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情片法國2019

主演:諾米·梅蘭特  阿黛拉·哈內(nèi)爾  盧安娜·巴杰拉米  瓦萊麗亞·戈利諾  Christel Baras  阿曼德·博蘭格  Guy Delamarche  Clément Bouyssou  米歇爾·克萊門特  Cécile Morel  

導演:瑟琳·席安瑪

播放地址

 劇照

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2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3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4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5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6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3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4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5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6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7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8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19燃燒女子的肖像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5-01-08 22:01

詳細劇情

1760年法國布列塔尼,才華洋溢的年輕女畫家瑪莉安(諾米·梅蘭特飾)收到委托,需要在對方不知情的狀況下,完成富家小姐艾洛伊茲(阿黛拉·哈內(nèi)爾飾)出嫁前的肖像畫。兩人在孤島相依為命,白天女畫家悄悄觀察小姐的一舉一動,到了晚上才縱情下筆。兩人在畫與被畫的親密接觸下,即便是在充滿禮教束縛的時代,卻也漸漸萌發(fā)了禁忌的曖昧情愫,隨著大婚之日越來越近,她們的愛火卻越燒越猛烈…

 長篇影評

 1 ) 時尚達人、女權(quán)先鋒、撩妹高手——Hélo?se艾洛伊茲

朋友圈看到朋友曬票根,英文名《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中譯名《浴火的少女畫像》,

姬達直覺告訴我,這不是一部看起來像它的法語名《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一樣的文藝片,它可能是一部有顏色的姬情電影。

于是在這個自然醒的周末清晨,冒著掛科的風險丟下復習花了2小時看完了這部口碑超高的姬片《燃燒女子的肖像》。

影片果然不負姬達,不僅有顏色,而且五顏六色。

美麗的風景,美麗的主角,美麗的感情,

唯美,細膩,雋永,

導演 瑟琳·席安瑪 搶了女神塑造機呂克貝松的活,塑造了新一代女神——姬圈天菜——Hélo?se艾洛伊茲。

電影女主角是一個比時尚先鋒香奈兒還要先鋒的是cool girl 。

1883年出生的香奈兒,后來成長為女權(quán)設(shè)計師,讓女性穿上了原本只有男性能穿的解放女性自由的褲子。

而我們的女主角Hélo?se艾洛伊茲在比時尚先鋒香奈兒早100年的1760年就以比穿褲子還自由的靈魂給半邊天的女性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

時尚先鋒:

1.面對自己的命運,Hélo?se艾洛伊茲選擇了迎風奔跑,而不是像她姐一樣一走了之。

2.普通人認為修道院是一種禁欲單調(diào)的生活,Hélo?se艾洛伊茲卻在修道院里唱歌,聽音樂,讀書,過著一種當代90后向往的退休生活。

3.別人去教堂是尋求救贖,她去教堂是K歌。

4.不顧禁忌,勇敢撩妹,金句頻出。

——【我沒有無聊,我在對你感興趣?!?/p>

——【我在孤獨中體會到你所說的自由。也體會到你對我不可或缺。】

——【并不是世間的一切都那么的短暫,譬如一往情深,發(fā)自肺腑?!?/p>

5.穿衣自由。(修道院的院服可比勒斷腰的綠裙子舒服)

6.在篝火會上買大麻,在床上飛葉子,感受雙倍快樂。

海邊撩妹:

在海邊快速抽離拉過畫家的手,在畫家還來不及感受她的溫度時,孤傲的走進隱蔽的巖石洞,讓畫家循著她的身影落入她精心編織的溫柔網(wǎng)里。

引誘的藝術(shù)—— 一身黑袍,也蓋不住“come and kiss me "的欲火。

臥室撩妹:

”是否所有墜入愛河的人都認為這是新奇體驗?在每一個等待你的長夜里,我都想象著,情人間的一舉一動。無需做夢,我時刻都在想你?

欲火女子的畫像

女權(quán)先鋒:

1. 在目睹了女仆的墮胎經(jīng)歷后,她拉著女仆一起行為藝術(shù)重現(xiàn)墮胎的場景,并讓畫家畫下來,以此銘記痛苦,警告其他姐妹不要隨便和男人縱欲。

行為藝術(shù)

2. 堅持自然美,不脫腋毛。

3.直視自己的欲望,有想法,有行動。

4.要求畫家留下自己的裸照好讓自己在想她的時候可以YY。

5. 生完孩子依然保留自己的生活,時不時回憶一下P28。

撩妹達人:

1. 引起興趣

——神秘的身世加故意的沉默,引起畫家強烈的興趣。在細細觀察她的時候,不知不覺在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

2.互相了解

——海邊聊天,吐露心聲,向畫家借書,制造下次見面機會。

3.加深感情

——約散步,一起彈琴,一起吹海風,在相處中慢慢的產(chǎn)生感情。

4.大膽表白

——看到畫家向她描述音樂時開心的狀態(tài),聽完音樂會回來立刻趁熱表白——【我在孤獨中體會到你所說的自由。也體會到你對我不可或缺?!?/p>

5.營造氛圍

——知道畫家音樂聽的多,在篝火晚會上,提前安排人聲阿卡貝拉樂隊現(xiàn)場表演,讓晚會的氛圍達到高潮,在快樂中畫家尋找制造驚喜的Hélo?se艾洛伊茲,卻不知自己的雙眼已充滿欲火,女神也用裙子著火(I‘m on fire too) 回應畫家,兩人順利回家相親相愛。

a Lady on Fire

6.情話高手

——知道兩人分開的結(jié)局無法改變,Hélo?se艾洛伊茲和畫家互訴衷情,讓對方記住這像煙花一般美麗又短暫的感情。

7.好聚好散,思念不斷

——表了白,睡了人,說了情話,畫了YY畫像,穿上婚紗見了最后一面,也把這段我和畫家不得不說的故事留在了雙方心里,在漫長的平凡生活中,觸景生甜蜜。

電影在Hélo?se艾洛伊茲在音樂會上聽著畫家曾經(jīng)給她描述過的管弦樂而姬情起伏到流淚的畫面結(jié)束了,

而Hélo?se艾洛伊茲女性先鋒姬圈天菜的形象也被導演借畫家之手留在了熒幕上和小姬佬的心中。

【隨意碼字,不喜輕噴,謝謝大家】

 2 ) 筆記Rencontres confinées : Claire Mathon(本片攝影) à propos du film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29 04 20

前一小時筆記

布景:

1.原本是想在法蘭西島的,找到了很棒的布景但是太貴了,只好去布列塔尼找。

雖然繞了很大的圈子但是對攝影師而言大有裨益,幫助具象化電影。

2.原劇本里沒有兩層樓,沒有樓梯,從工作間到廚房的一條路靠一條走廊來連接(走廊戲份很重),但是這樣的話還得專門找有這樣一條走廊的布景,要么就要去重建一條走廊。

3.布景指導和導演每一部電影都在一起合作,大家都在同一頻率上。

4.這種節(jié)制簡單的布景,本質(zhì)上的確不會有更多的裝飾了,她想到謝侯的一段訪談,聊到歷史電影不應該過分裝飾布景的事情:

~大場面的歷史電影總給人一種插畫的質(zhì)感:我們感覺像在翻閱一本精美的相簿,卻無法置身于歷史。您懂得如何避開這陷阱。

~我想不計任何代價地去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而且我也止不住地在思考。每次我都會問自己:為什么在歷史電影里面呈現(xiàn)一些當代電影不會有的東西?這樣讓我確認了攝影機的位置,也讓我避免把電影拍成相簿。在波爾多,我們重建了一整條街道。布景團隊需要花上十五天的時間,這惹惱了沿河的居民。路燈熄滅,房間黑黑,塵土飛揚,如果我們設(shè)身處地去思考,我們拍了全景,為了變得考究而富有描述性我們建造了布景。正因為它是一部歷史電影,我自然不想去改變觀眾該注意的方向:暴力的聯(lián)系,支配與被支配,歷史的殘忍。這是我篤定的選擇。

