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情片香港2008

主演:鮑起靜  陳麗云  梁進龍  陳玉蓮  

導(dǎo)演:許鞍華

播放地址

 劇照

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2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3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4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5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6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3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4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5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6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7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8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19天水圍的日與夜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5-03-25 04:01

詳細劇情

天水圍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區(qū),原是一條小圍村,1980年代末被港英政府發(fā)展成為以住宅為主的新市鎮(zhèn),但今天它的30萬居民多為底層勞工(其中有諸多新移民及大陸新娘)。由于天水圍發(fā)生過多起震驚港媒的倫常慘案,該地被視作“悲情市鎮(zhèn)”,可是其中多數(shù)居民平日其實過著與其他港人并無差異的生活,相依為命的貴(鮑起靜)與張家安(梁進龍)母子便是如此。 年紀(jì)輕輕便守寡的貴14歲出來做工,先后供兩個弟弟念完大學(xué),如今他們做成富貴人,她依舊是超市女工一名,但是她并不覺上天待她刻薄,每日生活都很樂觀。張家安是乖乖仔,會考完畢沒找暑期工做的他多數(shù)時候會呆在家里睡覺或看電視,外出見朋友、參加活動的時間非常有限。母子一起坐下吃晚飯聊天時,說的也是該買哪家報紙一類再平常不過的話。 與他們住在同一棟樓里的阿婆梁歡(陳麗云)是新搬來的住戶,她每日過著郁郁寡歡、斤斤計較的孤獨生活。憑著曾在市區(qū)賣過果蔬的經(jīng)驗,她在貴工作的超市找到份工。起初,她與貴不過是見面點頭之交,且神情相當(dāng)冷漠,但慢慢地,貴的慷慨與無私融化了她心中的冰山。而貴在了解到她的心結(jié)后,給了她更多溫暖,兩人漸漸親如母女。 日子一天天過,張家安亦從母親身上、幾件平常事中了解到生活的多面,舅舅們并沒在心理上疏遠他們母子,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他做好了若是會考成績不理想,便出來做事的準(zhǔn)備。?豆瓣

 長篇影評

 1 ) 直面城市人生

    光是看影片的名字和導(dǎo)演許鞍華,這部影片在心里就大致有了一個輪廓。
    許講故事的方式是溫和的,含蓄的??此碾娪熬拖蠛袜徏野⑵艊Z嗑,聽的舒服也沒什么負擔(dān),東拉西扯家長里短間就把事給說了??苫仡^仔細琢磨琢磨,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平淡無奇的橋段搭建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生。
    看許的電影,我樂于從細節(jié)處咀嚼,這些細節(jié)在影片里時而重復(fù),時而疊加,時而融合,影片帶來的情緒隨之漸漸豐滿。
    幾點影片中的細節(jié)和感想與大家分享:
1) 貴姐的晚飯
    貴姐做晚飯幾乎總是兩個菜,一個蔬菜,一個蛋系列,不是炒蛋就是燉蛋。貴在一次買雞蛋的時候,和阿婆提到媽媽教自己雞蛋怎么做都有營養(yǎng),很好的和這個細節(jié)進行了呼應(yīng)。貴姐和阿安一起吃晚飯的場景在影片里大量重復(fù),東方人重家,家庭的凝聚又往往以飲食為中心,這樣的處理不言而喻。
    在影片的中段,我們可以欣喜的看到飯桌上有兩次加菜。一次是阿婆送的冬菇,一次是前一天聚餐后打包的乳鴿。如果大家眼睛夠尖的話,還可以留意到桌上有一個碗里還盛著上一餐剩下的一只冬菇!
2) 貴姐和母親
    貴和母親之間一直存在著些許心結(jié),這在影片一開始貴母做壽的那一幕就有所交代。在貴母不耐煩的催促開飯的時候,安慰她的是老三的媳婦,貴坐的一直同貴母有段距離,即使是離開麻將桌的時候。很明顯,早年的輟學(xué)養(yǎng)家?guī)缀踝屬F付出了一生的代價,貴母顯然對此深感愧疚,麻將桌上的興高采烈和貴獨坐一邊的沉默自然也看在眼里,也許催促開飯與此有關(guān)。
    后來貴母入院,貴一直推托前去看望,導(dǎo)致貴母和阿安獨自訴說家史的時候,情感小宇宙爆發(fā),進而出現(xiàn)老照片煽情,我在一邊感慨人生的時候一邊卻想到了朱軍。(遠了,遠了。。。)
    當(dāng)貴終于前去醫(yī)院探母的時候,貴母說完遠房親戚的一樁雜事,淡淡來了句:“做人好難,是吧?”貴淡淡回了句:“有那么難嗎?!边@一幕,貴母和貴的表情都很微妙。
3) 貴姐和阿安
    阿安沒有昵稱,老媽永遠叫他張家安,這個其實很有講究。貴不給阿安壓力,也從不呵斥,但我覺的喜歡直呼自己兒子全名的母親,總帶著希望他自立自強的期待。
    而阿安對母親所有的要求都只有一個字:“哦?!?br>    阿安找出老爸偏小的舊牛仔褲,貴提到安父喜歡穿緊身的衣服,相信安父死時阿安應(yīng)該很小。貴帶出去丟棄,垃圾桶邊,情感小宇宙爆發(fā),這是片里第二處對感情比較直白的陳述。
4) 貴姐和阿婆
    阿婆是城市里孤獨老人的縮影,貴的熱情積極與之對比鮮明。初次認識的時候打招呼,貴說:“阿婆!”回曰:“貴姐?!眱商幷Z氣截然不同很有意思。出電梯時,貴說:“BYE!”根本就沒回應(yīng)。這樣的情形出現(xiàn)了三次后逐漸改善。
    阿婆女兒早逝,親情的缺失是其孤獨的根源,而貴與母親之間的心結(jié)好像也不容易釋懷。影片結(jié)局的中秋之夜,貴推托不回家團聚,卻同鄰居阿婆一起共渡,此刻她們各自感情的需求得到了一種和諧的彌補。(再次出現(xiàn)老照片。。。)
5) 大小舅舅
    貴的兩個弟弟生活狀況都不錯,不過也許是貴的沉默,一開始他們略顯張揚的態(tài)度讓我產(chǎn)生了白眼狼的錯覺。在影片快結(jié)束的時候,阿安同大舅電梯廳里的對話證明了他們對貴的犧牲心存感激。這讓人覺的很真實。生活在不同的社會階層決定了他們有不同的說話及行事方式,人嘛,想要象某些影視作品里的反派那樣做到良心的完全泯滅其實比做好人還難!
    大舅剛出場的時候以光頭示人,按照阿安正在放暑假推斷應(yīng)在七,八月份。在最后一次出場時已臨近中秋,頭頂出現(xiàn)短發(fā)。許導(dǎo)演著實細心啊。。。呵呵。
6) MISS 徐
    陳玉蓮的客串讓我頗感意外,畢竟許久不見她露面。白駒過隙,當(dāng)年那個迷倒萬千小龍女這次在大嬸頭的妝容下,還真得抖擻下精神才認的出呢。

