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小朋友去看的,看完覺得雖然電影是歡樂大結(jié)局可是我的心里卻五味雜陳。
如果真的有這么一個爸爸可以滿足他所有的愿望,又高大帥氣,又可以時時的陪伴,不用在挨罵,不用寫作業(yè),不用吃不喜歡的食物。相信大家都會選擇吧,起碼我會毫不猶豫。
都說小朋友的成長最需要的是陪伴,可是我卻做的不好,最需要的是言傳身教我卻沒有做到,甚至我有的時候都不知道小朋友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想玩什么。所以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爸爸。
從呼市回來我一直在有意識的提高陪著小朋友的時間,增加和他單獨相處的時間,我發(fā)現(xiàn)有的時候不僅僅是他快樂,我也能獲得快樂,也就是說他的成長也幫助了我的成長,真的挺好的。
前段時間有個領(lǐng)導(dǎo)給了個去呼市工作的機會,我猶豫再三,覺得什么重要在我心里應(yīng)該有選擇,所以我回絕了這個機會。我想這應(yīng)該是我向著好爸爸邁進的第一步吧。
買了好幾本講教育小朋友的書,爭取盡早看完!??!
電影給三星半吧,我覺得是后面的完美爸爸變成了大怪物才讓孩子害怕,才會覺得不好,如果不變形的話,這部電影起碼能打4.5星。
難看,劇情跟以前的電影還有點像簡直就是換了個皮都是大頭兒子在原來的世界并不開心,然后就突然穿越到另一個世界然后原本感覺挺好后來又遇到了困難然后小偷爸爸挺身而出,全篇結(jié)束,這不就是那個什么俄羅斯的劇情嗎?編劇一點心意都沒有,我也是服了求求你,學(xué)學(xué)隔壁熊出沒吧真的是太敷衍了,炒冷飯就炒冷飯還要炒一個豆瓣評分只有4點多分的東西看這玩意兒簡直浪費時間我都能知道下一部編劇要寫什么了,這個是未來,那以后就說大頭兒子穿越到古代好了唄反正就這樣套公式就行了總會有小孩去看是吧?
這部兒童片,我的備注只能是兒童不宜??戳艘徊績和灰说膬和?,我都覺得我的腦袋出了問題,后悔沒有提前看下網(wǎng)友評論。通過靈籠什么的剛對國漫有了改觀,這下完全大跌眼鏡。拋開落后的3D畫面不說,畢竟沒考慮過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會有什么出彩的特效,就沖著童年的童真來的。誰知道童真不僅沒有,內(nèi)容拖沓恐怖還玩煽情。對著幾歲的兒童還玩煽情,知道這樣對兒童心靈沖擊有多大么?滿屏的攀比心理,好像自己的家長就要非常厲害特殊,不然小朋友心理過不去。感受到親情被剝離,小朋友一會哭的不要不要的,再往后又恐怖的不要不要的,一直哭著問怎么辦怎么辦,影院里的孩子都這樣。。。稍微大點的孩子又嫌劇情無聊透頂。。。國產(chǎn)動畫電影,真是看之前要好好看評論,票價多少不重要,對孩子的心靈造成的創(chuàng)傷還要家長觀影結(jié)束后慢慢安慰平復(fù),真是差透了
對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視劇上,覺得有一些有趣,但是也沒有太多的感受,但是這一次的大電影真是讓人耳目一新,首先想象非常的奇幻,真是腦洞大開。另外就是孩子對的期盼,家長所面對的壓力,扮演的社會角色等等都有很真實的刻畫,完美爸爸雖然完美,但是它并不真實,他缺少了愛不完美的家長,對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視劇上,覺得有一些有趣,但是也沒有太多的感受,但是這一次的大電影真是讓人耳目一新,首先想象非常的奇幻,真是腦洞大開。另外就是孩子對的期盼,家長所面對的壓力,扮演的社會角色等等都有很真實的刻畫,完美爸爸雖然完美,但是它并不真實,他缺少了愛不完美的家長,即使不完美,但他也是孩子成長的見證人,有真情和愛存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八歲的孩子流淚了,知不覺我也流淚了,很難說到底是哪一個情節(jié)觸動了內(nèi)心,但我們都渴望成為彼此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即使不完美,我們也是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兒女即使不完美,但他也是孩子成長的見證人,有真情和愛存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八歲的孩子流淚了,知不覺我也流淚了,很難說到底是哪一個情節(jié)觸動了內(nèi)心,但我們都渴望成為彼此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即使不完美,我們也是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兒女
暑期檔最新的動畫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已上映,電影的內(nèi)容與題材,將一個在中國家庭傳統(tǒng)文化較為忽視的情感——“父愛”用新的切入點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什么樣的爸爸才算完美,聚焦現(xiàn)實問題的動畫電影
擺脫對過去“動畫片”只是給小朋友看的固有思維,這是一部適合全家一起觀賞的電影。每個人都曾經(jīng)是孩子,每個人也都擁有心中的完美爸爸。這是本片所聚焦的主題——“我的爸爸很了不起”。
本片的開始,使用了通俗又有共鳴的矛盾開場:大頭兒子與同學(xué)們也在互相炫耀彼此的爸爸,宇航員、武術(shù)專家等等,那都是孩子們眼中了不起的大人物。而小頭爸爸的出場,毛手毛腳,甚至還演說著讓人難以理解的AI知識與二進制,他沒能讓自己成為大頭兒子的驕傲。于是在故事中,把一個問題拋給了主人公,也拋給了所有的觀眾,“什么樣的爸爸才算完美?”
