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風(fēng)雨同舟——評《大盛魁》喬振宇角色張杰(轉(zhuǎn)載)
原作者微博:小窩窩持續(xù)煩躁中
在網(wǎng)上翻了翻喬振宇先生的資料,發(fā)現(xiàn)喬振宇先生竟然演了那么多角色。各種類型的角色均有涉獵,或呆萌,或風(fēng)雅,或狡詐,或……或臟兮兮但是越看越喜歡?!洞笫⒖防锏鸟R賊張杰就是這樣一個臟兮兮但是越看越喜歡的角色,他不正經(jīng),不風(fēng)雅,卻是我的最愛。
我會去看《大盛魁》,是為了喬振宇先生。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他在此劇中飾演一個滿身匪氣的馬賊,好奇心大起,興奮之下愉快地看劇——然后就跌進馬賊張杰的大坑里無法自拔。滿腦子都是一句話,“好~帥~啊~”馬賊張杰有胡子,臟兮兮,不過,在我眼里,風(fēng)采卓然。
我必須承認(rèn),《大盛魁》是一部非常棒的電視劇。喬振宇先生有非常棒的眼光,選擇了這樣一部電視劇。感謝他的選擇,讓我能看到屏幕上這么驚艷絕倫的人物。
是的,張杰這個角色,讓我驚艷。
首先,從外形講起??v觀整部電視劇,喬振宇先生的造型,前期——草原上奔波的浪子,不能說整潔;中期——偶爾讓人拿他沒辦法的掌柜,也不能說光鮮;后期——年紀(jì)漸大,終于能夠衣著整潔的老掌柜,頂著一個清朝早期的金錢鼠尾發(fā)型,仍然讓人不大能接受。相對來說,我非常喜歡張杰前期和中期的造型,也許是因為我本來就是少數(shù)民族的原因,對于這種充滿民族風(fēng)格的裝束,一直有種特別的愛好和欣賞。
張杰這個人物,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么必然是“切開都是黑的”。他與王相卿攀談,借著王相卿這個人,順利地跟上運軍糧的隊伍,騙取了一大批雖然有點小聰明但是本質(zhì)上還算淳樸之人的信任,最后盜走了瓷器,引出了一系列故事。坦白講,欺騙善良貧苦大眾感情的角色,并不能算討喜。哪怕這是我喜歡的演員所飾演的角色,剛開始我還是不大喜歡。
喜歡這個角色的契機,是在我看到張杰騙王相卿跟他一起去見薩瓦,然后賣了瓷器的時候。當(dāng)時我坐在電腦前面,頂著一臉黑人問號看著屏幕里的馬賊花言巧語,顛倒黑白,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把王相卿忽悠得找不著北。我坐在電腦前面目瞪口呆,滿腦子盤旋著一個想法——天吶,這口才真是太棒了!從此,我就徹底陷進“張杰”這個大坑并且一點都不想爬出來。
喜歡這個角色,非常以及特別的喜歡。
我拜讀過《富甲天下大盛魁》的小說,里面對于張杰這個角色的性格形成,有非常直觀的交代。書上說,他打小被一群哥薩克養(yǎng)大,沒學(xué)到什么正經(jīng)本事,十幾歲,他離了那群哥薩克自己出來混,四處謀生,除了偷馬和“三條舌頭”的本領(lǐng),他一無所有。來來往往的“生意”,讓他交上了一大群“道上”的“朋友”,不互相算計就算不錯,根本不敢講甚情義。他的心腸硬了,便把這些事情藏起,不與外人講——直到他遇到了兩個他稱之為“大哥”和“二哥”的人,才終于說了出來,而且說得很痛快。所以,我這樣理解這個角色,他雖是馬賊,卻壞的并不徹底,仍有一顆善良而柔軟的內(nèi)心——這一點,從他被王相卿攆走這一事件就能看出來。
雖然小說上說,他和他道上的“兄弟”們相交,根本不敢講任何情義,但是從他幫孫凱出氣這件事上看來,其實并不是這樣。雖然張杰占住馬橋重新做起了無賴的營生,但是我能在這表象下看到,張杰一方面是想要有個營生,另一方面,也是照應(yīng)以前的兄弟的意思。還有一點,是我自己的私心——張杰不被王相卿信任,離開了本來以為肝膽相照的兄弟,此時重又操起了老本行,應(yīng)該也有一點賭氣的意思,“反正我改好了你還以為我不是好人,那我干脆就不做好事”,就像一個不太懂事的半大孩子在使小性子賭氣。
這樣的張杰,有情義,有擔(dān)當(dāng),又有一些小任性,不同于歐陽少恭和歐陽明日這樣仙氣飄飄的角色,他讓我有一種這就是活生生的一個普通人的感覺,有血有肉。我欣賞像張杰這樣的男人,做事情有章有法,做任何事情計劃周密,并且大多數(shù)時候能夠成功。先不論是做好事壞事,單是這樣一份聰明機敏就值得欣賞。而說一聲再也不做之后,就真的踏踏實實,定定性性地痛改前非,以至于改了之后別人都不相信。王相卿對于張杰脫口而出的懷疑,證明了他對張杰內(nèi)心深處的不信任。而張杰對于王相卿猜疑的反應(yīng),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赤子之心的男人滿心的震驚和心涼。我想,那個時候的張杰,應(yīng)當(dāng)是渾身像是被一盆冷水澆下來,從頭發(fā)絲兒到腳后跟都能感受到冰寒徹骨的寒意。喬振宇先生的演繹,也確實讓我感受到了張杰內(nèi)心奔涌著的各種感情,還有那種從心底升上來的無力感,他張杰把一顆真心捧出來,結(jié)果被別人放在腳下踩。