    最后想提提女主角鮑起靜,片中表現(xiàn)無懈可擊,不必累述。只是總覺的她似乎有些眼熟,之后拜會谷歌大神,才知道她出身世家,其父正是鮑方。

 2 ) 天水圍的日與夜

人物心態(tài)把握得好生動如身邊日常所見所經(jīng)。最難不是從未有過也無從失去,而是曾經(jīng)擁有,如今卻已失去。而我最怕等老了,沒有盼望,沒有熱情,枯等日出日落,只留下空蕩蕩的心和穿行于瑣屑生活間的身影。但生活的些微酸澀中又有從人和人間的體諒和陪伴中產(chǎn)生的無限慰藉。借用多田便利屋里的話“縱然失去的東西無法完全回來,縱然得到的瞬間一切就已成為記憶,但幸福是會重生的,她會改變模樣,悄然來到尋求她的人們的身邊。
片子里有好多吃飯的鏡頭:一葷一素,母子倆一句沒一句的吃;一個菜冷了熱下,孤老太晚上接著吃;病老太耍賴用住院引小輩關(guān)心,撒嬌要燕窩粥吃;熱鬧繁多的下午茶,更襯出孤老太懼怕無人送終的惶恐.影片有十來天,都是日,夜,日,夜作為規(guī)律,放棄所有浮夸語言,放棄一切煽情情節(jié),用最簡單的手法講述最普通的生活.不知不覺到影片尾聲時,還意猶未盡.......

 3 ) 閑扯《天水圍的日與夜》:來源于生活,卻沒有一丁點高于生活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99.9%的機會你會成為一個俗人。這很不酷,但是現(xiàn)實。你能做的是自我欺騙或者在這個世界上撞得頭破血流之后再自我欺騙,要么聽天由命地想還有這么多同伴然后就不覺得孤單,但你那顆浪漫的心卻并不是完全僵死的,所以我們看電影,看徐克的《黃飛鴻》,好像你也變成了那個能屹立在歷史浪頭的牛B英雄,看《七宗罪》《搏擊俱樂部》,在那種陰冷頹廢的調(diào)調(diào)中,你似乎也體驗到了那些挑戰(zhàn)禁忌去毀滅一切的荷爾蒙的沖動??础栋酝鮿e姬》,你心里糾得緊緊的對自己說程蝶衣才是理想高于一切的神人,看《活著》,看福貴螻蟻般的命運怎樣被戲弄,看他怎樣從苦痛中爬出來,最終他獲得了平靜、麻木而透徹的笑容。
絕大多數(shù)電影,給我們的是一個讓你仰視或者俯視的世界,他們的目地,就是讓你離開現(xiàn)實,離開日復(fù)一日的工作,離開每天都好像能把你擠成相片的地鐵車廂,離開加薪調(diào)職、離開金融海嘯,離開小三劈腿宅男腐女攻與受,離開一切繁雜混沌無聊卻又無法離去的生活。
主流電影干什么的,它把人生變得看似不是那么混沌,它讓浪漫這么奪目,溫柔這么銷魂,痛苦是那么徹骨,而惡心骯臟也那么有力。王小波說,真實就是無法醒來,電影,給我們一個醒來的假象。
 

但《天水圍》不一樣。它沒有試圖提純或者戲劇化現(xiàn)實的任何企圖,它完全來源于生活,卻沒有一丁兒高出生活。但它拍出了被庸碌重重遮蓋下的生活的醇美,說得簡單一點,它讓現(xiàn)實變得值得去生活,它讓俗氣也擁有了價值,它是一首讓你心有戚戚的平民生活贊美詩。
這是一部真正平視的作品,與許鞍華的上一部作品是《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完全不一樣,那部李檣風(fēng)格濃烈的電影,也是將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卻在視角上俯瞰的,它是悲憫的,但那種悲憫是站在上海高檔公寓的露臺上看著腳下如蛛網(wǎng)般的弄堂眾生時微皺眉頭的悲憫,但在《天水圍》里,許鞍華回到了她的正道上,這是延自《女人四十》《男人四十》的血脈,那是一種行走在居民區(qū)的鄰居的目光,是一個過來人寬厚而寵辱不驚的目光,它清醒而又不高高在上,它洞徹生活卻又不責(zé)備生活。
 

客觀地講,影片基本上沒故事,大概講了是貴姐與張家安兩母子,與鄰家孤僻老太太之間的幾件瑣事,這些事,也無非是吃飯,上班,一起買雞蛋,為了節(jié)省送貨費幫忙搬一搬電視機……
但影片對生活的觀察卻有著一種簡單卻直達本質(zhì)的魅力。
影片開頭是張家安與他媽貴姐的一組平行鏡頭,寥寥幾個鏡頭,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質(zhì)感撲面而來,特別是穿插其間的張家安的幾個鏡頭。開始是他躺在沙發(fā)上按電視遙控器;過了一會兒,他走出畫面拿了個枕頭繼續(xù)睡覺;等再次出現(xiàn)他的畫面,他跑去刷牙;然后一天過去,貴姐下班回家,他還在沙發(fā)睡著……這一段,應(yīng)該是百無聊賴日常生活最為簡約卻又精到的描述。
那個孤僻老太太剛一出場是去買肉,店老板不要她那枚臟的硬幣,她不情愿地換了一枚,然后微斜著頭狠盯了一眼店老板,那種事兒多的模樣,絕對不是在書齋里能空想出來的,那是濕漉漉的真實生活,只能去觀察臨摹,不能創(chuàng)造。
還有貴姐的媽媽,那個胖胖的老太太,因為兒女們給她祝壽卻跑去打麻將而心生不滿,不停嘮叨;生病了吃著魚片粥,卻嫌兒女們不給她做燕窩粥;等吃到燕窩粥,卻又因想起了貴姐年輕時怎樣幫襯弟弟們而落淚,那種近似兒童的老人心態(tài)讓人失笑。
 
