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特別是近現(xiàn)代以來的中國作家,以書寫時代大背景與個人命運的關系見長,似乎脫離歷史就寫不出好作品似的,這是因為——近現(xiàn)代的中國經歷了太多不堪、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緊密聯(lián)系并頻繁更改好似戲劇般的結果。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莫言就是這中國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紅高粱》也與這部小說風格命題別無二致。作為改編這部小說的文學電影,《太陽有耳》基本完成了聲光電的另類方式表達。
電影最后的隱喻:“我(女孩)長大了后,有兩個男孩為了我大動干戈?!倍淖匀欢?,不多說。說多了怕見不得人了。
影片整體上讓人耳目一新,雖手法上的表現(xiàn)主義痕跡過于舞臺式,但那根本不重要,實質精神傳達才重要。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會看見:許多觀眾給它打了很低的分,這些觀眾還停留在形式主義階段(色)。這部片子沒有《紅高粱》張藝謀濃墨重彩的形式,老謀子恰好因其過于形式化才導致新世紀的作品與各種“會”等舞臺表演聯(lián)系在了一起,成了某種“國師”,而至于電影,與他是漸行漸遠了。好電影可不是凡是在影院能放映的就有資格角逐的,畢竟稀缺性才是。
好電影從來不會鋪天蓋地濃墨重彩的表現(xiàn)“色”的視覺沖擊力,電影語言不過是輔助工具,并非實質。所以,電影是有階級性的,知識階級。和美術、音樂、文學一樣。雖然電影融合了這三者甚而還包括理工科,但它終究仍是一個專業(yè),替代不了它包括的專業(yè)。
扯的有些遠了。這部電影既然外在表現(xiàn)并不出眾卻仍然值得8-9分的稱贊,歐洲金熊獎最佳導演獎也算是明證了。就因其精神世界傳達才是最核心的,文學性思想性勝于其他。
美麗的油油給自家丈夫做牛做馬不被當人對待,名不正言不順的當了土匪軍連長的女人卻被當人對待,可笑的是:自己的丈夫成全了他們,為保自己的茍且偷生也能換口吃食。
丈夫最后成了土匪頭子的下屬,他們就這樣,也只能這樣,似乎麻木也不安,對于小兩口這種底層人民,受人擺布是必然的,隱忍是反抗的前奏。在那戰(zhàn)亂年代,人們哪里來得及體會細微的感情矛盾呢?哪里有閑情逸致收拾自己混亂的精神世界呢?先顧生死,再顧吃飽,再圖穿暖,什么長遠打算…安靜思考…都見鬼去吧!那是子孫考慮的事……保命要緊。保長生?先過了這一夜再說吧!
小兩口開始既為了生存與大勢力妥協(xié),丈夫失了馬蹄——暫時的變成了長期的——土匪頭子把丈夫的老婆據(jù)為己有,長期霸占。
人性登場:作為女人,享受到了土匪頭子的溫存,于是處于兩頭不是、兩頭不安的道德困境,剛開始的反抗變成接受,繼而變成依賴,而后就“愛”了。作為丈夫,奪妻之恨即便再懦弱,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從剛開始的屈服強勢力(土匪頭子),而后變?yōu)橐胪练藬硨萘?,終于還是吃了沒文化沒眼界的虧,于是又反抗:終于暗算了霸妻的土匪頭子。
戲劇上演:天怒人怨的人間需要天雷劈下來(小說這安排有點神化意味,看似又不是現(xiàn)實主義題材了),土匪頭子逆轉乾坤當上了總司令。
覺醒到來:女人的愛戀腦被女人的憐貧惜弱打敗,她從弱勢受支配的逆來順受變?yōu)閼蛺簱P善的反抗者,道德大義之大纛被她豎起來了。她——象征這片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自立自強的覺醒,把蹂躪她的所有其他事物一一推翻,去依附!
北洋丈夫、歐美土匪頭子,你倆最好離“她”遠點!根本不配占有“她”。丈夫懦弱無能保護不了她,她跟著丈夫過日子有什么好處呢?土匪頭子給她帶來豐富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雖有了人權和所謂的皿煮,照樣糟踐貧弱,她跟著土匪頭子又有什么意義呢?你倆通通都給她滾蛋!
“她”要打破里外不是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屬性,得到徹底的幸福和光明!
張瑜把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美麗表達得淋漓盡致。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這部電影,但是當年智能手機和網絡還沒有普及,只能把觀影的愿望埋在心里。今天偶然想起來這部電影,網上居然可以看全,電影代入感很強。很喜歡油油這個角色,堅韌,美麗,吃苦耐勞,賢惠,感覺天佑壓根配不上她。電影中的唯一遺憾是,張瑜扮演的油油,很少笑,張瑜笑起來真的很美很美。
先扣了一星。因為片頭,嚴浩給自己打了編劇、導演和原著的標!而這明明就是莫言的原著!
