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說保羅yyds。
開局只看了第一集的一半,覺得劇情拖沓,有棄劇想法,奈何抵擋不住懸疑片的誘惑,一周之后的今天一口氣刷完。
作為一名普通觀眾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而已。
看過《看不見的客人》的人一定會對這部劇的劇情、敘述等很熟悉,我愿稱之為客人的劇集加長PLUS版,多人物角度敘述,以此來推進情節(jié),我覺得把反轉(zhuǎn)做的很逼真的原因就在這,對于任何人物敘述角度的故事展開,無論真假,都會完整的演出來,而在觀看這種及其緊湊的故事的劇集中,我作為觀眾,通常只是被動的接受畫面?zhèn)鬏斀o我的信息,就是他演什么我就認為是什么,而當后面出現(xiàn)了該片段的另一種敘述版本時,就會意識到反轉(zhuǎn)來了。比如:(原諒我實在記不住他們的名字太復雜了)在以特罪科老頭視角敘述時,他和女警講述他們的觀察所發(fā)現(xiàn)的皮條客打死的就是死的那個人,而剛好看到這一幕的新來的老鴇也直接消失了,他們所有演員把這一幕演下來了,直到之后再以奧利維亞視角敘事,我們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實版本。
不斷地反轉(zhuǎn)讓我看到最后依舊會存在疑慮,在溫馨的家庭畫面過會,會不會有有反轉(zhuǎn),結(jié)果,您猜怎么著,還真有,男主殺死了那個壯漢,于男主來說:不是自己殺了他,就是他殺了自己。可是??!可是!!,反轉(zhuǎn)所帶給我的感覺就是我怎么能夠相信男主的回憶就是真的。
其次,故事中bug必然是存在的,但是我個人認為相較于整體故事的精彩,bug可以忽略。
劇集中出現(xiàn)的大尺度畫面,裸體,死尸,暴力這些因素真的會激起腎上腺素的分泌,這也是這部劇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可能好多劇評都會分析這部劇的懸念鋪設(shè)、或者敘事的詭計,我覺得這部除了它是一個優(yōu)秀的懸疑劇,它還是一部探討人生的“雞湯劇”。
為什么這么說呢?
本劇通過幾組人物和人物關(guān)系,拋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命題:你如何與過去告別?當一段不堪的標簽貼在你身上的時候,你該如何重新來過?
并且這個命題在故事的最后,給出了答案。
男主馬特因為過失殺人,被貼上了殺人者的標簽,他想要撕掉這個標簽,與死者的父母和解,他想要跟妻子過上新生活,但卻陷入到了仇恨的迷局之中;
馬特的妻子奧利維亞因為做過妓女,還殺過人,為了撕掉這個標簽,她偽裝死亡,換了新的身份,卻仍然被過去的人和事打擾;
女警官洛蕾娜背負著畏罪自殺的警察父親的標簽,在修道院孤獨長大,并依然選擇了警察這一行,她變得剛正不阿,似乎想替父親彌補一些什么,以求得心靈慰藉,但卻發(fā)現(xiàn)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做個好警察,太難了;
面對過去,馬特選擇重新開始,奧利維亞選擇掩蓋,洛蕾娜選擇直面慘淡,這三條線和人物動機,構(gòu)成了整個故事的主題脈絡(luò)。
而在圍繞這三條主題脈絡(luò),又延伸出了更有沖突和對立性的人物。
馬特(告別過去,重新開始)VS 丹尼斯的父親(困在過去的仇恨之中,無法抽離,設(shè)局陷害)
奧利維亞(掩蓋過去,在謊言中生活) VS 米基 (被好姐妹丟在過去里,悔恨、墮落、仇恨)
洛蕾娜(補救過去,勇敢面對) VS 阿圭拉 (抹掉過去,以一個好父親的形象面對女兒)
這三組二元對立的人物關(guān)系,把整個故事迷局和主題都撐了起來。
故事的開頭和結(jié)尾,以馬特的因開頭,以馬特的果結(jié)尾,中間包裹了馬特妻子奧利維亞的故事,同時以洛蕾娜的查案線索補充整個故事的其他視角死角,整個故事的結(jié)構(gòu)顯得非常工整而又巧妙。
當然,這個故事的巧妙不只是敘事結(jié)構(gòu),更巧妙的是對于主題在多個維度的探討。
1、曾經(jīng)的你做錯了一件事,并且傷害到別人,現(xiàn)在的你要去彌補?還是永遠活在悔恨之中?
在“告別過去”的主題深挖下,我們又看到馬特和奧利維亞又變成了二元對立的關(guān)系,馬特希望通過的方式去彌補,所以他有時候會變成“丹尼爾”,撫慰丹尼爾的母親,我覺得這個故事里最妙的人物就是丹尼爾的母親,她為了讓自己從喪子之痛中擺脫出來,與馬特玩著這樣的角色扮演游戲;而奧利維亞因為要徹底跟過去告別,她對兩個姐妹和女兒懷著深深的愧疚。
當然這個故事通過兩人的結(jié)局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夫妻之間需要坦誠和信任,需要把各自的過去毫無保留地交給對方,讓對方幫你一起扛,這才是真愛。所以在故事的最后,他們各自完成了自我和解。
2、如果別人曾經(jīng)傷害過你,你會選擇活在仇恨之中,還是選擇和解?
針對受害方,我們看到丹尼爾父母的二元對立關(guān)系,同時他們是夫妻,所以他們兩個人的關(guān)系更擰巴,一方選擇和解,一方選擇仇恨,而另一個受害人米基,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更復雜,她因為跟奧利維亞姐妹情深,一開始想原諒,但想到自己悲慘遭遇全都是拜奧利維亞所賜,且得不到信任和尊重,惡向膽邊生,籌劃了迷局中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同時,通過受害方的結(jié)局可以看出,本劇給出的答案就是:放下仇恨,執(zhí)念只會摧毀自我。困在仇恨里的人是沒有未來,沒有人生的。
3、這個世界有一些不堪的過去,有一幫勢力希望它從未發(fā)生過,你會做清道夫,勇敢站出來揭發(fā)嗎?