 

在這些小到別的導(dǎo)演也許會羞于上銀幕的事情中,許鞍華發(fā)掘出了中國人獨有的人情之美,它屬于親人之間,親戚之間,以及偶然相識的朋友間。
比如貴姐與老太太之間的關(guān)系:
老太太因為幾毛錢差價,為買一桶還是三桶油而苦惱,但買三桶,她又怕吃不完,貴姐看見了,說我們倆合買吧。善良往往是不經(jīng)意間流露的。
貴姐在超市挑雞蛋,一向顯得惜字如金的老太太指著另一盒說,這個比較大唉。知恩圖報表達得如此隱諱。
后來,兩人熟稔了,走在街上,看到有抽獎的,那個平常看起來陰沉的老太太,居然高興地讓貴姐去抽獎,當(dāng)然,她們沒有中。那種快樂,是稀薄的,但她倆是在分享,友情是可以這樣沉默的。
影片中的情感表達克制隱忍,有著淡然的含蓄之美。許鞍華在整部影片中顯示了這樣的能力,她只是拍出了冰山的一角,但又自然地毫無壓迫感地讓你感受到了水面之下的體積與重量。
去過團契的張家安,和平常一樣,對母親并沒有顯得格外親熱,對她的回答始終是一句“哦”,但他擺在桌上的報紙會是在OK店買的,因為那家會贈送一包餐巾紙,他精打細算的媽媽以前每次都是在那兒買的。不知不覺間,一個男孩開始懂得去關(guān)心自己的親人。
貴姐的弟弟一直對姐姐一家顯得不咸不淡,但在與侄子張家安一起下樓時說,如果你考不上大學(xué),我送你去外國讀大學(xué)。真實的親人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這樣的吧,不需要任何客套,但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幾句話,卻是不會摻假的關(guān)懷,一點支持,那是實實在在的心意。
因為張家安穿不了,貴姐扔掉她去世老公的衣服,丟到垃圾桶里了,卻又拿出來,仔細地疊好。在那無人過道,陰冷的燈光下,她安靜地站著。只有在這時候,在無人看見的暗處,她才會忍不住放肆一下她心底埋藏太久的悲傷。
老太太在去看看孫子遭冷遇,在回來的車上,她把想給女婿外孫的金飾給了貴姐,還給了她另外一份,原來老太太早就給貴姐和家安也買了一份。貴姐默默地拽住老太太的手,很久,路在銀幕上伸展著,伸展著……一種深情就這樣讓你猝不及防。


這部電影是很難評論的,因為這不是那種身上掛滿了符號伸到別人眼皮底下急盼解讀的巨作,相反,這是一部徹徹底底做減法的小片子。在商業(yè)社會里,它顯然賣相不佳,因為它所做的,是去掉一切讓影片看起來虛假而輕浮的技巧,去掉那些一切能夠引起觀眾熱議的社會話題,去掉一切能讓觀眾心肺翻江倒海的情節(jié)劇套路,盡力地讓故事進行得自然而不引人注意,讓劇情不受任何噱頭的侵?jǐn)_,然后剝掉現(xiàn)代社會時尚蕪雜的外表,靜靜地呈現(xiàn)出中國人瑣碎市井生活背后的溫暖的人倫基礎(chǔ),它如此不起眼,卻支撐著全體華人的精神世界。
影片看起來很散,它對敘事看起來好像毫無經(jīng)營,但這種舍棄戲劇性的講述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更高級更精細的敘事技巧。我最尊敬的楊德昌導(dǎo)演曾說:年輕的時候不自信,所以要用慢鏡特寫來強調(diào)自己所表達的內(nèi)容,等到成熟有了自信,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呈現(xiàn)出來就行了(大意)。這部影片從另一種角度證明了這一觀點:人生真正的戲劇是不需要編造的,沒有自信,就需要用強烈卻不自然的情節(jié)劇去表達人生的故事,而等有駕馭力,你只需要曾現(xiàn)出生活的原生態(tài)就可以了,因為生活里潛藏的暗流已經(jīng)足夠動人,生活自有它精密的邏輯。
真正的杰作大都是這樣的,它警惕著任何技巧,因為任何技巧都會成為表達的阻礙,它只是盡力將導(dǎo)演看到的搬上銀幕。可問題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幾人能夠真正的看到?有幾人能有這樣純粹的目光?

 4 ) 那些母親教我的事

        
一.

你也有這樣一個母親吧:那時你還小,在某個暑假慵懶的陽光中醒來,母親已上班去了,你無所事事,等她提著菜籃子回家,做一頓尋常晚飯。飯菜做好,總少不了雞蛋、番茄、青菜。你和她說幾句家常話,或者自然沉默著。那時你記不住太多東西,但多年后每到傍晚,你還是會想起那些落地的陽光、潮濕慵懶的空氣、菜倒入油鍋時的嘩啦聲響、還有被鎢絲燈點亮的屋子。屋子里浮著沉沉黃光,你無聊看著電視,母親在一旁忙著家務(wù)。你總以為這樣的日子會年復(fù)一年,不免有些不耐煩,也總以為身旁這個人不會變老,會一直這樣嘮叨忙碌著。

電影里,貴姐是這樣普通,普通到你一下就想起自己的母親。她在超市場工作,帶著圍裙,套上手套,每日搬運、包裝、售賣著一堆榴蓮、西瓜、蘋果。下了班,提著卷紙、凍肉、打折雞蛋回家,放好鑰匙,為在家呆了一整天的兒子家安做飯。蒸雞蛋、炒青菜,兩碗白飯,簡單得如同母子之間的寥寥對話。

你或許能夠想見吧,那種最熟悉的親人間,才會存在的安靜和空白。

也就是這樣一個母親,自己的幾個弟弟住在高檔社區(qū)。一家人為家安的外婆做壽,來到酒樓聚會,弟弟弟媳圍坐著打麻將,貴姐一個人坐在旁邊。弟媳肚子疼,她幫替著打,贏了放進弟媳的抽屜,輸了用自己的錢賠上。弟弟們熟悉自家姐姐,所以并不見怪。兒子也正坐在角落里,幾個表弟表妹們正討論什么時候回紐約。