這個問題,從媽媽的視角來看,那是一個家的主心骨,是那個大英雄。在孩子的視角來看,是一個在做了不起的大事情的人。但是這些匯總在一起,讓我們不禁深思——媽媽似乎關(guān)注孩子的全部細枝末節(jié)的生活,而爸爸,變成了一個有距離感的人。
故事從小頭爸爸的視角,開始剖析了關(guān)于父愛的表象與內(nèi)核的探討。他用AI技術(shù)制作了一個系統(tǒng)里完美無瑕的父親,智慧體貼身材健壯無所不能。這些,是我們所看到的關(guān)于父愛表象的展示。故事的最后,又是他這個不完美的爸爸,倚靠著一家人的團結(jié)破除了系統(tǒng)的束縛成功逃出程序。而這個結(jié)局,則是關(guān)于感情內(nèi)核的深入表達,家是一切源頭的開始。
《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通過這段反英雄主義的探險經(jīng)歷,與觀眾一起體驗了對于父愛多重的體驗與內(nèi)斂深刻的展示。
國民級經(jīng)典IP,奇幻世界里的非一般父子情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系列是歷時25年的經(jīng)典IP,延續(xù)了四代人的經(jīng)典動畫故事,陪伴著我們從童年走到中年。IP生命力的延續(xù),是以時代力量的注入來維系的。由中文在線聯(lián)合出品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從制作層面上來看,更為精致的3D視覺效果,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設(shè)計,給了觀眾不同于以往版本的觀影體驗。從劇情層面上看,也將當(dāng)下熱門的AI人工智能技術(shù)引入劇情中,基于原本親情電影故事主線,疊加了更富有想象力的科技奇幻空間,也拓展了觀影的群體。
全新時代特色的融入,把家庭親情的價值觀,融合進“科技改變了生活但改變不了感情”這一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許多東西都被技術(shù)手段所一一替代。當(dāng)觀眾望著大銀幕,看著大頭兒子被人工智能的完美爸爸所吸引,所傷害,所背叛。最后與他一起反思,關(guān)于一個家的真正意義。是爸爸媽媽的信任,是孩子與父母的幫助,是認(rèn)真的一個擁抱,是面對苦難時的堅持。
我們終究會在影片里看到自己一閃而過的某個念頭,或者某個也困惑過的問題。曾經(jīng)我們是不完美小孩,如今緩慢倉促的也成了不完美的父母。
只是我們對于那份藏在日常里,幾乎從不表達的感情,發(fā)現(xiàn)的都是后知后覺,就像那個在大頭兒子褲子口袋里看到的紙條,代表著每一個人為了家庭最真摯的努力。
事情發(fā)生在我女兒身上,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契機,當(dāng)然,在談?wù)撍秊楹螘粍赢嬈瑖樑苤啵乙灿幸恍╆P(guān)于國產(chǎn)動畫以及“在國內(nèi)尚無分級制度的情況下,如何進行自我分級”的心得體會想來分享,拋磚引玉,大家一起來聊聊。
下面開始正文。
如今每個周末,我都在家?guī)Ш⒆?,無論有沒有相關(guān)經(jīng)驗都應(yīng)該明白,這是件“痛并快樂著”的使命……
因為我自己是個喜歡跑影院看電影的人,于是很自然地也把這個習(xí)慣帶給了孩子——觀影時間+來回路上時間+其他潛在娛樂時間,總之,看電影是個可以陪孩子并且相當(dāng)“殺時間”的好項目。
其實我女兒要再過幾個月才滿五周歲,但比較懂事了,從去年11月的《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開始,我已經(jīng)帶她去影院看過近10部動畫電影了,都還挺喜歡(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個人覺得不是非要精挑細選什么好片子去看,初步感覺別太糟糕的都可以,先用數(shù)量刷點基礎(chǔ)再說)。
以上為故事背景。
上周六,我見《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有規(guī)模不小的點映,便像往常那樣帶著女兒去觀影了。
并不是任何子供向動畫電影我都會青睞,我平時在留意之余,還是會做些基本的判斷和選擇。