如果上面的兩個問題討論的是個體,那么這個問題討論的是個體與外部大環(huán)境,拓開的面更大更廣,這個問題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洛蕾娜,她小時候目睹了父親的自殺,雖然劇中沒有展開來講,但我猜測她的父親可能是替高層背了黑鍋,變成了一個黑警,畏罪自殺的。隨著她年齡的增長,她越發(fā)想去了解父親的死因,作為以男性為主的國家暴力機構(gòu),她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她不畏強權(quán)和壓力,毅然決然敢去曝光那些社會名流高層的荒淫史,足見她的意志力。而與之對立的人物就是以阿圭拉為代表的特殊犯罪科的調(diào)查人員,他們沒有底線,除了幫高層“擦屁股”,還想維護自己在家人目前的高大形象,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越作死,越早死。
再來回看剛才提出的本劇的命題:你如何與過去告別?當一段不堪的標簽貼在你身上的時候,你該如何重新來過?
對于男主馬特來說,他有三味“雞精”熬成的雞湯撫慰:
一味是丹尼爾母親的原諒;
一味是妻子奧利維亞毫無保留的愛;
一味是洛蕾娜不隨意貼標簽,客觀評判別人的品質(zhì);
這三個女人救了這個男人,讓他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所以這部劇本質(zhì)是妥妥的治愈系“雞湯劇”!
用人性最惡的一面,講述人性中有星星燎原希望的故事。
ps:
順便貼一下結(jié)局原片中的臺詞,這些給出了“如何告別過去”的答案和出口——
你將學會在過去沒有傷害的情況下,展望未來
你會找到治愈你以為永遠不會消失的傷痛
為了尋求解脫,你必須開辟你從未想過的道路
與過去一點點斷開聯(lián)系,幫助那些想重新開始的人
你會放下一切,你會考慮你能成為的一切
你會決定用盡全力 擁抱新生活
直到感覺你擁有了你想要的一切
你為之奮斗多年的一切
然后你就會知道 你不需要任何其他東西 就能感到快樂
也許 你只是把某些事埋在了心里!?。?/span>
我喜歡這個陰暗的彩蛋,人不可能一直活在雞湯里,有陽光的地方,必然有陰影,人性的惡,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那些惡,就像那些不堪的過去一樣,怎么可能會被遺忘地一干二凈,怎么可能會被連根拔掉,我們只能與它和諧相處,讓它靜靜地躺在某個角落,盡量不要吵醒它……
這才是這部劇很高明的地方,如果沒有這個彩蛋,這部劇會減分不少,不然就像《摩天大樓》的結(jié)局一般,之前每個人的惡,一瞬間反轉(zhuǎn)為每個人的善,非黑即白,涇渭分明,這樣會讓整個故事和人物的可信度大大減分。
人們對未知總是充滿了恐懼,同時也充滿了好奇,應(yīng)運而生的藝術(shù)作品無數(shù),懸疑電影自誕生起,就以扣人心弦的敘事魅力,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心。
說故事講就來龍去脈,而懸疑故事的難點在于如何隱藏來龍去脈。1957年的《控方證人》和懸念大師希區(qū)柯克便是個中高手。隨后改編成熟的文學作品成了一種趨勢,《尼羅河上的慘案》與《東方快車謀殺案》風靡一時,福爾摩斯系列也被搬上銀幕。8,90年代后好萊塢通過《大衛(wèi)·戈爾的一生》《一級恐懼》《非常嫌疑犯》等作品形成20世紀末的風格。時間進入21世紀后,雖偶有《致命ID》《恐怖游輪》《萬能鑰匙》等佳作問世,但未形成統(tǒng)一的風格與趨勢,隨后懸疑電影類型進入了沉寂,直到近些年來西班牙懸疑電影崛起,風格也毅趨成熟。
直至今日,西班牙懸疑電影崛起,從《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到《蠻荒故事》《饑餓站臺》,再到今天這部《無罪之最》。近些年來西班牙電影用獨特的視聽語言,精巧劇作結(jié)構(gòu),高超的敘事技巧,抽絲撥繭,訴說了一段又一段光怪陸離的都市預(yù)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豐滿扎實的人物,以及他們演繹的人性善惡,完成了對生命、生活的思考與追問。開創(chuàng)了21世紀懸疑驚悚電影&劇集的新篇章。
這一出出好戲背后是一個個立體鮮活的人物。 “戲”是什么,戲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有了動人真實的人物,才會有精彩的故事。豐滿的角色塑造尤為突出,每一集人物小傳式的開場,雖然有些取巧,但是也最終讓所有人的性格鮮明,動機扎實可信,被一場意外改變?nèi)松鸟R特,大都來自南美懷揣夢想?yún)s又遭遇種種不幸的脫衣舞娘們,活在父親自殺陰影中卻仍自強不息的女警官,都有血有肉的躍然銀幕,之后導演在用高超的敘事技巧把動機一個個隱藏起來,在用縝密的邏輯編制所有事件,慢慢抽絲剝繭,帶你走進事件的真相。
然而優(yōu)秀的作品為人們津津樂道,往往是是對人性的深刻探討,以及對生活的追問?!熬融H”便是本片要探討的最大主題。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愛德說:“人們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guān)于事物的意見困擾?!泵鎸ν瑯拥摹安恍摇?,人們做著不同的選擇,究竟哪一條路是通往救贖的呢?人們應(yīng)該得到救贖么?
