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當愛來的時候
我喜歡家的感覺
我喜歡陽光的感覺
陰冷的下午,蜷縮在空調(diào)底下的沙發(fā)。陣陣寒意還是止不住地湧上?;丶乙詠碜畛8傻囊患虑榫驮撌前l(fā)抖。
很久沒有看臺灣的憂傷調(diào)了。這片子一開場,昏暗的場景,不甚吸引,卻堅持看到了最後。
媽媽生孩子。女兒也跟著生。
媽媽生女兒的時候是意外。女兒懷孕的時候也是意外。
這個家庭很亂很複雜。兩個媽媽,一個爸爸。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最讓我感到親切的是爺爺。每天早起打一套不知道叫甚麼名字的拳。不論發(fā)生甚麼,總是扮演著救世主般的角色。每個家庭都要有這樣的頂梁柱,撐住所有的變故。還有就是叔叔。一下子讓我想起了海洋天堂。對於這一類人,我一直特別敬佩。他們保持著人類最純樸的感情?;蛟S,只有他們,才真的是用心在生活的。
最後的最後,來春終於懂得了甚麼是關心,甚麼是愛。哪些人是真的關心自己,哪些人是真的愛自己。
很小的時候,每次一傳八卦,總是會夾帶著這樣的話。打是親,罵是愛。只有真的在乎你,才會關注你。才會時不時地嘲諷幾句。那是因為,我想告訴你,我真的有在乎你。
這次突如其來的親人去世讓我無所適從。九十歲的老人,慈祥地躺在床上。如同睡著了一般。再多的淚水也哭不醒她。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將她好生安葬。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才最痛。
所以請懂得珍惜。
2 ) 《當愛來的時候》:在傾斜之中構(gòu)筑平衡
影片剛開始時,一個接一個的淡出黑屏,把鏡頭切割得斷斷續(xù)續(xù)的,都不大想看了。好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手法很快剎了車,原來竟是這么好的一部電影。
一大家子,八口人,生計來源是一間餐廳。這個家的原住民是大媽雪鳳和她父親。其他的都是新移民或新增人口:丈夫黑面是入贅來的,后來又娶了阿華,阿華育下兩女一男。黑面的智障弟弟阿杰,本來跟母親一起生活在金門,母親過世后,也來臺灣投奔哥哥。這是一個看起來亂象頻生、鬧鬧嚷嚷的家,不過也一年一年地過來了。當家的是大媽,里里外外盡張羅,刀子嘴豆腐心。老父親事事神融氣泰,日復一日虎虎生威地在露臺打一套拳操,對誰都是慈心愛護——這才是這個家最堅實的根基,十幾年里護佑著家人該出生的出生,該長大的長大,該老去的老去。
大媽強勢得很,對黑面也是張口就罵舉手就打。黑面的隱忍,自然緣自他入贅的身份,緣自他又娶了二媽,緣自她和二媽人過中年又生了個男孩,當然還有他的智障弟弟。這個男人一輩子被大老婆看不起,大庭廣眾下也會被大媽指點給別人看,諾,我就嫁了個這種貨色。被大媽呼來喝去,他連還嘴都省了。吃飯夾個菜,也要看大媽臉色。黑面心里肯定苦的。他酗酒,自創(chuàng)一首罵大媽的歌來唱:“有一天大媽你老了,我會拿一根繩子讓你上吊。你如果沒死,我會把你踢進水溝。那時候老子看你有多厲害……我從年輕時,就被你念到老,人情事事已經(jīng)看透透,有誰比你的財產(chǎn)還重要?!笨珊诿嫱蝗坏瓜铝耍┌Y晚期。最承受不了的竟然是大媽,精神重創(chuàng)下的她,哭哭笑笑地唱著罵自己的歌,還說其實蠻好聽——復雜家庭關系中的個體,沒有誰是容易的。