與電視劇走向不符,看到這里的我,其實是希望張杰能夠和王相卿分道揚鑣的,因為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張杰滿腹的委屈和難以置信。情理之中,同樣也是意料之中,王相卿最終以兄弟情誼勸回了張杰,必須贊一句,張杰真是度量寬大,這件事情放在別人身上恐怕就沒那么容易揭過去。與自己的“大哥”,“二哥”重歸于好后的張杰,依然吃苦耐勞忙前忙后,為了發(fā)財大計忙忙碌碌——直到后來兄弟三人遭遇大盛魁又一次塌了的事。
從這里看出來,張杰是真的洗心革面了,不然憑他一手那么好的偷馬的手藝,做些無本的買賣是多么容易——可是他沒有,他只是跟著兩個哥哥。一無所有之后,在財神廟里躲避風(fēng)雪,大年夜的,也只能到別人家里去偷餃子吃。男子漢一個唾沫一個釘,既誠且忠,說到做到,令人激賞。
不過張杰還是有些小算盤的,面對老駱駝的時候,護著自己的粥碗;到老了的時候,嫌棄自己的兒子只想做廚子。足見這個男人就算是創(chuàng)下偌大基業(yè),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個沒讀過多少書,被哥薩克養(yǎng)大的馬賊,他知道很多事,卻不一定能做到。他可能什么都吃,卻永遠(yuǎn)不吃虧。
這樣一個角色,很難不讓人喜歡。
最后,我來總結(jié)一下——張杰,一個坑蒙拐騙和誠實守諾共存,小心眼兒和大智慧齊飛的角色。
多么令人驚艷的一個角色。
雖然前面說了很多,但是其實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更好地形容,很多想說的東西說不出來,感受到的東西寫不出來,再多華麗的辭藻仿佛都是蒼白的,不能述之于文字。
所以,細(xì)細(xì)地算起來,對于這個角色,心里大概只有兩個字,喜歡。
非常深切的喜歡。
是那種包容了一切缺點的喜歡。
而對于喬振宇先生——作為一個喬家人的我,仍然還是這兩個字,喜歡。
非常非常喜歡。
我愿為喬木,宇君共風(fēng)雨!
2 ) 潛龍在淵--記王相卿
《大盛魁》一開場就用旁白開宗明義:“二十歲時,一個身無分文的漢子,站在天下皇商首富的豪宅前說:‘我要娶你家的小姐,我的買賣要超過你家!’任何人都認(rèn)為這是癡人說夢。然而,四十年過去了,一個雄據(jù)塞外三百年,橫跨歐亞九千里的商業(yè)帝國終于變成了歷史的真實。這個商號就是大盛魁,這個人就是王相卿?!?/p>
當(dāng)時有“南有胡雪巖,北有大盛魁”之說。注定要成為大盛魁商業(yè)帝國王者的王相卿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呢?“王相卿”有著出將入相之意,充滿著家中親人對他贏得高官厚祿的期許。但現(xiàn)在窮困潦倒的他大名還少有人提起,更多的人是叫他的外號“王二疤子”。英雄發(fā)于微時,窮倒不是問題,想當(dāng)初胡雪巖也是勞苦出身。既然注定會富可敵國,如今的王二疤子又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隨著情節(jié)的展開,王二疤子的個人素質(zhì)不免令人失望。他文不成,武不就,滿腦子發(fā)財夢,滿嘴跑火車,卻成天就與一群無所事事的閑人廝混。心心念著能娶到青梅竹馬的孫家大小姐??上O小姐只當(dāng)他是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一顆芳心全系在未婚夫曹公子身上。王二疤子最可恨的是,為了賭局的六十文小錢,不惜胡吹大氣,毀了孫家大小姐的名節(jié),簡直毫無底線。
想來蝴蝶在破繭成蝶之前,不過是貪婪而丑陋的毛毛蟲。若是日后能一飛沖天,至少本身會有一些過人之處。而王相卿雖然出身貧寒,卻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眼光。他能提出開邊禁,讓皇商用民夫運糧,允許民夫帶貨物來抵充人力費的辦法確實很巧妙。這是個三贏的方案。除了必需廢除祖制開邊禁之外,其他對朝庭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畢竟叛軍攻來,危急存亡之秋,急需軍糧,朝庭也顧不得那么多老規(guī)矩了。對皇商而言,不用再傾家蕩產(chǎn)借款給朝庭,又能避開層層官府的盤剝,利用朝庭的旨意建立并擴充自己龐大的物流網(wǎng),將自己的生意范圍擴大,賺取更多的利潤。對民夫而言,本地地少人多,饑寒交迫,早有人甘冒風(fēng)險違背祖制到口外走私。現(xiàn)在朝庭開放邊禁,還給補貼,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口外作生意,簡直是天大的好事。如此三贏的方案一經(jīng)孫老爺提出,便得到皇帝的重視,最終依計執(zhí)行。