丹尼生命的結(jié)束,是所有故事的開始,耶穌基督的雕像在丹尼的棺槨上,陪著他緩緩下葬,仿佛他生前所有的罪都已得到了救贖。但活下來的人,他們救贖之路,才剛剛開始。
為了得到救贖,丹尼的父母選擇了兩條截然相反的路。
有人選擇仇恨,丹尼父親選擇了仇恨,他為兒子的死所困,他認為兇手馬特不應(yīng)該只被判4年,就應(yīng)該爛在監(jiān)獄里,出獄后不是工作,結(jié)婚,甚至迎接自己孩子的降生。上天仿佛給了他第二次機會。他傾盡所有想為丹尼報仇,想毀掉馬特的生活,他買兇在監(jiān)獄殺人,他要毀掉馬特的工作,讓他認為妻子出軌,并騙走所有的積蓄,他努力調(diào)查著馬特有關(guān)的一切秘密,尋找任何有可能報復的蛛絲馬跡,到最后一刻,他甚至想用自己的生命,讓馬特殺了自己,來毀掉馬特。有這份決心的父親,卻沒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上天在奪走丹尼的那天,他就死了。
有人選擇和解,丹尼的母親選擇了原諒與寬恕,西班牙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他的形象更多的代表了神性的愛與包容。他和馬特每周相約在國家美術(shù)館見面,用藝術(shù),用美好去治愈生活給他們的傷痛。同樣獲得重生的修女瑪麗亞和奧利維亞,每周相約去動物園,這是殘酷生活給他們唯一的溫柔時光。
有人先選擇了仇恨,最后選擇了釋懷,金咪深愛著姐妹,但是姐妹的背叛讓他悲慘的生活雪上加霜,這些悲慘也滋生出邪惡,知道最后奧利維亞飛身為她擋下子彈,她才想起,她傷害的是她當初最珍視的好姐妹,她曾發(fā)誓用生命去保護的人。
“黎耀輝,不如我們重頭來過。”人到底能不能和自己的過去告別,人生是否還有第二次機會。這些藝術(shù)片常常探討的主題,被導演奧里奧爾·保羅埋藏在這一樁樁懸案的深處。
西班牙懸疑電影依靠著這一批才華橫溢的電影人,以獨特的視聽,精巧劇作,鮮活的人物,深刻的主題表達,為21世紀懸疑電影找到了一條新的“救贖”之路。
近幾年看過槽點最多的劇,浪費了我寶貴的大半天時間。
1. 早被用爛的懸疑片敘事結(jié)構(gòu),靠一點一點透露的關(guān)鍵信息推進情節(jié),靠“藏著掖著”構(gòu)建懸疑點,這就使得原本相當簡單的故事架構(gòu)變得看似復雜,比如1+1=2,編劇先給觀眾看半個“1”觀眾想:這是啥?火柴棍?編劇接著拋出“2”觀眾想:這又是啥?小鴨子?慢慢地拋出所有,觀眾恍然大悟:原來1+1=2!太精彩了!bravo!這種敘事基本拿觀眾當傻子。
2. 全篇幾乎都是工具人,看似一個個人物小傳交代挺好,其實復盤一看,根本和故事無關(guān),棋子而已,棋子為什么要交代前世今生?
比如男主,出場苦大仇深,干啥都倒霉,家人相繼去世,感覺是天將降大任的前奏,妹想到真就是個倒霉的普通人,父母兄長,還有當年害他坐牢的人,以為藏了什么驚天大秘密,其實就完全跟主線無關(guān),人物前史對他的行為動機也幾乎沒太大影響,除了不信任警察。
比如丹尼爸,全場隱身功能開滿,一路上帝視角而不被發(fā)現(xiàn),神勇女警用了兩三集的時間才查到修女身份,老頭半天搞定,還買通殺手,還嫁禍男主。既然視死如歸,有殺禿頭老警察和黑幫的功夫,不如直接殺了死男主?當然不行,他可是肩負著最終反轉(zhuǎn)和交代來龍去脈的重任。
退休警察跟黑幫哥,更是工具人中的典范,給點錢就干,誰給就幫誰,牛逼轟轟,最后連個醫(yī)生都敵不過,說掛就掛。還有牢房刺殺哥,開場文弱書生時期不想著弄死男主,硬等到他練成肌肉男,被打了,還赤手空拳繼續(xù)尋死,如此敬業(yè)為哪般?當然是因為他也擔負了最終小反轉(zhuǎn),外加點題的重任,每個主要角色都有著“無罪之最”,男主怎么能少,得最后給他也按一個。
3. 完全脫離社會背景,不是一定要求劇集要有社會性,但作為一部上9分的“神劇”,在我這里的標準是:要不你邏輯縝密;絲絲入扣,要么你詭計精妙;前無古人 后無來者。顯然這部都不具備,那你就應(yīng)該反應(yīng)人性復雜或者有社會性反思,但這部劇里的弱勢人群-女孩子們,到底是非法移民?還是家庭問題受害者?還是社會階級犧牲者?完全沒有描寫。這里頭的加害者又是什么身份?移民背景的黑社會?官商勾結(jié)幕后黑手?屁都沒說,只是扣了護照,就拿住了所有人。拜托,關(guān)于雛妓問題,我不要求你比肩《出租車司機》(豆瓣才8.5比這部還低),你至少看看隔壁的《伸冤人》吧,看看人家雛妓和皮條客之間的張力,那種不需要言語的控制和壓迫感,擱這里過家家一樣。而且女主偷渡過來找不到工作誤入風塵,干了幾年鋼管舞后,逃離組織,馬上成為咨詢公司獨立專業(yè)女性,實現(xiàn)階層跳躍,真的好棒棒呀!真希望世間萬事如此簡單…
4. 表面是女性主義故事(大女主),然而時不時出現(xiàn)的各種大腿+胸,各種不必要的香艷情色元素,很難不懷疑導演的動機,還有過于頻繁的獵奇?血腥場景(兩具被敲扁頭的尸體,幾乎每集都要特寫好幾遍)在我看來導演非常雞賊,表面迎合女性主義市場,底下卻還是暴力加情色元素來吸引男性觀眾,哪有什么女性主義啊,賺錢才是真的,一個都不能少。
5.多如牛毛的bug,真經(jīng)不起細想,鏡子里的槍怎么回事?女主廁所鎖了半天,第二天去酒店也沒拿槍??;特殊警察白癡一般,拿了錄像帶還窮得瑟;貨車車廂還能從里面打開…總之是粗糙、太粗糙了…沒幾個情節(jié)是合理的…就這劇本,行吧,誰愛誰夸吧…
————————————————-————————
題外話:
打分是主觀的??!我是觀眾,不是金球獎評審,沒必要對誰負責(金球獎評審也收賄賂,不見得有多客觀公正)因為來杠的人太多,稍微解釋扣分原因。
1. 客觀來說這部劇2-3星,但是,過譽了!過譽的作品在我這里就會扣分,開局9.2,清一色好評,明明平庸得要死,還非得稱神劇,我打分會特別嚴格,誰讓你是神呢?
