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面子是什么
故事很簡單,一個女人對兩個男人從希望至失望,最后終于發(fā)現(xiàn)在與所謂男人面子不斷斗爭中,自己是那么一文不值。黃蓮、厚樸兩味不是很名貴的藥,卻如蘿卜白菜是必不可少的。如同男人的面子,在珍妮不斷追問著那到底是什么,恐怕沒人能說得清那是什么,但在不少人心中那是生存的必需品。老中醫(yī)飯前的一段之乎者也,惠生太太的我們是世家規(guī)矩比較多,曉墨的匿名信,張悅的遲遲不離婚,面子如同個牢籠,繞來繞去終沒逃出。
2 ) “雪過黃連淡,風來厚樸香”
愛中醫(yī) 更愛黃老之道
黃連之與厚樸 就如里子之與面子
果然 男人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 而女人永遠是男人成長道路上最好的老師 讓他長大的 也是他傷得最深的(我想第一個男的應該已經(jīng)懂了這個道理)
碰上三個男人 一個都不靠譜 第一個沒擔當 不過相對于后兩個 我相信第一個經(jīng)過這段不成熟的經(jīng)歷之后 絕對比后兩位成熟 相信他現(xiàn)在的愛人應該會幸福
第二個 也就是老爺子兒子 純粹一小人 沒擔當不說 還小心眼 卑鄙無恥之徒 可惜兩個這么好的姑娘愛錯這種男人 遠不如他家的上門女婿靠譜
第三個 更惡心 為了名利不肯給蓮舫一個回答 等到什么都沒了的時候 倒還說叫女的別拋下了他 真tm無語 你這種人當醫(yī)生 德不在位 怎么看得好病人 先把自己的“病”看好吧三個男人 一個比一個不靠譜 不過相對而言 第一個應該是長大了
3 ) 《黃連厚樸》隨想錄
## 摘錄
”黃連厚樸是兩位看家的藥,就跟居家過日子,離不開蘿卜白菜一樣“
"酒是君子也是小人,君子者行氣和血壯精神,小人者大熱有毒能助火。"
"以黃連降其火,以厚樸去其濕,比單用醒酒湯還要好。"
"不正而合未有久不離者",對夫妻,對朋友,對同事,都是這個道理。
## 光緒 & 總裁
"光緒三十四年五月初六申時三刻請脈”
“先天腎水不足,后天脾胃失調,脈搏十五次一停,說明胃氣將盡,死期當在半年之內。"
> “光緒帝于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在瀛臺駕崩,享年38歲?!?/p>
龔老太醫(yī)給光緒開了黃連厚樸,并不對癥(不補脾腎而是降心火和消血滿)應該是有自己的難處,這個難處是什么就很有意思了。
總裁與光緒呼應,龔老沒給總裁開藥,因為人在心死,無力回天,可救又不可救。
總裁死期前一天特意拜訪感謝于蓮舫大夫,大概也是怕老爺子的預言應驗吧。
## 曉墨的匿名信
曉墨的信里有兩個信息,一個是張悅和蓮舫仍在聯(lián)系,一個是張悅要升職,同時知道這兩個消息的只有他同在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妹妹和妹夫,這里更可能是妹妹在推波助瀾,匿名信直指張悅,穩(wěn)準狠,對蓮舫只是間接影響,因此爭權的可能性更大,從這個角度曉墨的妹妹才是最可怕的人。
還有一種可能是聚會的組織者也知道了張悅升職的消息,同時提及他們”幽會“的信息,讓曉墨不痛快,可能性相對小一些。
無論如何,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確實是敗德的表現(xiàn)。
女婿曾提到,曉墨和妹妹兩種性格,跟老太太一個德行,骨子里看不起他。這里龔老爺一身正氣,曉墨更多可能是受到老太太的影響。
## 上門女婿
帶總裁來看病,先斬后奏,先說是小學同學,說積陰德,然后說是自己老板。
應該也不是第一次了,白嫖老爺子的醫(yī)術。
在給總裁看完病回來的車上,針對曉墨和老太太其實在給蓮舫挖坑,同時也刺探了蓮舫的角度看不出總裁身體上的異常。
這種人是看起來聰明,實際上缺乏智慧。