但從另一個方面想,為什么這樣的好主意不是朝堂上的大臣、飽讀詩書的學(xué)者、頭腦精明的皇商們提出來的呢?偏偏是王相卿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山野村夫提出呢?難道王相卿真的比這些人都聰明?其實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妄議廢改祖制,殺無赦”上。這條規(guī)定是為了讓子孫永遠(yuǎn)執(zhí)行祖先的規(guī)定而制定的,目地是杜絕改祖制的苗頭。不要說改祖制,甚至討論一下改祖制的可能性都是殺頭之罪。朝庭的大臣深知其中利害,當(dāng)然不會拼上身家性命去提這種砍頭的建議。另外,清朝對文人學(xué)者的壓制迫害歷世少見,文字獄的嚴(yán)苛程度史所罕見,其中康熙、雍正二朝猶烈。連寫句"清風(fēng)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徐駿都能照大不敬律,被判斬立決。不敢說有水平的學(xué)者都被殺光了,就算還剩下幾個,也早就噤若寒蟬,生怕被羅織罪名招來殺身之禍,還議什么祖制?片中的皇商代表孫老爺,他圉于見識,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实垡杩?,他就一門子心思想如何去籌款。沒有跳出定式思維,換個思路去想如何解決根本問題。于是時也,運也,命也。頭腦靈活,思想解放,完全不知道“妄議廢改祖制,殺無赦”為何物的王相卿提出了最正確的建議。
潛龍在淵,因風(fēng)云際會而一飛沖天。困在太古的小水塘里的王相卿,永遠(yuǎn)不過是條小毛蟲。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王相卿開邊禁的建議,給無數(shù)和他一樣的貧苦漢子們開拓了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廣闊世界。也給大盛魁的成立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
喝令三山五岳開道,我來了!
3 ) 大盛魁總設(shè)計師——老采頭
“后草地有一百萬兩銀子,你挑滿一千桶水我就告訴你在哪里”老采頭在鳳娘客棧一直等待著那個可以挑一千桶水的人出現(xiàn)。在老采頭心中構(gòu)建了一個草原商業(yè)商國,草原巨大的商機他看在眼里,他在等待著那個可以替他將這個偉大商業(yè)策劃實現(xiàn)的人。
老采頭一個衣衫襤褸、弓腰駝背看上去平凡無奇的軍營采買。第一次出場是在王相卿被冤將發(fā)配漠河之時,雖然在對頭孫文舉面前一副不將對方踩在腳下便不甘心的樣子 ,但在孫離開后立即痛哭流涕、斗志全無。彼時,這個與王相卿無親無故的老人告訴王相卿“哭個甚,有本事就讓別人哭?!痹谕跸嗲渎潆y捱餓時遞過紅薯,卻把王相卿丟掉的紅薯皮撿來吃掉??蛇@個不起眼的老人,在歸化城卻是一個傳奇,無數(shù)的人慕名而來匯集在鳳娘客棧,千方百計要拜在其門下。傳說中他做生意從來不要本錢,牧民會自己把牛羊趕來“送”給他。
老采頭是何許人?原來他的一生真的是一個傳奇故事:生于商賈富庶之家自幼便習(xí)得如何經(jīng)商之道,卻在正值風(fēng)華之年遇清庭“文字獄”因名“光復(fù)”獲罪致家族幾被滅門,雖得親人散盡家財留得一命,十幾載人生大好年華卻身陷囫圇,待到重見天日整個家族只余鳳娘一人。輾轉(zhuǎn)來到塞外因緣際會之下成了軍中采買。
電視劇中一小段客棧中偶遇錯過季節(jié)收購皮毛的年青生意人劇情,老采頭通過望——觀其行裝打扮、形貌神態(tài);聞——其身上帶著的動物皮毛味道;問——根據(jù)望聞收集的信息輔以平時做生意及對歸化當(dāng)?shù)匚锂a(chǎn)出貨信息等情報,詢問年輕生意人是不是來收皮毛的?一語中地之后單刀直入告訴對方,現(xiàn)在不是收皮毛的時節(jié),若信得過我便將采購貨款留下,待至下個出毛皮季節(jié)來找我收貨。劇中不動聲色之間便談成一樁買賣,劇外導(dǎo)演編劇通過這一小段精彩演繹,將老采頭的傳奇人生生動鮮明的表達(dá)出來,可謂劇里劇外皆精彩,戲里戲外都經(jīng)典。
王相卿成長于普通農(nóng)家,空有鴻鵠之志卻從未接受過半分經(jīng)商之訓(xùn);史大學(xué)算得一手好賬只可惜整天只有截流的小聰明卻沒有開源的金點子,再能算也就頂多是一個會算帳的窮人;張杰精通蒙、俄、漢三門語言,能說會道騙得了石頭開花、死人復(fù)活卻也是只能唬得些小財成不了大器。老采頭的身世注定了他這輩子都將與商為伴,也只有他才能首先看到后草地上那一百萬兩銀子;也只有他才會心心念念的想找到一個人來實現(xiàn)他的這個商業(yè)策劃案。在他心中成功把他的構(gòu)想變成現(xiàn)實,創(chuàng)立一個草原第一商便是算振興了曾經(jīng)商甲一方的秦家,這個人也將是照顧鳳娘一生的人。
