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點開啟航當風起時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我不知道我會看到什么樣的時代,因為對于90年代,我的記憶是很模糊的。
開始的歌曲忽然就讓我有了幼年的回憶,看著熟悉的暖水瓶,棕色的桌椅,一下就覺得時代離我很近很近。
吳磊是我很欣賞的一位演員,他很年輕但很有勇氣選擇不同類型的角色,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來接戲。就蕭闖這個人設(shè)來說,我覺得這樣的角色對他絕對是挑戰(zhàn),一是因為比我還年輕的他,絕沒有經(jīng)歷過90年代,二是因為這個人設(shè)不是臉譜化的角色,是90時代的個性化角色。比較普通有代表性的角色,更容易讓觀眾接受,中規(guī)中矩,往往就會讓人感覺到,是接近時代,但是特例角色表演過了一分則會被認為不符,不及又會沒有表現(xiàn)力,失去人物的吸引力。好在開始看之后發(fā)現(xiàn),吳磊一如既往的對角色有融合度把握得不錯,恰如其分的表演,沒有浮夸感,也沒有泯然于眾人變成毫無特色的人設(shè),你可以很輕易的脫口而出蕭闖的種種特質(zhì),真摯熱烈,自信不羈,社交牛逼癥,這些都是他展現(xiàn)給觀眾的。對于吳磊的塑造角色能力,我一點也不懷疑。
導(dǎo)演很聰明,沒有使用厚重的正統(tǒng)時代劇的色彩,反而很輕盈,符合年輕人的特質(zhì),這樣年輕演員的角色融合度會更高。復(fù)古的港式風格,讓我時不時想到當年的一些港劇,吳磊的形象還真和港風挺接近的,我以前就想過他是不是適合TVB的武俠,這也算是換了個方式讓他靠近了我很喜歡的小馬哥。
劇情進度也不慢。,這部電視劇確實是一部青春創(chuàng)業(yè)劇,帶著這樣輕快的節(jié)奏來看劇,會覺得有歡笑也有淚水。
目前才看了幾集,先寫這么多,后面來更新
之前看過我們的時代,說實話蕭闖和裴慶華的人設(shè)都不特別吸引人,但啟航改編的是真好看,原來三本原著改編成了36集,精悍迷人。書里草草提過的校園愛情闖航改成了距離浪漫又熱烈的感情,裴慶華的感情戲也改得很成功。演員長相也偏港風大氣,飽滿,我覺得是超過預(yù)期的一部獻禮劇,里面角色的三觀性格也太正能量了
說實話,《啟航:當風起時》絕對是一部被劇名耽誤的作品,目前這個劇名,指向性并不十分明確,很容易勸退一部分觀眾。事實上,這是一部時代感與風格都特別鮮明的誠意之作,它以蕭闖、裴慶華這兩個極具代表性的角色,帶我們夢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起重溫改革開放初期,一代熱血青年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而整部劇,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近幾年以改革開放為背景的年代劇,其實不少,比如《大江大河》就很有代表性?!洞蠼蠛印吩陲L格上其實更偏向于寫實,整部劇的色調(diào)相對灰暗,無論服化道,還是劇的調(diào)色都是如此,以盡可能貼合那個時代。而《啟航:當風起時》的色彩運用更多,色彩度也更飽和,它的整個氣質(zhì),更貼近于九十年代的港片,時尚,夢幻,卻能瞬間把人帶入那個年代。
劇中還穿插了一些90年代的紀錄片的片段,這些紀錄片作為背景,也增強了整部劇的代入感。如果沒有這部劇,也許我們永遠不會去看這些紀錄片,但是它穿插在劇里,卻將一個時代真實地呈現(xiàn)了出來。
此外,劇中的一些精巧的設(shè)置,也很能喚起人們的回憶,尤其是出生于八九十年代或成長于那個年代的人的回憶。
比如每一集的開頭,都會有一個小電視機,電視機放在舞臺上,劇情先在電視里展開,接著出現(xiàn)雪花,有人去拍了一下,然后進入正片。這個設(shè)置其實挺有創(chuàng)意的,首先它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場景,90年代電視機其實并不像今天那么普及,經(jīng)常是有人買了電視機,左鄰右舍一起去圍著看,而電視機就被放在一個柜子或者臺子上。這似乎在每集開始就提醒我們一次,來,小伙伴們,我們回到90年代啦!電視出現(xiàn)雪花,拍一下畫面重現(xiàn),這恐怕更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了,誰家又沒有一個需要拍一拍敲打敲打,才能恢復(fù)正常工作的電視機呢?
