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分享一些資料:《群魔》之中彼得·斯捷潘諾維奇的人物原型
涅恰耶夫,于1847年10月2日出生于莫斯科以北350公里弗拉基米爾省伊萬諾夫鎮(zhèn)一個工匠家庭。因家境貧窮,14歲時就開始做油漆工。他自學中學課程,1867年,成為彼得堡大學醫(yī)學院的旁聽生并開始參加大學生小組的政治活動。1869年,涅恰耶夫因參加學生運動被沙皇政府追捕而逃亡國外。最初他用了各種化名,試圖掩飾自己的身份,最后才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涅恰耶夫自稱是學生運動發(fā)起者,被捕后被關押在涅瓦河畔的彼得保羅要塞監(jiān)獄里,后得以脫逃輾轉(zhuǎn)來到國外。1869年3月涅恰耶夫來到日內(nèi)瓦,他假冒根本不存在的“俄國革命委員會”的代表與俄國無政府主義領袖巴枯寧會面。巴枯寧非常喜歡和信任涅恰耶夫,稱他為“小老虎”和“特別使者?!蹦∫蚝桶涂輰幰黄鹨愿静淮嬖诘摹笆澜绺锩?lián)盟”名義出版了《革命問題方法》和《革命原則》等文件。
在此期間,涅恰耶夫編寫了著名的小冊子《革命者教義問答》,該書是涅恰耶夫無政府主義和恐怖主義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革命者與自身的關系”?!皢柎稹毙迹骸案锩呤亲⒍ㄒ成淼娜?。革命吸引著他的全部”。第二部分為“革命者與革命同志的關系”。“問答”宣布:“他對自己是殘酷的,對別人也應該如此。他應該準備隨時犧牲自己,并且準備親手毀滅妨礙達到這個目的的一切東西。”第三部分為“革命者與社會的關系”?!皢柎稹闭J為“ 社會所有的人都是有罪的”。第四部分為“組織與人民的關系”?!皢柎稹毙迹骸耙粋€組織嚴密的革命家組織在關鍵時刻搞一次成功的密謀,可以奪取國家政權……革命者奪取政權之后必須全力培養(yǎng)一代新人?!?br> 因《革命者教義問答》用詞過于激烈和直白,因此無論是當時的革命者,還是統(tǒng)治者,以及后來的蘇聯(lián)政府都是秘而不宣,僅于1869年1月的《政府公報》上發(fā)表了小冊子的片斷。
1869年8月,涅恰耶夫帶著巴枯寧簽署的“世界革命聯(lián)盟”和轉(zhuǎn)譯成密碼的《革命者教義問答》返回俄國,在莫斯科組織了有莫斯科大學和彼得羅夫―拉祖莫夫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學院大學生參加的密謀組織“人民裁判團”。大學生伊萬諾夫不愿意接受涅恰耶夫的領導和欺騙,公開反對他的權威,涅恰耶夫伙同其他人將伊萬諾夫騙到一個花園,趁其不備,開槍將其射殺。事情敗露后,涅恰耶夫立即逃往國外,其余參與暗殺的人均被捕。沙皇政府要求瑞士政府引渡躲在那里的涅恰耶夫。巴枯寧應涅恰耶夫的要求,發(fā)表了《伯爾尼熊和彼得堡熊》,為涅恰耶夫辯護,稱伊凡諾夫被殺,完全是政治案件而不是刑事案件。按照國際法的慣例,瑞士政府便無權引渡涅恰耶夫。在國外,涅恰耶夫試圖在流亡者中樹立自己的權威,遭到了巴枯寧和赫爾岑女兒娜達利婭的反對。巴枯寧與涅恰耶夫的關系逐漸緊張。越來越孤立的涅恰耶夫不得不在歐洲游蕩,在倫敦他創(chuàng)辦了《村社》雜志,宣布他的“兵營共產(chǎn)主義”思想。
1872年,涅恰耶夫在瑞士因奸細的告密被捕,以刑事罪被引渡給沙皇政府。1882年12月1日,涅恰耶夫因水腫病在牢中去世,尸體被當局秘密處理,至今無人知道他的墳墓位于何地。
涅恰耶夫主義反映了俄國下層社會政治發(fā)展的現(xiàn)實,反映了民粹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已近窮途的實際情況。涅恰耶夫不是一個真正的民粹派,但他與民粹派的思想家赫爾岑、奧加廖夫、赫爾岑的女兒娜達利婭,與民粹主義運動的一個重要分支——巴枯寧領導的“暴動派”保持了極其秘密的關系。涅恰耶夫登上俄國政治舞臺之時(1869年)恰逢民粹主義運動風起云涌之勢,涅恰耶夫失敗之際(1872—1882年)正值民粹主義運動由盛轉(zhuǎn)衰之時,涅恰耶夫主義的破產(chǎn)反映了民粹主義運動的失敗。
涅恰耶夫和涅恰耶夫主義首開俄國近代革命運動中的政治恐怖主義之先河。