## 其他
蓮舫明知道張悅有家室,甘當小三,也是不正確和自私的,最后是看不到張悅的擔當心死罷了。
電影里并沒有交代曉墨和蓮舫離婚的原因,朱朱都不清楚。
4 ) 中藥一樣的于蓮舫
不知道有電視劇,看了小說,驚為天人。豆瓣上暫無小說的詞條,是以撰文在此。
若要用一個詞概括小說,我一定選擇“矛盾”。重重疊疊的矛盾交織,最后一齊爆發(fā)一齊解決,作者是深諳了讀者需要興奮感和懸念的心理,若干明暗線按而不表,實在像一出話劇,是適合極了搬上舞臺的。
于蓮舫、張悅、龔曉默三人十幾年漫長歲月里的情感矛盾,對于肥頭是否能在七天之后死亡各執(zhí)一詞的矛盾,珍妮刮來的西洋風與這北京得不能再北京的中國文化之間的矛盾,當然還有人性經(jīng)不起試探說變就變的矛盾......細細鋪陳,一朝爆發(fā)??吹椒暑^之死,珍妮一個人回國,已經(jīng)覺得可以戛然而止了,精彩,痛快。
文章名《黃蓮厚樸》,女主角于蓮舫名字里也有“蓮”字。中藥一樣的于蓮舫,獨自忍受寄人籬下在南廂房點一盞燈,慢慢地翻閱光緒的治病紀錄,看他的生平一舉一動。隱忍,溫和,不爭不搶,最后還得了個通透,看清了身邊兩個本應是最親近的男子。是不是因為作者是女性呢?文里的于蓮舫、珍妮甚至珠珠,最后都看得明明白白,而男性幾乎都可恨可憐:大難臨頭各自飛還冠冕堂皇的、背后搞小動作見不得別人幸福的、倒插門默默咽下白眼和不屑的......雖然有肥頭的大度、于蓮舫老丈人的根深葉茂的醫(yī)術、倒插門女婿的全能和氣度,主角的缺陷也讓我作為女性讀者有一點懷疑:自己今后會不會碰上這樣的男性呢?若是經(jīng)過了包裝該如何認得出來呢?
喜歡中藥一樣長久散發(fā)清香、滋潤溫補的于蓮舫,也喜歡明媚開朗、聰明大膽的珍妮。對于男性的標準,在我知識的盲區(qū)了,尚不知該如何抉擇。
另外,從林海音到葉廣岑,那個時代的北京,是真真想要去走上一遭。看那四合院兒、各式胡同、走街串巷的蜜餞冰糖葫蘆......夢一樣的北京,郁達夫口中“看得見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聽得見青天底下馴鴿嘹亮的飛聲”的北京。
5 ) 中醫(yī)線索
我認為本電影中主要分兩個線索進行、比較喜歡的是以中醫(yī)展開的這一條。他展現(xiàn)一代中醫(yī)世家的做人、持家以及作為一名中醫(yī)的職業(yè)操守。
董事長的死讓人深省:1.他不了解中醫(yī),于是自己的生活就少了一條路。2.生活太盲,沒心照顧自己,可以說是對自己不用心,無法感受到自身機體的變化。所以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我們偶爾也要給自己一點空間,讓自己的心靈回歸。
6 ) 黃連江湖,厚樸人生
黃連,毛茛科黃連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拔犊啵?,氣寒,無毒。沉也,陰也。瀉心火,消心下痞滿之狀; 除脾胃中濕熱?!保ā端幮再x》)
厚樸po,木蘭科植物。"樸樹膚白肉紫,葉如槲葉。五六月開細花,結實如冬青,子生青熟赤,有核。七八月采之,味甘美"。(《本草綱目》), 味微苦,性微寒。歸肝、膽、肺經(jīng)。主治: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
這是華夏熱土上最常見的兩味藥材。一個取自根,一個取自皮。
有面子但也不忘本
認識茸姐以前,我一直叫“厚樸”為厚pu,
顛簸的車上聊起中醫(yī)藥,茸姐問,相信中醫(yī)么
我說我信
那就看看黃連厚樸吧
。。。這就是我得知這部小眾老電影的簡單過程
影片拍了有十余載,DB里也就是百余人看過。
這世界從來都不缺少能被理解而不能被解釋的東西
比如上帝,比如中醫(yī)
西方人直接,西藥皆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發(fā)乎外而止于表。