“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大電影系列,雖然是重啟這個老IP之后的另一波魔改作品,許多觀眾已經(jīng)不認(rèn)了,但好歹央視動畫的底子不算差,加上女兒也曾在電視上看過TV動畫,于是就有了這次觀影。
我小時候看的95版《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長這樣——
不禁有些感慨,當(dāng)年做工程設(shè)計師的小頭爸爸,如今成了程序員,真是與時俱進的改變啊……
盡管讀到這里的朋友都不會介意劇透,但出于基本的負(fù)責(zé)態(tài)度和習(xí)慣,我還是加一句【下文劇透預(yù)警】。
《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用了一個很老套的親子劇本:忙于開發(fā)人工智能程序的小頭爸爸冷落了大頭兒子,還相繼搞砸了“家長開放日”活動與兒子的生日,大頭兒子不禁希望自己能有個更酷更貼心的“完美爸爸”……第二天,小頭爸爸向他介紹了自己剛開發(fā)完成的AI,并下達了“讓大頭兒子開心快樂”的指令,沒想到,隨后不久這個AI把大頭兒子吸進了虛擬世界(別較真…)。
AI化身成了大頭兒子幻想中的完美爸爸,讓大頭兒子開宇宙飛船、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肆意定制房間和街道,一天過遍所有節(jié)日……堪稱無所不能。
稍微有些閱片量的觀眾,對這個劇本是不會有任何意外的,其所要傳遞的內(nèi)核也就翻來覆去的那幾樣,可對于年齡不大的孩子來說,如此簡單但畫面和轉(zhuǎn)折沖擊力強的作品仍然足夠新鮮。
果不其然,大頭兒子在玩膩之后提出了“想回家”,而“人工智障”完美爸爸則要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zé)(把大頭兒子留在自己身邊“讓他快樂”),眼見勸阻不了,它便把大頭兒子送去了按真實世界建模的虛擬空間,暫時欺騙成功后,又讓假的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對大頭兒子言聽計從……直到大頭兒子發(fā)現(xiàn)真相。
在這層“套娃”障眼法被揭穿后,出現(xiàn)了影片中第一場真正意義上具有驚悚意味的戲:完美爸爸在一臉略帶機械式木然的微笑中,以“我想讓你快樂”的名義,把大頭兒子強行扣留了下來。
對成年觀眾而言,此幕只是帶有些許驚悚性,談不上多嚇人,但對孩子來說可能就不同了,我女兒直接被嚇得撲進了我懷里……
但這只是一瞬間的事,緊接著她還是看下去了——把她嚇跑的,反而是后面看上去一點都不嚇人的一幕。
明白自己被困虛擬世界的大頭兒子,想辦法向外發(fā)出了求救信號,并與小頭爸爸約好了見面地點,通過兩人各自的努力,大頭兒子暫時甩開了完美爸爸,小頭爸爸也成功進入虛擬世界,兩人在紅樹林重逢相擁。
突然,我女兒起身向外走去,我愣了一下,才確認(rèn)她是不想看了,要走。
此時片子已經(jīng)放了一小時左右,算算時間也只剩二十多分鐘的戲了,接下去大概會發(fā)生什么并不難猜,但我挺好奇故事最終的落點如何——反倒是我想把片子看完,無奈女兒去意已決,我勸了兩三次無果,只好作罷。
這是她第一次沒能在影院看完電影,我很好奇她為什么會被嚇跑,通過一番詢問和回答,我明白了緣由: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重逢確實很振奮,但接下去完美爸爸肯定會實施更加可怕的阻撓,她是被這種“可預(yù)見的未知恐懼感”嚇走的。
就好比咱們有些人看恐怖片,碰到一些恐怖鏡頭或者明顯的“高能預(yù)警”片段時,會蒙上眼睛不敢看(或者透過指縫看),而我女兒直接選擇不看了……雖然貌似有些“膽小”,可不得不說,小家伙的邏輯聯(lián)想力不錯。
我原以為女兒的反應(yīng)是個例,結(jié)果我今天去豆瓣上看了一圈,發(fā)現(xiàn)還有些孩子也被嚇到了,大家的“驚嚇點”可能不同,但都殊途同歸。
應(yīng)該怪電影么?我覺得大可不必。
平心而論,《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東拼西湊的劇本完成度還可以,也有一定的教育價值,給孩子看沒什么大問題(我確認(rèn)過女兒只是當(dāng)時有點怕,沒留下啥心理陰影)……更大的問題在于,在咱們這個沒有電影分級的環(huán)境下,觀眾自己應(yīng)該做出怎樣的分級選擇?以及電影能夠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些提醒?