5.很多地方的裝潢都是原封不動,盡量少做變動,只在木制品、床、藍色窗簾這種元素上有調(diào)整。有重新油漆樓梯成赭石灰色,對夜里鬼影那些段落的攝影幫助很大。

7.會去實地考察或者通過照片了解布景,模擬在不同攝影機在畫面里的表現(xiàn),想象鏡頭運動的軌跡。

References

8.聊到同時期的畫家Jacques-Louis David,Corot,Chardin,人像構(gòu)圖嚴謹,光線準確柔軟,通過欣賞油畫的底色,服飾,人物動作神情來思考拍電影。

9.電影的話會去找兩個女人相遇相近的reference,博格曼的Persona和秋光奏鳴曲,從兩位女性角色之間的距離找靈感。

攝影

10.計劃是用35毫米機。七月測試了以后想著夏天慢慢來,九月演員帶妝繼續(xù)在布景測試,想的是白天用8K夜里不用8K,重點測試了絲綢(找真絲和人造絲,最后想著混合),燭火(亮度不夠),各種火焰(為了拍攝便利,想找沒有聲音的火焰效果)。

11.因為九月演員帶妝的測試不夠好,十月重新測試,多種化妝方式、不帶妝、室內(nèi)、室外、自然光、人造光,照明的問題也還沒解決。

12.提到Barry Lyndon,但是希望燭光應該是不會喧賓奪主的,能夠制造朦朧深沉的氣氛的同時也不會忽略掉其它的顏色。

13.沒有用大光圈,鏡頭是Leica Thalia,濾鏡satin。

14.花了一天時間在游泳池里測試拍在大海游泳的段落。

15.照明花了很大的功夫,導演自己也說電影最必要的就是掌握光的使用,室內(nèi)攝影去掉了所有的自然光,窗外搭建了一個很大的裝置用來模擬光線,笑稱是體育館音樂會。

16.

 3 ) 你還記得嗎

一個人是自由的,開懷大笑卻要兩個人才好。

告別前夜,埃洛伊塞說自己會記得第一次想要親吻瑪麗安的瞬間?,旣惏矄査呛螘r,她卻不答。起初我以為,那個時刻出現(xiàn)在她問瑪麗安是否嘗過愛之滋味的夜晚,后來卻覺得應當更早,早至瑪麗安得知她只聽管風琴不聞交響樂之后,一邊努力解釋,一邊彈得有些不成樣子的《四季》。那時的瑪麗安慌亂彈著,怎么也記不起譜子,而一旁的埃洛伊塞卻是怎么也不愿將目光從她臉上移開。

所以她才會在獨自出游歸來后對瑪麗安說:

“一個人的時候,我感受到你說過的那種自由,但同時我又想念著你?!?/span>

此處“想念著你”為俄版譯法。私心更偏向英譯:"In solitude, I felt the the liberty you spoke of. 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

我又想起你說的話,可它們卻提醒著你的缺席。

-

那時的埃洛伊塞在外表的冷漠提防下,內(nèi)心或許早就相信了瑪麗安只是一個散步的同伴,且是一個總在忐忑不安地關(guān)注著她,為了緩解她的焦慮而講述米蘭曼妙生活的善良美麗的同伴。

所以當瑪麗安向她坦白自己的身份時,強烈的被欺騙感讓埃洛伊塞再一次披上冷漠憤怒的外衣:難怪你會有那樣的眼神;難怪你那么努力地說服我相信“流放”遙遠城市的美好之處,原來只是出于負罪感。而她面對第一幅肖像的不以為然,也更多是同樣情緒的流露。陌生失真的不僅是肖像中的自己,更是幾日來朝夕相處的瑪麗安。曾讓她覺得那么親近的人,忽然如此遙遠。

可還是喜歡她啊。所以才會叫她留下再畫一次吧。

接下來便是甜與心碎的混雜。小心翼翼又難以遏制的愿望與沖動,就像埃洛伊塞熟睡后,瑪麗安悄悄拿了紙筆坐下來為她畫像。在單向的注視猝不及防被回望的無措和喜悅里,在幾度戛然而止的克制之中,觀者感受到的卻是久久難以冷卻的炙熱。

悄悄

除卻兩人作為畫家與模特交替改換的位置、彼此拋擲的目光,更難忘是她們的接觸——海灘上手的纏繞、礁石后唇的緊扣、臉頰與脖頸的相嵌、擁抱與貼耳的衷情。

交合過程本身被最大化地隱去,沒有炫技,沒有妖冶,沒有失真呻吟,唯一有意給人誤導的特寫鏡頭也只是瑪麗安用手指向腋下涂擦不可言說的藥草。取而代之是看上去有心無意的暗指——比如鏡子將愛人面龐映照在下體,又比如手指在書頁間穿梭撥弄。

導演對腋窩鏡頭的解讀

-

影片的古典油畫質(zhì)感從設(shè)色到構(gòu)圖屢屢讓人屏息??v使前半程瑪麗安憑記憶作畫艱難遲疑的筆觸偶爾會導致分神,孤島般的敘事空間還是讓人始終深陷。

到了全片靈魂所在的篝火戲,火堆兩側(cè)的瑪麗安與埃洛伊塞望向?qū)Ψ降哪抗鈱W⒌绞竦牡夭?,臉龐卻在火光中搖曳。她們笑,又收起笑,驚覺彼此的探詢在此刻得到確證。而表面安靜平和端坐在觀眾席的我,覺得自己也幾乎要隨著那段阿卡貝拉簡短反復的唱詞與逐漸攀升的旋律,燃成一場熊熊大火。

可她們究竟在唱什么呢?

"Non possum fugere." 我無法逃脫。

Non possum fugere.

-

無法逃脫愛意癡纏,也無法逃脫孤島外的世界。影片只有在提及這種聯(lián)結(jié)的時候才會象征性地引入男性的實體,其余男性形象幾乎都只是話語中的能指。就連致使女仆懷孕的人也從未被問及;那枚精子是他留下的唯一痕跡。

第二幅肖像完成了。一幅畫什么時候算是畫好了呢?好像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儀式,就只是停筆而已。兩個人并肩沉默,無措又失落?,旣惏膊荒茉賹⑺鼩У?,只能任由它將心愛之人帶離自己身邊。

這一幕,情緒的弦在緊繃后終于斷裂。她們爭吵,像是質(zhì)問對方為什么不夠勇敢,卻也在責備自己?;蛟S埃洛伊塞多少還有些天真果敢,愿意放棄婚事,捍衛(wèi)深情?;蛟S瑪麗安擁有不同于尋常女性的自由,應是有更大的反抗空間,可她怎么敢拿埃洛伊塞的未來做賭注。沿著既定的軌道,埃洛伊塞至少會在米蘭過上富裕安樂的生活;若是反抗,她不知道等在盡頭的會不會只是萬劫不復。

很快,這肖像就會在遙遠城市一戶陌生人家的墻壁上等待埃洛伊塞,像很多年前瑪麗安的父親為埃洛伊塞的母親所畫的肖像一樣。(與此相對,埃洛伊塞的母親恰是要借著女兒的遠嫁,找回自己婚前生活的世界。)

“不要遺憾啊。你要記得?!?

她們也不是沒有勇氣,只是。

就這樣,一對從不曾企望回到“人間”的戀人,一個成了為留存記憶而作出詩人選擇的俄耳甫斯,一個成了在黑暗中主動叫愛人回頭的歐律狄刻。但當離別在即,女仆面前的花束枯萎凋零,她手中刺繡上的圖案卻鮮艷挺拔如初。

恰好也是紅與綠

-

后來我們得知埃洛伊塞珍存著瑪麗安的自畫像,也看到她在音樂廳獨自聽著瑪麗安最初彈給她的旋律流淚。她幸福嗎?不幸福嗎?是不是真的只能偶爾,在能與瑪麗安建立聯(lián)系的事物上,找到一些自說自話的安慰?瑪麗安似乎是更幸運的一方,在告別埃洛伊塞后的若干年內(nèi),兩次確認這份記憶仍被愛人留存。但欣慰和心痛究竟哪個更多呢。

所幸影片像是留了扇窗戶似的,讓這份成全與心碎不至無人知曉:畫室的女學生似乎隱約覺察了什么,先是無心地取出那幅被瑪麗安放進儲藏室的《燃燒女子的肖像》,又在繪畫習作之中感知并描繪了老師壓抑的離愁。