母子碰在一起,相互看一眼,有些無聊,有些局促。他們住的地方,叫天水圍。那里離市區(qū)幾十公里,數(shù)千間公屋,住數(shù)十萬人,不少家庭靠著失業(yè)綜援過活。聚會完了,兩人步行,住著大巴返家,燈影靜靜。

這是一個城市角落的卑微母子嗎?我想不是,他們只是平凡。母親買報紙會在意有沒有送紙巾,兒子拿起報紙會先找娛樂版,兩人在周日早晨閑散地吃著早晨。倘若你也生長在尋常街巷,你會聞到那熟悉的氣息:豆?jié){、面包、拖鞋嗒嗒敲著地板、周末沒什么好看的電視節(jié)目。

這是一個歌頌平凡的沉悶故事吧?我想也不是。這世界呢,有人活得潦草,有人活得馬虎,有人活得火燒火燎,有人活得落落寡歡。唯獨這位母親,在天水圍的四方擁堵中,活得從容、柔和、不疾不徐、富有尊嚴(yán)。


        
二.

同一棟樓里,新搬來了一個老婆婆,姓梁。梁阿婆用發(fā)黑的硬幣買牛肉,在壞了燈的廚房里炒菜,一個人寂寂寥寥地吃飯。墻上貼滿了照片,自己的,和親人的,卻只能一個人撐著木桌發(fā)呆。天黑了,手提燈下,繼續(xù)炒牛肉青菜,再一個人寂寂寥寥地吃掉。

梁阿婆在超市找工作,認識了貴姐。一開始阿婆膽怯、生疏且沉默,貴姐也不以為意,買東西時隨手就替她付了賬,在樓下的便利店遇見,也會打電話叫兒子幫著搬電視機上樓。回到家,又讓家安幫著調(diào)試電視機、換掉壞的電燈泡。廚房的燈修好,阿婆抬頭,一臉金色微笑,夜里從柜中翻出一包冬菇,細心把價格的標(biāo)簽撕掉,想要送給母子。一個老人晚年想要什么,無非是有人說說話,幫著做些事,知道被人關(guān)心著。

可這個簡單的愿望,對梁阿婆也是遙遠的。阿婆原有個女兒,去世了,女婿帶著外孫又再結(jié)了婚,卻不愿撫養(yǎng)自己。后來,梁老太鼓足勇氣約見了女婿,一生節(jié)儉還買了貴重首飾,想要送給女婿一家。她的意思,是想為外孫盡責(zé),也想有人為自己送終,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女婿拒絕了她,說現(xiàn)任老婆比較小氣,只能養(yǎng)她現(xiàn)在的媽媽。彼此客氣地喝完茶,女婿匆匆走了。

赴宴之前,阿婆一夜未眠,看著太陽升起,滿心希望余生有靠。最終,她還是坐上公交,回到了遠離塵囂的天水圍。無論是餐桌上還是歸程中,貴姐一直在她身旁陪著。公車上,灰心的阿婆沉默許久,拿出所有首飾交給了貴姐。貴姐也不推辭,將東西塞進包里,說我先幫你收著,以后要用錢,我?guī)湍愀愣ā?br>
不說安慰的話,只是安靜坐在阿婆身邊,挽著她的手臂,自己卻先紅了眼眶。

我想,所謂好心腸,就是如此了。無關(guān)憐憫,也無涉崇高,只是如此自然地伸出了手,攜人走一段,共一時風(fēng)雨,贈人以最為樸質(zhì)的尊重、理解、關(guān)懷。

再到后來,貴姐、家安與阿婆一起過中秋,吃完冬菇、雞蛋、菱角、扁豆,鋪一張報紙,剝一個排球般大的柚子,三個人圍坐在天藍色掛燈下,阿婆笑說柚子很甜,窗外萬家燈火。

是的,你還記得那樣的日子嗎,哪怕原本陌生不識,哪怕相距繁華很遠,我們都能和煦地將鄰居視為親人,將世界看作眼前的一方小桌,相互牽扶,相待坦誠,在桌子上堆滿水果,用溫柔將屋子點亮。


        
三.

家安眼中的母親,或許是這個樣子:獨立、和善、偶爾固執(zhí)得有點可笑,卻在瑣碎中怡然自得,學(xué)著把雞蛋做出各種花樣:蒸、煎、煮、和蝦仁炒、和豆角炒。她這一生,就像往返于天水圍與市區(qū)的雙層巴士,寬敞,齊整,奔波的路程漫長,卻不憂風(fēng)雨不憂晴,在城郊的青翠里行得溫和。

活得平淡?也不盡然。貴姐是家中長女,十多歲就到紗廠做工,姐弟們住在木板房里,老鼠常在腳旁穿行環(huán)繞。她供養(yǎng)大弟讀書,再繼續(xù)供二弟,一直到結(jié)了婚,也不時拿錢回來幫扶家人。丈夫同是老實人,從不出聲,還加上自己的一份錢。

后來,弟弟們都事業(yè)有成,搬進了高檔社區(qū),兒女也到了國外讀書。后來,她的丈夫去世了,留下她獨自一人,撫養(yǎng)年幼的家安。

將親人送入富足生活,煎熬過了生離死別,貴姐帶著兒子,退回到了寂寂小小的天水圍。每日坐車到很遠的城市中心上班,把狹窄局促的屋子收拾得整潔,對購物抽獎之類的事置之一笑淡然忘之,寧愿在家與阿婆過中秋也不去匡湖居湊那喧嘩熱鬧,還能不用任何配菜,做一道讓兒子連聲稱贊好味的香菇。

你知道的,碗筷聲、拖地聲、腳步聲、笑聲、回家丟下鑰匙的叮當(dāng)聲、報紙翻開時的嘩啦聲、衣服晾曬時的滴答聲……倘若我們低身聆聽,那些凡世塵音,總能將生活的縫隙填滿,將長街的寂靜敲響,一如中秋月圓時人們在廣場上亮起的燈籠,星星點點光,就暖了夜的的陰涼。

