這么明顯的缺陷編劇不知道),整體水平真的可以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來比較的。這種電影我們作為觀眾一定要用電影票給它一個機會!
西化的口語,情節(jié)略單薄,制作精良,感覺與神筆馬良差不多檔次吧,個人見解。
國產還是支持下吧
大圣變身之后簡直狂拽酷炫屌炸天,求嫁!技術和畫面一流,笑點自然和諧。ED部分又萌又有愛。妖王真?邪美。劇情是弱,但如果這不是國產動畫肯定一群人跪舔而不是扔出一大堆一星二星。
四星。1.甩開《超能陸戰(zhàn)隊》這種屎片幾百條大街。2.西游記新編,無論從故事創(chuàng)作還是動畫特效都是無懈可擊,完全的好萊塢動畫水準,亮點在運動鏡頭和主觀鏡頭,還有牛逼的3D視效。3.悟空的封印之所以解除是因為認同流兒的正義、勇敢和懲惡揚善的價值觀,這就夠了。
點映場時候滿場的小孩子,我以為會很鬧,但是沒有??焐鰰r一個娃娃問麻麻:麻麻為什么大人也來看動畫片哪?麻麻說:因為在那些大人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在等大圣歸來啊~(轉)
比我預想的還!要!好!看!畫面夠美打斗也夠流暢,劇情不復雜,笑淚皆具,大圣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帥,再疼也不能給小屁孩知道、百折不撓重情重義的性格塑造太棒,出場音樂一響起我立馬就跟著燃起來了!
是有不少值得褒獎的地方,開場的大鬧天宮以及后面的場景美術都做得不錯,技術不缺了,缺的是原創(chuàng)性和想象力。孫悟空cos至尊寶、大boss仿照無臉男、山妖也像是《瘋狂原始人》里跑出來的。劇情弱成狗還抄了《西游降魔篇》,孩子們看看樂呵樂呵好了。
造型太雜(結尾大蠕蟲甚至惡心和嚇人),角色形象cos痕跡明顯(《超能陸戰(zhàn)隊》反派、《大話西游》至尊寶和話嘮唐僧、《馴龍高手》附體山妖...),笑料刻意,故事改編添油加醋,雖然打斗和追逐戲不錯,技術讓動畫更逼真,但整體劇情和創(chuàng)意沒提升,依舊是沒有突破的國產動畫,弱劇情更適合兒童群體觀看。
導演是個好影迷,卻是個爛編劇。
技術上的進步可喜,脫穎而出,這方面打個“優(yōu)秀”毫無問題。大鬧天宮看的我整個人都酥了,可惜后續(xù)沒有保持住開篇的高水平。缺陷也很明顯, 線索節(jié)奏紊亂的一塌糊涂,故事像低齡化妥協(xié)的不倫不類,過多的致敬(抄襲)怪物形象,武術動作。誠意較好,獨立性略差,是國產動畫中的佳作,但仍有許多遺憾
打一星二星的你們心里四星五星的電影是什么?!重構了腳本說故事老套?人設場景炫了說抄襲別人?不是沒有瑕疵,但是這樣的片子都說沒有突破我只能感慨中國動畫的一片赤誠被當驢肝肺!影評紅人為了顯示自己身段高給一兩星也是夠了!看一堆不客觀的短評簡直被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