阿華和黑面從小一起長大,黑面為逃避照顧智障弟弟的責任,離開金門到了臺灣。阿華呢,則當了歌仔戲演員。后來懷著別人的孩子,嫁給了黑面。能被收留,對大媽對黑面,她心懷感激。但心里一定委屈的——沒辦法的事,多少人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一條委委屈屈的人生之路。怨都不知道該怨誰,能怨誰。剛滿十六歲的女兒來春,竟然有了四個月的身孕,阿華怎能不生氣?“你能生我為什么不能生,你不是很會生嗎?你是生孩子的工具呀?!”女兒的這句狠話,真是傷到了阿華的痛處。當?shù)鶍屪畋罎⒌?,恐怕就是孩子犯下的錯,跟你當年犯下的,如出一轍。
“你的出生是我的不幸?!眮泶菏鶜q生日,全家除了智障叔叔,沒一個人記得。來春埋怨母親,母親竟然扔過來這樣一句話。如此語言暴力下長大的孩子,竟能夠葆有對生活、對人生的善意與愛,我倒是覺得蠻驚奇的。
不過生命的堅韌,無論有序無序,生活一往無前的力量,總是一次一次超越人們“過不去了”的以為。過不過得去,都得過去。
強勢的大媽,在驟然而至的災難前,“嗄嘣”一聲斷了。太硬,就缺乏韌性。倒是平素低眉順眼的阿華,臨危不亂,成了一家人的主心骨,里里外外當起家來。那怕兩幫黑社會在店里叫板,她也敢上去二話不說拎起槍來就扣板機。說來呢,這樣的女人,硬在骨子里。因為她知道,沒得靠的。男人、家業(yè)都是別人的。一天一天的日子,都像是拜人所賜。寄人籬下者,危機意識怕是從來都有的。
影片的主線其實是來春的懷孕。來春應該不知道自己不是黑面的親生女兒,但在這樣復雜的一個大家庭里,要想得到細膩的呵護與關愛,幾乎不可能。成長只能靠自己摸爬滾打。驗孕棒不就是妹妹來日的嘛。妹妹不知會從姐姐的成長中吸取教訓,還是收獲經(jīng)驗?新的郵遞員對孕婦來春沒有興趣,他要討好的是更年輕的來日。生活中的那些問題往往遍布蛛絲馬跡,特別是成長這件事。成長中的問題真的沒什么是一蹴而得,一步到位的。孩子們恨死了爸媽拿著放大鏡驗看他們成長中種種細微的端緒或形跡,但如果父母連看一眼的功夫和耐心都沒有,那就只有看著孩子一步步走向糟糕。
來春在家里不被重視,自然會到家庭以外尋找。年輕輕的女孩,就差舉著個“來愛我吧”的牌子招募志愿者了。應征者自然不會少。來春收到的情書都是按人存放的,一人一束,“又多了一個笨學長”——她半是得意,半是做作地說。但這些學長,又都是些什么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是不是也帶著種種殘缺——生理除外——一聽到女孩說“我有了”,立馬逃之夭夭?!笆裁唇杏钟辛耍俊眮泶涸陔娫捓锓磫柲杏?。可從劇情看,來春像是初孕。那這個“又”字,是不是這個眼睛會放電的男生,送給其他女生的“禮物”?就像不久以后,他和大肚婆來春擦身而過,只略一遲疑,對新女友“你認識她?”的問題,干脆利落地回答:“不認識!”我想他是真的不認識了。他干嘛要“認識”她們呢?
“靠,哪招啊?”來春去找男友,男友房子已退租,人消失了。來春罵道。罵聲里雖盡是無可奈何,但聽不出也看不出天塌下來那種凄慘。我做了,我就敢當。我有了,我就生下來。來春的這種勇氣與生俱來,來自阿華。
但我還是要問:青春一定要這么莫名其妙嗎?