劇情中,也有很多分分鐘喚起人記憶的事物,比如大頭機電腦、掛式電話、DV。而讓蕭闖和謝航沉迷不已的錄像廳,更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我上高中的時候,學(xué)校門口就有幾個錄像廳,周末的時候,我們常常就會扎進去看好幾個小時的電影,而古惑仔系列電影,四大天王的電影,包括周星馳的電影,都對一代人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種影響,在劇中的角色身上就有所體現(xiàn),蕭闖就深受《縱橫四海》及小馬哥的影響,整個人有時候看上去就有點中二。他還時不時會飆幾句影片中人物的臺詞。
這部劇是雙男主,而無論是蕭闖還是裴慶華,人設(shè)都挺討喜的,至少,這兩個人物,我都非常喜歡。
吳磊飾演的蕭闖人如其名,腦子活絡(luò),嗅覺靈敏,敢打敢闖,同時,正如前文所說,他也深受港片影響,很講義氣,有點中二,而且還有一種我特別羨慕的技能——社交牛逼癥。
在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捧著鐵飯碗的人恐怕都不太愿意折騰生意,但是蕭闖卻帶著研究所的同事出去賣漢卡賺外快。所以,他絕不是那種安于現(xiàn)狀,甘心做一輩子打工人的人。他有很強的商業(yè)嗅覺,而且具備做生意的素質(zhì)和頭腦。
劇中通過幾個事件刻畫了蕭闖過人的闖勁兒和商業(yè)能力,去上海銷售康普電腦時,他和其他人的套路完全不同,住的是高端酒店,而且派頭十足,還雇傭酒店員工當秘書,登報紙搞展銷會,本來是單兵作戰(zhàn),卻搞得讓人覺得他實力非常雄厚。尤其的登報的那段,還玩起了在那個時代很新潮的懸念海報,這讓他很容易就賣出了一兩百臺電腦。這就是商業(yè)能力的體現(xiàn)。
而此后,在面對寶松集團的大單被搶時,連譚主任都放棄了,他卻還要去親自去東北,在裴慶華的幫助下把單子給成功搶了回來。
侯明昊飾演的裴慶華則性格內(nèi)斂、沉穩(wěn),又有一點點的文弱,他和蕭闖的出身天差地別,他生于山東的一個鄉(xiāng)村,因為父親曾經(jīng)因為倒騰生意被針對,他母親從小就教育他不要做生意,而是希望他能成為一名科學(xué)家。他自己的追求,其實也是成為科學(xué)家。他認為那才是正途,只有如此,才能為國家發(fā)展做貢獻。裴慶華是非常典型的學(xué)霸,他擁有過硬的技術(shù),但是對做生意其實一竅不通。這在他去廣州銷售康普電腦時的表現(xiàn)就可以看出,他并不懂商業(yè)規(guī)則,連什么是返點都不懂,就腳踏實地,使用最笨的辦法,挨家挨戶的跑。他住便宜簡陋的旅館,吃便宜的飯,和蕭闖在上海的風光無限比起來,簡直是凄凄慘慘戚戚。
劇中有一段蕭闖和裴慶華的對話,其實很準確地概括了兩個人的性格,蕭闖說:“這個時代,就像海浪,要想搏擊浪潮,就得做一艘大船,無論潮起潮落,都要立于潮頭,這樣才算時代的弄潮兒?!?/p>
做時代的弄潮兒,其實就是順勢而為,借助海浪的力量,去抵達星辰大海。這概括了蕭闖的性格,也說明了他的理想。
而裴慶華說:“而我覺得,真正搏擊浪潮的,恰恰是礁石,無論哪個時代,想做船的人很多,想做礁石的卻很少?!?/p>
與乘風破浪的船不同,礁石的特點是,不隨波逐流,無論潮起潮落,它都堅定地矗立在那里,巋然不動。實際上,這種性格的人確實適合做科學(xué)家,也只有這樣心懷夢想,堅定不移的人,才能做好科學(xué)家。
很難說蕭闖和裴慶華誰的想法更好,因為本質(zhì)上,無論是搏擊海浪的弄潮兒,還是做潛心學(xué)術(shù)的科學(xué)家,都是非常好的追求,都非常值得敬佩。
但是從本質(zhì)上而言,可以看出,蕭闖和裴慶華其實并不算一路人,至少算是迥然不同的兩種人,可他們卻在為共同的事業(yè)而努力。船和礁石,其實也是相愛相殺,互為羈絆,又互相磕碰,這也寓意了蕭闖和裴慶華的關(guān)系。而他們之間互動,也非常有意思。
