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還是臺灣味
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點臺灣控,是的。第36個故事、臺北一頁、藍色大門、艋舺、聽說…………好多好多……是喜歡臺灣味的小電影,清新、簡單,當然,有點小資。。也帶點文藝。。
這部是講述菲律賓勞工在臺灣的故事,幽默,也有點心酸。我很愿意把它也理解為對夢想和希望的追求。Manuel,有點痞樣,一開始不是很喜歡,但是在他們嘗試把沙發(fā)搬過河失敗后他的樣子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很多時候,外表的吊兒郎當又何嘗容易?沒有家庭,沒有女友,而對愛情敢于付出,努力追求,不管是否切合實際。與Dado的老實謹慎相比,至少他還有夢,還敢做夢。河邊的DAdo反而突然放開了輕松了,在Manuel都要放棄的時候,他都不去想準時回工廠了,這段是我最喜歡的,煽情也好,老套也好,至少我看到了兩個人的心靈對話。對舊時光的回憶充滿溫情。后來的彈吉他打鼓唱歌或許是在做夢吧,很美的夢,輕松的曲調(diào)、月涼如水、反映著燈光的幽暗河面,還有河岸滋長的草叢……最后,沙發(fā)是不得不放棄的,這是現(xiàn)實的。
兩人之后似乎沒有回到原來的工廠,在海邊,應該是菲律賓,他們夢想開家具廠,把產(chǎn)品賣到世界各地,有著夢想,討論著晚餐吃菲式鹵肉還是菲式鹵菠菜,這種日子很愜意啊~~
影片是否主要想反映外勞在臺的狀況,這個導演比較清楚,但是他們確實不容易。Anna的善良,還有Dado時刻擔心被遣送,背井離鄉(xiāng)的不容易。。而片尾的情節(jié)和配樂暗示著一個美好的結局,看上去很美好,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是有點童話。。
好吧,配樂我很喜歡~~
2 ) 不要只為了生存,貧苦人
《臺北星期天》
貧苦的菲律賓人為了生活,背井離鄉(xiāng)勞務派遣去到臺灣,做著搬運、家政等工作。一個只為自己活著幻想著窮享受的Manuel,一個為了家庭拼命掙錢卻保守懦弱的Dado,在臺北帶著一個不錯的沙發(fā)過了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星期天。
現(xiàn)實的殘酷、生存的壓力、感情的宣泄,卻因為一個沙發(fā),兩個人明白了生存與生活不同的真諦。Manuel不再只幻想一個人享受生活,Dado也不只想著一家人的生存。生命給他們開了一天的玩笑,那么善意。
Dado,累了一整天,我們?nèi)ゴ抵oL喝啤酒吧,我想Manuel一定會這么說。
3 ) Hey 我們抬的是幸福~
片子剛開始放時,我就知道,這就是我喜歡的類型(在這之前我對本片的了解僅限于之前的一次頒獎)
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我們要把那張沙發(fā)帶回去,因為那是上天的旨意”于是兩個男人為了他們的紅色沙發(fā),為了屋頂上空的星星,為了呷一口那冰爽的啤酒……踏上了回去的道路。但是這一路上走的并不輕松,抄捷徑被機車大叔撞到,戰(zhàn)戰(zhàn)兢兢進了警局,誤打誤撞的救了想跳樓的男孩,也因為此還上了電視。一路上跌跌撞撞但不乏笑料,雖然一路艱辛但倆男人從未放棄過他們的沙發(fā),直到他們的面前出現(xiàn)了一條河流(這個劇情好像荒野生存ORZ~是告訴我們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咩?)但正是這條河流的出現(xiàn),影片的高潮也逐漸出現(xiàn):當小藍的“女友”在電話說她只想快快樂樂的過完一天時,兩個男人呷起啤酒,開始回憶往事,這個時候的音樂來的恰到好處,(每當這兩個男人說起自己的美好愿望時音樂總會很合拍的想起)雖然我很好奇他倆是從哪里拿來的吉他和鼓,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沙發(fā)濕了有什么關系!門禁有什么關系!就算被遣送回去又有什么關系!至少現(xiàn)在能躺在沙發(fā)上,抬頭看就美麗的夜空,就像電影里說的“如果上面是天堂,那么我現(xiàn)在身在何處?那如果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天堂,那上面又是哪?”
當我以為電影應該就這樣結束時,新的一天把我拉回了現(xiàn)實,這一次,他們放棄了沙發(fā),坐上了原本應該回去的公交,也許有的時候把不方便的東西放下,才可能走的更遠。但我總覺得這部片子想表達的不是這個意思,因為那個星期天是他們最快樂的一天。
那個紅色沙發(fā)承載著他倆的幸福與美好。
4 ) 夢想,是'瘦工'躺在沙發(fā)上吹著夜晚屋頂?shù)娘L,喝著冰爽的臺啤.