我很喜歡陽光的味道,但是天空總是陰陰的……
我喜歡我的家人,我也喜歡熱鬧……
我喜歡眼睛會放電的男生,但這種男生好像都很花心……
我喜歡被關心的感覺……
我喜歡初戀的感覺,但那種感覺已經(jīng)不會再有了……
來春一直喃喃自語著,少女的這些情懷慰藉著她自己,也軟化著生活的粗糲。只是不知道,將來的她,會不會把關注、關心、關愛多多地投向她的寶貝?讓他(她)不用舉牌去招攬關心和愛。
智障叔叔反而成了影片中最溫暖的部分。如來春所言:他天真、沒有心機。阿杰話雖說得慢,但從不繞圈子,直接簡單明了。因為從小被人欺負,人家數(shù)“一、二、三”,拳頭總是應“三”而下,所以他不喜歡“三”,把家里所有的遙控器,甚至計算器上的“三”統(tǒng)統(tǒng)涂掉。他有超常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智障者的特殊才能,總是讓智常者心生居高臨下的憐愛。大媽就是,你我恐怕也是。阿杰以畫畫和存錢娶老婆為人生寄托。他的那些畫作,總有一種俯瞰的效果,就像他出竅的那部分靈魂,在冥冥中握著他的手,一點一點,陪他把種種飽滿的顏色涂抹在畫紙上。
來春說不知道明天還會發(fā)生什么事,但她一直鼓勵自己:沒關系。爸爸臨去前的魂靈也來鼓勵她:你行的,你可以面對一切。
“肚子被搞大,被我爸打!”來春沖郵遞員學長狂嚷嚷。那種不管不顧的架式,恐怕才是她直面未來的底氣。
很喜歡這種誠誠懇懇的電影。有些場景真實得,就像是在來春家里悄悄設了臺隱性攝影機,偷偷地記錄著。觀眾看到的,就是這一家八口真實的生活。
(請勿轉(zhuǎn)載)
3 ) 《當愛來的時候[When Love Comes]》生老病死
http://axinlove.com/2011/04/when-love-comes/《當愛來的時候[When Love Comes]》生老病死
by @xinl.ve 110421
Movie Rating:Bravo!
張作驥才說自己不夠商業(yè),電影不被業(yè)內(nèi)和觀眾看好,馬上金馬獎的評委就慧眼識珠地將《當愛來的時候[When Love Comes]》從一批大制作的夾縫中挖出,觀眾票選的最佳影片的榮譽也落到《當愛》的頭上。幸福來得如此突然,發(fā)表獲獎感言的導演,沒有釋放出些許激動的痕跡,依然不忘表示影片還在上映,請觀眾捧場。
路邊社認為張作驥獲得最佳劇情片是因為《當愛》回歸了臺灣本土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攝影、構(gòu)圖等明顯的視覺風格在《爸…你好嗎?[How Are You Dad]》曾經(jīng)提到過。在本片之中,的確不只一次地可以看到人物拘于空間的場景。而在光線、色彩、對比等視覺效果上,《爸…你好嗎?》的畫面經(jīng)過處理,非常亮麗,比《當愛》的原汁原味更像是電影中的劇情,《當愛》的故事仿佛就是它處發(fā)生的一段真實,等你走過去就能觸摸得到。
是否還有人記得《爸…你好嗎?》里的《我怎舍得分離》,海邊沙灘上不停被練耳根的父親再也沒有回來?!懂攼邸返墓适率沁@段劇情的加強版。夫妻間的情感故事在本片之中擴充至兄弟、父女、母女等親人之間,而且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大家庭。觀眾通過阿春,感受家庭生活表面上的冷漠。寂寞而百無聊賴的阿春,甚至是一步步把觀眾逼向青春苦悶、不被人理解的絕望角落,讓觀眾不得不迎接阿春縱身一躍后的慘烈。電影這樣的鋪墊對比后來的峰回路轉(zhuǎn),成功駕馭精妙情緒的張作驥,也就成功將短片變成了劇情長片。