后來,家安的外婆生病了,醫(yī)院里撒著嬌要吃燕窩粥。貴姐知道,悄悄煮了過去,囑咐兒子說是弟妹做的。外婆喝著粥,無意就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對家安講起了一家人過去的故事。外婆說:“她這個人呀,天天都是傻乎乎的,只懂得個做字?!?br>
這時候,琴聲響起,畫面切入一幅幅黑白老照片,都是年輕的紡織女工。女兒仿佛就在其中,往昔歲月一下子浮現(xiàn)眼前。外婆喝著粥,低著頭,舒口氣,勺子在空中停留良久,那一聲感謝,始終還是沒說出口。

貴姐臉上總是掛微笑,那笑就像個竹篩子,濾掉了生活中卑微的、狹小的、歪斜的,留下了人心里飽滿的、圓潤的、齊整的。她把菜煮得漂亮,日子也一樣不卑不亢、鏗然有聲。

唯獨有一天,兒子從衣柜翻出丈夫生前的牛仔褲,太窄,只能仍掉。她走到垃圾桶旁,把褲子和其他垃圾一起丟下。她剛要轉(zhuǎn)身,想到有人會撿,忽又停下,將桶蓋翻開,把褲子撿出,小心地疊好,放在垃圾桶蓋上,又再拿起,翻了一翻,恍惚看著。

那一瞬間,過往的記憶被打撈起來:那是她帶著白花,穿著白衣,在丈夫送殯的途中,躲在衛(wèi)生間里哭得痛心。也只有在那一瞬間,對親人的思念,才像錐子一樣刺開了生活的厚殼,透出縷縷悲傷的底色。

貴姐看著牛仔褲,在兩盞樓燈的暗光里,站了一會,重又轉(zhuǎn)身回家。正如我們曾穿越過的那些長夜,幽暗不是消失,而是沉淀在心里,然而天總會亮,我們所迎來的陽光,和往昔與來日并沒有不同。

正如電影的最后,貴姐和家安去看外婆。外婆聊起姨婆前陣子找回大女兒,找了幾十年,找回了有什么用呢,都不見這么久,連媽媽叫什么名字都差點不記得了。

外婆感慨:做人真是很難的。

貴姐床邊削著蘋果,笑一笑,回答道:有多難呢?

有人說得透徹:我喜歡貴姐,不是因為她是個好人,做了這些善良的事,而是因為,她只是順應(yīng)了自己的本性而已。



四.

天水圍的故事,原不是這樣開始說起的。很久以來,天水圍在香港人眼中,是偏遠擁擠的悲情市鎮(zhèn),是林夕歌中所唱“圍住了的血汗,圍住了的跌宕”的繁華角落。這里的自殺率曾是全港最高。2004年天恒邨失業(yè)的李柏森,用刀殺死妻女繼而自殺,震驚全港。

一開始,導(dǎo)演許鞍華想拍這個事件,卻找不到投資。后來,她決定更換題材,一個擱下了許多年的故事,一下子出現(xiàn)在她腦海。

那是2000年,許鞍華收到一個劇本,是香港中文大學(xué)一個叫呂筱華的學(xué)生寫的,講述一個單身媽媽與孩子在荃灣屋邨生活的故事。

許鞍華說,一直被這個劇本驚訝著:“以為兩母子的關(guān)系是不好的,結(jié)果他們關(guān)系不錯;以為媽媽的弟弟是看不起他們,原來不是;以為男孩子是單戀女教師,也不是;以為祖母死了,結(jié)果死的是另外一個老人……它的情節(jié)全部都是在反高潮,但很讓人有追看性?!?br>
重拾這個故事,不僅因為需要的錢少些,更是因為在天水圍的采訪中,許鞍華發(fā)現(xiàn),“那里的居民們并非過著大眾所想象的悲慘畸形生活;他們的確貧困,生活繁瑣,面臨著無窮無盡的煩惱,但也同時享受著點滴的生活樂趣,保持著鄰里間的溫情,維護著家庭間的親情?!?br>
拿著120萬港幣——夠拍一部電視電影的錢,花了14個工作日,許鞍華完成了這部電影。電影后來獲了很多獎,當(dāng)?shù)鼐用褚埠芟矚g,她也由此獲得投資,把最初計劃的“黑暗的天水圍”——《天水圍的夜與霧》拍了出來。

如今看來,無心插柳,一部《日與夜》、一部《夜與霧》,反倒呈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天水圍。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條河流的兩岸,我們輕蔑不了那沉靜的、溫和的,也躲避不了那陰霾的、痛楚的。

自己卻深愛這一部《日與夜》。初看真不像一部電影,影像樸拙,節(jié)奏輕緩,做飯、吃飯、買報、聊天、上班下班、出行回家,一些生活的邊角余料就拼起了整個故事。但倘若我們靜心駐足,你會知曉那其中的靜水流深。香港的電影學(xué)者舒琪說:“我不以為《天水圍的日與夜》是一部簡單的電影。它展現(xiàn)的不獨是一份氣度與情懷,還有無比的信念與勇氣。”

電影里的貴姐,總是讓我想起自己的母親。她是家里的二姐,初中沒讀完就進了童裝廠,幫扶五個弟弟弟妹妹的生活,一輩子不輕怨、不動怒,從不丟失笑容。我常想,有一天當(dāng)我離開母親,她在那幾十年的生活里,教會了我什么?

電影里,家安在母親的陪伴下,沉緩堅實地成長了:他學(xué)會每次都買有贈品的報紙,去團契時不輕易拿桌上的食物,安靜地折衣服、拖地板,把榴蓮和柚子剝得熟練又漂亮。當(dāng)舅舅說會考如果考不好,就供他出國留學(xué)時,他回答:“讀書是應(yīng)該有得讀的,有學(xué)費減免的么。”家安的意思,是要靠自己。

然而,母親會老去,家安也總會走出天水圍。就像這城市里的許多年輕人,終將告別故土,常以異鄉(xiāng)為家,那母親所饋贈我們的,會深烙在我們身上嗎?

有一天,你面對生活滿面愁容,是否會記起那一份母親的勤勉、豁達、順應(yīng)本心、只求活得讓自己尊重?

有一天,你離家遠行,一頭扎進繁華,是否會忘掉母親這一生的榮耀:像她一樣,在這個繁瑣、龐大的世界里,始終懷揣一份對世界最基本的善意,是多么璀璨的一件事。


 5 ) 你們這些不問家事的獨生子女,由我來向你們解釋一下《天水圍》這部片子吧!

