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笑傲江湖》第二季 真人秀
無意間看到了《笑傲江湖》,以為是一個展示武術(shù)技巧的,可是一看,不是,哈哈哈哈,嗨挺熱鬧,聽俺娓娓道來。
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臺灣姑娘的脫口秀,臺灣人呀,本來就嗲,這姑娘展示引人好感的三句話,真是笑得人肚子疼,評委也很配合,尤其是宋丹丹和郭德綱,很幽默。只要過關(guān)就給個紅鼻子。還有一對雙胞胎,是東北的,感覺得有點像趙本山,東北話一說就很逗,還把人家孩子惹哭了,小寶貝一哭,評委們就繃不住了,感覺感情分還是有的。還有個小品,孝順不孝順的,把人家衣服都扒了,筷子——團結(jié)呀,結(jié)果孝順沒找回來,找回來了兄弟情。
總之,感覺就是搞笑的,工作之余看看很好,不過,本人認為有點俗。
再說說評委們。先說郭德綱。以前偶爾看過郭老師的相聲,感覺吧,俗了點,不像侯寶林呀,馬三立呀,姜昆呀,那樣的相聲演員。但是這次有了改觀,感覺很溫和很平易近人的人,點評也到位,還看到一個節(jié)目,他自己說,自己寫書,當評委,做演員,做編導等等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掙錢,掙了錢的目的是為了投到相聲里,發(fā)展相聲,如果只是說相聲,根本養(yǎng)活不了家。感覺很真誠,真不容易。宋丹丹,一開始是《愛你沒商量》,是個正劇演員,再是《我愛我家》,已經(jīng)向小品發(fā)展了。當然,宋丹丹還是以小品被人認識的,《懶漢相親》中,”俺叫魏淑芬,俺娘說了……“哈哈哈,想起來就好笑,給人帶來多少歡笑呀!以后宋丹丹成了春晚的利器,趙本山的絕配,但是我更佩服她,她以后不上春晚不和趙本山合作,除了壓力大,我想還有趙本山的原因吧!這是第二階段吧!近幾年,宋丹丹又向電視劇進軍,《家有兒女》《老米家的婚事》《我的兒子是奇葩》《家的N次方》等等,既有小品似的,更多是生活劇,宋丹丹都駕輕就熟,特別是《老米家的婚事》把一位母親操勞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
幾個評委,有男有女,有大陸,也有香港的,有小品有相聲有導演,年齡層次跨度再大點更好了。
2 ) 偏愛喜劇節(jié)目的東方衛(wèi)視,明年還會有第三季《笑傲江湖》嗎
《笑傲江湖》第二季總決賽巔峰之戰(zhàn)應該算得上一場完美的收官之作,節(jié)目中湊齊了相聲、小品、魔術(shù)+肢體默劇、情景啞劇和脫口秀五種喜劇表演形式,選手的表演水準也高于他們在初賽和復賽中的水平,再加上新晉金馬影帝馮小剛帶著他的《老炮兒》主創(chuàng)去捧了個場,所以“杠杠的”收視率也創(chuàng)紀錄的破了3。
要說東方衛(wèi)視對喜劇節(jié)目還真是偏愛有加,今年之內(nèi)就制作了三檔喜劇類節(jié)目,這包括《生活大爆笑》、《歡樂喜劇人》和剛剛收官的《笑傲江湖》,這樣的編排在各大衛(wèi)視中實屬少見。究其原因,只因需求決定內(nèi)容,觀眾對喜劇節(jié)目也是非常認可的,也就難怪第二季《笑傲江湖》的收視一直獨霸周日晚間檔了。而且《笑傲江湖》還獲得了第20屆亞洲電視大獎的最佳喜劇節(jié)目獎,可見對節(jié)目的認可。
有些意外,巔峰之夜竟然是在澳門威尼斯人劇場上演的,原樣的舞臺搬到了澳門,也讓總決賽有了些許的國際化味道。
