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最心疼的還是那個滿心創(chuàng)傷的叫阿ken的男孩子…
一群少年固執(zhí)、任性、敏感、懦弱、尖銳…可能就是那個年紀的青澀模樣吧……慵懶的調(diào)調(diào)、瑣碎小事、非常長的長鏡頭、大海、奔跑、打鬧,相互折磨又相互依存…不局限于講青春,還有與青春相關的家庭、社會關系、人際網(wǎng),寫實的拍攝風格,淡淡的憂傷、又甜中帶喪,所有的人都是缺陷的,但又努力地工作生活著,就像是一場人生百態(tài)的演繹。這里面所有的情感到最后都是個未知數(shù),還有點玄學的味道、王家衛(wèi)的空洞感…劇名叫《愛情合約》,實際上應該是要表達愛情沒有合約、任何情感都沒有圓滿的合約、只有經(jīng)歷和現(xiàn)實。而人生就是一個相互走散的過程…
配樂卡司強大,《關于我們之間的事》張震岳的音樂一直有著隨性自然的feel,就是把心底的句子瑣碎地念出來,敘事風格有點李宗盛但又比李更自由…就像是男主阿ken的內(nèi)心獨白…
《中間》梁靜茹的歌帶著無法掙脫的倔強感,一望無際沒盡頭的渺茫,潮濕的、苦澀的無限彌漫開來…就像女主曉風矛盾敏感又脆弱的樣子…
《孤單北半球》這首主題曲太好聽了!林依晨沙沙的聲音“少了你的手臂當枕頭我還不習慣……”這不就是唱給阿ken的,這個從小病態(tài)像刺猬一樣的姑娘,在遇到男主后變得柔軟平和起來…她短暫的人生也在遇到男主后變得有意義!這首歌更像是小風在劃開了重重的刺猬殼后,小心翼翼地把柔軟的內(nèi)心剖給阿ken看。雖然無法改變命運,但我仍然覺得小風是幸運的,幸運地遇到了能讀懂她的阿ken,那個用全部生命去感受和解讀她的男孩子…
可我最心疼的還是阿ken??!那個看似波瀾不驚、平實無華,家庭和內(nèi)心都破碎不堪的十八歲的少年,他的善良、他的包容、他的深情是多么引人矚目啊…
2 ) 獻給我這個等待愛情的女漢子。
這還是我第一次寫長篇影評,因為看完之后實在是太觸動我的心了,我實在無法釋懷,只有在這里,敲下這些文字,希望能一次性傾訴出來,哪怕有一個人懂也好。
有很多劇,劇情比愛情合約好,也有很多愛情像愛情合約里的那樣,純純的讓我感動,但是可能是特殊原因吧,我始終從這部劇里,走不出來。
我覺得小風很像我,我指的是性格,可能,我比她還要強一些,我也好想和小風一樣,大聲說出“我好想談戀愛?!暗抑?,一但愛情來臨,我做的事是只有回避,我一直在懼怕一些東西,因為我怕受傷。
看到依晨和小美的表演,我會覺得,他們好像是真的,我甚至在氣惱,為何這個純純的阿ken會變成一個穿梭于偶像肥皂劇之間和其他女明星動不動就可以接吻的明星。在看這部劇之前,我看過很多小美的劇,劇里面有很多和女主熱吻的戲,我都沒有感覺,可是愛情合約里的每一場吻戲,卻都讓我感到激動,那種感覺,我說不出來,可能因為氣氛和表演,我就覺得這部戲親得很青澀,自然,而偶像劇里面的則是單純的表演。
我已經(jīng)分不清現(xiàn)實和演戲了,可能,我愛上了一個叫做阿ken的男孩,看見他為變成植物人的小風做菜流下眼淚,看見他為小風唱歌,看見他對著上天大喊“你整誰不好你整我?!蔽覟橹乃?,我心里在想,實在是沒必要把車禍加進去,小白載著小風去見阿ken,兩人又和好如初,不是很好嗎?可是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的,他們的愛情的確得到了永恒,導演也是想表達這一點,但我真的不贊成用死亡這一種方式。
在看劇的時候,我并未多大感觸,可看完之后,我卻在第二天釋懷不了和郁悶,我一直在惦念那個叫做阿ken的人,我周圍的人早已對這種劇不敢興趣,所以我無法給誰傾訴,更不能說出我的感受。