這實在是我風格的小臺灣電影.
曲調(diào)和'一頁臺北'一樣平緩的黑色幽默.
整個電影的基調(diào)不會沉悶也不會哭來哭去的大起大落.
2個外工,在普通的一個周日
和沙發(fā),和臺北,和這個城市的陌生人之前的一個個小故事.
他們有親情,有愛情,有人性,
有這個社會對他們這樣的外工的歧視和剝削,
也有這個社會對他們的公正和幫助.
他們是真實的.
為金錢煩惱.
為美女發(fā)瘋.
為妻子哭泣.
為工作擔心.
其實后半段,
'胖工'很明確的一句'難道你要放棄你的夢想么?'
給沒看懂的人整個講很白了.
沙發(fā)就是夢想.
他們一路,
遇到人,遇到事.遇到好事.遇到壞事.
幾次在路途中思考過丟棄不丟棄的問題.
好象我們和夢想的關系.
在不在堅持.能不能繼續(xù).
對我來說,
'瘦工'已經(jīng)是個很堅持的人了.
至少在他放棄之前我已經(jīng)想過好幾次.
'不然就算了八'
夢想,
是'瘦工'躺在沙發(fā)上吹著夜晚屋頂?shù)娘L,喝著冰爽的臺啤.
他實現(xiàn)不了的夢想或許可笑,
但你不堅持的夢想難道不是么?
btw,他們在河上唱歌那晚上的歌好々聽.名字是..?
5 ) 有些看似簡單的小念頭,卻一直沒有實現(xiàn)
我一直有一個小念頭就是擁有一個餐桌,就擺在電視的正前方,可以坐在椅子上直起腰吃飯,而不是窩在茶幾上??梢栽谧雷由蠑[許多許多的菜。旅行的時候看到適合做桌布的布也都毫不猶豫的一并買下,如今也收集了不少。當你對一個東西期待的越久,在心里對它的要求就越高。去家具城看過不少,不是做工太粗糙就是尺寸不合適,想著“反正這么久都沒有了不差那一時半會兒不能湊合”結果拖著拖著一直沒有如愿。本來是個很簡單的小念頭。如今看到所有的住宅,餐廳都是我的關注重點,一定必須有張飯桌是未來自己房子的第一標準。
“紅沙發(fā)”其實就是一個小念頭
有人說這是一部關于夢想與現(xiàn)實差距的電影,我看也不一定啊。片子中也有很多人懷疑這個大紅色的沙發(fā)是這對菲工偷來的。這些不動腦子的懷疑當然就源自“歧視”。但你說有哪個小偷會去偷一個這么醒目又不方便攜帶不方便銷贓的“大家伙”呢。如果真有,那絕對是有夢想的小偷了。就像這個大紅色的沙發(fā),有人說它是“夢想”,沙發(fā)有多貴呢?一個簡單的小沙發(fā)如果他真的想要,節(jié)衣縮食肯定是沒問題的,再不濟買個二手的肯定不難。電影中那個瘦子菲工為什么一直沒有為那個在天臺有個沙發(fā)的小想法買單呢,因為其實這樣的小念頭他還有許多許多,比如泡個妞兒,成個家,有個自己的小樂隊……它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夢想對這個紅沙發(fā)真是個大詞,其實它就是那么一個輕松的小念頭。這是我們對夢想的歧視,動不動就把什么都上升高度。
對一件東西期待越久,要求就越高
有個星期天,那個在天臺幻想著沙發(fā)的人在街上遇到了那個夢想的沙發(fā),于是就把它抬走了。我是一個不太執(zhí)著的人,所以很多次我都想“那就算了唄”甚至當他們被送到回收站的時候,我在想“正好兒在這兒找找,換個輕松一點的吧,那個鏡頭里的黑色小沙發(fā)就不錯,準能搬上公交車”。這一路上那對菲工其實對這個紅沙發(fā)期待了很多,比如放在哪兒,想坐它的人收他們多少錢……期待越多,要求就越高,于是不是這個紅沙發(fā)別的就不行了,藍衣服的菲工從原來的想把沙發(fā)扔了走人,到越來越不舍,都是源于期待。
總有一些小事情不能實現(xiàn),不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只是它們不太重要。我們的精力有限,而這些小念頭卻有很多。
這是一部小電影,它講了一個看似無厘頭的小事。很少有帶著種族歧視的片子能拍得這么輕松,導演把這么大的事情都淡而化之,所以我覺得也不必給它太過沉重的評論了。
6 ) 讓人心酸的打工生涯