她看到了老師的心事,又或是,想到自己的。

就像我們在片尾長久地看向埃洛伊塞哭泣的臉,或許也會流淚,卻說不清是誰的眼淚模糊了誰的視線。而在瑪麗安的視角之外,我們又何嘗不是想起了自己記憶中的那個人。


P. S. 為之后查找方便,附上近日陸續(xù)所做的功課:

·關(guān)于口袋歷史與女性著裝革命的日記《瑪麗安的口袋》 //www.douban.com/note/741271187/ ·關(guān)于俄耳甫斯神話的日記《歐律狄刻的聲音》 //www.douban.com/note/740751104/ ·關(guān)于影片取景地的日記《布列塔尼的海岸》 //www.douban.com/note/740982976/ ·關(guān)于片中畫家之手實際主人的廣播 //www.douban.com/people/44987965/status/2684395448/ ·收集了部分電影推廣小卡片的廣播 //www.douban.com/people/44987965/status/2680731828/


期待相逢。

The Coast Of Brittany (Whistler 1861)

 4 ) 愛人,請你回頭

首刷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難得看到這樣一部不消費女同的女同電影。總以為男性凝視是與電影藝術(shù)共生的,殊不知可以如此精準地將這種凝視的視角轉(zhuǎn)化為女性,變成女人與女人之間燃燒般熾烈的注視。畫家一開始的“看”是功利的,但她的注視卻引來了小姐的“看”。于是乎此后每一道平靜對視的目光下逐漸暗流洶涌,“看”到最高潮時,是篝火蒸騰出熱浪,是你在忽明忽暗中被我的注視勾得紅了雙眼,是一片漆黑中只有你能在我眼中燃出一片通明。燃燒裙擺的哪是篝火飛流出的火星,是我目光火熱讓你無力支撐的伏倒在地。我不僅看見了你,我還看懂了你,我不僅看懂了你,我還可以把我看到的你無盡復制下去,我的心里演繹出一千個你。女人在男性凝視中是那么精巧的玩物,在女人的凝視中,則是如斯驚心動魄。

另一點則是整個電影從頭到尾沒有哭爹喊娘地賣過一句LGBT慘,沒有慘兮兮地說過一句類似于:“我愛的是這個人,與性別無關(guān)。”的話。當小姐第一次想吻畫家時,問的是你愛過嗎?而不是你愛過女人嗎?同志電影中這樣的臺詞處理太讓人心動。一部能夠引起情緒共鳴的同志電影,多半是去同志化的,將畫家的身份變作任何一個階層身份不相當?shù)母F小子皆可。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感情發(fā)展的速度問題。畢竟窮小子第二天晚上可能就在陽臺下喊名字唱歌了,擱在兩個女人身上則不同。前一個半小時都在細碎地鋪排著兩人之間的曖昧情愫,直到篝火會上舞臺劇一般的儀式感,才開始迸發(fā)。那種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欲說還休、欲拒還迎太妙了,那些你看我時我躲閃的眼神,每一次靠近到能夠感受彼此呼吸時的及時收斂,那種對對方展示情緒特有方式的了解,都是比實實在在的一個吻更動人的。接吻的時候我特意看了一下時間,兩小時的電影走到這一步,剛好一個半小時。也難怪身邊的直男在沒有背景音樂、絮絮叨叨的前一個半小時數(shù)度陷入昏睡(但是他清醒地看完最后半個小時居然嘖嘖稱贊也是很奇妙了)。

提到女性向,倒又不得不讓人插多一筆,這部電影的野心絕不止是一部同志電影,其作為女性主義電影也頗有說頭。有長評也已提到過,這部電影中是不見男性的,觀眾只能看見一個又一個的女性角色。但是這當中的每個女性角色,身后都有一個背后靈似的男人。小姐要嫁的米蘭紳士,畫家略有聲名的父親,以及令女仆懷孕的男子。他們從始至終沒有出現(xiàn),卻在牽制著她們的命運,并且控制著劇情的發(fā)展。然而她們都在有限的條件下,竭盡所能地戴著鐐銬跳舞。小姐在成為一個工具一般的人婦前嘗試了愛情;畫家不被允許接觸男性身體構(gòu)造,所以悄悄學習,還用父親的名字參加畫展;女仆不能掌握自己是否懷孕,但能決定是否生育。當小姐在爐火前鋪下墊子,命女仆躺在上面,兩人重現(xiàn)了墮胎的畫面時,畫家的畫筆記錄的不再是兩個具體的女人,而是勾勒出一段女人的史詩。

上述的觀感二刷雖都有再次確認,不過這次更多地卻是被溫吞輸出的愛情觀抓住了,是一段援用希臘神話的舊瓶新酒,這新酒卻釀得極佳。為了從冥界救出自己心愛的妻子Eurydic,Orpheus闖入冥界,終于打動冥后,同意讓他帶走妻子,只是一點,不可以回頭,否則妻子會永遠被留在冥界。在即將走出冥界的一刻,Orpheus忍不住想要確認妻子是否真的跟在身后,于是回過頭,Eurydice從此墮回冥界,沉入無盡的黑暗。

女仆聽完這故事很氣憤,說不合理,就那么一刻為何會忍不住,這臭男人。畫家雖解其意,說除非本就不想忍住,或許Orpheus就是想回頭,將一切定格在分別的一剎那,只留下回憶。但又補充道,這是詩人的選擇,不是情人的。小姐又讀了一次,說,或許是Eurydice要求的。Eurydice說,請你回頭。Orpheus遂回過頭,他們看見了彼此最后一眼,那一眼里是對彼此的回憶,是拿不走抹不去可以無限復刻的美好過往。

這段講故事場景是全片對愛情討論最核心的點題,三人面對感情的態(tài)度分明。女仆的混沌注定是最煙火氣的飲食男女,少不得摸爬滾打吃盡苦頭。畫家對愛情的真面目窺得一二卻不想面對,口中說著自己愛過,但自欺欺人著不想勘破。小姐沒有愛過,卻格外懂得愛。大凡我們宣稱是愛的,不過是打著愛的旗號,光明正大的占有與索取。畫家稍微擁有了小姐,便有了更多的貪念,試圖要求小姐改變,寄希望她為了這份愛情去抗爭,改變命運軌跡與她廝守。小姐說你沒有嘗試過站在我這邊考慮,不論是畫畫,還是愛人,你都只是為了自己。開始要求時,已經(jīng)不是最初想要的了。

愛情往往就是這樣變得難看的。從“you jump,I jump”走到“我寧愿死也不想對著你”。Jack獲救以后的人生必然如此,童話故事要靠締造者親手打破,告訴你愛情不是生死相依而是你死我活。我們看過太多愛情童話,以至于一遇上感情挫折,就對自己和對方求全責備,殊不知對愛情約定俗成的定義本就荒唐。所謂忍耐與磨合大多都是消磨,何必事事攫取干凈最后一滴,留下一地蔗渣。

這里還有一個與愛有關(guān)的意象,除了最顯眼的火,通片出現(xiàn)最多的分明是水,是從不見藍,灰蒙蒙霧靄靄的海水。小姐說,從來沒下過水,不知道會不會游泳。當畫家表明身份,說自己要離開時,她說那她要下水了。果斷地解開裙褂走向海中,溺了一場水瑟瑟發(fā)抖,會水了嗎?不好說,或許漂浮了一陣。畫也是一項呼應。什么時候畫完呢,畫完的那一刻就知道了。這便是情不知所起,然而擁有和終了的那一刻,一定知道??墒鞘潞笤僖幌耄娴臅哿藛??說不清楚。

小姐在最后一刻說,回過頭。這是一個儀式,妥帖的告別重要性遠勝告白,是為了讓愛情永恒的壯士斷腕。哪怕再見,她們之間也再沒有了對視的機會。交響樂蕩氣回腸,小姐在被注視中引領(lǐng)著畫家釋然。

愛人,請你回頭,留不住的那一瞬間所留住的才是永恒,這是對愛情最貼切的詮釋。天長地久有時盡,只是大家都不信。

 5 ) 只看到尺度和禁忌,就低估了這部“年度最美”新片

自2010年設(shè)立以來,戛納電影節(jié)的酷兒金棕櫚(Queer Palm)已連續(xù)九年被男導演收入囊中。 但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一名瀟灑、干練的法國女子打破了這項不成文的慣例。 她的新片擊敗《痛苦與榮耀》《然后我們跳了舞》等一眾年度口碑力作, 破天荒地,同時也頗具紀念意義地,摘得了首枚屬于女性導演的同志金葉子——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導演:瑟琳·席安瑪 編?。荷铡は铂? 主演:諾米·梅蘭特 / 阿黛拉·哈內(nèi)爾 / 瓦萊麗亞·戈利諾 / 盧安娜·巴杰拉米 上映日期:2019-09-18(法國) 片長:120分鐘