2. 浪費我寶貴的假期時間!打工人假期時間多珍貴!早知道是部徘徊在及格線邊緣的劇,我才不會看呢!如果是一個半小時電影還稍微能忍,這八集電視??!浪費我大半天時間!浪費的時間越多,扣分越多!
3. 男主在“心機深重”和“一臉懵逼”中反復橫跳的演技我都還沒算進分數(shù)里,不然得負分。
4. 關(guān)于標題,有人覺得不客觀,所以呢?你覺得應(yīng)該是什么?“普通爛”?“60%爛”?……太爛!太爛!太爛啦!這就是我看完劇后第一時間的心聲。如果你覺得“太棒啦”就別專門來杠,你覺得是朵??,我覺得是坨??,咱們各自“覺得”就完啦,可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么霸道。
花了兩個晚上看完了這部The Innocent,西語名稱: El Inocente,覺得整體的懸疑味道不夠濃烈,劇的質(zhì)量確如很多人說的那樣是“高開低走”,比不得 Oriol Paulo在《看不見的客人》的封神發(fā)揮,但是我不想談各種已經(jīng)被討論過的bug,而只想關(guān)注一下《無罪之最》的優(yōu)點。畢竟,挑刺誰都會,欣賞卻需要品格。
首先,由于大家看到的中文字幕版本不一致,我統(tǒng)一用人物的西班牙語名稱來稱呼,我統(tǒng)計的出現(xiàn)的重要人物及其身份如下:
男主角Mateo Vidal(律師,在一次聚會中因推殺同齡人Daniel而入獄四年)
Daniel的父親Jaime (Olivia失蹤的策劃者,殺害了Saez和Gallardo,意圖陷害Mateo,最終入獄)
Daniel的母親 Sonia(Daniel死后把Mateo當作兒子,救贖了Mateo)
男主角的哥哥 Isma Vidal (律所創(chuàng)始人,腦溢血死亡)哥哥妻子 Mara(與Isma育有一兒一女)
女主角Olivia Costa(原名:Candace Russo,原是妓女多年前槍殺Anibal后偽裝死亡,更名為Olivia)
女警察Lorena Ortiz (幼時警察父親吞槍自盡,長大后不畏強權(quán),有勇有謀)
特殊犯罪科(SCU)警察Teo Aguilar(反派,性愛成癮多年前殺死Lavanda, 深愛自己的妻子和女兒)
殺手 Ibai Saez(曾是妓院打手,Anibal死后離開妓院,意外造成Emma墜樓)
老警察Rodrigo Gallardo(曾參與調(diào)查Anibal死亡案件,多年后意外發(fā)現(xiàn)Emma和Olivia仍活著)
妓院老板 Anibal Ledesma(血腥殘暴,用性愛錄像帶要挾高官,被Olivia殺后拋入海底)
妓女Maria Lujan /修女Emma(原為Anibal戀人,后來反抗,新生為修女,為保護朋友而跳樓)
妓女 Kimmy Dale /Magic(飽經(jīng)折磨,為報復多年前拋棄自己的Olivia而誤入歧途,最終得到寬?。?/p>
修道院女院長 Hermana Irene(曾是妓女,Maria生母的好友,幫助Maria和Olivia重生,寄養(yǎng)Paula)
女偵探 Zoe(女同性戀,很有技術(shù)手段的私家偵探,為Mateo兩肋插刀)
Lorena跟班 Carlos(警察,喜歡Lorena,幫助她搜集證據(jù)和破案)
警察局長 Comisario Oliete(Lorena的上司,為人正義,鼓勵Lorena堅持信念)
Teo的警察跟班 Bruno Soto(在真相即將破曉時被Teo殺害)
妓女Lavanda(犧牲自我保護了未成年少女,多年前被Teo殺害,27號錄像帶人物)
妓女Cassandra(沒有道德的雄激素不敏感癥患者,被Anibal殺害,尸體曾一度被認為是Olivia)
被Mateo殺死的監(jiān)獄罪犯 Manuel Romero(結(jié)局顯示的確是被Mateo故意殺害的,不是意外)
Mateo監(jiān)獄的獄友 Roberto(收Jamie的金錢,對媒體稱Mateo是殺害Romero的兇手)
Olivia的女兒Paula(多年前生于妓院,從小被寄養(yǎng),最終尋母成功)
而每一集的名字和出場的倒敘的自白人物如下:
第一集:The Nightclub Brawl (Mateo)
第二集:The Nun (Lorena)
第三集:Room 2507 (Maria)
第四集:El Paraiso(Ibai Saez)
第五集:The Truth About Olivia (Olivia)
第六集:The Crooked Agent (Teo)
第七集:Kimmy(Kimmy)
第八集:Innocent and Guilty(Jamie)
首先,這部劇共分八集,每集都會用蒙太奇的手法插入回憶,介紹一個人物的過往歷史(如上面括號所示),并將之前已經(jīng)呈現(xiàn)過的劇情里殘缺的關(guān)鍵畫面補全,就像是拿著一幅等待修補的油畫,左下角上些靛青,右上角再抹些朱紅,讓數(shù)量有限但卻也并不少的各個人物的生平盡可能聯(lián)系、貫徹起來,宛如命運冥冥注定。