我怕的是,在現(xiàn)實中,我遇不到阿ken這樣的男孩,而我傷心的也是阿ken這樣的男孩或許也不會有,可能我太自卑,所以過于自尊,我承認我初中的確愛過一個男孩兩年多,但這兩年多里,我沒有任何表示,也不可能去告白,我每天想的就是,今天不要再看他一眼,免得又想起他,每天這樣想,可是日子累積起來,竟不知不覺就兩年了,有時候明明是想和他走在一起,卻又故意躲著他,有時候不小心看了他一眼,心里面就暗暗自責,真是不爭氣,那種感覺,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暗戀里最美好的時光。
后來是如何忘記的呢,那是因為我時刻提醒自己,反正陪你走到最后的人不會是他,那何必還在他身上浪費時間呢?何必讓他霸占你的大腦讓你的腦子不去思考更有價值的事?我不是那種優(yōu)柔寡斷的女生,我說到做到,有的時候,我都想告訴自己,你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堅強去忍耐?你放下面子會死啊?可我承受不起后果,我怕丟臉,愛情的確已經(jīng)在我心里發(fā)芽,但我每天做的事就是把它埋進土里。
那時候覺得,自己和他如果走在一起,那就是個笑話,所以現(xiàn)在,我不斷充實自己,我不敢多看別人的眼睛,我很怕愛上一個人,又像初中那樣,傻傻的浪費時間,卻沒有結(jié)果,我討厭沒有結(jié)果的愛情,我也不想浪費時間。忘掉一個人,嘴上說說很容易,在朋友面前裝作不在意也很容易,可是實際上呢,只有自己心里清楚。每當朋友感情不順,我都會告訴他們,你看我還好沒有喜歡的人,生活得多輕松自在,其實心里哪一刻是不想的呢?
在別人眼里,我不看偶像劇,追星也不是追的小鮮肉,而是張震等大叔,所以都覺得我是個在愛情方面一竅不通的人,甚至覺得我對這方面不感興趣;我也相信小風說的話,“只有笨蛋才會相信愛情?!笨墒亲詈?,小風不也是相信了嗎,那我,也算是個沒體驗過但相信的笨蛋了吧。
如今的我就和站在沙灘上喊‘我好想貪戀愛’時的小風一樣,外表大大咧咧卻渴望被愛,但我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有耐心的,我相信,我等的人就在未來,即使,我從未見過你的面容,從未聽過你的聲音,甚至還不知道你的姓名,但我知道,那個人一定也在等我,而且他和阿ken一樣,有著一樣青澀的笑容和干凈的眼睛。
3 ) 置之死地后的人生
《愛情合約》拖沓的開始、大段的獨白、暗沉的顏色以及除卻了華麗衣裳和精致的妝容的年輕偶像們,竟是如此吸引人。
前3集時在抱怨導演拍了些什么,編劇寫了些什么,看到十幾集時卻是一波波襲來的感動和真實存在感的共鳴;迷茫找尋的青春,不是淺嘗輒止,“徹底的傷,才能徹底的醒過來”邁過這段青春,也許我開始老了,因為已經(jīng)開始懷念了。
痛、壓抑的愛,置之死地后的人生。
4 ) 這不能叫做“偶像劇”
十幾歲的時候不懂,不懂看這種文藝片,不懂看長鏡頭;
27歲再看,居然沉浸在這種氣氛里不能自拔...
以前覺得殉情很傻。
但在這部劇里面,我不這樣覺得了。
在父親拋妻棄子,跟媽媽相依為命之后,
男主終于遇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放下面具放下防備,讓自己可以依賴的人,可以跟她分享自己的世界的人;
他重新享受了溫暖,這個世界終于給他吃了一顆糖;
然后,
疾病奪走了他的媽媽;
僅剩的親人舅舅要去找自己的人生;
最愛的人變成了植物人,他一直努力,卻一直喚不醒;
他一下子就變成了孤單的一個人。
記得女主因為自卑,缺乏安全感,而要分手的那個時候,
他真的很害怕,
因為他不能再失去了,
于是他也變得卑微,不知所措,
他努力將彩虹裝進房子,希望女主能感受到他的愛。
24歲,孤零零的一個人,這路如果要走下去,真的還很長。
如果是我,
我能承受嗎?
