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殘留的記憶恰似百花繚亂:以王牌制作人親身經歷為靈感的創(chuàng)作故事
電影的原著作者,為經手《電車男》、《告白》、《惡人》、《你的名字。 》等話題名作的制作人──川村元氣,有著罹患阿茲海默癥的祖母將自己忘記的親身經歷,因而動筆創(chuàng)作挑戰(zhàn)人類記憶之謎。 在采訪超過百名失智癥患者后,形塑書中要角,完成這本小說。 而電影的誕生,全因景仰的山田洋次導演一句話:「這會成為很有趣的劇本?!?/p>
這才讓川村元氣親自下?;I劃,自編自導。 川村在一篇訪談中提到,開始寫這本小說時,認為記憶的消逝是寂寞的,但實際和祖母對談后發(fā)現(xiàn),這過程更近似于「百花繚亂」的狂亂感。 幼時的記憶、戀愛時的故事、為人母的時刻,祖母不停說著這些印象深刻的事。 彷佛去蕪存菁般,只留下對祖母來說重要的回憶,如此美麗。 這份觸動,也是作品取為《百花》的原因之一。
塵封記憶里的母子時光。
《百花》片中重復交疊的畫面,是場記憶與忘卻的拔河
電影一開頭,百合子優(yōu)雅地彈著舒曼的《兒時情景》,重復繞圈的畫面和旋律,隱隱暗示著阿茲海默的病情。 接續(xù)下個場景,失了神的百合子坐在公園的鞦韆,看到心急如焚的泉前來,撲進懷里,嬌羞地說著「好寂寞啊」,卻反被泉一把推開,表現(xiàn)強烈抗拒。 這兩段就已點出母親的病情與親子間的隔閡。
這部電影并非以明確的起承轉合敘事,而是透過記憶與現(xiàn)實不停交迭的畫面為線索,讓觀眾自行填補,拼湊出當年的真相。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百合子發(fā)病時,以情節(jié)重復的畫面引發(fā)狂亂的氛圍,重現(xiàn)阿茲海默癥患者腦內的混亂記憶。 以及百合子緊抓著為數(shù)不多的清醒時刻,向香織說:
「我,得不到泉的原諒了吧?」
那一刻,以為混沌不明的內心,其實清楚知道自己犯下的過錯。 也回應了醫(yī)師在診斷時所說的:
「雖然得了這個病,但也不會忘記所有事情,也不是什么都不懂?!?/blockquote>原以為湖上煙火是百合子念念不忘的「半片煙火」。
「我只想看半片煙火,和你一起看的半片煙火啊!」片中百合子一直嚷嚷著要看半片煙火,但泉不明所以。 貼心的香織建議以湖上煙火了卻心愿,但百合子卻在煙火結束后持續(xù)重復喊「半片的煙火」。 直到最后百合子已失去回應環(huán)境的能力,母子倆坐在老家的檐廊下,泉才發(fā)現(xiàn)百合子心心念念的「半片煙火」,其實是兩人過去相依偎所欣賞的煙火。 此刻,家中永遠插著一朵花、兒時其實是去湖里釣魚、母子倆人一起吃著動物餅干,這些回億倏地涌上泉的心頭。 對比影片前半,說不知為何家里插花總只插一朵、和媽媽爭執(zhí)釣魚是在海邊不是湖畔,原來忘記這些細節(jié)的是泉,原以為陷入失憶風暴的百合子卻其實都記得。
菅田將暉、原田美枝子電影《百花》互飆演技
糾結著媽媽為何拋下自己的泉,受夠百合子片段回憶的胡言亂語而與其起爭執(zhí)。
飾演百合子的原田美枝子,演技果真了得。 和兒子在一起的真心開懷,和心愛的男人在一起時的嬌羞期待,最后忘記一切的空洞不安,這些神情都掌握得恰到好處。 且時而失神,時而回神的轉換,也十分流暢。 菅田將暉也明確詮釋泉的糾結,到最后豁然開朗的神情也相當動人。 整體臺詞不多,但透過演員們精湛的演技而豐富了起來。
以記憶之名探討親職的不完美,《百花》影評心得感想:留下珍視的,無論苦甜