蕭闖作為師兄,其實非常照顧裴慶華,比如他賣了裴慶華研制的漢卡,每次分錢的時候,都會偷偷地給裴慶華一份。只不過,他卻好心辦了壞事,賣漢卡被舉報后,裴慶華也受到了牽連,本來在譚主任的幫助下,他完全可以脫身,但因為這筆錢,裴慶華也被燕大計算機研究所開除,差點被迫去了水泥廠。
在上海賣完電腦后,剛回北京,聽說裴慶華還沒回來,他又不遠千里跑廣州去幫助裴慶華賣電腦,最終在他的幫助下,裴慶華成功簽單;裴慶華的媽媽來北京時,裴慶華沒錢接待,蕭闖直接賣掉了謝航給他的股票認購證,如果不是為了幫裴慶華,謝航給他的認購證,他是死也不會賣的。由此可見,蕭闖是非?!皩檺邸弊约旱膸煹艿摹?/p>
裴慶華對蕭闖也是又愛又恨,日常被蕭闖坑,難免怨他,但是關(guān)鍵時刻,卻還是與他有難同當。寶松集團的那個單子被搶,蕭闖要去搶回來,成功搶回來的幾率非常小,裴慶華本來可以不趟這個渾水的,可他還是毅然去了東北,為此,他還爽約了自己的準女朋友譚媛的舞會。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他的幫助,蕭闖才能搶回單子。而裴慶華,也因為這件事,找到了自己在銷售事業(yè)中的價值,最終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裴慶華和蕭闖互相扶持的兄弟關(guān)系,很有愛,也非常令人羨慕,而兩人在接下來的歲月里,關(guān)系會走向何方,也讓人非常期待。
當然,除了職場線,劇中也有愛情線,蕭闖和謝航,裴慶華和譚媛,他們的感情線也非常甜,同時也非常典型。毛曉慧飾演的謝航按照今天的話說,是個有點戀愛腦的女生,被前男友PUA,前男友為了自己的前途,甚至于攛掇她去陪睡領(lǐng)導(dǎo),為了感情她還選擇了自殺……而蕭闖在感情中是個無微不至的暖男,謝航住院時,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而和客戶正談著生意,突然下起了雨,他直奔謝航單位,去接她下班。這段看得人特別感動,謝航問他“如果今天我?guī)懔四?”,他回答說 “我只怕你淋雨”。而他的一片赤誠,最終終于感動了謝航,終于收獲了甜甜的愛情。
《啟航:當風起時》是一部綜合了很多元素的劇作,有仗義的兄弟情,有酸澀而甜蜜的愛情,有職場的明爭暗斗,有商場的爾虞我詐,而各個元素平衡和剪裁得又非常得當,因此,整部劇就非常有代入感。
而我除了喜歡劇情和人物,也非常喜歡導(dǎo)演夾帶的一些“私貨”,比如在劇情中會有意無意地拍如一些經(jīng)典電影的經(jīng)典橋段。就像蕭闖被工商局的人查時,畫面里就有《縱橫四海》里小馬哥的經(jīng)典畫面。這時我就想起,我有一個朋友曾經(jīng)特別喜歡這部電影,它就像一個勾子,勾起沉入歲月的記憶。
影視作品是可以影響人的,這我深有感觸,比如我讀高中時,很多人都頗受《古惑仔》的影響,陳浩南是很多人的偶像。在蕭闖的眼中,他的偶像是小馬哥,他經(jīng)常很中二地拿小馬哥的話來要求自己,他身上也有一些小馬哥的特質(zhì)。而我想,蕭闖和裴慶華這樣的人物,也許也有可能成為另一些人的偶像,他們在那個有很多束縛的年代,堅持理想,開疆拓土,以自己的方式成就事業(yè),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添磚加瓦。我覺得,如果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偶像,蕭闖和裴慶華才應(yīng)該成為年輕人的偶像,因為正是他們,成就了如今的盛世繁華。而未來,需要像他們一樣的人去創(chuàng)造。
時隔三年,從沙海到啟航,吳磊的臺詞水平進步之快讓我驚訝。
臺詞的幾點要求如下
1、根據(jù)角色性格設(shè)計音色、習慣語氣和語調(diào)。 2、語言清晰、吐字清楚是講臺詞的基礎(chǔ),要讓觀眾聽清臺詞的內(nèi)容。 3、音量要大、音色要美。 4、要賦于節(jié)奏和力度,使臺詞產(chǎn)生豐富的表現(xiàn)力。
吳磊的蕭闖,臺詞的語氣和語調(diào)習慣很符合角色的跳脫,活潑特質(zhì),無論是語速快慢還是節(jié)奏把握上,都能和人物本身在當時的情況下一一對應(yīng)。