  請把以下內(nèi)容粘帖進帖子
  直達電梯:
  第1頁: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981231/?start=0
  第2頁: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981231/?start=100#last
  by Douban Helper

今天寫博客的任務(wù)有好幾個。裝逼偶得是最后一個。首先我要品評一下《天水圍的日與夜》這部電影。作為裝逼學(xué)員,我就算早在金像獎前就看過兩遍,也還是要在金像獎之后評,好像其實我是因為金像獎才知道這部電影但又想裝學(xué)術(shù)寫點山寨影評的那些傻逼似的。現(xiàn)我嘗試著繼續(xù)裝逼:

我覺得《天》這部電影應(yīng)該要住在香港天水圍帶才能看得全面(例如本人)
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我看一遍哭,24小時內(nèi)再看一遍還哭的電影。套用一句裝逼句式就是:那一刻,偶內(nèi)牛滿面!
好裝逼?。「愕梦叶紱]心情評論了!

天水圍主要是一些屋村,但也有一個叫“嘉湖山莊”較“高尚”的小區(qū),里面住的人當(dāng)然就有錢些。電影里貴姐的有錢佬弟弟整天說叫她們?nèi)ァ翱锖印蓖?,其實幾乎說白了就是映射“嘉湖山莊”的,因為“嘉湖山莊”的小區(qū)都是叫什么“樂湖居”“麗湖居”之類的,雖然沒有一個叫“匡湖居”,但住天水圍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電影里,貴姐和張家安從壽宴回家的路上,經(jīng)過一個巴士總站,有很多K車。有很多K車是可以從輕鐵免費直駁到香港市區(qū)的。輕鐵也是天水圍一帶的特色,香港只有那一帶有輕鐵,只是電影在有限的時間里,只能展現(xiàn)幾秒鐘輕鐵的鏡頭。看這部電影,我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就是電影里的事情就發(fā)生在我的周圍,盡管我不是住屋村,是住麗湖居,x湖居之一。

除了認為必須住在天水圍才能看出味道來之外,我還認為必須熟悉家庭,關(guān)心家事的人,才會看出味來。媽媽是怎樣的,兒子是怎樣的,買菜、做菜是怎樣的,鄰里人情又是怎樣的。這些東西,在理想主義的導(dǎo)演操作下,竟那么無懈可擊地真實。就這一點,已經(jīng)把我的情緒提到哭的邊緣。

從電影的開頭,作為家庭支柱的貴姐早早起床去超市上班,上完班順便買菜,大袋小袋地回到家,張家安從沙發(fā)上出來,直接就進廚房,也沒幫姐姐拎東西——一個不太懂事又非常自然的兒子,同樣為人兒子的我,感覺真實。短短幾分鐘,這個家就定義好了——無非一個支柱,一個希望。一個努力的支柱,一個還需等待的希望。

獲得最佳女配角的陳麗云扮演的阿婆,開頭給她的鏡頭,就充滿了門道。我覺得我一個男生,如果不是從小陪媽媽和婆婆上市場買菜,是不會被這幾個平凡無奇的鏡頭打動的。我婆婆喜歡一個人住,因此她大部分時間是跟電影里的阿婆一樣的“獨居老人”。一個老人,一頓飯一個人吃,能做多少菜?“買十蚊牛肉”,跟青菜炒在一塊兒作午飯,吃剩的晚飯的時候再熱一下就行了。炒菜細節(jié)也沒有問題——先炒肉后炒菜。

我之所以要復(fù)述這些細節(jié),是因為在我來說,開頭的這些鏡頭很有說服力,令人認同。如果在這些生活常識中犯下錯誤(現(xiàn)在的青春少女基本上不清楚),又怎么能作為一個“反映生活”的電影而讓人信服呢?反而會讓人覺得裝平淡,裝逼。整部電影,就是首先讓任何人都無法指責(zé)其“裝逼”的基礎(chǔ)上,才有進一步切實打動人的可能??傊?,這些鏡頭表明,這部電影是“懂事”的,真誠的,誠實的,professional的。

這部電影,有兩個人物,是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的。一個是張家安,阿婆是其中一個。一開頭,阿婆是陰郁的,冷漠的。面對貴姐的友善她也是點到即止,不理不睬。但到了后面,明顯不是這樣。這一轉(zhuǎn)變,是從貴姐叫張家安幫阿婆搬電視開始。張家安幫阿婆搬了電視,還幫她換了燈泡。阿婆心暖,第二天從柜子里拿出一包靚冬菇送給了貴姐。

其實,在搬電視之前,貴姐就已經(jīng)幫阿婆“搭便車”買油。阿婆作為獨居老人,目前超市里流行的“家庭裝”家用品對她來說都是一種困擾。她身邊沒有什么朋友,多虧素昧萍生的貴姐主動同她搭車,才買到折扣價的油,貴姐還不要阿婆錢。獨居老人的孤獨的心能不暖嗎?家里沒有獨居老人的話,也許只會覺得這是貴姐的一個舉手之勞罷了,對背后的情意是體會不到的。

同時我認為,只有關(guān)心家事的人,才知道什么叫靚冬菇,才知道識貨的媽媽們送“靚冬菇”給人家的情意一點也不比你送“黃金搭當(dāng)”差。如果你沒有一個能干、精明又勤勞的媽媽,那你也就不知道冬菇有什么好——你的媽媽不懂煲湯,或者不懂買冬菇,買的都是爛冬菇回來煲湯。你看,貴姐用阿婆送的冬菇做了菜,平時沒什么臉色給媽媽看的張家安顯得特別滋味,你看貴姐多滿足!如果平時不關(guān)心家事,不陪媽媽買東西,你是不會知道冬菇有什么特別,只會覺得那些干貨店都又臭又悶,逃都來不及逃,除只會在吃飯的時候享受冬菇之外。殊不知就為了你吃冬菇的那個滋味的樣子,做媽媽的覺得跑干貨點比跑Fashion店更有樂趣。你要慶幸你有一個跑干貨店的土媽媽而不是一個逛中環(huán)的時尚媽媽!懂不?