豆瓣8.7,爛番茄新鮮度98%,MetaCritic均分93&必看認證。

我十分確信,在借《水仙花開》(2007)小試牛刀,又憑《假小子》(2011)驚艷柏林后, 經(jīng)此一役,攜本片現(xiàn)身戛納的瑟琳·席安瑪已然躍居我們時代最不可小覷的女導演之列了。

未出新作的這些年里,她參與編劇的《當我們17歲》和《西葫蘆的生活》在國際上都可謂有口皆碑。 如此看來,《燃燒女子的肖像》能夠斬獲戛納主競賽單元的最佳編劇獎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讓本片拿下僅次于《寄生蟲》的銀幕場刊評分(3.3/4.0,和《痛苦與榮耀》并列第二)的可不光是劇本。 對于其精致的攝影、傳神的表演和動情的音樂,人們同樣不吝贊美。

十年磨一劍,霜刃終得試。 蟄伏許久,精雕細琢,瑟琳終于為身處21世紀的廣大影迷和酷兒群體奉上了這部洋溢著古典美而又富于反叛精神的佳作。 故事發(fā)生在1760年法國的布列塔尼女畫家瑪麗安受邀,漂洋過海,前往一座孤島,為即將遠嫁米蘭的富家小姐埃洛伊茲畫像。

任務的艱巨之處在于,小姐極度抗拒此事。 上一位畫家的半成品至今仍被遺棄在畫室的角落。 準確地說,“半成品”都有些言過其實了,那只是件已遭人為損毀的殘次品。 可奇怪的是,乍眼看來,這幅肖像明明畫工精良,未出差池。 畫中人體態(tài)端莊,服飾的色澤也飽滿、明艷。 為什么單單是面龐被粗暴地抹了去呢?

透過女仆和伯爵夫人之口,瑪麗安才了解到,小姐此前一直住在修道院,剛剛搬來這里不久。 而她之所以搬回家中,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為了頂替跳崖自盡的姐姐,像約定好的那樣,嫁給未曾謀面的米蘭人。 她不愿意坐下來讓畫家好好描繪,就是因為她不接受這門親事。 于是,伯爵夫人只好騙她,私下囑托瑪麗安隱藏畫家的身份,以陪她散步為由,白天觀察,夜晚作畫。 懷著疑惑與好奇,瑪麗安開始了與神秘小姐的接觸。

與早早就暴露在鏡頭面前,形象明晰的瑪麗安相比,埃洛伊茲更像一個謎。 導演把她捧在手心,生怕浮泊在其周遭的神秘感會過早地消散、流失。 她用盡萬般手段,竭力讓那種奇妙的氛圍延續(xù)。 起先,瑪麗安只能在月色下凝望著無臉的畫像暢想。 而后,小姐的過往在他人辭藻的勾勒中逐漸顯影。

可對于一幅肖像而言,最具辨識性的仍是那張臉。 因此,瑪麗安和我們一樣,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小姐的容顏。 瑟琳在小姐亮相的這場戲上可謂設(shè)足了懸念。 兩人初次見面,埃洛伊茲率先留給瑪麗安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的背影。

聽聞瑪麗安迫近的腳步聲,她頭也不回便踏出門外,朝大海的方向走去。 緊接著,斗篷的帽子在匆忙的步履中滑落,露出一頭漂亮的金發(fā)。 可她還是自顧自地繼續(xù)往前走,沒有回身。

到了海邊,她突然轉(zhuǎn)換步伐的頻次,向大海奔行。 此刻,裙擺之下的鮮活肉身隱隱浮現(xiàn),金黃的發(fā)絲也被海風吹亂。 在我看來,她這才跳出畫像的邊框,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出現(xiàn)在瑪麗安的視線里。

當時,我本以為埃洛伊茲會和她的姐姐一樣,縱身一躍,投入海底。 瑪麗安也是這么想的。 但她遠比我們想象的獨特和難以琢磨。 她猛地在岸邊停下,轉(zhuǎn)過頭來,連聲招呼都沒跟瑪麗安打,就只是說:“這是我多年來渴望做的事。” 瑪麗安問:“一死了之(mourir)嗎?” 埃洛伊茲答道:“迎風奔跑(courir)?!?/p>

兩人的初見簡單、利落,沒有太多的話語來修飾。 瑪麗安惦掛著待完成的肖像,沉默寡言地跟隨,不動聲色地觀察。 至于埃洛伊茲有何心事,我們似乎不得而知。 但不難注意到,她說話的聲音雖則爽朗、有力,注視瑪麗安的眼神卻不無警惕。

如果說此時瑪麗安僅僅是在小心翼翼地履行職責,機械地記憶埃洛伊茲的外貌特征。 那么,我倒覺得,看似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埃洛伊茲做得更多。 那雙貓頭鷹般的眼睛告訴我們,她已經(jīng)在試探著往瑪麗安的心里摸索了。

果然,在隨后的幾次外出中,埃洛伊茲慢慢敞開了心扉。 她跟瑪麗安講了她對姐姐和修道院的看法。 還笑意盈盈著坦承,她體會到了瑪麗安口中的自由。

可與之相對地,瑪麗安卻絲毫不敢裸露真實的自我。 想畫下埃洛伊茲交疊的雙手,她得躲到礁石后面,偷偷紀錄。 不小心透露了自己愛畫畫的事實,她也沒法順勢接著說下去。

最讓她提心吊膽的還屬作畫中途埃洛伊茲一次次的闖入。 每逢這種情形,她總要趕忙收好畫具,或把涂滿顏料的手悄悄藏起。 因為按照之前那位畫家的經(jīng)驗,一旦被埃洛伊茲發(fā)現(xiàn),這幅肖像必然是要夭折在她手中的。

但經(jīng)過幾天的交流,瑪麗安畢竟了解了埃洛伊茲的許多。 所以,出于尊重、同情和些許的惺惺相惜,畫作完成后,瑪麗安還是決定告知埃洛伊茲真相,并把肖像給她親自過目。 然而,埃洛伊茲的反應超乎瑪麗安的預想。 真相沒有讓她太過憤怒,可對于畫像,她卻表現(xiàn)得極其不滿。 埃洛伊茲不愿相信,瑪麗安只能畫出如此板正卻庸常的作品,更不愿相信,她眼中的自己原是這樣沒有生命力。

于是,這幅肖像也作廢了,畫中人的臉孔再度被抹去。 但這次,毀掉它的不是埃洛伊茲,而是瑪麗安。 埃洛伊茲的一番話刺中了她。 或許是為了挽回畫家的顏面,也或許是為了證明,在她的心目中,埃洛伊茲并非死氣沉沉、任人宰割的樣子,她主動要求重新作畫。 兩人的相處就這樣以不甚愉快的方式延長了五天。

也正是在伯爵夫人缺席的這五天里,她們情愫萌生,確認心意,共享了彼此人生中最為甜美的一段日子。 很簡單,《燃燒女子的肖像》是有關(guān)兩個來自不同階級,有著不同性情的女子奮不顧身墜入愛河的故事。 這套設(shè)定放在今天已不算新鮮,因為2010年代本就是女同電影大放異彩的十年。 從《阿黛爾的生活》(2013)到《卡羅爾》(2015)再到《小姐》(2016),轟轟烈烈的女性之愛日益占據(jù)影像的焦點。 在一對對癡狂相戀的女人身上,愛欲的唯美與純粹更加得以凸顯。

唯獨可惜,背后掌鏡的始終是一眾男導演,似乎LGTBQ題材怎么也逃不開男性視角的“獨裁”。 但值得欣慰的是,就在這21世紀的首個十年行將消逝之際,才華橫溢的女導演瑟琳·席安瑪連同她所操刀的這部女同片,于火光之中照亮了迷蒙的雙眼,讓我們看到了可期的前景。