吐詞清晰,不咬字不吞詞,斷句正確,觀眾不需要字幕可以完全聽清臺詞,這點看劇的人都能感受到,吳磊已經(jīng)完全合格了。
音量底氣十足,火車站大喊還破音,這點真的符合當時的表演。吳磊的音色好像和之前也不一樣,清亮悅耳,有的演員會適當調(diào)整音色,他確實做到了。
表演的時候臺詞能輔助表演,現(xiàn)在的臺詞已經(jīng)能富有情感了,演員絕不能語調(diào)平平,除了旁白,任何時候的表演,語調(diào)都要符合角色當時的情緒,隨著情緒起伏,這是給演員的表演來加成,也會讓臺詞更自然。這一點,看啟航里也已經(jīng)做到。
聲臺行表,吳磊的短板臺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OK了,粉絲們可以放心了。
演技上看到 第四集,表現(xiàn)力不錯,喜劇的時候表演夸張,搞笑擔當,需要感染力的時候,情緒飽滿有層次,沒有什么大的問題,值得表揚。
屬于蕭闖的羅曼蒂克,我覺得是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shù)家的畫像》中這一句:去生活,去跌倒,去犯錯,去勝利,去用生命再創(chuàng)生命。
隨著劇情推進更新。
9.15 原文
1.第三集的他鄉(xiāng)遇“故知”
喜歡第三集蕭闖謝航偶遇的這場戲。 從感情線上來說,兩個異鄉(xiāng)重逢的年輕人,尚且還處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初期階段,來吃上海本幫菜,蕭闖(以自己無厘頭的方式)問謝航菜是不是不合胃口,謝航說是自己點菜時好奇心太重。這個問僅僅出于蕭闖性格上(與冒冒失失的外表不相符)的穩(wěn)重體貼和此時他正陷入愛情之人的傾慕;而謝航說自己好奇心太重,也揭示了她溫婉外表下的另一個層面。相信她“好奇心重”的這個點可以在后面的劇情形成新的戲劇推動力。而這個答語對觀眾甚至暗示了,蕭闖請客,謝航選的餐廳,謝航點的菜,一下子就突顯出蕭闖的紳士風度和熱戀心態(tài)…… 而從事業(yè)線來說,此時蕭闖異鄉(xiāng)遭逢銷售困境,他詢問謝航自己的廣告是否有問題,謝航直言不能激起她的好奇心。蕭闖在回家的車上回味剛剛的date,嘴里默念“好奇心”,你不知道他究竟是仍然沉浸在戀愛的余韻之中,還是在思考自己的廣告還能如何精彩,又或者無關(guān)愛情,僅僅是謝航這個人讓他產(chǎn)生了探究的“好奇心”…… 畢竟以《卡薩布蘭卡》為蕭闖謝航的初遇戲就蠻浪漫主義的,謝航可以是連接想象與現(xiàn)實,理想與未來,光明與暗處的那位繆斯,蕭闖自暗處的幻想世界走出,相信一見鐘情;《秋天的童話》,是等待已久的,精神上的欲望,而謝航的美麗屬于另一種渴望。 一場他鄉(xiāng)遇“故知”的吃飯戲,揭露了人物水面之下的性格,又推動了人物關(guān)系的進展,還推動了主線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且為后面有可能發(fā)生的“謝航也許可以成為蕭闖事業(yè)的一個靈感推動力”做了鋪墊,看到第三集覺得,嗯確實這個劇真的挺有意思。
9.16 第一次更新
3—9集
2.“變成貓,變成老虎,變成被雨淋濕的狗狗”
勇敢追愛的蕭闖,就像是之前流行過的坂元裕二的那句:“變成貓,變成老虎,變成被雨淋濕的狗狗”。
由蕭闖單戀的這幾集展開一些自由聯(lián)想:
(1)“貼兩張郵票信會不會到得更快一些?”蕭闖這樣問時,我只當他是在開玩笑,卻不曾設(shè)想他是真的如此行動派,在謝航生日那天,收到的信果然都是貼了兩張郵票的。
令我啞然失笑。蕭闖身上有一種行動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巧妙融合,或是英雄或是小丑,全在觀眾如何看他,莽撞或天真,幼稚與熱烈。
這個行為讓我想起魯迅曾寫給許廣平的一句話: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里會慢一點。