其次,前兩集都是在埋下種種懸念,一方面是妻子的疑似出軌,另一方面是帶有紋身的修女的墜樓身亡,讓人很難將兩件事聯(lián)系起來,直到第二集結(jié)尾時,Lorena警察由于發(fā)現(xiàn)修女臨終前的通話記錄顯示的號碼而敲響Mateo哥哥家(那晚Mateo就在他哥哥家)的門時,第一集結(jié)尾的鏡頭特寫才被連綴,兩個看似不相干的故事才有了交匯。從第三集開始不斷揭秘,運用到的重要的麥高芬有——下水道的紙巾、撕剩半張的女人照片背后寫著“Perdóname”(原諒我)、修女手中信封里裝著的一把鑰匙、保險柜、酒店2507號房間、洗手間里鏡子背后的一把手槍、Teo無名指上的金色婚戒和他殺人前掰指骨的動作、27號錄像帶、與Kimmy在馬貝拉重逢后的那一串電話號碼、去尋歡的人面獸心的嫖客的黑色面具、Jamie客廳里放著的曾出現(xiàn)在2507號房間的棕色手提袋、Paula名字的項鏈....等等。在各種各樣的麥高芬的出現(xiàn)里,能夠調(diào)動觀眾的思索,我在游移的鏡頭之間不斷捕捉,不斷猜測物品和動作的象征意義與背后真實。
再次,整部劇中的女人物當中有很多都是妓女身份,而三個妓女Maria, Kimmy, Candace(Olivia)在劇中都不是西班牙人。我去調(diào)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根據(jù)西班牙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為止,有15.23%的西班牙居民是外國人,其中,高達10.57%的都是來自非歐洲國家的人,而在這些外國人中,有75.148%的人尚未取得西班牙公民身份。這些人中,最多的是委內(nèi)瑞拉、哥倫比亞、意大利、烏克蘭、阿根廷人。(沒記錯的話女主角Olivia是阿根廷人)
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西班牙曾經(jīng)對性愛有非常保守的態(tài)度,但是隨著近幾十年性愛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賣淫合法化的潮流,馬德里、巴塞羅那、瓦倫西亞等城市的紅燈區(qū)愈來愈熱鬧非凡,G Spot, Ninellie, Private Media Group幾家制片公司賺得盆滿缽滿。根據(jù)YouGov的統(tǒng)計調(diào)查,61%的西班牙人看色情片,34%有過一夜情,32%有在公共場所進行性愛活動的經(jīng)歷,21%的人去過脫衣舞廳,12%的人制作過自己的性愛電影。盡管在西班牙的義務(wù)教育體系中,性愛教育課程并非是必要的,但是西班牙有著相較于其他歐洲國家而言更低的青少年懷孕率、生殖系統(tǒng)疾病率,這可能是由于其性愛產(chǎn)業(yè)過于發(fā)達,以致于青少年早已完成了“自我教育”。
可以看出,劇中,El Paraiso(西班牙語,含義是天堂,中文字幕好像是音譯成“愛拉帕索俱樂部”)是一個充斥著情色業(yè)務(wù)的脫衣舞俱樂部,其藏污納垢,有許多擦邊的限制性鏡頭展現(xiàn)了人性的放縱、墮落、瘋狂。而編劇和導演為什么要描述妓女呢?將妓女Lorena的自我重生以及Kimmy的無盡悔恨與扭曲、差點兒誤入歧途作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力量?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
“靈魂救贖” 是描寫妓女的文學作品中很常見的主題。托爾斯泰《復活》中,瑪斯洛娃在被貴族聶赫留朵夫始亂終棄后,自暴自棄,許久沉淪,而最后西蒙松的愛使她恢復自尊,重新對愛產(chǎn)生信心。在銀幕中也是如此,妓女常被主流價值觀視作下流的、污穢不堪的“玩物”,被主流社會排斥和放逐,然而,在墮落的邊緣中絕望掙扎的妓女常在銀幕上實現(xiàn)形象的逆轉(zhuǎn)和顛覆。在韓國金基德導演的《雛妓》中,他將妓女職業(yè)神圣化,還安排了一個妓女影響另一個女人也變成妓女的極端方式為妓女找回“尊嚴”。
妓女是藝術(shù)作品中很容易被塑造的形象,因為她們身上可以具有人類所有的品質(zhì),可以善,可以惡,可以善惡不分;可以骯臟,可以圣潔;可以匍匐于權(quán)力和金錢,又可以犧牲一切;她們一旦擁有了真愛(愛男人或愛女人或愛自由本身),就愈會覺悟原來命運是何等殘忍,就愈發(fā)想要打破命運的枷鎖。所以她們很難不在作品里“熠熠生輝”,當她們和主流價值觀遠離的時候,觀眾會唾棄;當她們和美好的堅毅的品質(zhì)靠近的時候,觀眾又會恐懼和羞赧;當她們走向死亡的時候,觀眾還會遺憾和嘆息;當她們擁有幸福的時候,觀眾不禁的落淚.......還有什么比這更抓住人心的形象么?