20歲的賀小美,你貢獻了自己到目前為止最高水準的演技和顏值,
之后的你,只是沒有遇到好的劇本。
21歲的林依晨,你很對得起自己說的“我是用生命在演戲”這句話,
你很對得起胡歌鄭元暢等等等等
你合作過的人的欣賞。
導演你真的好會導。
不要叫這部劇做“偶像劇”了,它不中二。
PS.最后我說服了自己相信第二個結(jié)局,阿Ken和小風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5 ) 關於我們曾經(jīng)不懂的愛情
高中的時候每天跟小可上英文課時躲在桌子下看林依晨和賀軍翔的各種甜蜜經(jīng)典片斷,
蹲下系鞋帶,拉手過鐵路,擺手影,講故事,放焰火,打打鬧鬧
當年甚麼都不懂的我們對愛情的定義大概只有這樣,
連電視劇後半段都不忍看的我們更是忽略了小小與小白還有心蕾與阿凱之間的故事,
當年我們都傻哩吧唧,跟小風一樣總是ㄍㄧㄣ到底,
我還記得小可在錢包裡寫“我好想好想談戀愛”,
我還記得我總是在整身邊的各種人,
當年還在小女生要看偶像劇的我們其實甚麼都沒看懂。
看舊片看的其實是自己從前的心態(tài)以及這麼多年來自己的改變與成長。
6 ) 那年的夏天
那年的夏天,你在海邊大喊“我好想、好想、好想好想談戀愛”,他從海中浮上來,于是你們開始大吵。
那年的夏天,他約你看電影,你卻帶他去拔牙、獻血。
那年的夏天,你為他表演了如何用睫毛梳頭,卻發(fā)現(xiàn)他已看得入了神,也就是在那一天,你們一起喝了好多啤酒,卻發(fā)現(xiàn)他居然會蹲下來替你綁松了的鞋帶。
那年的夏天,他跟你講了小牛仔的故事,卻在停電之后親了你:你們一起集訓、一起跳打蚊子舞,一起在廢棄的海邊大橋下放煙火慶生,一起在沙灘上畫出愛的形狀。
于是,你們走到了一起,在海洋館里與魚兒一起徜徉,在日式的住家里繪著幸福的明天,在午后的陽光下討論著“風的背影”。
在那個炎熱而喧囂的夏天里
”你微笑的秀發(fā),在午休中睡著,這瞬間像永恒,在童話的邊緣”
p.s:
《愛情合約》——一直覺得這部TVBS的第一部偶像劇拍的很藝術,長鏡頭的應用很有幾分侯孝賢的味道,有一種青春特有的淡淡哀愁,小風的角色也很適合依晨,有些面和她很像,很像在做自己。
到現(xiàn)在還清晰地記得那個走在淡江大學的林蔭道上,穿著黃衫、傾瀉著一頭長發(fā),斜挎著的藍色puma包在腰間一甩一甩的小風,以及依晨獨特聲線演唱的《孤單北半球》。
賀軍翔最好的作品。現(xiàn)在他還在演偶像劇,怎么都不轉(zhuǎn)型?!
其實劇情不太記得了,只記得最后賀軍翔抱著昏迷的林依晨要尋死然后林依晨醒過來。。。對我來說這個組合還滿新鮮的
嗯,很久之前看的,不太記得了,只記得這部片子是屬于那種淡淡的風格的片子 最后的結(jié)局據(jù)說是開放式的……總之不是HAPPLIY EVER AFTER
看到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某個人接戲完全是朝與眾不同的方向在走,演出注定不會大眾的劇集,卻有著注定不會小眾的結(jié)果與評價,是不曾預料卻也是意料之中,同樣的野蠻可以演出了完全不同結(jié)果,絲毫沒有受之前成果作品的角色影響,把握之準確令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名偶像劇演員,令人嘆服。該劇評價很高,導演的電影風格功不可沒,賀軍翔在該劇中的稚嫩演出也很符合角色設定,個人覺得遠遠好過之后被定位了的惡少角色,至少沒有那么的蒼白。結(jié)局令人扼腕,所以導演接續(xù)了多重的結(jié)局為了滿足大眾的口味,但是注定這還是要以一出悲劇結(jié)尾,回蕩在觀者的心間
依晨和小美的CP感也還不錯喲!