蕭闖就有這樣愛她。雙倍的郵票,是雙倍的愛,沉甸甸的。一筆一劃,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2)也會想起奧登著名的那句:“若深情不能對等,愿愛得更多的人是我”。
其實不免會想,蕭闖你怎么能愛得那樣深那樣多呢?讓我們再回到他們初遇那集。
蕭闖后來在信里對謝航說:“你是不是對我下了什么咒語啊”,我想咒語大概就是《卡薩布蘭卡》。
謝航像是美麗生活的一個開端,相遇是咒語,而她的美麗是一種神諭??赡苁掙J后來擁有的理想、追求、事業(yè)與謝航無關(guān),但是她卻站在他未來美好生活的入口處。在他無所事事地在錄像廳看一部自己并不熱衷的古舊愛情電影時,她偏偏走進屬于他的那一家“酒館”。
而絕不僅僅是外貌上的一見鐘情,等待已久的《秋天的童話》,其實也象征著一種智性戀愛。也許他中途也有對這種愛的懷疑(比如說他后來說,《秋天的童話》并不適合他),但他是那種身體里有那么多激情、浪漫與力量的人,他愿意“愛得更多的人是我”。直到終于他得到了謝航的回應(yīng),在車廂里大叫“她心里有我!”時,我才意識到,他也是一個人,他怎么可能不在愛里有過惴惴不安,他也需要愛神的回望。
(3)“看見你現(xiàn)在這么有精神,我太高興了”
好不容易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孩子,蕭闖對謝航說的第一句話是,說她看起來很健康。
我高中時讀那時很火的《朱生豪情書》,最出名那句“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單看對我來說沒什么意義,真正好的是它的語境:在這句話之前,朱生豪在信中和宋清如描述了他的夢境,在夢里:“我說,你現(xiàn)在身體很好了,說這句話,心里甚為感動,想把你抱起來高高的丟到天上去”,然后“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我喜歡的就是這“你現(xiàn)在身體很好了”,在凄苦的生存之中,朱生豪在夢里為愛人設(shè)置的美好假說。
而在站臺的這個情境中,蕭闖自己正身陷困境,而他熱戀的女孩出現(xiàn),他情感炙熱,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卻不是抒發(fā)自己的思念,而是說她氣色看起來好了一些。這種愛已然超越情欲,而僅僅是關(guān)心她這個人本身。
9.20
第二次更新
13、14集
3.溫柔自有萬鈞之力
今天跑題寫一寫謝航。
說實話13集前半段我有點失望。除了已經(jīng)在預(yù)告中看到了的電視劇常規(guī)操作“家長勸分”之外,蕭闖和謝航紛紛暴露出角色的缺點:蕭闖不夠踏實,謝航太過天真。顯然蕭闖不是什么完美男主:孩子氣可以作為愛情中的浪漫調(diào)劑,吹出夢幻泡泡逗女孩開心,但在事業(yè)中卻可能是讓自己功虧一簣的致命武器。在裴慶華譚媛邊搞事業(yè)邊曖昧時我還挺著急的,蕭闖快點搞事業(yè)!
但是后半集的謝航挺讓人驚喜的,溫柔的外表下全然是堅韌。她可以是一株植物,在你以為她只能嬌生慣養(yǎng)、隨意去死時,偏偏得到愛情滋養(yǎng),便以你意想不到的生命力成長下去,并且包容、堅定,可以反過來成為支持蕭闖的力,激勵蕭闖的光。在此之前總難免覺得蕭闖付出的太多,謝航回應(yīng)的太少。但在13集中,我的確在謝航的身上感受到,溫柔自有萬鈞之力。 但也不只是溫柔。她在母親面前據(jù)理力爭的樣子突然讓我想起魯迅《傷逝》中的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替我做決定的權(quán)利!”但謝航不是子君,蕭闖也并非涓生,很想要看到這兩個努力生活的人,生生不息地書寫自己的愛情故事,從對方身上得到啟迪。 蕭闖若是即將啟航的船,謝航該是能讓他穩(wěn)定的錨。錨若有事,他自然難以安心前行;但錨可以陪他乘風破浪,也永遠告訴他,有穩(wěn)定的岸可以???。 劇情發(fā)展到這里,感情是終于穩(wěn)定了,快點搞事業(yè)吧蕭闖!