這是嚴浩進內地的第兩部半電影,前面有半部《似水流年》,有一部《天國逆子》。對了,《天國逆子》的策劃是許鞍華,許鞍華在那部電影還有一個詭異的身份是服裝指導?首先,那部電影需要啥服裝指導?其次,許鞍華當年也需要這些來給自己多加點工資,或者說她其實還多兼了很多其他的職務,好能多拿一點工資嗎?第二個理由我相信,畢竟許導演現(xiàn)在還在香港租房住呢!
嚴浩也算系出名門,父親就是名作家,他出道又早,文化又高!唉,最近特別不想說文化這個詞,那就說他是有知識的一代吧!
《太陽有耳》的主導者其實是張瑜小姐,《廬山戀》《小街》《巴山夜雨》等等等上世紀八十年代名片的主演,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代女性偶像!至今還是很多七零后的女神,比如說我。
拍攝《太陽有耳》之前,張瑜女士剛出國……然后在臺灣又跟寇世勛等等大腕合作了一堆臺灣劇集之后,重新回到內地。雄心勃勃,自籌資金,找來嚴浩、莫言以及演職員表上一系列大咖,拍了這部《太陽有耳》,還親自出演了其中油油這個舉足輕重,可以說決定整部電影成敗的女主角。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她才是《太陽有耳》的主導者,嚴浩導演只是執(zhí)行而已!
《太陽有耳》是部非常第五代的電影,黃土地上的故事,人性和情欲、生存的艱難選擇,縱馬狂奔的野性美!這些都很第五代。所以,從這兒,我相信當年一個著名的笑話了,馮小剛帶著哪部賀歲喜劇去香港賣片,結果被香港導演當做藝術大師招待!呵呵……
電影本身沒啥特別好說的,對于嚴浩來說,像第五代其實,可能并非他的初衷,張瑜被拍得夠美,才最重要。對了,張瑜后來又拍了《廬山戀》多少多少來著,還自己做了導演,每況愈下,審美甚至還不如這部《太陽有耳》。
丟失了文學本質和對人性的思考之后,電影就只剩下對橋段和節(jié)奏的追逐!毫無意義!
最后一個想說的點是,這部電影包括嚴浩1994年的《天國逆子》,許鞍華1994年的《女人四十》,電影配樂都是日本著名噪音實驗音樂人大友良英一手包辦的。而這三部電影共同的特點就是,配樂極其好聽,而且似有若無的旋律和聲響,恰到好處的配合了電影劇情的推動,情緒的發(fā)展。絕不喧賓奪主,但是溫柔、包容、像生活本身一樣無趣,但又充滿詩意!
20歲的時候,我喜歡大友良英噪音搖滾的無序和狂躁、爆裂。現(xiàn)在,我才能懂他對生活本身的熱愛與嘲諷。
就像,我小的時候,張瑜已經離開了大陸,但是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她們那一代演員,哪怕沒有文化,也會對文化(包括電影)存在的那點敬畏感。就比如說,電影里最簡單的一場挑水戲,她會親自去挑著走,被身后那匹完全不可控的馬挑逗,威逼著,她也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去完成,而不是……像現(xiàn)在的藝人!
20世紀30年代初,西北黃土高原,貧瘠的土地,滿天的黃沙。
年青的農婦油油擔水遇到當?shù)赝练祟^子潘好,潘好看上了雖生長在貧寒之中卻頗有姿色的油油,他肆無忌憚地騎馬尾隨到油油家,非要喝油油挑來的水。油油嚇壞了,跑回家指望丈夫保護她。可是長年生活在饑餓中的丈夫非但保護不了她,竟為了兩個白面饅頭,將她“借”給了潘好。
潘好被黃埔軍校除名后在這偏遠的地方拉起自己的隊伍,成了當?shù)匾话裕迕駛兌寂滤?。混沌無知的油油雖然心中不愿意,可囿于當?shù)氐洚攱D女的陋習和對潘好的懼怕,被迫接受了這種羞恥,來到潘好家。不料她卻意外地從潘好這里嘗到了從丈夫身上從未得到過的男人的愛撫和尊敬。潘好不是玩弄她而是真的愛她,他給她吃飽飯,為她買好衣服,油油也象對待自己的丈夫一樣地對待潘好。
在潘好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油油從混沌到蘇醒,由蘇醒到覺醒,她不但覺醒了自己作女人的意識,還覺醒了做人的意識。而潘好仗著手里的軍隊和大批槍械,利欲熏心,為了與地方政府爭權奪勢囚禁了一批無辜的老百姓作人質。油油向潘好請求放了這些可憐的人,尤其其中還有一個乖巧的小女孩哭著要回家。潘好嘴上答應了,卻口是心非,殘忍地殺害了無辜的人質。油油看到潘好竟然對小女孩開槍,她傷心極了,盡管在感情上與潘好難舍難分,身上又懷了潘好的孩子,可為了保護更多的無辜百姓不受潘好的殺害,維護作人最起碼的尊嚴,油油毅然決然地含淚,忍痛殺死了她唯一愛過的男人潘好。