「即使是父母,也不會永遠正確?!?/blockquote>百合子成為大學教授的外遇對象,拋下年幼的泉,離家一年,讓泉只能用冷水泡麥片充饑,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日后親子的鴻溝。 然而從回憶片段,卻也可感覺到百合子對泉的關愛。 只是除了「母親」外,百合子也還是個人,是個羨慕能毫不猶豫吃掉一整顆草莓的人,是個想好好談場戀愛的人。 最后或許是因為依然太過寂寞,也或者是走過阪神大地震后的廢墟喚醒她對兒子的牽掛,最終又回到兒子身邊。
年輕的百合子曾為了愛人遠赴神戶而拋下泉一整年。 當時對兩人生活充滿甜甜的期待。
無論原因為何,電影其實也無意進行道德審判。 反而再多藉由泉與香織孕育下一代的安排,描述為人父母不完美、可能會想逃走的心情。 不如傳統(tǒng)親情劇般地去歌頌親職、尤其母職的神圣,反而是提醒觀眾思索每位母親其實也是人,有私欲也有自己的情緒。
「給她加上遺忘功能好了,或許這樣會更像人。」片中出現(xiàn)的 AI 偶像,拼湊許多記憶從中學習,對比百合子的逐漸失憶顯得正面。 然而,企劃結果卻不如預期。 或許過多的記憶過于雜亂,適度遺忘一些,或許更像人。 也回應到川村導演當初執(zhí)筆的觸動──宛如去蕪存菁般只留下重要的記憶。 過去多會把「遺忘」當作老化的象征,看過《百花》后,或許可視「遺忘」為精練的過程,留下珍視的,無論苦甜。
實在是后勁很大的一部片子。也是參加的第一場映后。 劇本編排比較簡單的故事,主要講的就是母親得了阿爾茨海默后,如何和曾經拋棄過的兒子泉和解的故事。 母親不符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標準母職,她會堅持把家里的花瓶插一支當季的單支鮮切,也會拋棄兒子去到海邊城市追求婚外的戀情。 很喜歡母親在海邊生活的那段日子,在租住的房屋陽臺上,聽著附近的有軌電車呼嘯著穿過天空的零星,實在是帶著海風的一段畫面,無法用文字說盡。
“半朵煙花”的意象用的動人,百合子一直念叨的半朵煙花,原來泉和妻子認為是煙花大會上,綻放的煙火和水里的倒影形成完整的景象,但其實是母子相依為命的某一天,坐在地板上看到被高樓遮住的“半朵煙花”。你以為她忘了,其實她是換了一種方式記得。而泉真正明白的時候,百合子的記憶已完全消弭。 這個結尾當時看的特別難受,導演映后提到意象的時候,海提到了關于片中一個釣魚場景是在湖里還是海邊(指導演和母親的原型記憶出現(xiàn)沖突),在親子關系中,記憶出現(xiàn)混亂和錯位是件常事,過往的具體事項早已模糊成情感的指代,而關于人的部分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真實。
用鮮切花指代生命狀態(tài)也不罕見,但導演用的有靈氣且不生硬,花的種類變化,和最后花消失了、僅剩一堆空花瓶被作為遺物收檢,線性的明線收束很成功。所以用《百花》作為中文譯名明顯更好啊導演…… ps人工智能著實有點敗筆,導演在映后講到自己想用人工智能被植入無數(shù)記憶卻沒有靈魂vs母親的記憶在漸漸消失但情感仍存這一對比,但在親情片里出現(xiàn)元宇宙實在讓我出戲。
泉最后的釋懷仍然讓我覺得有些突然..
在神戶的地震發(fā)生前,百合子拋棄了兒子泉一年,與一個有家室的男人相戀。地震發(fā)生以后,她忽然意識到泉對她而言是重要而不可失去的,因此又回到了泉的身邊。那時泉尚在讀小學。這場地震,本該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劇情轉折,但是導演給出的解釋卻有些輕飄。大意是說,自然災難有時是會給人帶來一些沖擊,使得人驟然萌生出某些念頭或體悟。因此在影片里,百合子感覺到兒子所牽系的親情比一時越軌的愛情更讓她難以舍棄,所以選擇了回去。這樣的解釋固然合情合理,但總讓我無法順暢接受..??