草原民族游牧逐水草而居注定了他們無法從事農(nóng)耕,生活中肉食倒是不缺生活用品以及主食蔬菜之類卻無法自給自足。需求便是商機??墒遣菰瓘V袤無垠,一個蒙古包離另一個蒙古包少說也要走上兩三天。遍地白銀卻不是想挑便能挑走的,這需要一個不怕苦還能持之以恒的團隊才能將商機轉(zhuǎn)化成真正的財富。老采頭在草原生活多年,借著軍營采買的身份在清庭關(guān)外商禁解除之前便做起了大盛魁之后的營生——草原賒帳買賣,通過小規(guī)模的試運營驗證了該方案的可行性。更通過自己多年走草原的經(jīng)歷將草原地形地貌、民俗風(fēng)情、物產(chǎn)分布等等一手的商業(yè)情報信息一一記錄整理成冊,為大盛魁這個草原第一商的建立打好基礎(chǔ)。萬事俱備,只差那個可以實現(xiàn)它的人出現(xiàn)。
不能說王相卿剛好就出現(xiàn),鳳娘客棧來來往往那么多人,卻沒有一個人能成功的堅持到挑滿一千桶水,就算是王相卿也曾半途而廢。好在王相卿有孫香玉這個改變他一生的女人,有時候不切實際的夢想真的可以激發(fā)人的潛能,為了使自己配得上喜歡的人,王相卿心一橫用了三年時間挑滿了一千桶水,成功拜在老采頭門下開啟自己商業(yè)之路。
也許有人會問老采頭為什么不自己去建立這個草原第一商?只能說這就是“時不待我”,從后面大盛魁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就能看出,草原第一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王史張三人幾乎用了一生的時光才真正意義的把大盛魁建立起來。老采頭的前半生被時局所限,身強力壯的時光在監(jiān)牢中虛度,即使身體恢復(fù)自由之時清政府也還未開放關(guān)外漢人行商。老采頭生錯了年代,時政利好時已然背弓發(fā)白,他當(dāng)然清楚自己余下的時光根本無法實現(xiàn)他的構(gòu)想。但是,沒有老采頭便不會有大盛魁,他才是大盛魁這個草原第一商的總設(shè)計師。
4 ) 井外之天 ——張杰出場
在武家堡那片巴掌大的地界里頭,拖油瓶王相卿隨隨便便就長大了。身無長物名下無地,打打架,逞逞強,每天混吃等死的無聊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
連名字都不被人記得的王二疤子至此為止的人生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給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帶來了很多歡樂,說得難聽點,也就是說,他其實就是大家茶余飯后用來取樂的笑柄。
在那一片小池塘里,王相卿勉強也能算是條地頭蛇,文不成武不就,胸?zé)o點墨羊都數(shù)不清,在混混里頭都是個墊底的。
生于斯,長于斯,而葬于斯,那會的王相卿抱著這是個典型的中國封建小農(nóng)思想,一門心思想著怎么窩在太谷這片鄉(xiāng)土上平安到老,再不想重蹈父親死無葬身之地的覆轍。發(fā)財?shù)氖虑?,充其量不過是閑聊里的一場白日夢,最多是爭取每天的小工多點工錢,打個小賭贏點酒錢。
二十幾歲空有一身好筋骨和不知道要干嘛的大把日子的王相卿,實在太過平凡了,甚至是比平凡還要不如。
投機取巧,不務(wù)實業(yè),還滿嘴跑火車的王相卿,別說是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孫家大小姐看不起他,就是作為普通觀眾的我們也看不上他。
但是后來就是這樣的王相卿,卻成就了大盛魁百年不衰的龐大基業(yè)。
誠如導(dǎo)演王新民所言,大盛魁是一個講述古代平民奮斗的勵志故事,一個古裝版打工仔如何創(chuàng)造億萬財富的故事。
故事之外的我們只知道當(dāng)年“南有胡雪巖,北有大盛魁”的輝煌,卻不知道那年的他們一路走下來篳路藍(lán)縷的艱辛。說實話,這個故事要不是有大盛魁真實地存在著,我是不大信的。
誰又能想象一個傳承300年不倒的商號大盛魁的創(chuàng)業(yè)者不但一貧如洗,毫無本錢,而且是那樣平凡卑微甚至只是一些社會最底層的無業(yè)游民呢。
別說我不信了,就連那時候的王相卿跟張杰他們自己也不信吶。
當(dāng)然了,現(xiàn)在的王相卿除了有一點不因循守舊的眼光和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勇敢之外,還遠(yuǎn)遠(yuǎn)不是后來成就商業(yè)帝國的那個王相卿。
按照咱們老祖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古訓(xùn),考慮到他不能的,需要增益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這個王相卿是必須給扔出他的安樂窩去好好折騰幾回才行。