其實,上文提及的幾部百合片已經(jīng)相當好看。 關(guān)于女人的同性之愛,柯西胥抓準了其生猛、真實,海因斯捕捉到其婉轉(zhuǎn)、細膩,樸贊郁涂抹出其熾烈、濃郁。 三人各有所長,分別用不同的影像風格詮釋著各自對女性和女同性戀的認識。 但是別忘了,男導演的身份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令他們注定無法設(shè)身處地地理解女人,而只能持男性固有的目光,在界定的距離外,懷著某種假想,“觀看”女性。

《阿黛爾的生活》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一個最直接的例證是,《阿黛爾的生活》就因出自男性之手而惹來不少非議。 對于片中長達20分鐘的性愛戲碼,兩位主演曾公開表達過不滿。 不但拍攝時間極長,給演員造成嚴重的身心折磨,導演還會反復觀看拍下的畫面。 蕾雅·賽杜直言這讓她感到惡心,兩人也從此與柯西胥交惡了。

而《燃燒女子的肖像》不存在這類問題。 無須大把大把的裸露鏡頭或過分激烈的性愛場面, 只消幾個親吻,幾次愛撫,以及一來二去間你儂我儂的秋波暗送,它便兼具以上三部影片的真切、細密和濃烈了。

在這個題材上,瑟琳·席安瑪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她是女人,而且是女同性戀。 首先,身為女性,瑟琳深知,生活在父權(quán)的陰影下,女人何等壓抑。 所以,不同于《阿黛爾的生活》的模糊語境、著力刻畫兩位女主人公間的巨大鴻溝, 本片在給女性的困境分類的同時,還時刻注意將她們圍攏在同一陣營,旗幟鮮明地對抗不在場的男性。

在這部影片中,男性角色極為次要,出場時間也是寥寥。 可現(xiàn)實的無奈正在于,即便如此,對埃洛伊茲和瑪麗安的愛情形成阻礙的,仍舊是幾乎處于隱身狀態(tài)的男性。 這段于孤島萌芽的真摯戀情,最終沒能敵過千里之外男權(quán)社會的侵襲。 打敗她們的,與其說是不被世人認可的同性之愛,不如說是埃洛伊茲無力違抗的旨意。

伯爵夫人歸來前的兩天,即將分離的憂傷令她們焦躁不安。 在恐懼面前,心底的不舍變成口頭的刻薄。 瑪麗安責怪埃洛伊茲逆來順受,委曲求全。 可埃洛伊茲卻覺得,瑪麗安也懦弱。 既然不希望我跟別人結(jié)婚,你為什么不敢親口說?

事實是,兩個人都沒有錯。 埃洛伊茲早就為自己抗爭過,那幅無臉的肖像便是證明。 而瑪麗安則根本沒有資格發(fā)言,能在島上多留幾天已是伯爵夫人對她的“恩賜”了。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連男女間的自由戀愛都是奢侈。 兩個居于弱勢地位的女子,自然更無還擊之力。

18世紀中葉的歐洲,女性是如此地微不足道、身不由己。 埃洛伊茲的媽媽和姐姐同是這套價值體系的受害者。 在沒有男人的孤島,喪夫的伯爵夫人貌似是最高的掌權(quán)者。 可追本溯源,敲定其命運、形塑其思維的不依舊是對岸的那個男權(quán)社會嗎?

年輕時,她也是這么被嫁過來的。 肖像先于她來到這個家,而那個生她、養(yǎng)她的真正的家,她已經(jīng)二十年沒有回去過了。 二十年后,境況仿佛沒有絲毫改善,女兒仍要重蹈她的覆轍,重演她的慘劇。 而她本身,已被徹底馴化,搖身一變,成為夫權(quán)制度的最佳代言人了。

但,值得慶幸的是,在片中年輕一代女性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我意識正悄然覺醒。 面對從天而降的一紙婚約,埃洛伊茲想方設(shè)法反抗,姐姐不惜以死尋求解脫。 在障礙重重的學藝之路中,瑪麗安不顧外界的成見和男性的提防,努力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就連女仆蘇菲也在埃洛伊茲和瑪麗安的陪同與鼓勵下打了胎,為自己的人生掌了一回舵。

盡管迫于夫權(quán)的壓力,埃洛伊茲終究要遠渡重洋,嫁作他人婦; 盡管迫于父權(quán)的壓力,瑪麗安想?yún)⒓赢嬚?,還得借助父親的名號; 盡管迫于男權(quán)的壓力,蘇菲年紀輕輕就不得不承受非人的疼痛, 但她們至少放縱過,掙扎過,戰(zhàn)斗過。 在娘家和夫家的兩點一線間,她們橫沖直撞,百無禁忌。 哪怕終將被逼至預設(shè)的結(jié)局,我想,那沿途領(lǐng)略的驚濤駭浪,也會在她們蠢蠢欲動的心頭閃閃發(fā)光,永不平息。

于是,當瑪麗安用燭火點燃前一位畫家遺留的肖像,影片頭一次點了題。 女子的畫像熊熊燃燒,在壁爐一絲一縷地化成灰燼。 而與此同時,埃洛伊茲從肖像的束縛與世俗的規(guī)制中得以暫時逃脫,瑪麗安心中的欲望和激情也被焰火勾起。 幽魂般藏匿于畫布紋理間的男性,不論是馴服了媽媽的伯爵,“殺”死了姐姐的米蘭人,還是曾妄圖擺布畫中人身姿的畫家,都讓這一把火燒盡了。

但“燃燒的女子肖像”仍不是“燃燒女子的肖像”。 看到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這部愛情片,其片名并未承載許多,僅僅指向埃洛伊茲和瑪麗安定情的一幕。 在那之前,她們已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眼波流轉(zhuǎn),流露了不少的情意繾綣。 可到頭來依舊是那一幕最為震撼,能讓人一瞬間體認到愛的刻骨和狂熱。 狂熱到了怎樣的地步呢? 是當二人站在篝火的兩“岸”,埃洛伊茲看瑪麗安看得入了神,以至裙擺沾上火焰,也渾然不覺。

身為酷兒,瑟琳最終還是選擇用女性的苦與淚打底,把多彩的筆墨投諸愛情的甜與痛。 她把陷在愛里的埃洛伊茲拍得那么美,讓那些嫌棄阿黛拉·哈內(nèi)爾臉上有皺紋、輪廓不柔和的人們也不禁稱贊。 阿黛拉的表演令一切心動、心痛和心碎都顯得可信了。 當瑪麗安笨拙地為她彈琴,她甚至未嘗試圖掩蓋嘴角的笑意。 只是那樣直勾勾地盯著心上人的側(cè)臉,比瑪麗安觀摩她時注視得還要仔細。

我深信不疑,她就是那個會為愛人著迷,并為此惹來火光的女子; 她還是在那個瞥見腳下的火焰后,會抬起頭來,繼續(xù)癡癡凝望愛人的女子。 可你大概料想不到,正是這個直率、明快,倔強、執(zhí)拗,甘愿為愛飛蛾撲火的埃洛伊茲,將在二人此生的最后一場相遇中,放棄她過去死死守護的凝視。

埃洛伊茲、瑪麗安和蘇菲三人曾一同探討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刻的神話。 那是一則悲傷的愛情故事。 愛妻歐律狄刻被毒蛇奪取性命后,俄耳甫斯悲痛不已。 他遂來到冥界,請求冥王和冥后將歐律狄刻歸還于他。

俄耳甫斯的深情打動了復仇女神,冥王和冥后也軟下心來,應允了他的懇求。 但他們開出了一個條件:在離開冥界前,俄耳甫斯不許回頭。 一旦他回頭向妻子望去,歐律狄刻將再無生還的機會。 結(jié)局可想而知。 俄耳甫斯沒能信守承諾,他永遠地失去了心愛的妻子。

有趣的是,關(guān)于俄耳甫斯為何回頭看去,三個女孩各有見解。 蘇菲的想法很單純。 她認為想要挽回愛人的生命,就應該忍住思念,俄耳甫斯沒理由回頭。 但瑪麗安要詩意得多,她覺得俄耳甫斯作出了詩人的選擇—— 他雖不再擁有歐律狄刻,卻于回望的一刻珍藏了愛人的回憶。

而埃洛伊茲是最感性的。 她說,也許真相沒那么復雜,是歐律狄刻讓俄耳甫斯回頭的。 歐律狄刻會不會也被思念苦苦煩擾,寧肯下一秒灰飛煙滅,這一秒也要看看愛人的模樣呢?