半朵煙花確是一個非常巧妙而美好的意象,因為被居民樓擋住了一半,所以只看見一半的絢爛。但這在記憶里長久無法忘卻的半朵煙花,不正襯托得那場一年的拋棄有些荒謬了嗎..還有被泉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母親的花,也成為百合子心里始終堅持的“花不能斷”的執(zhí)念,如果這些和兒子一起度過的過去那樣重要的話,為什么曾經還選擇離開呢。尤其是患了老年癡呆癥后,百合子在超市里仍然看到“淺葉的背影”會不顧一切追出去,更讓我困惑:那么在百合子心里,究竟是泉更重要還是淺葉更重要呢..
在這部電影中和前段時間的《深海》中都選擇了舒曼的夢幻曲作為電影插曲,而且兩部影片都探討了母子關系,頗有一種巧合。泉小時候、百合子在神戶生活的一些畫面剪輯稍顯混亂,有一種斷續(xù)的觀感。
不過映后的交流環(huán)節(jié),導演真誠地分享了很多創(chuàng)作的思考,解答了我的一些觀影疑惑,能感覺到這是部真摯用心的作品。
《我和媽媽的最后一年》
??!長澤雅美真的好美!?。?/p>
參加了這部影片的映后交流,真的是高質量論壇了,關于AI、情感、創(chuàng)作細節(jié)等等,導演川村元氣也是知無不言了
嗯,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在看前面的時候會有一種看不明白的感覺,甚至會覺得奇怪,也覺得有點“荒唐”
母親患老年癡呆后,帶出了一段過往的記憶,那是一段對兒子來說痛苦的回憶,對母親來說是不愿提起的往事,但電影中母親也說對自己的決定未曾后悔過
長澤雅美和菅田的對話很好,大概意思是,為人父母也會犯錯,也會想要逃離,也會在知道自己即將做父母的時候慌張或者有些后悔
對菅田來說,母親所做的事情讓他與母親疏離,母親也時常會把菅田錯認成那個人,最后握起母親的手,對一些事情的回憶突然涌出,啊,原來是我沒記得,但是媽媽記得,原來我記錯了,但是媽媽記得
導演說,記憶的偏差和忘記才是美的,很同意,媽媽會忘記很多事,但跟兒子有關的,也許兒子會記錯,但媽媽不會,最后就是母親會忘記一切,包括兒子
交流會時,導演說這個影片是菅田看完之后打電話給他說如果要演電影,一定要請他,他對這本書很有感觸
媽媽的扮演者說,自己也經歷過家人有阿爾茲海默癥,導演也一樣有過類似的經歷
很喜歡電影中醫(yī)生說的話,大意是,作為家人一定要支持理解病人,要尊重他們
為什么英文名叫百花?導演說當時他的家人(應該是外婆),剩下的記憶大概一百多個,每個記憶都是一朵花,喜歡花是因為鮮花的美是因為有凋零,所以更美,人的記憶也一樣,不會記得所有事情
走出電影院后,后面的小姐姐們聊天“所以啊,親情才是人最重要的感情吧”
《我和媽媽的最后一年》
一個男生 看得多次淚流滿面
慢節(jié)奏的平淡敘事
細節(jié)處理和臺詞很微妙
和《步履不?!泛芟?
看完像是喝了杯很香的淡茶
值得推薦!
