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同警
主角是中年的片兒警國立。他管轄著104個自然院,2300名居民。那片灰灰的四合院成為京城過往生活形態(tài)最后的活化石。如今,住在這些經(jīng)過自行改造的四合院中的人們又是改革開放變革的親歷者。國立正是在這樣的新老交替的環(huán)境中工作著。民警的工作比人們想象中瑣碎得多,大到刑事案件,小到家長里短,都要管一管。
1990年代中期,北京城的很多四合院和胡同夷為平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普通百姓的生活也由于客觀環(huán)境的改變而被迫調(diào)整。城墻象征著邊界,把人們的生活圍攏在一起。四合院這樣的民居形式也是符合傳統(tǒng)文化中圍攏的生活狀態(tài),有利于居民之間建立親密關系,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道德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居民形式和農(nóng)村民居差別很小。
影片的第一場戲是國立帶著新來的民警連貴去四合院熟悉工作。他們騎著自行車穿街走巷,從街道路過繁忙的大馬路,轉到小巷中。街景中:騎車匆忙的人們,公共汽車、面的、小巷中的壓路機等等,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聲交織在一起,構成形態(tài)豐富、既具生活質(zhì)感的場景。導演一直用跟拍的方式,景別、機位、聲音(保護對環(huán)境聲的處理)的頻率等上基本保持固定。他們談話的內(nèi)容,既有拉近彼此的家常話,也有工作的安排,和作為師傅的經(jīng)驗之談。終于到了他們管轄的片區(qū),身后是剛剛拆遷完的平地,眼前是接近天際線的高樓。這個段落的落幅鏡頭,俯拍他們穿過小巷,鏡頭慢慢升起,定格在一片灰色的四合院和接近天際線的高樓,鴿子飛過,騎車在環(huán)路上奔馳。在這個段落中,國立表達了他對樓房的期待,不僅是從工作角度而言,更加有一種改善生活質(zhì)量的期許。
胡同是呈現(xiàn)京城百姓生活狀態(tài)的空間。這里既有窮苦貧民遮風擋雨的斗室,也有清貧文人的陋室、富賈巨商的宅院。隨著四合院的拆遷和胡同的消失,由明清兩朝建立起來的鄉(xiāng)土城市形態(tài)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現(xiàn)代都市結構的樓宇和社區(qū)。各種不同時期產(chǎn)生的建筑群,把城市拼貼為一個復雜、紛繁的都市。這種突變很快改變了城市的空間結構,斷送了城市千百年了歷史、文化沉淀。
狗,一種與中國人生活最為親密的動物。它是忠實的代表,看家護院的責任讓它成為中國家庭模式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今,狗在家庭生活的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它成為生活水平的象征,具有現(xiàn)代性意義的“閑暇”感。
導演賦予民警打狗行動很強政治隱喻。民警從派出所騎著車,拿著打狗棒,不緊不慢的去找狗。廢棄的王府成為一個重要的視覺觀察對象。攝影機的視點并非一味聚焦于民警身上,對王府的仔細觀察、端詳,讓觀眾感覺到攝影機視點的主觀化。這是導演克制、客觀、距離感的心態(tài)的表現(xiàn)。等民警追著狗跑出院子,在胡同里追蹤的時候,攝影的機位常常設在胡同的拐角處,狗/民警進畫,從縱深到前景,攝影機跟著他們的運動軌跡轉彎,出畫。這樣的拍攝視點都顯得格外冷靜旁觀,參與感很弱。該段落的最后定格鏡頭是民警們在河邊痛打瘋狗,后景是北京的箭樓。箭樓,再一次提醒觀眾故事的時空背景。這個段落中,作為第三方視點的攝影機是整個故事的一個重要參與者,它代替了一個默默關注的視點,不露聲色的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和立場。