中國人委婉,中藥旨在調和性,理,氣,血,神。往往幾貼中藥,不知不覺卻能改變一個人。
比如女主角于蓮舫。
一個離婚了卻還暫住在夫家的前任兒媳,龔老爺子整理宮廷醫(yī)案的助理。說是暫住,不如說是被收留。也就是因為這不清不楚,沒名沒分的晦暗,婆婆惠生老太太一直不待見她。如不是有珠珠這個龔家孫女,估計也就沒有師徒之說。
故事當中唯一的愛情元素,是她遇見過的兩個男人,一個是少時激情,卻無所擔當。一個是曾救她于水火,卻唯唯諾諾。
這兩段情最終在名利面前潰敗的一塌糊涂。
產床上,冰冷的手術器械再冰冷,也抵不過她心里無盡的凄涼。一個不應該到來的孩子也讓她看清了自己原以為的依靠,只是冬日夜里屋檐下的倒掛的冰棱,天亮了,便融化了。
男人,是在孩子生下來時才為人父,而女人,從懷孩子那天開始就是母親。
而這枉死孩子的父親,眼里只有冷漠,驚慌,和畏懼。
心死淚涼,痛苦中另一個男人伸出的手成了她救命的稻草。若干年后再相遇,她覺得他還是那個能給她足夠勇敢,堅強,以及安全感的人。
本來亦師亦友,相知相惜是最好的牽系,卻不想時光弄人,中年不惑,錯過的早已錯過,留存的全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責任。
她選擇等待,日日年年。結不出果,也看不到頭。熬中藥一般,用一種所知道的最溫和的方式來拯救對方。
只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爭名奪利前,悠悠之口是最好的利器,殺人于無形卻無處覓蹤跡。
一個副局長之爭,一封莫須有的匿名信。鏡花緣的世間便再次被顛覆。。。
葉廣岑的原文是這樣說的“對待世俗輿論,男性比女性更軟弱,更不堪一擊。為了愛情,女人可以背水一戰(zhàn),可以不顧一切,失掉自己的所有。男人不行,一旦有風吹草動,他們早早地將自己摘得干干凈凈,跳出圈外,表情平靜,裝模作樣地看女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污辱,被撕裂,在輿論的壓力下苦苦掙扎。。。這點于蓮舫是看透了?!?
我不知道葉廣岑,這位葉赫那拉氏后人筆下對男性為什么這么犀利,或許又是世間無數(shù)錯愛中的一章節(jié)。比肩錯過,還是將錯就錯?態(tài)度決定一切。
那只曾經(jīng)給予于蓮舫力量的大手,在眾人灼灼目光與鑿鑿言辭面前,瑟縮成了一粒塵埃,風口浪尖,依舊只有她一個人獨行。只是這次,她不再痛苦彷徨,從容淡然,其實內心自我成長與強大才是一個人,一個女人,不為傷害的最終設防。
洋媳婦兒珍妮,是于蓮舫內心外化的一個角色。于蓮舫與她就像相輔相成的黃連厚樸。一沉一瀉,熬煮過程中,本性相合,互相帶出了真實的自我。珍妮的果敢,如同一味藥引子,給了蓮舫做自己的勇氣。
“一脈定生死”
一個人怎么樣算是死了?腦死?心死?還是神死?
現(xiàn)代醫(yī)學和宗教信仰面前,這答案依舊無解。
我想這片子能吸引觀者更多的是龔老爺子一脈定生死的傳奇。一個活蹦亂跳,肥腸大耳的人,被預言7日之后暴斃。估計人人都想到結局時去見見分曉。
結局就是,這個從頭到尾只有“總裁”稱呼的人,他死了。
除去“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的情況,我個人更偏向于以“神”死來界定。
黃帝內經(jīng)云心主神明,心之神明。神藏于心, 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生命起自于神,歸之于神。
跟佛家輪回圓滿之說,倒也有點巧合的味道。
心神主火,心不定,神游離,惶惶終無所得。
劇中“總裁” 夸夸其談,行為夸張,外強中干不自斂。正是元神外漏的跡象。
“若稍安勿躁,注意調養(yǎng),以黃連瀉心湯加厚樸猛攻,或許能有救,可惜此人來時已人在心死。。?!?
