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湊合吧
2011年,科幻動畫恐怖游戲改電影《死亡空間:余波 | Dead Space: Aftermath》
海報很喜歡的說,估計玩過游戲的都懂。。3D 和2D 穿插~ 我的天那。。。 不要用3D好嗎?這3D 根本不是2011年水平,簡直像“學3D動畫10年的作品”。。。太要命了。。槽點簡直爆炸。。
還有每一個人的回憶就是一種畫風。。難道印證了在自己心中自己總是美化的。。。(船長您怎么了。。怎么又變了。。每個人的回憶船長長相都突變)。
(偷笑)
這個電影感覺就是拼接出來的。。對于游戲宣傳還是可以的。。但是就動畫電影來說確實夠粗糙的。。真的。
(╯‵□′)╯︵┻━┻,又編不下去了,湊點字吧,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氼
--------------我是宇宙的分界線---------------------
推薦指數(shù):★★☆(5/10分),不喜歡這個游戲的算了,估計你也看不下去。。
2 ) 看完余波的幾點感受
看劇情的話,本作應(yīng)該是接著游戲死亡空間1的。在主角ISAAC神勇無敵地從出怪圍之后,又一艘不明真相的救援船去了悲劇之地,然后取回了圖騰的一小片碎片,悲劇就開始了。
故事的結(jié)構(gòu)是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結(jié)構(gòu),大故事里采用了3D畫面,但看起來一點都不好看,有點像國產(chǎn)的3D動畫,看著別扭。而小故事應(yīng)該借鑒了羅生門的敘事方法,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講的故事雖然大概都差不多,但細節(jié)上也有很多區(qū)別,每個人都有意無意地說自己有理,美化自己,而丑化別人,即使是有婚外情的女醫(yī)生和真正導(dǎo)致整個災(zāi)難的技術(shù)員也是一樣。另外我感覺每個故事里人物的美丑程度取決于這個人物在敘述者心中的地位,比如女醫(yī)生的故事里她的情夫技術(shù)員就一臉兇惡和瘋狂,結(jié)合女醫(yī)生發(fā)現(xiàn)技術(shù)員的瘋狂行為后很容易理解她如此丑化他的原因。這一點挺有意思的。
其他的也沒什么好說的,這部片子最后介紹了ISAAC在一代后的經(jīng)歷,半瘋,被人發(fā)現(xiàn),然后作為研究資料冷藏起來,下面應(yīng)該就是2代了,不過我還沒玩,1代全成就之后再說吧。
而地球方面的貪婪也由此可見一斑,教會與ZF的權(quán)謀斗爭且不說,上層明知道取回圖騰的危險性也依舊派人不明真相地去送死,而每一個有關(guān)系的人不是被殺掉就是成為了研究資料。目前看來圖騰的作用確實十分巨大,如果能解開圖騰的謎題,很可能可以極大地推進人類進化,開發(fā)出SEED不是夢……基神看來要穿越了。
不過權(quán)力才是上層真正需要的東西,下面的人要多少有多少,誰又在乎死了幾個呢?哪怕是幾艘船沒了,幾個殖民地沒了也不重要,是的,就算星盟來進攻人家都不在乎,手底下有權(quán)力才是真的。
3 ) 先玩兒游戲后看電影
這部動畫電影是給死亡空間的玩家制作的,作為系列游戲的一個資料片而存在。如果孤立的來看,本片無論從劇情還是動畫效果都很難讓人十分的滿意。當然對于玩兒過死亡空間或者了解游戲背景的人來說則不會是什么問題。死亡空間這部游戲構(gòu)建的社會是一個比生化危機還要殘忍陰險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的時候你覺得那些怪物比人類都要可愛的多。
《余波》是連接死亡空間1,2代的一個樞紐,但是它交代的關(guān)于游戲背后的東西卻并沒有多少。由于《余波》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它需要構(gòu)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立故事,所以無形中留給與游戲情節(jié)相關(guān)的部分就很少了。我們甚至只能通過最后的結(jié)尾出現(xiàn)的Issac來猜側(cè)本片和游戲的關(guān)系,不過不管怎么樣對于游戲還意猶未盡的玩家來說,這種類似于DLC的動畫還是越多越好。