這是一部個人風格極其濃郁的影片,長鏡頭、紀實手法、同期音、中景等視聽語言,似乎處處張顯出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的光輝。但是,導演這種刻意而為之的距離和游移的姿態(tài),遠離了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影片中那種切膚之痛的關懷,顯得非常理性而克制。雖然,長鏡頭依然可以比較完整的記錄下一方水土,現(xiàn)代化的都市元素,凌亂而破碎的鋪成在影片的后景中。但是,運動視角所產(chǎn)生的俯仰的變化已經(jīng)不再是肉眼所能企及了。導演在紀實風格的表面風格下,呈現(xiàn)出戲劇性張力。
《民警故事》延續(xù)了《找樂》的視覺語言,但是其視點的改變,也就改變了本來的鏡語關系。比如,《民警故事》更多了采用了人全的景別,比《找樂》要大一些。所以,鏡頭所涵蓋的信息相對更加豐富。畫面中出現(xiàn)不再僅有自行車和行人,而出現(xiàn)了汽車,以及車水馬龍的景象,后景的房子變高,商鋪的門臉也漂亮了。這些商業(yè)社會的元素代替了原來單一的城墻。更重要的是,畫面中高樓與平房、古建筑與新地標等這類新舊北京的符號同時出現(xiàn)在鏡頭中。此刻的北京,其地方性的特色正以不可逆轉的趨勢消亡著。
2 ) 災難中活下來的人
還是在破舊的新光,膠片的顏色都已顯陳舊,聲音也不盡完美,好多臺詞半是因為方言半是因為年代久遠甚至都聽不清楚。但看完之后還是會倒吸一口涼氣:95年的時候曾有這么牛逼的片子啊!
警察是一個永遠能賦予無數(shù)標簽的群體。而那時的民警,表面是國家權威的象征,體制與正義的代表,但每日接觸的都是些雞零狗碎的破事——抓瘋狗,抓賣黃畫的,抓天橋下私設小賭局騙錢的。風光的一面幾乎與他們無緣,或存于兒子“抓壞人”的想當然里,或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偵探片中。
就是這么不尷不尬的狀態(tài),任誰都看得出來,這個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在改變。但是,過去的一方又在撕扯現(xiàn)在,而未來還在遙遠的地方。一個小民警,非職業(yè)演員扮演,小人物的憋屈與辛酸就這么一層一層被剝了開來。
其實可以用好多角度去看它,這么想的時候,又覺得自己說不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如果理論程度足夠,應該可以寫一篇長論文了。
前陣子做改革開放30年的片子,總想找一些當時的紀錄片來還原那個時代。但是,除了《中國》里的那幾個經(jīng)典鏡頭代表了那個“前史”,我們究竟是怎么過來的,可以說幾乎沒有。沒想到在新光看的這些劇情片(上次的《北京你早》),卻都給人一種精準擊中時代的感覺。
看到一篇訪談里寧瀛說:“拍完一次電影,我覺得我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災難一樣,我是災難中活下來的人,我的作品是災難中存活下來的幾個碎片,所以我毫無遺憾地面對我的不從容和影片中的缺陷?!?br>
怎么我覺著,我們才是災難中活下來的人呢。
3 ) 懷舊神作
從所長開會傳達上級精神開始,到所長開會宣布對楊國力打人的處理結果結束。無比懷舊??!一水兒的非專業(yè)演員!
94年的北京,滿街的自行車,剛剛拆遷完畢的德勝門外,片兒警騎著單車和侉子執(zhí)行任務……現(xiàn)在,可能嗎?
禁狗令,警察挨家挨戶的搜狗,處理……現(xiàn)在,可能嗎?
才15年啊,看著就像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世紀……我們在進步嗎?
4 ) 說實話,過譽了。
今天因為是警察節(jié),豆瓣熱門推薦了此影片,先是看了影評8.3,以為很好看,結果看了感覺很一般,一般的劇情,吵鬧的背景臺詞,故事性一點都不強,哎,浪費時間了。客觀評分應該在5分左右。很不解為什么評分與真實觀感差距那么大,我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才有這種感覺,評價人群是小資小眾的,還是影片本身的小眾造成的?