埃洛伊茲的觀點很樸素,卻比任何一種高深的解讀都更浪漫。 當時,埃洛伊茲自己也對此深以為然。 所以,在瑪麗安離開時,她照著她理解中歐律狄刻的做法,喊瑪麗安回頭看。

可很多年后,當她們再度重逢,埃洛伊茲背棄了自己的信念。 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和當年的篝火之夜一樣,她們被分隔兩旁。 瑪麗安看到了對“岸”的埃洛伊茲,緊緊地注視著那張熟悉的面龐。

遺憾的是,她沒能等來一次回望。 在整整三分鐘的長鏡頭里,埃洛伊茲就聽著維瓦爾第的《四季》,那瑪麗安曾為她彈響的旋律,目視前方, 縱使淚流滿面,也絕不扭頭相看。

有人說,埃洛伊茲沒有看到瑪麗安,她在憑借樂曲懷戀從前。 但我卻以為,心意相通的她們一定彼此“看見”了。 只是,埃洛伊茲已不再是當初孤注一擲、熊熊燃燒的女子。 那三分鐘里,她心里想的或許是: 如果忍住不回頭,是不是就不會失去你?

*本文作者:kiwi

 6 ) 《燃燒女子的肖像》中的愛情密碼,俄耳甫斯神話到底有何寓意?(轉(zhuǎn))

終于在周末的晚上一個人靜靜的看完了《燃燒女子的肖像》,看完后感覺意猶未盡??上г诙拱隂]有找到好的影評。于是在百度上搜了搜,讀到一篇很棒的解讀,現(xiàn)轉(zhuǎn)載過來給大家看~

原文鏈接://baijiahao.baidu.com/s?id=1666720956042785696

文 / 阿夢

18世紀的法國,一座遠離塵世的孤島上,夜色漸深。

富家宅院里,小姐、畫家和女仆三位年輕姑娘圍坐在餐桌前,借著壁爐搖曳的火光,讀起一則古希臘神話故事《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并引發(fā)了一場小小的討論,話題的焦點便是“俄耳甫斯為什么回頭?”

這是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中一個有趣又值得深思的場景。

《燃燒女子的肖像》由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執(zhí)導,阿黛拉·哈內(nèi)爾和諾米·梅蘭特主演,在2019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上斬獲酷兒金棕櫚獎,被譽為“年度最美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18世紀的法國,畫家瑪麗安只身來到孤島,給待嫁的富家小姐埃洛伊茲繪畫肖像,兩人卻在不知不覺中墜入愛河的故事。

在這個18世紀的同性愛情故事中,一則遙遠縹緲的希臘神話為何會被刻意提及?那段“圍爐夜話”只是姑娘們打發(fā)閑暇時光的娛樂活動,或是電影用來調(diào)節(jié)氣氛的橋段么?

恰恰相反,俄耳甫斯神話正是解鎖整部電影奧秘的鑰匙。

它在電影中到底有什么樣的寓意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聊看。

一則希臘神話引發(fā)的討論

電影中小姐埃洛伊茲所朗讀的神話故事,出自羅馬詩人奧維德的古希臘神話故事集《變形記》,講述的是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的愛情悲劇。

俄耳甫斯是太陽神阿波羅和文藝女神卡利俄帕之子,他精通音律,擅彈豎琴,和仙女歐律狄刻結(jié)為夫婦。

然而,婚后不久,歐律狄刻被毒蛇咬傷致死,俄耳甫斯悲痛欲絕。他歷盡艱辛來到冥府,請求把妻子帶回人世。

冥王和冥后被他的真情懇求和優(yōu)美歌聲打動,將歐律狄刻的靈魂交還到他手上,但有一條戒律不得違背——在離開冥界之前,他絕對不能回頭看妻子一眼,否則,將永遠失去她。

在一片死寂中,他們沿小路上坡,路陡且黑,淹沒在一片濃霧里,他們即將到達人間,馬上進入邊界。由于害怕妻子走丟,而且急于看她的面容,她的愛人回了頭,她立即墜入了黑暗的深淵。她伸手夠向他,試圖抓住他的手,無助的雙手什么也觸碰不到。第二次死去的人啊,她也沒有埋怨,他唯一的錯就是對她的愛。

故事講到這里,女仆索菲情緒激動,她忍不住責怪俄耳甫斯為何不聽警告,他的回頭毫無理由,因為害怕失去妻子反而徹底失去她,這不合常理。

埃洛伊茲解釋道,俄耳甫斯無法控制自己,他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因而導致悲劇。

畫家瑪麗安則說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讀:俄耳甫斯只是做了一個選擇,“他做的不是情人的選擇,而是詩人的選擇”。他選擇以詩人的方式留下對妻子的回憶。

在此基礎(chǔ)上,埃洛伊茲又做了另一種設(shè)想,可能是歐律狄刻在他背后說了一句:“回頭吧”。

她們這段討論給“俄耳甫斯為何回頭”提供了三種完全不同的答案:

第一種,是他情不自禁,疏忽大意,不小心犯下過錯。

第二種,是他主動做出“詩人的選擇”,以悲劇結(jié)局將對妻子的回憶深深銘記。

第三種,是妻子發(fā)出的請求,希望他以詩人的方式把自己留在回憶里。

神話故事新解透露出她們的愛情觀念

在關(guān)于“俄耳甫斯為何回頭”的三種答案中,第一種答案是大多數(shù)人的看法,而后面兩種答案是兩位女主角的全新闡釋,其中就透露出了她們對愛情的理解和追求。

1. 俄耳甫斯“詩人的選擇”:把愛情的美好珍藏在回憶里

瑪麗安說俄耳甫斯“做的不是情人的選擇,而是詩人的選擇”。所謂“情人的選擇”,是在現(xiàn)世和妻子白頭偕老共度一生;而“詩人的選擇”,是把對妻子的愛留在刻骨銘心的回憶里。

關(guān)于為何做出“詩人的選擇”,電影中早有暗示。比如反復出現(xiàn)女仆索菲對著一盆鮮花做刺繡的場景。

剛開始繡時,盆中的花朵明媚鮮妍,生機勃勃;等到刺繡即將完成時,鮮花已然頹敗凋零,而繡布上的圖案卻保留著最初的模樣。

愛情就如同鮮花,激情澎湃,鮮艷美好,卻短暫易逝,唯有回憶永存。

鮮花和刺繡

不僅是因為愛情本身具有可逝性,現(xiàn)實因素也讓這段戀情面臨重重阻礙。

在篝火旁唱起的那首阿卡貝拉中,宛如天籟的女聲反復哼唱著:“我們無法逃離”。

這座與世隔絕的小島,是刻意構(gòu)建起的烏托邦。在這里,瑪麗安和埃洛伊茲能夠盡情享受愛情的歡愉,但始終無法逃離時代的枷鎖和社會觀念的禁錮。

就像電影中一直缺失的男性角色,你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可他們的影響力無所不在,時刻左右著女性的命運。

在埃洛伊茲的母親回來的前一晚,兩人依偎在床上,做最后的道別。

埃洛伊茲說:“我有新的感受了,遺憾?!?/p>

瑪麗安勸慰道:“請不要遺憾,要牢牢記住?!?/p>

對于瑪麗安和埃洛伊茲來說,她們深深地知道這段禁忌之戀難以圓滿,就算拼盡全力沖破牢籠在一起,也未必抵得過漫長歲月的侵蝕。

她們也做出了“詩人的選擇”,用互留畫像的方式記住彼此,能夠在之后所有孤獨的歲月里,依舊懷戀著那些永不褪色的瞬間。

“從此以后,想我的時候,看看這張畫就行?!?/p>

于是,埃洛伊茲的裙擺永遠燃燒在瑪麗安的油畫里,而瑪麗安的自畫像永遠銘刻在書的第28頁。

2. 傾聽歐律狄刻的聲音:追求愛情中平等的給予和索求

在對《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神話的解讀中,人們常常關(guān)注于俄耳甫斯的主動選擇,卻忽略了歐律狄刻的視角。

但埃洛伊茲猜測,會不會是歐律狄刻說了聲“回頭吧”,才把關(guān)注的焦點轉(zhuǎn)到了歐律狄刻的身上,第一次傾聽了她的聲音和想法。

她的設(shè)想大膽地指出,“俄耳甫斯的回頭”其實是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兩個人共同做出的選擇,而非單方面的一廂情愿。

這正體現(xiàn)出《燃燒女子的肖像》整部影片所倡導的愛情觀念:在愛情中,保持雙方的對等關(guān)系,追求平等的給予和索求。

表面上,瑪麗安是畫家,埃洛伊茲是她的模特,是她觀察和繪畫的對象。但實際上,她們之間并不是“畫與被畫”的主體-客體關(guān)系,而是互為主體、互相凝視的關(guān)系。

在一次畫像時,瑪麗安準確地說出了埃洛伊茲各種習慣性小動作所透露的情緒:

當您被觸動,手就會這樣。當您感到難為情,您會咬嘴唇。當您慍怒,您不會眨眼。原諒我,我也不喜歡處在您的位置,被別人這般審視。

但埃洛伊茲卻表示,“我們彼此是相同的境地,一模一樣。當您凝視著我時,我在凝視著誰?”