王相卿逞了一時的口舌之快,誹謗了孫家的名節(jié),人孫家可不打算就這么放過他。抱著把這個無賴趕出武家堡的心態(tài),總算是以趕鴨子上架的方式幫他邁出了這人生最關(guān)鍵的第一步。
那時候,關(guān)于未來,王相卿并沒有什么概念。
窩在太谷的王相卿總覺得自己年富力強,鬼點子多,是個人才來的。出門在外,也是一身硬骨頭誰也不服。
運糧的一路上,斗百夫長,帶頭搶軍糧,不但沒怎么樣,還給他爭下了一點名聲。這會兒,他總覺得人生順?biāo)?,總能逢兇化吉,對人生自信滿滿的,很少把別人放在眼里。
張杰算是這西行路上遇到的第一個坎。
這個相貌俊俏的年輕后生,有著多年的草原經(jīng)商生涯,精通多門語言,見多識廣,深諳世故人心,憑著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輕易就能做到八面玲瓏。
他身上有著王相卿的蠻力所無法企及的靈活和機變,王相卿那點小聰明在他面前就是大巫見小巫,秒慫。
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出門在外的王相卿大概是頭一回覺得誠心實意的服了一個人。
張杰這貨一出場就顯示了他高超的忽悠技能,在打聽到王相卿是太谷人之后迅速用一口太谷口音切換了老鄉(xiāng)模式。再加上各種送禮套近乎很快就哄得王相卿一干人等對他掏心掏肺。
他充滿異域風(fēng)情的裝扮和滿腦子的新奇故事,都對王相卿產(chǎn)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當(dāng)了二十幾年的井底之蛙的王相卿,對張杰描繪的廣闊世界感到無比新鮮與神往,幾乎不加考慮地就相信了他。
張杰一遍一遍為王相卿描繪了一個未來世界的模糊藍(lán)圖,讓那個每天活得稀里糊涂的漢子開始考慮前程這種沉重的問題來。可以說,正是張杰勾起了王相卿對于商業(yè)帝國最初的興趣。
我們張三爺很快就用自己神乎其技的坑蒙拐騙技能讓王相卿見識到了更加廣闊的大千世界,還一下子把他坑進了牢里。
張杰一出場就充滿了異類的氣息,一雙賊亮的眸子總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觀察著周圍的一切。話說這個人真的是一看就不是啥好人吶,一身的匪氣也就是王相卿那種頭腦簡單的人才會深信不疑吧。
好在后來王相卿也正是用他的忠厚與赤城感化了這個騙子,不過那都是后話了。
喬振宇的張三爺這個形象也讓作為觀眾的我感到眼前一亮,這還是我們家那位玉樹臨風(fēng)器宇不凡的世家公子嗎?還是我們家那位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少年劍客嗎?還是我們家那位一身正氣清清冷冷的老干部男神嗎?
這賊眉鼠眼,一身邪氣的套馬漢子是誰呀?
真是忍不住想問一下導(dǎo)演大人你到底對他做了什么?
前兩天首頁都還都是衣冠楚楚的大君和風(fēng)度翩翩的子離,這兩天刷的一下子就全變成了這個套馬漢子,畫風(fēng)轉(zhuǎn)變得太快接受起來還真有些吃力。
看到這個角色之前,我是完全無法想象喬振宇這一身裝扮會是什么樣子的,但是這一身戲服上身,就變成了戲里那個角色的樣子,又仿佛他本來就應(yīng)該是這個樣子。
這也許正是作為一個演員最讓人著迷的地方,戲服一換,神色一轉(zhuǎn),就變成了另一個毫不相關(guān)的人。
以笑以淚,成全著他人的悲喜;亦真亦幻,完滿著自己的人生。所以每一次他都充滿期待地沉浸到新的角色里,體驗著戲外無法體驗的人生,我們也跟著他或愛或恨欣賞新的故事,追隨著他的步伐的同時也是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演員,角色,與觀眾的彼此成全,大概不過如此吧。
張杰讓王相卿看到了他從前蝸居那一小片井口之外的天空,大盛魁這個故事也讓身為觀眾的我們看到自己生活的這口枯井之外的天空。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見證這個大盛魁崛起的百年興衰程,也見證諸位主創(chuàng)與故事相互成全的辛苦歷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5 ) 相見爭如不見—記孫香玉
從香玉偷梁換柱假死之后,我就一直在期待他們的重逢。自作多情地猜想著那重逢會是多么勾人淚下。
今晚看到這里,卻只能想起一句多年前背過的宋詞,“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王相卿與孫香玉,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十年生死兩茫?!??