外公對小弟的態(tài)度是最先感受的溫暖。阿春不能體會,觀眾感受到了,懸著的心放下來一點。后來揭開的個人世界不為小兒女所知的隱秘,成為激動心弦的驚雷,一個個由父親黑面、大媽、二媽等人拋出來。有時候寥寥幾句話,一個場景就暗示了很多事情(見下圖)。
大媽抽煙,二媽不抽。大部分時候藏在大媽的身后,她過去的經(jīng)歷,阿春的血緣,當二人更親密一些的時候,二媽的多年未曾表達的感激之情才能脫口,觀眾也才得知。有紋身的二媽,看著膩歪的兩伙黑幫談判,朝天一槍,問題解決,場景切換。
歌曲家后在臺灣的影響是大陸人無法估量的,丈夫黑面發(fā)泄委屈和不滿的戲謔之詞,變成妻子哀傷思念時的寄托之物,愛之深的極致也不過如此。
生,二媽生子開始電影,來春生子結(jié)束,在同一個地方;
老,抵擋不住的腳步回不去的從前,黑面和弟弟,還在肚子里的來春,現(xiàn)在的大姑娘;
病,有些話還沒來得及說,你便臥床不起,再也聽不到擬說我的壞話,我不停嘮叨給你的決定;
死,遇車禍的青年和年齡最大的外公,他們離死亡最近,不料一個收獲了愛情,一個世事洞明地怡然打著太極。
中國人喜歡討個好口彩,喜慶歡樂的場合,病、死之類的字眼最好是不要出現(xiàn)。當愛來的時候自然應該是溫暖舒適的關口,但《當愛》伴之與生老病死的妝容。能因忌諱生老病死的偏貶義,便將到來的愛拒絕?徒嘆一口氣,為避免出現(xiàn)更肅殺的情狀。
提及《Departures[入殮師]》,《當愛》的配樂從中學習了不少,后者小提琴和鋼琴的使用比較克制。
When.Love.Comes.2010.DVDRip.XviD-CoWRY
4 ) 當陽光來的時候
忽略個人化、私密化且碎片化的《爸,你好嗎?》,《當愛來的時候》跟《蝴蝶》在拍攝技巧有不少共同之處,比如反復出現(xiàn)女性人物的旁白、長時間的淡出黑幕,這些都大大放慢了影片節(jié)奏。如果要說下個人感受,就跟來春在結(jié)尾說的,她希望叔叔講話能快一點,我也希望這部電影能快一點,那樣至少觀看時會舒暢一些。
如果放大陽光在整部電影的作用,那《當愛來的時候》又跟《黑暗之光》和《美麗時光》組成了“光的三部曲”。除了首尾都有出現(xiàn)的陽光與新生,陽光在《當愛來的時候》里其實是不大見得到的,這跟其他兩部電影是一路的。沒有光,卻要努力尋找光,尋找微弱渺茫的人生希望。關鍵的看鴿子和去金門段落,別說沒有陽光的影子,人物情緒低落,畫面陰沉憂傷,就剩一個傻子在喃喃自語。
作為人生過程的生老病死以外,人物關系和細節(jié)上的編織鋪墊,《當愛來的時候》依然有許多張作驥的個人標簽:一個智障或殘障人物,這回小叔角色的戲份相當之多,是添彩還是過火,所起功能也是瑕瑜互見。一個挺大的家庭群體,位處底層,族群特征明顯,家族成員的組成不大尋常,有外來者,三代同臺,大家可以一起圍坐吃飯;故事不可避免地牽扯到黑幫,由于《蝴蝶》有過放大表現(xiàn),這回《當愛來的時候》只是順帶提及;一場或多場面向大海的內(nèi)心戲,主人公往往在這時候迎來內(nèi)心的激烈沖突,或預示了重大轉(zhuǎn)變。
不過《當愛來的時候》又跟另外兩道光有大不同,張作驥留給了人物真實的希望,這在之前都是沒有的,那會大抵是以慘死告終,幻想落幕。我把它理解為從超現(xiàn)實的想象墜入了忙碌碌的現(xiàn)實,導演終于不再悲觀,不再相信需要靈魂深處的自我拯救??赡苷驗檫@個原因,《當愛來的時候》就少去了靈光一閃,缺乏突然的戲劇逆轉(zhuǎn),只有平淡、踏實去做人,認認真真。正因如此,《當愛來的時候》沒有那么多的不合常規(guī),很多場戲都有點通俗劇化了——就像來春的激情戲和沖突戲。