讓我淚崩的幾句臺詞
“泉的妻子叫香織”
“別買太多雞蛋”
“家里一定要有花”
“我想看半朵煙花”
“原來是我忘記了這一切”
“對不起”
電影的高明之處我覺得在著重刻畫母親回憶的同時也帶出了兒子的回憶,而明明忘記的人是兒子,不清楚過去的人也是兒子。這樣更讓觀眾以主人公兒子的視角和思維去思考和感悟母親對于兒子的愛,從而達到結尾的共鳴。另外雖然母親每一段的回憶刻畫的都比較平淡,但是母親細致入微的演技很真實,同時和兒子的回憶,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也會有不同層面的共鳴。
節(jié)奏很慢,后勁很大的一部電影,很多秘密埋藏在漫不經心的細節(jié)中,也許評分太低正是因為不少人沒看明白。當然,可能還涉及到一些“三觀不正”。可是只在乎三觀的人,真的能看明白一部電影,并且過好自己的一生嗎?
又是阿爾茲海默癥題材就已經很膩了(全球各地影視劇真的很泛濫很泛濫了),敘事手段還這么老套。那幾處蒙太奇真的俗不可耐。圣賽雖然看在導演幾個突出的鏡頭設計上發(fā)了導演獎,但整個視聽依然非常沒有個性,都像是從別的電影里剛學來的。菅田將暉也演得有點劃水。
小偷只盜竊相冊和紀念品,母親執(zhí)著于看半朵煙花,記憶隨著時間錯位和消逝,家里必須有一株花,當往事漸漸浮出水面,才明白我最愛的人已經忘記了我?!疽R成龍影城(迎賓路店) /1 person attendance/19.9¥+300積分】(好黑的影廳,幾乎啥也看不清)
上周末就看了,一直沒有來評論。感覺這個影評需要一些心理建設,晚點長評。本來以為都忘記了的其實都記得,本來以為都記得的其實都忘了。
蘇打跟原田阿姨在一起時并不像母子(原田阿姨太優(yōu)雅了) 跟麻醬在一起時也并不像夫妻(麻醬真的太美膩了~)然后我本來以為神野三鈴會是在跟原田阿姨share同一個男人但看起來好像又不是 最后一半的煙花還是挺令人感動的QAQ
真的太驚喜了,首先是在視聽上,大量的運動長鏡頭使用,不僅表現(xiàn)影片的真實感,還最高程度的調動銀幕內外的情感共鳴,例如開片10分鐘,卻單單只有5個鏡頭,看似漫長,卻充滿內容且情感十足。還有就是在橋段設計方面,影片對表現(xiàn)阿爾茲海默癥的內容很類似《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用大量地時空錯位與橋段的故意重復,用畫面去表現(xiàn)這種老人們無法言表的“失憶”感,還有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母親“心理地震”橋段,驚喜又吃驚。其次是主題方面,不僅是母愛與家庭,還有記憶和遺忘。演員方面,因為大量長鏡頭的使用,對演員的演技要求十分高,但主角們用影帝級別的表演完美演繹了出來,尤其是母子二人,甚至母親的演技更加炸裂?!栋倩ā愤@部電影是我目前上來日本幾個月中看過的最棒的一部,也是我今年看過的最棒的一部日本電影。
在游樂場那一天,她拋棄過他一次;在巴士駛離養(yǎng)老院的那一天,他拋棄過她另一次。這對母子,他們從此扯平了。從今往后,那半朵煙花,記得住了,忘不掉了。
聽完映后交流加一星 真的有很多導演的細膩想法是很難單憑看感受到的
完全不煽情甚至不溫情的家庭片,講述兒子照顧患了阿茲海默癥的母親的故事,卻更多地展現(xiàn)母子之間的距離與疏遠以及兒子對母親的抗拒,過去的傷痛和遺忘的痛苦交織在一起,展現(xiàn)了母子之間復雜卻深刻的情感。導演如同拍攝懸疑片一般,和劇中角色一起在遺忘之前拼湊著記憶的碎片,探尋著“半朵煙花”的意義。
煙花,廢墟,夜幕里大屏上的人工智能,錯雜的時空與記憶碎片。拍得很穩(wěn),很有“匠心”,而不是單純的匠氣,幾處強烈情感的宣泄點也處理得非常克制,某些時刻好到不像日本電影。不足之處就是還是有點太端著了,缺乏一點生活的質感,長澤雅美和菅田將暉也太不像夫妻了。