5 ) 大舅的故事
近日看了寧瀛的老片《民警故事》, 90年代派出所片警的故事,猶如紀錄片,讓我想起了曾在派出所工作的大舅,我想這應該也是同屬于大舅的故事。
大舅的故事
大舅排行老三,因為還有排行老四的小舅,所以從小我們就稱呼排行老三的舅舅為大舅。我媽排行老大,大最小的小姨十歲,從小便承擔起幫外公外婆干活,在生產(chǎn)隊掙工分,照顧弟弟妹妹們。
后來媽媽外嫁到我們村,大舅警校畢業(yè)分配深度派出所。
從小大家都說,我和大舅長得像。
記得某個暑假,媽帶著我們?nèi)ゴ缶四抢锿妫?從城里轉坐去深度的大巴,生平第一次暈車就在這里了,依稀記得下車后我和媽站在馬路邊上吐的情形, 還記得深度大街上帶白手套在路口指揮交通的交警, 一度讓我認為,深度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后來小學老師問大家去過最大的城市是哪里, 有人說屯溪,有人說合肥, 而我則自豪的說道,“深度”。 當時大舅家里有一臺29英寸的三洋牌彩電,算是那個時代的壕了。
小的時候家里窮,當時的大舅還未談戀愛, 經(jīng)常抽空騎著派出所的跨子三輪摩托來家里幫忙,霎時威風, 跨子側面的小斗是我的最愛,坐在里面像電視里的領導,只是時有被濺臟水的危險。
從小期待大舅的到來,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每次大舅來時,就能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菜,或是大舅帶來的,或是父母準備的。
除了好吃的以外,大舅也會帶來所里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 依稀記得,大家圍坐在一個桌子, 那時的大舅還能喝點小酒, “哪哪抓到一個人...” “指導員怎么怎么樣...” “那次壓送犯人...”等等。
這些都已經(jīng)模糊,但是對于打狗這件事,隨著老電影《民警故事》,讓我清晰地回憶起大舅談訴時的場景,飯酒過半,大舅說 “現(xiàn)在每日打狗哦?!?“狗多的不得lia?!?“出門拿個棍,見狗就打,那狗跑的kua的不得lia。” “赫赫,哈哈哈哈。” 大舅放出他那頗具特色的笑聲, 前合后仰,然后抓緊低頭扒一口飯,接著說著打狗的故事。
后來大舅工作調(diào)動到城里,我也到縣中上學。 抽空我會去大舅家,大舅會做粘糊糊的炒面給我吃。 那臺29寸的三洋彩電還在,假借在房間看書之名,我在里面偷看電視; 當時大舅家新添了一臺科龍牌雙開門的冰箱,高高的,我就用它來冰凍蘋果,梨子等; 記得當時大舅家房間的燈光很暗,我要考試了,真的要看書的時候,就把綁著的電線放開,將燈泡放低,已經(jīng)忘了當時大舅發(fā)現(xiàn)時的反應了;還記得當時大舅家陽臺上的書架,在不偷看電視的時候,我就趴在陽臺的地上,偷看《警探》雜志,《xx電影》雜志和一些關于攝影的書籍,現(xiàn)在想起來后來的興趣愛好和那段時間可能不無關系。
隨著我的高考臨近,而當時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漸漸得我不太愿意去大舅家, 因為大舅不讓我看足球,而我在大舅面前也不敢表現(xiàn)出我有多關注世界杯的樣子。
之后我離家上了大學,見面的機會少了,但是,聽媽媽說大舅身體不太好;聽媽媽說大舅沒事喜歡喝點紅酒;
有一天,大舅給我電話,“xx,U盤看看在哪里給我買一個?!?