總的來說,《笑傲江湖》第二季的巔峰之戰(zhàn),冷眼君是給好評的,因為能在冷飯云集的初賽中和喜劇人才缺乏的大環(huán)境下,湊齊五種喜劇表演形式,攢出這一場高水平的喜劇節(jié)目,也真真是太不容易了。
五強聚首似重回曲苑雜壇好時光
首先說一下整體賽制,《笑傲江湖》的賽制是很簡單的。100人初賽選60人晉級,60人中挑出20人進入復賽,復賽每五人一組共四組,每組第一名進入決賽,之后再由評委票選出一名,共五人進入總決賽。復賽起每場比賽中,每組選手演一個節(jié)目,車輪對決,通過觀眾票選,得票最高的就是第一名。
接著介紹一下決賽中的五強選手和他們的節(jié)目。
郭德綱的兒徒燒餅和曹鶴陽帶來的是一段相聲。用他們師傅郭德綱的話說,這段相聲還可以,有鋪墊,有起承轉(zhuǎn)合,有大雷又有小包袱,立意方面也不錯。作為觀眾角度來說,聽他倆在相聲中,將郭德綱“糟蹋”成一個肩上扛著蒼蠅,一手逗著蛆,另一手把玩著兩個紅燒獅子頭的矮胖子,也著實挺樂呵的。
不過,正如郭德綱一直強調(diào)的,其實內(nèi)心并不是很希望這倆進入決賽??吹贸?,相聲這門曲藝藝術(shù),在喜劇比賽的過程中,其實并不占優(yōu)勢,保留至決賽,也多少與郭德綱本人有關(guān),同時,也像《歡樂喜劇人》中堅持保留高曉攀尤憲超到?jīng)Q賽一樣,總決賽不能沒有相聲,但是相聲肯定奪不了冠軍。
選手張霜劍帶來魔術(shù)+肢體默劇,功底十分了得,表演也確實驚艷。其實張霜劍跟上一季中的楊金賜有一些相似,都屬于利用自身的肢體功力而進行的的默劇表演,而且這類表演屬于雅趣,不低俗,所以相比葷段子和灑狗血式的的表演,默劇相對高雅。
二人轉(zhuǎn)演員天賜表演的是脫口秀,沿襲了他從初賽到復賽的梗,將自己定位成“偶像歌手”,訴說現(xiàn)實的殘酷。雖然是二人轉(zhuǎn)演員出身,天賜的東北口音比較淡,而且舍棄了東北二人轉(zhuǎn)中的那些慣用的笑點,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就總決賽的這個節(jié)目來說,節(jié)奏偏慢,包袱有些許老舊,整體效果感覺還不如暖場的小沈龍。
選手葉逢春和馬朋表演了他們鐘愛的啞劇,講述了戰(zhàn)場中,兩個敵對落單士兵之間的故事。這個節(jié)目讓人想起來《歡樂喜劇人》中沈騰曾經(jīng)表演過的一個作品《熱帶驚雷》,都是戰(zhàn)爭題材的背景,且舞臺道具也有些相似,也都有反戰(zhàn)和諷刺的意味在里面,這個節(jié)目應該算總決賽中劇情感最強的一個。
當晚的冠軍白鴿劉亮夫妻表演的小品,承襲了他們的綁架題材,笑點多多,結(jié)尾煽情也煽得恰到好處。應該說本季的《笑傲江湖》最大的收獲和發(fā)現(xiàn)就是這對夫妻了,相信很快就會有其它更大的表演機會給到他們。
這五個喜劇節(jié)目的節(jié)目質(zhì)量和表演水平都是很不錯的,可以說是給了《笑傲江湖》第二季一個完美的Ending。
當然就整個《笑傲江湖》第二季來說,既有可圈可點之處,也有令人擔憂之處。
棚錄素人選秀節(jié)目選對評委是關(guān)鍵
《笑傲江湖》第二季在收視率上一直保持很好的成績,評委功不可沒。
在《笑傲江湖》第二季前期宣傳時,綱剛丹(杠杠的)的評委團就是看點之一,尤其是第二季新加入的郭德綱令人充滿期待。現(xiàn)在節(jié)目收官了,看來花在郭德綱身上的評委費確實挺值。
整季節(jié)目中,郭德綱強大的控場能力,和選手逗趣時的冷幽默,再加上時不時調(diào)戲一下馮爺和宋丹丹的橋段,都為節(jié)目增趣太多。更甚時,郭德綱逗趣選手的內(nèi)容,都要比選手自己準備的段子好笑些。