對于香玉,她好歹還帶著王相卿的孩子,還能偶爾聽到大盛魁的消息,只是關(guān)于的一切,她都無力再去參與。
對于王相卿,香玉留下的不過是多年前的一個死訊,是天人永隔。孫香玉,終于還是成了他一輩子無論如何努力也追趕不上的前塵往事。
他后來還是聽了師傅的話,迎娶了同樣對他一往情深的鳳娘。高樓深院,富貴榮華,都與香玉母子無關(guān)。
那天在四子王大廟,香玉放棄了最后一次和挽回一切的機會,決然離去。
她明明一直都在關(guān)注著他的消息,明明一直都在愛著他的,卻只是自己痛哭了一場,給他做了最后一回“靠姥姥”。
甚至都沒有來得及知道王相卿的回應(yīng),香玉就匆匆離去了。
其實那時候我是不能理解她的,明明機會已經(jīng)這樣近在眼前,只要她往前一步,就能重歸于好了。
大概是因為我忘了,此時的孫香玉,再也不復(fù)是天下第一皇商孫家的小姐,而是犯下欺君之罪的在逃犯。
是呀,孫香玉已經(jīng)死了,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
她有家不能回,有親不能認(rèn),活在世上見不得光,哪怕是朝思暮念的王相卿,也只能遠(yuǎn)遠(yuǎn)望一眼。
她不會給自己愛的人帶來任何災(zāi)禍,所有的后果她一個人承擔(dān),這決絕何嘗不也是一種刻骨深情。
好在,她是孫香玉呀。她是那個從小就違背了傳統(tǒng)留著一雙大腳,被父兄寵愛遠(yuǎn)離了那些封建禮教荼毒的孫香玉呀。
盡管再也不能以真實身份生活,盡管失去了無憂無慮的富足日子,她還是一個人堅強得挺過了住在杜家地窖里的日子,挺過了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孩子逃難求生的日子。
看到朝魯站在王相卿面前頭頭是道地歷數(shù)自家羊毛的種種優(yōu)點的時候,銀幕前的我卻幾乎要哭出來了。
孩子,她養(yǎng)得很好。
既沒有因為她自己的罪名而變得畏縮,也沒有因為多年的流亡而變得怯懦。只是個孩子該有的模樣,活潑可愛,能言善辯,甚至有些多話。
這是一個母親的力量吧,也虧得是孫香玉吧。
那段日子只有大片的留白,大盛魁全劇情節(jié)緊湊,剪輯干凈利落,沒有多余的鏡頭留給一個此時與主線關(guān)系不大的女人和她年幼的孩子了。但是哪怕是今天的我們,也知道一個沒有資產(chǎn)沒有固定工作的單身母親養(yǎng)育兩個孩子的艱辛,何況那年失去了所有的依靠不斷逃亡連合法身份都沒有一個的孫香玉呢。那留白里盡是她為人母的辛苦與堅韌。
當(dāng)初,也正是因為這個孩子,香玉才選擇了假死的方式注銷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
今天,她終于把孩子完完整整的健健康康的還給了王相卿。至此,她終于完成了那個對王相卿也是對自己的承諾。
將這一世塵緣和這孩子一起,還給他了。
香玉從未負(fù)他分毫,但這一世,為他付出的也太多了。
孫香玉對于王相卿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說,若是沒有香玉當(dāng)年的一系列嘲諷與鼓勵,就不會有王相卿后來主動走出他的安樂窩的舉動,也就不會有大盛魁傳承數(shù)百年的傳奇。
若說王相卿是千里馬,老采頭是發(fā)掘千里馬的伯樂,那么,孫香玉,就是吸引王相卿的那片豐美草原。
駿馬已揚蹄遠(yuǎn)去,踏上了更遠(yuǎn)的征程。草原始終茵茵如許,以她的博大與寬厚滋養(yǎng)著后來人。
這后來人,不僅僅是香玉自己的孩子,也包括許多看故事的我們。香玉的精神對于這個時代的女孩子也依然充滿了鼓舞。
盡管有別于鳳娘的豪邁與江湖氣,但孫香玉依然是女中豪杰。從一開始在家中就顯露出來的聰明和遠(yuǎn)見,到毅然逃離婚約的膽氣與魄力,從后來一個人流落天涯的堅持與勇敢,到最后她將孩子留下自己離開的決絕與溫柔,都讓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有人可惜她千金之軀失去了衣食無憂的優(yōu)沃生活,有人可憐她女兒之身淪落得居無定所的一世流離,可那又如何,香玉不也正是借此機會才逃離了她依附于男人的原定命運么?