再后來,我結婚了,榮幸的請到大舅作我們的證婚人,依然記得大舅單手拿紅紙,站在臺上,扯著嗓子,紅著臉, 激動的發(fā)著言。
直到前段時間, 鄰居輕聲地對老婆說,“你老公笑得好有特色?!?我心里一驚,“完了,遺傳了大舅特色 / ‘恐怖’ 笑聲了。 ” 后來一想, 也不壞,“也沒什么不好,誰讓我從小就長得像你呢。 ”
最后祝大舅身體健康。
ps:
民警故事 (199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01268/ 在線觀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yNTcxNTU2.html 6 ) 民警故事
民警故事
德勝門派出所 楊國利帶了徒弟 楊國利希望平房拆遷 都住到樓房就沒那么多雞毛蒜皮的事情了 楊國利老婆是售貨員 給孩子講大老虎從來不幫小老虎它媽干活 還總上夜班 孩子對幼兒園同學說爸爸是警察要抓他們 楊國利老婆說我們同事說 楊國利說一幫臭售貨員懂TM什么啊
狗咬了醉漢 開始組織打狗 那個時候還沒有辦狗證 夫妻倆帶孩子在家練樂器 說狗送走了 床下抽屜發(fā)現(xiàn)小狗被帶走 對孩子影響挺大的 因為打狗所有民警需要集體在會議室打狂犬病疫苗 西城區(qū)組織民警因為打狗獲得集體榮譽
13處送來一個玩撲克牌詐騙的陜西老干劉兜兜 老干看神探亨特入迷了 抓了一個賣黃畫的 民警說素質(zhì)高的買了叫藝術 流氓買了呢 賣畫的說流氓也不能qj那畫去 楊國利說你無照經(jīng)營還有理了 民警接到出警 一嫌疑人跟蹤女事主被發(fā)現(xiàn) 圍觀群眾吵吵 楊國利說吵吵什么 你們警察我們警察
徒弟打來電話求援 王小二的狗咬人了還對楊國利徒弟不服從管理 民警上門帶走王小二 王小二老婆把狗送到派出所 王小二是南郊食品廠廠長 民警登記耗時間故意要打壓王小二囂張氣勢 否則以后楊國利徒弟在那一片的工作威信豎立不起來 王小二說警察都是瘋狗 楊國利打了他幾個嘴巴 楊國利停發(fā)三個月獎金并停職
循案解片,黑影憧憧。首先涉狗案的第一位當事人必須是個醉鬼!劇情明線邏輯只有不省人事才會被咬。暗埋諷線則需要“吐一地”的畫面搭配到里屋新聞聯(lián)播“一片大好”畫外音。畫在評聲;再看打狗橋段,反諷點鋪設在一只狗VS一群警:以多打少勝之不武且眾人跌跌撞撞穿過冰面的樣子頗為狼狽;審設賭人一場戲算劇情高潮。場景本身生動風趣(劉兜兜劉苗苗,誰曾想到此公在圍觀好萊塢警匪劇錄像時二度露臉制造了更大的包袱?。?,更為影片終局埋設一道敘事伏筆和道德因果:楊國力(李占河真像戈治均!倆人后來還合作過一部押解的故事)你瞅瞅你平時對待嫌犯的態(tài)度?最終被罰也不能算是很冤……不過有個小小的問題:既然是歸屬德勝門派出所的片警,一開場領著新手熟悉管片兒時怎么倆人騎車繞過新街口的丁字路口(天橋和新華書店)向西奔著趙登禹路方向去了?
你再罵一個警察是狗,你再罵一個?pia pia pia
被那個爛的要死的《無窮動》惡心到之后,我就再也不能接受寧瀛的任何片子了……受不了這么粗糙的拍法。
“坦克不能上街”
厲害啊厲害 痞…
中國世俗電影之寫意,中國古典小說之白描,俱是一等上乘化骨綿掌手段
李占河演得真好,長得像戈治均的兒子,另外全片都是非職業(yè)演員挺厲害了。故事主線是打狗,捎帶提了一嘴計劃生育,算是潛流暗涌了,最后結束在李占河為同儕出頭玩手段最后把自己搭進去了,這是個挺壓抑的故事,雖然有好幾處笑點,并且90年代的北京生活也讓我向往的要命(主要想回到那個年代買房子)
像紀錄片一樣的真實粗糙,體制內(nèi)的人與事,雞毛蒜皮不值一提的生活。別說誰強奸了誰,你信命嗎?反正我信。