另一個發(fā)生微妙變化的就是張家安。不過我覺得他也可以說沒變化,因為他本來是從小聽話的孩子。是貴姐自己的行為給他做了榜樣。媽媽是怎樣做人的,他都看在眼里。根本不用說話的。我就覺得好像是在講我。我媽雖然整天口口聲聲地在口頭上對我灌輸精英主義,但她根本就是勞動人民出身,平時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對勞動人民的尊重。因此我現(xiàn)在在環(huán)衛(wèi)工人、超市工作等面前無論如何都沒辦法產(chǎn)生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能用他們所熟悉的市民語氣,談他們所在乎的雞毛蒜皮。只要你關(guān)心生活,你就懂得正是這些讓你無比鄙視你媽媽的雞毛蒜皮,支撐起了你這個大學(xué)生。也許在打飯阿姨的斤斤計較背后,也有一個像你一樣的大學(xué)生呢!

貴姐要幫阿婆搬電腦,一個電話,不用理由,就把兒子叫下來。叫他搬,就搬。叫他換電燈泡,就換。不要看他“踢一踢動一動”,乖的兒子才會這樣的。如果是皮的孩子,你使喚得了他?這些助人為樂的事情,我媽平時從來不會在他的“精英主義”說教中包含,但她真遇到的時候又總是叫我做這種事情,讓我相信,“精英主義”其實是假的,幫老人拿東西修電腦才是真的。讀大學(xué)之后,洪伯伯整天叫我?guī)退措娔X,我媽經(jīng)常說“自己有兒子,叫人家兒子幫你搞電腦,神經(jīng)病!”這些話對我一點影響都沒有,因為我媽也經(jīng)常幫那些“自己有女兒”的人做女兒做的事情,那又怎么說呢?貴姐老公死了,她沒家婆。阿婆女婿改娶了,她沒“新抱”。貴姐自己媽媽住院,她遲遲不去探,反倒關(guān)心阿婆,陪阿婆去荃灣看孫子,難道能說“自己有‘新抱’,叫人家女兒陪你看孫子,有?。 眴??!這些事,張家安都看在了眼里。張家安是個乖兒子,阿婆看在眼里,心里也會疼愛,因為他自己的孫子可望不可及。兩個破碎家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全都隱藏在默默的行動中。不懂事的觀眾,能看出來么?!我是一個對裝逼行為鄙視到簡直以調(diào)侃裝逼為樂的人。除了裝逼之外,如果說還有什么理由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幫老人修電腦的話,那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了。這是我媽用她的行為教我的。

張家安說“D冬菇好正!”貴姐后來就又夾了一塊到他碗里。安仔只是無意地喃喃了一句“唔該”,貴姐就甜蜜地停了好幾秒。你們都注意到了嗎?你們也明白貴姐為什么停了幾秒嗎?有哪個導(dǎo)演能這樣拍?這樣拍,多少觀眾能看出來?如果整個電影除了這些小細節(jié)之外,沒有任何大肆煽情之處,指望誰看了有好評?因為現(xiàn)在的觀眾都很膚淺很幼稚。

電影里有一段是在殯儀館。我也去過,我去送別我的阿姨,我媽的妹妹,我婆婆的小女兒。去完殯儀館,我們親戚們也是出去吃飯的,這頓飯是叫“解穢酒”,說是出入過死人的地方,吃頓飯去除不好的東西。

有很多女生不喜歡“師奶”,例如羅璇。這是我為什么這么討厭她的原因。因為她明明不是不了解師奶,卻仍然討厭。電影里面,阿婆和貴姐關(guān)系親密了,在一起買雞蛋的時候,阿婆說:“喂,你上次先買咗著哦!咁快又買?”其實,在師奶之間,如果大家不是很熟的話,是很忌諱問這種事情的,否則顯得很三八,或者顯得有敵意。其潛臺詞就是:“你理人地咁多做咩啫?人地買多幾只蛋關(guān)你咩事啫?你咁八嘅?”如果連“系啊,我買多幾只蛋,炒咩都得啊嘛”這種秘笈都交流,說明這兩個師奶是很相熟的。阿婆從答應(yīng)個招呼都點到即止,到主動問人家這類問題,不是很大變化么?以前是孤獨老人,買十蚊牛肉都被人欺負不敢抗議?,F(xiàn)在有個“哎呀新抱”一起落街市,萬事都有商量,這難道不是幸福嗎?你們這些不懂師奶鄙視師奶的人,能體會到此刻阿婆的幸福咩?所以我迫不及待地和羅璇分手。她令人生厭!

張家安有一個比較敬愛的老師叫Miss Cheu(徐?),也許是他平時提得多,除了他的同學(xué)知道,他媽媽也知道。吃飯的時候,她媽媽裝作順便問下,看看兒子今天有沒有看到他想見到的人,又問“佢靚唔靚架?”我覺得這情形簡直跟我媽一模一樣。后來,安仔在超市碰到Miss徐了,安仔去挑蘋果,Miss徐問:“你鐘意食蘋果???”安仔說,是他阿嫲鐘意食。原來不是他自己喜歡吃才買,是阿嫲喜歡吃。Miss徐馬上面帶微笑幫安仔撕來一個保鮮袋!

最后我講講我看到電影的哪個地方哭。第一次,是阿婆打電話給她女婿的時候。之前阿婆在跟貴姐聊天的時候,已經(jīng)暗示了她不方便自己問候?qū)O子。我以為只是她老人家有點內(nèi)向罷了。晚上,她打起勇氣,正襟危坐,帶上老花鏡,翻開電話本。電話打通了,是“羅太”接電話,她說:“我系羅生以前嘅外母啊。”我的眼淚就迸出來了。這句簡明的、一笑而過的自我介紹,包含著老人多少綿長的愁悵??!放下電話之后,阿婆失落地坐在原處,我強烈地認為,她其實早已嘗受過很多次這樣電話后的失落了。我之所以至于要哭,是因為電影里阿婆打電話的那種慌張的禮貌,生怕打擾到人的語氣,同我婆婆打電話的口氣如出一轍??吹剿氖洌腿缈吹轿易约和馄诺氖湟粯有乃?。

第二個哭的地方,是阿婆去沙田看完孫子(其實看不見孫子,甚至想送給孫子的禮物都送不出去)之后,向陪她一起的貴姐悲憤地說:“我做鬼都會保佑安仔讀書叻,生生性性?!笔裁唇凶觥吧孕浴?,你們都知道嗎?以前我以為我知道,看了這電影里這么多角色的嘴臉,我才知道一點。什么是“不生性”,什么才是“生生性性”。