哪怕前后生活境遇有了云泥之別,但孫香玉,始終活得頂天立地,驕傲而獨立。在那個別人家姑娘只有三從四德的年代里,她巾幗不讓須眉,活出了獨屬于自己的精彩。
香玉不欠任何人分毫,也許關(guān)于余生,她早就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打算,畢竟她從來都不需要寄生于誰。
從此后,想見爭如不見,多情還似無情,就這么相忘于江湖,也沒有什么不好。
6 ) 張杰的斷片人生
在電視劇中大盛魁的三個創(chuàng)始人中,張杰是最神秘的一個。
故事以王相卿的視角展開,張杰、史大學(xué)兩人只在與他有交集時才出場也是自然。但史大學(xué)好歹系統(tǒng)配置了孩子老婆,我們出場非主流的張三爺雖然算不上是玉樹臨風(fēng)也能和狂浪不羈搭點邊,融入蒙古族同胞和蒙古姑娘唱歌跳舞也不是個事,父母一句全死光的毒誓算是交待了,可是連個系統(tǒng)通知都沒有突然冒出一完全不象親生的大胖兒子?為毛張三爺?shù)娜松绱藬嗥??寶寶表示不服,編劇大大,我們來一起聊下人生。(開個玩笑,編劇大大表當(dāng)真)劇里三爺出場雖然不多,可是這個角色卻相當(dāng)出彩,值得細(xì)細(xì)品味。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會走得先摔,打人得先學(xué)挨打。三爺忽悠人的本事也是經(jīng)過生活磨出來的,雖然劇中沒有詳述張杰過往,但通過王相卿的成長過程,也可以看出兩分張杰這一身忽悠“本事”學(xué)費不會低。張杰早期的生活看見太多人性的陰暗,初遇時王相卿身上的天真張杰除了心里嘲笑,可能也會摻著一絲羨慕。張杰坑蒙拐騙卻未見傷人,與兩個哥哥一起“合伙”做買賣準(zhǔn)備一卷三時,也叮囑手下兄弟“只可劫貨不可傷人”,在王相卿主動讓出兩層利給他時不惜冒著暴露的風(fēng)險“提醒”兩位哥哥當(dāng)心土匪。在史大學(xué)得罪官家致使羊群被搶走生意全部賠光之時,想到自己手下兄弟生活沒了著落張杰是真急了,直接拔刀相向,更在完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鋌而走險去盜馬。
盜馬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他一貫作風(fēng)。想張杰出場是個什么光景?先遠(yuǎn)遠(yuǎn)觀察一隊人的行動,找到每天會單獨溜駱駝的王相卿。為什么要找落單的人下手套近乎?這是精心設(shè)計而符合人性的計劃,單獨談話只用取信于當(dāng)前一人,談話過程中就算出現(xiàn)一些小漏洞沒有旁人的點醒當(dāng)事人很難發(fā)現(xiàn),這就是所謂的“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一點如果注意看看每年曝光的電信詐騙、迷信詐騙等案例就能明白,騙子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止受害人與旁人聯(lián)系。打敗一個小團體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當(dāng)然不是硬碰硬,外邊的欺壓導(dǎo)致的往往是小團體更當(dāng)堅定的抱團,比如:被黑得越慘的明星粉絲反而忠誠度更高。但是內(nèi)部的矛盾卻可以輕易的打破看上去堅固的同盟。王相卿等人的運糧民夫隊伍本來就談不上有多強的凝聚力,張杰通過王相卿這個突破口成功進入運糧隊伍,暗中觀察掌握隊伍中大谷幫的頭王相卿、祁縣幫的頭史大學(xué)以及駝隊負(fù)責(zé)人白慶幾人的性格,投其所好的拉攏幾人的距離,收集到王史二人及其代表的兩股勢力間的矛盾,通過觀察白慶對貨物的重視程度確定貨物中價值最高的物品所在,為這個團隊定制了一個豪華套餐。史大學(xué)這心細(xì)如發(fā)、視財如命的扣門做的小生意哪里輕易見到一兩的整銀,從張杰處拿到還是買壇酒不用找,好事想記不住都難。偏偏王相卿又是個粗枝大葉枕頭底下有銀子也毫不起疑的粗人。即使后面用磚茶栽贓嫁禍這種低級手段來引爆雙方矛盾,兩邊早就看不對眼的人也不會有人去懷疑事情的合理性。騷亂中來個偷梁換柱還會有誰注意!