在愛和人性之間產生了矛盾以后,是愛戰(zhàn)勝了人性,還是人性戰(zhàn)勝了愛,也是一個長盛不衰的文學主題。農婦油油象許多舊社會的農村婦女一樣大了、結婚、生孩子,然后昏昏噩噩度過自己的一生。由于她生的有幾分姿色,命運和大多數(shù)農婦有了不同,她被土匪用兩個饅頭為代價就被租了去做土匪的老婆。由此她才知道什么是被愛,什么是一個女人的享受,然而當著土匪的非人性到了油油不能忍受的時候,她還是把給予了她第一次愛的男人給處死了。人性的良知得到了張揚和詮釋。
我在1905電影網看的,仿佛和劇照不是一個電影。我看的色調正常啊,是修復過的版本嗎?不過想起當年在資料館看膠片版《黃土地》,也是偏黃到失真,應該是膠片氧化的結果。這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以男性視角在講述女性的選擇,男人左右她的人生是預設前提,但事實上她在意識上遠比想象中更獨立強大。手把手示范如何在什么都不露的情況下把電影拍得無比誘惑撩人,特寫鏡頭的魅力啊,游移的雙手,十指相扣,足矣。
畫面很美,劇情很有張力(靠,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尸骸~)
因為男人把女人當人,女人愿意為他死心塌地。因為男人不把別人當人,女人愿意幫他償還罪惡。
《太陽有耳》,莫言原著,嚴浩導演,張瑜、尤勇、高強主演。有道是自古成王敗寇,天下惟有能者居之。但太陽有耳,蒼天有眼,多行不義,終必自斃。最是溫柔殺器,你甚至無法想象那致命一擊來自哪里,出自誰手。揚鞭心痛,策馬痛心,均是命中注定。 #lostinmovie#
這里的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我是真的討厭大男子主義,女人甘愿付出,對你好卻不領情,待女人如豬?;蚴墙灰灼罚此迫崛醪唤?,女性覺醒的那一刻,便會不顧一切。6/10
質感、風格等都類似與媲美于同為90年代印度的一部女性題材片《哭靈人》(女導演,其叔叔好像是誰來著,大導演。。。一家子都是文藝工作者),但表達的情感還是截然不同。。。顯然,隱忍克制才是吾愛,但有時, 率真隨性(無論是當事人還是旁觀者都不甚了解的奇怪情感,
以前看vcd時,不覺得多好,現(xiàn)在來看感覺不同
荒原失火青白焰,光影失色褲帶紅,民國滾滾紅塵里,紫電盤空松林昏
北洋丈夫、歐美土匪頭子,你倆都離那個美麗的大地女人遠點!你們著實不配占有她。 丈夫無力保護她,為了自己的茍且降服于權勢滔天的土匪頭子,她跟你過日子有什么好處呢? 土匪頭子送給她豐富的物質和精神食糧,但作威作福、欺負弱小,給她人權和民主又有什么意義呢? 你倆通通都給她滾蛋!里外不是人的半封建半殖民!推翻你們才是天道! 8.6分!
顏色調得太過了,黃得都失真了。。配樂又是大友良英。。--1996年第46屆柏林最佳導演
本片根據(jù)莫言小說《姑奶奶披紅綢》改編,雖然非嚴浩拿手好戲,但依然有水準有特色,還有奇情異趣。此片的20世紀20年代的鄉(xiāng)野傳奇,頗有幾分拉丁美洲魔幻寫實的作風。劇情曲折多彩,嚴浩亦拍出北國荒涼蒼茫風味,全片亦對中國近代史有著明諷暗喻,並結合了奇情文藝,實為嚴浩的野心之作,不乏可觀之處,只是處理上文勝於武,未能處理出粗獷豪情的一面,戲劇亦缺乏激烈張力,雖讓嚴浩奪得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但在改編莫言小說上卻不如張藝謀的《紅高粱》(尤其是本片女主角張瑜溫婉有余,比鞏俐少了幾分剛烈)。
第一次看講那個年代的這種類型電影,非常喜歡。另,女主張瑜真的超級漂亮,完全看不出是快到四十歲的人。
屁股要緊,還是命要緊!原來對于半邊天來說,也是屁股決定位置啊~~~
嚴浩雖然是香港導演,但這部片子卻有著第五代的風格。
我有時候會想,這個人是不是夏雪宜呢?果然,女人,要么就是溫儀,要么就是康敏~殺了他,恐怕是最好的~
像是《紅高粱》的進化加強版,都是莫言的作品來的,嚴浩也真的是實力派的導演
前半段很有阿爾莫多瓦范:我強奸你,然后你跟我談戀愛。后半段峰回路轉,回到女性覺醒。
可以把這部片和《愛有來生》并列起來看,有很多的共性。演員都是有海外經歷然后回國拍戲,故事都是與土匪羈絆,著眼都是女性覺醒,終究都是生死相搏。張瑜真是好看,一顰一蹙惹人憐愛,不愧為當年大眾情人。這眉目,在李純面上偶見,只是多了些苦怨,少了分歡喜。
自古女子皆寂寞,唯有淫者留其名。
潘死的時候,我真心覺得大快人心,為油油叫好,,,!喜歡整個片子黃色的色調,開始看覺得壓抑,后來越看越覺得就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