在我小時候,動畫片根本沒有什么分級考慮,無論是引進的外國動畫,還是上美出品為代表的國產(chǎn)動畫,放什么就看什么——
倘若以今天的標(biāo)準(zhǔn),充滿政治隱喻和官場黑話的《葫蘆小金剛》,以及包含各種成人元素的黑幫題材《特別車隊》等作品,是絕對看不到的,更何況其他一些更知名的作品,如今也都有了“童年陰影”的美名。
我們那代人,就是在大人們“動畫片都是給小孩子看的”觀念籠罩下,一邊委屈一邊快樂地汲取著各類中外動畫野蠻成長的。
我不想厚古薄今地說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就一定有多好,事實上,觀眾們普遍有了分級意識是好事,這是觀念進步的表現(xiàn),一些存在暴力、血腥等等成人向元素的動畫作品,確實需要在少年兒童群體中做出限制。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某些家長在這件系統(tǒng)性的復(fù)雜事物面前,表現(xiàn)出了另一種不負(fù)責(zé)任的懶政行為,把許多本不該由動畫來承擔(dān)的罪責(zé)都推到了動畫片頭上,“受傷”最多的,當(dāng)屬是曾經(jīng)最火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
動畫本身沒錯,這個龐大和繁蕪的責(zé)任,需要由動畫制作方、審查部門、電視臺、院線、家長等社會各界眾多相關(guān)方共同背負(fù)起來并合理分擔(dān)。
當(dāng)然,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我今天只想簡單談?wù)勗壕€影片方面的選擇。
近些年國產(chǎn)動畫的進步很大,針對各年齡段的各種類型作品都得到了極大豐富,在電影長片這塊,自《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后,國產(chǎn)動畫電影的關(guān)注度和待遇整體都上了一個臺階,也確實涌現(xiàn)了一批好作品,比如彩條屋的《大護法》《哪吒之魔童降世》,追光動畫的《白蛇:緣起》《新神榜之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還沒上映)等等。
追光動畫那群小伙伴很有意思,我在一次訪談中聽到,他們搞創(chuàng)作的動力之一,是想用作品證明“動畫片并非一定是給孩子看的”,他們鉚足了勁,想用青年向/成人向動畫來證明自己的初衷,這其實能夠代表現(xiàn)在相當(dāng)一部分中國動畫人。
可我想說的是,少兒動畫也有很多課要補,或者說更需要進步。
若不是因為女兒的關(guān)系,我恐怕也不會關(guān)注到這些子供向動畫——誠然,現(xiàn)在的小朋友們,早已不止有“羊”和“熊”可以看了,但選擇余地大大增加的同時,真正品質(zhì)出眾的好作品,反而很罕見。
我也不特別指名道姓,通過我平時的一些觀察,現(xiàn)在給孩子看的動畫,多數(shù)套著差不多的故事模板想方設(shè)法賣玩具,而且基本都透著股“反正給孩子看,簡單搞一下就行”的味道,真正新奇有趣且寓教于樂的佳作很少……反正我女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想看電視上的動畫了……
別總覺得孩子好糊弄,其實現(xiàn)在的小孩成長很快(比我們小時候早熟多了),這對動畫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我女兒看過的院線電影來說吧,個人感覺《熊出沒之狂野大陸》《海底小縱隊:火焰之環(huán)》屬于比較好的那檔,《豬豬俠大電影·恐龍日記》等片子就差勁多了……可即便是“狂野大陸”這種我覺得還行的動畫,實際也存在敘事粗糙等硬傷:最受歡迎的作品都尚且如此,其他同類作品的質(zhì)量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影響力大、品質(zhì)好的青年向、成年向的動畫作品確實應(yīng)該關(guān)注,但優(yōu)秀的子供向動畫或許更值得鼓掌——而且我們要明白一點,電影分級中的“全齡段”作品并非是專給兒童看,而是指所有人都可以觀看的。