張作驥是如此熱衷于表現(xiàn)年輕男女,所有作品的主人公都集中在這一年齡段。他覺得他們還可以犯錯,至少錯了還可以改。再不然哪怕是錯得回不了頭,他也會放任他們的沖動與倔強。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處于青春叛逆期的來春渴望愛、尋找愛卻沒有愛。她把希望寄托在了比自己更不懂事的男孩子身上,小錯變大錯(那個古怪癖好已經(jīng)揭示了問題所在)。她無法理解父親,無法理解那個家庭,動不動就要張嘴來罵。金門一段,看著門外玩火花的小叔,父親說害怕照顧他,害怕承擔責任,《當愛來的時候》的主題已經(jīng)呼之欲出。來春把孩子生下,她能照顧好家人,更明白了作為母親的責任。一時的倒霉,不代表你一輩子都會倒霉。即便好像來錯了這個家庭,來錯了這個世界,一世人真痛苦,但是那也不意味著你就可以踐踏愛,放棄愛。
以《當愛來的時候》的開場來說,也許有人會立馬想到《悲情城市》(張作驥也是HHH系導演),新生、家族和餐廳酒館,但是電影后來未能把格局展開,反而沾染了這些年的小清新通病。簡單比較下李亦捷的旁白和辛樹芬的旁白,輕易就能發(fā)現(xiàn)《當愛來的時候》的薄弱所在。文學性不夠,矯情有余,憑空而起的感悟旁白太多了點,主人公幾處情感爆發(fā)太過強烈。當然了,不是每部電影都要往《悲情城市》的高度靠攏,試以張作驥作品作縱軸參考,《當愛來的時候》依然有太多不足,電影反倒像少女意外懷孕等多則當代社會新聞的整編合集。
在很多華語電影中,陽光都可以被解讀為父權威嚴。但在《當愛來的時候》里頭,女性處于劇作和實質(zhì)沖突的領導位置,父親處于弱勢地位。父親之死也成為了重大轉(zhuǎn)折,陽光微弱,消失又重現(xiàn)?;蛟S,正因為張作驥第一次如此重視女性人物,才有了《當愛來的時候》的種種變化。當母親不經(jīng)意露出背后的紋身,同是打在身上的陽光,女兒顯然已經(jīng)重復了母親的命運,在角落處頑強求生?!颈本┣嗄陥蟆?/div>
5 ) 愛是彼岸最孤寂的時間
電影開頭緩慢的鋼琴落點,配上舒緩而低沉的大提琴聲,告訴我,這是個不歡快的故事。
全片細膩的拍攝手法,加上女主角反復出現(xiàn)的{我喜歡陽光的感覺,可是天空總是灰灰的}獨白,思緒隨著這部家庭劇情片聯(lián)想著因愛而將每個人緊緊連在一起的親人,思念被拉得很長。于是,在瑣碎的生活中,我們被親人忽視也好,被親人忘記也好,慢慢咀嚼著愛的滋味,原來它是有如上帝般偉大。
主題曲的歌詞寫的很美:林尚德詞曲
『川流的思緒,在困乏之后決堤,泛濫后,無風無雨,只剩空蕩的自己
命運像條魚,靈巧的無法言語,冥冥中有種秩序,游進干枯的心理
愛是掙扎,愛很優(yōu)雅,愛是對話,如此偉大
愛是責罵,愛很復雜,愛是懲罰,讓人害怕
我不是故意,裝出平靜的神情,沿途的綺麗風景,要仔細才能看清
愛是掙扎,愛很優(yōu)雅,愛是對話,如此偉大
愛是責罵,愛很復雜,愛是懲罰,讓人害怕
川流的思緒,在困乏之后決堤,泛濫后,無風無雨,只??帐幍淖约骸?br>
很久沒被兩部臺灣電影感動了,之前在流行媒體文化研究的課上,看了父后七日的片段,哽咽了很久??煜抡n時,老師說,其實我覺得今年看過的最好的臺灣電影是當愛,我心里就一直念叨著要找來看。前幾天,在誠品的展銷臺上看到DVD,海報上女主角的憂傷側(cè)臉仿佛在聆聽愛來的時候的聲音。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不也常常在某個孤獨的時刻回想什么是愛,如何去愛嗎?