張家安是貴姐的兒子,住屋村的,不是那些整天去New York,住“匡湖居”的兒子。但大家都贊安仔“生性”。他舅舅也表明要供他出國。這雖然不過是他舅舅那種人所能想到的人生實惠,但也是出于真心。張家安是乖仔,放假在家不下樓,是有點不對。媽媽說他不下樓買報紙,他經(jīng)過樓下就真記得買份報紙。說他買報紙買貴了,沒紙巾送,他也沒說話,下次又真記得到OK店買有紙巾送的報紙。阿嫲喜歡吃蘋果他記得,中秋節(jié)要送月餅給阿爺阿嫲都記得。這么多記得,就是生性。我自問,我又記得多少事情呢?我雖然勉強算做“讀書叻”,但遠不屬于“生生性性”??催^電影,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電話回家,讓媽媽在這平凡的一天內(nèi)多發(fā)生一件事情,那就是“個仔夜晚打咗個電話番來”。

電影里幾乎每一分鐘對我來講都大有乾坤,意義非凡,我講都講不完。不過,基本上都是以上所說的類似事情。影片的最后,沒孫沒女兒的阿婆,跟沒丈夫沒岳母的師奶,還有一個生性聽話的兒子,在靜悄悄的家里過中秋,又香又厚的靚冬菇、差點忘了買的月餅、挑選成功、又甜又多汁的柚子,有紙巾和膠袋送的報紙,生性的兒子,孝順的“新抱”,真是比在外面的花花世界過節(jié)好幾千倍。

《天水圍》這部電影參加金馬獎,我原本并不看好。因為我覺得那些做評委的膚淺“精英”們是看不見以上這些東西的,但《天水圍》獲得這么多獎之后,我又衷心覺得是實至名歸,毫無懸念。

最后,知道這部戲的編劇是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女生(呂筱華)之后,我沒辦法壓制心中對她的愛意……

 6 ) 以平凡打動你我

這是當(dāng)初高中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看的電影,一部高中生不太愛看的電影類型。

盡管如此,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大家還是坐在教室里看下去了,一旦進入了電影故事里,就慢慢被娓娓道來的天水圍的故事所打動。

沒有高潮,沒有狗血,沒有斗爭,電影展現(xiàn)的是平凡人的日與夜,是香港老百姓的家與常,刻畫當(dāng)下香港最底層人民的人生百態(tài),社會矛盾。

我們需要這樣簡單的電影,這樣脫離瑪麗蘇少女意淫與英雄泛濫的電影,這樣讓每一個老百姓都能有共鳴的電影

 短評

市井生活,寫實風(fēng)格。難得一見的香港電影類型。許鞍華的細膩。

5分鐘前
  • 眠空御守
  • 還行

很溫馨

8分鐘前
  • 桃子愛吃魚
  • 還行

安仔好乖好靚仔?。。ǜ杏X是gay

12分鐘前
  • 王大根
  • 推薦

1、日復(fù)一日,平平淡淡,一餐兩菜,這就是生活。2、鮑起靜演得好好,難怪不得拿影后。3、梁進龍演的阿安好乖仔。4、善良的媽媽,善良的兒子。5、原來香港人過中秋節(jié)如此溫馨熱鬧。

17分鐘前
  • 嘰里呱啦
  • 力薦

《天水圍的日與夜》展現(xiàn)了主流港片之外的一抹清新, “瑣碎便是生活”闡述的克制又不失溫情,是近五年來最細膩動人的香港文藝電影。

19分鐘前
  • 影志
  • 力薦

看完以后我突然覺得我要嫁一個張家安那樣的人。。。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23分鐘前
  • la vie en rose
  • 還行

鮑起靜真是冇得頂…

26分鐘前
  • ?17950
  • 推薦

日子一天天過,張家安亦從母親身上、幾件平常事中了解到生活的多面,舅舅們并沒在心理上疏遠他們母子,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他做好了若是會考成績不理想,便出來做事的準(zhǔn)備

30分鐘前
  • (????д????)
  • 推薦

一般般

32分鐘前
  • 已注銷
  • 還行

像溪流一樣潤物細無聲

33分鐘前
  • 愛吃烤鵝
  • 推薦

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進去這種文藝片了

35分鐘前
  • mon babe
  • 推薦

6/10。敘事散漫實則暗中推動,阿婆開頭為何孤身一人又在等誰電話,為看望外孫和女兒早逝的事件留伏筆,兒子無所事事的樣子逐漸令觀眾改變其印象(深受老師喜歡,不打麻將不妒忌出國學(xué)習(xí)的親戚),母子討論便利店報紙開支、吃月餅(舅舅的關(guān)心)榴蓮(家人的分享)袖子(鄰里的陪伴),話語和生活場景還原準(zhǔn)確。

39分鐘前
  • 火娃
  • 還行

我一直在等待電影中的突變,覺得應(yīng)該會有類似貴姐一家和大家庭不和睦,又或者外婆暴病住院甚至死去這樣的轉(zhuǎn)折。可是電影至始至終都沒有這樣的情節(jié),看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真實的生活是很少有那樣的東西的,生活就是瑣碎的。

42分鐘前
  • 余小島
  • 推薦

許鞍華喜歡拍小人物,拍的也出彩,生活的平淡與酸甜都有,但這部不好說列....溫情有許多

47分鐘前
  • Dyingpluto
  • 推薦

許鞍華邁向大師級別的作品

52分鐘前
  • 大宸
  • 力薦

沉靜的美,默然的溫暖,無聲的感動。

53分鐘前
  • 艾小柯
  • 力薦

講述倔強和孤獨的淡淡的片子。不過隱約在安身上有基督教教化的意思在,團契也還是有作用的,當(dāng)初總認為兩位老人會死,最后也沒事:相反當(dāng)年姐供弟讀書,現(xiàn)在兩個弟弟又反過來要供姐姐的小孩——哪怕只是表達一下客氣吧,最后畢竟中秋夜,影片在悲戚的淡淡中,最后又向上了。溫情的片子。

56分鐘前
  • 文澤爾
  • 推薦

這樣平心靜氣的作品不多見。

1小時前
  • 能工巧匠沙門哥
  • 推薦

09年看的時候,我活得像張家安;16年重看,我已經(jīng)活得像阿婆;愿多年后再重溫,我會活得像貴姐。

1小時前
  • 不良生
  • 力薦

這是一杯微溫的白開水,浸潤著柔軟你的內(nèi)心。

1小時前
  • 薩嘎摩哆熊貓桑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