所以,The Innocent劇里的妓女形象都是挺飽滿的,讓人討厭不起來(但那個完全把自己當工具最后活該被Anibal殺死的Cassandra是個例外)。而且,從這些妓女的血肉淋漓的故事中,當然表達了對男權(quán)社會、虛偽的達官顯貴的諷刺和批判。
此外,我再講講劇中一些令我感動的細節(jié)(可能劇情不通暢,但也不影響它感人?。?。
最感動的是,Mateo和Olivia的初次見面后約定“次日”再于酒吧相見,其實“次日”兩個人都沒有前去赴約,但是兩個人都各自相信對方去赴了約,時隔多年后告訴對方“我因為害怕你沒去,所以我沒去”,我當時內(nèi)心咯噔一下,仿佛漏掉了半拍心跳。為什么呢?或許,人在真正的摯愛面前是會自卑的,覺得自己不夠好,真的配不上眼前這位良人,僅在小酌、夜色、海浪的映襯下,我們心里已經(jīng)滿是對對方的綺麗幻想,越是幻想,就越是自卑。Mateo沒告訴Olivia自己是獄囚,Olivia沒告訴Mateo自己是妓女。他們都怕自己失望而返,都自卑。但反而是“次日”沒有相見的遺憾,給多年后的重逢積攢了等待和時空和渴念的情思,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其次感動的是,Lorena在Mabella(西班牙陽光海岸的一部分,屬馬拉加省管轄)郊外追捕到了大反派Teo的時候,我本以為已經(jīng)被手銬銬住的他會束手就擒,沒想到他趁Lorena搜后座的錄像帶的時候拿出了另一把銀色手槍;于是,我又感到緊張,怕他會打死Lorena(Lorena是我心中這部劇里的英雄),但隨著大部隊警察警車的到來,我心里懸著的石頭暫時落地(Teo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殺害一名警察);但是,我沒想到,最后Teo竟然選擇吞槍自盡,他的心愿和動機大概是:“我的女兒還很小,她不能知道我是什么樣的人,她不應(yīng)當承受這些”。
而就在Teo要摳動扳機的顫抖著哭泣的時刻,Lorena多年前喪父的記憶又閃回了,她內(nèi)心中那個無助的小女孩又重現(xiàn)了:Teo殘暴、虐殺成性,但也會出于父愛而變得極度弱小,那么當年Lorena的父親(也是警察),又是因何而死呢?作品沒有交代清楚。因此,當Lorena看見Teo自盡的時候,是否也在懷疑父親的死亡原因?是有什么秘密是她此生都探究不到的?(有可能Lorena的父親是為高層背了黑鍋而不得不死,有豆瓣網(wǎng)友分析)。
好像,在這個劇里的父親形象都有共通之處:Lorena的父親、Teo、Jamie,他們會因辜負了子女而懦弱和慚愧,他們甚至可以用死亡來成全和解脫自己,就像Jamie在殺害了Gallardo和Saez后,覺得自己再也無法報復Mateo了,擔心自己殺人案件被揭發(fā),干脆準備一死了之,在空前的內(nèi)心掙扎和痛苦里,在豪華的別墅里的無邊黑夜里,發(fā)瘋一般地抽泣,舉起槍,又艱難地放下。是的,父愛讓父親高大,也足以讓他脆弱。每一個父親,都是一本難讀的書。
最后,再講講母愛。是的,盡管已經(jīng)有很多豆瓣用戶說整部劇就是女性頌歌和覺醒歷程,但我還是要畫蛇添足地插一句:的確,女性在這部劇里的形象整體都比男性高。
首先從編劇視角(上帝視角)來看,多年前的往事重見天日都是基于Paula尋找母親Olivia引發(fā)的蝴蝶效應(yīng)(看到有網(wǎng)友分析到了這一點,很棒),也就是說,如果Paula不去修道院找Irenna,Irenna不會告訴Paula關(guān)于Kimmy的事;如果Paula不去找Kimmy, Kimmy就不會發(fā)現(xiàn)Olivia(Candace)還活在巴塞羅那,也就不會雇傭Gallardo和Saez去逼問Emma(Maria),Emma也就不會意外死去;如果Emma不死,就沒人會發(fā)現(xiàn)她腰間的紋身,特警Teo也就不會重新燃起對錄像帶的恐懼并想方設(shè)法地阻止Lorena查案;而如果沒有Paula, Olivia在懷孕的時候就不會被婦產(chǎn)科醫(yī)師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有過生育,而同為醫(yī)生的Jamie也就不會從那一天開始去調(diào)查Olivia的秘密,并借助一切線索試圖摧毀Mateo,Mateo就不會在每集劇本中招致懷疑、猜忌、甚至被誣陷為殺害Gallardo和Saez的嫌疑犯;如果沒有無法勾引起觀眾們對Mateo的猜忌,整部劇就無法被稱為“The Innocent”…
因此,從編劇視角來看,Paula尋母才是觸發(fā)一切的那個點,而沒有母愛這一原始沖動,Olivia是不會苦苦追尋Paula的,Gallardo和Saez也不會有機可乘。