第二季宋丹丹保持第一季的本色,不過笑聲收斂了很多。(可能是看到觀眾吐槽她的笑聲太魔性)
馮小剛卻搖身一變,從第一季的爆辣評委改走暖男路線,經(jīng)常撫慰選手不說,還當起了伯樂。不僅邀請“舞蹈美少年”何賢文畢業(yè)后去他的公司上班,還打算和“神經(jīng)質(zhì)少女”陸敏雪簽約。
三位評委為了節(jié)目也是盡職盡責。郭德綱和選手頻繁互動,宋丹丹認了兩個兒子,馮小剛說了次相聲,三人還一起唱了RAP,上臺獻藝。
所以,對于這樣一檔棚內(nèi)素人真人秀來說,指望明星評委成為收視率號召,腕兒大是一回事,評委本身的氣場與節(jié)目是否符合,以及配合的是否融洽則是另一回事。就《笑傲江湖》第二季來說,在評委的選擇上,做得是很好的。
優(yōu)秀的素人喜劇選手缺乏是跨不過的坎
《笑傲江湖》第二季的初賽,是冷飯大集合,期期都有熟臉,甚至有的時候一整期全是熟臉。
有上過很多綜藝節(jié)目的廣場舞小孩。有參加過《中國夢之聲》的陸敏雪。還有郭德綱徒弟,已經(jīng)小有名氣的賈旭明、張康。
還有十多年前《曲苑雜壇》里的放驢小子于曉飛,宋小寶的搭檔,網(wǎng)絡(luò)劇演員吉星,第一季里的崔大笨,甚至連第一季參賽的動物猩猩都帶著它的小女朋友又露面了。獲得冠軍的劉亮、白鴿也是參加過《星光大道》的選手。
除了炒冷飯,初賽時的另一個現(xiàn)象,就是二人轉(zhuǎn)演員扎堆,相聲演員組團。
因為郭德綱的到來,第二季初賽說相聲的人數(shù)增加了不少。光是郭德綱的弟子就來了三對,但相聲真是不好說,源于生活又不能過于俗氣,針砭時弊卻因為在電視這種平臺上表演,要有所限制,這么些年來,優(yōu)秀的相聲作品也不多見,能拿到電視上來說的,就更少了。
二人轉(zhuǎn)演員扎堆情況更嚴重,十個參賽選手里,七個都是二人轉(zhuǎn)演員。雖然他們都身負絕活,但是搞笑套路區(qū)別不大,東北似的幽默多的已經(jīng)開始讓人厭倦和免疫了。
估計這種現(xiàn)狀,導演組也有點傷腦筋,因此到復賽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入選的二十組選手有口技、情景劇、相聲、小品、脫口秀、啞劇、肢體默劇等多種形式??烧^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形式豐富了,但幽默度又下降了。有些形式的表演并不好笑,導致復賽時,一些作品笑點乏陳。所以開篇時,冷眼君才會認為能在這種狀況下攢出一檔高品質(zhì)的喜劇節(jié)目,真正是不容易啊。
縱觀《笑傲江湖》第二季的收視率,一直都處于同時段第一的位置。由此可見,很多觀眾是非常喜歡喜劇類綜藝節(jié)目的,即使這一期不夠好笑,大家還會對下一期抱有希望繼續(xù)蹲守。但喜劇人才的單一和匱乏,以及喜劇作品的缺乏,都是制作這類綜藝節(jié)目跨不過去的坎。
至于明年東方衛(wèi)視的喜劇節(jié)目還會有哪些,《笑傲江湖》是否還會有第三季,是加量還是只保留精品,反正觀眾的剛需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選手質(zhì)量和節(jié)目質(zhì)量卻逐漸難以滿足觀眾的剛需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偏愛喜劇節(jié)目的東方衛(wèi)視,明年究竟會如何編排,我們拭目以待吧!