影片演員為非職業(yè)演員,影片內(nèi)容為非現(xiàn)實題材。
http://www.56.com/u44/v_NTMwNDE0MTc.html
“跟我做同齡人,你配嗎?”、“外地口音這么濃,來北京怎么騙錢?”、“普通話全國推廣這么年了,怎么到你這了就推廣不下去了?”那個年代,北京人是有多恨狗…那個年代,室內(nèi)抽煙又是多么酸爽…
從民警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煩事中拍出了時代感,大多數(shù)中國電影還是離現(xiàn)實太遠,寧瀛的“北京三部曲”尤其可貴
這么自然洗練,拍得多好啊。
陜西的?跟張藝謀拍那個電影《秋菊打官司》那秋菊是同一個村的吧?……→后面的臺詞沒字幕真是聽不懂?!娪芭牡貌诲e,關于民警們的瑣碎生活展現(xiàn)了那個年代的社會狀態(tài),但個人情感上卻不太喜歡,叫別人不能講臟話的同時自己卻說「他媽」…嘴上一套,行為一套?!娒窬反蛄骼斯范温?,真實荒誕心酸。
坦克怎么能上公路,在體制資源內(nèi)最大化的濃厚作者風格,非職業(yè)演員調(diào)教影帝級的表演,對準人物空間的鏡頭意識,矛盾沖突的起因皆是國家發(fā)展的不均等和政策從上到下的執(zhí)行力。經(jīng)歷過打狗時期,那種荒誕性諸多現(xiàn)在的事件都可套入。寧瀛的人文寫實讓找樂和這部留存于北京東西城從個人到集體不可復制的經(jīng)典,北影節(jié)資料館小廳修復版,2021百老匯膠片版。
A / 比《找樂》更進一步:觀察者在形式上的退場,形成觀眾直接進入生活的體驗感。從瑣屑中有條不紊地捋出戲劇性,從平民矛盾逐步堆疊至國家意識形態(tài)話語的失效,大巧若拙。好的電影是有能力把破碎的魔幻奇觀貫通一氣的,并能讓觀眾在觀看之后相信一切奇觀不僅僅是被呈現(xiàn)的表面而已。
資料館館藏,看得非常感動。二十多年前的新街口新華書店,二十多年前的中國電影。紀錄片的手法帶著一幫民警拍故事,整部片子無論是警察、小偷、廠長、小孩、老婆都非常在戲里,連被追打的狗走位都非常準確,除了演大媽的大媽稍微有點表演痕跡,整體都是非常真實的紀錄感,寧瀛應該是跟民警同吃同住了很久吧。古建打狗的一個俯拍搖鏡頭調(diào)度很酷。冰河追狗的激烈感也很棒。上門搜狗的細節(jié)抓得很好。開片和片末的干部開會鏡頭明顯是想要仿照《黑炮事件》,而“坦克怎么能跑上馬路呢”能夠過審大約是有人高抬貴手吧。民警48小時不睡覺后給王小二的巴掌讓人揪心。所有警察演員瘋狂吸煙,根本無需任何特寫強調(diào),民警的不易都已經(jīng)躍然。對于胡同空鏡的拍攝、民警騎車前跟的街景展示,對《新聞聯(lián)播》的直拍,寧瀛當下一定是明知自己正在紀錄歷史的。
93到95年,世界影壇誕生了許多堪稱偉大的好電影,華語電影多部佳作似乎也是密集在這幾年中。寧瀛的《民警故事》拍攝于95年,時隔17年,國內(nèi)目前不可能也不再允許拍出這樣真實的電影,真是影人們的杯具。
看完,腦子里就倆字:混沌。沒答案也沒批判,但是力道怎么就這么猛。半晌,我明白寧瀛使的是內(nèi)功。黃建新那邊張牙舞爪地拍《黑炮事件》,用象征主義向傳統(tǒng)開炮。賈樟柯這邊不露聲色地拍《小武》,用現(xiàn)實主義朝冷漠下刀?!睹窬适隆窂膹娜萑荩侠蠈崒嵉嘏?,不?;ɑ睿詈笮Ч瓜窕蔷d掌。別說生活的全貌了,就算這冰山一角也復雜到你沒法做評判。這故事里有對錯嗎?前段時間在朝陽區(qū)進了趟分局,隊長的口氣還跟楊國力的一模一樣。
即使是一個善良的普通人,一旦穿上制服服從于某個龐大體制,也會換上面具;渾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