愛,很復雜,復雜到當愛來臨,我們錯過,失去。
愛,又很簡單,簡單到當愛來臨,我們包容,擁有。
每個人都想要被關心,可是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被關心時,卻是一句責罵,一個巴掌,然后年少的我們懷疑愛的本質(zhì),一次次的質(zhì)問自己,愛就不能像生命了的叔叔那樣,天真、沒有心機嗎?
直到后悔莫及,直到愛變得不優(yōu)雅,直到愛變得有心而無力,才開始反省,沒有仔細看清愛的模樣。
最后發(fā)現(xiàn)留給自己的,時間,才是彼岸,有如陽光般轉(zhuǎn)瞬而逝,剩下空蕩的自己。
6 ) 當愛去的時候
原文:
http://faydao.com/weblog/1659.html備份:
http://xiaodao.us/blog/1921.htm這是一堆愛的故事的堆積。各種頭緒,像胡亂堆積的線,瑣碎得讓人難過,卻怎么都無法讓人躲閃。
從女主角的母親的分娩開始,一段一段的瑣事在生活里鋪開。盡管開始時的一段旁白幾乎讓我以為這是一部關于90后愛情故事的文藝電影。可導演的意圖卻只是在“愛情”這個昂貴而無奈的詞語上打了個閃,然后又慢慢地回到了更為廣泛意義上的“愛”上來。這一回,沒有任何讓人稱道的橋段,也沒有讓人記憶猶深的對白。所有的情景,都只是為了表達愛的各種狀態(tài):掙扎、恐懼、猶豫、責罵、承受、面對——所有處在這些狀態(tài)的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從這一家子來看,我看到更多的就是掙扎。年輕的來春似乎從來沒有猶豫過去怎么愛別人,也似乎從來不會想未來會是怎么樣。她需要這樣的一種愛:被關懷,而且不是無聲地被關懷。她需要那些能被說出來的愛,被注目的愛,像個孩子,需要光鮮漂亮的衣服。她一路掙扎著,逐漸成人。作為來春的父親,這個市井中最普通的男人,則掙扎在他的親情世界里——“責任”二字像幽靈(或者精靈)一樣纏著他,至死方休。而他所存在的另一面,則像一個荒誕而統(tǒng)一的矛盾體一樣:大男子主義、擺譜、在妻子身上實施暴力。不知道他的身上,除了親情這個綁帶,還有什么在心底是柔軟的?