4 ) 配套型作品
這種玩家向的動畫肯定是很少人看的了。
DS2出了后,找人幫忙弄了個KEY在PC上用360手柄玩。因為對比過兩個平臺后,覺得XBOX360上的血太金屬感了(重口味)。
好吧,正題,晚上加班,在等數(shù)據(jù)的時候就把動畫拷到辦公室去看。
3D動畫確實很值得吐槽,不過好在所占時間不算太多,四個人的回憶用不同畫風來敘述,較好地契合了不同人物的個性與文化背景,每個人看世界的視覺都不一樣。
劇透方面,MARKER碎片一如既往地阻止人類研究這種違禁文明,A星上引著黑人砸重力裝置控制臺讓行星毀滅,指引黑人跑到外太空自殺銷毀大腦里的資料。至于罪人科學家,這是動畫在向你交代當初人類第一次發(fā)現(xiàn)MARKER時的情形,好奇求真戰(zhàn)勝了MARKER的警告,以至于壓根兒沒在罪人科學家的腦海出現(xiàn)什么親人幻覺之類的,殺妻兒是因為他受傷感染了。片尾一閃而過的艾薩克的冷凍艙,嗯嗯,EA在向你提醒,買游戲玩吧,劇情都在那。
游戲嘛,還在攻關(guān)中,明天回家后貌似得春節(jié)后才能通了。游戲是接著兩個人腦硬盤被研究三年后的劇情。在泰坦空間站(動畫飛船最后駛向那個),艾薩克和罪人科學家被灌了藥,讓更罪人科學家門提取出了MARKER的數(shù)據(jù),又釀了一個悲劇,接下來的事情,肯定又是殺怪搶錢升裝備了(開頭沒槍手被綁真糾結(jié))。這代DS的環(huán)境比一代黑暗好多,虐尸多了釘CROSS這招,麻將裝依舊。劇情,請玩游戲吧,會有驚喜的。
為什么說是配套作品,EA在弄WOW的小套路,WOW由暴雪十年經(jīng)營后,小說漫畫周邊一大堆,漫畫的畫風極度分裂(死亡騎士篇是鋼煉風,囧),造就了一堆”有血有肉“的英雄(或者是讓被推的BOSS有點背景),形成了WOW文化。DS文化?背景是人類挑戰(zhàn)造物主研究外星文明,看起來可以很宏大,但事實上比HALO的背景可說的故事小。目前的游戲題材無非就是困在太空船或空間站一邊被嚇著一邊干著殺怪升級裝備的活,這樣一推測,DS3大概也就是另一艘船另一個地方又有人干蠢事悲劇了,繼續(xù)殺怪吧,動畫繼續(xù)起著銜接游戲與游戲之間的劇情的作用。
歡迎造訪INTP討論組,嘿嘿。
5 ) 玩家獻禮,值得一看的游戲宣傳片
剛開始看到有這個電影的時候,就知道又是僅僅針對玩家的宣傳片了,所以,看到那么多人打什么3顆星2顆星的,我自然覺得都是浮云。如果真正說要有話語權(quán)的話,個人認為,必須得看死亡空間1的漫畫,宣傳片,玩過死亡空間1,wii版,最后看過這個預(yù)告片,然后再通關(guān)過死亡空間2,才能真正的評價這部片子。
所以,我就忍著不看評價,不看其他人的討論,瘋狂的通關(guān)了。。
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贊了啊,導(dǎo)致我真的很想馬上入手ps3然后買一個游戲連上我的大電視好好的再高清的玩一遍,而且迫不及待,更想回顧一下原來的漫畫周邊。
好吧,說回這部宣傳片。雖然3D比較惡心,但是我倒是覺得比國產(chǎn)山寨要好一些,雖然也很挫的說,但是好歹在整部劇中所占的比重不多。大部分還是2D動畫。2D部分比較有特色,并且由不同團隊分工完成,有的人覺得由不同團隊完成顯得比較奇怪,也有人認為由不同團隊完成正是因為為了表現(xiàn)不同人的思想的不同,好吧,其實我覺得沒有這么復(fù)雜,玩過《但丁的地獄》的并且看過《但丁的地獄》的宣傳片的就知道,在歐美,或者說EA,游戲宣傳片由不同小組分工完成并不是什么很特別的,至于有沒有上升到精神高度,我就不好深入研究了,說不定還真是要表達每個人的人性。。
死亡空間2和死亡空間1交相呼應(yīng),心理暗示做的足夠到位,特別是回到石村號那一章,簡直就是讓玩家再次感受心中最深處的恐懼。
當然,更多人以為,這部劇本身只是做為死亡空間2的前傳,只是做一下了解或者引出游戲罷了,實際上,從死亡空間1的漫畫和宣傳片來看,實際上里面還是有很多包袱可以抖的。游戲中路上隨處可見的文稿和聲音稿,如果有了這部劇,你會更加深入的了解整個故事。
當然,如果你沒有整個深入的了解死亡空間的話,可能這片子就是很一般,如果你玩過整個死亡空間系列,看到死亡空間2的結(jié)局的時候,可能你會再回來,打上滿滿的五星。
So..What?