我喜歡這部劇的節(jié)奏,自然平緩。雖然只是由幾個偶像劇演員來演繹,但承載的卻不只是偶像劇的內(nèi)容
2009年標注了想看,2021年才找來了看,12年后的我果然喪失了看所有愛情偶像劇的耐性;比起林依晨&鄭元暢CP,其實我更喜歡林依晨&賀軍翔吧;而你知道,那樣一個由林依晨、楊丞琳、張韶涵組成的偶像劇少女時代已經(jīng)永遠過去了。
很生活化很寫實充滿細節(jié),男女主角的感情寫得太真了,看完都有林依晨和賀軍翔在現(xiàn)實中真的在一起的錯覺,最后的部分也相當感人
沒想到賀軍翔最好最有深度的作品是出道作 細節(jié)做得真好 感情鋪墊真到位 畫面氣質(zhì)也好好 片中那種偶爾明亮卻隱隱蘊藏著悲傷的底色很迷人 有幾處印象深刻的長鏡頭也很有意思很有氛圍 實在不想稱它為偶像劇 不像 也不是賀軍翔所有的角色中 我最喜歡的就是阿Ken 阿ken太鮮活了 小風同理 鮮活到讓電視機前的我們也為他們的相知相識相愛而捧腹大笑 亦或是淚流滿面 最后我一邊喊”俗”一邊看得熱淚盈眶 結(jié)局雖然給了好的幻想 但大概率他們倆的生命其實已經(jīng)終止于那片海 真的是少有的后勁大的愛情劇 而且這后勁和年初的《普通人》真的有的一拼 太難受了賀軍翔最后一集的幾段戲真的好 后來要是走偏文藝或者電影路線的話 現(xiàn)在估計成就會高很多 我仰天長嘆一聲`可惜`啊
最後是死了還是沒死?真不懂
也許是往回看的原因,總覺得成曉風就是二十歲的程又青。欸,成曉風,三十歲的你喝啤酒時還會不會想起那年陪你喝酒的阿Ken呢。
停電了,黑暗中小風和阿Ken第一次接吻。燈突然亮了,小風害羞地捂住臉,阿Ken把她抱緊。這就是裝在屋子里的彩虹,海洋館里游來游去的魚,是睡著了聽見逝去媽媽的歌聲,醒來是另一個愛的人。還有還有,望向鏡中自己的厭棄眼神。細節(jié)和氛圍都有電影質(zhì)感,謝謝導演??墒琴R軍翔同學,跑調(diào)很破功誒。
看得出兩人付出了感情,但是無奈是娛樂圈
看出來都是第一次演戲了。
在看評論之前的想法是:一切跟荷爾蒙有關+看不懂的結(jié)局。不懂也罷。
十幾歲的時候曾經(jīng)看過一遍,那個時候的自己怎么可能看懂這么深沉的偶像劇,它甚至算不上偶像劇吧,沒有那么多炫目的東西,沒有耍帥沒有高帥富,只有默默的阿KEN,而他算得上是我最愛的一個人物了,他的深情,他的孝順,他的努力,所有都指向這個其實并不完美的人
想起來有點想哭,整部片子其實都挺壓抑的,可是卻很真實,可以說是偶像劇里的奇葩吧。喜歡阿KEN,不管是人還是名字都很喜歡,不明白賀軍翔之后為什么會演那么多爛劇,林依晨相對而言會好一點吧,但也是變得太多了,心酸。
我是洗著澡看完的整部戲 在浴室里看到林姐露背的時候是有些陰森的
因為這部劇,開始喜歡上依晨。那個時候的賀小美表演也很干凈,這應該是他最好的一部。這部片,不像電視劇更像是電影。
誰能想到一部叫愛情合約的由林依晨賀軍翔主演的劇,竟然會是這個風格和走向。大言不慚地說,可能是把戀愛中的心動、猶豫、甜蜜與患得患失描繪得最自然真誠的偶像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