講的是兩個在臺北打工的菲律賓男人的故事,對生活細節(jié)進行了非常細致入微的表現(xiàn)。打工生涯是苦悶的,獨在異鄉(xiāng),情感上和精神上是空虛的,于是已婚的那個男人有了婚外戀,找的是一個菲傭,未婚的那個因為沒有家庭的拖累卻浪漫得多,一直試圖追求一個容顏秀麗的菲律賓女孩。后來,已婚的男人打電話回家得知妻子遭遇了車禍,深深的負罪感迫使他反省自己的行為,當?shù)诙炫c菲傭約會時,他提出和她分手,結果那天恰好是那個女孩的生日而令她大受傷害,這個男人因為同時傷害了兩個女人而內(nèi)心無比沮喪;另一個男的因為自不量力追求那個女孩子反被耍得團團轉,四處找尋卻看到那個女孩上了一個富家子弟開的豪華車子絕塵而去而深受刺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倆萌生了一個相同的愿望,就是擁有一把放在陽臺上的皮沙發(fā),可以在下班后坐在上面休憩,看看星空,聊聊天,喝喝冰啤酒,簡直是神仙一樣的生活了……于是當他們在各自碰壁情緒低落相互安慰的時候,恰好見到了一把夢寐以求的紅色皮沙發(fā)(居然被遺棄在街角),令他們覺得這把沙發(fā)簡直是神賜予的!兩個人因為沒錢,只好抬著它往打工的廠里趕,可是就像一場無法醒來的夢,他們在一路上經(jīng)歷了種種波折,怎么走也走不回去,路似乎愈走愈遠,最后為了這把皮沙發(fā),他們錯過了宵禁的時間,或者明知要錯過宵禁的時間,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度過了一段恣意瀟灑的時光,坐在皮沙發(fā)上,順流而下,一邊唱歌,一邊暢想以后的美好生活……讓人又心酸又甜蜜。
那種生活在底層的人,他們對生活的要求可能很低,可實現(xiàn)起來居然也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墒撬麄冊诿鎸ι顣r的勇氣和毅力,還是令人動容。這兩個男人其實性格是迥然相反的,一個相對是務實性的,一個卻是浪漫型的,無論怎樣,都會幻想一個美好的結果給自己動力,可這兩個人真是絕配!故事的最后,他們坐上了一輛公交車,互相在設想今后的打算,回國去開一家家具店,并把家具賣到世界各國……面臨被遣送回國的境地,他們卻似乎已經(jīng)找到了黑暗中的一線曙光。
幾個 菲傭很有意思。
越看到后面越覺得好笑又可愛~水上唱的歌好好聽~
哪個是曾寶儀
常常痛苦拼命在追尋著的,不過是靜靜流淌在腳邊的幸福。
一條路 一段情 一份人生
夢醒了不如繼續(xù)做夢。
塔加洛語成功超越暹羅語,躍居我最無法忍受語言排行榜第一位。
又一個美麗的夢,又沒能實現(xiàn)。挺有意思的小片兒,公路片+外鄉(xiāng)人+好基友,菲律賓人唱歌真好聽。臺北不是你的家
不溫不熱
新年第一片,為毛分數(shù)這么低?胖仔和瘦子的經(jīng)典搭配,真誠又具有煙火氣。檳榔妹,臺北101,淡水,外勞……讓我想起很多很多
個人原因,臺灣片再爛都能看下去,但是一群說著外語的家伙,我真不如看西片了
打工還是泡妞,這是個問題!
公路電影加新現(xiàn)實主義…關注小人物、自然光線、紀實鏡頭,不由自主就想到《偷自行車的人》,應該叫《順手搬沙發(fā)的菲律賓人》。臺灣現(xiàn)應是泰國勞力多過菲律賓。各種底薪賣身,但不賣靈魂。我們飢渴便吃喝,當感覺寂寞,我們的心要抓點什麼來填補空虛呢?平凡人的小夢想…一個暖紅色的沙發(fā),承載住你我。
兩個菲律賓男人在臺北某個星期天的故事。一張賦于夢想和希望的紅色沙發(fā),在片中好耀眼。這樣的一天,兩個醬油帝的幾個情形讓我啼笑,搬沙發(fā)走街穿巷時拖鞋掉在路中間,做鬼臉把狗嚇跑,還有那句“車子越大老二越小。音樂很贊。紅色,代表熱情,對生活的熱情。結尾的對話暗合了這點。
真是有趣的小公路電影。3.5星。
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蔡導的《黑眼圈》,那張漂浮的沙發(fā)很容易聯(lián)系起那張漂浮的床,主人公一樣是顴骨高高的印尼外勞,只是基調(diào)歡快了很多,不曉得追求一點容易滿足的小幸福是不是所有第三世界導演取材的共性,就像那些曾經(jīng)看過的伊朗電影。
臺北的星期天下午,菲籍勞工搬走被丟棄的沙發(fā),一步走一步編織著在天臺坐著沙發(fā)喝啤酒的美夢。然而最后沙發(fā)卻在水上漂浮,夢可以帶走,身體只能留下;身體能前進,夢卻帶不走。
羨慕你們才是
呃。。結尾還可以。。剩下的就那么回事吧。。
不知所云