第二次更新的補充: 再補充一點剛剛想到的。 其實在面對父母反對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告訴父母雷岷的所作所為,可以很好地解決困境。但是謝航?jīng)]有說。十三集的一次面試中,謝航天真到有點傻氣地被后面的女生剽竊了準備好的面試內(nèi)容,但是最后在餐桌上她也沒有表現(xiàn)出過多的怨憤:她是很善良的,不愿意以惡意揣測他人,只想著大家都只是想要達到自己的目標而已。 所以因為這份善良,她選擇了在父母面前也給雷岷留存一份體面,不去戳穿他的卑鄙無恥,而是默默承受誤解責罵。 那么蕭闖呢?他同樣有機會告訴謝父雷岷的所作所為,但是他也沒有說。昨天吳磊直播里提到,蕭闖是一個為了很會分析利弊的人。他怎么會不知道、怎么會想不到解決這個困境的最好方法是把雷岷踩在地上然后把自己塑造成英雄救美的人物,但是他也沒有告狀。 我想一是因為他知道謝航不想說,溫柔地為謝航也保留這份體面,二是因為他根本沒意識到他扮演的是這樣一個英雄救美的人物,兩萬塊不是事,蹲號子不是事,淋雨摔跤千千萬萬封沒有回信的情書都不是事,他想的只有:謝航這樣好,我要怎樣做才能變得更好、更配得上她。
這是屬于蕭闖的溫柔。
9.22 第三次更新
15—18集
這周的劇情進度不太好。劇情已經(jīng)過半,但是自主創(chuàng)業(yè)甚至還沒開始,前面都只是些小打小鬧。如果能在劇情三分之一處(也就是12集左右)就發(fā)生創(chuàng)業(yè)線第一個重大轉(zhuǎn)折就好了,現(xiàn)在有一點拖拉,后面18集必須得非常緊湊,才能讓創(chuàng)業(yè)線豐富飽滿一點了。 昨天看完更新是有點失望的。我要是只寫一些細節(jié),那當然總有話可說,劇組畢竟是用了心的,但是我不愿意寫,主要是對故事的結(jié)構(gòu)比較失望,如果要是創(chuàng)業(yè)線和愛情線齊頭并進,現(xiàn)在呈現(xiàn)出的效果就是跛足的狀態(tài),重心完全傾斜,結(jié)構(gòu)就搖搖擺擺,主角看不出發(fā)展,太需要歷練。特別是這是一部時代劇,年輕人勇立潮頭的野心,在這幾集也顯得氣力不足了。
18集的蕭闖,總算是有孤膽英雄的氣質(zhì)了。前面展現(xiàn)出太多不成熟不踏實,預(yù)告里可以見到他即將被放逐回市場經(jīng)濟的海洋,接受浪潮翻涌擊打了。
想到《縱橫四?!防镏軡櫚l(fā)的角色缽仔糕,原本和張國榮飾演的角色一起,后來任務(wù)失敗后也是自己承擔后果悄悄離開。蕭闖看了那么多英雄主義浪漫主義電影,自己向往成為英雄,自覺犧牲,怪不得任何人;其他人,包括裴慶華,也并不卑鄙。其實我一直覺得開頭那次賣漢卡他其實是虧欠了裴慶華的,這次才算是真正還回來了,結(jié)構(gòu)和情感上的一次呼應(yīng)。
現(xiàn)在的蕭闖會讓我想到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shù)家的畫像》中的一句話:
去生活,去犯錯,去跌倒,去勝利,去用生命再創(chuàng)生命。
至此,這是我覺得最能作為蕭闖人生注解的一句話。
去盡情愛恨,去嘗遍失敗,去承受痛苦,去面對不堪,去自我審視,但是不要失望,不要回頭,不要丟下你的英雄主義,不要忘記你自己是誰。
