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月集中觀影1980年代片子的過程中,老實講比較違和難以看下去的不多,基本上都能把故事講團圓、講的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今天這部片子真的雷到了,中途想要放棄;一則不想突然壞了對80年代片的鐘愛情緒、二則反而覺得有些明顯暴露的問題可以作為教訓加以總結和借鑒;最后堅持到了“劇終”兩個字打到屏幕上~~
電影算是藝術的一種,藝術難免主觀;編導的價值觀創(chuàng)作理念受時代客觀影響和自身修養(yǎng)素質限制,難免拍出讓大家覺得不真實不合邏輯、不能得到觀眾共鳴的情節(jié)和片子。本劇顯然是1979年前后中越沖突的時代認知,講述兩國老一輩革命家傳統友誼被越方某些人伺機破壞、一衣帶水的人民友情受到打擊壓迫、導致美好愛情變成家破人亡的一出人間慘劇。影片突出表現了男主和女主(張力維飾,一位第一次聽說的美女演員)青梅竹馬、青年重逢、結婚生子的美好,兩方上一代老人革命友情的深厚,黎軍官和上司的處心積慮和陰險毒辣。立意如此,也是歷史的必然,正是這個大的方向決定了片子不可避免的有較為主觀的呈現。
由此,主題先行、定論已下,對兩國國情背景和文化的差異的挖掘就不重要也不必要了,導致影片在情節(jié)和人物兩方面有不少具體的跳線之處。雖然過往兩國革命友情親如兄弟,很多地方共融共通,有相似的思維和話語,但不至于看起來全是中國的電影語境吧~~不僅越軍上上下下搞得像內戰(zhàn)的國民黨隊伍,女主家里的生活方式和氛圍也像是中國廣西下面的某個村子,兩家老人商量兒女婚事就像一個村子嘮家常~~這也太神了吧~~難怪有個短評說看了一半才知道講的是中越兩國鬧矛盾的故事!
人物刻畫的臉譜化太過明顯。除了張力維算是頂著輪廓鮮明的一副不同于其他任何女星的美顏、對女主有較為豐富的言行舉止、心理轉化的塑造外,其他人物基本上是看過就過的角色。比如男主,還就只是記住了那輛拉風的軍用摩托了~~又比如三位主要越軍人物,標準的國民黨下級戰(zhàn)士無賴拍馬屁、中級軍官有勇無謀、高級首長陰險虛偽。不由讓人想起今天到處都是的抗日神劇,難道我們的戰(zhàn)爭片都把敵人搞得如此低維度就能顯得咱們自己的高大?越是對方厲害,不越體現了咱們的更厲害么?
帶著理解影片苦心的認知、以及對于具體人、物的保留意見,看完這部1980年代的“抗越神劇”后,突然又有另一個感受:難道好萊塢不也是一直這樣在表現對我們的形象認知和角色界定么?
南國邊境的熱帶風貌是最大的亮點。湛藍的海洋和天空、水下的珊瑚水草、高大綠樹上如云的鳳凰花、碧綠的河流水灣、南洋風格的騎樓外廊居室、濃郁風情的竹竿舞,還有一朵紅艷大大的薔薇花——似乎不是玫瑰?原本只打二星,為了這些以及張力維、還有廣西廠所在的這樣一個邊陲自治區(qū),加上一星。他們,為那個時代、那場戰(zhàn)事,付出了很多~~
愛情悲劇
如果不是女主角的美貌撐住,根本看不下去!
小時候就在電影院看過好幾遍了,重溫總會有很多美 好的回憶
春節(jié)放假第一天在家和爸媽看的
想象力豐富的抗越神劇~~
從一個側面反映越南在邊境上反華的故事---
越南人是養(yǎng)不熟的??
老電影review,居然是中越題材
看了一大半才明白原來他們都是越南人
完全是一廂情愿的意淫,可惜了張力維那么漂亮的一張臉。
喜歡張力維
好看演員也好看
張力維,那是多么漂亮啊,純天然,大大的眼睛攝人心魄,一笑還有個小酒窩,怪不得當時部長司令的兒子都追的緊緊的。
看到中間我才知道女主那邊是越南人,男主那邊才是中國人??,話說讓反派唱《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太暗戳戳黑蘇聯了...
佟瑞敏可真的好養(yǎng)眼。片子許多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只能呵呵,還讓反面人物穿俄式襯衣唱俄文歌,哈哈哈。
張力維太好看了,沒見過這么漂亮的上海妹子。
越戰(zhàn)前史,拍得一言難盡,沒啥好說的
黎文雄怎么看都是賈珍,看得太出戲了……
看過留痕
太GA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