在為國產(chǎn)動畫送出衷心祝愿的同時,最后來簡單講幾點自己的“分級”心得吧。
1、選片前,通過網(wǎng)站或購票平臺,對一部片子進行基本了解,最好能看看簡介和預(yù)告片(推介文可以少看),相信會有個基本的判斷;
2、帶孩子的話最好還是看動畫,孩子年齡比較大了再考慮真人電影,而動畫電影也要看題材、IP和制作水平,像是蹭熱門IP的、畫面質(zhì)感差的都別看;
3、購票前先問問孩子/同伴的意見,并盡可能地摸清楚對方的喜好、尺度和特點,“個人分級”的好處在于,標(biāo)準(zhǔn)都是私人訂制的;
4、除非是自己去影院,否則,組隊看電影通常更多是為了社交和休閑娛樂,“電影”并不是最要緊的,總會有更重要的東西存在。
對于我上述那些亂糟糟的想法,你有什么想說的嘛?
【也歡迎關(guān)注我公號“有愛評論區(qū)”。】
這片跟《鬼媽媽》什么關(guān)系。。。
可怕
陪小孩子看的,本來還是想打三星,可是壞人角色變壞的那個轉(zhuǎn)變,決定還是兩顆星吧。
大人為孩子作出了選擇。
陪孩子看系列,國產(chǎn)動畫老問題,流于表面
未曾想我也到了打著瞌睡陪孩子看電影的時候
這片子絕了,滿場小朋友除了哭就是尖叫說,“爸爸媽媽我害怕!”沒有一個笑的。
在大頭兒子要犧牲自己救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娃哭的稀里嘩啦,??
同場大概幾十個小朋友吧,居然看電影的時候不覺得吵鬧,夫復(fù)何求。
我從未想過小頭爸爸居然是個程序員
如果按照某些人員(家長)的邏輯來看,央視出品的這部《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貌似也“少兒不宜”:1.會讓小孩子誤以為可以通過電腦屏幕進入虛擬世界;2.大頭兒子在虛擬世界冒險的過程中做了挺多危險的動作(如:高空跳躍、獨自駕駛不明飛行物體、靠近巨大恐龍而后被其甩到空中);3.高潮的戰(zhàn)斗段落使用暴力、還有槍支…… 附注:聯(lián)想到《無敵破壞王》《黑客帝國》《鬼媽媽》《夏日大作戰(zhàn)》《超人總動員》《像素大戰(zhàn)》……
雖然是前端css+js縫合20年前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和游戲文化,但這部的劇本居然是今年國產(chǎn)動畫中最強的(驚悚片的深邃感,可能要上 PG 級),場景設(shè)計也是致敬拉爾夫的巔峰,就差叫 AKB48 出來唱 Sugar Rush 了??上У氖?,好不容易熬走一個山寨大頭,剩下這個話都說不清的山寨小頭顯得格外刺耳,加上央視新版獨有的攀比+嘲諷家庭婦女文化,不得不扣分。
竟然被戳中了哭點……完美爸爸什么都好都很厲害,可以一起騎恐龍,可以一起玩游戲,可以指揮大鯨魚,只有一樣?xùn)|西他沒有,就是愛。
讓Ai 教你做爸
張三豐看哭了。加一顆星吧
放映廳總共三對母女(子),看到結(jié)尾三個孩子都哭了,三位老母親一起抱著自家娃在安撫......
要殺超沒用的害蟲,要學(xué)超有用的偶像星,失去親人的痛,應(yīng)不應(yīng)該全報仇報恨給唄噤禽獸?過往的親人有感,能放下和抵消對唄噤禽獸的恨嗎?
小孩看不懂,大人覺得無聊。20210703@幸福藍海劉行店
和孩子一起看,鞠萍和董浩的配音也是童年回憶呀
帶小朋友看的第一個見面會。配音真的拉垮,人物形象也不夠新穎立體。見面會后的活動讓老父親吃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