9.27 第四次更新 19、20集 終于來到了我最期待的剪頭發(fā)。之前有猜測過剪頭發(fā)的直接原因,但是在戲里卻好像沒有這樣一個真正理由,而更像是一個告別儀式。理發(fā)師說這不是你最寶貝的香港電影里一樣的發(fā)型嗎,其實就是在暗示,這種理想化的,羅曼蒂克的消亡。戀情終結(jié)之時,百廢待興的人生,從浪漫主義到現(xiàn)實主義,蕭闖要真正面對生活的錘煉了。 “忘掉種過的花 重新的出發(fā) 放棄理想吧” “好景不會每日常在 天梯不可只往上爬 愛的人 沒有一生一世嗎” 在18集片頭蕭闖和謝航見面的那一次,他心底已經(jīng)預(yù)知了分手的結(jié)局,一言一行都暗含離別的隱痛。 “人這一輩子其實挺苦的,那不得得勁狂歡。”很有尼采酒神精神的一句話。蕭闖有浪子大浪淘沙后熠熠閃光的真心,卻也是縱情聲色電影散場后的伶俜一人。 之前給謝航送禮物都是送漂亮衣服,最后要離開反倒送的都是些日常用品,后來到了廣州還在懊惱忘記買口罩。貼身物品其實才最見真情,滲透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剛剛看花絮看到剪頭發(fā)時吳磊喝的是真酒,喊卡了后情緒扔在臉上打轉(zhuǎn)。吳磊和角色之間,像是兩杯水倒在一個瓶子里,隨后再倒出,仍然是不多不少兩杯水,然而水已溶于水中,那樣自然,那樣難舍難分。
10.10 第五次更新 21—30集,抓一些印象深刻的點寫 1.9.15第一次寫第三集時我說我謝航是一個很有好奇心的女孩子,這周看來確實如此,否則她不會想要挑戰(zhàn)遠赴廣州從事銷售工作。 2.也寫過蕭闖很容易把心給別人,否則他不會被錢東來騙,又因為義氣給魯哥那么多股份。其實這一點和他吃百家飯長大的身世是很不吻合的,他應(yīng)該是最知道人情冷暖人世險惡的那種人,往好處說這是他知世故而不世故,往壞處說這是編劇亂改身世的漏洞。 3.雖然蕭闖對謝航是一見鐘情,但是我前面更新也說了他們后來是智性的結(jié)合,從放映機這一段對話中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彼此你來我往、知根知底、默契相合的愛人。謝航包容蕭闖的孩子氣,蕭闖給予謝航塵世中最赤忱的浪漫幻想。 4.蕭闖說謝航是他想要讀一生的書,謝航說她最愛的書是《黃金時代》。私以為《黃金時代》所傳達出的性觀念以及時代反思,在九十年代初還是蠻大膽的,放在今天其實都蠻超前。謝航遠比表面上更加開放,也更加深刻。 5.蕭闖與張萍萍,有些時候真像唐吉訶德和桑丘,不免笨拙傻氣,卻如此生動明亮。張萍萍同樣是很浪漫主義的人,用口琴吹友誼地久天長,在最落魄時過年仍然要貼春聯(lián)。 6.裴慶華從第一集的木訥古板,到現(xiàn)在的處事周全,變化真大,為他感到高興。其實無論是裴慶華還是謝航,他們的變化都遠比蕭闖鮮明。蕭闖不是沒有成長,但是他的性格是從一而終的,一直都開朗、熱情,包括看他后面對待張萍萍,一樣的認準一個人就會全心全意對他好。所以他落魄時謝航遠赴廣州來找他、裴慶華偷偷留下現(xiàn)金幫他、張萍萍甚至為他舍命,這種付出與回報是雙向的。而其他人的成長,都多多少少和他有關(guān)。
吳磊,勇敢地迎風起航吧!
一口氣追到12集,都不敢快進。蕭闖的活潑有趣,機智幽默;裴慶華的穩(wěn)重踏實,重情重義。一個個人物鮮活地躍然于屏幕,真真切切地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弄潮兒,真真的沉浸式體驗,無法自拔。你會情不自禁地跟著他們笑,跟著難過……我就是愛吳磊的每一次演繹。
前面的劇情還比較順利,后面的預(yù)告看到十八集,越來越多的曲折,劇情應(yīng)該也會逐漸到達高潮。期待剪短頭發(fā)的吳磊。
這么用心的好劇,這么好看的劇,熱度怎么就這么低呢……
第一集真的好尬,暖氣噴氣,音樂升起,孤身一人,笑噴了。本以為一直會以一個逗比片一直走下去,但是越往下看,發(fā)現(xiàn)并不只是一個青春片,更多是包含著陰謀,爾虞我詐,商戰(zhàn)等更多元素,也更期待! 36集大型立體聲連續(xù)劇??