那個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弱智叔叔,反倒是看起來是這部電影中惟一的正常人——至少他那傻乎乎的情感,對這個世界還存在著各種彩色的幻想,也算是一種“愛”——比如對那只小雞的純粹的喜愛。只是這樣的愛無力,在那些“正常人”們看來就更加顯得無聊?;蛘咭舱沁@個不算實際意義上的男人,讓來春逐漸感覺到了外界不曾給她的關愛。于是,導演給了觀眾一個光明的尾巴。使熒屏外的人免于“失去愛”的絕望。
整部電影絲毫沒有“愛”的明快色彩,充滿昏沉、陰郁,連音樂都配合得讓人郁悶得發(fā)指。影片也從最初的子華這個上一輩生孩子開始,到來春這個后輩生孩子結(jié)束?;蛘咴诘搅俗詈蟮陌坐濓w舞的情景,人們會燃起希望的顏色。
只是我們往往忘記了,生活要比電影難多了?,F(xiàn)實中可能根本沒有白鴿,多的只是陽臺上的雞屎。當然,我們也沒辦法想象,一個人的生活如果像電影那般復雜迷離,那恐怕真的只有找二斤豆腐,一頭撞死算了。
當愛去的時候,人們說,你就真的長大了。祝福那些來春和她的孩子們。當愛來的時候,你們能再有赤子之心,不管這生活多么瑣碎和扎人。
2011年2月5日、6月2日
金馬獎是用來坑爹的
導演一直想盡辦法告訴別人什么是有愛,其實大家都早就懂的,可能是你自己不夠懂得如何拍一部收斂又好看的電影。
兩場臨產(chǎn) 兩起事故 來臨了~~~~
“有一天妳老了,我會拿一條繩子給妳上吊。妳沒死的話,我會把妳踢進水溝,到那時候我看妳有多厲害?!?/p>
如果看進去了,會覺得這個片子相當牛逼,如果你沒有看進去,說明你還得再看一遍。
果然是張作驥重回巔峰的作品,無論是本土的氣味,演員自然到位的表演,甚至是大銀幕的質(zhì)感都讓人感動無比,把一個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狀態(tài)和生命的苦楚與超越都刻劃的極深入動人??上У氖侵嗅岫沃崴坪豕?jié)奏就有點失控了,有不少的重覆與停滯,削弱了結(jié)尾可能的力道。
張作驥給人最大的驚喜就是從來沒有進步。
寫實。
我被治愈了,睡得好香...
大媽二媽都是媽,如今你也成了媽!
等做了母親,也就懂得了愛,這應該就是片名的含義吧。好大的一家子,恰是很棒的親情劇。張作驥拍給母親的電影,本土風、濃濃的親情,依然長鏡頭加他的抒情風格。高萌杰胖了很多,范植偉也不忘記捧場,還有曾一哲,又演了個流氓,可惜小女孩演的還是欠缺一些,不過仍算張作驥近些年的劇情力作了。
一直覺得愛有兩種極端的表達,不是溫柔甜膩,就是狂風暴雨。不論是《黑暗時光》還是《美麗時光》,張作驥的每次作品都細膩含蓄的講述溫情,還有一貫的臺語,那樣親切和本土化。值得一看的關于愛的電影。如果它沒獲得那么高的殊榮,應該喜歡的人會更多些。
一頭一尾母親和女兒在幾乎同一個地方生產(chǎn),頗有一種輪回和重生的感覺,本片好于錳岬,但父后七日更好。
把樹搖斷那塊兒我噗了。
屬于電影的音樂性,杰出的指揮家張作驥!
“當愛來的時候,要緊緊把握?!睆堊黧K又回來了,熟悉的風格,熟悉的矯情。看似簡單實則現(xiàn)實的故事,本土化的風格里處處透著家的溫情,但這樣的一部影片卻很難打動我。從個人角度來看,《父后七日》輸在這部影片面前,很是不理解?!铩铩?/p>
很草根、很親切,尤其是那堅韌的生命力。張作驥的代表作
父后七日我替你不值當輸給這個片,這是故意要激怒觀眾嗎,看著都煩了,張作驥也就這么大的本事了吧,這片在金馬完勝我表示不理解,除了比較接地氣以外亂哄哄的可以
很壓抑、很寫實的風格,很精準、很嫻熟的技巧
一個家和一群家人成長的故事,結(jié)構(gòu)嚴謹,故事草根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