其次,在第8集的終局關(guān)頭,當Mateo被Jamie激起憤怒,Jamie不愿意講出真相的時候,是Daniel的母親Sonia給予了Mateo以冷靜、信任、包容、耐心和不遺余力的支持,是她站在了良善的一邊,作為終局的最關(guān)鍵證人,給了Mateo第二次重生的機會,讓他再次“Innocent”。而Sonia展現(xiàn)的一切,和前面七集塑造的她的人物形象是一致的:一個中年喪子,但是仍然有著母性光輝和善良人性的女人,在溫柔的鏡像之愛(將Mateo當作Daniel)中,達成了與Mateo和與自我的和解,救贖了Mateo??梢哉f,全劇兩個救贖Mateo的女人,一個是Olivia, 一個是Sonia, 一個出自愛情,另一個出自母愛。
在Netflix的官方海報里,主人公并不是Olivia和Mateo,而是Sonia和Mateo,兩個人坐在博物館長椅上的背影,似在沉思、在悔恨,又在寬容、在擁抱新生。
因此,這也就帶我從整體上思考The Innocent的主旨核心。拋開一些對社會現(xiàn)狀的批判不談,我覺得整部劇基本告訴了我三個道理:
第一, 每個人都無法逃離自己的過去,無論你如何掩蓋,你的過去還是可能在不經(jīng)意間重新降臨,然后拼命擾亂你現(xiàn)在的生活。過去,會不斷找到你,這是你的宿命。
第二,每個人都不是那樣的無辜,因此劇照中“INNOCENT"的中間是被模糊掉的,這也象征人性的灰色地帶,是傷疤,是遺憾,是秘密,是不完美。就像結(jié)局所揭示的,男主Mateo當年那一刻確實釋放了內(nèi)心的魔鬼并殺害了獄友,這也是全劇里沒有別人知道的秘密(目前不知道會不會有Season 2)。
第三,結(jié)合以上兩點來看,每個人都是背負著秘密和痛苦前行的,活著,需要太多勇氣,如何不讓復仇的憤怒蒙蔽了自己的雙眼(Jamie和Kimmy),如何懺悔自己的惡并贖罪(Teo),如何放下自己的墮落而重新純潔(Olivia),如何在認清千瘡百孔的制度后還義無反顧地守住赤子初心(Lorena)...都是太難的事。但,過往有可恨,未來亦新生,但愿寬恕,但愿涅槃,但愿如沒有被摧殘過肉體與靈魂那樣再愛一次,但愿下一個春天暖風和煦,但愿新的生命再次萌發(fā)。
一入西語深似海,從此美劇是路人。沉迷西語的那三年,不自覺地屏蔽了英美劇,直到要考雅思和BEC 高級時,才重新?lián)炱饋碛⒚绖?。做了英語老師后,主要追英劇,目前唯一在追的美劇是《小謝爾頓》第四季,20分鐘的短劇,開1.5倍速,茶余飯后就能刷完,好過癮(#^.^#)。
以前看了那么多西語劇,為啥到現(xiàn)在這部,才想到寫劇評呢?Emmm...因為不再是一個人追劇了吖~還是用投影看的呢~這么難得的體驗,當然要記錄一下咯!
首先說一下哈~西語發(fā)音很簡單,大部分就是字母本音,學會了字母就能直接讀單詞啦~
親愛的:cari?o
? 這個字母比較獨特,發(fā)起來像是“紐”的音,再加上前面的r 發(fā)類似“l(fā)”的音,聽起來就是很親昵,有木有?
另一種表達:mi amor
amor =“愛”,mi = “我的”,直譯是“我的愛人”,= 英語的 my love,或者法語的 mon amour。
劇中Olivia 和Mateo一直都是這樣稱呼對方的噢~好甜啊有木有?小情侶們可以學起來啦~
我想你:Te echo de menos
這個短語不用糾結(jié),直接記住拿來用就好啦~
如果想加一個“非?!?,那就加一個”mucho“,也就是“Te echo mucho de menos"。
wechat 發(fā)“我想你”會掉星星噢~發(fā)西語不會-_-||
吻你:un beso
直譯是“一個吻”,這個短語是Mateo 在給某人發(fā)消息時顯示出來的,乍一看還以為是他的情人,因為這個稱呼就相當于“么么噠”(也會掉表情)。后面才知道是丹尼的老媽,但是Mateo 也叫 老媽,所以有點詭異,難道他倆是同母異父的兄弟?(看過的朋友請不要劇透好咩?)
上面兩種表達,不局限于情侶,閨蜜、兄弟姊妹或者親子關(guān)系都可以用噢~
突然想到聶魯達的《Me gustas cuando callas》里的一句:parece que un beso te cerrara la boca.(如同一個吻/封緘了你的唇)
男女主去看房子,Mateo 對介紹人說了句“Muy amable.” Olivia 接 “Perfecto.”
perfetco 看樣子就跟英語的perfect 很像對不對? 木有錯,它就是perfect = 完美。
Muy amable 字面意思是“非常友善”,其實就等于 gracias(謝謝)的意思啦!
這兩句日常生活很多場景都適用噢~
世事無常,有喜有悲。Mateo 的哥哥突發(fā)腦溢血去世,他自己也突如其來地被小汽車撞倒。遇到這種悲傷的事情可以怎么說呢?
Lo siento. 對不起。字面意思是“我可以感覺到”,用在葬禮上就是“節(jié)哀”,日常小事就是“我很抱歉”。如果要加深程度,再加一個mucho 就好啦~ Lo siento mucho.
說完了語言點,最后說一下劇情吧!
竊以為,第一集里最大的疑惑點就是Olivia,借工作之名去柏林,然而形跡可疑,還取走5萬歐元,不知道跟那個陌生男人在搞什么鬼,或許最開始的一見鐘情,和之后的偶遇,就是一場陰謀??粗蟮膭∏樵趺窗l(fā)展吧!