她同樣自如而精準地道出了瑪麗安所有小動作的秘密:

當您無話可說,會輕觸您的額頭。當您失控,會略抬眉頭。當您陷入困窘,會用嘴呼吸。

當瑪麗安凝視著埃洛伊茲的時候,她自己也成為了被凝視的對象。

最終這幅畫像,并不存在著“誰畫誰”,而是由兩個人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的。

電影中,常常可以看到非常講究的對稱構(gòu)圖,時刻在強調(diào)雙方平等的愛情關(guān)系。

神話故事中隱藏著對人物命運的預言

其實不難猜到,希臘神話中的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與兩位女主角瑪麗安和埃洛伊茲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對應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在影片的許多細節(jié)上得到印證。

1. 服裝配色暗藏玄機

《燃燒女子的肖像》畫面精致唯美,每一幀都猶如一幅筆觸細膩的古典油畫,構(gòu)圖和配色極其考究。

畫家瑪麗安常穿紅色衣服,小姐埃洛伊茲在畫像時身穿一襲明艷的綠裙,紅與綠的鮮明對比配色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感。

但這樣的色彩搭配不僅僅是為了凸顯視覺效果,其中更暗藏玄機,將電影角色和神話人物巧妙而隱秘地關(guān)聯(lián)起來。

圖中這幅以“甫斯和歐律狄刻”為主題的經(jīng)典畫作創(chuàng)作于1862年,表現(xiàn)的正是俄耳甫斯帶著歐律狄刻在冥府向人間行進的場景,畫中的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的衣服顏色恰好一紅一綠。

油畫中的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

這不止是個別巧合。在電影結(jié)尾,瑪麗安以父親之名參展的畫作同樣以這則神話為主題,但在她的畫中,俄耳甫斯的衣服變成了藍色,而即將跌落深淵的歐律狄刻穿著純白紗裙。

再對比角色的服裝,此時瑪麗安就穿著寶藍色上衣,而當年的埃洛伊茲正是穿著白色嫁紗和她做最后的道別。

導演的意圖呼之欲出,她用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的神話,暗喻著瑪麗安和埃洛伊茲的愛情故事。

俄耳甫斯代表著畫家瑪麗安,歐律狄刻顯然就是小姐埃洛伊茲的象征。

2. 瑪麗安的三次回頭和埃洛伊茲的呼喚

關(guān)于俄耳甫斯的討論發(fā)生影片的中段,以此為分界線,作為“俄耳甫斯”的瑪麗安在影片的后半段共有三次回頭。

前兩次是她的想象,最后一次成為了現(xiàn)實。

在討論俄耳甫斯神話時,瑪麗安和埃洛伊茲仍處于互相試探的曖昧階段,尚未捅破那層窗戶紙,之后在阿卡貝拉的吟唱聲中,兩人隔著篝火對望,四目含情,才將彼此愛意了然于心。

傍晚的海灘上,第一次親吻,埃洛伊茲卻好似受了驚嚇先行離開。

回到宅子里,瑪麗安手持蠟燭上樓梯,突然回頭看見身穿白紗的埃洛伊茲的影像佇立在門廊間,又迅速消失,如同鬼魅般神秘莫測,這是瑪麗安第一次回頭。

隨后瑪麗安走回房間,發(fā)現(xiàn)埃洛伊茲正在那里等著她,兩人互訴衷腸,走入一段更親密的關(guān)系。

瑪麗安第一次回頭

瑪麗安的第二次回頭是在兩人明確彼此愛慕的關(guān)系之后,畫像即將完成,瑪麗安半夜起床倒水,穿著白紗的埃洛伊茲的身影再次出現(xiàn)在她身后,同樣稍縱即逝。

瑪麗安回到床邊,嘴對嘴給熟睡中的埃洛伊茲喂水,長久地親吻她。

瑪麗安第二次回頭

冥后對俄耳甫斯的警告仿佛回蕩在瑪麗安的耳邊:“一旦回頭看她,就將徹底失去她。”

第一次回頭時,瑪麗安以為埃洛伊茲不接受自己,就此失去了她。

第二次回頭時,瑪麗安意識到,畫像終將完成,她們要面對的未來仍然是分離。

回頭即意味著失去。

所以,每次回頭看見幻影之后,瑪麗安都會來到愛人身邊,用各種方式去證明這份愛是真實存在的,是刻骨銘心的。

因為知道要失去,所以才更加珍惜,而所有相處的親密時光,都像一場精心準備的道別。

瑪麗安的第三次回頭,終究把神話故事變成了現(xiàn)實。

埃洛伊茲的母親回到島上,給待嫁的女兒帶來了新娘的白色嫁紗。埃洛伊茲穿在身上,正是前兩次瑪麗安回頭時看見的模樣。

瑪麗安交付了她的畫像,任務完成,那段短暫而美好的相處時光即將畫上句點。

她快速地走下樓梯,想要趕緊離開這里,她害怕最終的失去,一直強忍著不敢再回頭看埃洛伊茲一眼。

就在推開門的一剎那,身后響起埃洛伊茲的聲音:“回頭吧?!?/p>

瑪麗安第三次回頭

此刻,瑪麗安知道,她們?nèi)缤适吕锏亩矶λ购蜌W律狄刻一樣,共同做出了“詩人的選擇”。

于是,她微笑著回頭,把埃洛伊茲穿著嫁紗的美麗身姿深深印刻在了眼底。這一影像也被她記錄在了名為《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刻》的畫作中。

多年以后,瑪麗安參加畫展時,一位老人對她說,她所畫的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與眾不同,在她的畫里,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互相對望,“他們還有機會好好道別”。

結(jié)語

在一部電影中,刻意提及的神話故事或傳說往往都別具深意,甚至成為揭秘整部影片的密碼。

《燃燒女子的肖像》借由俄耳甫斯和歐律狄刻的神話傳說,與片中兩位女主角瑪麗安和埃洛伊茲的愛情故事形成了巧妙的互文。

一方面,她們對希臘神話所做出的全新闡釋,揭示出兩人對愛情的理解和選擇。她們主動做出“詩人的選擇”,把愛情的美好珍藏在回憶里;她們追求雙方平等的給予和索求,一種地位完全對等的愛。

另一方面,神話人物與兩位主角的命運息息相關(guān),用“俄耳甫斯的回頭”呼應電影中“瑪麗安的三次回頭”,用“歐律狄刻的呼喚”來表達埃洛伊茲的心聲,預示著兩人命中注定的結(jié)局。

兩個故事互相交織,又賦予了原來的希臘神話以全新的含義。

你讀懂這部電影中的愛情密碼了嗎?一點拙見,感謝閱讀!文章為@光影顏控九瓣夢 原創(chuàng),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和電影截圖。

 短評

難得看到一部如此女性向不消費女同的女同電影,更傾向于當作一部女性電影來看,無處不在解構(gòu)男性話語。女人之間的愛戀是了解、觸摸、繾綣和理解,幾乎不見男性凝視的處理看得太舒服了。女主赫敏本敏。