當看到導演將兒子的冷漠歸結于母親兒時的出軌時,我和菅田將暉的反應是一樣的,真的令人作嘔。
大概是為了表現(xiàn)阿茲海默癥的那種狀態(tài),以及母子間微妙的關系,全片大部分的鏡頭都給得特別朦朧,或者我們說虛化得厲害,一開始肯定沒法適應,加之穿插過去記憶的蒙太奇頻繁出現(xiàn),說實話直到放了幾十分鐘之后我明白過來到底這是誰的視角以及為什么這么拍。效果是有的,可是觀影體驗說實話一般。劇情方面,母親過去那一段不好的往事里過多得細節(jié)讓人覺得沒有必要,反而男主兒時的鏡頭太少。整體來說中規(guī)中矩吧。
3 整體太空,氛圍是有的,但是劇作整體有些乏力,表現(xiàn)上也不如《困在時間里的父親》,白白浪費了原田美枝子這么卓越的演技。
1.川村元氣導演首作,但他作為制片人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嚯竟然看過十部!)全片圍繞“記憶”結構,用了大量長鏡頭來展現(xiàn)記憶混亂之人大腦的思維過程?,F(xiàn)實與記憶、想象之間沒有色調區(qū)分(因為記憶不會褪色),時空混淆,加上日記自帶騙人屬性,故事里的真真假假很難厘清。很多電影都說,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記性太好。但忘性太大,也會把美好的瞬間忘記了,片名百花,就是那一百個珍貴的記憶。2.蘇打和麻醬不像夫妻,更像姐弟。二人逛街,挺個大肚子的麻醬手里拿了一堆東西,兩手空空的蘇打說要幫拿,結果只拿過一朵花?。ㄎ页橐獾模?(0422百老匯導演交流場)
拍得真誠、細膩,講得是曾經被“拋棄”、缺失母愛的兒子如何通過目睹“一半”的煙火從而理解母親的故事?,F(xiàn)實的母子雖迷失記憶但“恨”得有感情,屏幕里的機器人雖能存儲記憶卻冷漠無情,一場記憶中的煙火將她們帶回最美的瞬間,那一刻對照此刻,她們終于放下了包袱。導演用單場長鏡頭調度,讓悄悄逼近角色的鏡頭將觀眾帶入他們的內心,每一次丟失和找尋都是貼近真相的嘗試。兒子學會聆聽琴聲里的奧秘,洞悉了母親的為愛奔赴,當他也為人父,便明白了母親的苦衷,面對身邊已然呆滯的她,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偷偷爬上心頭。
是每個國家都領了要拍一部阿爾茲海默癥代表作的指標嗎
避雷警告!故弄玄虛,節(jié)奏拖沓,本來還不錯的本子拍成這個德性,蘇打和長澤雅美一定非常后悔:)兒子承諾會一直記住的半邊的煙花,最后卻成了認知障礙癥老母親心中最深刻的記憶,這種錯位本來多么動人啊,所以為什么可以呈現(xiàn)得如此差?!溫馨提示,不要為了蘇打入場,看完你只會心疼蘇打:)
結尾處的“半分の花火”勁超大!開頭一個長鏡頭就展現(xiàn)了困在時間里的母親。接著一個長鏡頭就是兒子回家發(fā)現(xiàn)母親不在家,沖出家門捂緊衣服,交代時間是冬天,女主病了很久。不尋常的母子關系,讓人一度很討厭男主,但預告片已經告訴觀眾母親遺棄過孩子。地震那場戲讓人好擔心電影院真的遭遇地震啊?;ê凸ぞ呷碎L澤雅美用來表示時間流逝。男主很美人,但是誰演都行啊。而且他們兩個的情侶真的很像志村妙和新八姐弟亂倫。
體會最強的不是兒子年少的創(chuàng)傷也不是媽媽得病 而是作為一個女人的心酸 無論是夫妻關系還是母子關系 她都像一半煙火 永遠是不完整的 她也是曾經喜歡一對金魚的女人 她讓兒子看的可能是說不出口的自己
川村元氣是真心想當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