為了娛樂觀眾太敬業(yè)了,最后的30秒還在反轉(zhuǎn),值得五星。
只有女孩會拼死救女孩。
*劇本不錯,就是有點狗血*感受到的bug包括但不限于:裝了兩個成年人的盒子沒有顯著變重;斷了兩根肋骨還能健步如飛兩天;“你已經(jīng)被包圍了”其實后門根本沒警察(還能從同一個后門逃走兩次,笑死);幕后黑手之一莫名其妙就坦白了*女性群像太棒了,所有的女性都堅強而有力量感(笑死,唯一一個反派女性角色還不是女的)。相比之下大部分男性角色都壞得各有千秋(但是人設(shè)都還挺合理)(男的,不行)*男主真的是又蠢又沒屁用,唯一技能就是莽就是頭鐵(還有防御力比較高),然后要被各種女性角色搭救擦屁股(哦原來這是個性轉(zhuǎn)的迪士尼公主故事)
Olivia這孩子懷的穩(wěn)
俱樂部故事線比男主角監(jiān)獄那條線好看200000倍(我真的不關(guān)心這伙子到底殺沒殺人
人性復雜有善有惡,女性群像很出色,智慧悲憫的索尼婭,在往事中掙扎堅定富有直覺的女警察,勇敢善良的奧利維亞(一路跳樓被槍殺被打孩子孩子健健康康太厲害了),為朋友自殺的艾瑪和保護著奧利維亞的基米,就像男主的自白,她們互相拯救了彼此,奧利維亞三姐妹也曾對未成年女孩遭遇漠視,基米最后想讓奧利維亞也體會她經(jīng)歷的痛苦,男主也曾殺了前來殺他的人,錯誤可否彌補,人生可否重新來過。幾個反轉(zhuǎn),基米這里沒有想到,老頭大概猜到了,男主基本可以肯定,如果他沒有動手,實際上與女主在人生的天平上不平衡,中間有些地方稍微拖沓了一點,男主要是演技再好點或者長得再好看點就好了,另,劇里男主暴力傾向沒有對女性及小孩的。
預(yù)期一定不要太高,因為劇的節(jié)奏跟電影還是不太一樣,預(yù)期太高容易不滿足。。。我個人覺得屬于正常的好,不是驚艷的好,核心是故事或者說案件底子太“舊”,導致整個八集我就只??淳巹〖记闪?,所以我說就是正常的優(yōu)秀,對我而言沒有任何“意外之喜”,但四星肯定是擔得起的。。。
反轉(zhuǎn)有點多,最后都覺得馬特的秘密不是事兒了
精彩的劇本,多角度敘事還是挺考驗編劇功力的,本來還擔心導演轉(zhuǎn)戰(zhàn)電視劇會不會不適應(yīng),沒想到水平還是很穩(wěn),甚至節(jié)奏也比以往的電影作品更緊湊,女性角色刻畫得比較好,金發(fā)女警很酷,妓女之間的友誼也讓人感慨,不過男主演技差點沒什么層次感
是一個“哦,是這樣啊。”,而不是“哇,竟然是這樣!”的故事
想要贊美《無罪之最》的所有女角色:失去兒子傷心欲絕但溫柔堅強的母親索妮婭、正直不服強權(quán)追查真相的女警官奧爾蒂斯、敢愛敢恨重情重義的奧莉維婭、為保護朋友不惜跳下四樓的艾瑪、甚至因為失去朋友而愧疚一生的基米,每一個女性角色都被塑造得如此有血有肉。
五一看完.我以為我心目中的懸疑片巔峰是冰血暴.這一次.讓我看到了巔峰之作!全程無尿點.可以說.除了唯一一個bug.就是開車門是大拇指.粘到的指紋也是大拇指去按到槍板機上有點不合邏輯.可以說這部片全程邏輯縝密.從開始到結(jié)束.把故事講的明明白白.最終.也是愛與和諧吧.雖然劇情第8集緊張程度不如567.但是.告訴我們.人和人就是秘密花園.我們都有秘密.愛這個世界
多虧了一位被你傷透靈魂的女人的原諒,多虧了一個經(jīng)歷了地獄的女人的愛,多虧了重新來過的機會…女人真的偉大啊??????摧毀一個男人三步,奪走他的錢,奪走他的人,奪走他的自由。丹尼爸總結(jié)的男人也太膚淺了吧,這是反諷嗎哈哈哈哈哈。到頭來還是女人在拯救男人和女人,你摧毀不了一個女人。
這么扯淡,閑著蛋疼的劇情居然那么多人捧???我是越看越覺得來氣。即便拍攝手法再吊人胃口都沒用。
由始至終都是girl helps girl
?消失的愛人+?女尸謎案+?紅日狂花+?看不見的客人+?“我的”父親《母親》。(好?。痉崔D(zhuǎn)≠神?。弧胺崔D(zhuǎn)劇”不是用來預(yù)料的,是用來感受的;激增的、憤慨的抗議總是忠誠地伴隨每一部封神的作品)
《看不見的客人》團隊做的8集奈飛懸疑劇,各方面都不錯,故事那叫一個龐大復雜,本老年癡呆不得不專門畫了圖來記人物關(guān)系,就這還經(jīng)常陷入臉盲,瞇著眼仔細辨認是不是同一個人。劇情的有些反轉(zhuǎn)我挺喜歡,但是全看完了再琢磨,涉及某人的劇情都沒什么用啊,還是那個意外殺人的男主,還是那對恨他的死者父母,繞一大圈子跟《看不見的客人》說的簡直是同一個故事,連最后的人性反轉(zhuǎn)都是一樣的!which不得不說有點偷懶,予以譴責!
真能編?。ǚ琴H義)……女警探從E2出場開始Carry全場,所有主角里大概也只有她的行為動機在邏輯上是自洽且合理的(E7對父親自殺童年陰影的呼應(yīng)也是一處妙筆),以及背著小書包辦案又酷又颯,反倒是硬生生把男主寫成了個半殘廢的杰森·伯恩……暫且拋開原著不看的話,整部劇整體的故事編排和懸疑風格都像是導演在借助原班人馬的基礎(chǔ)上對自己前作《看不見的客人》的一次延伸與“致敬”。
看完減掉一星,又是頭重腳輕的典型,只知道放,不會收。前兩集確實讓人充滿期待,但從第三集開始全面拉胯,第四集開始劃水。所謂的反轉(zhuǎn)顯得很笨拙,缺少邏輯和智慧。雖然節(jié)奏對,看點也有,但缺少巧思,完全稱不上精妙,所以和神劇沒有半點關(guān)系。
無趣的電影、劇集,看到四分之一就能斷定其無趣,不值得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