就是這么一個經(jīng)驗老到的江湖騙子,能為了能給手下兄弟弄點銀子犯大忌,在無勝算的情況下貿(mào)然盜馬。第一次失手被擒也保持一條漢子該有的擔(dān)當(dāng),表示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坦然接受蒙古牧民跺其雙手的懲罰。就算當(dāng)時王史二人與他還未義結(jié)金蘭,還是屬于被他忽悠的肉票,他也立即撇清與二人的關(guān)系以免傷及無辜。在烏里雅蘇臺因布仁未按時如約趕來羊群,李金來等人鬧散伙,兄弟三人生活受挫,王相卿在看到張杰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的情況下,選擇了互相傷害,惡語將他趕走??删退闳绱?,三爺依然沒有重走老路落草為匪,卻在從前兄弟走正道無以為生之際,為解決兄弟生計而再當(dāng)“惡霸”占馬橋。
張杰的轉(zhuǎn)變有人覺得太過簡單,不就是王相卿一句主動提出將三人“合伙”生意的利潤讓兩成給他,不就是在他雙手將被砍之際,愿將雙手置于之上同承斷手之罰。其實認(rèn)真看下來就能發(fā)覺,張杰是老江湖不錯,騙人溜到不行,卻唯對一個“義”字看得很重。忠兄弟之義,所以不顧危險盜馬;重昔日之情,故馬橋斗敗韓六十三。王、史、張三人中,唯有他是無父無母孑然一身的孤兒,三人結(jié)義之時他最小年二十四歲,卻早在蒙古草原漂泊十多年。一個孩子獨自長大,經(jīng)歷過的磨難可想而知。他越珍惜看重別人給予的信任和關(guān)懷,越說明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得到這些情感越少。這也是電視劇未能一一演出的張三爺?shù)亩纹松话伞?br>
只是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三爺已經(jīng)成長得足夠強大,過去的傷口都包裹隱藏在他強大的外表之下,不輕易讓人察覺罷了。但是,只要有人能夠接受他的一切,愿意信任他,愿意將他當(dāng)兄弟看待,三爺會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對待山上的兄弟們?nèi)绱?,對待他的兩個結(jié)義兄弟更是如此。
以前地方臺放過,劇情很寫實,演員互飆演技,贊!
為什么不播!為什么不播!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明明是個良心劇??!
這片子良心,為何不上星?
邊看邊罵
沒有 任何 符合 邏輯 的地方 and 主演太惡心了
導(dǎo)演對于劇情和鏡頭的把控能力到位 故事情節(jié)緊湊穿插部分幽默劇情讓整部劇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好劇 推薦
場景大氣恢宏,情節(jié)生動有趣,三兄弟性格鮮明,講述了大盛魁從無到有的故事,推薦!??
不知為什么禁播啊,不過我大多都看了,色調(diào)莊重大氣
被藏這么多年,終于播了,這可是老喬最喜歡的人物。
正在地面播出,追著呢,特別好看!絕對的演技派實力派演員,絕對的實景拍攝,我以為在現(xiàn)在這種綠幕棚景泛濫的情形下是看不到這種良心拍攝的劇,這部劇場景壯闊,色調(diào)舒服,演員表演又很自然,現(xiàn)在還有這樣的劇甚是感動?。Υ笫⒖臍v史背景我是不太清楚的,但是現(xiàn)在我想去了解了解,總之,強推!
今年是正劇年啊,好多壓箱底的正劇都要播了,鼓掌撒花。
想學(xué)做生意,先學(xué)做人。
和大染坊比,這片主角能力不行,情商低,全憑運氣開掛在飛。
這么好看的電視劇怎么不播啊,地方臺的版本少了一半,還是這么出色,不知道廣dian怎么想的
挺好的,尤其是結(jié)合那本《清代旅蒙商述略》來看~
大盛魁還過得去。于震其實是個不錯的演員,可惜作為演員有時候不得不接爛片,太多身不由己
這是一部敘事宏大、場景宏大,邏輯真實,正直勵志,發(fā)人深省的優(yōu)秀劇作,值得認(rèn)真看,適合全家人一起看。大漠黃沙全部采用實景拍攝,商號創(chuàng)業(yè)興業(yè)歇業(yè)的經(jīng)濟之道堪稱專業(yè),商號在清政府壟斷下的求存之道更值得深思。唯一不足:畫質(zhì)差。
貪心惹禍 十分仍不滿足乃人生大病 舍利招財 一味就學(xué)吃虧乃處事良方私心 我們都想掙錢 為了掙錢好好工作 vs 好好工作才能掙到錢企業(yè)要發(fā)展 還要靠人 信任 忠誠謙虛 不情敵不要把錢看得太重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長生天看著呢愛一個人 就是無怨無悔的付出
星給劉奕君和鄭玉,盛德裕的沒落和大盛魁的興起真是很現(xiàn)實又諷刺的對比,如果換個男主可以考慮加一星,男主零分(還是演你的抗日神劇去吧)……
啥時候播啊。。我想看高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