俄國近代政治恐怖主義建立在5大理論基礎之上:第一是被稱為民粹主義運動中的“宣傳派”領袖拉甫羅夫的唯心主義和英雄主義歷史觀,他認為創(chuàng)造歷史的不是人民群眾,而是“具有批判思維能力的人”。第二是民粹主義運動中的“暴動派”領袖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第三是民粹主義運動中“布朗基派”領袖特卡喬夫關于進行恐怖斗爭的策略思想。他認為只有少數(shù)革命家組成的密謀小組才能擔負起社會變革的任務。第四是東正教的禁欲主義和17世紀興起的分裂教派運動的影響。第五是西歐政治運動、哲學思想和恐怖理論的影響。在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認為:“恐怖就是正義,它手段迅速、目的堅定,因此它是人之美德的最大體現(xiàn)”。
國內(nèi)外學者普遍認為現(xiàn)代政治恐怖主義起源于俄國,并且視俄國激進民粹派活動家涅恰耶夫為現(xiàn)代政治恐怖主義之“鼻祖”,視民意黨和社會革命黨的恐怖活動和組織形式為現(xiàn)代國際恐怖主義的一個源頭?!陡锩呓塘x問答》被國際學界稱為“恐怖主義圣經(jīng)”。
源引自人民網(wǎng)
聽杜斯妥也夫斯基講人性,如沐春風。
《群魔》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雖沒看過原著,不過根據(jù)本片就可以判斷這種名著改編成電影的難度之大??匆幌略暮喗橛兄谟^看本片
瓦爺?shù)暮吓钠己芫誓亍E錁泛馨?,選角也值得稱贊,雖然由于片長的關系不得不刪剪部分內(nèi)容,但仍不失為一部非常不錯的陀爺作品改編影片!陀迷和瓦粉都不容錯過哦!
為什么居然沒有英字啊
你能想象從群魔里走出來的人是個什么形象。
棄。
不懂
7.2/10影片充滿了憎恨,憤怒,嫉妒,絕望,不安等情緒,幾乎每個角色的雙眼都如獸類般血紅。唯一卑微但光明的正能量也被無情的扼殺。一部優(yōu)秀但不想重看的作品
法國投資俄羅斯歷史片請了波蘭導演,有意思。
演員形象氣質(zhì)都匹配,但是不夠瘋狂,很多重要的情節(jié)被刪減,瓦爾瓦拉·彼得羅芙娜直接沒了,男主角改成沙托夫,也屬于不讀原著難知始末原由系列。還是推薦一看,為了這個彼得·斯捷潘諾維奇。
“不,不回家,我想看被殺掉的人,我想看看!”
《群魔》可能是陀氏作品里故事性最弱,人物最為繁雜的一部,所以改編難度真的很大。如果沒有看過原作,可能分不太清電影里的人物關系。總體而言是一種嘗試,但個人不太喜歡。
自由從不曾存在,撰寫地下室手記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俄羅斯病人;比體制更讓人恐懼的是黑暗的心;龐雜結構略刪減,悲愴意味不減。
88年拍成,第二年團結工會就上臺了。這片子糅合了陀式原作、瓦伊達的民族主義以及劇變前夕歐洲政治氛圍,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對俄國恐怖主義(虛無主義)的清算。沒看過原作,不知道這種所有人帶著過去直接上場的安排是否基于片長所限的刪減,但客觀上確導致劇情略凌亂,不過這種所有人物處于落幕中的安排倒也符合主題。全片配樂綿密,個別的地方存在感快要跳出畫面了,配合80年代波蘭電影焦慮深色調(diào)營造了恐怖感。一些單場的氛圍控制出色,比如縱火的那場。除了那位接納歸來孕妻的成員,開篇字幕提到的整個組織都不正常,群魔亂舞正切題,這片子可沒有讓觀眾帶入立場去恨誰的意思,它是一部帶有哥特風和特定歷史背景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黑色劇
涅恰耶夫式政治恐怖主義(當權者當然視其為威脅)。瓦伊達跟法國合作的兩部政治題材電影《丹東》和《群魔》都非常不俗。接下來有時間再讀陀翁的原著,再看俄羅斯版。
年輕人在把革命理想燃燒殆盡之后就只剩下失望失望失望。不少場景和臺詞都像先鋒性戲劇。
瓦伊達的小說改編+戲劇式表演的結合(比如《婚禮》)遇到陀就水土不服了……看得異常艱苦
安杰伊瓦伊達的群魔,捕捉到陀氏著作中的虛無、夢囈、吊詭,人聲配樂的驚悚極具恐怖浪漫,而將對于革命的預言部分更加以放大,而繼續(xù)丹東中反關于革命煽動人心的狂熱誕罔陰影中所不為人知的絕對凈化的反思,轉(zhuǎn)而弱化了加繆在西西弗斯神話中所攫取探討基里耶夫哲學自殺的部分。
the devils went out of this Russian man and entered into a herd of swine 分娩 縱火 投入冰湖 基本上最后的 1/3 異常好看 前面有些混亂 表達陀思妥耶夫斯基原本主旨在瓦伊達手里明明應該更長篇幅去鋪墊和渲染的 可惜有些不滿足 當然調(diào)度攝影也是很能看出設計和表意的
四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