5分鐘前
  • 月野急娃娃??
  • 力薦

篝火阿卡貝拉 人群中對望 遲來的吻 油畫 無男性烏托邦的崩塌 四季四季!被一切設(shè)計精準打擊 戀愛 一場熱?。ú⑶颐利惻]有剃腋毛!fascinated

9分鐘前
  • 咯咯精
  • 推薦

我并不覺得一個不存在男性目光的電影就會是一部女性電影,同理一個沒有男人的世界也談不上是女性主義的。這部電影的某種封閉和狹隘,不僅限制了其中情感進一步發(fā)酵,也把某種觀看(觀點)局限在了表層。而它本擁有如此精確的視覺設(shè)計。

10分鐘前
  • Peter Cat
  • 還行

愛是你凝望我時,我望向你的目光

13分鐘前
  • 翻滾吧!蛋堡
  • 力薦

女同電影的開始,大多源于共擔苦難;男同電影的開始,大多源于分享放逐。有的人被賦權(quán),有的人被剝權(quán),沒有人自由,在這樣的世界里我們凝視驚濤駭浪,不夠勇敢,蜷縮回庸常的生活,然而不自由的生活,安逸也如坐針氈。祝每一個你,你們,攜手乘風破浪。

16分鐘前
  • 哪吒男
  • 力薦

“I felt the liberty you talked about... 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 “Maybe she was the one who said, ‘Turn around.’” “Don’t regret. Remember.” 去往詩人的故事盡頭。

21分鐘前
  • 沈困
  • 力薦

最后那一幕,不就是正在影院無聲流淚的自己嗎??磁c被看之間,皆是情欲,皆是妄念。再次印證,深情即是一場悲劇。

23分鐘前
  • 千尋
  • 力薦

不要輕易觀察一個人,因為太容易愛上她

25分鐘前
  • 一蓯二白
  • 推薦

能夠搞定難纏甲方的唯一方式就是愛上他/她

30分鐘前
  • 舒農(nóng)
  • 還行

這片子好欲,后勁好大。不知道是不是法文暖氣開太足,看的過程中一度熱到渾身冒汗,總是想起一個人,連呼吸都變得很急促。雖然戛納拿了最佳編劇,但覺得最出彩的反而不是劇本。對于這樣一部都情緒共振的片子,任何情節(jié)上的硬設(shè)定都會讓它變得匠氣,只需要跟著氛圍走就行了,just go with the flow,那種美是滲透銀幕直擊內(nèi)心的。導演真的太溫柔了,看到這樣一封寫給前任的情書,我真的要現(xiàn)場表演一個猛漢落淚,這是什么神仙愛情。

31分鐘前
  • 朝陽區(qū)妻夫木聰
  • 推薦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轉(zhuǎn)瞬即逝,比如一往情深” 如此緩慢、純粹,卻又如此撩撥、醉人。“當你注視畫中人,我又注視著誰?” 對白如詩、情義如畫,深情就是自己被火焰吞噬,而眼里全是你。篝火短短那一幕,便值5星。這個年代還能出現(xiàn)這么一眼萬年、優(yōu)雅復古的愛情,那是連《阿黛爾的生活》《卡羅爾》可能都無法企及的高度?!澳憧捎浀脨廴俗涛叮课視卮?,記得,而且從未是過去時…”

35分鐘前
  • 影志
  • 力薦

#72nd Cannes# 今年戛納的第二部滿分作品,又送給了一部賽前完全沒有想到的影片!影片在極小的格局里做出了令人贊嘆的大文章,有著高度集中和戲劇化的結(jié)構(gòu),大部分時間僅有三個角色(畫家-女孩-女仆),而且全片男性出現(xiàn)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兩分鐘。主要內(nèi)容都集中在畫家和女孩的關(guān)系上,寫得細膩至極。阿黛拉·哈內(nèi)爾貢獻了極為精湛的演技。影片有著極為美妙的畫意攝影,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的峭壁,波濤洶涌大海,對應著人物內(nèi)心的荒涼與社會環(huán)境的壓抑;而室內(nèi)的燭光則被以古典主義繪畫的方式細膩地捕捉。影片初看就是一部古典風格的室內(nèi)劇,隨著故事的逐漸展開,“歷史中被壓抑的女性的聲音與身體”這一主題浮現(xiàn)出來。人討論俄爾甫斯冥府尋妻故事的那個段落可謂是中心思想。結(jié)尾處的凝視,恐怕是維瓦爾第的音樂在電影中被用得最為催人淚

40分鐘前
  • 胤祥
  • 力薦

Marianne彈大鍵琴的時候 Heloise一直盯著她看 眼神特別亮 我猜那就是她第一次想吻M的時候

45分鐘前
  • Momo June
  • 力薦

這片最成功的地方大概就是把一個差不多的故事用“我比你們高貴”的法式風格拍了出來,襯得【Call me by your name】廉價而且粗糙,尤其是結(jié)尾音樂會維瓦爾第《夏》響起的那場戲,跟著飆淚完了之后回想起其中的妙處,就本能地覺得另外一片結(jié)尾用口水歌煽情之低端。類似的妙處還有很多(比如那場裙角著火的戲),得益于強大的編劇功力,整個文本充滿了古典小說式寫法的隱喻、互文(比如“你看我時我也在看著你”)和雙關(guān)(其實片名就是個雙關(guān)),而且用一種高語級的文縐縐的法語呈現(xiàn)出來(沒有字幕我已經(jīng)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加上切合劇情的純自然光和燭光布光和古典式畫面構(gòu)圖和運鏡,整部影片的氣質(zhì)把握是十分精確的。然而,影片內(nèi)核其實就是兩位女主一次人生交集,用這么多精美高雅的包裝反而減弱了代入感,也注定了它曲高和寡的命運。

46分鐘前
  • Pearciac
  • 力薦

預定年度最佳。三個人一起讀Orphée和Eurydice在冥府那一段絕佳?!癊ntre amour et souvenir, il choisit souvenir”, “c’est un choix poétique.” Eurydice灰飛煙滅那一刻和之后告別時關(guān)門,回頭,白裙形象永遠消失互文。為什么畫家之前沒有見過她穿白裙的形象,卻能想象那若隱若現(xiàn)的畫面?答案就是她在人工制造永遠的告別、想象分離,只有帶著這種痛苦欲裂的想象,愛情才到達一種不可能的頂峰,從未有過的深刻。愛的頂峰是一種燃燒和灰飛煙滅的欲望,是拉康的死亡驅(qū)力。只有永遠的失去才能鎖定愛情里長久渴望的“永遠”。油畫、節(jié)日儀式、歌劇、裸體與銅鏡,為的都是——只書寫詩意的愛情,繪畫在這個故事里代表著logos蘊含于pathos。

51分鐘前
  • LeSpleen
  • 力薦

拍得挺好,但就是無感惹

53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還行

這可能是《阿黛爾的生活》以后我看過最好的女同電影。每一幀畫面都承載著每一次情緒的波動;古典如油畫般的質(zhì)地,滲透著綿綿愛意;兩個精致到不可方物的主人公,即便不說話只是四目相視,都讓人心里仿佛燃起一團火焰,久也無法熄滅。

54分鐘前
  • 飲歌
  • 力薦

攝影真是突出,自然光和燭光的內(nèi)景戲,美到不行。甚至外景也很漂亮。同時。阿黛爾的表演也很棒。故事勝在情感細膩真摯

57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推薦

2019年度姬片,看完了久久回味余波蕩漾,滿腦子都是諾米梅蘭特的帥美臉(劃掉)其實是電影的油畫質(zhì)地,像看了場畫展,很高級。營造這種氛圍的是全片用光都是自然光和燭光,以及清晰的音效和環(huán)境音(一定要在影院看)阿戴拉哈內(nèi)爾最后一場戲直接個人整崩了,在影院大哭bravo!說女版CMBYN不太懂 ,難道因為都有鋼琴戲和借書戲?有人說電影有厭男情節(jié),完全不同意,厭的難道不是包辦婚姻?不就是沒有男的出現(xiàn)嗎?很多gay片也沒女的。

59分鐘前
  • comeasure
  • 力薦

#Cannes19# Celine是那位從沒讓我失望過的導演,看過這個徹底愛上Adele Haenel了。拍的無比的細膩,絕不是某某的女版。

1小時前
  • 蕭查某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