3 ) 給第二季小沈龍?zhí)醾€建議
昨晚看了第二季復賽。小沈龍昨天有點可惜了,他初賽時候模仿李宇春,孫楊很好笑,復賽時候他想突破,結(jié)果還是拿那兩個助手和導演開涮,其實沒那么好笑。他只是模仿了一下姚明,僅僅是拿身高說事,段子沒那么好笑。其實他完全可以再拿李宇春、姚明、孫楊等編故事,當然這個要智慧。還是挺有意思的,第一季的孫建宏不也是一直模仿易中天嗎?只是換個內(nèi)核就行,趙本山一輩子就是瞎子、戴帽子的狡黠的農(nóng)民形象,都很好。普通人只有先從模仿開始,慢慢才有自己的,加油!我支持他!
那個復賽第一的叫什么名,我忘記了。也許表演真的有本事,又會變魔術(shù),但是我不覺得好笑。就像楊金賜也是個人才,但不好笑一樣。大眾評審也不要被導師給誤導了,你覺得好笑就行。記住我們是選擇“笑”傲江湖,不是選擇會表演的演員。要選演員,那還不如去中戲,電影學院呢!
另外,我給個建議:小沈龍可以模仿馬云哪,馬云哪。
自己腦補。
4 ) 不該這樣
郭德綱這個五短身材的磨嘴皮子家伙我一直很主觀地非常討厭他,同樣的身高你看貝多芬是什么氣質(zhì)?而這次他來參加笑傲江湖,因為第一季我也挺喜歡看的,就勉強包容了他,然后乍一看吧好像很多時候都是心直口快的樣子妙語連珠,但是每次上來都帶著居高臨下的審問口氣來問選手打哪來做啥活計是什么意思?你非要讓大家都知道你自以為你比所有人都牛逼好幾個檔次是不是?而到了他的好幾對徒弟上來的時候就是帶著十分滿意的情緒來等待徒兒們的尊敬,這樣做真的好么?這種小人行為是不是讓你自以為自己很高大?然后三四對徒弟都秀過了,還把你最滿意的一個培養(yǎng)對象直接明目張膽地送到了決賽的舞臺上,繼續(xù)讓大家都來見證你們的派系是多么強勢霸占了一半邊的節(jié)目份額。
天津在八月的時候出了那么大的事情, 你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卻還是帶著自己的黨羽似的徒子徒孫們到別的地方來繼續(xù)念叨你們那些個非常低俗只為博眼球的語言類產(chǎn)品。這是不是一種變種的商女不知亡國恨?
最大看點是郭德綱
拿宋老師的話說,第二季不輸?shù)谝患尽?/p>
最好看的是郭德綱啊XDD
有老郭,可看!雅俗共賞
我最喜歡看的其實是老郭
哪個節(jié)目請郭德綱我就看哪個節(jié)目
奔著郭德綱看的
太喜歡郭德綱惹!
郭德綱的嘴真碎,劉亮白鴿三部曲太無聊了??!
跟喜劇總動員不是一個檔次的,但是也是挺有喜劇效果的節(jié)目~給廣大的草根喜劇人提供了舞臺,挺好,就是能少點兒二人轉(zhuǎn)演員嗎?感覺舞臺已經(jīng)被東北人碾壓了。。。
馮小剛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勢,雖然郭德綱個人也不喜歡,但是起碼德藝還是服人的。
被清一色的東北口音占據(jù),我幅員遼闊的大中國,就沒有點別的喜劇模式了么
—— 郭奶奶帶節(jié)奏
郭德綱確實厲害,這一期也比之前那一期有趣多了
雙人啞劇和魔術(shù)默劇印象很深刻,四星全給這兩組。其他的都些什么玩意兒。曾在東北看過王二和崔大笨演出,看到他們有驚喜(但討厭崔各種心機),但二人轉(zhuǎn)的搞笑在這種舞臺上不太占優(yōu)勢,受眾差異使然。至于天賜小沈龍白鴿,看了第三季的周云鵬就會發(fā)現(xiàn),高下立現(xiàn)。郭很搞笑,但心機太重,有些討厭
覺得這期節(jié)目明顯好于去年,我是來看郭德綱的
去錄了復賽第一場,很欣賞機智有閱歷的郭德綱。最后果然是那對“誰啊咋的啦”獲得了桂冠,節(jié)目確實好,有后戲。
老郭還是那么能說
有的人真的很有梗,但是大部分人在這干嘛呢。。。尷尬到死
東北好喜劇,二人轉(zhuǎn)制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