港風復(fù)古氣息,開始的那段英雄本色很戳我,演員是原聲臺詞,吳磊的演技駕馭住了角色,臺詞情感飽滿,相當不錯,他塑造的蕭闖有情有義有擔當,我十分喜歡。侯明昊表演也恰如其分,劇情有歡笑有感動,是不錯的青春時代劇。
看了主角 以為不行 ,結(jié)果看了兩集真香了 00后也喜歡看這個 吳磊演技不錯 侯明昊演技雖有點欠缺 但是這部讓我對他刮目相看,老戲骨自然不用說 一集60分愛了 不知道后續(xù)劇情怎樣,四星推薦。
好喜歡譚媛啊
片方真的很用心,從頭到尾的用心,可是太沒意思了。不是劇本的問題,劇本有節(jié)奏的,看了幾集感覺導(dǎo)演的問題比較大,該重場戲拍的重是重了,情緒根本沒起來。除了第一集比較精彩,后續(xù)一路走低,這個劇在定位之初似乎就有點模糊,究竟要網(wǎng)感爽文還是主旋律,是要年輕觀眾抓青春感還是要厚重感,現(xiàn)在介于二者之間,有點尷尬。再一個這個題材真的一點都沒有話題度,沒有鉤子吸引觀眾進場,進場以后平平淡淡,確實留不住人…
不太好,情節(jié)順拐太嚴重,沒有去找人物做選擇的戲點(即抉擇點),制作上那么用心了,劇本那么拉胯,比如說蕭闖和裴慶華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guān)系,兩人的立場各自是怎樣的,沒有去構(gòu)建,人物做選擇時內(nèi)心天平兩端究竟是什么、他是如何做出選擇的,選擇背后的代價和犧牲是什么,這才是塑造人物,現(xiàn)在全程劇情快如火箭,裴慶華被開除了、跟蕭闖鬧不愉快了、突然又回來繼續(xù)幫他們了……人物內(nèi)心掙扎在哪兒呢?全程忽略戲點,避重就輕只拍大面兒上的時代風云,忽略人物塑造,靠演員外化的表演去拉分數(shù)。觀眾要看的不是年代科普劇,而是故事和人物。又比如說譚啟章吧,原著里他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貍,類似《大江大河》水書記這種吧,雖然給裴慶華蕭闖一些便利,但也有自己小算盤,現(xiàn)在可好,人物兩面性全都沒了。對,這個劇本最大的問題,人物維度太單一。
就像小孩扮大人
年代感做的很棒啊,吳磊的演技臺詞很不錯,撐得起蕭闖的人設(shè)
看過主題曲的MV后就非常期待正片,終于等到了,原作貌似是個商戰(zhàn)小說,但預(yù)告里露出的是滿滿的青春熱血,兄弟情深共同創(chuàng)業(yè),應(yīng)該會很好看的
不是爛劇,但也絕對不驚艷。缺點是雙線敘事沒有把兩個男主很好的捆綁,散掉了。結(jié)尾譚啟章的黑化真的很突兀。謝航的演技實在不忍直視。這個劇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又想迎合觀眾又想做出自己的感覺。所以既不下沉也不極致。中庸。在制作上小糖人一如既往的穩(wěn)。(還有就是只要公司吃飯就在火鍋店有點迷,太多了。)
從預(yù)告就被吸引到了,看完正片真的眼前一亮,小糖人的把控能力還是牛的,不管是年代感營造還是劇情設(shè)置上都很出彩。
拍濫俗的企業(yè)家男人還能拍出一些清新感不愧是棋魂導(dǎo)演。吳磊弟弟扮演主流的男人遠沒有邊緣性角色動人。雖然我知道這是他需要做出的嘗試。我是多么希望看到他能站到更高的位置,不僅僅是指世俗公認的演藝事業(yè);這個更高,意味著能不被世俗束縛的某種超越。我不知道他能否理解我說的這句話,他還這么年輕。多么希望他身邊的人能好好珍惜他。珍惜他的靈氣。希望他能好好讀書,接更好的劇本。書生之見。
本來挺擔心吳磊hold不住這種年代劇的,但看了正片之后感覺還不錯,蕭闖身上那種豪邁重義氣的風格跟吳磊還挺貼的,挨家挨戶敲門鞠躬請求大家為裴慶華說話的那段有點戳到我,他真的太好了
開頭矛盾就直接展現(xiàn)出來,倒賣漢卡被舉報,不過蕭闖好仗義,留下自己承擔責任讓朋友先走,這人設(shè)我愛遼
90年代的還原感做的確實不錯,以計算機發(fā)展為背景的年代劇還是不多見的,繼續(xù)追著看看。
節(jié)奏好評,和掃黑一樣都是我今年沒開倍速的劇,90年代的各種元素被玩得很溜,真正走過那個年代的人會大呼過癮。吳磊演的蕭闖在改開的浪潮里浮沉,勝時狂歌痛飲,敗時從頭再來,是那個不甘平庸、勇敢搏擊的時代的精彩縮影。
這劇質(zhì)感真好 就是侯明昊演技有點尬
劇的整體呈現(xiàn)很符合年代背景,服化道年代感很強,故事也很有意義,反映中國IT企業(yè)從代理售賣到開創(chuàng)民族品牌的過程,想想都很熱血。
《啟航》在片頭用了大量充滿年代感的老視頻,擁擠的大街,飽滿的笑容,充滿時代感的服裝和食物,一下子就把人拉回童年。劇中的兩位男主,蕭闖代表的是投身時代浪潮中的拼搏精神和無畏勇氣,而裴慶華代表的是浮華名利之下的純潔初心和底線堅持,既為對照又互相成全,與事業(yè)線并行的友情線格外打動人。
三石弟弟的造型真是絕了,雖然剛看會覺得有點出戲,但是越品越有90年代的時髦玩咖范兒了,不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