PS:看到短評里有好多人說自己什么"猜到了","沒新意"才是真正的不了解這個游戲,還真的叫那個神器什么"月華"了。。搞笑。。
6 ) 死亡空間“補完”計劃
整部影片非常風格化。
幸存者4人,每個人對于同一事件的回憶都用完全不同風格的動畫形式來表現(xiàn),而現(xiàn)實時間則是用3D動畫來表現(xiàn)。說白了這是一部由5個動畫短片組合而成的動畫長片。
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很高,不利于理解本已略顯晦澀的劇情。由于在不同的回憶片段中,同一人物的人設(shè)完全不一樣,甚至看得時候都對不上號。給觀影帶來不小障礙。但實際上,劇本很出色。特別是stross nolan 博士一段。
在游戲 Dead Space 2中 作為第一男配角出現(xiàn)的stross nolan博士的身世一直沒有揭開,只是隱隱感覺有些問題。而在動畫Dead Space:Aftermath中有著詳細的解釋。實際上,如果不看Atermath,直接玩Dead Space 2不會損失什么信息,但是看了則更加明了整個故事。那么換句話說,這個既知道開頭,又知道結(jié)尾的影片還有存在意思嗎?這就是美國編劇的厲害和高明之處,觀影時依舊讓人感受到緊張。
不得不說,Dead Space 系列游戲和動畫的互動異常出色。我們不知道游戲中很多含而不漏的線索,是不是真的都是在為動畫電影做鋪墊。但是正是這種游戲和電影在細節(jié)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邏輯,讓很多Dead Space粉絲更加癡迷。
應(yīng)該說,Dead Space開創(chuàng)了一條完整產(chǎn)業(yè)鏈條。而其龐大故事背景有 Halo(光環(huán))化的趨勢??梢圆聹y,Dead Space游戲?qū)恢备SClarke Isaac冒險,而在電影中將會有各個不同的人物出現(xiàn)將會補完整個故事。期待Dead Space 3和新一部DS系列電影。
開頭居然是十多分鐘的偽3D,幸好在過去式記敘中回歸了第一部《坍塌》凌厲血腥的風格,雖然兩種畫面的表現(xiàn)形式擱在一起很帶感,但還是2D夠cult夠贊。
分割成3D與2D的部分,以回憶的形式講述不同視角的同一事件。不同視角按排了不同的人設(shè),看起來的效果就像是《但丁的地獄》,但不同的是各段應(yīng)該是同一導(dǎo)演執(zhí)導(dǎo)。B級恐怖動畫片未來如果能興起,F(xiàn)ilm Roman可謂大功一件。
抓住了游戲的精妙之處,太空封閉環(huán)境,孤獨和恐懼,血腥和屠戮,很爽。
現(xiàn)在很流行 分包給幾個不同組么?
某些CG比較山寨,不過劇本還過得去。血漿的感覺不及生化危機的CG動畫版
這游戲通了之后就再也沒敢打開 太嚇人了
動畫3D部分過于簡陋,2D部分則混合了各種日韓風,不過故事看得出來十分牛逼,達到了為游戲做宣傳的目的。
B級科幻動畫片。
畫風可以變,人臉可以變,但是這個CG部分是在拿爸爸尋開心呢?2D部分點贊,3D部分臉抽腫。
異形+生化危機+她的回憶?不過中間每個人的回憶用不同的動畫來表現(xiàn)倒是蠻特別和有新意的。
非常喜歡這種不同角色敘述故事會有不同畫風和人設(shè)的做法,可能是模仿《蝙蝠俠:哥譚騎士》吧。本片極為出色的完成了補充游戲情節(jié)的作用,但對于非游戲玩家來說,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了。
2D出色 3D坑爹 原作不了解 劇情各種拼湊
用動畫表現(xiàn)科幻實際上是一種最大化想象的好辦法,但是宇宙恐怖的題材已經(jīng)被拍爛了,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想法了么?
美式真對胃口
劇情依舊很好,對前一部做了補充,不過3D差了點。
畫面糙,還不如看優(yōu)酷上的游戲流程。
故事不錯,唯獨3D畫面太屎了,是故意的么?
還可以。。。為了游戲看得。
跟死亡空間第一部比差了很多。雖然第一部是2微,但畫風犀利鋼筋,這部升級為3D,怪物也變大變惡心了,但沒有第一部那個概念玩得震撼。第一部最后那首twinkle出神入化,很多人說每次那首歌想起來都心有余悸,這部從開頭就想借這首歌的力。但劇情的不給力讓這部片子慘敗。
繼承《坍塌》。看得我手很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