滿瓶不響,半瓶咣當。紅塵時間行走,免不了俗,食五谷擁七情,只有為人忠厚低調,隱忍蟄伏一時,長久一世也不是沒道理。
只有心神定,行為自然能收放自如。做人做事撒的開,收的住。也就是自古講究的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西方世界并不深諳醫(yī)理,但也追求人神合一,瑜伽里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叫冥想,尋求七輪和諧,平衡各方能量。
無奈雜念太多,每每做起決定就茫然無措;
耳根無骨,輕易授信反被利用;朝三暮四,左不過一時之快卻孤其一生。。。所有種種,讓這世間百態(tài)各種悲憫。
悲,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憫,是無處尋覓的自我;
困住自己的,恰恰是不能落定的心神。人神合一,才會知道想去何方。即便漆黑,即便黯然,心中也會有希望和光明。
可惜太多人在迷失,太多人在尋找,太多人在糾結。
就如同徘徊在副局長,自由,愛情之間的張悅?;嫉没际В鹊?jīng)]有選擇的時候,一切都已是另一番摸樣。
最對得起回報的是等待,最經(jīng)不起等待的是時間。只是這時間之外,叵測的卻是人心。。。
曲折往復,往往兜了一大圈才中了要點,徒增了苦惱。
待人之心,為人之道。真心才是打開所有人際通關的萬能鑰匙。
這理兒簡單到透明,很多人是看不見的了。
“雪過黃連淡,風來厚樸香”
龔老爺子說這是兩位看家的藥。就跟居家過日子,離不開蘿卜白菜一樣。
中醫(yī)用藥講究內外兼和。這點類似用香。
最難得的香水,不是四海皆知的奢侈品,而是一款可以與自身氣息和諧的香。
也就是因為選擇太多了,可遇不可求。
草藥,是一段封存起來的生命。那咕嘟三開的藥鍋就是一種儀式,如同昏睡的公主終需王子一吻。加多少水,煮多久的時間,幾時幾刻它自有定數(shù)。
之后就會被懶散倒在岔路口,任憑車輪碾過,再重新回歸塵土。
因此,中藥異常的苦。那是他們生命最終的綻放。五味一時難辯分,便統(tǒng)統(tǒng)混成了苦味。
清苦,酸苦,澀苦,甘苦,個人之苦個人知。
只是吞得下去還面帶微笑的,也算是理解生命的了。
大哉中醫(yī),高人朱旭。
好看如葉廣芩本人的文字!朱旭老爺子和其他演員都選得很不錯。就是中醫(yī)如天氣預報太夸張了!懸疑片嘛?以及珍妮太丑了,說話中英文夾雜也聽不清楚。女主竟然是演過很多瓊瑤劇的,怪不得雖然年紀不小了卻清麗秀氣。資料館2號廳不開空調熱死!
丁蔭楠這部很有李安“父親三部曲”的韻味,朱旭就是郎雄,王之夏就是吳倩蓮。中醫(yī)的“人在心死”也可用在蓮舫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轉變上,與患得患失的張悅在沒有選擇時才能做出選擇的“面子”截然不同,所謂“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疾病如此,人生亦如此。毀就毀在蓮舫年輕時的故事不該直接表現(xiàn)出來,這里應當做減法。
里面提到用黃連厚樸治光緒帝的陽虛,雖不得解,但其意,大指為光緒陽虛因心火盛而動念也,表達的意思即被chixi控制下,光緒的生活太壓仰了!
略有些晦澀
中醫(yī)不朽!
靠誰不如靠自己,丟掉過去往前看,雖然老爺子臺詞有一段背錯了,搭脈手勢值得推敲,但這個年代的劇還是值得慢慢回味的
一部好小說,變成兩個小時的電影,張力消弭,全靠老戲骨,節(jié)奏不宜,插敘生硬,唉。。。
原來朱旭就是這老爺子 失敬失敬~
中醫(yī)玄脈而診,西醫(yī)聽筒以斷;前者用心去會,后者實證反推。若能真的做好中西醫(yī)結合,就使得有機人體與動態(tài)病灶展示于醫(yī)者??上?,心會與實證,就像日月或山海,可望,可嘆,難相會。
拍得亂七八糟,毫無邏輯。年度最差沒跑了。這是拍《周恩來》和《逆光》的丁蔭楠?朱老爺子被塑造成一個神棍,片子暗諷了FLG,自己也沒干凈到哪里去。
中醫(yī)很有魅力
用中藥來映射人生,原著小說值得一讀。
老中醫(yī)判人生死,傻總裁說死就死,卡點去死 ~
黃連苦心,厚樸去濕。以兩位中藥諷刺了人物,有點意思。
能理解媽媽那一代人,知青的痛苦和歡樂。朱老師把神乎其神的老中醫(yī)演活了,就是那么個老觀念。
小說很喜歡,電影演員都不錯,有些微妙細節(jié)沒看小說的話,看電影看不懂,這個處理得不太好。
我不會收死人的錢。
黃連厚樸,除心火祛濕氣,卻救不了光緒,也救不了總裁。只因人在心死無力回天。既是在指醫(yī)病,也是在說感情。于蓮舫,美人薄命,總遇渣男,甚至也不招婆婆和小姑的待見。唯一知己共品凍柿子的竟然是前夫新歡一個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果然是2000年作品!哈哈……樸,多音字,有:pō、pǔ、pò、piáo四種讀音。讀作 pō 時,為古代的一種武器,窄長有短把的刀,雙手使用。讀作 pǔ 時,意為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素?!珜?。~厚?!|。讀作 pò 時,意為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讀作 piáo 時,為朝鮮族大姓之一。
雪過黃連淡,風來厚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